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咸鱼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煌贵胄

    永乐十六年十月末,朱老四又明发一道诏书,规定今后想要出家为僧道者,府不过四十人,州不过三十人,县不过二十人,而且限制年龄在十四以上,二十以下,要父母都同意之后然后上报官府,邻里之间还要出面担保,官府核实之后才能到寺观里出家。

    当然,这个出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必须要在寺观里面学习五年之后,把佛道典籍都给学明白了之后到僧录道录司考试,合格的给度牒,不合格的干脆不允许出家。

    另外,如果孩子或者父母不愿,以及有祖父母、父母无他子孙侍养者,同样不允许出家,以前曾经出过家又还俗或者逃亡的,同样不允许再次出家。

    当然,这道看似针对佛道的诏书,其本质就是在针对佛道,因为朱老四觉得丁口不够用——跟赋税无关,民赋民税已经彻底给免了,朱老四也不指望那玩意赚钱。

    真正让朱老四在意的,是劳工不够用,关外地太多而无人耕种,交趾那边现在又空出了大量的土地,同样无人耕种。

    再加上夏原吉和吴中的鼓动,朱老四干脆就下定了决心,直接把出家为僧道这个丁口减少的大口子给彻底封闭,顺便再让僧道司好好核实一下以前出家的那些人。

    凡是不合格的,一概弄回去当普通百姓,该种地的就回家种地,没地的可以来顺天府的工地上面做劳工,管饭,还给工钱。

    然后伊逍就指着一大票被强制还俗后来到工地上干活的工夫,告诉伏见宫贞成,大明需要劳工,大量的劳工,只要劳工不是大明百姓,大明就不会关心这些劳工是哪儿来的。

    再然后,沈温就带着朱老四赏赐下来的一大堆东西回朝鲜了,同行的还有礼部的两个官员,他们要去朝鲜册封李祹为朝鲜国王。

    伏见宫贞成则是派了身边的随从回倭国,自己却留在了顺天府,因为伏见宫贞成觉得,现在有必要派遣倭国的学生来大明学习了。

    ……

    动画片里曾经指着屏风上画的老虎说这老虎太凶恶了,麻烦你把老虎给捆起来的义满将军就是足利义满,在大明的官方称呼是源义满,被大明册封为倭国国王,是现任倭国室町幕府将军,倭国国王源义持的亲爹。

    一休的回答,估计很多人都知道——请将军把老虎从屏风上赶下来。

    当然,在这个故事里面,幕府的义满将军是个大坏蛋,因为他以倭国国王的名义向大明称臣纳贡,并且在倭国尚有天皇在位的情况下接受了大明的册封,所以他成了故事里的大反派。

    在这个故事里面,义满将军面对着机智的一休毫无办法,只能把这件事情当做一场玩笑给揭了过去,故事充分说明了一休是个善于思考,充满了智慧的小和尚。

    然而,能够随意调笑巴依老爷的阿凡提本身也是位巴依老爷,能够打断魏国公徐钦狗腿的杨少峰本身是朱老四的干孙子,能够被足利义满特意针对并且从应应对的小和尚一休,其实是当时倭国天皇干仁后小松的儿子。

    只不过,一休宗纯的母亲是出身于南朝权臣世家藤原氏的藤原照子,还曾经图谋刺杀北朝天皇干仁后小松,所以一休宗纯从小就被逐出宫廷,出家于倭国京都安国寺,从来就没有享受过倭国皇子的待遇,其本身却不是出身微寒的小和尚。

    是的,一休宗纯就是一休小和尚,那个动不动就割鸡却总也不割的那个一休,面对着幕府义满将军的刁难也能从容应对的一休。

    当然,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休宗纯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他没办法选择自己母亲的出身,也正是这种种不公,再加上伊逍当着倭国所有人的面斩杀了倭国天皇躬仁称光,以至于让一休宗纯对倭国失望透顶,甚至产生了大明的空气都充满了香甜的气息,而倭国的空气里面则是充满腐朽和无能的气息,哪怕只是一口,也足以让人感觉到恶心,甚至窒息的感觉。

    在海上颠簸了十几天,好几次险死还生,如今终于来到大明的一休宗纯忍不住大口大口的,贪婪的呼吸着大明的空气——真香。

    得益于中原王朝自古以来的影响力,这个时代的倭国上层基本上都会说汉语,也都认识汉字,不会的那些会被视为没有开化的野蛮人,是会遭到所有人鄙视的。

    而一休宗纯就会说汉语,而且说的还很不错,起码比很多倭国人和朝鲜人要说的好。

    &nb




第二百零三章 跑偏的一休
    被一个朝鲜商人教做人的一休宗纯终于见识到了大明的顺天府,尽管是以劳工的身份。

    但是一休宗纯并不怨恨,既不怨恨大明,也不怨恨那些督促他干活的监工,甚至都不怨恨把他抓来当劳工的郑京。

    因为宗纯一休坚信,大明就是高天原神国,大明皇帝就是高天原的神王,大明的百姓就是生活在高天原神国里的神民。

    神王是至高无上的,他不会关注到自己这样儿一只蝼蚁,所以自己被抓来当劳工,并不能怪罪神王。

    那些督促着自己干活的监工,他们就是神国里面的神使,他们的责任就是要替伟大的神王营建起新的都城,所以自己被抓来做劳工的事情,又怎么能够怪他们呢

    那些跟自己一样干活的百姓,他们是神国里面的神民,他们和善,他们友好,他们瞧自己和郑京的眼神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郑京有钱就高看一眼,也不会因为自己是个劳工就将自己瞧得低了。

