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鱼精
张齐亮看着被堵回来的陈家人,暗骂一声蠢材。
这些人不会让他们偷偷走脱,这点都想不到。
悄悄吩咐他家下人“去把马车赶过来,等在门旁边。”
又对其他人说“等陈家的人一出去,我们也出去,出去立刻上车。”
他就等着陈家按捺不住出去,替他们引开围观者的注意力。
袁明珠跟顾重阳躲在客栈的柜台后头目睹这一切。
袁明珠嗤笑道“陈家跟着张家,无异于与虎谋皮。”
顾重阳“那些流民”
袁伯驹找到他们,带他们去吃饭。
“什么流民”
袁明珠把听来的话给他说了。
“回头跟周大人说说,这事你们别管了,快去吃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虽说昭朝新立,还算政通民和,但是这世间从来有阳光就会有阴影,任何政令的下达,总有人被切在刀刃上。
何况还有人为歪曲解读,让政令成为杀人刀。
形形色色的原因,有些人变成没有合法身份的流民。
“大哥,外头那些人还没吃饭,要不买些馒头给他们吧”
袁明珠看到已经该吃饭了,有些人还在外头徘徊,对他大哥说。
剩下的这些人要么是好奇心盛,要么是他们同乡,想知道结果。
事情已经了结,是该给大家一个说法。
好奇心盛的人,是八卦传遍媒介,这种人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
而同乡,饿着肚子关心结果,这份情意本身就是无价的。
袁伯驹觉得小妹说的对,是该买些馒头。
找到曾祖父说了要买馒头的事。
周围的宾客都说逢凶化吉,是该买些馒头散散。
原来本地的风俗,凡主家有事,婚、丧、嫁、娶、破土、上梁,都得做些胡饼、馒头分赠。
袁伯驹要拿着钱去买馒头,被袁明珠给拦着了。
“五哥跟我们去就行了,大哥你陪客人。”
开什么玩笑,现在在场的那么多本地士林知名人士,正该哥哥们混脸熟的时刻,怎么能让他们做这些俗事
不喜的袁少驹被拉了做苦力。
。
251、实其腹
袁弘德把装着零钱的包袱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拿钱。
袁明珠往外拿银子的时候内心一动,勾着其中的一个布包一拽,布包里的东西啪啦啦散落一地。
这包里装的是袁季驹这些年积攒的小物件,以各色印石为主。
这次为了帮家里渡过难关,都包了来。
客栈大堂里铺着的木地板,印石倒没有摔坏,就是跳着滚得到处都是。
客人刚上桌,酒菜还未上,见有东西滚落脚边都弯腰帮着捡,各家带来的仆从也跟着帮忙。
有人捡了起来就拿在手里把玩,问袁弘德“袁先生刻的”
袁弘德“家里孩子平日练手所刻。”
袁明珠“我们以为这次得赔人家一大笔银子,怕家里银钱不够,就把值钱的东西都带来了,看看能不能换些钱。”
众人看向她睫毛上挂着的水珠,大眼睛里带着劫后余生的恐惧,手边的包袱里一小包一小包的东西,只觉鼻头也跟着发酸。
这次是袁家运气好,周大人和莫先生这次恰好到场,不然还真得倾家荡产赔给张家银子。
袁弘德拍拍她的头,“快去买馒头吧”
袁明珠忙掏了一串钱和一些碎银子,领着袁少驹和顾重阳跑了。
客栈对面就是一家卖馒头的。
正是饭点,热腾腾暄软的大馒头刚出笼。
“老板,给我们拿五十个馒头。”
“好嘞”
“老板,借您一个笸箩装馒头,回头用完给您送来,我们就在对面回龙居客栈。”
馒头铺老板也知道早晨发生的事,一边给他们装馒头一边问“砚台那件事是你们家吗”
“是啊”
“听说那砚台是假的”
袁明珠点头“嗯就是化险为夷了,听说咱们这边的规矩得买些馒头散散。”
他们抬着馒头回头,站在客栈的台阶上散馒头。
“大家拿了馒头回家吧,该吃午饭了。”
有人问“这事就这么算了”
袁少驹“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有讨饭的花子也闻讯过来领馒头,敲着碗唱了一段吉祥的唱词。
袁明珠把手里的串钱解开,把银子撒开“唱得不错,赏。”
花子们捡了钱一哄而散。
“五哥,你把笸箩给馒头铺老板送回去。”
就在他们准备回客栈内的时候,一个女人带着个小女孩跑了过来。
看到他们的馒头已经散完了,她们站在了原地没有再过来。
抹了一层灰的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失望。
袁明珠看到那小女孩的头上插了个草标。
对正准备去还笸箩的袁少驹说“五哥,再买几个馒头过来吧”
袁少驹“哦”
跑了去又买了几个馒头回来,拿荷叶包了递给那对母女。
回到客栈里,宴席已经开了,他们在各家带来的孩子那桌坐了。
她是假小子,也不敢跟在座的深交,万一人家跟她品味相投请她去家里做客就露馅了,只能埋头苦吃。
旁边袁少驹如鱼得水,跟刘家的长孙相谈甚欢。
“我们家过年前一共猎了三只鹿,有一只就卖给了你们家的银楼。”
还邀请大家“等天气暖和了去我们家玩,能猎到兔子和野鸡,我家曾祖母卤的兔子和烧鸡都可好吃了。”
刘家长孙长了一张严肃的总裁脸,“好,我回去报过祖母,祖母若是同意会去你家拜访。”
其他人也表示会请示家里,家里若同意会去袁家做客。
