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相是贵客,能到环县来是环县百姓的福分,只求你走时留一首绝句,别让庆州大小诗人别再孤芬自赏。”公孙娘子说完,转身走出了房门。

    此语一出,大家随后一齐扭头看着公孙维扬,大家心思一致:这个公孙娘子真是历害,踢开房门之后,先是将了孟中人一军,随后又给侯云策出了一个难题,如此之妻,也算是万中挑一。

    写诗是侯云策弱项,他在黑城全是学的实用之术,对诗文不甚留意,于是实话实说道:“在下一介武夫,写绝句只能贻笑大方,不题也罢,柳郎是个中高手,就让柳郎来题写一首。”

    柳江清身穿黑雕军军士的军服,却受邀参加了这个晚会,而侯云策和他谈话颇为客气,公孙维扬和孟中人都猜不透这个柳江清是什么人。

    侯云策自揭其短写,柳江清自然也不能表现得比侯云策更为抢眼,他微一思索,吟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吟完之后,稍稍停顿片刻,道:“煌煌大唐,早已把绝句唱完,这首《哥舒歌》是无名诗人所作,初看平常,我等却写不出这种意境,不作也罢。”

    公孙维扬向来以五言绝句自傲,五言绝句也就成为他对自己处境地安慰,听到柳江清之言,脸色微红,低头不再作声。

    侯云策暗自叹气:诗词歌赋,自己确是外行,回到大梁之后,却免不了要吟诗赋词,真是让人实在不爽。

    公孙娘子出门以后,屋内四人突然没有了话题,大家坐在房间内,大眼瞪小眼,等着公孙娘子取来好酒肉。公孙维扬尴尬地无话找话,又如在自言自语,“不知王钦差睡醒了没有。”

    就在公孙娘子为了爱犬飞虎兴师为罪之时。王钦差正在隔院心烦意乱。

    钦差王清官职不高,只是从六品,不过比县令略高一些,因为有钦差的头衔,就和侯云策享受着同样待遇,在侯云策院子隔壁单独享受一个小院子。从灵州出发以后,六天行军,让略有些肥胖的王清身心俱疲。只是为了在侯相面前留下一些好印象,强撑着行军,进了院子,王清也就顾不得吃饭,倒头就呼呼大睡。

    醒来之后,天色微黑,只觉前胸贴后背,肚子不断“咕、咕”直叫。亲卫连忙端过来一碗面汤。还有一些硬绑绑的干肉。王清一路上皆吃香喝辣,现在吃了六天粗食,嘴里早就淡出鸟来,进了环县,原以为能吃点好东西。不料还是这种食物。

    王清来时,要为宰相范质带一封信到延州,到了河中府以后,就掉头北上。沿洛水先到延州,再从延州到盐州、灵州,因此没有经过环县,不曾见过当地县令。王清低声骂道:“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竟然用这种粗食来招待本钦差。”

    正是恼火之时,隔院钻过来一股一股浓香,细品之下,竟是烧狗肉的味道。王清知道隔院住的是侯云策,倒不敢造次,踱到亲卫所住地房间,探头问道:“有没有人找我。”

    听到无人来访,王清失望地回到屋中,肚子饿得更加历害,只好抓起一块肉干,狠狠地嚼了起来,或许是饥饿难忍。这粗劣的肉干竟颇有滋味,正在生着闷气,门口响起了敲门声,随后传来亲卫低低的声音:“大人睡醒没有。节度使请他过去。”

    敲门声响起之后,王清就竖起耳朵在仔细听,得知侯相有请,顿时兴高彩烈。当亲卫进来禀报之时,王清早就把肉干放回盘中,淡淡地道:“知道了。”

    王清迈着四平八稳的四方步,走进了侯云策所住的院子,在黑暗处使劲咽了咽口水,才不紧不慢地走进院落。

    落坐不久,公孙娘子就亲自端着红烧风吹野羊肉,另一位小厮则提着一罐好酒。王清坐在背光处,公孙娘子没有看清他的相貌,落落大方地介绍道:“这是环县特产风干野羊肉,这些野羊生活在大牛关以西的草原,奔跑迅疾,所以肉味特别有劲道,若不是侯相在这里,我还舍不得那出来。”

