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虽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中原王朝的皇帝都爱上了别人的家的媳妇。

    但是赵桓对人妻这两个字,还是能避就避。

    “她们过来了!赵英,赵英!快,起驾回宫!”赵桓看着李清照和朱凤英联袂而来,对着赵英说道。

    赵英一脸可惜,他在给官家创造偶遇的机会,可惜官家似乎打算溜之大吉。

    车驾随着赵桓的命令缓缓而动,驶向了宫廷。

    “他跑了!”朱凤英指着慌忙逃窜的赵桓车驾说道。

    李清照被朱凤英的话给逗笑了,说道:“那是起驾回宫,净胡说。”

    朱凤英还是带着气说道:“有什么的,我们都不在意,他天天躲什么躲,藏着捏着,不吐不咽的,不是个男人!”

    李清照看着朱凤英脸色阴晴不定的模样,笑着说道:“妹妹为何要做这等怨妇的样子官家毕竟是皇帝,他有他的顾忌,你得给他时间。”

    朱凤英一脸愤愤不平的说道:“说的跟收了我们,能影响他皇帝的身后评一样!”

    “那唐太宗不是把自己弟弟媳妇,那个齐王妃给收了吗还有那唐玄宗还把他儿子的老婆抢了呢,那挡着那群酸儒,舔李隆基为唐明皇了”

    “还有那个曹娴!他不仅把人给收进了宫里!还把一对子女给养了!真是气死我了!”

    李清照看着朱凤英如此生气的模样,掩着嘴角轻笑了一下说道:“你呀你,等等官家打完仗啊,你想想现在金人未定,官家怎么好广纳嫔妃”

    朱凤英脸色才稍微好看了点,说道:“那姐姐你看看我,我哪里比那曹娴差了,他能收了曹娴,为何不能收了咱们呢”

    “你是你,可别带上我哦!”李清照仍然满脸笑意,否认了一句。

    至于曹娴的事,李清照多少清楚点,那是和西夏的攻略有很大的关系,肢解西夏的一步棋而已。

    当然她这句否认如此无力,以至于让人认为就是故意。

    越描越黑的是眉毛。

    越否认,就越真实。

    李清照




第三百三十六章 磨刀霍霍
    李清照这个回应并没有把这首词写完。

    毕竟要在几个时辰内,把韵脚平仄全部押韵,还有表示出意境来,那简直太难为李清照了。

    诗词的创作并非一蹴而就,多数都是找到典故,找到韵脚长期修改,反复推敲,才能拿出来。

    一个字能推敲好几天。

    李清照的回复,其实也是李清照的一首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桓知道这首词,而且他还练字的时候,抄过这首词,当时赵英看到了官家抄了一首声声慢,抄了三首如梦令,两首一剪梅,三首蝶恋花才误会了官家的意思。

    这可都是李清照早年的成名诗词!

    赵英不会误会才怪!

    赵桓看着这首词,叹了一口气,情债最难还啊,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么一个愁字了得。

    要不等打完仗,趁着朝臣们上书广纳嫔妃的时候,收入后宫得了。

    赵桓提笔,还了一首词,是一首减字浣溪沙。

    浣溪沙是一个词牌名,字数一般是四十二字,但是这减字浣溪沙,也很符合音律。

    系统给赵桓列了一大堆的诗词,恋爱辅助器,可不是白叫的。

    第一个是坚定拒绝的词。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只是赵桓怎么琢磨这个词都不是拒绝呢

    第二个就是赵桓写的这个减字浣溪沙了。

    “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天地无处着相思。花若再开非故树,云能暂驻亦哀丝,不成消遣只成悲。”

    赵桓写完了诗词,觉得还好,国事为主的大宋皇帝,最终还是写了一首明面上是拒绝的诗词,维持自己一贯的作风。

    自己是不是太过于渣男了

    一直这样吊着人家姑娘的心思,却始终不给姑娘一个准确的回复。

    这种欲拒还应的诗词风格真的合适自己吗

    不过赵桓开始打起了精神,处理起了公文。

    第一道札子赵桓拿起来看了半天,又掏出一本札子来,上面是关于上次《吊古战场文》参与者的名单。

    他将札子递给了赵英,说道:“此人流放岭南,永不录用。算了,还是砍了吧,省的李太宰又叨叨朕仁善了。”