袁少驹“到时候我给你们下帖子。”
只有刘家小弟,鼓着一张小脸,安静的跟只小白兔似的。
他哥不时帮他夹一筷子菜,没人夹菜的时候他就只吃自己跟前的。
看到袁明珠也十分老实,刘永昶对袁少驹说“你家小弟跟我家小弟都很安静。”
袁少驹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只能点头。
宴席结束,兄妹几个陪着曾祖父送客。
送走客人,袁家也准备告辞。
李同芳送他们出门,“袁先生考虑一下,咱们联合几个晋地同乡办一个酿醋的作坊,我们固北李家也擅长酿酒,先生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参一股。”
他算是看出来了,周大人梁学正这些人跟袁弘德之前应该就认识。
袁家短短一段时间之内就搭上了好几个重要人物。
今日若不是这些人来捧场,父母大人和后头来的那些人是不会来出席的。
这一场,称得上他们晋地同乡的翻身仗,赢得漂亮。
袁弘德也想找个营生赚钱,应道“等春耕忙完了咱们找个机会坐坐,细细说说这事。”
武安城内百废待兴,可以做的营生很多。
不过他们晋地来的做醋做酒确实有优势。
见袁弘德有兴趣参与,李同芳十分高兴,牛车走出去老远还在挥手。
回到家中,把事情经过说了,又把大家凑的首饰碎银还回去。
“这回多亏了周大人和莫先生,回头找机会得好好答谢人家。”
知道没事了,一家都很高兴。
陶氏“晚上做点好吃的庆祝一下。”
袁少驹想起来“我答应请人来家里做客呢”
袁弘德问袁伯驹几个“有好友也可以一并请来家里做客,等春耕忙完了,正好请人前来。”
袁伯驹有说了听到的关于流民的事。
袁弘德“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袁伯驹“民不饱腹,必生乱,不患寡而患不均,移民都分了良田,那些流民却被剥夺了生计,若是有心人一鼓噪,说不定生出大祸。”
袁弘德“若是真乱起来,城里有兵丁守卫,不会殃及那里,我们这些乡间野地,恐怕危矣。”
真出了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所以这件事不是要不要管,是必须管,为了自家的安危也得管。
对袁伯驹说“明日一早我送你们去学里,跟周大人说说去。”
袁明珠“趁着哥哥们都在家,我们去把去年秋天发现的那几株柿子树给挖回来栽上吧”
说干就干,赶了牛车去了瓜蒌山。
几株柿子树还在,没被人发现。
柿子树又高又大,根系发达,若是人少还真不好挖。
就是挖了下来往山下抗,都是个费力的活。
。
s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第一姝,微信,聊人生,寻知己
252、恓惶
在山上扛东西,上坡的时候重量都在后面,等下坡的时候重量又变到了前面。
一个不小心转换不及时,会把承受重量的人给压趴下,砸伤人都有可能。
袁明珠之所以知道这个,是现代那一世见过一个这种情况砸伤的病人。
她拉着顾重阳站得远远的,“这种时候不添乱就是帮忙了。”
顾重阳老实的站在她旁边。
虽然不想承认自己没用帮不上忙,但是不得不承认她说的都是对的。
站在她身后,看着她蹲在地上,托着腮,憧憬着秋天柿子挂满枝头“等柿子收获了,我就想吃新鲜柿子就吃新鲜柿子,想吃柿饼就吃柿饼。”
刚刚还说着很有道理的大人话的她,这会又变回说童言童语的小儿,不过,什么样的她都让人喜欢。
几棵柿子树都被运回柳树湾村。
前院种了枣树,柿子树就只能种在后院。
此地这个时节会刮起大风,虽然不至于飞沙走石,也威力不小。
袁弘德怕刚栽下的树被风吹倒伤人,又拿树枝做了加固。
袁家的动静不小,隔壁两家都看在眼里。
严氏看着他们家红火的日子,再看看自家破烂的窝棚,想着没有音讯的丈夫。
他们家往日虽然比上不足,可比如今的境况那是神仙一般的生活。
两个儿子去追查牛家三个儿子和秦家的踪迹了,只她一人在家,显得愈发恓惶。
难不成以后就沦落如斯了
由俭入奢易容易,由奢入俭难,早年间他们也过过苦日子,接这次差事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能胜任。
可是真的看不到前景的时候,内心的晦暗只有自己能体会。
樊嬷嬷带着顾重阳和袁明珠出门抱烧火的柴火。
给他们俩把柴火整理好两小抱让他们抱回去,她自己在后头整理了一大抱。
转过围墙,看到隔壁的严氏眼神阴狠的盯着正在进门的小主子。
这个发现让她心里一咯噔。
来之前姜大人只交代了小主子身份特殊,只能以袁家奴仆的身份做遮掩。
现在想想,需要委屈到做奴仆遮掩身份的地步,对手得十分难缠。
樊嬷嬷提高警惕不说。
牛家那边,牛二蹦得了周大人求情,可以养好了伤慢慢还他们家欠下的劳役,所以待在村里没有外出。
晚饭他在袁家得了一碗面条,吃了回自家窝棚睡觉。
他爹娘正心气不顺。
牛俏缩在角落里装空气。
他进门的声音让他娘的火气再按捺不住了。
她今天带着闺女去赶了场庙会,在庙会找了人批命,想问问三个儿子的吉凶,结果让她很失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