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旅行体验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石涧敲冰

    我费力地拱上高高的船头,象摔鱼一样把自己重重扔上甲板,正当我怀着无限感激之情连声赶紧向船老大道谢时,就听坐在前面那胖子问:你是中国人吧这是个独行越南柬埔寨老挝的南l宁中年男人。

    到现在我还不知道那船是在谁的提示下,或者是船老大的觉察后回头接应我的。

    还没等我梳理好心绪,就见那个腿被划伤的妹子,又下水了,这会儿正笑嘻嘻坐在水中那块裸露的大石头上。

    那是我感觉到危险时最早想登陆的石头,可惜我那时已经没有机会了。

    我赶紧向她警示不能往前游了,马上返航,当时我不知道在她那个位置也已经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游回去了。

    靠岸后踩上了沙滩,迎面而来的是那个美国帅哥担忧的眼神。我语无伦次地用我的英语向他表述着:the water speed is very quick,忘记了人家会汉语。

    感谢老挝人民在危机中无私地向我伸出援手。

    我焦躁地徘徊在沙滩上,一直在想那个妹子为什么还没回来。头脑中出现了无数个万一,等待陷入越来越焦急的状态。

    这时我听到近处小岛那边传来断断续续的呼声,是她的声音,一颗悬着的心落地了。过了一会,一对夫妇手划着小船载着她登陆了。她刚下船,连谢谢都没来得及说,善良的老挝夫妇就划着船离岸匆匆回去捞鱼。

    我们就开始交流遇险时的恐惧,寻找救援时的焦急,被救时的庆幸和对老挝人民的由衷感激。带着劫后重生的感觉,眼前的事物都变得那么美好,就连夕阳也似乎比昨天更加绚丽。

    了享用预定的特色晚餐,我们认真地挑选了木楼餐厅二层一张临河的桌子。正当我们引颈期盼时,特色大菜闪亮登场了。

    一个大瓷盘中孤零零横卧着一条荷叶包裹的三角,有点象地图上的台l湾。我小心翼翼打开层层包裹,里面是月白色的肉馅。

    尝了一口,味道寡淡,只能根据吃出的鱼刺来判断,材料里面肯定有鱼。

    由于差点踏上漫漫转世路,心境突然平和少了很多挑剔,难怪有人说生过一场大病之后,就看淡了很多事情,真是除了生死无大事。

    刚吃两口,耳边传来一声熟悉的问候,抬头定睛一看,又是富贵。他轻车熟路没等大家招呼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对着柜台叫几声妈妈唤来了老板娘,就开始点菜。

    不一会,船上的那个南l宁人也来吃饭。

    一听我们说明天要离开这里去巴色,立刻决定与我们搭伙同行。

    招呼来小老板预订明天早晨六点的头班车票,想起白天的破船,我们开始一一数落他,小老板忍痛出血送了一盘香蕉来平息民愤。

    岛上用的水都是从湄公河直接抽上来的,洗洗涮涮还可以,刷牙就不行了,喝的开水也没有来源,全靠买水度日。

    等我再次回到餐厅,

    只见富贵面前上了一盘比我们的大菜还丰盛的类似菜品,几口就被富贵消灭了。春卷上了一盘又一盘,沾着鱼露吃得津津有味,还有一杯插着吸管加着冰块金黄色通体透明的“老老”(老挝威士忌)佐餐。我暗想,富贵可真会享受人生。看着远东余兴未消,我也要了杯老老,陪在一旁边喝边聊。老老清凉偏甜,绵软可口,刚喝时没什么感觉,过一会便觉得头重脚轻昏昏然不知所以然。

    吃饱喝足的富贵神秘地从荷包里掏出个小塑料袋,把里面的植物碎末倒在纸条上开始卷大炮。

    只见他熟练地三下两下就卷好了一支漂亮的烟卷,打火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就闭上眼睛开始了云山雾罩地享受。

    看着他那无比惬意的表情,我很疑惑地问他那是什么。富贵举起右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告诉我,在中国这是要杀头的。

    我马上领悟——大l麻

    老挝的大l麻非常便宜,自由买卖不受政府管制。把老挝当成人间天堂,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散淡的生活态度以外,能随意吸大l麻也是原因之一。

    在富贵的一再怂恿下,我尝试了三口,什么感觉都没有,只觉得很呛。

    要不是因为先在水里死里逃生,我也不一定会去试试。

    因为赶早车,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了,借着手电的一束微光开始收拾行囊。昨天喝酒聊天熬得太晚,忘记了结清房费,现在急着出发,黑咕隆咚的一时间没处找人。咱总不能不交钱一跺脚拔腿走人,那种缺德的事万万不能做,尤其是在国外,更不能给咱中国人丢脸。

