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可是这东西太难折腾了,到现在他还从各种犄角旮旯收集了不知道多少菌种,产出的孢子量都没个定数。
他终于通过眉州史家弄了两个透镜,制作了一个透光镜,就是为了想办法进一步观察这青霉菌。
那是一个他从没有见过的世界,而现在自己要与那个世界失之交臂吗
胡元愣愣的问道自己,不过他很快的摇了摇头,道观的日子,过得很舒服啊。
大宋已经足够好了,不需要自己,大宋也会走出一道康庄大道来!
谁都可以奉献,但为什么一定要是自己呢
他大笑着说道:“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这样怡然自得的生活,岂不快哉
“睡觉咯。”胡元伸了个大大的懒腰,准备睡个懒觉,官家一大早来,弄得这觉都没睡好。
他用棉被蒙住了自己的脑袋,躲在被窝里。
院外的犬声不断,应该是道观开观了,人流不断,自然鸡犬不宁,人声逐渐开始鼎沸起来。
胡元愣愣的从被窝里探出了半个脑袋,猛然撩开了被子,抓上桌上的的玻璃瓶,里面都是青霉菌孢子悬浊液。
他飞快的跑动着,跑向了主持的道舍,那里有他的父亲。
“父亲,我决定回御医院去。”胡元气喘吁吁的说道。
主持睁开了眼睛,仙风道骨的他依旧掩饰不住苍老,两鬓斑白的他,看着胡元的模样说道:“元儿啊,这道观的日子,很舒服,是担心婚配的事吗咱们道观又不是寺庙,不禁这个啊。”
“不是,不是。”胡元连连摇头否认的说道。
“元儿啊,那为何你要回御医院啊,是担心你度牒的事吗这个快办下来了。你莫要心急。”胡元的父亲好奇的看着胡元。
这孩子都已经回来了,而且干的也不错。
怎么又要走呢
胡元又摇了摇头,说道:“父亲,孩儿还是想回御医院,就这么走了,有头没尾,总是不太好。”
胡元的父亲看着胡元说道:“元儿啊,父亲老了。不中用了。没两年就羽化了。你,留下来陪父亲两年如何”
“再说,御医院那什么地方是龙潭虎穴!稍有不慎,全家俱末!前段时间李太宰杀的宫人还少吗你为什么非要去趟这趟浑水呢”
胡元点了点头,又猛的摇了摇头,说道:“父亲,孩儿说不来想要什么,但是孩儿还是想去,恕孩儿不孝!”
&n
第五百二十四章 舔狗,舔到最后应有尽有
胡元很好对付,一个显微镜的图纸,就把他从灵宫那个舒适的环境里,钓了出来。
但是赵桓一天的政务,才刚刚开始。
首先他面对的就是来自李纲的谏言。
他反复确认了,自己看的不是御史大夫宇文虚中的札子。
这李纲的札子,让他拉下了脸。
大过年的给自己添堵。
【治国之道,其要何说】
【所谓仁义若蚊虻嗜肤,通夕不得休。今仁义惨然,而汩人心,乱莫大焉!】
【夫鹄不浴而自白,乌不染而自黑!日月自旋矣,星辰固自序矣,草木固有别矣!君治国以趋,则以至矣,又何用仁义!若击鼓以求亡羊乎君乃乱人之性也。】
得亏赵桓这两年没少看札子!没少看《皇览》!
否则李纲突然而来的这道札子,就把他怼懵了!