    “罗汝楫吗”赵英打开了札子问道。

    赵桓用力的点了点头,此人乃是政和二年的进士,现在是郴州教授。

    而且赵桓通过系统查询了此人的资料,居然还参与了秦桧杀死岳飞之事。

    此人罢免了多名为岳飞说情的旧僚,罢黜了数名大理寺欲轻判岳飞的人。

    此人还参与了《吊古战场文》一事。

    赵桓做出了如此的批示,看起来有些残忍,其实并非如此。

    孔端友那是被金国黑水司的人,拿着当枪使了,是个标准的读书读傻了的铁憨憨。

    但是赵桓砍的这个人罗汝楫,已经确定了此人已经被黑水司所腐化,变成了黑水司的人。

    做大宋的狗不好,非要去金国当狗吗

    本来赵桓对这等人的处理,想统一为流放到岭南,天南海北的,黑水司还能跑到广州腐化臣子

    但是他仔细琢磨了李纲的札子,太过仁善,臣子很容易给自己扯后腿。

    而且过了年的靖康三年,一定是对金国最为关键的一年,这个时候不能生什么乱子。

    罗汝楫的札子,实属祸国殃民之政。

    他上书的内容其实很简单,看似逻辑非常恰当。

    大宋成丁(成年男子)近五千万,即使按男女比例一比一算,也有近一亿人。

    此人上的札子,其实就是说大宋地力不足以养活更多的人,如此放任百姓们生下去,怕把大宋吃垮了。

    这个逻辑看似合理之下,却暗含着非常阴险的金国坑害大宋的招数。

    大宋平均寿命不足三十岁。

    也就是说本来一亿人丁的大宋,若真得采用了罗汝楫的独子减丁令。

    三十年,大宋的人口就变成了五千万,再过三十年就变成了两千五百万。

    不足百年,大宋就只剩下一千多万人。

    堪比五胡乱华、唐末百年乱世的人口损失。

    只需要一道札子,就可以完成。

    而且此人用的理由极为恰当,就是大宋的均田令远不如汉唐,一赏就是一顷(五十亩)之地。

    所以稍微少点人丁,可以大幅增加百姓授田数,沐浴皇恩的百姓,会对官家更加感恩戴德。

    没地了!打出去就是了!搞什么减丁这又不是后世。

    赵桓不杀这等人,留着他干什么

    他还记得他在河东路视察的时候,可是亲眼看到了百姓为了省一口口粮,把孩子摔死!

    摔婴!

    这一幕始终烙印在赵桓的心里,久久无法抹去,他知道大宋的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

    可怜天下父母心,若不是没有办法,谁愿意亲手杀死自己的孩子

    孩子一张草席,甚至连草席都没有,就那么扔到一个荒郊野岭被野兽啃食,成为“死老孩子”。

    这个河东路的方言,让赵桓的脑子当时就如同炸裂了一样!

    到现在每当想到这个词的时候,赵桓依旧是觉得自己的身后,有无数的怨婴在背后提醒他,该怎么做一个皇帝。

    现在这个人居然以均田令为借口,搞自己的百姓!

    “其心可诛啊!”赵桓满脸的杀意,此人留不得了。

    赵英也曾跟着官家去过河东路,他稍微打开了札子看了眼,直接捂住了眼睛。

    也不知道官家怎么心平气和的处理这些恶心人的札子的,他一溜烟的跑到了李纲的府中,让李纲执行去了。

    李纲看完札子,想了半天,拉着赵英说道:“你问问官家用不用夷三族,省的动手的时候,家里人都跑了。”

     



