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亲君笧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停不了的歌声

    谢裕从容地笑道“自然是您了,叔父,不论是声望还是实力,您都是最靠近那个位置的人,唯一的美中不足只是您如今要守制,我朝又是以孝治天下的,因此您如今还不能出仕而已。若是征北将军有意,他自然亦是合适的人选,然而若是他入朝的话,江北的军事难免就会旁落了,因此最佳的人选还是您。”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除此以外,以我之见,亦是有一搏之力的地方势力便是江州刺史桓玄、荆州刺史殷仲堪、豫州刺史朱序、以及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了,这几人之中,桓氏是长久以来便盘踞在吴地的士族,在江左的势力是最为庞大的,若是皇太后没死,王恭亦是有与之一拼的资本,然而如今后族已有没落之相,王恭虽有才学,却无容人之量,不堪大用。殷仲堪是个耳根软的,朱序出身低贱,这两人若是兴兵,只怕跟随的人不会太多。”

    谢琰连连点头,忍不住赞道“裕儿真是聪慧,我亦是担心那桓玄便是这样打算的,因此与王雅一起设计想令他获罪,只是被他巧妙地逃脱了,若是如今真的像你所说的,王恭兴兵了,只怕桓玄是第一个领兵进京‘护驾’的,届时被他荆州的兵马进了京城,我们若是毫无准备,自然是只能任他宰割,到时候再想要让他退兵就太难了。”

    此时他已经不再将谢裕当成是个孩子了,而是真的推心置腹地和他谈起了自己的忧虑,他们本就是一家人,谢裕又是十足懂事老成之人,面对他,谢琰自然不必有所避讳。

    谢裕闻言,思索了一番,建议道“您难道不曾想过用最简单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吗比如,暗中谋害,刺杀,之类的手段,虽然并不十分光明正大,但是非常之时也可用非常之手段。”

    谢琰先前确实也想过这个办法,然而如今萩娘的下落不明,若是桓玄死了,自己再也找不到萩娘,那又该怎么办呢

    他无奈地摇摇头道“这样只怕不合适吧。”

    谢裕以为他只是碍于这样的手段太过下作,因此不屑于使用罢了,不由得面露赧色,不好意思地说道“叔父为人风光霁月,是侄儿想左了,还请您谅解。”

    谢琰不想解释这个问题,继而坦诚地对他说起了自己的布署“诚如你所言,先前我已经早有防备桓玄之心,因此他的府中和他的幕僚中,我都已经安排了可靠的人,对他的动向可说是十分了解的,如今他有什么异动,我应是能提前得知,然而,只是这样,我仍是觉得准备不够。兵变这样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曾有过,均是以雷霆之势而下,突如其来的,都说兵贵神速,只怕我们刚知道消息,军队都已经到了建康城内了,即便提前知道了,亦是毫无用处。”

    谢裕俊朗的眼眸微微转动,笑着答道“那些成功的兵变,在后人说来,自然都是感叹有加,然而在当时筹谋此事的人心中,却也是无比惴惴,并不知道自己能否成功,想来若是桓玄真有此心的话,也是十分犹疑不定的,成与不成,自然是尽人事,听天命。然而桓玄此人心性如何,您可曾了解过”

    谢琰皱起了眉头,回忆着说道“我与他可说是积怨已久,数次与他的交往中,只觉得此人善于阴谋,行事不择手段,然而偶然也会有疏忽大意,轻敌的时候,行事不甚缜密。但他又是个十分聪慧之人,遇到不利于他的情况,亦是能够机敏地扭转局势,是个不可轻视的人。”

    谢裕闻言,恭恭敬敬地向谢琰行了个大礼,露出了狡黠的笑容,眼中收敛不住的锐利锋芒闪烁流动着,自信地说道“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若是仅仅被动地等待他行事,不如设计诱使他露出狐狸尾巴来,我有一计,却不知叔父可愿相信侄儿”

