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但是这种无声的抗议,让他有种说不出的苦闷。
脚步声在御街上响起,百姓的目光随着这位太上皇走进皇宫而停止,赵佶觉得自己的背后都出了一身的冷汗,当走进皇宫的时候,他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那些目光里,包含着仇恨、不满和失望,让赵佶如芒在背一般,他知道自己这一生,怕是很难在踏出皇宫一步了。
今天是亲从官和永定军在街道上负责他的安全,百姓们忌惮于士兵手中的武器,可能没有动手。
但是若是,独自出门,怕是要被汴京城的百姓生死活剥了。
宫门洞开,但是汴京的百姓如同炸了锅一样,议论纷纷。
喧闹的汴京城,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赵佶也一步步的踏进了大庆殿,三百余名官员端坐在大庆殿的两侧。
而中央一个巨大的铜鼎上,冉冉升起的香烟,缥缈而无序。
“童郡王,你念吧。”赵佶放开了童贯搀扶的手,挥了挥手,让童贯大声诵读罪己诏。
这份罪己诏的字数不多,但是足以平定他的一生。
“朕朕膺昊天眷命,承祖宗恩德,置于士民之上,已经二十余载。虽兢兢业业,仍过失不断,实乃禀赋不高之故。”
“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搢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
“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
“灾异已适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直至今日,悔之何及!”
“昔者帝尧禅位虞舜,舜亦以命禹。”
“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
“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
“惟太子圣哲钦明,荣镜区宇,仁育群生,义征不譓,声代远洎,荒服无虞,殊类同规。是以五色来仪于轩庭,九穗会芳於郊牧。象纬昭彻,布新之符已显,图谶彪焕,受终之义既彰,灵祗乃眷,兆庶引领。www”
“应受上帝之命,协皇极之中,肆予一人,祗承天序,以敬授尔位,历数实在尔躬。”
“於戏!王其钦顺天命,率循训典,底绥四国,用保天休!理当敬遵典训,副率土之嘉愿,恢洪业於无穷,时膺休祐,以答三灵眷望。”
“靖康元年兰月十一日,道君皇帝佶,撰!广阳郡王童贯,宣!皇太子桓,奉!”
童贯的声音非常洪亮,整个大庆殿前的百官们听得极为清楚,众多官员大声呼喊道“唯服圣阙!”
童贯收了圣旨,从新搀扶赵佶,走向了宗祠,他宣诏,后面还有很多的程序要走,祭祀祖宗是一方面,还要到大庆殿去见新天子赵桓。
赵英给官家端了一碗冰镇梅子汤,说道“官家,太上皇已经到了宗祠了,官家换身衣服,在大庆殿接见太上皇”
“你这个梅子汤不错,味道正好不说,消暑佳品啊。怎么做的”赵桓尝了两口,酸甜凉,这大夏天味道不错。
“老臣忙活了一早上,味道应该是很正宗的。”
“把乌梅、山楂、甘草冲洗干净,泡了半个时辰之后,捞出洗净,然后大火烧沸,小火煎熬小半个时辰,放入冰糖一刻钟左右,起锅。”
“冷锅以后,在宣纸上滤过。放到冰煎里冷藏了快一个时辰才端出来,味道正正好,官家喜欢,臣这就去给官家端几碗去。”赵英笑着说道,官家高兴,那就是最大的喜事。
“算了,换朝服吧。朕既不杀他,也装不出孝子状来,但是见一面总是可以的。”赵桓放下了碗,站起来,换了身衣服,走进了大庆殿。
百官也从殿外走到殿内,等着太上皇祭祀完祖宗,然后转回大庆殿朝拜官家,这擅长大典,就算是完了。
至于三推而不就的戏码,赵桓是在是懒得跟赵佶扯皮,就取消了。
有那个功夫,批两份札子,也比和赵佶磨牙要强。
赵桓走了半截,突然驻足对着赵英说道“艮岳宫那准备停当了吧。宫女多点,在让陈家多弄点瘦马过来,伺候太上皇。”
“老臣知道了。”赵英点头又摇头,这无头无脑的,怎么突然问起了艮岳宫的事
赵桓到这个时候,才下定了决心荣养他赵佶。
