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鱼精
“就是我们到时候就走了,这辈喜酒就喝不上了。”
众人说着话,沿着走出来的乡间土路游览着村庄。
周大人对袁弘德说“五年之内土地不会重新丈量。”
袁弘德微微愣了愣,没反应过来周大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好歹有些根基和阅历,很快就明白过来。
对周大人说“多谢大人。”
袁明珠一开始也没明白,等她曾祖父道谢,她也明白了。
五年之内土地不会变动,秦家的土地没人耕种,他们收养了秦家的三花,耕种秦家留下的土地不说名正言顺,也是师出有名。
而且这五年之内不会收田税,没有任何风险。
若是之前周大人或许不会怂恿袁家耕种别人名下的地。
要知道这世上的人嫉妒心还是很重的,宁可田地荒芜着,也不许人种。
地荒芜着没事,一旦有人种了,各方的手就伸来了。
宋家人来了,又马上跟铁矿任家联姻,袁家现在有依仗了,今非昔比,周大人才告知他们这些地的主意可以打一打。
“本地一些富户,之前容留流民开垦荒地,逃缴田税丁税,被人告发了,父母大人震怒,借了守备营的兵丁前去抓捕,听说抓了不少。”
姜大人似是闲话道。
“这次估计会牵连不少人家,你们跟本地人发生过多次冲突,别被有心人陷害。”
这种事都是大家各自心知肚明,暗自发财。
大家谁也不会去告发谁,不然砸了锅大家都没有饭吃。
武安州的变数是出现在新来的移民身上。
出了事大家肯定先怀疑移民。
姜大人这是在提醒他们移民小心应对,别被人认定为那个举报的人。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仇若是结下了就不容易解了。
有终日做贼的,没有终日防贼的,若是有个仇人时刻虎视眈眈盯着,早晚出事。
袁弘德不敢轻视,慎重道“袁某谢大人提醒,定会小心应对。”
回到家袁弘德马上修书一封,让宋修信兄弟回头给捎去回龙居客栈。
天气和暖,直接在前院的院子里摆了两张八仙桌,分男女桌坐了。
周大人对陶氏的手艺赞不绝口。
夸完之后说起正事“也不知道这回告发的是谁,不过大家肯定会认为是你们,得小心应对。”
“做这事的人对流民的情况一清二楚,守备营的人按着下达的命令到地方就拿住了人,最先被拿住的是四条街陈家的人,
陈家的人又咬出了别家,之后被抓的人又互相攀咬,几处藏匿的流民都被抓了,现在人还关在守备营里,估计明后天会忘铁矿转移。”
周大人说完,姜大人补充道“之前只泄洪坝张家和闸口翟家把藏匿的流民交了出去,父母大人还拿不定主意要不要把他们送去铁矿落籍,
现在人多了,这么多张嘴等着要吃要喝,大人应该不会再犹豫了。”
袁明珠在心里把这几家的关系记下。
她可不会认为周大人和姜大人就是当闲话说说,这几家之间若是能找到嫌疑,他们的嫌疑就轻了。
找到真正的告发者或者不容易,把一池水搅和混了应该不难。
吃了饭,又叙了一会话,周大人一行就告辞了。
临走前说“我安排两个擅长打车的人过来帮你打大车,你家骡子下了小骡子一点早点通知我,我也来看看。”
袁弘德应道“多谢大人,小了小骡子一点通知大人。”
樊嬷嬷看其他人都出去送客,偷偷把藏下烧鸡拿给顾重阳“吃吧,转给你留的。”
看到吴氏收拾餐盘,“您歇着我来吧!”
把吴氏手里的盘子接了过去。
撵她“歇着去吧,歇着去吧,就着一点活,我一会就干完了。”
袁明珠站在大门口,听着这头的动静。
虽然那人在铁官府没抓到偷听的樊嬷嬷,但是从她日常行为看,也能猜出她的来历。
自那日起,除了对顾重阳好之外,对二哥和二嫂也好得不得了。
送走了来人,袁弘德把驿丞府的回复给陶氏她们说了。
“明天我去李家,你跟我一道去,”对陶氏说。
想想又对杜氏说“你也带着珍珠姐们一起去。”
珍珠也到了该说亲的年岁,在亲故之间多走动走动,让大家见见,说不定就有合适的人家给说亲。
次日他们到李家的时候,李家的院子外头已经停了几辆大车了。
听说他们到了,李同芳领了好几位同乡出门迎接。
若说往日这些同乡对一口豫地口音的袁弘德可没有这么多的认同感。
用袁明珠的话说,他们家就像是现代那一世移民出去华人,在外头还不能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在国内又被认为是歪果仁。
隔阂无处不在。
不过这些日子接连发生的事,让这些人不再把他们当成外人,从这些人跟着李同芳接出来就能看到改变。
“袁先生您终于来了,我们就等着您了,快请进。”
簇拥着袁家的人进了院子。
李家的宅子在回龙居客栈旁边的一个居民区里头,是一处两进的小宅子。
进了院子,指了一个妈妈让带袁家女眷去后宅。
袁明珠可不想去后宅,让那些婆婆妈妈对她品头论足。
攥着她曾祖父的衣襟。
袁弘德对陶氏说“你们去吧,让她跟着我。”
又对李同芳等人“我家最小的,从小当男儿养着的,倔强的很。”“袁先生您终于来了,我们就等着您了,快请进。”
簇拥着袁家的人进了院子。
李家的宅子在回龙居客栈旁边的一个居民区里头,是一处两进的小宅子。
进了院子,指了一个妈妈让带袁家女眷去后宅。
袁明珠可不想去后宅,让那些婆婆妈妈对她品头论足。
攥着她曾祖父的衣襟。
袁弘德对陶氏说“你们去吧,让她跟着我。”
又对李同芳等人“我家最小的,从小当男儿养着的,倔强的很。”
。
276、薄情
把女孩儿当成男儿养的人家不是没有。