    最后还是在我千呼万唤,东寻西找中叫出了睡眼松腥的旅馆老板娘,我把应付的美金数给她看。ok之后便拜拜走人。

    老板娘还觉得我们大惊小怪喊醒她,跟我们说放桌上就行了……我靠……万一被狗叼走了算谁的。

    等我们到餐馆找到小老板,只见他把双手一摊说:“晚了,已经赶不上头班车了。”“怎么办”

    “只有等下一班啦。”

    小老板语气轻松地说。我们掏出车票,小老板用笔在上面草草一划,把六点改成七点。同去的妹子票找不到了,就又给撕了一张。瞧,人家老挝人处理问题就这么简单,四个字:顺心所欲。

    为了不耽误第二班车,我们催促小老板早点开船到对岸送我们上站。他被我们搅扰得不堪其烦,只好让大家上船。

    即将告别四千美岛,那种心情十分复杂,真挺喜欢那里的。

    我跟另一个妹子还比别人更多了一份劫后重生的感觉。

    那时,我眼里的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即使生活有很多不如意。

    车站在河对岸不远处的一个集市边上,里面是转着圈的摊位,外面停着几辆排队待发的客运小卡车。车主帮我们把大包搬上车顶,时间尚早大家四散逛摊去找吃的。

    一个刚开门的店铺门口,老板挂出一袋法国长棍面包。我眼前一亮准备购买,等取下塑料袋一看,里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蚂蚁。

    不一会工夫一群提篓拎袋的男女老少就把车厢装满了。到点准时发车,一个小时一趟不发也不行,后面的车催着呢。

    满载的车晃晃悠悠上路了,途中上的多下的少,车越来越挤,中间的板凳也坐满妇女儿童。我赶紧从包里摸出糖果,分发给几个小朋友。越走天越热,汽车中途停靠在一个村镇。路边的商贩蜂拥而上,手中举着一串串焦黄冒油的烤肉烤鱼。

    车上的老挝人不管大大小小,几乎人手几串。他们掏出自带的小竹篓,掀开盖抓出糯米饭就着烤肉大吃特吃。一时间眼前肉串飞舞,大呼小叫,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涂上一块油彩。

    途径占巴塞时如果要去瓦普寺可以在那里下车,换乘摩托东南行8公里就到了。瓦普寺号称老挝的小吴哥,虽然规模比吴哥小多了,但其历史却比吴哥还早200多年。由于时间紧迫加上吴哥的审美疲劳,我们就把这个景点放弃了。

    从占巴塞到它的省会城市巴色,还有几十公里。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点停靠在巴色城外的一个车站,这里是个更大的市场。我们的大包被卸在暴土扬长的空地上,灼热的阳光照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穿梭般的货车摩托来来往往,手搭凉棚举目四望,终于搜寻到一辆正往行李箱装东西的大客车。

    巴色虽然是老挝南部最大的城市,




第二百九十二章 俄罗斯-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古代中国的北海,是苏武牧一百只公羊的地方,也是封神演义中,最终让申公豹填了北海眼的地方。

    最出名的景色是蓝冰和气泡冰,不过这种景色只有在十二月到次年二月能稳定的看见。

    运气好的话,十一月到三月也不是不行,不过就随缘了。

    贝加尔湖所在的城市名为伊尔库茨科,从帝都出发的价格往往美好。

    然而,坐飞机坐的多了,也总想搞点不一样的事情,难得离得这么近,又正好有两趟火车可以到达,不坐一次火车,岂不是很没劲

    从实际距离看,k3次列车的距离近,但是由于它需要从蒙古国绕一圈,所以需要办蒙古过境签证,而且蒙古的铁轨与中国和俄罗斯都不一样,坐k3的结果就是需要换两次轨,每次换轨都需要等待一段不短的时间。

