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娶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玖拾陆
寿安打开来看,还未细读信中内容,就已经被那一笔一划都逗得合不拢嘴了。
比起顾云锦用右手书写时的潇洒,左手的这一行行字……
寿安歪着脑袋想了想,大抵应该称为“童趣十足”。
如此童趣,将寿安郡主心里的那点不快一扫而空,整个人都舒畅起来。
至于信上开解了些什么,倒是没有那么要紧了。
林嬷嬷依着寿安的意思,寻了听风过来。
听风立刻就到了,从笑眼弯弯的寿安郡主手里接过了那封信,目光便凝在了信封上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上。
他一愣,他家郡主何时结交了这么一个刚提笔写字的友人
待翻到后头看见落款,听风一下子就悟了。
这是顾姑娘的字,右手伤着,写出来的可不就是这样的嘛。
寿安道:“顾姐姐伤了手的事儿,你可知会哥哥了”
听风应道:“当天就给小公爷递信了。”
如此要紧的事情,听风不敢有半点耽搁延误,细致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便清清楚楚写下来,使人往南边送去了。
听风还去见过夏御医,并向乌太医打听过之后养伤的计划,一并原原本本转达了,为了陈述明白顾云锦具体的伤势,他甚至描了一副画,手臂如何、手掌如何,全标注清楚。
想来,小公爷那儿该收到信了。
“这一封也送去,”寿安笑道,“你跟他说好,这信呢,我是借给他看看的,回头要还给我的。”
听风颔首。
寿安笑声不减:“知道为什么要把信给哥哥吗”
“哎”听风不由疑惑,对上寿安的笑容,他赶紧思索起来。
按说,让小公爷知道顾姑娘的伤情,肯定会叫他心疼又不舍的,可郡主这般高兴做什么
莫不是信里写了什么欢喜大事儿,郡主想让小公爷也一道乐一乐
听风这么想,自然也这么答。
寿安却是摇头:“不对,再猜。”
听风皱眉,难道真的就是为了让小公爷心疼的
“也不对。”寿安笑得眯起了眼睛。
这下子,听风只能摇头了:“不是为了让爷乐一乐,也不是为了叫爷心疼,那奴才真的猜不出来了。”
寿安抚掌大笑:“是为了叫哥哥又心疼又乐一乐,两者不可缺一。”
这么俏皮逗趣的答案,别说是被问得一脸懵的听风,屋里林嬷嬷几人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听风挠了挠脑门,也憋不出,笑了。
等他回到自个儿屋子,写了手书,把顾云锦的信一并装进去时,听风越想越乐呵,连火漆都险些盖歪了。
翌日天晴,徐令峥、徐令澜与魏游一道去接回门的徐令意与新姑爷,才刚到尚书府外,就热出了一身汗。
这亲事,纪家结得十分满意,昨日徐令意在纪家认亲,亦是收获了一堆好评,因而娘家人来接,纪家上下客气又周到。
回门礼都是早早备好了的,没有耽搁,也不见怠慢,青柳胡同里,徐驰和魏氏长着脖子等了会儿,就见马车回来了。
魏氏很挂念徐令意。
王家婚事告吹、徐令意前途未卜时,魏氏日日急得嘴上冒泡,恨不能立刻有一合适的人家,把女儿聘了去,不要在家变成了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等冒出来了个纪致诚,确定纪家是诚心诚意结亲的,魏氏欢喜得都要上天了,盼着日子飞快,把婚礼议程迅速走完,也省得今天这个漏了、明天怕那个疏忽了。
只是,真到了徐令意嫁了,所有的忙碌都结束了,魏氏的心又变得空落落的。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小媳妇与大姑娘
出嫁女与娘家之间的那点儿事,让魏氏来说,她都能说上三天三夜不重复不歇嘴的。
魏家只是商贾,只从这一点看,魏氏无疑成了那只飞出来的“金凤凰”,上下都盼着她拉扯一把。
可徐家真正的官场前途全压在徐砚身上,与徐驰、魏氏并无关系,魏氏能使得上什么劲儿
借了杨昔豫的光,把魏游接到京城读书生活,已经是魏氏能做到的极限了。
可娘家就真能满足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
魏氏不止魏游一个侄儿,她扶了一个,其他的兄弟嫂子亦都眼巴巴看着,想要把好处落到自己孩子头上。
便是得了好处的魏游的父母,也与魏氏爹娘一道,指望着魏氏给魏游结一门好亲,铺一条阳关大道。
亏得魏游是个拎得清的,知道进退、懂得感恩,要不然,魏氏更怄。
正因为尝过娘家上下眼巴巴盯着的滋味,魏氏暗暗下定决心,绝不能像自个儿父母一般,给嫁出去的女儿那么大的压力。
徐令意婆家再风光、再好,他们也不能扒上去不放。
徐家其他人的前程
自个儿挣去!
