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哎,这种事情多了。”曹彬虽然是宫卫首领,但是他曾经在底层社会流浪了许久,见了许多阴暗之事。

    “此人是慈州人。末将年轻之时,曾在慈州呆了一年多时间,对慈州风俗颇为了解,在这一带有一种流传甚广的陋规,名为贼开花。所谓贼开花,也就是在乡间发生盗窃案件之时,官吏衙役们就有了发财机会,他们根本不作调查,就将被盗人家周围的富户全部指为窝赃户,当然,这些富户都是朝中无人的富户。”

    侯云策原本面带微笑,听到这里,脸上的微笑也就消失了。

    “既然朝中无人,又是窝赃户,关押就在情理之事,进了牢房。何愁这些富户不把肉和骨头一起吐出来。每报一案,往往牵连数家,贼开花也由此而来。那些被冤的富户,只得拿出大把的钱来四处打点,待官吏捞足,才放人出来,并宣布这些富户没有窝赃。”

    “告状之人叫蒋思。家中略有薄田。还有几个铺子,日子颇为殷实。不料,去年底,祸从天降,他家附近人家被贼光顾,按照贼开花的惯例,蒋思的父亲就被关进了大牢,蒋思救父心切,多般打点,眼看着衙吏们答应将其父放出,谁知此时慈州府换了司法参军事,又换了一批衙役,蒋思被迫重新打点一遍,此地,蒋思家中财产已尽,只求父亲能顺利出狱。”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这位新任司法参军事不知何故,得罪了刺史,屁股没有坐热,就被免去了职务,又来了一位司法参军事,蒋思遍求亲友,刚刚凑到了钱物,就传来父亲在牢中暴病而亡的消息。蒋思于是人财两空,万分无奈之下,蒋思的母亲便拦了晋州刺史的马车,准备状告捉拿其父亲的一伙人,反被斥为刁民,挨了一顿板子,当天晚上,其母咽不下胸中恶气,上吊自杀了。”

    “蒋思陷入家破人亡之境,便准备上京告御状,刚刚走到了晋州,遇到了晋州牙兵,他们见蒋思年轻力壮,便不由分说地强征蒋思入伍,这一次各节镇献兵两百到大梁,蒋思便被送到了大梁城。”

    侯云策想了一会,道“蒋思之言可是事实”

    “料来不假。”

    侯云策曾任过郑州防御史等职,对各地司法体制也多有了解,他沉默了一会,道“蒋思之事,既然我遇到了,也不能放任不管,随后就派员到慈州彻查此事。”不过,侯云策并不想对蒋思一事多说什么,他也不想自己扮演包青天似的人物。

    曹彬退走之后,侯云策在院内也坐不住了,他立刻到了中书门下,将御史中臣窦仪请到了中书门下。

    把蒋思之事讲了一遍,侯云策又道“任何一个清明社会,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得到绝对的公平,蒋思有幸遇到我,此事尚有解决希望,世上定然还有千千万万个蒋思,他们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蒙冤后只能忍气吞声。如今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快建立一套完整制度,使各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听到侯云策之议,窦仪脸上有些神采,道“澶州一案过后,我就知道侯相必定要重整法纪。林律皆从大武律而来,只是大武亡以后,各地战乱不断,导致刑典废坏,柱法杀人、各地恣意用法,先帝在时,曾统修《大林刑律》,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是刑典还没有大成,先帝就驾崩而去。”

    正在此时,刚刚被任命为吏部尚书的张昭也赶到了中书门下,《大林刑律》正是由张昭在重编。

    侯云策等张昭坐定,道“张尚书,《大林律法》没有全部完成之时,给你交待一件重要任务,务必要在近期之内,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律法进行损益调整,作为官吏审刑断狱依据,以防止各级官吏执法不公,量刑不当。”

    “我给你讲一个原则,就是要限制地方地司法权利,凡是重大案件必须由朝廷复审,比如边境各地有罪应该处死的,要送往所属州军审讯,尤其是各军寨不得自行断案判刑。”

    “我再强调一遍,对于死刑,州府也没有最后权利,必须要上报刑部复审以后才能执行,这也算是恢复大武规矩,人头不是草,草割了能再长,人死则不能复生,正所谓人命关天,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武律对此要求得甚严,只是从大武内乱开始,朝纲败坏,各地诸侯飞扬跋扈,柱法杀人如家常便饭,草菅人命而朝迁置之不问,刑部几成摆设,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得到改善。”

