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好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苏眠说
白发苍苍的老人茫然而焦急地四下里张望,沟壑纵横的脸上仍是不能服输的神气:“是齐王搞的鬼,是不是?那什么先帝遗诏,我早已说过要他们别信,他们却为了这事同我翻脸……陛下才是真领了天命的人,那个顾拾又算什么东西!”
话音截然地落了地,偌大的殿宇中没有一个人应和他。
然而很快,被他大骂的那个人就从御座之后转了出来。
殿中军士甲兵相击,同时下跪,膝盖齐齐叩地,口中高呼——
“殿下长生无极!”
“殿下?”孙望喃喃,抬头望去,但见几名宫娥宦侍鱼贯而出,然后便是顾拾,正一步步走上了通向御座的台阶。
玄黑的大氅下是十二文章的天子冕服,腰间系着镶玉的宝剑,剑上艳红的璎珞随着他的动作而晃荡飘摆。大氅收束在颌下,衬出那张脸如岩石一般苍白而冷硬的轮廓,衬出那一双沉沉的无情的桃花眼。
他在御座前站定了。
钟嶙走上前,行礼道:“启禀殿下,城中叛乱已平,俘虏孙望在此,请殿下发落。”
顾拾的目光落在了孙望的身上。
孙望竟不自觉地瑟缩了一下。
顾拾慢慢地在御座上坐了下来,一手撑在了凭几上,身子懒懒地斜过去,目光却锐利地端详着这个老人。
直到殿中众人都感觉无法承受这压抑的氛围了,他才终于开了口:“孙丞相可知道,如不是你负隅顽抗,孤早已即位大宝了?”
孙望冷笑一声:“你如今也不过是个僭越的逆臣。”
顾拾面不改色,“很快就不是僭越了。”他顿了一下,“朕当过皇帝,朕也知道当皇帝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孙望不知如何应答,便哼了一声转过头去。
“孤听闻孙丞相擅长卜算。”顾拾又说道,这一回,他微微地笑了,“不如也给孤相一相面,看看孤未来会如何?”
孙望不得不回过头来盯住顾拾。他是不愿意与这个人对视的,他想任何人,只要还有些尊严的人,就不会愿意与这个人对视。这个人的目光仿佛视万物为刍狗。
过了半晌,孙望动了动干燥的唇:“黄金满屋,贫饿而死。”
顾拾终于看住了他。
孙望的前半生也就是个行走江湖的相人,对自己的占算之术颇为自信,他见顾拾认真对待了,自己也不由得挺起了胸膛。
顾拾好像是思索了一会儿,又轻轻地笑了,身子往后一靠,“原来如此,孤还以为会更惨。”他笑起来的时候双眸便潋滟地泛出光彩,阴柔中渗着冷酷之气,“但孙丞相,你总说顾真才是真命天子,如今他却成了这样,你将天机是不是看得偏了?”
孙望眉头一动。
顾拾慢慢地拍了两下手,“带顾真。”
“带顾真——”
“带顾真——”
宦侍尖细的嗓子将诏命一道一道地传了下去。孙望仓皇地转过身往殿外张望,清晨冷湿的薄雾之中渐渐攀上来一个瘦弱的影子。
顾真被身后的军士拿脚一踢,竟便就这样滚进了殿中来。
他全身是血,仍穿着许多天前在北阙上迎候齐王成亲队伍时的那一身礼服,发冠却早已不见,散落的长发缠结在一起,面容上惯常的冷厉已经变作了诚惶诚恐的痛苦,双目无神地空洞着。
他摔跌在地上,也不再爬起来,全身都蜷缩着,口中喃喃自语。
顾拾看了他半天,他却也好像不知道自己被注视着。最后顾拾笑了,“阿丙。”
“——啊!”顾真突然应了一声,忙乱地抬起眼,“谁在叫我?”
顾拾道:“阿丙,你为什么要杀人?”
顾真脸上露出了孩童的慌张:“我、我没有杀人——我没有杀人!”
顾拾的话音冷了下来,“杀了人不承认,就比杀人本身还要无耻。”
孙望愣愣地看着顾真,他觉得自己不认识眼前的这个人。
这个人,他看上去那么孱弱,那么怯懦,他明明还只是个小孩子,还在威胁的刀刃下瑟瑟地发着抖。
自己怎么会把他认成了承天命的圣人?
