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赵英执掌侯家商铺三年,对于经商已经颇有心得,道:“买卖之事,临机应断极为重要,若要五掌柜议事,恐怕会贻误时机。”

    “现在我们的生意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贵在稳而非快,有句俗语叫做走得快不如走得远。”

    赵英突然面有忧色,道:“最近看到帐册,我总是不寒而粟,大林全年钱币收入约有二千多万贯,侯家商铺及沧州等地总收入约有超十万贯,我们早已富可敌国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总担心会为人所嫉恨,引来大祸。”

    赵英保养得极好,脸上皮肤如凝脂一般,没有半分风吹雨打地痕迹,虽说已有二十三岁,又生过了孩子,皮肤仍如十七八岁的少女一般,但是,其眼神、气质却如沙场大将一般沉稳练达,和其相貌年龄极为不相称。

    自从和石虎交底之后,侯云策反复思考是否要向赵英交底,听了赵英这番话,侯云策顺势道:“俗语说,狡兔有三窟,才能逃一命,我们也要为自己多留一条后路。”

    赵英低声道:“孟殊掌握的飞鹰堂,也算是一条后路吧。”飞鹰堂成立以来,都是由孟殊向侯云策负责,赵英从来没有插手其中之事,不过赵英掌管侯家商铺大权,飞鹰堂的经费必须要从赵英心中经过,赵英对飞鹰堂之事还是约知一二,只是侯云策不说,她也就不问,今天话已至此,赵英才提起此事。

    侯云策脸色愈发严肃,道:“大武亡后数十年间,各朝如走马灯一般出现在中原,今日风和日丽,明日就可能是狂风暴雨,谁也不能完全看清以后的政局,飞鹰堂建立以来。主要用来打探朝内、各节镇的机密之事,也算是未雨绸缪之策。以前怕娘子担心,所以没有飞鹰堂之事没有向你透露,从今天起,娘子就把飞鹰堂之事管起来。”

    侯云策见赵英脸色凝重异常,又道:“陛下为了掌握天下大事,专设了锦书,专供各地臣子上奏机密之事。这其实是正大光明建了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飞鹰堂,眼视物,耳闻声,都是一个人生存之手段,飞鹰堂就是我们延长了的眼和耳。”

    赵英见侯云策没有再隐瞒,担心道:“飞鹰堂活动虽然甚为秘密,但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飞鹰堂迟早会被陛下发现,陛下英明神武,恐怕不能容忍臣下建立飞鹰堂,这是滔天之祸,望夫君慎重。”

    侯云策来到中原便有复国之志,只不过遇到林荣这个明君,让其复国之志渐渐消失,如今所为只是未雨绸缪,应付无法预料的乱局。他苦笑道:“那一年,我奉旨从沧州到大名府,在德州烧掉了万寿寺,路过贝州之时,曾在城内遇到陈抟道长,他送了一本本给我。就是《天遁功》,另外,还送了一席话给我,这话我放在心里数年,今日是第一次说出。”

    林荣素好黄白之术,多次招陈抟、吕洞宾,李琪等道长进宫,民间承其风。也颇为盛行道家之术。赵英知道陈抟在贝州送书之事,如今听说陈抟还有一席话送给了郎君。这席话夫君直到现在才说出来,自是重要无比。

    “陈抟道长悟得《无极图》之奥妙,他说在显德年间,大林朝政将有一次大变,至于如何变化,他没说,我不知。我是大林皇亲,又手握重兵,得有所准备。”侯云策加重语气道:“陈抟道长乃世外高人,所言极准,我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这番话,是侯云策在回大梁路上想出了借口,否则无法解释自己的行为。

    侯云策之话让赵英心中猛地一跳,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她在心中默想了一会,突然想起一事,道:“贝州之时,郎君不过是低级军官,为何陈抟道长要将此事告诉于郎君。”

    “据陈抟道长说,当日我们过贝州之时,他正在推演《无极图》,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颗亮星,将天象完全改变。”侯云策见赵英眼神仍然极为迷惘,又道:“我现在所做的许多事情,都是防备这一天的到来。”




