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孙娘子觉得高继冲的抵着胸口的脚掌不老实地动来动去,便笑道“王爷,又不老实了。”

    按辈分来说,孙娘子是高保勖的小妾,算是高继冲的长辈,可是高继冲是王爷身份,孙娘子这句话可谓十分无礼,但那高继冲不以为意,笑道“那日本王粗暴些,以后再让娘子见本王的本事。”

    孙娘子身体向上顶了顶,又用手使在高继冲地穴道处捏了捏,高继冲“哎哟”叫了一声,只觉全身说不出的舒服。

    两人正在情浓之时,忽然地面有些轻微的振动,远处传来隐隐的马蹄声,但是振动和马蹄声很快就消失了。

    原本紧张的军士见没有了异常,便放松下来,只有经验老道的孙光宪脸色大变,他急令所有军士作好迎战准备,同时派出五六个传令兵,骑上南平王的好马向江陵求救,江陵距此地不过十五里,若援军来得及时,凭着手中两千人马,料来可以坚持一阵。

    铁卫都指挥使一边咒骂,一边命令军士将各式车辆排在了外围,又命令军士们拿着大盾排列圆阵。

    孙光宪见铁卫行动还算迅速,这才松了一口气,走到铁卫都指挥使身边“大林军是轻骑,我们不用怕,坚持一个时辰,援军很快就到了。”

    高继冲光着脚站在马车上,手拿着一柄寒光闪闪的长剑,紧张地注视黑暗深处,在他眼里,那看不透地黑暗中,随时会扑过来吃人的猛兽。看到孙光宪走了过来,便紧张地道“孙将军,是大林军骑兵追来了吗,我们赶紧向江陵退走吧。”

    孙先宪尽量平静地解释道“从刚才地面振动的情况来看,来袭骑兵不会少于两千人,我们结阵防守,只要拖到援军到来,就能有一线生机,若现在撤退,在这些骑兵面前就如自杀。”

    说话间,马蹄声、喊杀声大起。

    大林军骑兵是先锋副使吴归思,吴归思是里奇部十五子之一。他中了武举之后,先到了铁骑军任指挥使,后来又调至了龙威军,参加过北伐之战,由于出身于里奇部,长于骑兵作战,这次南征就被任命为先锋副官,成为刘成通的副手。奇袭南平水师营寨,正是他的得意之作。

    郭炯得知南平王离开荆州地消息以后,立刻决定由先锋副使吴归思率领精骑追拿南平王,刘成通则留在林家庄陪着南平使臣。吴归思得令之后,率领骑兵马不停蹄地追赶南平王,终于在距离江陵不远处赶上了南平王。

    吴归思出身于里奇部,其作战方式受草原游牧族影响极大,马蹄上包着厚厚软布的侦骑发现了南平王踪迹以后,所有骑兵全部下马,悄无声息地接近敌人,在距离南平王宿营地半里左右,骑兵们停了下来。

    吴归思见南平军已经有了准备,赞了一声“小瞧了南平军,反应倒还真快。”

    “上马,杨武率一千人围射南平军,慎于行率其余人待机冲锋。”

    骑兵包围列阵步军之时。围着转圈的同时,不断向列阵步军射箭,这是匈奴人破汉军步军极为历害的战术,后来匈奴人虽然被汉家子弟赶到了遥远的西方,但是这一套极为有效的骑兵战术却被众多草原民族所吸收,成为对付步军极为凶狠的招术。

    箭和弩是黑雕军骑兵中必备武器,也是特别重视的训练科目,因此。黑雕军老兵们个个都是骑射高手,一声令下,他们就如一群凶狠的野狼,围紧战圈里的南平军,同时发出了一支支夺命利箭,南平军士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不过半柱香地时间,南平军心已经动摇,当黑雕军骑兵射出了一批火箭之后。原本还算完整的防线顿时千疮百孔。

