汉兴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硕鼠就是我
“放心吧大哥。”
见徐世松还是替自己打抱不平,徐世柳无所谓的笑了:
“这事哪有那么容易结束。顺义军是我建的,兵变是我领着他们去的,杀秦会之却是兵士们自觉自愿干的,我替全军担下这个责任,你猜兵士们会怎么想他们会不会觉得兔死狗烹,我之后下一个就是他们”
“呃……”
“翁书平那人我熟悉,好高骛远,眼高于顶,别人倒也罢了,让他控制顺义军……,呵呵,大哥你当好你的官就行了,顺义军用不了多久,还得落回到咱们手上!”
徐世柳冷笑着说道:
 
第308章 重新接触
李飞龙怒气冲天。
可他不知道应该朝谁发怒。
朝秦会之
人家脑袋都丢了。
何况,秦会之确实完成了招安的承诺,让他李飞龙过了一把当官军的瘾。
朝文及甫
那就更不着边了。
毕竟是他李飞龙主动改换门庭的,不是文相公把他推到主和派那边去的。
归根结底,一开始跟秦相公联络的是李飞豹,而最终做决定的是他李飞龙。
真心怨不得别人。
但怎么可能不怨
成功招安之后,李家的船队可以堂而皇之的进入大周所有港口,登陆购买各种补给物资,以及能在海外卖出高价的货品。
丝绸、瓷器、茶叶等等一船一船运到海外,给李家带来了庞大的财富。
于此同时,南洋的胡椒、苏木、豆蔻等香料也随着李家海船大量涌入江南,同样为李飞龙带来了庞大的收益。
招安仅仅半年时间,李家获得的利润已经超过以往两年的收入!
这也是李飞龙为什么愿意替朝廷出资补足岁币的原因——赚的太多了,为了这买卖继续下去,他们也不在乎花一点。
就当打点了。
可这一打点,直接打点出大问题来了。
太子和文相公上台之后,毫不客气的推翻了秦相公的招安,两个在岸上采购物资的李家大柜猝不及防,被朝廷拿捕,还有将近两百艘船在港口中被朝廷扣押。
几天之内,各种货物损失粗略估计不低于300万贯,这还不算货物来源断绝之后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
更要命的是,李飞龙的官身被取缔了,李家当了半年官军之后,又一次轮为海盗。
之前的一切都成了镜花雪月,而且,李飞龙自己都觉得,文相公应该不会给自己招安的机会了。
“真后悔当初没有听飞虎的!要是认准文相公,多吃半年苦,现在就好办多了!”
李飞龙咬牙切齿的大叫,但找不到任何办法扭转这局面。
“当时是飞豹非得转投秦相公的,在大哥与秦相公之间居中联络的也是他。”
李飞凤无可奈何的说道:
“可他已经死了,被那徐世杨杀了,咱们连给文相公消气的替罪羊都拿不出来。”
铁山海战之后,李飞龙本想点起大军,前往齐省报复。
实际上,如果不是江南兵变,他真的就去了。
现在的李飞龙已经顾不得报复徐世杨——李飞豹舰队的损失,相比江南这几天,根本不值一提。
何况那些货物大多数本就是江南支持主和派的豪绅的走私品,现在那些人自身难保,也没空来找李飞龙的麻烦。
至于李飞豹的死……。
呵呵,十三大柜也不是固定的,这年头,在海上讨生活的男儿,谁莫名其妙折了都不算奇闻。
“二弟,你说,咱们现在走徐世杨的门路,还走不走得通”
“难说。”李飞凤十分诚恳的回答:“他似乎还有意与咱家联手,毕竟他需要江南的物资补充他自己。”
“但他现在有第二条路可以选——运河到不了辽东,但到齐省是没问题的。”
“另外……,另外他对咱们很失望,听他的意思,似乎是想让飞虎飞凰那边代替大哥。”
李飞龙低着头想了想,然后开口问道:“让飞虎做李家的大掌柜”
“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那也不是不行。”李飞龙说道。
李氏集团,说到底是一帮大海盗的联盟势力,李飞龙实力最强,所以他是大掌柜。
但若是有人不服他,他也指挥不动别人的船队和部曲。
比如李飞虎之前就坚决不同意转投秦会之,气的李飞龙差点跟这个亲弟弟兵戎相见。
