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窥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诀明子

    陈卿皱眉道:“这么说来,他们莫不是怕路途遥远,兴师动众,又充满很多不可知的风险,所以……”

    申经笑道:“自古富贵险中求,做生意哪有怕吃苦的。”

    “那可是因为,这和朝廷做生意,非得有官府的人脉,然后……”陈卿想起了王爷提到过申纶,终于还是触及了这层关系。

    “难道陈大人也觉得此番我们能有此行,是和申纶申大人的照顾有关吗”申经苦笑道。

    “没,我没这个意思,申掌柜,我是说……”陈卿觉得这话可能说过了,却已是来不及收回。

    “确实是有关!”申经毫不掩饰道,“这个也没啥好瞒你的,这次如果没有他,我

    们可能不会下决心做这桩大买卖,你也知道,盐这种东西一直都是控制在朝廷手中,想要拿到盐引,没有一定的官场人脉,上下活动,可能会比较麻烦,这个我并不否认啊。”

    陈卿瞪大眼睛看着他,惊讶于申经这么够朋友的,对他这么坦白。

    “士农工商,士居其首而商居其末,话说回来,哪个做生意的人背后还没有一些官府的资源啊,远的不说,就潞州而言,张家,王家,孟家,这些大家,论实力远在我申家之上,其背景哪个不比申纶一介知州强的多,可为什么他们却不动呢”

    陈卿这才想起之前的问题,不由得好奇心更甚,“是啊,既然如此,为何中盐之商如此之少呢”

    前方不知出了什么问题,车队干脆停下了,陈卿骑在马上努力朝前看去,除了看到最前面人的后背外,再也看不到其它。

    只听申经长叹一口气道:“纳米中盐之法本为朝廷所创,意在鼓励商人为朝廷送粮到边关,使边关粮储充足而商人亦有利可图,本是好事,实行之初确实起了很大作用,各地商人奔着巨大的盐利不辞劳苦为朝廷运粮,有的甚至直接在边关开垦土地,雇佣当地百姓种地收粮,就近给边仓送粮以换取盐引,一时边储充足。而我山西商人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更是纷纷响应,很多大商趁势崛




第109章 仓场夜话
    申经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问,愣怔一下,慢慢靠近一些,在他耳边道:“这个,等到了地方,我慢慢跟你说。”

    陈卿见周围人声嘈杂,点了下头。

    不过二十里路,由于行人众多的缘故,等他们到达广备仓附近的时候,已是暮色将至。

    夕阳西下,塞外风光,云沙浩荡,天地苍茫。

    不知何处传来了一阵战角声,呜呜咽咽,在这尘土飞扬的黄昏,给人一种悲壮和苍凉的意味。

    越是靠近仓廪,前方的路忽然变得狭窄,坎坎坷坷,不太好走。

    陈卿特别留意四下的环境,注意到这一路上明显多了很多来往的兵士,有骑兵也有步兵,却不像是城中的巡逻队伍,倒像是在练兵似的,每个兵士都一脸严肃甚至冷漠的从他们身旁跑过,他们个个背刀执枪,杀气腾腾,马蹄卷起尘土,脚步踏着地面作响,让人看着有种紧张的感觉。

    这些人不时从路旁开过,有的干脆从赶路的队伍中呼啸着冲过去,很多运粮之人脸上露出惊慌的神色,连申经都示意申家人全部下马步行,以免有什么麻烦。只有陈卿不以为然,不仅不下马,反而大摇大摆的继续朝前走,惹得旁边的众人纷纷侧目,申经更是几度紧张。

    这时恰有一队骑兵从远处呼啸而过,个个披坚执锐,身上透出凛凛杀气。为首之人体型彪悍,豹头虎目,英武不凡,他头戴一顶明晃晃的凤翅金盔,身上穿着一件镔铁光甲在落日的映照下泛着金光,到陈卿跟前,似乎是有意作弄下他,突然抬起手中长枪快速从他头顶略过,速度之快,仿佛是要在军中取人首级般凶狠。

    陈卿很快感觉到了身后袭来一阵杀气,他却并不惊慌,快速反应过来,在那长枪划过他头顶的刹那,左手快速的接过枪头,用力一旋转将枪头抢过来半截,然后一个侧身,顺势一拽,竟将那马上之人半个身子扯了过来,却并不夺枪,反而用力一推,又将那枪头推了回去,这一拉一放,好生闪了那马上的将军一下。

    “好!”正当申经等人为他担心不已的时候,那队兵士中居然爆发出一阵叫好声。

    再看那将军,也似乎并不生气,反而勒住马缰,打马到他跟前,抬头问道:“好小子,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陈卿看着他,方脸,粗眉,年龄在三十来岁,颔下一部胡须根根如针般刚硬。