第五百三十七章 正月里的铡刀,闲不住
    京东东路的刘豫,本来是济南知府。

    金兵大举南下,并没有打到济南的时候,他就开始准备投降金人的准备,招纳了一大堆准备一起投金的人,暗搓搓的准备投降。

    可惜战局风云变化,刘豫不仅没有投降成功,三年一迁的文人政治体系人,让他从济南知府走到了京东东路的经略使。

    相公这个词在大宋有这极为特殊的含义,只有做一路长官,才能被人称为相公。

    赵桓真的给了大宋文人足够的宽仁。

    可是大宋的文人,在让他失望这件事上,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在正常的历史线里,刘豫这个人是伪齐的皇帝。

    金国在靖康之耻后,无力统治关内地区,不得不建立汉人政权加以统治关内地区。

    伪齐是伪楚之后的第二个金国扶持的傀儡政权。

    伪楚这个政权的存在时间很短,仅仅存在不到月余的时间,伪楚皇帝张邦昌就用最快的速度投降了南宋。

    而伪齐这个政权,存在时间长达七年之久,而这个刘豫正是伪齐的皇帝。

    赵桓一直认为,不管是张邦昌也好,还是刘豫、张孝纯也罢,都是被大势所逼迫,迫不得已才做出了投靠金人的决定。

    结果刘豫还是让自己失望到了极致。

    有些人可能是迫不得已,比如张邦昌一个月的皇帝,立刻投降了南宋。

    张孝纯和王禀,在太原苦苦撑了二百五十天,无一援军到达太原。

    结果到现在张孝纯在河套地区虽然依旧瑟瑟发抖,保持着文臣这种生物特有的懦弱,但是,事,办得还算不错。

    刘豫显然不属于迫不得已,赵桓命令皇城司的察子,查了他近一年的时间,终于肯定了此人,已经变成了金国的走狗。

    变节,一个赵桓无法容忍的词汇。

    赵桓询问臣子的意见,李纲用最快的时间,同意了赵桓的想法。

    杀之而后快。

    周三畏瞄了一眼李纲,站出来朗声说道:“臣认为夷三族更为恰当。”

    他没什么情报,不知道刘豫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但是李纲如此坚决的支持官家的决定,他已经猜出了刘豫大概是降了金。

    混在朝堂里,没点这个眼力价,那就没得混了。

    赵桓看着其他人,都没人反对,批红了刘豫斩首的札子,说道:“夷三族啊,还是算了,家人一律流放岭南吧。”

    “郦琼、李成、徐文等知府,和刘豫一起的知府,也都一并砍了,家人同样流放岭南即是。”赵桓再次批红了三道札子。

    赵桓已经钦定了四个人死罪,四家人流放。

    “这些京官呢”赵桓看着人数最为庞大的京官,愣愣的问道。

    这是让赵桓最失望透顶的一群人!

    他们吃着大宋的俸禄,受着大宋的教育,享受着大宋的繁华的生活,享受在大宋高高在上的地位带来的特权,不思报国也就算了,还变了节。

    这让赵桓气的青筋爆抖!

    “臣以为杀了为好。”李纲看着赵桓的脸色说道。

    赵桓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还以为李太宰会说什么,法不责众的话。”

    李纲无奈的说道:“臣不让官家杀太学生,就是为了补上这些阙呀。”

    “这些人都是经年老吏,他们享受了这么多国朝优待,却想要做骑墙派,首鼠两端,两头捞好处,不杀,不足以警示天下。”

    赵桓双手抱着头,靠在椅背上,看着这一长排的名单,他想了很久很久,才说道:“李太宰,朕想给他们一个机会。”

    “不可!”

    李纲掷地有声的大声说道!

    他知道皇帝想说什么,早就准备好了这两个字!

    在赵桓刚刚说完的时候,李纲就把这话扔了出来。

    “喊那么大声干什么,朕听得见。”赵桓叹了口气,这些人自掘坟墓,就连赵桓这个皇帝,都救不了他们。

    杀死一个官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还需要将他们的家人流放到岭南,防止他们在京中捣乱。

    这一道政令下去,毁掉的是一百三十二个家庭,不仅仅是一百三十二个人头落地那么简单而已。

    赵桓其实想留他们一命的原因,并不是说怜悯生命,他还没那么闲。

    也不是害怕青史留暴君之名。
1...218219220221222...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