    张昭并不知事情所以,只是不断地点头,用眼睛示意窦仪。

    窦仪等到侯云策稍停,建议道“在下有一个建议,以后各州判决列刑案件完毕,应将有关案卷一并上报刑部,由其复核,州府必须执行刑部的意见。”

    “很好,我同意这样做。还有,大理寺、刑部、御史,三者关系,你们也要好好理一理,随后报给我。”

    张昭随窦仪退下之后,这才得知事情原委,他急忙回到吏部,将这些年整理的《大林律法》又搬了出来。

    侯云策刚刚送走了三位大臣,喝了一口热茶,小吏又来报“大梁府少尹杨大人到了。”

    杨徵之身后跟着一人,却是流配沙门岛的柳江清。

    柳江清和往日相比,瘦了许多,颇有风尘之色,与以前当城南尉时相比,神色间少了些张场,而多了些沉稳,他见到侯相,中规中矩地行了礼,就坐在一边不着一言。

    杨徵之相比之下,就要随意得多,落坐之后,道“礼弥教在城外的巢穴已被剿灭,只可惜跑了教主谷应天,从其院落中搜出来不少的强弩、毒药,还有各地教首的名册,现已由各地官府按名册捉拿。”

    发现礼弥教巢穴纯属偶然,在诛杀杨光义之前,侯云策曾和时英一起沿五丈河巡视,无意中发现了一处天然防守河道的山地,便派出十几个水师军士去探查地形。

    此次南征南平,水师主力是长江水师,但是汴河水师随时都做好和增援的准备,师英想在五丈河上建一个水寨,又想起前一段时间所见之地,就派出手下欲买下山顶小院,这次进院,手下却发现了院中聚集不少人在念经,情形颇有些诡异,当时他只带了三个手下,没有惊动院中人,便退了出来,时英将此事报告给侯云策,侯云策又将此事交给了大梁府。

    礼弥教曾多次暗算侯云策,这让侯云策百思不得其解,听说抓住了许多教中头脑,道“礼弥教中秘密甚多,要细细审问,他们多次暗算于我,一定要问出其中缘由。”

    杨徵之满脸悔意,道“真没有想到礼弥教教众如此强悍,攻打小小院子,死伤了四十多个衙役,还让谷应天逃了出去,属下真是无能。”

    “谷应天羽翼尽失,也翻不起大浪,不足为患了。”侯云策看了看柳江清,道“柳郎发配江门岛已有一年,这一年可吃了苦头,如今大林朝急需人才,你就准备戴罪立功。”

    。




第372章 柳江清复起
    澶州一案,柳江清因为泄密而受到了牵连,流放于沙门岛,好在大林对于流放官员管束并不严格,只要不离开流放地,做什么倒无所谓,他本身来自于石山,对劳作并不陌生,在沙门岛上的诸犯官,就数他生活能力最强。

    而且,柳江清在沙门岛还在风光秀美、野物纵横的地方,孕育了来到大梁后的第一个小生命。

    昝居润府中有不少漂亮歌伎,当昝居润获事以后,这些女子多半被成为官妓,当时昝居润为了笼络新贵,就将小暑当作礼物送给了柳江清,小暑反而幸免于成为官伎。柳江清获罪以后,小暑很忠心,也跟随着来到了沙门岛。

    有了小暑和孩子,柳江清的流放生活总算有了色彩。

    在空闲时间里,柳江清时常回忆澶州一案,渐渐醒过味来澶州一案从表面上看是为了灾民,实际上也确实为灾民办了事实,平息了民愤。但是,澶州一案,情节曲折,涉案众多,最后的三司会审更是让昝居润等一批高官落马,这就让澶州案子很有些阴谋的味道。而柳江清自己,在这一出戏中不过是一枚棋子,流放沙门岛,或许是侯云策对其与昝居润走得太近的惩戒。

    有了这个判断,柳江清心里便有了底气里奇部和侯云策是盟友,父亲柳红叶是里奇部大长老,以侯云策的精明与世故,断然不会让柳红叶的儿子长期流放,回大梁的日子必然不会太久。