第231章 军器监王珏
    醉八仙酒楼,城北尉杨通和军器监王珏当众吵闹起来,两人都是大梁人士,嘴皮顺滑,脏话就如六月暴雨一般脱口而出。

    两人争吵数句,侯云策已明白了其中原由。

    城北尉负责大梁城北部区域的治安,直接和老百姓打交道,有着极大处罚权,是一个官不大权力不小的角色。酒八仙酒楼在城北,正好在城北尉管理的辖区,所以城北尉对这些掌柜一凶二恶。

    杜刚如今久在大梁,对大梁情形极为熟悉,解释道:“俗语说,县官不如现管,城北各行各业都在城北尉管辖范围之内,虽说能够在大梁城立足的掌柜们都和朝中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城北尉杨通为人蛮横,撕破脸之后常有鲁莽之举,掌柜们都要给他三分薄面,就连一般朝堂官员,也不敢轻易招惹于他。”

    汉以来实行了州(郡)县制,县之主官叫县令,二把手叫做县丞、老三是主薄,老四是县尉,这四个官职等级不高,却是科第出身之人初入仕途常任的职务,均是由朝廷委派而来。

    历史中,由县尉出身的名人层出不穷。

    魏、西蜀、吴三国的缔造者有两人是县尉出身。曹操是洛阳北城尉,他当北城尉时,颇为威风,造了五色大棒,犯禁者一律大棒侍候,权臣骞硕的叔父因为违反了不许夜行的禁令,被曹操活活打死。

    刘备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委派到安喜当县尉。用马柳狠揍了督邮,这一段故事被罗贯中施展乾坤大挪移手法,加在了张飞身上,夺了刘皇叔的风采。

    大武朝以来,当过县尉的名人更是比比皆是,白居易之弟之后就做过县尉,柳宗元当过蓝田县尉、温庭筠当过随州县尉。

    大梁城是帝都,东西南北四城尉。由于处于京畿重地,城尉远非一般县尉可比,东西南北四城尉皆是勇武之士来担任,且各有背景。

    对骂了一番之后,城北尉杨通在嘴皮上渐渐落入了下风,再也按纳不住,上前揪住王珏的衣领,准备抱以老拳。

    王珏用手抱着头,大叫:“杨二,你狗胆包天,小心火烧屁股。”

    侯云策见城北尉杨通和王珏纠缠在一起,对罗青松道:“罗郎。你去试试杨通的斤两。”

    罗青松武艺了得,和浑末部大蕃人交战之时,曾被五名悍勇异常的大蕃军士围攻,罗青松一番恶斗。将五人全部劈翻在地,此役之后,罗青松就以勇武闻名于黑雕军中,陈猛出任指挥使以后,罗青松就成为侯云策的第三位心腹亲卫。

    杨通扇了王珏两耳光之后,听到王珏的叫骂,想起以前的糗事,新仇旧恨一起涌下心头。扬起拳头,对准王珏挺直的鼻子砸了下去。

    杨通和王珏都是大梁人,两家父亲都在朝廷当八品小官,颇为交好,常常在一起往来,杨通素来不喜读书,每天舞枪弄棒,而王珏虽然喜欢读书。却只喜读杂书。对《四书五经》没有任何兴趣,从少年时代。杨通和王珏就常常见面,两人却如上辈子有仇一样,从小就互相仇恨,也打过无数架,每次都是杨通大胜而结束。

    不过,十三四岁以后,王珏常常弄来一些稀奇古怪的武器暗算杨通,杨通吃了几次亏以后,也就不敢招惹王珏。

    两家父亲都是进士出身,见此情景,每每捶胸顿足,却也无可奈何。不过,世事往往难以预料,杨通和王珏长大以后,杨通投军居然屡立战功,而王珏也弄了一个明经出身,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军器监。两人分别成为朝廷官员,这多少给了两位望子成龙的父亲一些安慰。

    杨通拳头还没有砸在王珏脸上,忽觉手腕一紧,一个青衣汉子握住了杨通地手腕。杨通手腕一翻,想去反抓对方的手腕,青衣汉子用力把杨通手腕往身边一带,右手一记重重的直拳打向杨通鼻子。

    青衣汉子正是罗青松,他和侯云策一样,换上了圆领青衫。

    杨通从小就在花头街打架,从军后正儿八经学过几年武艺,交手经验极为丰富,见势不对,借着青衣汉子的拉力,抬腿踢向青衣汉子的下身。这一招名为撩阴腿,当是杨通就用撩阴腿称雄花头街,也正是因为这一腿踢伤了当年的城北尉,杨通被迫投军。