即使如此,他还是依靠着系统翻译,才弄懂了大概是什么意思。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李纲在劝谏赵桓不要太过仁义。
这个话,当初种师道也没少劝,岳飞也没少劝。
慈不掌兵。
那会儿,正值多事之秋,就连他这个皇帝都是风雨飘摇之际。
赵桓听从了种师道的建议。
在大同府任由军卒施为。
甚至他还留了一手,搞出了最后玉石俱焚的手段,鼠疫。
但是种师道走后,赵桓又开始放飞自我了,变成了他的性格,仁善。
李纲的这道札子,其实归根到底,是在劝谏赵桓不要太过仁义。
【治国的道理,要点在哪里】
【所谓仁义,是一种白白惑乱人心的东西,就像夜里咬得人不能睡觉的蚊虫一样!】
【只能给人们增加混乱和烦恼罢了!】
【鸿鹄天生不用每天洗浴,羽毛就自然雪白,乌鸦天生也不用每天染墨,羽毛自然漆黑。】
【日月自己会旋转,星辰自来就是排到有序,草木生来就有区别。】
【若是治国,就顺从自然存在的规律。宣扬哪些仁义之类的有什么用呢】
【那不和敲着鼓去寻找丢失的羊一样可笑吗官家是在破坏自然规律,破坏人的天性!】
赵桓盯着面前的札子发呆了很久很久,差点被李纲骂傻了!
其实最近诸多的事情,都是李纲这道骂皇帝仁义的札子的起始动机。
比如《吊古战场文》这件事,赵桓只是流放了孔端友,其他人居然安稳的让他们过了个好年!
比如下令让岳飞便宜行事,岳飞从东胜卫出击后套,安定后套百姓。东胜卫的安全,大宋战略安全放在何处!
比如前几日的完颜宗干家眷之事,赵桓既然统统放过了,那就应该把完颜宗干一起囚禁起来,而不是放任其在来州充当变数!
李纲之所以挑着这个时间点,过年前夕上这道札子,自然是早就准备好的札子。
而且是跟李邦彦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这话不能留到过年以后说!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个李纲,过个年也不让自己开心!
做皇帝仁慈了还不行!
大臣都有斯德哥摩尔综合症吗必须要挨整了才舒服
但是赵桓却细细品味了一番李纲的话,觉得甚有道理。
这做皇帝做久了,也是犯迷糊了吗
这李纲是在直指鼻子骂自己诶,还认为对方说的有道理吗
赵桓提笔,又放下。他不知道这个札子该怎么回复。
但是又不得不回复李纲的札子。
【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以不自己,化被万物而使民不恃,其有德而不称其名,位乎不测而游乎无有者也。三吏三别尤在耳,莫敢怠惰。】
三吏三别,是杜甫的六首诗分别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写的是大唐由盛到衰的民间疾苦,他写不出李纲那样的排比的句子,但是也是告诉了李纲,他心目中的盛世是何等模样。
就是不知道李纲能不能看明白自己的想法。
赵桓放下了手头的札子,看着窗外,这大宋该何去何从
李纲收到回复的时候,正在和李邦彦品茶。
李邦彦看着李纲的模样,就知道那日商量的札子,李纲终究是把它写了出来,交给了大宋的皇帝。
李邦彦抿了一口茶,拿起了话本,看的津津有味。
今天一早李纲就早早的赶到了他的书局,名义上找他喝茶,其实李邦彦知道李纲在担心什么。
李邦彦嗤笑了一声说道:“要我说你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这大宋是他老赵家的又不是你老李家的。”
“你干好自己的活,三年轮转,干完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不就行了”
“跟官家正面锣对锣,鼓对鼓,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一对奇怪的君臣。”
《洞庭湖灵姻传》,是李邦彦正在看的话本。
讲的是八百里洞庭湖的龙王的女儿,远嫁给了泾川龙王,泾川君与公婆虐待龙女,偶然遇到了书生刘毅。
龙女托柳毅传家书回到了洞庭湖,龙女因此得救,而后龙女以身相许。
李邦彦现在专职写话本,觉得这个故事妙虽妙了些,可是缺少了跌宕起伏,所以他准备增加几处转折,让故事更加有趣一些。
李邦彦的文采骈偶文句,文辞华艳,稍微整理下,就是一篇好文。
李邦彦正在酝酿新的故事,而李纲有些局促不安,他在担心自己上的札子,会不会遭到皇帝的斥责。
“官家若猛虎,何须怜悯牛羊也不知道官家是到底是什么想法。”李纲捧着热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道。
李邦彦沾了沾墨,说道:“若是官家压根没把自己当成猛虎呢”
“嗯”李纲眉头紧蹙的看着李邦彦。
没把自己当成猛虎
李邦彦笑着说道:“去年今日,完颜宗干在归京的路上,说过一句话,不知道你还记得吗他说官家不似人君。”
李纲抓着手中的茶盏说道:“哦,这句啊,听说是捷胜军的军卒传出来的,有所听闻。”
李邦彦不再说话,任由李纲
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开皇帝的方式不太对
金人有黑水司长期在汴京活动,而这次金人策划的行动,被称为“年关”。
而这个年关是完颜宗望掌控金国黑水司后,第一次组织的大规模针对大宋的刺杀破坏行动。
如果仅仅是刺杀皇帝,赵桓倒不是非常担心,利用雪中送炭的时机,倒是有点可乘之机。
但是赵桓的出行,从来都是亲从官大队人马随行,压根没有机会给刺客!