    在一旁观战的吴归思见机会来了。一摆手中长枪,道“活捉高继冲。”便率领着骑兵狂暴地冲向了南平战圈。

    南平防线就如纸糊的一般,军士们见到大林骑兵发疯般冲近,心胆俱丧,开始四散奔逃,所有建制皆已混乱。

    孙光宪此时还表现出一名老将的风采,率着十几名骑兵,守在南平王的前面。他嗓子已经哑了,再也无法将手下军士收扰,南平军已不复是一支有组织的人马,只能算作一群散兵。

    当数十匹战马向着南平王冲过来之时,孙光宪一夹马腹,手举腰刀,迎着大林军奔了过去,孙光宪年轻时,擅长用胡人掌用的狼牙棒,如今老了,狼牙棒已过于沉重,况且以他的年龄,也没有想到还会冲锋陷阵,因此,他随身也就没有带上长兵器,此时就挥舞着腰刀向大林军冲去。

    孙光宪只见到一名敌军地枪尖迎面而来,他用腰刀往外一磕,他满以为这一刀能将长枪荡开,岂知长枪力量极大,腰刀之力竟没有撼动分毫,孙光宪心知不妙,胸膛已被一股大力狠狠地撞了一下,长枪枪尖深深地插进了孙光宪胸膛。

    天黑如漆,只是火箭引燃军帐发出阵阵火焰,将整个战场照得时明时暗,杀掉孙光宪地黑雕军军士也不知道刺杀的是南平军最高指挥官,他将孙光宪身体挑上半空,又朝着撕杀声最激烈的地方冲了过去。

    “捉住了南平王。”“投降不杀。”

    “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各种各样的喊声在四处响起。

    吴归思来到了南平王高继冲的马车前,身后的军士举起了熊熊燃烧地火把,一位瘦小的军士来到了吴归思面前,道“禀报将军,他就是高继冲。”

    高继冲跪在马车上,身体如筛糠一般,不断地道“我是高继冲,饶命,投降。”趴在车上孙娘子闻到了高继冲下身传来一阵恶臭。

    越来越多的火把亮了起来,战场上杀声渐渐地消失了,只剩下垂死者临死前撕心裂肺般的呻吟。

    。




第370章 重用曹彬
    南平王高继冲被生擒活捉,早就离心离得的南平自然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荆州、江陵、归州三州十七县几乎兵不血刃就成为大林的土地。

    高继冲随后就被送到了大梁城,侯云策倒没有为难这位昏庸之人,反而送给他一个宅院,并将被吴归思擒获的十几个小妾全部赏给了他,小妾有其父亲高保勖的,也有他自己的,其中就包括了孙娘子。

    高继冲所有财物自然被不客气的大林军缴得一干二净。来到大梁以后,往日的南平王高继冲只得依靠每月大梁府发的例钱生活,相对微薄的例钱需要养活十几个女子,已是万分困难,只能说勉强维持着生存。

    那孙娘子本来在南平王府就把自己当成了正室,如今到了大梁,她长于察言观色,哄得高继冲开心,渐渐地取得正室的地位。一日,孙娘子借故殴打了另一位姿色不错的小妾,这位小妾被打不过,和另外两位小妾抱头痛哭一场。哭完之后,三位小妾趁天黑,带着一床厚厚的被子溜进了孙娘子的房间,将孙娘子活活闷死,一不做二不休,三人咬咬牙,又将孙娘子两位幼子一齐闷死。

    做了这般大事,三人无处可走,齐齐投井而死。

    惨案发生之后,大梁府草草地来看了看,此事也就烟散云散。已经成为大林朝臣的章审亮听闻此事,动了侧隐之心,将原高保勖的小妾们全部放了出来,送了些钱财,让她们自谋出路。

    高继冲院中只留下了两个小妾,院子终于清静了。此事后,高继冲数年不出院门,每日喝酒、酣睡,身体一天胖甚一天,终于暴病而亡。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暂且按下不表。

    大林南征军吞并了南平以后,郭炯立刻下令挥师江陵,作为威逼武平的前站。江陵地处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西蜀,南通湘粤,极具战略价值,兼之江陵地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可以为南征军提供充足的粮草,后勤问题有足够的保障。

    南征军已经做好了向武平进攻的准备。

    就在此时,武平内乱依靠自己力量平息了,杨师潘率军攻陷了潭州。叛军首领张文表被乱军所杀,十一岁的周保权执政后的第一次危机被化解于无形。武平急派使节向大林禀报内乱已平,意在请求大林军退兵。同时,为了以防万一,武平军队也开始集结。