    罗青松见杨通反应灵敏,出招狠毒,有心教训之。他放住杨通手腕,向左一闪,在避开撩阴腿的同时,右手突然变招下沉,已抓住了杨通脚踝,随后上前一步,用全身之力猛撞杨通,杨通只有一腿支撑,在重力撞击之下,顿时失去了平衡。杨通连腿数步,撞翻了一张满是酒菜地桌子,一身干净的衣裳全是汤水。

    杨通大怒,抽出腰刀,道:“小子,活腻了。”

    杨通的几个随从抽出腰刀,逼向罗青松。陈猛、杜刚、林中虎等人都是战场中杀进杀出的撕杀汉,见杨通诸人动刀,也不顾江湖规矩,操起椅子就冲了过去。

    一楼的食客们见事情闹大,连忙退到大厅一边,缩在角落里,伸长脖子,兴高彩烈地看着难得一见地好戏。

    短暂的交锋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迅速结束,平日横行城北的衙役们哪里是陈猛诸人对手,除了杨通以外,另外数人都躺倒呻吟,地上四处散落着打坏的椅子。陈猛、林中虎手中握着衙吏的腰刀。杜刚则及时退到一边。

    杨通腰刀砍在了椅腿上,正在抽刀之时,手腕被罗青松踢中,腰刀和椅腿都飞上半空。赤手空拳的杨通被陈猛、林中虎和罗青松围在中间。

    侯云策对亲卫很有信心,陈猛、林中虎和罗青松都能在敌阵中杀进杀出,而杨通等人很少见军阵,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

    当众食客退到一边时,侯云策仍然好整以暇地吃菜喝酒。

    杨通声色俱历地道:“你们这些汪洋大盗,竟然在大梁城袭击本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们定然难逃法网。”

    侯云策听到最后几句话,一口酒差点喷了出来。心道:杨通不愧为城北尉,说起话来大义凛然,不知情者定然以为陈猛他们真是汪洋大盗。

    王珏见事情突然变得无法控制,不知所措地看着倒地呻吟的衙吏们,有胆小食客们听到杨通之言,脸现惊惶之色,一名食客在人群中喊道:“快去禀报衙门。这里有强盗。”

    侯云策慢条斯理地站起来,对着人群中叫嚷地食客微笑道:“别吵。”又用手指了指杨通,道:“你过来。”

    杨通这才注意到平民装束的侯云策,有些不敢相信,他用手揉了揉眼睛,确信自己没有眼花,急忙跪到侯云策面前,道:“下官不知是侯相,多有得罪。还请侯相恕罪。”

    一楼有不少食客是各部官吏,听闻此语,这才知道青衣汉子就是新任宰相侯云策。一名中年人摇头晃脑地道:“原来是威震天下的侯相,其手下亲卫均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勇士,这些横行霸道的衙吏怎么禁得起勇士的铁拳。他身边的一位长须男子接口道:“你和侯相很熟吗”

    侯云策看到杨通认出了自己,问:“城北尉杨通,站起来说话,你怎么知道是我是谁”

    杨通站起来,恭敬地道:“当年在沧州我有幸和侯相一同喝过酒,下官是曹翰将军的亲卫。”

    侯云策仔细打量杨通一会,依稀还有些印象,就道:“原来如此,曹将军可好”听到杨通自报姓名,侯云策立刻明白。这位城北尉的后台肯定是曹翰。

    当日沧州刘存孝欲反。侯云策仓皇逃出了沧州城,投奔了林荣。林荣派心腹牙将曹翰率军平叛,侯云策成为了曹翰部将。创建黑雕军,也是曹翰一力促成。只不过曹翰当时万万没有想到黑雕军会成为一支名震天下的强军。

    “曹将军在枢密院主持北面房,专事对契丹战备,前些天到正阳去了,估计很快就要回来。”杨通极为恭敬地答道。

    曹翰对侯云策有提携之恩,侯云策对其一直心存感激,又因为他是林荣旧人,飞鹰堂对其行踪也颇为关注,因此,侯云策对于曹翰的情况还是非常了解。

    &nbs



第232章 春兰墓
    窗棂稍稍有些发白,秋菊就睁开了眼睛,郎君仍在睡梦中。想到昨夜疯狂,秋菊禁不住心中一热。侯云策也睁开了眼睛,看着床顶,一时没有弄清楚这是在什么地方,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这是在秋菊小屋。

