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鱼精
袁弘德的眼神不自觉的往袁明珠的方向瞟了一眼。
就看到曾孙女微微摇了摇头。
不是袁明珠想拿乔或是不想帮忙,而是如今已经入冬,草木枯黄腐烂,站在旷野里根本分辨不出来哪种植物是啥。
就算是有多年生的植物生长,它们的根茎都埋在地下,也很难找到。
这件事难度太大,就怕做不好耽误了周大人的差事。
袁弘德虽然不是正经八道的老农,对这些不太懂,但是他前阵子跟着曾孙女去挖过一回百部。
所谓一通百通,道理是一样的。
那时候草药就难找了,现在又几场雨下过,地面上的草都倒伏了掺杂在一起,就更难分辨了。
袁弘德把困难说了。
周玉典很失望,却还想再说服他试试。
现在袁弘德是他唯一的倚赖了,如果袁弘德不帮他,就更没有人能帮他了。
袁弘德为难。
“不是袁某推脱,实在是事关重大,怕误了大人的差事”
周玉典这些年,还没遇到谁比袁弘德更了解植物,就算是多年采药的人也只懂得经常采的那几种药,不似袁弘德这把知识渊博。
袁弘德一看,这误会闹得有些大。
周大人又言辞恳切,让他不忍拒绝。
只能又往曾孙女那边看了一眼。
这一眼不无替周大人求情的意思。
看得袁明珠真是头疼。
周玉典看袁弘德确是为难,不是推脱,把酒杯里的酒一口闷了。
喝的太急,呛得直咳嗽。
一阵咳嗽之后眼圈都红了,说“是周某强人所难,让先生为难了,不说这扫兴的事了,喝酒。”
命里须有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他本来就笃信命理,事到如今该怎么地怎么地吧,豁达的一甩手,不再想这事。
把袁弘德面前的酒杯斟满“今朝有酒今朝醉,喝酒。”
袁弘德吃软不吃硬,他越是如此,袁弘德越是过意不去,觉得该帮帮他。
也是周玉典没有把要帮袁家建房的事拿出来做诱饵和筹码跟袁弘德谈判,他要是说了,袁弘德还真不会帮忙。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还不错,他跟袁弘德意气相投,觉得袁弘德就是品性高洁的君子,以利相诱是对袁先生的亵渎。
误打误撞的得了袁弘德的同情。
袁明珠一看她曾祖父的眼神,就知道这事不得不帮了。
这事就是难点,也不是完全做不到,于是对着曾祖父微微点点头。
袁弘德把周大人的杯子拿开“已经喝的不少了,别喝了,吃点饭喝点热汤吧。”
又斟酌了言语道“大人说的事袁某愿勉力一试,尽力而为,若是实在做不到,还望大人莫怪罪。”
无题
袁弘德深谙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没有把话说满。
周大人没想到他会答应,还客套着“先生不必为难,我理解。”
说完才反应过来袁弘德是应下了,忙站起来“先,先生您答应了”
不敢置信。
袁弘德“只能试试看。”
他愿意试试看已让周玉典十分惊喜,深深一揖“多谢先生。”
“尽人事听天命,若是尽力了还达不到,就是天命如此,与先生无干。”
保证着失败了也不为难袁家。
袁弘德让陶氏把他和袁明珠的衣裳被褥准备好。
“辰哥要出门吗”
“嗯,去帮周大人看看兵屯选在哪里好。”
吃了饭,喝了热汤。
时间紧迫,又事关周大人前程,稍事休息袁弘德就带着袁明珠跟着周大人走了。
看到他还带着袁明珠这个女娃娃,有些惊讶,不过什么都没说。
他本人见多识广,知道有些人家的技艺传承有讲究,有些传男不传女,有些传男不传女,有些择天份传。