若是把大掌柜让给李飞虎来做,情况其实也没有太大变化,到时候李飞虎照样指挥不动他这个大哥
第309章 市场
乱世之中立足的独立势力,心思总是灵活些的。
扶桑又是那种土地狭窄贫瘠,人口众多的国家,那边的大名军阀全是船小好调头的货色,试探的多的,总能遇到一两个愿意冒险交换些急需物资的家伙。
“这样似乎也行,就是肯定会很麻烦。”李飞虎笑着说:“而且利润肯定也高不了。”
他现在似乎不怎么在乎扶桑市场了。
“就算帮我个忙吧。”徐世杨说道:“我很需要大量硫磺。”
“天竺也有不错的硫磺。”
“那个太远了,运过来价格太高。”
“倒也是。”李飞虎点点头。
这点忙还是得帮的,徐世杨给他的好处比这多多了。
“若是我大哥同意我来做大掌柜,我就让你家的罗海狗……,不,罗海涛来顶李飞豹的大柜位置。”
李飞虎说道:
“我算是明白了,只靠自己,就算当上大掌柜,这位子也坐不稳,我需要别人帮忙牵制下一个李飞豹之类的玩意。”
干掉李飞豹之后,稍加修整,齐省水师就能达到70艘船左右的规模,做大柜似乎是少了点,但加上大炮,实力反而超越一般大柜。
讲道理,原来的十三大柜已经少了三个人(李飞豹,以及被朝廷抓住的两人),即使补充上罗海涛,也不过11人而已。
“还有一件事。”
徐世杨接着说道:
“如果我真能跟李飞龙达成协议,那么除了不成器的倭寇,我这边海上就不再受到威胁了,江南那边的运输交给你的话,我的舰队大部分会空出来。”
“你打算用他们去做什么”李飞虎问。
这么多船,空着太浪费了不是吗
“我有我的战略目标,不过在此之前,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捕鲸,一个是练练手,另外一个鲸鱼对我来说是个好东西。”
徐世杨的舰队只能凭借火力优势在近海对抗李家舰队,一到远海,除了罗海涛等少数几个老海狗,其他船长都是菜鸟,很容易出问题。
为了将来的海上战略,徐世杨需要大量能熟悉远海的船长,这方面李飞虎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但求人永远不如求己,那就不如趁着陆军还没成型,把海军撒出去练练手。
东亚这边,鲸鱼出没最频繁的地方是白令海和鲸海(扶桑海的华夏古称),对齐省舰队来说,都属于外海范畴,海况比齐省近海复杂不少,但又不至于恶劣到成比例的干掉海船。
在那边捕鲸,除了能训练水手之外,徐世杨有希望获得大量鲸油和鲸鱼肉。
鲸鱼肉的味道不算好,但那毕竟是肉类,能提供大量蛋白质,对提高齐省人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帮助。
实际上,另一个位面的二战结束之后,扶桑人就曾依靠大规模捕鲸来补充国民的蛋白质来源,对缓解战后饥荒起到很大帮助。
现在徐世杨没有那么强大的捕鲸船,也没有冷藏技术,但多撒出去一些船,总能获得不错的成果。
再说徐世杨也不需要捕鲸舰队像另一个位面的扶桑人那样一年杀上万头鲸鱼。
他甚至没那么多人口来吃这么多鲸鱼肉。
只要徐世杨的捕鲸船队能在空闲时间给他带来每年50到100条鲸鱼,他就会非常满意了。
“捕鲸啊。”李飞虎用无所谓的语气说道:“行啊,我们李家也捕鲸,就是捕的不多,徐兄你这要是有多的鲸油,可以卖给我,这玩意也很值钱。”
“你们也捕鲸”
徐世杨以前还以为华夏这边没有捕鲸的传统呢。
“台岛那边和南琼那边都有捕鲸,南琼的鲸油也是贡品,很出名的。”
“那挺好的,我要需要大量鲸肉,然后把多余的鲸油卖给你,也算是以物易物吧。”
“可是
第311章 水利
按照徐睦河的估计,即使考虑到发放贷款、作为银行准备金的粮食,新军和工厂扩招,以及新招抚大量流民,甚至把即将开始重建的齐省教育体系都算进去,今年的粮食剩余量也不会低于3000万斤。
这还是建立在民间还有一部分存粮的基础上。
如果计算明年,那在粮食方面就更富裕了。
现在已经定下的,李家明年一年就要运来100万石,合约15000万斤的粮食!