他们不仅要刺杀皇帝!还要刺杀的是大宋重臣!
包括岳飞、韩世忠、李彦仙、王禀、沈从在内的大宋将军!
包括李纲、赵鼎、陆宰、朱胜非、周三畏的在内的大宋文官!
刺杀高官之事,还好应付。赵桓也不是非常担心。
军队里面最不需要担心,包括在岳飞在内的将军们,每战冲锋在前,不克扣粮饷,做到这两点,大宋的军卒背叛的可能性就极低了。
军务是个神奇的地方,赵桓对岳飞等人的安全并不担心。
搞不好去刺杀的刺客,被岳飞一个枪出如龙给杀了。
而高官多数都在汴京城里,防范刺杀的事,倒也容易。
布置给赵英,让程褚等人严加防范即可。
刺杀皇帝和刺杀高官的这两项刺杀行动的成功率,都不是很高。
让赵桓如此郑重其事的布置应对的是,完颜宗望命令黑水司的探子,过年的时候。
放火烧城!
本身过年时候烟花爆竹升空,就很容易火灾,若是蓄意防火,那烧起来……
不堪设想。
所以,年前的皇城司,就只忙着一件事。
那就是抓黑水司的探子。
过年关!
各地的皇城司和退役军卒联合起来,倒是抓了不少的金人。
但是依旧没有将这件事一锤定音的解决。
赵英说找到人了,赵桓怎么能兴奋!
他的黑棺材终于派上了用场了。
“走,去看看。”赵桓略带兴奋的说道。
赵英一边加快步伐跟上皇帝前进的脚步,一边说道:“这次皇城司的察子们动作很快,第一次就抓了一百多人,在黑棺材的审讯之下,这一百多人又供出了将近两百人!”
“最后各州府已经抓到了三千多察子。汴京就抓了三百多号,邢狱都牢房都住不下了。”
赵桓乘着大驾玉轳准备出宫,往邢狱方向而去,一边说道:“那个完颜宁吉抓到了没”
完颜宁吉,就是第一次跟随宇文虚中进汴京和谈的金人,在朝堂和自己对喷的家伙。
当时是,文臣都不支持自己,放嘴炮的事,只能自己亲自动手。
想想当时自己有多狼狈
现在这帮文臣还在大后方搞小动作,真是天堂有路他们不走,地狱无门,偏偏要闯进来。
赵桓很担心这群文臣一次次的激怒自己,自己还能不能把持住。
而完颜宁吉这个家伙,也是这次执行年关计划的总负责人。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抓人。
这就是大宋皇城司“过年关”。
确保汴京百姓过年放烟花能放得开心!
赵桓急匆匆的赶往邢狱的脚步,在西华门被拦住了。
“程褚,发生了什么”赵桓看到程褚拦住了自己的车,探出头来问道。
程褚俯首说道:“官家,末将正在清理尚膳楼里埋伏的刺客,请官家稍待片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