顾真渐渐地平静了,他看着遥远的丹墀上方的那个人,因受刑而有些混乱的脑子也渐渐地清醒过来。
他曾经也坐在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享受过许多至高无上的尊荣。
“袁先生呢?”他突然道,“你可以杀了我,但要让我见一见袁先生。”
顾拾笑了:“你还想威胁孤?”
顾真摇摇头,“我只想见袁先生一面。”
如果不是那一年,袁琴与他在村口说了那一番话,他也许还是那个无忧无虑的牧羊少年。他也许就不会感受到被**撑涨胸口的膨胀感,不会感受到被全天下所瞩目的得意与空虚,不会感受到杀人与被杀的无所适从的快意。
顾拾道:“你想同袁先生说什么,孤会代你转达。”
顾真茫然地看向他,“你现在就要杀了我?”
顾拾抿了唇。
顾真又茫然地笑了,“你说,你和我,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到最后,我会变成这样,而你却又是,这样?”
顾拾静静地道:“孤没有变过,你也没有变过。阿丙,这世上任何人做错了事都要受到惩罚,即使没有惩罚,也要受后悔的煎熬。阿丙,这样的煎熬,即便是孤,也不能逃过。”
顾真陡然睁大了眼睛:“什么——不可以!你不可以!”
顾拾将手按在了腰间的剑柄上,一步步走下了丹墀。顾真恐慌地瑟缩着往后退,直到后背撞上了红漆的柱子。
平生好 第38节
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响,长剑弹出,顾拾握住剑柄,慢慢地将它从剑鞘中拔了出来。
“你知道怎么杀人么,阿丙?”顾拾微微地笑了,笑容里却满是寂寞的哀伤。
顾真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你从来没有杀过人吧?你总是让别人去杀人,你还喜欢看着人杀人,可你根本不知道,亲手杀人是怎样一种感觉。”顾拾停顿了片刻,“可是孤知道。”
“因为孤知道,所以,孤不会让别人来负这样的罪。”
刹那之间,手起剑落,一条血线飞溅上天,泼洒在大红的柱子上,看不出一点痕迹。顾真连一点声音都来不及发出,身子便软软地颓倒下去,脖颈间的血缓慢而不停地流下来,将他全身的衣裳都染成了血红色。
未央宫的前殿里就这样聚出了血泊,腥气弥漫出来,压抑在每个人的心头。
顾拾将长剑入了鞘,他的身上手上也溅了血,目中透出微微的疲倦。他转身往回走,淡淡地对孙望道:“丞相这回可看清楚了,可不要再给顾真相错面了。”
孙望双目空洞:“阿丙……阿丙,是谁?”
顾拾漫不经心地道:“他姓王名阿丙,是雒阳城郊一个牧羊农户的孩子。”
孙望静了很久,“……是老夫相错面了。”
顾拾站在丹墀之下,负手笑了起来,“也不尽然如此。君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人自己做错了事,到底不能赖给上天的。”
孙望往后挪了两步,双手缚后,慢慢地叩了两个头:
“殿下……教训甚是。”
而后,他久久没有再直起身来。
钟嶙上前,轻轻踢了踢孙望的身子。
孙望便软软地歪倒在地上,双目圆睁,口中流出一线血丝。钟嶙低下身来查看了看,禀报道:“他咬舌自尽了。”
顾拾摆了摆手,军士便将孙望的尸体抬了下去。
殿中空气冷凝,腥味蔓延,一言不发的将士们还在等候着他的下一步指令。顾拾负手在后,仰头看着那一方御座,忽觉眼前眩晕——
他在做什么?
他在报仇,他在为惨死的爹娘报仇。
可是接下来呢?接下来,他还要做什么?
他机械地抬脚往前走,却在台阶上趔趄了一下,他立即稳住自己,转身看向众人。
全都是陌生的脸孔。
钟嶙站在队列最前方,阴沉的双眼沉默地盯视着他。
是谁,是他们中的哪一个人,给他从背后刺了冷剑?