    “在下陈卿!今年十八了。”他大方回答道。

    “好啊,十八岁,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啊。”那将军用欣赏的眼光打量下他,又看看他身旁的人。“你们这是,运粮过来的”

    陈卿点点头。

    “这么大一个车队,是中盐的吧。”他继续扫视下周围。

    “是的。”

    “从

    哪里来”

    “潞州。”

    “喔,这么远。”那将军捋捋胡须,“不简单,那你们快些过去吧,再晚些仓官就要收工了。”

    “多谢将军指点。”不待陈卿说话,申经已经上前拱手道,“敢问将军怎么称呼,这里的仓官大人,可是姓赵吗”

    那将军一双虎目从他身上扫过,忽然变得不友好起来,冷道:“本将军的称呼,你们这些商人还不配知道。至于这仓官,你前面去问问不就是了。”说着向周围人喊了一句“走”,竟然拍马扬长而去。

    “这人真是……”他刚走,陈卿看到申经的脸色很尴尬,赶忙说道,“申掌柜,这种武人,都比较粗,他的话你可别……”

    申经故作轻松的笑笑:“哪里话,我不会放在心上的,呵呵,时候不早了,咱快点过去,兴许今天还能赶上最后一趟。”

    ……

    一座座黑瓦青砖垒砌的高大仓房连绵向西而去,一眼望不到头,仓前有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每隔几步便有军士守卫,看着一群群民夫扛着一袋袋粮食踏上高高的仓廒台阶,将粮食送进去。

    仓门前,一个尖头圆脸,穿着绿色犀牛补官袍的人拿着申经递上来的一个帖子,摇晃着脑袋道:“申经,潞州人士,自筹粮草三万石,分装六百辆大车,每车五十石,纳粮中盐。”

    “三万石,三万石。”他盘算着,眼睛离开帖子,眯起一条缝隙道,“哎呦,好大的手笔啊,这可是花了不少银子吧。”

    申经点头哈腰道:“是是是,小人也是接朝廷户部中盐告示,略尽绵薄之力。”

    那仓官冷笑几声:“什么略尽绵薄之力,不就是为了这白花花的银子嘛。大家都是明白人。”

    申经赔笑道:“是是是,大人所言也是。”

    那仓官摆出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抬头瞄一眼他身后的车队,打个哈欠道:“哎呀,今天时候也不早了,本官这就要歇息了,你们明天再过来吧。”说着就要起身。

    申经赶忙暗示下申敏,申敏快速从怀中取出一锭银子,交给那仓官道:“大人您看,这,我们大老远过来,您通融下,先给办个手续,咱们也好找个地方把粮食暂时放下不是,要不然这……”

    那仓官斜他一眼,利索的拿过银子入了自己袖中,这才换上一副笑脸道:“哦,这倒也是,你们这一趟来也不容易,这大大老远的,仓门周围十里,晚了可就不让停留了。

    这样吧,那本官就加个点,给你们通融下,你们稍候把车队拉到仓场里面,那里外头空间大,还有兵士把守,晚上安全的多。”

    “多谢大人!”申经申敏二人连连拱手,恭声道。

    陈卿刚才看申敏给他那银子,少说也有五十两,再看

    一个芝麻点的小官居然如此做派,顿时心头火起,正要说什么,又听那仓官道:“不过今天确实天色已晚,这么大一批粮食,到半夜也卸不完,还是明天一早再说吧。”

    “什么弄了半天五十两银子就只是给安排个地方”陈卿心里更加火大,大声道:“这位大人好大的架势,我们运粮为获利不假,却也是为朝廷备边,今日千里迢迢来了你这里,时间还早,至少能先给我们卸一部分吧,他们那些人不是还在卸嘛,怎么我们就不能……”

    “去去去去去。”那仓官一听果然不高兴道,“你算老几啊,在这里教训老子,你眼瞎了吗没看到天快黑了,说了今天不行就是不行,哪来这么多废话,不想放一边去。”

    “你这人怎么说话的,你眼睛才瞎了,什么态度你这是。”陈卿一听更加恼火道。

    “嘿!他妈的,这是哪里来的小畜生,说话这么不干净。本来我还好意给你们安排个歇息的地方,既然你这么说,拉倒吧,自己找地方去。”

    他说着起身,转身就要走,临走恶狠狠的朝申经



第110章 交粮成功
    “这个人叫张士隆!”

    “张,士隆,他是”

    “他是新一任河东巡盐御史,去年才刚到任。

    ”

    “那他和咱们申大人……”

    “张士隆张大人,河南安阳人,弘治十八年进士……”

    陈卿这下彻底明白了,这个张士隆和申纶,俩人是同榜进士,也就是官场上常说的,同年。

    申经接着道:“申大人说,这个张士隆大人,为官清正,嫉恶如仇,去年刚到河东巡盐,就上书弹劾了河东都转运盐使司的贪官运使刘愉,有他主持河东盐务,商人必能及时支取到盐!”

