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只听得一声惨叫,柳江清的属下被当胸砍了一刀,这一刀极为刚猛,小吏胸前立刻红成一片。
柳江清暗叫不好,用手中的胡椅将瘦衙役砸倒在地,又用胡椅挡住了胡子王势大力沉一刀,趁着胡子王从胡椅上抽刀的瞬间,大吼道“住心,我是奉旨查案的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虽然品级不高,出了大梁城,却是见官大一级,州县官最怕监察御史,随着这一声大吼,衙役、军官们都愣了愣,不约而同停止攻击。
。
第375章 杀人灭口
“什么,真是监察御史,杀了监察御史的人,你们闯大祸了。”
慈州刺史王宏达看着柳江清的腰牌和相关文书,把桌子敲得“嘣、嘣”直响,手上青筋暴怒,杀气腾腾地站在了小舅子面前。
刺史王宏达武将出身,向来心狠手辣,瘦衙役见过他杀人,因而面对他是总会想起他暴戾的模样,神态间不由得便会变得毕恭毕敬。
这一次,瘦衙役惹出了大麻烦,更是大气也不敢出。王宏达见瘦衙役垂头丧气的模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飞起一脚,将瘦衙役踢倒在地,骂道“你平日干的龌龊事,以为我不知道,给你一点颜色就去开染房,真是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
骂着骂着,他又狠狠地瘦衙役身上乱踢,瘦衙役不敢躲避,挣扎着跪在王宏达面前,哭丧着脸道“我这就去陪罪。”
“陪罪,杀了监察御史的人,一句陪罪就算了,只有砍了你的脑袋才能让监察御史满意。”
瘦衙役被吓得不轻,涕泪皆下,道“姐夫,看在姐姐的面子上,救我一命吧。”
“郎君,放过小吉吧。”瘦衙役的姐姐也得到了消息,她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看见弟弟跪在地上,鼻子上还在流血,便跟着跪在了王宏达面前。
正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王宏达这位手狠心辣的老将,对自己并不怎么漂亮的妻子却格外好,凡是妻子所求之事从来就没有拒绝过,此时看跪在地上的妻子,他猛地一顿脚,恨恨地道“算了。你们起来吧。”
瘦衙役虽然仗着王宏达的势力,在慈州做了不少坏事,却也为王宏达赚了不少钱物,是王宏达重要的财源,这也是王宏达纵容瘦衙役的重要原因。
坐回在椅子上,王宏达左思右想,眼中渐渐露出了杀气。
在刺史府上,柳江清和另一位小吏坐在西院里。在酒楼无意中折了一人,柳江清面色沉重,而刺史许久都没有露面,更让他心中有了一丝不安。
门外站着几位强壮汉子,看见柳江清走了出来,就默不作声地看着他。柳江清笑嘻嘻地道“我内急,要找地方解决。”
一名汉子斜了他一眼,道“跟我来吧。”
来回都有两名强壮汉子护卫着,连如厕之时,一名汉子都不顾臭气,站在了柳江清身旁。柳江清心中暗自焦急慈州军官杀死了监察官员,慈州刺史很难脱得了干系,看样子他们要杀人灭口。
绞尽脑汁。柳江清也想不出稳妥的脱身之计,那名小吏也感觉到了不寻常之处,强自镇静,双手却忍不住颤抖不停。
这时。一名管家模样的走了进来,道“两位大人,王刺史请到西院。”
西院,一名表情阴沉的刺史正站在院中,见柳江清走进来,道“今天早上就听到树上有雀鸟在叫,果然有贵客光临,慈州地处偏僻。朝中人难得来一次,真是稀客吧。”他嘴上说得热情,眼光却冷冰冰的,就如要吃人一般。
几人有些尴尬地上了酒席。
几杯酒下肚,柳江清只觉腹中一阵剧痛,一股腥气就往外涌,他猛地站身来“我是朝廷命官。奉旨察案。你意敢下此毒手,定然要被灭九族。”
