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官家,臣要说的是官家要建的燕京行宫是不是太小了点”李纲指着这个图纸,有点不满的说道,充其量也就是个围五十里的城,怎么看都小了点。

    赵桓听到这个一愣,他按照明清朝的燕京建的,怎么就小了呢

    “这长十六里,宽六里的城还小围四十四里的城还小吗这也就比汴京城少了六里而已。不小了吧。”

    赵桓觉得李纲是在没话找话,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城应该越来越大才对。

    “官家知道碎叶城吗前唐西垂重镇,安西都护府的首府,在万里之遥之外。”李纲问道。

    他必须要解释下为何他觉得燕京建的小了。

    “知道,李白不就出生在碎叶城吗”赵桓点头。

    他知道这个碎叶城还是因为李白,他出生的地方,就是唐朝西陲重镇。

    不过李白是干干净净的关内世家子,家里在碎叶城,是镇守西域的十姓使。

    “官家既然知道碎叶城,碎叶城都围五十二里。官家。汴京之所以只有围五十里,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不能再扩建了,一个帝都,围五十二里,太小家子气了。”

    “你等一下啊!让朕想想。”赵桓觉得有点头晕,他一直以为围五十二里的城池已经很大了,结果呢

    “现在的建康城,都围六十里。官家,要不要扩建一下”李纲觉得这个城池大有可为。

    赵桓点头,他想到了晋阳城和太原城的对比。

    谁说的历史螺旋上升的

    打的他亲妈都不认识!

    赵桓算是有点想明白了,自己算是低估了螨清的无能程度。

    宋朝就很小家子气了,建个螨清帝都,都嫌小啊!

    “这建城的事,臣来规划,等规划的差不多了,给官家看看如何先让沧州民夫向燕京,然后相应的烧砖、烧灰、烧瓦等工坊,还有护城河的挖掘,都是些麻烦事。”李纲笑着说道。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具体实践总不能让官家亲自和泥吧。

    “行。”赵桓想了想,扩建就扩建吧,反正大宋穷的只剩钱了。

    李纲想了想,说道:“还有高丽、大理、倭国的使节到了汴京,想要朝贡。按照过往的惯例,这三国的使臣,都会献上不少的其国之特,然后我大宋厚往薄来,以彰显我天朝君主的以德怀远,达成守在四夷的目的。”

    “以德怀远守在四夷这话听的耳熟,哪里来的”赵桓愣愣的回忆着,这好像是赵光义定的国策吧……

    修德以怀远。

    “自是太宗皇帝。”李纲小声的说道,他忽然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官家好像特别反感太宗皇帝。

    “知道了。”果然是那个驴车皇帝定下的国策啊!坑啊!

    李纲继续说道:“大理国从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就开始想让我大宋皇帝,册封他大理国的国王。让大理归为我大宋的藩属国。”

    “这一百六十年来,几乎每十年就来一次,太宗皇帝册封了一次大理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而后太上皇册封过一次金紫光禄大夫检校习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这次官家册封吗”

    恩赵桓一愣,这大理国上赶着想当大宋的藩属国,怎么这都没有册封吗

    而且赵佶册封的是什么鬼名字

    这个名字怎么回事,又臭又长!

    “说说为何前面都不册封,太上皇又册封了”赵桓问道。

    “大理和大宋接壤也和吐蕃诸部接壤,同样和静海军节度使的李朝接壤,还有和吴哥王朝接壤,大理打不过他们,所以想做咱大宋的藩属国。”李纲小心翼翼的说道,一边说,一边看着官家的脸色。

    大宋保护大理这是在开玩乐吗

    大宋的军队现在都在北方跟金人打的热火朝天,现在南方还有个赵构,凭借着天险,想要偷自己几年税赋。

    自己已经放权给武人,还御驾亲征,才勉强挽回对金人的颓势。

    难道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他就能保护人家大理了吗

    开什么玩笑,赵桓想起那二十六年,一百多次的农民起义就十分生气。

    瞎搞。

    不过赵桓稍微品味了一下赵佶的话,才想明白了。

    这赵光义和赵佶,俩人都有一个喜好,那就是爱面子。

    册封国王,多长脸啊!