    k3最优雅之处在于,在国内段的餐车是免费吃喝的。

    到了蒙古国之后,会换成金光闪闪的蒙古风格餐车。

    到了俄罗斯之后,还会换成俄罗斯风格的餐车。

    而k19从满州里直接出境,需要换一次轨,与k3的实际花费时间差不多。

    从中国首都到俄罗斯首都,都需要六天左右的时间,不包吃。

    顾淼选择坐k19次列车到贝加尔湖为止,需要三天。

    沙蓓蓓对此表示毫无压力,她的同事们则对三天不能洗澡表示忧心忡忡。

    “在温度合适,不出汗的情况下,三天不洗澡其实也没什么啊。”沙蓓蓓非常淡定。

    传说中,这趟列车很难订到,并且在12306上无法预订,必须有人,或朋友,或代购,亲自前往帝都国际饭店,或其他代理点购买。

    拉够六个人算团购价,打七折。

    如果分段买可以更便宜,即分为中国国内段与俄罗斯国内段,分两次买,风险是有可能买不到俄罗斯的票。

    原价两千多的硬卧车票,团购价1920,

    分段买一千五百多。

    顾淼提前三个月预订,很顺利的定到了。

    接下来是签证的问题,俄罗斯的签证政策很令人烦恼。

    如果是跟团,就可以免签。

    如果是只去海参崴,可以使用电子签。

    可是如果需要去其他地方,就必须办理纸质签证。

    而且在淘宝上也是价格不菲。

    俄罗斯签证自己去领事馆办理并不难,也不贵,有足够的时间等待,三百多块钱就可以搞定。

    唯一的难点是邀请函。

    必须要找一个有资格出邀请函的地方,将原件从俄罗斯寄到国内。

    开邀请函的价格很便宜,但是寄原件的费用就需要七百多元。

    如果办理的人多,均摊邮费还好,只有一个人的话,就相当的不令人愉快了。

    于是顾淼还是投奔了淘宝的怀抱,将资料送进去的当天,俄罗斯签证中心就打电话来了。

    不幸的是,他没有接到。

    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网上查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前人没有接到电调的电话之后,是何下场。

    顾淼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想问问有没有人对此有心得。

    只有几个人回复;“什么俄罗斯签证还有电调长见识了。”

    “我去的时候没有电调啊”

    “今年突然严了,我们几个都被电调了,不过全都接到。”

    以及一个应该是做微商的人的回帖:

    “告诉你,有且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拒签,了解详情,加微信xxxxxxx”

    最终,护照寄回,俄罗斯签证顺利办下来。

    顾淼在原貼更新了信息。

    在网上得到过很多信息帮助的人,也会想着要回馈,有来有往,日后大家才更方便。

    出门次数多了,顾淼已经懒得做攻略,就这样,不知不觉,出发的日子就到了。

    全车没有硬座,硬卧的条件与国内的软卧差不多,只有上铺和下铺,一屋四个人。

    沙蓓蓓下铺,顾淼上铺。另外还有两个姑娘。

    没有推着小车走来走去卖东西的列车员。

    列车员也是俄罗斯人。

    在帝都火车站上车的地方,与普通的火车一起候车,并不像京九线那样有专门的入口。

    k19车上有一节车厢,写着帝都到满州里,色泽非常熟悉,是国内普通的绿皮车。

    其他车厢是银灰色与红砖色相间,那是俄罗斯铁路的标志。

    跑国内段的车头是哈尔滨铁路局的777型号列车头,到俄罗斯境内会进行更换。

    单是车型,在火车迷的心中,也是一处朝圣的所在,可以看到很多人专心的对着火车头疯狂的拍摄。

    从北京到满州里的一路上,同车厢的几个女孩子们带了很多食物,仿佛准备参加《绝地求生》节目。

    泡面、鲜拌面、自热小火锅、泡椒凤爪、章鱼贝、各种不同口味的瓜子、各种内容的香肠,各种水果……

    “就好像要去一个不毛之地一样。”对面上铺的姑娘小爱说着,拿起了一块巧克力威化饼干。

    在前人的描述中,俄罗斯的食物就是一个特大号的悲剧。

    除了面包、鱼、半生不熟的肉、红菜汤、罗宋汤,就没有别的东西了。

    与西方接轨那么多年,不至于一点能吃的、好吃的都没有吧。

    顾淼心很大,他只带了一些蛋糕与面包,不行就买!

    有钱人不能在城市里给饿死。

    事实上,在火车上的食物也还行,糖醋里脊三十五元一盘,米饭两块钱一碗,价格算得上公道。

    车上的洗漱水笼头里有热水,床上用品也是用塑料袋封上的,看起来白白净净的床上三件套,比起许多一看就令人生畏的发黄的枕头,令人愉快很多。

    还有各种置物空间,可以挂衣服,放小零碎,整体条件可以说比国内的软卧还要好一些。

    前人曾说过,在几个国内大站一定要抓紧时间擦自已车厢的玻璃,

    开头顾淼并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擦玻璃,以及为什么要在国内擦,而不是高兴在什么时候擦就什么时候擦。

    在出发的时候没有擦,到哏都的时候,有个姑娘随便去擦了一下,就这样,半夜三更,到达了距离齐齐l哈尔二十多公里的小站昂昂溪。

    停车十三分钟,闲着也是闲着,车上的人都下来活动活动,

1...132133134135136...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