    至于那些像自己一样的劳工,他们应该对大明充满感激——因为他们只要认真努力的干活,就能穿得暖,吃得饱,而且不仅仅是吃饱那么简单,偶尔还会有酒肉被赏赐下来。

    多么伟大的神国啊,感谢佛祖,感谢郑京,感谢神使伊逍,因为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休宗纯来说都是很新奇的体验。

    当一休宗纯好奇的体验着劳工生活时,杨少峰和朱瞻基也在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外来的和尚。

    朱瞻基瞧了大半天,也没瞧出来这个和尚到底有什么稀奇——先不说这和尚的佛法修为如何,光是这五短身材和那偏下的相貌,就没办法令人升起好感。

    随口将杯子里剩下的酒水干掉,朱瞻基忍不住疑神疑鬼的问道:“你说这和尚会念经,可是这两天,我也没看他有什么特别”

    杨少峰慢慢喝着杯子里的酒,笑眯眯的道:“屏风上有只老虎为患人间,你如何才能把老虎抓住”

    朱瞻基一愣,回过神来之后答道:“直接把屏风烧了,若是那老虎成精,就直接让人去传龙虎山张天师来降妖。”

    噗的一声,杨少峰跟里的酒水喷的一干二净,几滴进了嗓子的则是呛的杨少峰直咳嗽:“没毛病,你个沙雕也就是这水平了。”

    朱瞻基顿时大怒,说道:“好好的说话,你骂我”

    杨少峰试探着问道:“你知道沙雕是什么意思”

    朱瞻基呸了一声:“你当我没看过马致远的《半夜雷轰荐福碑》是不是”

    杨少峰道:“那啥,他那个是骂人的,我这个是调侃的意思,不一样,大大的不一样。

    当然,我的意思是这小和尚不简单,当时他面对着同样的问题,而且一旦回答不好就会有杀身之祸,你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

    “怎么回答的”

    一听到这和尚曾经面临着杀身之祸,朱瞻基顿时就被转移了注意力,也顾不得再追究沙雕这两个字了。

    杨少峰道:“当时问他这话的,是倭国国王源义满,而这小和尚当时准备好了绳子,然后要求源义满将老虎从屏风上赶下来。”

    朱瞻基点了点头,接着又摇了摇头,说道:“不对。若是源义满当真有杀他的心思,无论他怎么回答都是错的,除非源义满有什么顾忌,本来就不是真的要杀了他。”

    斟酌了一下,朱瞻基又指着旁边的狗子说道:“就像是狗子,如果你想打狗子一顿,那你随便找个问题来为难他,无论他怎么回答,结果都是要挨揍的,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杨少峰瞧了瞧旁边一个劲陪笑的狗子,点了点头道:“如果一休宗纯是干仁后小松的私生子呢”

    朱瞻基愣道:“真的假的如果他是干仁后小松的私生子,又怎么会跑去当了和尚”

    杨少峰道:“倭国那边乱七八糟的,谁知道他们到底怎么回事儿。不过,我听徵葛成二郎说过这个一休宗纯的故事,想来不会有假。”

    嗯了一声之后,朱瞻基低着头琢磨了半晌,然后才抬起头,说道:“那咱们再把一休宗纯给弄回倭国,然后……”

    杨少峰嘿嘿笑着道:“锦衣卫里面的人才那么多,忽悠一个一休宗纯肯定是没问题的。

    你别看他现在信佛,但是当有人告诉他坐视倭国天王和将军倒行逆施就是对佛祖最大的不敬,像倭国现在的情况,正是该施展佛门霹雳手段的时候,你猜他会怎么办”

    ……

    一休宗纯笑着接过了杨三递过来的肉汤,用肉汤将嘴里的饼子顺了下去,然后才开口说道:“多谢。”

    杨三笑着道:“不客气。我倒是很好奇,你一个和尚怎么会喜欢喝酒吃肉的”

    一休宗纯笑了笑,说道:“不喝酒不吃肉的是和尚,喝酒吃肉的也是和尚,是不是和尚,跟是否喝酒吃肉没什么关系。”

    杨三嗯了一声,说道:“那我要请你去青楼,你去不去”

    一休宗纯道:“凡人去得,和尚自然也去得,因为和尚也是人做的。倘若心里有佛,是否喝酒吃肉,是否身在青楼,又有什么关系倘若心中无佛,即便谨守戒律又能如何”

    杨三嘿嘿笑了一声,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那我要揍你一巴掌,你怎么办”

    一休宗纯道:“佛也有金刚怒目,举杵降魔。”

    杨三笑道:“那你怎么被人给卖到工地上来了”