反正,徐砚的官途还很顺畅,杨氏又是个要脸要皮的,自认高魏氏一截,断不会把徐令峥和徐令婕的将来摊到徐令意身上。
魏氏除了女儿,就只有徐令澜一个儿子。
只要她这个当娘的还有一口气,她绝不许徐令澜将来昏头转向。
魏氏目光温柔,与徐令意道:“你已经是他家媳妇了,往后就只管自己好好过,咱们同在京里,你想我们了,逢年过节都能回来,平日里还是以纪家为重。
纪家看重姑爷的功课,月考成绩好了,老大人脸上有光,你多嘱咐姑爷念书,不要你一进门,他成绩就往下落,那……”
这些内容,魏氏絮絮叨叨的,其实也说过好几遍了。
徐令意明白母亲就是担心她,没有觉得烦闷,认真听她说完。
等前头开了席,这才扶着魏氏一道过去。
回门宴,一切都很顺利。
魏游与徐家兄弟的酒量都普通,纪致诚也一样,便各自客气地对饮了几盏,吃菜去了。
夏天日头长,但魏氏顾念纪家,早早便催徐令意回去,不管怎么说,中元节肯定能见着面,算起来也就半个月的工夫,没有那么难捱。
等徐令意回了尚书府,与纪致诚商议之后,给西林胡同递了帖子。
单氏生辰这日,顾家没有请外客,连单氏的几个友人都没有请,只家里人坐下来吃顿饭,热闹热闹。
徐令意夫妇要来,单氏自是欢迎的,但她最盼着的还是顾云思和傅敏峥。
顾云锦也在等顾云思,有些日子没有见,她还怪想念的。
顾云思看起来气色不错,精神奕奕的,拉着顾云锦就道:“伤势如何敏芝回来告诉我的时候,可把我吓了一跳。”
“傅家姐姐那日也在,就知道我这只是伤口看着唬人,养起来并不艰难的,”顾云锦笑道,“再说了,你自小练功时难不成没受过伤”
顾云思点了点顾云锦的额头。
练功受伤,与空手拦鞭子,怎么能一样
顾云锦又道:“段四姑娘也去太师府了吧”
“来了的,”顾云思哼了声,“客客气气地赔礼,我们还能如何真揪着不放,便成了我们的过错了。我与你说,下回遇上段保珊,你别理会她,她就不是个好的!”