所以才提到了艮岳宫。
“太上皇到。”押班魏承恩,大声的喊道。
童贯扶着太上皇走进了大庆殿内,一步步的走到了御下。
赵桓饶有兴趣的看着赵佶,他这是第二次见到赵佶,第一次的时候,赵佶带着两个极为出息的儿子。
一个是状元赵楷,这个儿子,是他最得意的儿子。
他赵佶前脚出了汴京城,后脚,这赵楷就发动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童贯自缢
蔡攸听到之后,脸上不是惊讶,也不是多么的失落,反而是一种如释重负般的解脱。
官家越英武,那他这个枢密使就越难做,少师加知枢密院事,却只是个人行图章。
他这几个月过的有多么的辛苦,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知道。
整个朝堂没有一个人和站在一起,都知道他马上要倒了,可是什么时候倒,还是要看官家什么时候举起屠刀。
“谢陛下隆恩。”蔡攸俯在地上大声的谢恩。
他很害怕赵桓会杀了他,在处理结果未出来之前,他一直是生活在惶恐之中,听到了审判的结果,如释重负一般松了一口气。
而蔡京脸上露出了笑容,本以为入朝以后就是个死,没成想,官家真的如此仁义。
“谢陛下隆恩。”童贯也是如此,自己在太原做下的罪孽深重,以为死罪难逃。
“官家,臣送太上皇回艮岳宫吧。”童贯提出了最后的请求。
他这一生都跟赵佶绑在身上,此次被罢黜出京,肯定没有再相见之时。
“去吧。”赵桓挥了挥手,示意童贯去送送也好,毕竟赵佶现在情绪不稳。
赵佶一直在发抖,特别是听到童贯和蔡攸被逐出京城之后,更是惶惶而不安。
赵桓没有给他留一丝一毫的面子,把他现在唯一能够依仗的三个人,一个不留的全部逐出了宫。
童贯扶着赵佶回到了艮岳宫,这个宫殿是他和蔡京建的,钱是他们从百姓手中巧取豪夺而来。
九曲回环的走廊,还有各种假山奇景,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
童贯一边走一边说道:“官家,老臣走了以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掖好被角,太官家这个老寒腿,让御医院给官家看看。江南走了一遭,累了一身病出来。”
“现在不比从前了,太子殿下有强臣辅佐,又有军心,倒是能够保大宋的安危社稷。官家也不用天天担心朝政,写点字,画点画,让师师姑娘给您送到宫外装裱下。”
“还有啊,官家现在这应奉局,生辰纲都被太子殿下给停了。太子呢,不是一个好商量的人,官家没事也别从宫里用钱,老臣啊,给官家藏了一笔钱,没多少。官家省着点花,别让太子殿下为难。”
赵佶拍了拍童贯的手,摇了摇头,说道:“你的钱你带走,朕还能没了钱过日子不成赵桓怎么说也是我儿子,他还能不给我吃穿用度不成”
童贯想了想,还是说道:“手里有个钱使着方便不是,这儿大不由爹,太子殿下如今看着整个大宋,四处都要用钱,官家平日里开销无度,问太子要钱,也要张嘴不是”
“钱在官家榻下的机关里,这笔钱,是老臣给官家最后的钱了,可不能让宫女啊,还有师师姑娘知道了。”
赵佶一愣,问道:“师师姑娘也……”
他已经彻底明白了,李师师到底到江南去做什么了。
赵佶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道:“朕知道了。你到英州之后,万分小心,那地方听说都是猪婆龙,一个都有一丈那么长,凶的很,你万分小心。”
童贯看到了等在艮岳宫门前的李师师,还有无数的宫女,俯首说道:“老臣告退了。”
赵佶也知道这一走,就是再也不见了。
他点了点头,说道:“路上且小心点。”
“臣知道了。”童贯俯首说道。
赵佶负手前行,走路的姿势依然是威风凛凛,仿若自己依旧是那权倾天下的皇帝一样,走进了艮岳宫,笑嘻嘻的将李师师搂在了怀里。
人会下意识的忘记悲痛,甚至会自我欺骗,虽然赵佶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皇帝了,但是他依然要骗自己。
这样,他才不会为臣工离去而悲愤,不会为近妾欺骗而伤怀。
他当然清楚,自己在骗自己。
但还能怎么办?记得那些,只能徒增伤感罢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
