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城外金兵马上渡河,当初的一切的一切,都压的他有些喘不过气来。
他赌命赢了赵楷,双方用生命下注,赵桓赢了。
他再次豪赌赌种师道的忠诚,让大宋西军入了城,自己这次也赌赢了。
他再次赌决胜战车,这种经过后世考验的战术,可以阻拦完颜宗望。
他一步步赌到了今天,终于在王重阳带着他那简陋的陶炉,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终于知道自己不用再赌了。
王重阳这样有才能的隐士,都愿意来到汴京,哪怕是做一个佐贰的副官,都愿意出仕。
自己还会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守得云开见红日,拨开云雾见明月。
他今天终于不再惶恐,也不再躲在文德殿了,不用畏惧,不用怀疑自己的脑袋会不会第二天就分家,不用忐忑,一步步的走回了延福宫。
延福宫旁就是新延福宫,别名艮岳宫,乃是赵佶所建的水榭园林宫苑——艮岳,即使是冬日,也有耐寒的松柏,更有温泉汩汩,显得颇有生机。
倒是个好地方,等哪天接回来赵佶,就把他放到艮岳宫里软禁起来吧。
自己要做一代明君,总不能弑父
要不尝试下,让其沉江
软禁,这是历代太上皇的一贯待遇。
比如太上皇李渊,比如太上皇李隆基。不都是被软禁起来了吗
一切还要看赵佶有没有用处。
皇后早就等在了延福宫的中殿,看到赵桓,大声的说道:“臣妾参见陛下。”
俏生生的声音出现在了宫殿内,悦耳的声音在略有空旷的延福宫回荡着。
爱妻皇后还是琏琏
赵桓为称呼犯了难。
琏琏是面前这位皇后的小名,大名为朱琏。
二十六岁的朱琏美貌出众,让人眼前一亮的,更多的是身上的气质,端庄贤惠,娟秀清雅。
“平身吧。登基以来,国事繁忙,倒是苦了你了。”
赵桓倒是不怕朱琏看出他是个假的来。
谁让他是皇帝登基之后心性大变,有些巨变,倒也正常,不用怕怀疑。
朱琏又拜了一下,才说道:“谢陛下。谌儿,快过来见过父皇。”
一个九岁的小孩,探头探脑的从屏风后跑了出来,轻轻一拜,大声喊道:“参见父皇。”
朱琏行了礼,笑着说道:“官家,国事繁多,臣妾知晓,臣妾就是怕官家日夜操劳,累坏了身子。”
“让赵都知多劝劝官家,就是官家拼起命来,他也是劝不住。”
她称呼陛下,是因为这是赵桓登基以后,他们第一次见面。
大宋不兴跪拜,除了这种大朝会和登基大典一样的大会才有这种跪礼的要求,也是跪的天子陛下,而不是官家。
官家是个人,天子陛下是个皇权的象征。
“哪里容得休息金贼都兵逼汴梁城了。种少保千里勤王,忠心耿耿,朕总不能寒了他的心啊,这么一个老人家了。”赵桓无不感慨的说道。
他知道自己最需要感谢的就是
第九十四章 将门有将,相门无相,真正的大宋格局!
历数大宋的历代皇后,宋太宗赵光义的皇后尹皇后,是崇珂的妹妹。而崇坷是保信军节度使。将门。
赵光义懿德皇后的父亲是符彦卿,是天雄军节度使,后被册封为魏王。将门。
赵光义的第三个皇后是李皇后,其父亲是李处耘,大宋开国大将,死前未曾建节,死后算是追封了宣德军节度使。将门。
其后宋真宗的皇后是章穆皇后,章穆皇后的父亲是郭守文,是宣徽南院使,拜奉节度使。将门。
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祖父是宋武惠王曹彬,将门。
宋仁宗的皇后曹氏,有极大的嫌疑参与了谋杀宋仁宗之事,但是依然坐稳了后位。
宋英宗英年早逝,就一个皇后高氏,祖父是高琼,忠武军节度使,将门。
宋神宗皇后向皇后,父亲是向经,定留后,节度使的代称。向家实力庞杂,文武皆有,当真声势显赫。算半个将门。
宋徽宗赵佶,皇后不是将门。
但是到了自己这宋钦宗头上,皇后依然是将门之后,节度使朱伯材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已经凉透了的赵楷。
现在朱琏的亲妹妹朱凤英,投奔了永庆军承宣使的哥哥。
大宋的武将地位并不低下,重文轻武,轻的是那是泥腿子。
被践踏的只是泥腿子而已!