    果然,柳江清喜得贵子不久,就接到了赦免令。

    回到大梁以后。柳江清跟随着大梁府少尹去见过侯云策以后,就摇身一变成了御史台察院正八品的监察御史,以前的宅院也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自己。

    出了中书门下,柳江清从灵州会馆接过小暑,回到了曾经的家。家中一切未变,只是门锁已锈、院中杂草丛生,四处皆是蛛丝,小暑带着孩子,神情复杂地看着满院荒芜。

    柳江清顺手带上院门,走到墙壁堆杂物地一角,掀掉厚厚的杂物,再轻轻敲了敲墙角,就喜道“小暑,东西还在。”

    柳江清从墙角取出了一个瓦罐,揭开盖子,里面全是以前放进去的林元通宝、银两和首饰。捧着罐子,柳江清脸上露出极为幸福的笑容,“幸好以前留着些钱,否则,我们一家人只有去喝西北风了。等一会我去外面转一转,买几个使女回来,好好把院子收拾干净。”

    柳江清与小暑在沙门岛这一年里,相依为命。感情日渐深厚,兼之柳江清的正妻远在里奇部,小暑就自然进入了正室的角色,抱着孩子,在院中转来转去。一年没有住人,院子便破败得不成样子,房檐、窗棂、家具都有些发朽。透着一股子霉味,小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眼睛挂着些泪水,心痛地道“阿郎,怎么会这样。”

    柳江清安慰道“没有人气,房子就会生虫,生虫就容易朽败。等明儿出去找些匠人。刷上些清漆,自然无事。”

    此时。门外传来了阵阵笑声,正是留在大梁的里奇诸子,他们有的提着肉和菜,有地捧着布匹,还有的肩上扛着米袋,进了院子,便将东西放下。

    柳江清原本是里奇诸人的头领和大哥,见到里奇诸子,大吼一声,也顾不得什么礼仪,便和诸子们一一拥抱,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诸子们一齐动手,很快就将屋子收拾起来,此时孩子已睡,小暑就去厨房生火做饭,里奇诸子盘脚坐在杂草丛生的院中,首先就谈起不知所踪的陈子腾、率军南征的吴归思、担任降州刺史的吴若谷,还有流放边地的柳江清,一年来,这些变化,让大家都不胜唏嘘。

    叹息了一番,柳江清看着陈鱼梁身上军服,道“陈郎如今官居何职”

    “我现在是龙威军指挥使,李月照在铁骑军中,柳赤松是汴河水师指挥使。”陈鱼梁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吴归思南征之时,已是先锋副官,我们见到他,都只能称呼将军了,想当年,第一批考中武举是我、柳江婕、柳赤松和李月照四人,吴归思是由于补录才成为武举,没有料到,吴归思反而是最先当上将军。”

    柳赤松原本是草原汉子,没来由成为水军之后,天天都泡在玄龙船上,晒得黑黑的,现在可算得上浪里白条,等陈鱼梁说完,接着道“柳兄回大梁,可有何安排。”

    待听得柳江清现在是御史台察院正八品监察御史,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皆觉得不可思议。

    柳赤松快人快语,感叹道“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此话实在不假,当年我们跟着侯相一齐南下,都觉得侯相是一条响当当的耿直汉子,如今回想,更觉得侯相之心真是深不可测。”

    柳江清是当事人,他想起侯云策在中书门下的笑容,,心中更是百般滋味,沉默半响,才道“侯相乃不世出英才,用心之深,你我一时半会哪能体会得出来,我们从今以后要莫要忘记,只有侯相在朝执政,里奇部才能重返江南。”

    李月照摇头道“石山是世外桃源之地,只怕许多人并不想回江南。”

    “这一年在沙门岛,每天无事就坐在江边,想明白很多事情,石山虽然世外桃源,但是里奇部处于胡族的包围之中,稍不小心,就会陷入灭顶之灾,即使不回江南,如果有中原军队可以照应,也要安全得多。”

    柳赤松心思细密,想了想柳江清处境,就道“按照大林官制,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按察百官,品极虽低,权力颇大,同时,这也是得罪人的官,侯相让柳兄从沙门岛回来任此职,看来是有其意,我想他很快就会让你到州县巡察。”