顾云锦顺着问道:“你怎么知道她好与不好”
顾云思一怔,复又撇嘴:“我虽不知,但敏芝知道,能让好脾气的敏芝提起她就摇头,段保珊也是有本事的。”
傅敏芝的脾气,在一众贵
第三百六十四章 细小趣事
自个儿的娘家,顾云思自在惯了,险些笑得直不起腰来。
徐令意略矜持些,但也笑个不停,好不容易缓过气来,便问:“日子挑得如何了”
顾云锦答道:“送来了三个日子。”
如上一次在清平园里,安阳长公主说过的那样,所有的日子都是礼部和燕清真人选出来的。
宁国公府里挑挑拣拣的,最后定了三个,写在帖子上送来给顾府决定。
这里头有些讲究,还要避开顾云锦的小日子。
偏顾云锦的小日子,疼倒是不疼,就是毫无规律。
按说该请大夫调理一番的,但顾云锦丝毫不痛,小日子里也生龙活虎的,再者,刚开始的头半年,时间不准也不是什么大状况,彼时问过乌太医一句,只说岁数增长了自然而然就规律了。
那之后,府里大小事情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徐氏和单氏,哪个都忘了这一茬。
等拿着帖子一看,再问了顾云锦一回,这才双双傻了眼,赶紧让乌太医诊脉写方子。
乌太医亦是哭笑不得,依他之见,顾云锦的身体没有什么毛病,再过半年一年的,估计就差不多了。
不过,婚期要提前约定,不能因此而耽搁,乌太医便给留了药方,又去了一趟宁国公府,仔细与长公主解释了一番。
葵水,有人来得早,有人来得迟,十五岁的小姑娘,日子不稳定也不是什么大事,确定身子无碍,长公主便放心了,只说挑个顺眼的婚期便好。
十月初七、十月二十九,十一月十六。
顾云锦自个儿看上的自是最迟的那一个。
倒不是有心要让蒋慕渊等着,而是她要等顾云齐回京。
兄妹两人之前就说好了,顾云锦这一次很是希望顾云齐能看她出阁。
“哥哥说了何时能回来吗”顾云思问道。
顾云锦摇头:“前回送家书回来时,还未有准数。”
“别不是你最终定了十一月,哥哥还是赶不上……”顾云思叹道。
她并非不理解顾云锦的心情,一生一回的大日子,谁不希望亲人们都聚在身边
可人生不可能事事圆满,有些事情,强求过了,最后空落落的反而是自己。
一如她,她从京里出嫁,祖母、父亲就无法送她出门了。
顾云思不希望顾云锦执念太深,最后反而坏了心情,半宽慰半打趣,道:“若赶不上,你到时候罚哥哥三杯酒呗。”
顾云锦何尝听不出顾云思的安抚之意
当即她心下一暖,歪着头,故意逗趣道:“赶不上,我就不嫁了。”
这话一听就是嘴上的胡言乱语,顾云思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挥手道:“那你就不是小媳妇了,赶紧让开,别耽搁了我和令意说话。”
徐令意亦摆出了一副嫌弃神色来。
三人互相看了看,又笑作一团了。
顾云锦笑眼弯弯,靠在顾云思身上:“哎你们刚才到底在说什么”
顾云思笑着看了徐令意一眼,答道:“在说平日相处。”
一听这事儿,顾云锦一下子兴致十足,凑上去看徐令意:“才嫁了几天,哪有那么多的平日对了,你们一道念书吗你把他的香料换了吗”
顾云思不知道“换香料”的由来,亦是十分好奇。
徐令意的脸刹那间就红了,嗔了顾云锦一眼:“换了,我换了四五种,我高兴熏哪种就熏哪种!”
这当然就是说说而已的。
成亲这几日,纪致诚没有去国子监,留在府里陪徐令意适应新的生活。
&nb
第三百六十五章 示意图
年节里,陪徐令意去见纪致诚时,顾云锦曾在拐角处断断续续听见这位表姐夫与徐令意说话,稍稍知道些对方的性情。
而对于傅敏峥,顾云锦则陌生得多。
哪怕是在顾云思回门时见过,对顾云锦而言,傅敏峥还是傅敏芝口中那个话少又清冷的形象。
虽然他给顾云思画过好几副江南美景,但这两人相处起来到底是什么模样,顾云锦还是猜不到。
“话少,会不会闷”顾云锦问道。
顾云思略一怔神,复又抿着唇笑了:“谁说他话少的我是不觉得。”
见顾云锦不解,顾云思解释了一句:“只要有心,总会有话说的。”
徐令意闻言,认真品了品,颔首认同。
顾云锦亦思索着……
可不就是那样的嘛。
想要对一个人好,想要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再不善言辞的人,都会寻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即便不是侃侃而谈,也能用眼神、用神态、用生活里细小的一举一动,来温暖对方的心。
而心不在一处的两个人,就算他们各个都是嘴巧之人,也只会落到“说不拢”的结果。
能得一个彼此之间愿意说、愿意听的人,是一种幸运。
中午开宴,单氏兴致极高,笑哈哈地饮了几盏酒。
纪致诚的酒量很一般,又隔了一层,顾云宴与顾云熙两人也就没有一味劝酒,让他随性便好,只多劝了傅敏峥几杯。
傅敏峥的酒量比纪致诚好一些,但与顾家兄弟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