    秋菊知道郎君有晨练的习惯,赶紧起身道:“郎君,你别动,我去给你取短衣。”

    地龙烧了一晚上,屋内早已温暖如春,秋菊看到光线却还朦朦胧胧,就为侯云策取来短衣裤,随后坐在床边盘着头发。侯云策舒适的躺在床上,想到初到中原时的事,暗自感叹,问道:“春兰是什么时候得病”

    秋菊眼泪一下就落了下来,道:“她一直忧虑,前年得了病,赵娘子请来太医,都没有能够治好。”

    侯云策道:“病故之后,为什么不给我来信”

    秋菊道:“郎君在领军和胡人大战,这时切不可用这些家事影响郎君。”

    侯云策道:“这是赵娘子的意思吧”

    秋菊道:“这是春兰临终前的叮嘱。”

    侯云策沉默良久,道:“今天到春兰墓前去上个香。”他又问道:“赵娘子平日对你如何”

    秋菊道:“赵娘子是好人,她常常带着宗林到这里,让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玩耍。春兰的墓地在城外,距离天静寺不太远,这也是赵娘子选的,据说风水好。”

    侯云策是外来户,没有祖地,问道:“地是谁的”

    秋菊道:“而且春兰无后,所以赵娘子就在天清寺找了一块地,将春兰安葬于此。 是赵氏族人之地,应该是支系族人。”

    晨练结束之后,侯云策又在秋菊小院用了早餐,这才穿着青色圆领衫走出秋菊小院,此时已是巳时。

    大梁侯府占地甚宽,比灵州侯府大好几倍,和沧州侯府相差不远。赵英心细,特意在主院隔壁为侯云策准备了一个单独小院。里面有寑室、会客室还有书房,平日里心腹参军封沙、亲卫林中虎两人就居住于此。

    封沙在灵州之时。每天都要处理大量公文,现在回到灵州,闲着没有事做,这种日子只过了三天,忙惯了的封沙已经感觉度日如年。好在第四天的时候,终于有事情可做了。看见侯相过来,精神抖擞地道:“孟掌柜等候多时了”

    孟殊已经留上一缕胡须,头戴一顶黑色小帽,言行举止极为沉稳,完全不似一个未满三十的年轻人,见到侯云策进来,立刻站起敬了一个军礼。

    侯云策取过一柄黑色的短刀,棕色麻线细细缠在刀柄处,整柄刀看上去朴实无华,“这柄短刀出自窦田之手,是他在灵州最得意的一把短刀,刀名叫做飞虎,此刀就当作送给侄儿地礼物吧。”

    在大林朝军中有一个习俗,凡是军中将领添了男丁,主将都要送一把好刀给新生男丁,代表着大林朝又增添了一名勇敢的男子汉,孟殊儿子出生已有两月,侯云策特意选了一柄短刀作为礼物。

    短刀刀刃并无任何特异之处,甚至比一般的侯家刀还要暗淡些,侯云策取过来一枝粗粗的毛笔,用短刀一割,毛笔杆应声而断。

    孟殊禁不住道:“好刀。”

    “这柄刀和飞龙刀是一对,长刀为飞龙,短刀为飞虎,均是窦田得意之作,普天之下,只有两柄,恐怕难以仿制。”

    孟殊也没有推辞,拱手道:“下官替犬子谢过节度使。”

    两人坐下说了些闲话,孟殊取出几张纸,恭敬地道:“我手中有两件事情,须向云帅禀报。”

    “说吧。”

    “先说第一件,大梁城内有两名男子专门周旋于各地考生之中,一名叫刘程,一名叫成高,他们是知贡举、右谏议大夫刘涛的手下,专门寻找有钱的考生,然后利用刘涛手中之权,来和这些考生作交易,前年飞鹰堂已探知此事,今年在桃源居,刘程和成高又有了新目标,这和云帅还有些关系。”

    侯云策反应很快,马上想到是柳江清诸人,道:“是柳江清他们”

    “正是,柳江清他们到桃源居吃饭,被刘程、成高盯上了,柳江清随后又和两人见过面,似乎已经搭成了交易,刘涛办此事倒也牢靠,前年、去年和数名考生接触之后,这些考生都中了。考生的名单我也带来了,就是这几人。”
1...100101102103104...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