童贯俯首了很久,才站起身来,看着艮岳宫外面甲胄不离身、弓弩上弦的亲从官,就知道,自己的太上皇,这辈子都不会接到外面的任何消息。
而艮岳宫里的消息,也就赵桓能够知晓了。
童贯忽然想到了太上皇离京的时候,亲从官们跪在雪地里,山呼海喝的样子,这些武人,现在却成了禁锢他的手段。
不过,这样不更好吗
活在江南惶恐而不安,到了这汴京,在现在的陛下手下,至少能够颐养天年。
童贯猛的转身,他似乎想到了自己当初刚进宫的样子,将腰板挺直,一步步的向外走去。
他走在路上,就看到了赵英急匆匆的跑向了艮岳宫。
童贯就等在外面,直到赵英从艮岳宫里出来,赶忙上前去,拦住了赵英。
“老祖宗。”赵英一看是童贯拦他,赶紧行礼。
赵英记得自己入宫没多久,童贯就做了入内内侍省都知,成了宫里的所有太监的祖宗。
童贯赶紧把赵英扶了起来,说道:“现在咱家已经失了势。赵都知,这样喊,别人会误会的。”
“看老祖宗说的哪里话,宫里的宫女、太监哪个不念着老祖宗的好”赵英打着哈哈说道。
现在他是宫里的老祖宗了,他当然清楚,当然客气话他也会说。
“老祖宗拦着我,是要问艮岳宫的事”赵英向后看了看,脸上漏出了笑容。
童贯从怀里抽出一张纸,不带一丝烟火气的放在了赵英的手中,说道:“这太上皇刚送进去,你这后脚就到了,是出了什么事吗”
赵英瞥了两眼,看到是一处汴京的宅子,放在了袖子里说道:“老祖宗问话,我怎么能不回答”
“没出什么事,官家觉得师师姑娘,跟着太上皇有名无分的不好,就册封了师师姑娘为艮岳宫女管,算是封了个女官,算是名正言顺的留在了宫里,侍奉太上皇。”
童贯才舒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事,理所应当。
否则宫内一直留这个不明不白的人,会给民间留下笑话。
“还有一事。”童贯将手中的一张纸递给了赵英,笑着说道:“还请赵都知不吝赐教。”
“看老祖宗说的哪里话。老祖宗问话,我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什么说什么。”赵英美滋滋的接过了纸,这也是一处汴京的宅子。
以前都是赵英向童贯行贿,现在反了过来,赵英喜气洋洋的收了起来。
“赵都知,李太宰劝说官家不要杀太上皇,都说了些什么”童贯这一手行贿,完全是为了知道赵佶是否真的安全,哪怕知道只言片语,也可以了却心中的一点念想。
赵英的脸色猛的一变,将袖子中的地契,还给了童贯,冷冰冰的说道:“我什么都不知道。”
赵英如同脚底抹了油一样,撒开脚丫子就跑,这事他当然知道,但是这事不能说出去一句。
他赵英是笨了点,办事不利,但是并没有蠢到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的地步。显然童贯已经得了信儿,那更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去一句话。
童贯一把抓住了地契,三步当两步走的追上了赵英,抓着赵英说道:“赵都知且慢走。”
“既然是机要的事,咱家就不问了,这话还没说完,先别走。”
赵英可不是童贯,童贯能做得了监军,自然是武技了得,他可比不了,但是他依旧坚持的说道:“老祖宗要是再问,我是一句不能多说,立刻扭头就走。”
童贯笑着说道:“真的不问了!我童贯什么时候自食其言过我童贯的名声已经这么臭了吗”
赵英这才停下了脚步,看着童贯。
童贯左右看了看,问道;“官家对宫里的宫人可还好特别是咱们这些五体不全的宦人们,官家可能肆虐,暴打过”
&n
第二百七十六章 一个千年的谜题
童贯的尸首是在汴京外的客栈找到的,而童贯留下了一封信。www
赵桓大概看了看,才知道童贯为何而死。
他首先是个太监,离开了皇宫之后,他将一无是处。
叱咤风云数十载,怎么受得了这种罪
而现在太上皇荣养在艮岳宫,那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存在价值。
所以童贯并不是以死明志,不为新帝所用而是另有目的。
赵桓为什么想再次启用童贯因为就阉人队伍里,童贯要比赵构更爷们一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