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唐朝做首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搬砖的阿南




第二十二章 一笑泯恩仇
    张孝嵩在何明远的带领下,进入了东曹,他身边只带了十几个卫士,鉴于上一次阿史那献被杀的教训,他把将军们留在了外面,一旦有难,何明远摄于城外的大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进城之后,康茂真一直把手放在了刀把上,时刻警惕着身边的一切。

    而何明远,却还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和抵达安西城时那样,与张孝嵩说说笑笑,好像他们之间根本没有就嫌隙。

    来到东曹王宫内,何明远把手一搭,说道:“御史请!”

    “郎中品阶比我高,还是郎中请。”

    “御史三军主帅,又是下官的恩人,自当先请。”

    “郎中言重了……”

    双方推来让去,谁也不肯先入,最终,张孝嵩抵不过何明远的盛情,只好先进。

    金碧辉煌的宫殿之内,空无一人,桌子上美酒佳肴,琳琅满目。

    何明远略带着歉意说道:“东曹小国寡民,委屈御史了。”

    “无妨无妨。”

    “请!”

    “郎中请。”

    二人又是一番推让,方才落座,身边的护卫侍立左右,紧紧跟随,看似温和的气氛之下却杀机重重。

    何明远从胸口拿出了一匹生绢,放在了几案上,送在了张孝嵩面前。

    张孝嵩看了他一眼,将生绢展开,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一条条款项,他的目光在图绢上快速的浏览。

    看完之后,张孝嵩笑着问道:“割地赔款这是郎中拟定的条约吗”

    “不错!如今大食在呼罗珊的兵马全军覆没,河中九姓早已破胆,现在进军,西域可传檄而定,此时正是逼大食签订停战条约的最佳时机,此条约一签,这可是不世之功啊!”

    “那你的意思是”

    “御史节度三军,明远已经从您老手里拿了不少的功劳,岂敢贪天之功”

    “你要把这功劳送给我”

    “正是如此。”

    张孝嵩轻轻抚着自己嘴唇上的小胡子,他十分仔细地盯着何明远的那双大眼,发现他并没有撒谎,而且极其真诚,他刚要问为什么,却见何明远对着营外说道:“抬上来!”

    一声令下,十几个大汉抬着箱子从帐外走了进来,他们将箱子一一打开,里面全部装着金银珠宝。

    何明远说道:“金银十万贯,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这让张孝嵩更加疑惑了,不仅要让功,还要送钱,这事情也太反常了,莫非何明远真的要谋他

    张孝嵩问道:“郎中这是何意”

    何明远收起了笑容,说道:“明远一介庶民,没得罪过什么人也不想得罪什么人,可是这麻烦就没断过,为什么呢就因为我爹是何世仁,明远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酷吏之子这身脏泥,所以,若是家父有什么得罪御史的地方,还请御史见谅。”

    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可张孝嵩也不好直接把东家给卖掉,他笑着说道:“郎中说笑了,你我同朝为臣,我何苦呢”

    见他不肯承认,何明远说道:“阿史那献临死前已经全招了,咱们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看着眼前发亮的金银珠宝和几案上的军功,张孝嵩动摇了,他咳嗽了两声,低下头小声说道:“令尊与在下从无交集,在下也是受人之托。”

    “受人之托”何明远实在想不起来自己得罪了谁,能而且还能动用这么大的能量。

    张孝嵩没有说话,只见他的手指在几案上轻轻舞动,写了一个‘元’字。

    何明远这才恍然大悟,他万没想到元家竟然能够让一个御史于万里之外追杀他,其实参与此事的还有一个人,张孝嵩没写也不敢写。

    何明远抱拳拱手道:“多谢御史,末将祝御史早日克平西域!凯旋归来,伽罗!”

    &nb



第二十三章 天子难断家务事
    “驾!”

    “驾!”

    长安上空夜色尚存,一阵清脆的马蹄声踏碎了长安的宁静。

    三辰旗被寒风拉扯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

    白气从士兵和马儿鼻子和口中吐出来,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

    “吁~”

    士兵翻身下马,一步并做三步地跳到了衙门前,将手中的信筒交在了值守人员手中。

    过了没一会儿,衙门里的小吏像他一样,骑着马向大明宫飞驰而去。

    “西北大捷……监察御史张孝嵩及兵部郎中何明远破贼与波悉山下,歼敌二十万,获牛马羊驼无数,金银财宝称是,西域诸国,传檄而定,大食吐蕃,俯首称臣!