    柳江清这次将出使慈州,是暗中调查蒋思之案,他就含糊地道“我对此职了解不多,等明儿报到以后,自然知道何事要做。”

    里奇部诸子酒足饭饱,纷纷告辞,初到大梁之时,里奇诸子集中住在灵州会馆,此时里奇十五子皆有官职,各有各地住处,出了柳家大门,便各自散了。

    第三天,柳江清便带着四位小吏,身上暗中藏着御史台察院正八品监察御史和相关文书,朝慈州出发。

    柳江清曾在澶州道上翻了船,此次他极为机警,四位小吏分为两路,一路跟在身边,另一路与自己保持在合适的距离,以便照应周全,出了事也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快马加鞭,过了半个多月,就来到了慈州城。

    慈州是一座位于无定河边的普通边城,慈州城的西北面,便是李彝殷所占据的夏、宥、绥、银四州,东北面,便是大林世敌——北汉。

    边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兵多,慈州城除了慈州刺史手下的边军,还有相当数量的团结兵,当柳江清化装成行脚商人进入了慈州,便发现在街道上闲逛着不少佩带了武器这之人,这些人并没有统一服饰,很明显是团结兵。

    慈州城位于北汉和党项拓跋人南下地交通要道之上,平日里做买卖的人着实不少,正是这种原因,蒋思父亲才能通过做买卖成为富户,也正是这种原因,柳江清三人扮成商人才不会引起城里人的注意。

    慈州城并不大,柳江清很轻松地就在城里转了一圈,然后找了一家看上去还挺热闹的酒楼,便带着两名小吏大摇大摆地走了上去,要了两盘卤好的猪头肉,三人便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

    一个生意人模样的汉子走了过来,满脸肥肉,一说话便笑容满面,道“这三位兄台,可是到慈州来做买卖的,不知是做哪一行地,我在慈州可是熟得紧,不论做什么,找我赵九总不会错。”

    论起做买卖,柳江清还真不是外行,他在里奇部之时,曾经跟着里奇商队做过买卖,长期跟西域粟物族商人打交道,头脑中颇有生意经,见有人前来攀谈,柳江清笑道“听说慈州皮货价钱便宜,货品也好,我就过来瞧瞧热闹,若有合意地就卖些回去,没有就当作长了见识。”

    听说是做皮货的,赵九就眼中放光地道“这次你们找对人了,慈州城内最大地皮货掌柜,跟我是过命的交情。”他拍了拍桌子,大声道“伙计,把卤下水拿过来,钱算在我头上。”

    赵九转头对着柳江清笑道“卤下水是此楼味道最好的下酒菜,不是熟客,在这里可吃不到这玩意儿。”

    柳江清微微一笑,道“怎敢劳赵兄破费。”心里却道“这一套能唬得住谁,卤下水又是什么值钱东西。”

    店小儿端来了一盘卤得黄灿灿的下水,当直是色、香、味俱全的卤下水。

    柳江清到慈州是一个目的,就是“察看慈州官人善恶,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做买卖只是在慈州合法活动的借口,他不冷不热地吃罢饭,让小吏结了帐,便借口身体不适,回到了旅店。

    。



第373章 慈州重税
    回绝了赵九盛情,柳江清便和两名小吏沿着街道漫无目的闲逛,他们转到了一个钟楼,柳江清仔细看了钟楼上的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再仔细观察了一会四周房屋,确定蒋思家就在这附近。

    与大林许多城市一样,街道的名字喜欢用最有特色的建筑特,这条街道上最显眼的建筑自然是这一座有些古味却仍然高大挺拔的钟楼,因此,这条街道的名字就以钟楼为名,叫做钟楼街。

    钟楼街除了钟楼有名气以外,向来以皮货街闻名于大林,柳江清在石山之时便听说过慈州皮货街的名声,此时到了钟楼之下,并没有见到几个皮货铺子。

    柳江清总觉得身后有眼睛盯着自己,便依足了商人的架式,在几个皮货铺子间逛来逛去,同时寻找一个脸上有几块白斑的掌柜。这名白斑掌柜是蒋思父亲的好友,这一次贼开花时,也被关进了牢里,只是他的运气极好,刚刚交钱出牢房,牢房里就风云突变。

1...173174175176177...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