    公孙娘子迥异于一般女子,在侯云策这等人物面前谈笑自若,公孙维扬脸上也露出一些佩服之色。

    王清坐在背光处,公孙娘子出来之时,他全身如受雷击,筷子滑落在地面,好在众人都在听公孙娘子介绍风干野羊肉,没有注意到他的失态。

    公孙娘子又亲自提起酒罐子,打开泥封,一股浓浓地酒香迅速弥漫在房中,“此酒有一个俗气的名字,叫做夜来香,这是乡人形容酒味之浓,比得过夜来香。”

    公孙娘子提着酒罐,依次给客人酌酒。来到王清面前之时,公孙娘子微笑着问:“这位大”,说到此,突然停了下来。孟中人恰好坐在一旁,接口道:“这位是钦差王大人。”

    王清颇为尴尬地道:“崔娘子。”

    &




第229章 科举门道
    春节是大林朝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因为它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大林朝又称春节为“元日”、“元旦”、“元辰”。

    在正月头几天,人们通常要举办许多丰富的活动,包括迎年、拜年、迎财神、打鬼等活动。

    初一隆重迎年,吃团圆饭、饮屠苏酒、供祖祭祖,迎接喜神财神,燃放爆竹;上自官员、下自庶人,往来交错,互致新春;

    初二最重要的活动是迎财神,同时又是出嫁女儿归宁的日子;

    初三祭井神,又是民章传说中的老鼠娶亲日,深夜不点灯,人要早上床,把空间让给老鼠;

    初四迎神;

    初五是破五,按照惯例要吃水饺,同时又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大小店铺都要祭利市仙官,招幌之上要挂红布;

    初六清理厕所;

    初七为人胜节;

    初八拜星群君;

    初九祭祀天公。

    除了这些必做之事,各地风俗不同,还有填仓节、送穷日等等。

    侯云策一行紧赶慢赶回到大梁之时,这诸多繁琐的仪式都已经结束。赵英在春节前作好了郎君回来的充分准备,一等不回,二等不回,也不知落下了多少伤心泪水。等到一月十七日,侯云策一行才进入大梁城,亲卫队五百人,一百亲卫进入大梁,成为侯府卫兵,另外四百人则返回灵州。

    侯云策、赵英久别重逢,自然更胜新婚,其中迤逦之处,只有过来人才有深切感受。

    柳江清一行十四人久居石山,何曾见过这等繁华,心中又是另一番滋味。当日过洛阳,里奇诸人已震惊于西京的富庶繁荣。这次在大梁见到摩肩接踵的人群,才知道名城重镇固然繁华,和帝都大梁城相比,却又是小巫见大巫。

    集聚于灵州的众多商人,为了到大梁城办事方便,由西蜀商赵杰提议。从商家斥巨资在大梁城最繁华的东城,购买了一个宽大的院子,取名为“灵州会馆”,专门接待灵州籍人士。灵州会馆分为数个相对独立的小院,有专为商家暂住的聚财庄,有专为灵州官员暂住的名山宛,还有专为读书人暂住的灵犀院,柳江清等人到大梁参加显德五年春季大考,自然就住进了灵犀院。

    柳江清等人安顿好之后,迫不及待地出了会馆。街道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轿子、骆驼、牛马车、人力车各行其道,间或还有妖娆女子从眼前晃过。里奇部诸人长期居住在蓝天白云的草原,哪里见过这种阵式,站在会馆门口傻乎乎地看着街景。

    在会馆门口呆立了半响,柳江清曾经跟随里奇商队到过一些西北城市。见识稍多一些,他最先清醒过来,道:“大家把嘴闭上,不要流口水,眼睛不要瞪这么大,别让人们笑话我们。”

    柳江清指着东边的酒楼,道:“那边有一个三层酒楼,看起来还不错。我们到酒楼去包一个房间,站在楼上看个够。”

    柳江清身边站着一个小个子,模样甚为英俊,眉眼间颇为纤秀,她是柳江清的四妹柳江婕,听到哥哥又要上酒楼,有些忐忑不安地问道:“大哥,你身上有这么多钱吗”

    过洛阳之时,柳江清等人被狠狠宰了一刀,柳江婕记忆犹新。这次柳江清到大梁来,柳江婕天天缠着父亲柳红叶,强烈要求来见识故土。柳红叶在里奇部可说是令行禁止,可是对于这个小女儿却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在柳江婕软磨硬泡之下,柳红叶同意让小女儿跟随着哥哥柳江清南下,长见识。