他这样自行脑补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倒是省了袁弘德许多口舌。
袁树赶了牛车送他们。
一路往东,之后上了一座石桥,再往北一路都是好走的官道。
即使此时细雨蒙蒙,官道上依旧有不会少车马往来。
单看这条路,丝毫看不出此地人烟稀少。
周大人骑着马走在他们的牛车旁,解说着“这条路是通往鲁地的官道,再前头还有一处铁矿,所以这条路上车马很欢。”
盐铁官营,都掌握在官府手中。
在此设立兵屯就耐人寻味了。
袁明珠看向她曾祖父。
就看到袁弘德的眉头蹙了蹙,他大概也想到了什么。
等到了地头,袁明珠的心更是沉到了底,此处地形复杂,湖面广阔,湖中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湖心岛。
真是屯兵的好场所。
这里,只怕又是一个是非场。
袁明珠叹气,怎么走到哪里都免不了是非啊
之前盼着宋家来,这会生怕宋家来了。
把他们送到驿站,袁弘德就让袁树回去了,“照顾好家里,跟你祖母说,我们会尽快回去。”
送走袁树,他们就忙碌起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会的当务之急是选兵屯地点。
袁明珠悄悄对袁弘德说“趁着下雨,找个高处先看看地形吧”
袁弘德去找周大人说了。
趁着刚刚下过几场雨,站在高处就能看到哪里积水严重,哪里地势高。
建兵屯不是建兵营,不仅得适合住人,还得适合耕作。
周大人看他还带着个女娃,客套道“山上湿滑,要不然等雨停了再说吧”
“雨停了水就耗下去了,就看不到了,还是现在去吧。”
就跟买二手房子似的,就得专挑极端天气去看,才能看到房子的真实情况。
周玉典看他坚持,就点了人准备上山。
晚上回来,袁明珠瘫在床上不愿意动弹。
出生在袁家,反而比前两世养得更娇贵了,今天上山都是被人背着的,回来还累得手脚都不想洗。
袁弘德打了热水,给她把手脸擦了。
袁明珠抱怨“周大人说他不懂植物可真算不得谦虚,他那哪里是不懂植物啊,他是太不懂植物了,
他之前选的那处哪有什么一年生和多年生的区别啊,那里除了芦苇和蒲草,我估计就没有其它植物。”
只能长芦苇的地方,十有就是盐碱地。
盐碱地又称为不毛之地,能种个屁的庄稼。
袁明珠坐起来,悄悄问袁弘德“曾祖父,我看了,要是有人心怀不轨,这里可是豢养私兵的好去处,而且靠着铁矿,兵器都不愁了,
周大人选的这处离着湖也太近了,一点也不以适合耕种为先,你说他会不会”
虽然袁明珠没有明说周大人会不会怎么样,袁弘德还是听明白了。
袁弘德的脸上变幻了又变幻,“我们只替他看旱涝,其它的不管。”
不掺和太深,应该牵连不到他们。
袁明珠点点头,明白了他曾祖父的意思。
曾祖父是让她选一处离湖又近,又最适合耕种的地方。
她自己又默默加了一条,最好离官道也不远。
袁明珠觉得她自己天生脑勺后头就长了反骨,她已经在脑海里想着哪里适合屯私兵,哪里适合快速集结往京城发兵了。
周大人看着她实在累赘,又不能不带着她,只得到临近的学田里给她借了一头小母牛给她代步。
袁明珠坐在牛背上,对她曾祖父说“如今就差一只笛子了,再配一只笛子,我妥妥的就是一个小牧童了。”
今天早起,袁明珠让袁弘德给她梳了个男孩的发式,又换上带来的干活穿的粗布衣衫,如今看着就跟个小男孩无异。
袁弘德看看她,除了眼睛大了点,皮肤白了点,嘴唇跟涂了胭脂似的红了点,真像个男孩。