刺史王宏达一双阴沉沉的眼睛上下看着柳江清。道“明天今天是你的祭日,我会为你烧一柱香,你就好生上路吧。”
柳江清倒地之时,另外一位小吏也倒在了地上,在一片天旋地转中,柳江清喷出了一大口鲜血,大叫一声“天亡我也。”
等到柳江清醒来之时,已是三天以后。
睁眼之时,只觉得千万只金星在眼前飞舞,眼前的所有物品再次旋转起来,柳江清又闭着眼休息了一会,竭力睁开眼睛,这一次眼前多了一位身穿灰色长衫地汉子,他微微笑道“终于醒了,柳城尉已经睡了三天,若再不醒来,恐怕事情就办砸了。”
灰衫汉子端起一碗水,递到柳江清嘴边,道“少喝一些,先润润嘴。”
柳江清口里正渴得冒烟,他端过碗就猛喝了一口,清水流进肚,却如铁针地肚里扎一般,他禁不住“啊”地叫了一声。
“慢点,别着急,小心烧了胃。”
柳江清看着灰色人有些面熟,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就道“我在哪里,你是谁,这是怎么一回事。”
“你是柳江清,曾经的大梁城南尉,现在是监察御史。”灰衣人满脸神秘,道“我虽然不知你慈州之行是何目的,若所料不错,是为了慈州大小官员而来。”
柳江清此时脑袋彻底清醒过来,他摇摆着站起身,对着灰衣人道“是阁下救了我。”
“是。”
“我在刺史府上被人下毒,你怎么救得了我,还有,你怎么认识我”
“我是刺史府的人,其他就别问了。”
柳江清突然想到他的属下,就问道“怎么就我一人我的伙伴在哪里”
灰衣人摇了摇头,露出可惜之色,“若毒药不起作用,王宏达会起疑心,这样也救不出你,所以我将草药渗进毒药中,将毒性减得很轻了,没有想到毒性依然霸道,你的同伴没有顶住,我已将其好生安葬了。”
慈州之行,是柳江清成为监察御史之后的第一次外出,所办其实是一件小案,但是,就在慈州这种小地方办这种小案了,却莫名其妙地折损了两名手下,他脑中有些乱,坐回床上。把脑袋埋在双手间。
灰衣人理解他地心情,解释道“慈州之混乱,始于王宏达之任上,王宏达曾是建雄节度使陈思让的牙将,两人亲如兄弟,要动王宏达,必然要过陈思让这一关。”
柳江清抬起头,道“我奉侯相之命到慈州查案。只查案,不处理,不论王宏达做了什么事情,肯定有人管得住他。”
灰衣人道“王宏达是一个武人,他只管练兵、喝酒,倒也没有恶名,这些带兵打仗的武人凭着战功,当上了刺史、团练使、防御史以及节度使,都是这般模样,王宏达不过是其中一个,不太好也并不太坏。”
他又道“柳城尉不能再回城了,想必此行你已有收获,就回去吧。”
柳江清睡了三天。突然间醒来,头脑一直不太清醒,此时才发现灰衣人一直称呼其为城尉,便有些奇怪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为何知道我曾经是城尉。”
“我们是有缘之人,此事容以后再说,我给城尉准备了马匹、盘缠和相关文书,等城尉休息几天,就可以回大梁了。”
柳江清还不敢完全相信此人,故而没有将他手下另外两人行踪告诉灰衣人,点点头,道“只能如此了。”
柳江清站起身来。试着活动几下身体,仍觉得胸腹如火烧一般,“好历害的毒药,幸亏有先生相救,否则我已成了孤魂野鬼。”
灰衣人一直不肯说出身份,交待完事情之后,便离开了小院,小院里有两位相貌极为憨厚的仆人。柳江清试探着出言询问灰衣人地底细,却一问三不知,只得作罢。
柳江清和另外两名手下分开之时。曾经约定过,若在慈州出现意外,就到河中府广顺客栈汇合,休息三天之后,柳江清便顺着无定河南下,一路上,灰衣人给的相关文书皆为正式通关文书,他南行十分倒十分顺利,到了河中府之后,便住进了广顺客栈,
就在柳江清在慈州碰了一个大钉子的时候,大林南征军与武平周保权地谈判已经彻底破裂,大林军兵分两路,水陆并进,长江水师二百多艘战船顺江而下,直逼岳州;步骑则出澧州,直扑郎州。