    南平三州,武平十四州,武平实力强于南平,特别是武平水师多年居于长江、汉江和洞庭湖之中,不容小觑,鉴于此。南征军主帅郭炯加紧调集人马,制定了两路进攻武平的方案,只等谈判破裂,就全力进攻。

    六百里加急,将捷报带回了大梁。

    城外军营,侯云策看到捷报以后,顺手将捷报递给了身边的参政知事薛居正,道:“南平昏庸。焉能不败。”

    薛居正涵养极深,看完捷报,脸上微微露出笑容,道:“南平即灭,武平亦不能独存,看来对西蜀的战事应该提前准备了。”

    操练场上一队队军士正在随着口令列队操练,五千名新近集中的各节镇军士分成一个个方队,由黑雕军老兵带领着练习队列,这是黑雕军新兵集训地必备科目。

    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在操场四处里响起。

    薛居正曾观过禁军练兵,此时见黑雕军练兵方式与禁军大不相同,拈须笑道:“虎威军练兵方法倒是别致,与禁军不大一样。”

    “黑雕军军士在西北和胡族作战多年,向来大胜小负。其实,若论单个军士的战斗力,黑雕军军士和胡族军士也相差不多,胜负在五五之数,一百名黑雕军军士对阵一百名胡族军士,胜负在七三开,一千名黑雕军军士与一千名胡族军士较量,胜负则在八二开,薛知事可知其原因”

    “原闻其祥。”

    “军队其实就如人一样,一名军士要完成射箭、突刺等动作,眼、手、脚等身体各个部位必须要紧密配合,配合得越好,战斗力越强,提高战斗力的途径只能是勤于锻炼。一支军队同样如此,军士们配合得越好,战斗力就越强,正在进行的队列练习,正是将这些散兵游勇融合成一个整体的方法。再过十五天,薛知事再来练兵场,就可以看到一声令下,五千军士进退如一人的场景。”

    薛居正对军中之事并不熟悉,只觉侯相所说有理,却并没有真正领会其实质,礼节性地不停点头,反倒是身后响起一声赞叹。跟随在两位重臣身后的是新军的正副统领曹彬和李宁,曹彬是新兵营的都指挥使,李宁是副都指挥使。

    曹彬此次回大梁是另有他事,他没有想到事情没有办完,就接到新的任命,由郑州防御使变为了新军虎威军都指挥使。此职务虽然与防御使平级,但是禁军统领的份量和普通防御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对于这项突然变动,曹彬百思不得其解,怀着满心的疑惑走马上任。

    李宁是南下的黑城四子。一直以来,侯云策都不让黑城四子参加具体事务,而让他们在幕后进行参赞。如今他在大梁城内地位稳固,也就不再雪藏来自黑城的力量。李宁极具军事才能,参赞军务多有洞见,缺的就是实际战争,因此,侯云策将李宁放在军队里,做了老将曹彬的副手,一来可以在战斗中增加经验,二来可以控制与杨光义有关的老将。

    听了侯云策之言,曹彬不由得赞道:“难怪黑雕军不过数年时间,便成为威震天下的强军,侯相练兵之法确有独到之处,末将好生佩服。”

    这是曹彬真心赞叹,禁军也重视操练,只是他们侧重于练习圆阵、方阵、雁形阵等各种阵形,却没有如这样黑雕军长时间训练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最简单的基本队列动作,听到侯云策对薛居正的解释,就如当头棒喝。

    世上许多问,就如一张纸,若没有合适机会捅破,这张纸将严严地挡住视线,如今侯云策捅破了这张纸,为曹彬踏上名将之路助推了一把。

    侯云策回过头去,对曹彬道:“刚才接到南平捷报,活捉了高继冲,南平三州十七县全部投降。”

    曹彬和李宁看到报捷军士,早已猜到了这种结果。

    “武平杨师潘在潭州击败了张文表,武平内乱已平,他们正式向郭将军提出了退兵要求。”说到这,侯云策“哈、哈”笑了一声,道:“周保权年幼,真以为打仗是小孩过家家,一句好话就可以罢战,吃到嘴边的肉要我们吐出去,真是做梦。”

    曹彬见侯相说话**裸的一点都不掩饰,很对自己胃口,心道:“侯相毕竟是武将出身,说起话就是爽快。”