    初生牛犊不怕虎,如谢裕这般青涩的少年郎,只怕还真能独辟蹊径,想到些出奇制胜的点子来呢,谢琰不由得专注地望着他,期待着他能说出一番见解独特的话来。

    随着谢裕的娓娓道来,谢琰面上初时有些许犹疑,渐渐地便露出了赞赏的微笑,连连点头。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秒记住书客居

    qjunce0

    。




第三百二十四章 东篱(一)
    许是因为先帝骤然离世的缘故吧,隆安元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更兼建康城内雪花纷飞,稍有些身份的女眷,都不会随便出门,只有为了生计而奔波的男子们,不得不裹上了厚厚的裘袍,匆匆往来。

    会稽王司马道子没能熬过冬天,病死在自己府邸中的消息,就如同雪化之后的融水一般,无声无息地淹没在建康城中。有人说,是因为羽林军围着会稽王府,因而会稽王求医无门,这才会一病不起,亦有人说,所谓的‘病’,不过是用来掩饰的虚言罢了,实际上会稽王是被人谋害的。

    然而,自然不会有什么人去为他求个说法,即便是当年依附于会稽王的王国宝,如今也只能避嫌告病在家,装作不闻不问的样子,努力和他撇清关系。

    桓玄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心中不免一震,按照历史,司马道子至少还有十年可以活,而他的世子司马元显也将是权倾一时的显贵,如今看来,还是个幼儿的司马元显只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这些史书上轰轰烈烈名动一时的将帅重臣们,竟然是不再按牌理出牌,各自开始截然不同的人生了,自己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呢

    开春的时候,仍是寒风凛然,即便是穿上了几层棉服,还是不免觉得有些凉意。

    新年伊始,是百官更替的时候,往日的任命虽然也有十分出奇的,今年的却是更加令人始料未及。

    首先是豫州刺史朱序,竟然年纪轻轻的就上疏请求告老还乡,而接任他位置的人,竟然不是众人预料之中的征北将军谢玄,亦不是颇有声望的广陵相刘牢之,而是一名叫做王义的,名不见经传的男子。众人不由得纷纷议论起来,不知道这男子究竟是走了什么门路,才能获得这样贵重的职位,简直是一步登天啊,更有甚者,竟然还猜测他是王雅的外室所生的儿子,简直是令人啼笑皆非。

    其次是侍中王国宝和廷尉王绪,这两人终于众望所归地被免职了,许是因为顾念太原王氏的威名吧,朝廷并没有对他们问罪,只是令他们在家等候补差罢了,然而众人心里都清楚,不管是王国宝和王绪,还是王恭,太原王氏的没落已经是一定的事情了。

    虽然出人意料,然而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是秘书监王谧领了扬州刺史,又加封了前将军的军职,出镇京口。琅琊王氏身份贵重,原本只是因为司马道子专权,才只是让王谧做了一个没有实权的秘书监,从此次王谧的官职调动上来看,虽说品阶并没有增加,甚至还算是小小的贬降,然而手上的权势却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众人都关注着王雅会给自己升个什么官,他如今实际上已经是有着宰相一般的实权,即便是封自己做宰相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王雅却是十分谦逊地并没有给自己加官进爵,只是升了自己的长子王淮之为散骑侍郎,也就是皇帝身边的侍从,这个职位能够自由出入宫闱,显然是为了加强对小皇帝的控制。

    桓玄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些,在他看来,自己的侄儿桓振顺利地补了江州鄱阳郡的都尉,已经是十分令人满意的结局了,这个孩子有勇有谋,虽然性子不好,但绝对是上好的将才,值得培养。

    都尉是郡军事的最高长官,而鄱阳郡在江州的东北,是最为接近建康的一个郡所,若是有什么万一,从那里调兵也是最快的。

    再加上自己的亲信王谧掌握了京畿要地的京口军事,那简直是双重保障,几乎是万无一失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殷仲堪和王恭这两个小子怎么就还不起兵造反呢桓玄很是郁闷。

    然而此时的王恭正愣愣地看着来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皇太后娘娘是被桓玄陷害妙音仙师并没有死,而是成了桓玄的小妾还和他有了孩子