这天地如此辽阔,这殿宇如此辉煌,可他却觉出了一无所依的苦涩。
***
文初二年三月末,长安城发檄天下,皇帝顾真非顾氏子,北军统领钟嶙勤王克胜,拥立前少帝、安乐公、齐王顾拾,即皇帝位。
新帝即位第一道诏旨,安抚四境,招徕文武,并下令——
迁都雒阳。
☆、第47章
新帝的御极大典定在五月朔日, 仅仅留出了一个月的余裕。一月之内, 长安城里宫里, 再度忙乱了起来。
四月末了, 未央宫中的柳絮纷扬漫天,飘进温室殿中,撩乱重重人影, 拂得人心发痒。阿寄捧着浆洗过的衣衫从廊上走过,细碎的足履声踏在新叠的木板上, 空空地作响。
殿内燃着沉水香, 香气已很微弱了。晨光初露时分,这殿中还透出夜一般的沉沉死气, 几名谋臣武将与顾拾已议事通宵,全未意识到外间天已发白。阿寄在侧殿的帘后站定,默默等候他们离开。
“顾真在位时得罪了太多人,如今要将这烂摊子重新收拾起来, 实属不易。”一名文士道,“殿下虽多方安抚, 大家也仍难免畏惧井绳,要当真镇住关东旧族,确然还是尽早迁都的好。”
“是啊。”一个粗豪的声音道,“顾真只顾着杀人, 西边、南边、东北边无处不是烽火战乱,他全不管。”
“好在只有一年,殿下便拨乱反正。待迁都之后, 休养生息,未始不能致太平。”
……
说了一整夜,说到后来,也已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话了。顾拾最后敲了敲案几,让众人静下来,复又问道:“袁先生?”
袁琴猝然抬眼。
“你方才一直没有说话。”顾拾笑了笑,“不知对迁都一事,袁先生有无高见?”
袁琴静了片刻,迟钝太久的头脑好像从这时候才开始转动,他自己双耳中都能听见生锈摩擦的吱嘎声,“草臣……无话可说。”顿了顿,却又拍拍衣袖跪了下来,行了大礼,“草臣只有一事,恳求殿下。”
顾拾的笑容静住,“何事?”
袁琴慢慢地道:“草臣请殿下准允臣,回乡下去。”
此话一处,众人哗然。须知能在此处议事的都是顾拾赖以起事的心腹,如今大计初定,正是论功行赏的时候,袁琴却突然引退?
“草臣本无功勋,也无宿爵,闲人一个,不堪委任。”袁琴低眉道,“加上草臣曾委身顾真,为其出谋划策……草臣自知有罪,万死难赎,若殿下天恩广大……”
“何必说这么多。”顾拾忽然打断了他,温和地笑起来,“你还怕孤不肯放你走么?孤不是顾真,不会摆鸿门宴。”
袁琴跪地伏首,冰凉的地面渗着湿气,沿着五指血脉溯入心脏。他叩头谢恩,再度站起来时,只觉天地都似在旋转,眩晕中是无止尽的难堪的迷茫。他将五指收拢了刺进掌心,刺得痛了,才让自己稍稍清醒一些。
他知道顾拾一直在冷静地端详着他的表情,他不能让对方看穿。
顾拾忽而笑着拍拍手,“都回去吧,天已大亮了,明日还有大典,各位今日可千万要好生休息一番。”
众人一一告退,便袁琴也离开了,而钟嶙却留了下来。
顾拾正低头琢磨着地上的舆图,不经意抬眼发现钟嶙还在,不由怔了一下。
“殿下。”钟嶙道,“末将发现了柳岑柳将军的行踪。”
“哐啷”一声,是帘后的香炉被打翻,香灰被风一吹便撒到了殿上来。顾拾眉头一动,“是谁?”
阿寄捧着衣衫,低着头,慢慢地走了出来。顾拾见到是她,静了一下,转头对钟嶙道:“你接着说。”
“柳岑如今人在南方,荆州。”钟嶙将舆图上的铜马缓缓移到了荆州位置,顾拾瞳仁骤然一缩:“荆州?!”
“是,荆州,南皮侯起事的荆州,也是如今各路诸侯混战的荆州。”
***
钟嶙走后,顾拾仍保持着原先的坐姿,一手支颐,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把玩着一匹小小铜马。
直到一件长袍落在他身上,温暖将他包裹起来,他才恍然回头,“阿寄。”
阿寄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顾拾想起她方才的慌乱,心里忽然有些不是滋味,“知道了柳岑的消息,你很着急么?”
阿寄笑了笑,宽容地摇摇头。她不是着急,她只是……她只是一时有些惊怔住了。
“你同他认识多少年了?”顾拾却追问,“是不是比认识我还要久?”
阿寄想了想,拿过案上的纸笔,将毫尖轻蘸了蘸墨,给他写下自己认识柳岑的缘由。
平陵阮氏和南阳柳氏本系世交,又都世居雒阳在朝中为官,所以两家的孩子都是自小相识。顾拾看着看着,眉头再度皱起,“你是说,你们自襁褓中便相识了?”