    其他大宋的皇帝没那么不要脸,知道保护不了,索性置之不理就是。

    用好听点话来说,就是册封藩属国的政治价值巨大。

    但是赵桓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先把自己这摊子事搞清楚再说。

    李纲接着说道:“大理国的高氏时代为相,段氏时代为王,可是段氏并未掌权。即使咱大宋册封了大理国王,两国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且大理国想要成为藩属国还有这回易一事上,他大理能占不少的便宜,过去不愿意让藩属国,占了便宜,也就未曾理会。官家这次我们理会大理国吗”

    【历史事件提醒:段正严,字和誉。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他被宋徽宗册封了国王以后,稍微改变了一些高氏专国的局面,兢兢业业的经略国家,因为改良了与到大宋的关系,被评为大理头等明君。】

    连个相门都控制不了,还好意思说自己的是头等明君

    按照这个标准,赵桓觉得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躺着了。未来肯定会被宋代史学家夸成千年少有了。

    赵桓稍微考虑了一下,说道:“太宰以为怎样合适”

    李纲显然心中已经有了些答案,他立刻说道:“臣以为还是不册封的好,现在的大理国王是太上皇册封的上柱国,官家贸然册封,就要给他加一级。加无可加,晾着就行。”

    “这次大理使节带来了金银、罗绮、珍宝、犀象数以万计,牛马遍点苍。按制也是要十倍还礼。”

    “臣以为既然不册封,这回礼也就算了吧。十倍返还,咱大宋国库都要抽一半还礼,不划算。”李纲知道前面说错话了,这会儿赶紧改口。

    赵桓稍微思量了一下,说道:“不不不,李太宰你错了。怎么能不回礼呢不回礼,还是我泱泱天朝吗说出也是惹人笑话,说我大宋看上了他大理那点钱货不可,不可。”

    “礼尚往来,是不能丢的。”

    李纲脸上带着犹豫,这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新帝讲究实用主义的他,这会儿怎么好面子了

    李纲不解的的说道:“官家,不册封大理国王,不理会的政策,是最得御戎之上策,一百六十年来,三陲宴然,一尘不动,夷人震慴(she)天威,百年不犯。官家,贸然册封,贸然回礼,总会打破这种局面。”

    最得御戎上策,赵桓一听这几个字,就知道是谁的主意,还延续了这么久。

    驴车皇帝嘛,不说了,他太捞了。

    “不,不,不,李太宰误解了朕的意思。朕没说要册封。”赵桓卖了个关子,说道:“他段正严,不是想要摆脱高氏的控制,摆脱傀儡国王吗”

    “朕送他百件步人甲,百件强弓劲弩,他要是有心,就拿着朕的强弓劲弩,把高氏的人都杀了就是。”

    按照大宋的步人甲的价格和弓弩的价值,绝对比不上那数以万计的珍宝,还有牛羊。

    但是这一百件的甲胄和弓弩的意义,对他段正严简直不要太重要!

    李纲稍加思索,点头称是的说道:“官家是想让他们斗起来”

    “正是如此!”赵桓点头。

    他们斗起来,乱起来,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自己现在强兵都在北地,连扬州和临安都下不去,更别说大理国了。

    他们乱起来,才不会找大宋的麻烦。

    挑动他们内讧,需要的代价很小很小,就跟斗蛐蛐一样,一片草叶,就能让他们打成狗。




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宋很缺钱,李纲真的刚!
    “倭国缺什么”

    赵桓敏锐的感觉到了机会,白银!

    大宋很有钱,但是也很缺钱,坊间缺钱回易流转。

    大宋严禁私铸钱币,一经发现就是灭人满门,但是依然挡不住私铸成风。

    自从宣和三年,赵佶在江南玩了一把焦土战略之后,江南私铸已经蔚然成风,但是依旧缺钱。

    十分的缺钱。

    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在疯狂造钱,铜钱,铜铁钱,甚至铁钱大肆横行于市集。

    哪怕是这样,私铸成风的时代,大宋依然缺钱,所以才有了交子这种不符合时代的纸币。

    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大宋的商贸极为发达。

    承平百年,武备不振是坏的结果,那么商贸极为繁荣昌盛,就是有利的一面,大宋缺钱太厉害了。

    这也是赵佶当初推动各路用钱引时候,为何民间会配合。

    他们希望通过依靠国家信用来推动纸币的发展,继而解决缺钱的问题。

    但是赵桓却深刻的知道,这是大宋年间,缺钱的事,靠印是不行的,还是得靠锻造。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大宋虽然缺钱缺的厉害,已经影响到了各地的回易,但是依旧不适合纸币的大肆发行。