比如出身泥腿子的狄青!出身泥腿子的岳飞!出身泥腿子的韩世忠!在朝堂上,他们为什么不受待见。
就是因为出身不好!
这些将门,说好听点,是大宋国的董事们,而大宋皇帝是董事长。
说不好听点,就是一颗颗长在大宋身上的毒瘤,处处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唯有这种家,有些奇怪,家中屡屡有人战死,每一代都活不下几个,传了三代终于传到种师道手里绝嗣了。
别家人躺在功劳簿上吃香喝辣一百多年,种家倒好,吃香喝辣没看到,人倒是没少死。
种师道也是将门出身,文官转武官,最后建节。可曾见过谁在朝堂上敢对种师道不敬
没有,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一群欺软怕硬的家伙!
赵桓也是详细了解了朱琏,这个系统发给他的媳妇。就越了解这大宋的朝堂的格局和实质。
这对他变革大宋,有绝对的帮助!
汴京城那群军头们,开国之时,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这一杯酒就把兵权解了,哪有这种好事
这群大将,手握重兵,有田,有粮,有军卒,为何愿意直接把兵权直接交了
是因为害怕赵匡胤吗还是完全忠于赵家朝堂
这老赵家的江山是篡了后周的江山!
他赵大能坐上这个皇位,是因为他当时是最强的一只军头罢了!
那群被杯酒,解了兵权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和大将们达成了这种时代姻亲的协议,只是赵桓来到大宋的时候,原来那只宋钦宗。
已经哭死了。
他没有继承到任何的记忆,但是对于当年的协议,他还是找到了相关的记载。
【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籓,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赵桓才知道了大宋错综复杂的局势。什么重文轻武的国策。这大宋是将门有将!相门无相的大宋!
文官其实就是高级打工仔而已,犯了错还会被籍家,也会被砍头,也就仁宗真的仁义,没干过这事而已。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只是一句忽悠人的话而已。
将门才是真的勋贵。
而他那个非常窝囊胆小的太上皇,是终北宋一朝,唯一一个没有立将门之后为皇后的皇帝。他也曾励精图治,想要改变军头们与皇室共制天下的格局。
&nb
第九十五章 小太子脸上写满了惨字
赵桓点了点头,他自然知道亲征很危险,但是朱琏的反应让他有些有些惊讶。
自己这些话的重点,是马上册封这个赵谌为太子。
这个赵谌是她的儿子!册封她的儿子为太子,她居然关心自己要御驾亲征这件事
演的
赵桓回想起自己看的那些宫斗剧,宫里的这些女人,个顶个的都是奥斯卡影帝,心机深的很。
他眉头紧皱着看了一眼赵英,赵英稍微想了想,倒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这点心思都猜不到,他这个入内内侍省的都知,怕是不用做了。
赵英叫上沈从走了出去,询问宫门前的亲从官,这些守卫都是轮岗,平时护卫安全,也有风闻之责。
当然赵英做事力求靠得住,相继询问了三队戍卫延福宫的亲从官,共计十八名亲从官,都一致摇头未曾看到这半天,有人出入延福宫。
沈从也没闲着,跑到了西华门的城墙上,问起了值班的营指挥,这个指挥,可是当时三振弓弩,射掉叛徒手中匕首的生死之交。
营指挥连连摇头,西华门紧邻延福宫,自然看得到延福宫外的一举一动,除非说传信的人钻了地洞,今日一天除了御膳局送膳,就未曾有人进过延福宫。
册封太子乃是机密中的机密,知道也就当时文德殿的几个人,当时连个宫女都没有。
沈从有跑了趟御膳局,详细调查了一番之后,也未曾发现异常。
这是个敏感的时刻,太子监国本就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皇后心机太深,自是于国朝不利。