眼前这个大孩子是越来越棘手了,阿寄想。轻易地都不能用言语或沉默哄住他……但有些事她却到底不会说的。
譬如他刚出生时,被郑嵩召到长安,那时候她那任太傅的父亲,就曾经带着她去看望过小皇帝……
没办法,她毕竟比他大三岁,他自己算不清楚,她却不糊涂的。
顾拾看她半天,将字纸一抛,“我也不必管他,你如今是我的。”说着,他还自顾自笑了起来,将手握住了她的手,低着头仔细地端详着十指交握的纹路,很久,很久也不发一言。
阿寄的手被他握得有些发麻,却又不忍抽回,渐渐地,却觉出他的手指在微微地颤抖。
她错愕了一瞬,去看他的表情,他却别过头去,深吸了一口气。
“明日,”他的目光凝望着空中,慢慢地道,“明日我就要登基了,阿寄。”
他的手抖得更厉害了。她不得不用力地反握住。
“我半岁的时候糊里糊涂地当上了皇帝,后来听人说,御极大典上我一直在哭,保傅怎么哄也哄不好,直到阮太傅打了我一耳光。”顾拾仿佛在淡淡地笑着,“我不想当皇帝,也许是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了,我一丁点也不想当皇帝。”
“可是我已经厌倦了那个弱小的自己了。”他的声音渐渐低哑,“我厌倦了那个总是依赖你、连累你、祸害你的自己,阿寄,我是个男人,我也想保护自己的女人,再也不受一点苦。”
“也许我即使登基了,这世道仍然不会有什么改变。也许我们仍然身不由己,可是阿寄,我会用我所有的自由去保护你。”
阿寄轻抬眸,便撞入他那双温柔而坚定的眼里。她慢慢地倾身过去,从后方环住了他的腰。女人的温暖怀抱令他几乎堕落,柔软的胸膛里团着隐忍的心跳,静静地、静静地随着殿中滴滴答答的箭漏而跃动着。
天光渐渐地转亮,柔黄的初曙从殿门斜斜地照了进来,少年微微转过身,在她额发上吻了一吻。
而后他拉着她站起身来,又伸了个懒腰,懒洋洋地笑了,“忙了一整夜,眼下反而不想睡了。你想不想出宫去走一走?”
顾拾拉着阿寄从北阙出了宫,但见春光烂漫,烟柳如丝,阳光温暖地抚过脸庞,时而能听见藏在林叶间的鸟雀啁啾之声。他没有备车,便信步往前,上了横街,脚步却顿住了。
阿寄跟上来,却也一同怔住。
站在横街的尽头,站在未央的宫阙前,他们看见了破落凋敝的屋宇梁木,断壁颓垣之中飘散着不明的烟雾,断裂的刀枪旌旗在太阳下闪着寒光。尸体横陈堆叠在街道中,在阳光下散发出刺鼻的腐臭味,吸引着鸟鼠的分食。时不时地从那些尸体之后又探出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来,他们在尸体堆中翻找着,寻觅着,温柔袅娜的柳絮落了他们满头,又被拂落在干凝的血泊之中。
顾拾下意识地攥紧了阿寄的手。
横城大街,这原本是长安城最富庶的一条街,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楼宇之中住的都是皇亲国戚……
啊,是了,这十几年过去,哪里还有谁是真正的皇亲国戚?