    “难怪你这么自信,原来早就有备而来,还是朝中有人好发财啊。

    ”陈卿心想着,嘴上却高兴道:“这样就好,那咱就可以放心了,即便受点委屈,也没什么了。

    ”

    申经点点头:“是啊,比起此趟来的大利,受再多委屈都是值得的。

    ”

    ……

    说话间夜已深沉,俩人渐渐睡去,不在话下。

    次日一早,陈卿在一阵号角声中醒来,以为是发生了战事,果断起身,看看周围,车队还在,只是申经不知了去向。

    问过王仲兴才知道他和申敏二人天刚亮就骑马走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正思忖间,听得一声马嘶,远远听到申经的声音:“全队准备,往广备仓,出发!”

    陈卿迎上前,才知他们刚早早去了昨日的仓场,说是打点安排下,这下可以避免一些麻烦了。

    车队经过一个多时辰赶路,再次来到那仓场门口。

    这时一位穿着七品鸂鶒青色官袍的中年男子早早便在门口打招呼,身后还跟着几个小官,自然也包括了昨天那位。

    “请问哪位是陈卿陈大人”他见面便问道。

    陈卿打马过去,一副昂昂的样子。

    昨日还那么威风的那个小官上前施礼道:“原来是陈大人,小人我昨日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您,还望您大人有大量,不要跟我一般见识。

    ”

    陈卿记得申经昨晚说的话,自然也不想惹麻烦,下马道:“哪里哪里,我也是年轻气盛,大人莫怪,再说了我不过是个王府官,您无需这么客气。

    ”

    “理该如此,理该如此。

    ”那穿着七品官袍的男子笑道。

    他说着从怀中拿出一封书信似的东西,面向申经道:“原来是申大当家,我也是今天一早才收到吴参将的信函,说申掌柜是奉旨为朝廷边关运粮,此乃大义之举,本官自然当好好招待,申掌柜,里面请。

    ”

    他说着吩咐手下一人:“你去安排下,找周把总,说吴参将的意思,让他手下兵士们出些人,等下帮忙搬运粮食,做好登记。

    ”那人赶忙

    下去了。

    这边申敏等人也开始向车队下令:“各车以旗长,各队以队长为单位,等下听候命令,待仓官检查粮米后,按规矩将粮食送到官仓,不得有误。

    ”

    一时间,整个仓场开始为这支庞大的粮队忙碌起来。

    六百多辆大车,八百多车夫马夫,各色人员开始甩开膀子卸车,不一时一队约有几百人的官兵在一个瘦高个顶着盔甲的人员带领下也从仓场内开出来帮忙,从早晨一直搬到晌午,用了近四个时辰才将所有粮米搬运完毕,仓官一一检查清点造册登记。

    陈卿等人自然是没有动手,被安排在仓场内一个小屋子里喝茶聊天。

    在闲聊中他才知道,今年朝廷户部开中盐引正好就是二十万引,而积极参与此次招商中盐的的确自始至终只有申家一家。

    那仓场大使姓吴名着,在这里很多年了,说朝廷在这之前也曾下过两次榜文开中,从前年到现在,就没见哪个商人来过,陈卿追问原因,他却缄口不言,自然是印证了申经的说法。

    这时,一个仓官进来,给吴着递上一张纸,向他使个眼色,那吴着拿给申经看看,上面写着粮草已经清点造册,共两万八千石,可中盐引十八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引,给申经确认,旁边的申敏看到脸色一变就要起身显然是有话说,却被申经按下,拱手道:“正好正好,我们这一路上行走两个多月,途中损耗在所难免,难为大人了。

    ”

    吴着随后吩咐人拿上一应手续过来,陈卿看时,有法票、勘合、底簿等,只见他拿起一支毛笔,蘸着朱砂墨在法票上写下,‘大同广备仓开中纳粮,粟米一万三千石,麦一万石,豆五千石,以上共计二万八千石,该河东盐运司支盐引十八万六千六百六十七引。

    ’再次让申经确认无误后,盖上收讫之章,并下面三张底薄,一起加盖骑缝印章。

    他将那法票撕下给申经以为到河东运司支盐凭据,三张底薄则是除自己留下一张外,其余快马发山西布政司、并河东盐运司收掌以为核对。

    “你拿着这法票堪合到河东盐运司衙门及其下盐课提举司,照数支盐就是。

    ”

    申经恭敬的接过,连声拱手道谢。

    这场历时两个多月的运粮之行终于告一段落。

    随后,申经留在仓场,说与那仓官还有要事要谈。

    低声在申敏耳边耳语些什么,申敏随即带领陈卿等人并所有随行车夫人员全部赶往大同府。
1...4041424344...1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