答应着“回家曾祖父就让你爹给你买个笛子。”
“不要长笛,得要那种短的土笛子。”袁明珠强调着重点。
袁弘德没有不应的。袁明珠觉得她自己天生脑勺后头就长了反骨,她已经在脑海里想着哪里适合屯私兵,哪里适合快速集结往京城发兵了。
周大人看着她实在累赘,又不能不带着她,只得到临近的学田里给她借了一头小母牛给她代步。
袁明珠坐在牛背上,对她曾祖父说“如今就差一只笛子了,再配一只笛子,我妥妥的就是一个小牧童了。”
今天早起,袁明珠让袁弘德给她梳了个男孩的发式,又换上带来的干活穿的粗布衣衫,如今看着就跟个小男孩无异。
袁弘德看看她,除了眼睛大了点,皮肤白了点,嘴唇跟涂了胭脂似的红了点,真像个男孩。
答应着“回家曾祖父就让你爹给你买个笛子。”
“不要长笛,得要那种短的土笛子。”袁明珠强调着重点。
袁弘德没有不应的袁明珠觉得她自己天生脑勺后头就长了反骨,她已经在脑海里想着哪里适合屯私兵,哪里适合快速集结往京城发兵了。
周大人看着她实在累赘,又不能不带着她,只得到临近的学田里给她借了一头小母牛给她代步。
袁明珠坐在牛背上,对她曾祖父说“如今就差一只笛子了,再配一只笛子,我妥妥的就是一个小
第192章 丑时
临睡前,袁明珠让顾重阳帮她拿麻绳把袁幼驹拴了起来。
计算了一些大概用多长时间袁幼驹能把绳子弄开逃脱。
昨天它被吊着弄不开绳子,今天应该没什么问题。
袁明珠把逃脱的时间控制在昨晚那几声惨叫差不多的时辰。
顾重阳听说让他把小猴子给栓起来,执行的不折不扣。
袁明珠一整天都跟这圆毛畜生玩,还给它取名字,早就看它不顺眼了。
小猴子大概是想起了昨天被困住的恐惧,被栓上以后烦躁的吱吱叫,撕咬着绳子。
被他拿小枝条敲了几下才老实下来。
可怜巴巴的趴在那儿呜呜着。
月亮悄悄的在乌云后头探出小脸蛋,很快就又被乌云遮挡住。
随着秋色愈身,气温下降,秋虫们都渐渐放弃了呢喃,只偶尔能听到一声虫鸣。
天地间万籁俱寂,只有瑟瑟秋风呼呼的刮着。
袁明珠他们裹着厚实的衣裳倚着那堆圆木躲在暗处。
“我先睡会,他们肯定不会这么早过来,等到了丑时喊我。”袁明珠闭着眼睛准备睡觉。
贼人做贼肯定得等人睡熟了才好下手。
一般人丑时是睡得最熟的时辰,基本都进入深睡眠阶段,除非耳朵边打雷,不然很难醒。
袁伯驹帮她把身上的小包被掖了掖,低声说:“你会窝棚里睡吧,我们在这看着就行。”
袁明珠摇摇头,这种事少了她的围观哪行
好容易说服曾祖父才能参与的,怎么能让大哥三言两语把她劝走。
袁伯驹看她不听,就随她去了。
安排好轮流休息,他也倚着圆木堆睡了。
如果袁幼驹一个猴能搞定,就不用他们出手了,它搞不定他们再出手。
就是不知道牛家的人是不是真如小妹说的会过来。
袁明珠一点都不担心牛家人不来。
如果他们今天没给周大人那边透消息说昨晚的惨叫是袁幼驹叫的,袁明珠还不能确定,有了透消息那件事,牛家百分百今天会来。
过了子时,风更大了,吹得树影婆娑,如群魔乱舞。
袁伯驹把大家都叫了起来。
几个人伏在圆木后头盯着自己那边。
时间一点点滑过,袁幼驹有点不太争气,到现在还没把禁锢它的绳子弄开。
气得袁明珠恨恨道:“袁幼驹这个笨蛋,白瞎了这个好名字了,到现在还被拴着没把绳子弄开。”
袁少驹:“就是,本来就不该叫幼驹,叫宝珠多好。”
气得袁明珠掐了他一下。
还好袁仲驹眼疾手快,把袁少驹的呼痛声给捂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