那种特别出色的女孩,从小就表现出超凡的能力,得到当家人青眼相看的,就会被当做男儿来养。
有机会参与家族的决策,甚至能左右家主的决策。
这些女孩并不会嫁不出去。
有些家族出于自身的需要,像是儿子能力差,或是儿子们都有要务,就会青睐这种女子。
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只是少数家族的极端做法。
婚姻是维系两族之好的重要手段,用于联姻的女子嫁出去却平庸而碌碌无为,不能成为家族的助力,不能承担好纽带作用。
那就是谁难受谁自己知道的事了。
袁明珠也分到一把圈椅,坐在她曾祖父旁边。
开始只是安静的听着大家讨论。
李同芳“我们要尽快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应对,不能让人栽赃我们,一旦我们成为公敌,就太被动了。”
清了一下嗓子“先确定一下,确实不是在座的人做的此事吧”
视线在众人面上扫视一圈。
其他人纷纷否认,否认的同时也往彼此脸上查看,希望看出些端倪。
“不是指责大家啊,这事做得好,非常好,狠狠打击了对方,这么多家被牵扯进去,有些利益肯定要重新分配,我们就有机会插手进去。”
话音一转“不过,处理不好也会让我们成为靶子,是谁做的,若是不方便当众说可以回头找我或者袁先生私下说,
我们得确保这件事不会留下首尾让对方抓住,提早说了也可以及时应对,免得爆出来被动,还能早些把该处理的处理干净。”
众人众口一词“不是我们干的。”
“俺根本不知道他们还养了这么些流民,胆子太大了。”
袁明珠觉得这人能做晋地首脑确实有些能力。
这件事处理的十分得当。
若是有人来坦白了,能及早应对;若是不来坦白,之后再被爆出来,做出断尾求生之事也不会有人指责他。
人情是人情,规矩是规矩。
一个合格的首脑不该被太多繁冗的人情束缚住手脚。
可总显得有些薄情,把厉害关系看得太重。
确定了大家都不是这次告发的幕后人,袁弘德把这事的情况详细的介绍了一遍。
之后大家就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
不过这种讨论更像是一种戏台之下的品评。
看来没有切肤之痛,没侵害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只凭着推测出来可能会有的后果,没有人太在意。
或许有人知道后果的严重,但是存着侥幸。
在场这么多人呢,最后这事不一定会落到自己头上。
至于所说的那些利益,有些觉得自己家业小,好事不会便宜自己。
还有人觉得利益就在那里,自己去挣去抢就好了,坐在这里的也是竞争对手,没必要跟这些人抱团。
总之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看着就像一团散沙。
李同芳坐在上首,看着底下像戏园子一样讨论的热闹却只关风月无关痛痒。
实际以袁明珠看来,他做的已经够好了。
不过到底还不够,不够击溃一些人的私心。
或者说无法击溃他自己的私心。
固北李家本来是为了自身利益把大家组织起来,立身不正,出发点就错了,谁也不是傻子,不一定愿意被他们利用。
这样再讨论下去也不会讨论出结果。
袁明珠知道她曾祖父和李同芳应该都清楚眼前的状况,她朝她曾祖父看着。
要么做些什么,要么就结束商讨,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
袁弘德扬扬手“大家静一静,听我说两句。”
嘤嘤嗡嗡的讨论声停止下来。
“这件事必须尽快解决,我们住的都是户的小村庄,若是有漏网的流民听信流言认为是我告发的他们,说不定会袭击村庄报复,
我们住得偏人又少,出了事外界都不一定能及时知道。”
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流民在官府没有备案,犯了事都抓不到人。
袁弘德这样一说,有些人想到那样的后果就脊背发凉。
可不是家家都像李家这样有财力在城内落户,大多数人还都是住在乡下。
“这还不是最严重的,要是有贼人冒充流民作案。”
袁弘德没说贼人冒充流民作案会如何,大家也都知道。
大家族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平民。
这些人说起来还是更同情同样生活清苦的流民。
你们害得人家活不下去了,被报复也活该。
不会引起民愤和慌乱的个体事件,官府都不一定会用心管。
大家这会才慌了。
“袁先生您说我们该怎么办”
“是啊袁先生。”
“袁先生您说,我们都听您的。”
大家的话听得李同芳口苦。
他住在城里安逸倒是安逸了,像袁弘德能说出的话,他根本没想到。
他以为袁弘德是在用危言耸听的话吓唬大家,却不知道包括袁弘德在内是真担心这种情况。
尤其是城东的几户,他们离流民更近不说,如今耕种的也是流民们之前耕种过的熟地。
虎口夺食更凶险。
怎么办袁弘德来之前也没有腹案。
他还准备跟大家群策群力,共同商讨拿出应对之策呢。
袁明珠看她曾祖父一时语塞,从圈椅上跳下来,站在他旁边,说“我们在家也商议了,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听她这样说,大家有些失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