武平周保权年龄虽小,却比南平高继冲要有血性,他也在将领张从富的帮助上,积极地调兵遣将。
大将杨师潘与张文表激战潭州,虽然将张文表击败,杨师潘所部也伤亡惨重,杨师潘本人中了箭伤,此次武平军领兵大将是另一名主战将领张从富。
在武平,张从富是和杨师潘齐名的将领,他见大林军水师聚集江陵,早已料到大林会水陆同时南下,也作好了相应准备,他亲自率领步骑军布防于澧州,而命令武平水师在三江口严阵以待。
七月中旬,长江水岸,两百多艘战船顺江而下,面对宽阔的江面,长江水师统领杨乐和端在最大的一条玄龙船上,江风吹得旗帜猎猎作响,也让他漂亮地胡须随风起舞。
杨乐和在长江上滚了二十多年,对这山山水水极有感情,当战船出了江陵城,望着一道大坝,他感叹道“当年恒温镇守江陵,派了陈遵负责造挡水堤,荆江大堤一成,就护得了江陵百万百姓,这才有——江左大镇、莫过荆扬的说法,遥想当年恒公,不觉为之神往。
杨乐和身边站着一名轻甲之人,他是侯云策派到长江水师的参军沈怀镜,作为宰相侯云策派来的参军,杨乐和对于沈怀镜的来意自然心知肚明,礼让有加,防范有加。荆江河道中行船,舒缓的水波和两岸的无限风光,让沈怀镜不由得想起许多优美的诗句
“雪照聚沙雁,花飞出谷莺,芳洲却已转,碧草森森迎。”
。
第376章 长江水师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师,大小战船,足足有一千艘之多,在江面上拉出了一条长长的黑线,从远处看就如一条游动的长龙。
南征军水师主将杨乐和天天在水面上摸爬滚打,对此胜景早就熟悉得如自己的身体,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兴奋之情,沈怀镜是第一次看着上千艘战船行动,他一直站在船舷边上,神情激动地瞧着着船队。
杨乐和便走了过去,指着那一条长龙,道“要论水师威武,长江水师无论如何也要数第一,沈参军以为如何是否又是诗兴大发。”
沈怀镜看着杨乐和一张黑脸上满是挑衅的快乐,便笑道“长江水师玄龙船数量多,当真威武得紧。”
沈怀镜来到长江水师以后,杨乐和就喜欢和其较劲,较劲的内容总是在“汴河水师和长江水师谁更历害之上”,杨乐和的观点及情绪,实际上代表了大部分长江水师军官的情绪。
从历史上看,大林长江水师向来是大林朝最大最强的水上军事力量,其实力足以笑傲江湖,只是这几年情况发生了些许变化,侯云策为了利用五丈河等运河向契丹运送兵员和物资,极大地加强了汴河水师的力量,适合于狭窄水道、极有战斗力的玄蛟船,数量极速增长,达到了近五百艘,已经大大地超过了长江水师中玄蛟船的数量。
当然,论到玄龙船的数量,仍然是长江水师占了绝对优势,原因有二,一是长江水师要扼制南唐水师,必须保持强大的水师力量。才能在大林军与北方强敌契丹作战之时,有足够的力量阻止南唐军的任何冒险行为;二是长江水面宽阔,这是黄河水系特别是五丈河等运河难以比拟的,玄龙船这种大船,在长江水面作战时更具有威力。
长江水师玄龙船数量占有一些优势,汴河水师玄蛟船地数量却极多,两相抵销,长江水师的实力和汴河水师也就基本接近,这就让一向骄傲的长江水师高级军官们觉得极为委屈。
另外,汴河水师驻地在大梁,二万水师官兵随时可以通过水门进出大梁,是稳定大梁的一股重要力量,汴河水师指挥官时英又是侯云策亲信,所以,汴河水师各级军官升迁速度明显快于长江水师,已有六名汴河水师的低级军官升至长江水师担任中级军官。而长江水师军官却极少升职。
这两个原因,让长江水师不少中高级军官都有说不出的情绪。
沈怀镜十分清楚此事,因此,当杨乐和又提出这个问题之时。他便言顾左右,并不正面回答。