    &



第二百零四章 他们算什么人?
    还没等着杨少峰亲自下场忽悠就自己瘸掉的一休宗纯自觉的坐到了轮椅上,并且准备下一步直接上担架。

    对于这种人才之中的人才,杨少峰自然不可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杨三这个笨蛋身上,而是让朱瞻基找了几个锦衣卫里面的好手来冒充劳工,然后天天陪在一休宗纯的身边,看看他到底什么时候真的割鸡。

    能走到哪一步,还是得看一休宗纯怎么选。

    最重要的是,眼下马上就要进行的丹陛石工程相比,一休宗纯的分量实在有些不够看。

    永乐十六年腊月,朝廷上下都在忙着盘点一年的得失,比如户部要盘点去年亏空了多少银两,究竟有几个银库里面开始跑老鼠,工部也要盘点永乐十六年到底都干了些什么,究竟修了多少桥,又铺了多少路,剩下的其他各个部门也是各有各的事儿要忙活。

    杨少峰也没能例外,尤其是谨身殿后面要用到的那块巨大无比的那一块丹陛石,更是要趁着寒冬腊月的时候运到皇城里面,否则就只能拖到明年的冬天。

    关键在于,这块丹陛石实在是有些大,而且要运送这块丹陛石,用常规的手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人也没有畜牧能拉得动它。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块丹陛石不能早早的运到皇城里面,那么除了地基之外,它外围剩下的的其他工程就没办法开工进而影响到整个在皇城的营建,甚至是整个都城的营建。

    问题是,这数九寒天滴水成冰的天气,百姓们出来挣点儿工钱不易,真动用上万的民夫再加上几千头大牲口,杨少峰也有些不忍心。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杨少峰觉得自己不愿意干这个活,而且不愿意让家里人干这种活,那就不能让百姓们来受这个罪。

    毕竟是两个子都曰过的道理,肯定错不了。

    但是丹陛石不运又不行,因为这玩意是要给朱老四走的,而且象征着大明的皇家威仪,谁也不敢在这事儿上开玩笑。

    然后杨少峰就琢磨着用“劳工”算了——总不能让他们吃白饭吧而且让他们来运送丹陛石,也能让百姓们歇歇。

    再然后,杨少峰就组织了一支两万人的劳工队伍。

    然后身为劳工之一的一休宗纯,就有幸见识到了这块当世最大的丹陛石。

    愣愣的瞧了半晌之后,一休宗纯才挠了挠已经长出不少头发的头皮,向着杨三问道:“咱们要运送的,就是这块石头”

    杨三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就是把这块丹陛石运进皇城,安放在谨身殿的后面。”

    一休宗纯哦了一声,围着丹陛石转了大半个圈子,回来之后才愁眉苦脸的说道:“这块石头实在是太大了,根本就没办法一次把它运进皇城。不过,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很快的把它运进皇城里面。”

    杨三顿时来了兴趣,笑眯眯的道:“你说,如果你的法子可行,我替你向上面请功,到时候肯定有赏赐和奖励下来。”

    一休宗纯低头斟酌了一番,说道:“现在天气很冷,而且没办法靠人把石头给切开,这是运送这块石头最大的难题。

    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在石头的周围点上火堆,等烧的差不多了,再往石头上泼冷水,这样儿石头就会裂开,也就好运输了。”

    说完之后,一休宗纯抬起头来,满脸兴奋的望着杨三,说道:“没错,这个法子可以可以让石头裂开,到时候用车拉进皇城里面就行了!”

    杨三的第一反应就是抽刀砍死眼前这个傻缺——丹陛石是什么那是天子上朝时,御撵要凌空而过的御道,也是天子平时要踩的御道,你个傻缺说把丹陛石给弄裂开

    妈了个巴子的,要是能弄裂了运输,靠人不行难道不能靠火药还用得着你个傻缺在这里废话

    嫌自己命大你自己去死,这他娘的你是打算拉着这两万多的“劳工”还有你家杨三爷外加大少爷一起去死啊傻缺!

    可惜的是,杨三的腰间没有刀,而且杨三也想起了杨少峰的叮嘱,当下只得强行挤出一丝笑意,对一休宗纯道:“不,这块丹陛石必须完整的运进皇城,中间不能出一丁点儿的岔子,既不能裂开,也不能有所损伤。”

    一休宗纯的脸色涨的通红,反驳道:“这不可能!这么大的石头,别说光靠人力了,就算是加上几千匹马,也未必能拉得动。”

    “那可未必。”

    杨三笑着拍了拍一休宗纯的肩膀,说道:“这个世界上,总有许多人的智慧远超了我等凡人的想象,比如我家大少爷。”

    一休宗纯一愣:“大少爷”

    杨三点了点头,笑道:“我家大少爷乃是六首状元,从童子试到殿试,都是榜首魁元,这都城的营建,也是我家大少爷所主持的。

    放心好了,区区一块丹陛石而已,不过是大了些,可是我家大少爷早就安排好了运送的法子,我等只要按照大少爷的吩咐办事就可以了。”

    一休宗纯依旧不敢相信。

    不过是大了些
1...7172737475...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