    “西北大捷!监察御史张孝嵩及兵部郎中何明远……”

    西北大捷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明宫,一个老者从中书省的大堂内走了出来,眼神中带着些许暗淡。

    “何明远哼哼!出人意表啊!”

    此时李隆基刚刚换好了衣服,便接到这么一份儿大礼,激动地连鞋都没穿,就直接从大殿里跑了出来。

    高力士拿绵袍紧紧跟在身后,叫着:“圣人!圣人!龙体要紧啊!”

    李隆基一把夺过了小中官手中插有羽毛的塘报,在看到内容的那一刻,喜极而泣。

    高力士马上为他披上了袍子,只见他站在宫门前,抬起头来,颤抖着说道:“父皇!您在天上看到了吗大唐又胜了!四海之内,再无敌手!”

    高力士马上匍匐在了他的脚下,跟他一样高兴:“奴婢恭喜圣人。”

    李隆基紧握着信筒,走在大殿中,激昂澎湃地说道:“朕要冠绝千古!朕要像太宗一样,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天可汗,要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我大汉之臣妾!”

    他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在大殿里欢呼着,何明远用事实,向他证明了,震天雷绝对是当世最好的武器,有了这东西,别说攘除四夷,就是攻破铁门关,打到大马士革也不成问题。

    他坐回了几案前,拿起毛笔,高力士马上就十分懂事的凑到跟前,用口水将毛笔润湿,随后才开始磨墨。

    李隆基咬着笔头自言自语道:“给他们俩封个什么官好呢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思索再三,他在纸上写下了张孝嵩与何明远的名字,并在他们下面写下了对应的爵位。

    张孝嵩:南阳郡开国公。

    何明远:中山郡开国公。

    但他又一想,把何明远下面的中山郡涂掉,改为了安平县,然后又将安平县改为了中山郡,就这么来回涂抹着。

    杀敌建功,是件好事,同时也是一件麻烦事。

    权,就是平衡,就是分配,就是赏罚。

    想要一碗水端平,做到赏罚分明,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秤杆上有刻度,可功劳簿上却没有,何况这其中还掺杂了人情,资历,等等等等乱七八糟的东西,稍有偏差,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这麻烦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埋伏在暗流之下,不知何时会爆发的麻烦。

    作为一个皇帝,人君,必须得慎之又慎,所谓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这句话,可不是对地里的老农说的,他们一辈子休想体会到这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感觉。

    纠结了好半天,李隆基依旧想不出如何封赏张孝嵩他们俩,一个逼着大食签订了康居之盟(唐阿——阿鲁迪条约),把大唐的领土直接推到了康居首府阿鲁迪,将昭武九姓纳于大唐的保护之下,还额外取得了二百万贯的赔款。

    何明远则更为夸张,以一千之众,横行河西,前后斩首七千余级,把号称二十万的大食联军,尽数歼灭,这简直就是奇迹,想当年李靖突袭阴山,还用了三千铁骑呢!相比之下,他比李靖还神。

    李隆基现在才知道什么叫功盖天下者不赏,若是现在给何明远封了王,这往后他若是再建功勋,还怎么封啊总不能……把他杀了玩个兔死狗烹

    &nbs



第二十四章 凯旋!(为中国队加更一波)
    现在就想问一句:还有谁啊还有谁

    ……

    ……

    冬日的长安,街上人流量逐渐减少,微粒状的雪点缓缓从苍白的空中落下,跟着呼啸的北风,飘摇舞动。

    平康里昏暗的屋子里,两个老人守在火盆前烤火,但似乎火力不够,其中一个老者频繁的咳嗽着。

    “这么说张孝嵩失败了”

    闾怀仁看着桌子上那张三万贯被退回来的存票,有气无力地说到。

    自从何明远走后,他的病情一再加重,如今看到这个结果,更加感到心力憔悴。

    “哼哼哼!千算万算,竟然没想到,给这个小杂碎……铺平了道路!咳咳咳!咳咳咳!”

    他紧握着那张票证,一时难以释怀,不住的咳嗽吓坏了他面前另一个老头。

    吴掌柜赶紧把水递在了他面前,劝道:“闾兄,你可千万保重身体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这条命是元家给的,老夫就是死在这件事上,又有何憾!只怕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带不走何明远这个小兔崽子!咳咳咳!”