仅这一个数字,就相当于齐省今年两倍的收入。
都督府认为,就算今后三年连发大灾,整个齐省颗粒无收,粮食方面也不会产生太大问题。
当然,颗粒无收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掌握着海量的粮食,都督府对农业生产仍旧无比重视。
徐睦河连续颁发数条命令,要求领地内的下属各县修理农具,喂养牲口,为明年开始的豆麦高粱套种做好准备。
另外,都督府出台各种政策鼓励开荒。
老话说得好,手上有粮,心中不慌。
还有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
徐世杨认为,在有大量余粮的情况下,齐省应该继承之前动员大量劳动力修筑黄河防线的有效经验,在控制区范围内兴修水利,改造土壤。
之前,齐省的土地盐碱化非常严重,除了少数耕地常年有人照顾之外,其他很多荒地就算开垦出来,没有足够的水源浇灌,没有渠道泄洪,所得肯定也会非常有限。
在没有大规模化学工业的情况下,治理盐碱化只能依靠水利系统——用灌溉系统把矿化地下水深度保持着2.5到3米的临界点以下;然后用排水系统把土地中的盐分排出。
另一个位面,建国后一穷二白的tg就是依靠劳动人民的双手,硬生生建立起一个相对较为发达的水利系统,在逆转土地盐碱化方面做出辉煌成就。
徐世杨没有那种号召力,但他觉得利用大量余粮,鼓动劳工们在这齐省建起一个简易版水利系统,倒也不是做不到。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就是王朝强盛的根基和证明,一心想要坐上那张椅子的徐睦河自然也明白这一点。
徐世杨提出兴修水利的计划后,齐省大都督咬着牙说道:
“修有郑国渠,关中皆为沃土,无凶年,秦以此富强,并吞诸国!”
“此诚乃暂费而永宁也!”
于是,齐省开始大规模兴修水利的工作。
为了表示对水利工作的重视,徐睦河亲自兼任治水官,并请隐居的徐睦江重新出山,负责治水的一线工作。
徐睦江毕竟是徐家嫡脉,也曾做过徐家族长,不掌握军权财权的情况下,出来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徐世杨也没有反对。
这事就这样定了下来。
按计划,齐省将会每年动员至少2000万个工(指一个劳力一天的工作量)用在兴修水利上,而且将会永久持续下去。
为了保证这么多劳力不被白白浪费,军方将会出动镇抚兵,与官方一起管理水利工地,以镇压不法。
水利所需的所有劳力、畜力,都按标准给予粮食补偿。
为此,都督府制定了一个工作量标准,如果每个工按时完成工作量,这个工人将获得定量粮食补给。
如果工作量超出,补给也会随之增加。
在徐世杨的影响下,都督府给予民工的补给定量标准接近与另一个位面,tg淮海战役时给支前民工的粮食补助。
而且根据劳力的不同,牛、马、骡、驴、骆驼等大牲畜也会给予粮食、草料、豆料补助。
再加上盐和印度土布,徐世杨希望参加水利工作的劳工能把这繁重的劳动当做一项重大收入来源,而不是一项苦差事,更不是要人命的旧式劳役。
&nb
第312章 奉圣公府邸
“琳琳!你在说什么”
听到赵琳的话,她的姐姐赵珊惊讶的叫道。
所谓奉圣公,就是大成至圣先师的嫡系子孙。
自从独尊儒术以来,至今已经上千年过去了,奉圣公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无论改朝换代还是外族入侵,都没有对他们家造成什么损失。
就以十几年前女真鞑子入关来说,奉圣公府上给鞑子大汗献上劝进表之后,鞑子不仅没进他家劫掠,甚至还任由奉圣公把周边遭受劫掠的土地吞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