“我觉得官家多虑了。朱娘娘一向端庄知书达理,应该不是事先知情。沈指挥以为呢”赵英皱着眉,他不擅于断案,可是这边可是有个察子头目。
沈从也是点了点头,赵英调查无果,自己这边也是求证无果,应该是官家误判了。
他判断的依据是赵桓登基仅有月余,人心惶惶不安,皇后也是深居简出,未曾频繁出入其他宫室,最多去的地方就是文德殿。
这一个月的时间,朱皇后大概去了十多次文德殿看望赵桓。
每次都是长驻足于文德殿外,询问新帝的身体,叮嘱照顾好新帝,注意休息。
这个新皇后,要是能不吭不响的,把包括御膳局和城门戍卫的营指挥,都掌控了,沈从一万个不信。
刘峨做了皇后,至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将整个皇宫掌握的密不透风,谁想查点什么,根本什么都查不到。
“我觉得官家是有些风声鹤唳了,不过这种谨慎也是极为必要,毕竟要御驾亲征,兹事体大。应是官家误判了。”沈从同意赵英的说法。
哪个皇帝登基有赵桓这个局面
金兵围城,两位皇子,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一个开封府尹。
还有个极品的太上皇,新帝有些疑虑,实属正常。
自己也不是被怀疑过吗
到现在什么事没有不说,还把制衡自己的亲事官尽数掉出了城,前往了前线。
人心换人心。
……
赵英回到了延福宫,九岁的赵谌正在抑扬顿挫的背诵着大段的《左传》。
“子贡曰:以礼观之,二君者,皆有死亡焉。夫礼,死生存亡之体也。将左右周旋,进退俯仰,于是乎取之;朝祀丧戎,于是乎观之。今正月相朝,而皆不度,心已亡矣。嘉事不体,何以能久高仰,骄也,卑俯,替也。骄近乱,替近疾。君为主,其先亡乎!”
赵桓没看过左传,但是不妨碍他的大皇帝系统的校对,大皇帝系统给了满分评价,断句、语气、重音都很准确。
满分赵桓点了点头,这娃不简单啊!
这古代的背诵可不是简单的背会就行,还要会诵读。
诵,书须成诵,则学进矣。
“句读”是启蒙教育,也是贯穿读书人一生的基本功之一。
在没有标点的经典中,弄通文意是第一步。
之后再根据句首发、句尾、疑
第九十六章 宋金世代兄弟之国,不兴刀兵?
赵桓停顿了一下说道:“《礼记》不管哪一篇,字数都很多,抄完十遍天都亮了,这样吧。朕做主了,皇儿这十遍呢,分十天抄完。”
“不过这十天呢,每天都要找少傅背诵,那篇错了的礼记,要是出错了,就再罚十遍。当日完成。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赵桓想了个折中的法子。他当然不是魔鬼,没有从系统里,兑换薛金星王厚如这样的魔鬼手中,兑换完全解读或五加三这种可怕的书籍。
他这个折中的法子,既纠正了赵谌在学习中的错误,也不是惩罚性的教育,还能把错误彻底纠正。
惩罚太严重了,反而会激起逆反心理,一万五千个毛笔大字,比刑罚都要严重了!
手都给抄断了!这样压抑着长大,当了皇帝,不疯狂反弹才奇怪。
“官家得登大宝之位,怎么还是这么宠着谌儿。”朱琏有些不满。
如果答应了赵桓如此行事,自己让赵谌写得那十遍《礼记学记》,也是如此
“待会儿给你解释。谌儿先去写字,写完一遍,就赶紧睡觉去。这事朕做主了!”赵桓一本正经的说道。
本来苦瓜脸的赵谌听到赵桓做主,脸上瞬间变了个模样。
他露出了些许喜色,非常高兴的说道:“谢爹爹。我……儿臣这就去写字去。”
不过他看到自己的娘亲面沉如水,就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浑身一抖,一溜烟跑向了书桌。
他的小脑袋瓜想不明白,自己的爹爹登基了,就不是爹爹了吗父皇和爹爹有什么区别
当赵谌兴高采烈的离开,赵桓才郑重其事的对朱琏说道:“谌儿顶多再有十天,就要成为太子了。不一样了。”
赵桓非常郑重的说完了这句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