有饥饿的人注意到了他们,站直了身子望过来。
顾拾虽然只穿了一件寻常的青衫,却仍然觉得自己太过招眼,拉住阿寄就往另一条街上去。
这另一条街比横街却要安静得多,也许是因为月前巷战时未曾经过此处,但却也没有一点人声,好像是一条死街。隔墙的杨柳飘拂出来,漫天的柳絮如落雪,在这暖热的阳光底下,竟令顾拾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这就是他的长安。这就是他的天下。
“我已派出将作大匠先行启程去雒阳修治旧宫室,计算迁都时日。”他好像是没话找话一般,“关中已凋敝如此,无甚可担忧了。我们回雒阳去,号令关东旧族,先休养生息,再徐徐图之……”
阿寄忽然走到了他的面前来,使他不得不止住了步子。
少年的个头已经窜得很高,这样对面而立,阿寄要抬起头踮起脚才能看清楚他眼中的光色。她很认真地凝视着他,握着他的手,宽容地笑了一笑。
是的,那是个宽容的笑。
她宽容着他的紧张、他的恐慌、他的手足无措,她宽容着他的所有焦躁的负罪感。
顾拾深呼吸了一口气,也对她报以一笑。
两人终于走到了东市上。
平生好 第39节
平日里人头攒动的集市如今是一片死寂。顾拾当先踏过散乱的灰砖和脏污的旗幡,又扶着阿寄的手让她小心地跃过来。他在一家家铺面中找寻着,最后才终于不甚肯定地停在了一家不起眼的店门前。
这家店中货摊上的什物已是七零八落,但依稀能看出来是卖布料的。顾拾在门口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应,不由得皱了眉。
他踏足而入,还未走得几步,脚底便踩到了一件衣裳。
那是一条春日里穿的女子襦裙,嫩黄的底子上绣着素白的牡丹花,娇娇娆娆地在衣袂上缠绕了一圈。
这正是他年前来订的那一件,约莫是已经做好了,他却迟迟没有来取,是以店家将它放在了货摊上出售,却没料到……
却没料到长安城很快就被兵马踏平,就连这一间小小的店铺也没有了容身之地。
他终于又两手空空地走了出来,阿寄正在外面等待,此刻她回过头来,疑惑地看着他。
他笑道:“是我认错了地方。”
☆、第48章
两人往回走时, 日正当中, 晒得人心发燥, 迎面的风里却还带着料峭的冷, 反将腐烂血肉的腥臭味给冲淡了。
顾拾不是很想说话,也许是因为昨夜通宵议事,他终究是有些乏了。而况每每和阿寄独处时, 便从来只有他一个人说话——
他也不是个特别善良的男人,他也会累, 会焦虑, 会不耐烦。他毕竟是对着哑巴的她说了十多年的话了,他今日不想说话, 而他也知道,无论他的心情如何,她都没有办法开口安慰他。
他揉了揉太阳穴,阿寄关切地望向他, 而他移开了目光——
他忽然看见前方的墙边走过了一个人,莫名地眼熟。
他下意识地跟了过去。
那人一身灰色长衫, 转过一个拐角,便进入了里巷中一户小小的人家。从大开的院门看过去,那人的侧影平平淡淡,面容却罕见地带了笑。
——袁琴?
顾拾心中惊疑不定。
袁琴怎会出现在这里?他的大宅不是建在尚冠里么?
“小叔叔!”孩童清脆的声音蓦地打断了顾拾的思绪, “小叔叔来了!”
“阿铖!不要叫小叔叔,叫阿叔就可以了。”一个妇人出现在房门口,生气地教训着那个缠着袁琴的孩子, 那孩子却不管不顾地叫道:“小叔叔有没有带吃的给阿铖?”
袁琴笑着,将阿铖整个地抱了起来,“带是带了,不是很多,阿铖可要省着吃啊。”
阿铖一听,撅起了嘴,“哼”了一声。
林寡妇斥道:“给你吃的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
“没关系的。”袁琴转头看她,温淡的笑意令他整张木然的脸都变得柔和了许多,“你似乎比上次要精神得多了。”
妇人低下头,“多亏了袁先生……”
“林夫人,这回过来,我是要认真问你一句话。”袁琴微微叹息一声,“我马上就要离开长安,回乡下去了。你若愿意,就带着阿铖跟我一起走,怎么样?”
***
顾拾默默地离开,低声微微地一笑:“袁先生原来也是有家小的。我还以为他是世外的仙人呢。”
阿寄失笑,摇了摇头。想了想,却又从怀中掏出来一方小盒,小心翼翼地打开来翻检了半天,递给他几张字条。
他接过一看,却是四个极简单的字。
“小十也有。”
喉头像是忽然梗住了一根柔软的刺,不上不下的,浸泡在甜而微酸的感动里。顾拾忽然就觉得自己片刻前的焦躁不安都是如此地孩子气,在这个女人面前,他真是从来就没有分毫的胜算。
他揽过阿寄的腰,加快了脚步。
“我们快些回宫去,好好地睡一觉。”他笑了起来,“明日还有明日的关,我们一起过。”
***
黄昏已降,妇人在这破落的小屋里摆好了清香四溢的饭菜,孩子已忍不住爬上了桌伸手去抓,结果却把肉块掉在了地上,急得他哇哇大哭。
妇人气得不行,又要打他,袁琴却笑着抱住了孩子,一边轻轻拍了拍妇人的肩,“坐下,吃饭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