    “虎威军最迟明年也要上战场,以后的敌人越来越强,曹将军对此要有充分认识,虎威军皆为各节镇挑选出来地虎狼之士,须日日督促操练,千万不可懈怠。我已让人在操练场上立几块牌子,写上平时多流汗,战是少流血八个字,时时警醒想偷懒的军士们。”

    曹彬对这八个字却是熟悉得紧,当年在沧州,侯云策就在军营中立了这八个字,曹翰将军瞧见以后,回到澶州将侯云策大大地夸奖了一番,故澶州林荣帅府的老人们都知道这八个字。他由衷地道:“这八个字提得好。”

    侯云策想起了太师李甲,感叹道:“这是一个高人教给我的方法,字很简单,但是很管用。”

    莫名其妙地又被重新召回禁军,曹彬自己也不明白谁在中间起了作用,他知道,没有侯云策的同意,他绝对不能出任这个职务,也就是说,侯云策已经将他从范质、杨光义集团中排解了出去,看着一脸悠闲的侯云策,曹彬不禁佩服其容人之量。

    想起了杨光义,曹彬心中却不由得紧了紧,杨匡义是林荣手下的供奉官,也是他的手下,杨光义被杀之后,杨匡义突然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曹彬心如明镜:权臣们的斗争极端残酷,向来信奉斩草除根,杨匡义定然被当成草根被斩掉了。

    侯云策启用曹彬,主要原因是曹彬在禁军中下级军官中素有名望,虽然和杨光义关系密切,但不是杨光义直接下属,启用曹彬,能恰到好处地收扰人心,与此同时,侯云策对曹彬也有防范,副都指挥使是李宁,虎威军中下级官员大量使用黑雕军老兵,这样安排,就算是曹彬想有所异动,也必然会思量再三。

    侯云策等人正欲离开军营,从正在操练地队伍前面走过,黑雕军老兵们见到侯云策经过,更加卖力地喊起了口号。

    忽然,队伍中前排跃出了一位军士,动作极快地跪在了侯云策马前,大声吼道:“将军,小的冤枉。”

    黑雕军老兵大惊,他猛扑上去,将这位军士按倒在地,那位军士犹在大呼“冤枉。”



第371章 重修法统
    侯云策带兵数年,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拦马喊冤之人,他看了曹彬一眼,对着军士道“虎威军曹将军在此,有什么冤屈尽管给他说。”

    那名军士仍然倔强地跪在地上,一幅豁出去的表情,道“虎威军统领管不了地方上的事情,请大人为我做主。”

    侯云策道“你知道我是谁”

    “我不知道大人是谁,但是曹将军跟随在你身后,定然是朝中大官。”

    “我不管你有何冤屈,你现在是虎威军军士,必须得先将此事禀报给虎威军将军,他们解决不了,自然会找能解决之人,这是军营,军营自有军营的规矩,你不能胡乱拦马告状。”说完,侯云策不再理会此人,提马出了军营。

    出了军营,侯云策对曹彬道“此人敢于拦马喊冤,肯定有天大的冤屈,你亲自过问此事,随后禀我。”

    望着绝尘而去的高官们,那名军士脸现失望之色,瞪着眼睛,轻声道“官官相护,还有没有天理。”

    曹彬送走了侯云策,来到仍然跪着军士面前,道“我是虎威军曹彬,有何冤屈尽管跟我说,不过,军有军规,你去领二十军棍,再到我的帐中来。”

    侯云策回府不久,曹彬就亲自登门拜防。在会客厅寒暄了几句,曹彬恭敬地道“末将带兵不严,出现了拦马之事,请侯相责罚。”

    侯云策问道“如何处罚这位军士”

    曹彬见侯云策说话直截了当,也就少了些拘束,道“实在没有想到,在军营还有这等拦马告状之事。打了他二十军棍,免得这些兔崽子们不守规矩。”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曹彬也算摸到了侯云策的脾气,畏心畏脚、萎萎缩缩,侯相反而不喜,在适当的时候说些老实话,甚至粗话,侯相倒是一幅很耐用的样子。

    果然,侯云策听了曹彬的粗口,脸上露出些笑容,道“此人敢拦马喊冤,倒有些胆识,不知他到底有何冤屈”
1...172173174175176...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