    里奇部众人听到柳江清的建议,馋虫早就被勾了出来,身体矮壮的吴归思道:“哪有柳大哥一人出钱的道理,我们一人出一份,今天第一次到大梁,我们好好吃一顿。”

    “这一顿算我的,以后大家还是节约行事。” 柳江清出石山带着长老会交待的秘密任务,身上带了不少钱币和名贵珠宝,一直未露口风,众人自然不晓此事。

    众人兴致勃勃地上了桃源居酒楼,最高的三楼雅室早已被人所订,柳江清等人只好在二楼包下一个雅室,雅室颇有书香气息,墙壁上挂着两幅唐人短句,两幅水墨山水,为酒气冲天的环境增添了一丝雅意。雅评测有一个大窗棂,窗棂上吊着些琉璃珠子,众人趴在窗棂上,争看大梁城景致。

    酒楼位于闹市区,二楼视野虽说比不上三楼,却也相当不错,从二楼往下看,东城区有四条相互交错的宽阔街道,街道两边地屋宇鳞次栉比,有店辅、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大的店辅门首还扎“彩楼欢门”,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

    众人趴在窗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繁华无比的街道,等到小二把菜上齐,也不肯挪开眼睛。过了良久,众人才围坐桌前,闷头吃菜喝酒。

    柳江婕叹道:“想不到大梁是如此气派非凡,以前在石山坐井观天,以为天下之城,也和石山相差不多,真是不走出石山不知世界之大。”

    吴归思是吴越州的儿子,素来快言快语,道:“听说我们的家乡杭州府和大梁相比丝毫不逊,也难怪祖先们留下那么多怀念故土地诗篇。”

    柳江清是里奇部众人的头领,最为稳重,道:“此时杭州府并非大林的土地,吴郎现在已是大林灵州人,说话办事切莫如此随意,祸从口出,不可不防。从明天起,我们就专心应试,切莫分心,要为里奇部争气。”

    吴归思是特意参加武举考试。他在出石山之时,信心十足,见识了黑雕军亲卫队之后,对于武举考试也是心中无底,道:“在洛阳之时,听旁人议论,才知道十万禁军是大林军精税,自从见到黑雕军之后,我已不敢小视中原英豪。禁军如此历害,我也不知武举能否考上。”

    柳江清鼓励道:“上一次耶律大光派使臣到石山,喝醉之后,曾说过,契丹军和大林军决战,胜多负少。黑雕军恐怕是大林军的异数,若大林十万禁军都有黑雕军的战斗力,那么契丹军哪里还能占上风。”

    里奇诸人正在谈论着考试,突然门外两人推门而入。两人一高一矮,身穿文人常见的青色圆领长衫,高个子手持一柄折扇,虽是冬季。高个子仍然在装模作样地挥动着折扇。柳江清等人均是里奇部年轻一代里面文采出众者,已瞧出折扇上面题有几排绝句,笔势纵横,绝非凡品。

    矮个子拱手笑道:“在下是宋州刘程,诸君气宇轩昂。气度不凡,想和诸位交个朋友。”

    另一位高个子跟着也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五百年的缘分能同舟。一千年的缘分能同床,在下许州成强,能和诸君今日一晤,即使没有一千年的缘分,也有八百年地缘分。”这个高个人长得颇为结实,颌上多须,有点武将的味道,但是说话极为顺溜。

    里奇部众人虽然聪慧不凡,但是从小住在石山,没有到过大城市,所以到了大梁之后,就如一个乡下孩子初入大城市一般,被街道上显露出来的繁华富庶所震摄,不免生出了自卑之心,如今两名中原青年才俊主动结交,里奇众人受宠若惊,连忙起身让座。

    成强、刘程妙语连珠。讲起大梁城内富豪逸事、官场秘闻更是头头是道,里奇众人听得目眩神迷。嗟叹不已,刘程、成强在东拉西扯中,已把众人到大梁地来意摸得清清楚楚,当然,里奇众人隐瞒了里奇部诸事,只是从灵州讲起。

    酒

    过三巡,众人均有醉意,矮个子刘程随口问道:“今年考试和往年相比有些变化。”说完之后,就举着酒杯和吴归思碰杯。

    柳江清是石山书院中的教师,受长老会委托,管理照顾这十三人。他专心听着刘程的话,谁知刘程说了半句就没有了下文,等了一会,柳江清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就问道:“刘兄,今年考试和往年究竟有何不同”