杨乐和常年混迹于长江水师,和大梁朝廷几乎没有勾结,是一个纯粹的水军将领,也是一个胸中没有多少弯弯绕的将领。正因为此,他才总是喜欢和沈怀镜理论长江水师和汴河水师谁是大林第一水师,若是对朝廷大事稍有敏感的将领,绝对会回避害此事,更不会在沈怀镜面前去讨论此事。
沈怀镜倒着实喜欢杨乐和直爽的性格,看着杨乐和又准备和自己较劲,便道“杨将军,在下久在西北。你知道,西北可是干旱得紧,何尝见过这许多战船,我就拜杨将军为师傅,给我讲讲这些战船的事情。”
杨乐和是从普通军士一级一级升至长江水师副将,全靠对水战的精熟,在朝中并无照应,他对于战船了如指掌。是长江水师中有名的船痴。沈怀镜的请求正好挠到了他的痒处,他清了清嗓子。滚豆落盘一般一口气道出
“战船最初只用来运送部队和物资,专事战斗地船只出现于春秋末期的南方诸国,此时战船已有大、中、小的区别,各地船型名目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大者用于正攻和指挥、中者用于游击、小者用于侦察。”杨乐和指着江上长龙,自豪地道“长江水师以玄龙船为主力,玄蛟船辅助其作战,在河道较为狭窄之时,玄蛟船也可以作为主力战船,另外还有专事侦察所用蛇船、用于火攻的火船、装粮食的平船,这些船也和
春秋时代一样,按大、中、小来配置,这叫做万变不离其宗。”
沈怀镜看着杨乐和一张长满了皱纹地黑脸,暗道“古人云,术业有专攻,真是诚不欺我。”嘴上道“这和陆地步骑的道理是一样,一支部队有侦骑,有主力部队、有侧翼部队,还有运输部队。”
杨乐和摇头道“步兵是步兵,水军是水军,作战方式不同,各有各的门道,不要混为一谈,你别打岔,听我说。”
“好,好,听杨将军说。”
“汉朝是战船发展的关键,西汉地橹和钉,东汉的舵和硬帆,大大提高了战船的质量和速度,橹变桨的前后划水为左右拨水,比桨要快得多,舵则弥补了舵桨控制航向的笨拙不便,钉能使船舶更坚固,从而将战船造得更大,而硬帆使战船操作灵活、航行平稳。”
杨乐和讲到高兴处,唾液横飞,道“西晋的大船好生了得,晋灭吴时,使用了“连舫”战船,这种船长宽各达一百八十米,能装二千余人,上设木城,四门来往皆可骑马。”
杨乐和突然说了一句粗话,“奶奶的,这哪里是战船,分明就是浮舟。老子最佩服隋将杨素,杨素灭陈时所指挥的“五牙”楼船,高达三十米,有船楼五层,可乘八百人,四面甲板还备有六架长达十五米地拍竿(注一),是玄龙船的老祖宗。”
“大武造船技术也不错,船身普遍使用铁钉钉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缝,战船的结构十分坚固。此外,大武还出现了轮桨、水密隔舱和水罗盘,等一会我带沈参军一一去看看这些东西。”杨乐和赞道“这些都是好东西,没有这些玩意,如何能造得起纵横江海的玄龙船。”
沈怀镜是真心叹服,一脸谦虚好学,问道“大林战船可有何高明之处。”
杨乐和叹息一声“大武亡后,到处都乱成了一锅粥,你杀我,我杀你,谁顾得上造船,好工匠死得差不多了,如今的玄龙船没有能够超越大武战船,只是在细微处进行了改进。”
杨乐和看了沈怀镜一眼,“我觉得侯相是真正懂水战之人,这一年,他为长江水师配置了投石车、西蜀连弩等犀利武器,上一次到大梁这时,,他专门把长江水师的将领们留在中书门下,专门讲战船上如何使用远程武器,还把我们带到汴河水师去实地观看。”
“汴河水师能有今日规模和水准,全靠了侯相,若不是侯相大力提携,汴河水师根本不值一提,不过,当日汴河水师演示了用投石车破敌的几艘玄龙船,手段倒真是了得,长江水师的战船上虽然也有投石车,在使用方法上还存在许多问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