    “我王恭定然与他不共戴天!”他怒道。

    “使君还请稍安勿躁,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来人取下了自己的斗篷,一双镇定的眸子显露了出来。

    “我们庾氏和桓氏可说是血海深仇,然在下还是屈身与桓玄麾下,与他虚与委蛇,并不是就此忘记了这家族之仇。”

    “桓玄此人,急功近利,又非常刚愎自用,他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非常相信,而他如今相信了您一定会和他站在一起,所以对您没有任何防备。”

    “如果使君有心,何妨暂时隐忍不发,以待来日。”

    “你有何计策”

    王恭坐了下来,自从皇太后死后,她说的话每一句都在自己的脑海中盘旋,身为名士,他从来都不屑于用鬼域计俩,而显然,桓玄在阴谋诡计方面是个中翘楚。

    皇太后娘娘说得对,自己的脑子不清楚没有关系,只要选对了可以信任的人,那自己就不用动脑子了。

    “首先,请您修书一封,举荐一名寒士。”

    “什么”王恭几乎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他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脑子里面叠几百个弯弯的寒士,尤其是王雅,简直就是小人得志,一朝弄权,把个朝廷把持得密密层层,简直是滴水不漏。

    这些人闲着没事干就知道想阴谋诡计,原来还以为桓玄是个好的,谁知道他比这帮寒士还阴损。

    “使君,这都是为长远计,虽则您清远雅正,不屑于这些鬼域计俩,然而为了皇太后娘娘,为了您的仕途,不若忍耐一时……”

    王恭斟酌了一番,问道“然则您究竟是在为谁效力,若不清楚这一点,我是不会相信你的。”

    陈郡谢氏自谢安死后就一落千丈,然而他们一族最大的依仗就是对北府兵的掌控,虽然谢琰居丧,但是谢玄还在。

    他想到了之前听到的一个消息,据说谢玄的身体由于早年的操劳已然大不如前,若是他死了,谢琰就是独木难支。

    即便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也未必不能做这个渔翁。

    想明白了这些,他点头道“好,我答应你。”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秒记住书客居

    qjunce

    。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东篱(二)
    吴郡地处江南,此处的春色自是最为秀美的,然而桓玄却无心赏玩,他好奇地望着坐在对面的那位俊朗男子,难以抑制地不断注目着他,只将对方看得心中有些发毛。

    那男子心中犹疑,却仍是恭敬地问道“使君,不知您为何带属下到这吴郡来,莫非是有什么秘密的公务吗”

    桓玄不得不收敛自己探究的目光,十分亲切地笑道“并不是的,我是与你一见如故,这才请你来我的私邸小住而已,还请你放宽胸怀,尽情欣赏此地的美景,莫要过于忧虑。”

    虽然他数次询问,桓玄都是这么回答的,然而此人心中却实在是难免有些不安,要知道,桓玄在江州可是说一不二的最高长官,自己这个小小的江州祭酒平日能见他一面已经是十分难得了,又怎么会突然被桓玄“一见如故”呢这中间必然是有什么原因的,虽然桓公容貌俊美,神态平和,更兼文采斐然,出口成章,看起来完全是个无害的优雅文士,他却也不能完全放下心来。

    桓玄还真不是和他“一见如故”,而是偶然的机会,在江州治所寻阳官邸的花名册中看见了这男子的名字,当下便被雷得里嫩外焦,简直是如五雷轰顶一般。在确定的这人的确就是后世的那个人之后,他当即便决定将此人带到吴郡来,让萩娘也见识见识。

    待见到马车停在了一处无比奢华优美的庭园之外时,这名惴惴不安的男子总算是稍稍安心了下来,看来此处的确是桓公的私邸,原先还以为自己不知什么时候得罪了这位贵人,以至于要将自己如何摆布呢,看来还真是自己想多了。

    他谦逊地低头走在桓玄身后,却见此地的风光果然极美,处处有景,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还有不同的别样风韵,亭台楼阁都十分精致,的确是精心造就的一处绝佳的住所。

    他不由得由衷地赞叹道“使君,您的私邸实在是巧夺天工,令人流连忘返啊。”