    他没想到,当初自己一念之仁,竟然放虎归山,养成巨患。

    “那现如今这事还有转机吗”老吴问道。

    闾怀仁叹了口气,无奈地说道:“让我……再去问问那个人吧!”

    闾怀仁套好了马车,来到了罔极寺,由于他腿脚不便,只好在车中等候,不一会儿,为他赶车的仆役走到了车窗边,说道:“阿郎,主持说姚相公已经搬走了。”

    “搬走了可说去了哪里”

    “说是去了四方馆。”

    “四方馆”

    闾怀仁的眼皮渐渐垂下,停顿一会儿说道:“老四,回平康里。”

    “阿郎要回府吗”

    他咳嗽了两声说道:“咳咳咳!去,去春香院!”

    仆役怔了一下,应道:“诺!”

    若是他们家的少郎君去春香院,那还能理解,可闾怀仁都快入土了,去那种地方做什么他也不敢多想,拉着马车,回了平康里。

    雪渐渐大了,路上的行人更加稀少,走进平康里,莺歌燕舞,相比于春夏时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胜。

    春香院中,传来阵阵婉转的歌声,以及各色丝竹。

    由于是冬天,门窗紧闭,空气中混杂着各种气味,脂粉裹挟着汗液与金兽中散发出的香料相融合,形成了这里特有的风格。

    “梆梆梆!大郎!大郎!”妓院的仆役手提着水壶站在外面,轻轻叩门,轻声呼唤,生怕惹怒了这位小相公。(小相公,对宰相儿子的称呼。)

    “梆梆梆!大郎!大郎”仆役继续喊到。

    反复喊了好几次才从屋里传来回应。

    “何事”

    听到他语气中没有生气的意思,仆役才笑着说道:“元家店的闾大掌柜求见。”

    “知道了,让他候着!”

    姚彝又在榻上躺了一会儿,才从被窝里爬出来,他美美的伸了个懒腰,起身换上了衣服。

    女子躺在榻上,睡眼惺忪地看着他,问道:“什么事这么着急”

    姚彝打了个哈欠,说道:“元家店的闾大掌柜来了,我得去见见他。”

    女子一听是闾怀仁,便不再多问,也不像往常那样缠着姚彝,只是缩在被窝里,继续着昨日尚未做完的美梦。

    姚彝稍作洗漱,便在仆役的带领下,来到了楼下,走进房屋,只见里面除了一个老头以外,别无他人。

    姚彝笑着说道:“世伯,许久不见啊!今日怎么有兴趣来这里有什么事吗”

    闾怀仁仍旧是那副病殃殃的样子,一阵咳嗽后,才开口说话:“贤侄,我有急事找你爹,可我听说他搬进了四方馆,那里离圣人太近,我不好见他,只能来这里找你了。”

    “哎~有什么事情您老言语一声就行了,这么大岁数,何必亲自前来”

    “此事非同小可,我只好亲自走一趟,闲话我不多说,贤侄,这是长安



第二十五章 李隆基的野心
    游行队伍一路来到丹凤门前,何明远再次下马,将手中的降表和捷报,递献在了高力士手中,各国的使臣,满朝文武百官,全部跪在雪地里,向高高站在丹凤门城楼上的大唐皇帝,叩首祝贺。

    高力士拿着捷报,高声朗读,跪在雪地里的人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哥舒翰他们等着赏赐,郭子仪等着升迁,各国的使臣在华丽的战报面前瑟瑟发抖,还有的在冰天雪地里叫苦连天。

    何明远则是最后一种,他焦急地等待着这令人崩溃的仪式的结束,别的不说,就这一身的铠甲,他都承受不了,更不要说还要上马下马,接下来还要一路走上含元殿,在那里接受封赏,这简直比让他去西域远征还要头疼。

    高力士的声音缓慢而清晰,它们像刀子一样戳在何明远的肩膀上,膝盖上,和手指上。

    待他念完,何明远腿都快跪麻了,虽然这是一副锻炼已久的膝盖,但他还从没有进行过负重练习,六十多斤的铁片如同利剑,把他膝盖上的老茧穿破,插在他的骨头里,阻碍着血液的流通。

    “本以为世间的痛苦,无过于跪在算盘上,没想到,还有让披甲罚跪的!老崔,今天总算见到比你还狠的人了!”

    “啊切!啊切!”

    崔若萱站在人群里,远远的望着他的郎君,摸了摸鼻子,叹道:“一万两千里征程,走完了还得过来跪着,真是苦了他。”
1...7172737475...9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