    民众没有那个防伪的意识,朝堂也没有关于通货膨胀的任何观感。

    不对,通货膨胀,当初是谁在自己耳边提过一嘴来着

    赵桓陷入了沉思,御驾亲征之前,有人跟自己谈到了物价飞涨民不聊生,那是谁来着

    李纲稍微想了想,脸上露出了了然的神情,笑着说道:“官家,倭国缺的东西简直太多了,从民生到军备都缺,不知道官家要做什么白银”

    “就是白银。大宋现在需要大额货币来支撑金融交易。”赵桓愣愣的回了一句,马上反应过来,自己这话在李纲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他立刻说道:“大宋缺钱已久,而白银在我大宋稀少,可做大宗回易时候的媒介。”

    李纲回到道:“官家,白银在我大宋只能存储在国库里,用于每年向北做岁赐。”

    “不过官家此次云中路战事顺利,韩世忠在平州,又演了一出关门打狗,金人只能乞和,到现在王禀占着临潢不走,他金人不也是无可奈何所以,白银流通也是可行。”

    “大宋无法将白银作为官家所说的大额货币进行回易,最关键的就是产量不足。我大宋不产银啊。”

    李纲理解能力很好,瞬间听懂了这大额货币的含义。

    赵桓点了点头,眼中冒着金钱的光芒说道:“但是他倭国产啊!他倭国一穷二白,随便倒腾点什么,就能赚不少钱呢。”

    “卖什么给倭国”李纲已经皱着眉思考起来。

    怎么才能正确的将大宋存在倭国的白银取出来呢

    李纲喃喃的说道:“极尽奢华,雍容华贵的奢侈品。琉璃、丝绸、官窑、茶叶,这些倭国上层人喜欢的东西!”

    赵桓想了想说道:“还有各种精锻的佛器,再弄点奢华的寺庙的图纸,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啊!”

    都是好东西啊!一老一小在文德殿互相笑着。

    不管是琉璃,丝绸,官窑的瓷器,都是价值极高的货物,但是这些东西,真的说有用吗

    都是上层人士才能享用的东西,他们如果喜欢,就必须要用白银来换,就会越压迫百姓。

    上层人士最容易腐化,这些玩意儿看似没有危害,但是经年累月,那就是积重难返了。

    特别是赵桓要给倭国的那种非常宏伟寺庙的图纸,那你说佛像要不要做成金的你锻造不出好看好用的佛像,是不是要用我大宋的屋顶是不是用点琉璃瓦

    那樱花下的琉璃瓦在夕阳下熠熠生辉,天皇和皇后踱步在樱花树下,看着天边残阳西下,照耀在恢弘的寺庙中,无数虔诚的信徒,不断的向着寺庙而去。

    喔!多么唯美的画面!

    奇观啊!奇观误国啊!

    赵桓相信倭国皇室,面对来自天朝上国的奢靡文化,村长打架的倭国国主,一定会用最大的力量建设起奇观来。

    赵桓忽然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那什么,太宰啊,你找个画家,画风景的那种,画一幅《樱花树下的隆兴寺》,画的一定要美。”

    “让人心生向往而迫不得已的那种美。送给倭国的使者,这是一衣带水,友谊的见证。”赵桓对这个一衣带水咬的很重。

    就是欺负倭人没文化。

    “再画一副《夕阳下的皇宫》,要让倭国有和我大宋回易的强烈需求,然后白银结算。”

    “再差人临摹一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让土包子们也见识下什么叫做天朝上国。”

    李纲点头,说道:“臣还有一些想法,倭国一直在学习我中原王朝的文化,臣想着请官家准许,倭国人到我大宋学习书法、绘画、乐理,让他们回去去教化倭国。”

    赵桓看着李纲,郑重的说道:“有些东西可以学,有些东西不能让他们学。特别是广备攻城作不得任何倭人靠近。”

    “即将开办的军校,就不要让倭人知晓好了!”

    “臣知道轻重。这都是社稷神器之学,他倭人还不配。”李纲俯首说道。

    大宋虽然武德不盛,但是依然是一个讲究华夷之辩的时代,李纲这些读书人连宋武人都看不起。

    指望读书人看的起倭人可能吗

    事实上,倭人一直在派人到大宋,想要学习大宋的文化、经济、军事还有武备锻造等技艺,奈何没人传授给他们。

    很大原因是工匠们也不是很看得起蛮夷。
1...8990919293...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