    却见桓玄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却有一些古怪的神色,他心中微微不安,脚步也有些蹒跚了。

    原以为桓玄会让自己在待客的厅堂等候,谁知道他竟然是带着自己,直入后院,毫无避讳的意思。

    他十分尴尬,既不能不跟着桓玄走,又实在是觉得自己和桓玄的情分还没有到可以深入他的后宅的程度,只能不住地作揖告罪,口中念念有词道“属下失礼了,还请您恕罪。”脚下却是丝毫不停。

    在桥上看是十分小巧的一个岛屿,走了上来却又是别有天地,建筑格局与花木的巧妙结合,令这宅子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狭小,颇有些“洞庭波兮木叶下”之感,见者无不心旷神怡,若是能住在这个地方,简直是如同居于仙境一般呢。

    只见桓玄推开一扇半掩着的门,从容地走了进去,他犹豫了一下,却也不得不跟了进去,若说外间是琼楼玉宇,这屋内便更是美轮美奂,虽不是金碧辉煌那种肤浅的富贵,却也是布置得十分精巧,令人几乎是挪不开眼。

    却见一个美貌的年轻小姑子走了出来,指着桓玄的鼻子就喝道“你来做什么!”

    她虽是在桓玄的后院之中,却仍是梳着未嫁女子的发式,显然并不是桓玄的姬妾。

    这刁蛮女子是谁他不禁哑然,便是再怎么美丽的女子,也不过是个女人而已,竟然敢这样对桓公说话,他立刻忍不住上前,隔着袖子挥开那女子的手,劝说道“女郎还请稍安勿躁,怎可这般不敬重桓公”

    桓玄却一点都没生气,而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望着那女子直眨眼。

    那女子更不高兴了,张牙舞爪地对桓玄说道“这货又是谁怎么这般迂腐!”

    桓玄含笑道“萩娘,你这可真是不识好人心,我特意将他带来让你结识,你却说他迂腐,若是被后人知道你这样评价他,只怕要被人骂死。”

    萩娘白了他一眼,问道“这男子究竟是何人你就别故弄玄虚了,不管是谁,我都不会放在眼里的。”

    桓玄无奈地对那男子说道“劳您自我介绍一下吧,免得她还以为我胡言乱语来哄骗她的。”

    那男子这才明白,原来桓玄特地将他带来吴郡,就是为了眼前这个不知礼数的小姑子,见她这般刁蛮,桓玄还待她十分温柔,他心中也明白了过来,这小姑子对于桓玄来说一定是十分重要的人。

    他忙收敛了自己眼中不满的情绪,恭恭敬敬地对萩娘作揖,礼节周全地说道“在下乃是桓公的属下,目前出任江州府的祭酒,鄙姓陶,单名一个‘潜’字,给女郎请安。”

    他说完之后,半晌都没听到对方回答,便抬头看了看那女子。

    只见那女子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好不容易才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就是……陶渊明!”

    他心中颇为怪异,这女子怎会知道自己不常用的那个名字但仍是客气地答道“正是。”

    要知道陶渊明在归隐之后才真正出名,写了大量的诗作,在桓玄手下为官的时候,还是他的青年时代,他又是出身寒士,根本没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号,也不怪他这般惊讶了。

    一边的桓玄早就笑得直不起腰来,乐不可支地说道“我没猜错,要知道,我看到他的时候,也是这个表情。”

    萩娘不由得认真地打量起这人来,只见他朴素的袍子上还有一些可疑的缝补的痕迹,可见他的生活一定是不怎么富裕的,应该是出身寒门,并非什么世家贵胄。

    但他的外貌却还算是清逸飘渺,肤白且眉清目秀,很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倒似有一些世外高人的样子,只是那双骨溜溜转动着的眼珠却十分地不安份,充满了探究和算计。

    后世之人只知道陶渊明因为生性淡泊,所以辞官避世,隐居于乡野之间,却没有真正想过,一个年富力强有理想有抱负的男子,为何会起了归隐之心呢
1...8485868788...1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