    刘程惊异地道:“柳兄真的不知道,去年十月,兵部尚书张昭大人向陛下提了一个条陈,请求开制举,陛下已经同意了,今年制举有三科,其一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其二是经学优深可为师法科,其三曰详闲吏理达于教化科。”

    大武代科举有常举和制举两类。

    常举每年举行,于进士科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



第230章 奉旨游玩
    林荣称帝以后,大林颇有中兴之象,久不在中原露面的回骨、萨曼、粟物等族又重新出现在大梁城内,受胡族影响,大林朝贵族女子时兴穿一种极薄的羊绒背心,这种背心穿在身上即暖和,又使身材更加苗条,侯家商铺从高昌贩回来一百件,虽然价格不菲,立刻被一抢而空。

    赵英把两件来自金山的羊绒穿在身上,去掉了累赘的厚袄子,穿上春天才能穿的窄袖长裙,萱草色的长裙上点缀着许多石榴花图,腰带束得很高,这样整个人就显得俏丽修长。

    侯云策的穿着就要随便许多,回到大梁以后,有些不舍地脱下了黑雕军软甲,换上了青色圆领长袍,这种款式在大梁最为常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这样穿,区别在于质地、颜色和一些佩饰。

    侯云策在后院的一颗大树下面点燃了一根香烛,嘴里念念有词:“左羽林大将军孟汉卿老兄,侯云策占了你的宅子,今天给你烧一柱香,老兄你就一路走好。”

    赵英梳着百合髻,脸色微微有些红润,看到侯云策左臂上有些灰尘,伸手轻轻拂了拂。

    这两天来,赵英把长久思念化成了战斗的动力,和侯云策缠绵于床弟之上。城内不少嗅觉灵敏的官员都想来拜访新宰臣,全部被挡在了院外。朝中文臣大多不识这位威名赫赫的前任朔方节度使,求见被拒后,都觉得新宰臣高深莫测,所以,有关侯云策的小道消息成为大小官员最乐于谈论的话题。

    侯云策放下香烛之后,拍了拍手,回头对赵英道:“回大梁已有两天了,今日想去见王朴。”又自嘲道:“陛下在濠州征战,倒把我晾在了石板上,现在没有陛下旨意,我不能离开大梁,现在大梁城内王朴是东京留守,奉旨全权处理大梁事务。我不过是一位有名无分的空壳宰相。”

    显德四年十月底,陛下林荣再次御驾亲征,李重进、张永德、杨光义、李继勋、慕容延钊等禁卫军大将各领本部人马前往濠州,林荣留下心腹王朴为东京留守,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点检,坐镇帝都大梁。

    赵英很理解侯云策的处境和心思,握住其手道:“郎君在外征战数年,难得有空闲的时间。郎君暂且丢开俗务,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她用手指轻轻抚着侯云策手上的老茧,只觉手掌之茧厚如米粒,粗粗的犹如石块一般。

    话虽如此说,两人随意聊了一会。赵英还是忍不住谈起了侯家商铺之事,孟殊虽然得力,但是限于身份。有很多心时话并不能对孟殊说,“人心不足蛇吞象,以前郎君说的这句话可真是入木三分,许庆到了南方以后,奉我之命开了许家商铺,自以为远离大梁就可以为所欲为,竟然又成了第二个富巩,半月前事情败露,许庆卷了一笔钱财。逃到南汉去了,现在许家商辅已经全部关闭,是否再派人去经营,我心里也拿不定主意。”

    侯云策默想了半天,当初创立侯家商铺,纯粹是为了解决经济问题,可是,现在政治问题已和经济问题密不可分了,道:“从今以后,侯家商铺只需尽量维持现有的格局,不用抑制也不能再发展了,南方的许家商铺可以继续经营,不过许庆用过的人要全部换掉,从侯家商铺各地分号中选五名能干的掌柜,重组许家商铺。”

    侯云策说着说着,又如回到了黑雕军大帐中,在院中随意地走动了几步,挥挥手道:“为了预防商铺中再次出现富巩和许庆之类的人物,以后许家商铺要严加管理,这次组建许家商铺可以作一个新尝试,许家商铺就由五名掌柜共同执掌,许家商铺的总掌柜就从这五名掌柜中产生,三年一换,总掌柜的权力要受到限制,凡是大事至少要三位同意才能执行,要把这一条定成不能突破的死规矩。”
1...99100101102103...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