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李寒衣
崔超看向赵普,他最看重的人尚未发言。
赵普一直在沉思,他相比李博和高览而言,只是有时代的优势,如果单纯看待这件事,他在道德上未必有李博为民请命的高觉悟,在军事上也未必比高览未雨绸缪更高明。
但他知道四月即将到来,汉军的大反击已经不远了,他们是时候离开蠡吾,参与到这场决定整个战争胜利的战役中去。或许因看守俘虏不利,自请离开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但却可以两者兼顾。
“我以为子陵的建议乃是大仁大义,云台的建议亦是防范于未然。崔公不妨暗中遣人放这些俘虏离开,此举可收揽人心,又可顾全大义。至于君侯哪里,让他对崔公生出间隙,哪怕治一个看守不利之罪。崔公正可借此离开,此刻各州郡招募的平叛义军活动于河北各处,我们何必枯守于蠡吾城呢”
赵普的建议有自己设身处地的考虑,他此刻需要成就功名,若不然无法到洛阳为官,无法到洛阳为官,就无法阻止董卓入京。
但这个建议对于崔超、高览和李博亦是有利无害。假若刘广真残杀俘虏,赏赐更多名声更响,但博陵不比边郡,纸包不住火,那时暴虐之名根本洗脱不掉,或许刘广他不在乎,但崔超和李博不可能不在乎。
从建功立业的角度,不管是刘关张三兄弟,还是董卓和曹操均是在平叛中登上历史舞台。
枯守蠡吾或者安平,只会与这些大人物差距越来越大。
崔超思索片刻,便吩咐高览着得力人手去办,在入夜之后,悄悄放这些俘虏离去。
到了夜半时分,潘琦带着刘广的手令出城欲斩杀两千俘虏,哪知还未赶到营地,就远远听到士卒大喊:“有人劫营,有人劫营...”
潘琦大惊,慌忙带人赶过去,哪知这个俘虏营已经人去营空,只剩两三百名汉军倒在地上,远远还可以听到马蹄以及脚步声,这次出城他并未备马,哪里追去
翌日,窝火的刘广尚未治罪,崔超已经赶来自请责罚,他坦言昨晚有一伙人下药放倒俘虏营看守的士兵,放走了俘虏,是他看守不利,愿意来请罪接受处罚。
放在平时,刘广或许不会治罪还会宽言安慰两句,但他此刻窝了一肚子火,已经
第十三章 枪神童渊
崔超在书房处理崔氏的一些账目,这些日子来安平境内屯兵日益增多,自然花销呈几何倍数增加。
崔氏在之前已经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余粮渐渐支撑不住,他不得不遣崔钧在城内购买其他大户家的粮食。
再加上制作武器,打造铠甲等一系列的花费,让崔氏的账本一下子厚了好几倍,哪怕财大如崔氏,也有些捉襟见肘。
赵普赶到时崔超仍在登记账目。
两人名为宾主实为挚友,回安平这些日子朝夕相处,愈发亲密。
崔超自然不用管那些凡俗礼节,“安定随便做,我忙完与你说话。”他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崔公先听我一言,这账目早记晚记不都一样眼下可是有更重要的事。”赵普更是不客气,直接把他账目收了起来。
崔超只好道:“那好,你说吧!到底什么事如此紧要。”
赵普道:“皇甫嵩等人在长社大破黄巾军的事,崔公肯定已然知晓。那么这就意味着朝廷的反击要来了,此时更改加紧联系北中郎将才是,再不济我们也得清楚现在局势才行啊!”
北中郎将也就是卢植,因为赵普知道卢植与张角的决战将要开始,所以他分外的着急。
这点崔超自然是无法理解的,黄巾军有数十万之众,哪怕皇甫嵩曹操他们斩首数万,就意味着汉军要开始反击
再说长社那边的汝南黄巾军并非主力,幽州、冀州和荆州都还有大股的黄巾军肆虐。
赵普着急的就像错过再也无法立功了一般。
“安定何必如此着急呢你提过之后,我已经遣人往那边探听消息了。可我们冀州是黄巾军肆虐最严重的地方,再往东去到处都是乱军,活人过不去啊!”
崔超并非没把这事放心上,他虽然不理解赵普为何如此急切,但是有之前屡屡应验的先例在,他已经尽力而为了。
赵普本要说不抓紧我们肉肯定吃不到,只能喝汤了。但转念想到崔超毕竟不像他来自另一个时空。谁能想到眼下如此势大的黄巾军再过两三个月基本就平定了呢
何况这事还真着急不来,贸然让斥候深入黄巾军腹地,只会徒增伤亡罢了。
“罢了,既然崔公已经尽心,这事安定也就不催了,就当我是来闲聊的吧!”赵普最终还是压下了心中的急切。
崔超微笑道:“安定莫要心急,有件好消息说于你听,前天一位安平人从常山郡那边逃了回来,符平从他那里探听来了一些消息。”
赵普微皱眉头,“常山郡莫不是有常山赵子龙的消息。”
这是他下意识就说出的一句话,在他的思维里,这个时代跟常山郡联系起来的只有赵云。
崔超摇头道:“那倒没有,他只说常山郡虽然被黄巾军占据,但百姓都还算安全,那方黄巾军的渠帅叫什么童渊。此人还算仁德,约束部下对百姓秋毫不犯,还杀了不少城内的贪官恶霸。所以,你那兄弟和侄子想来应该无事。”
“童渊”这名字赵普听起来蛮熟悉的,但一下子没想起来。不过他其实不用崔超来告知。
赵云会是当世名将,黄巾之乱自然不会有事。
不过提起赵云,赵普猛然间想起来这童渊是何许人了。
此人在史书上根本没有提及过,这是一位只存在于野史演义中的传说人物。所以他一时想不起来。
据说赵云枪术便是由童渊传授,他更有一个响当当的绰号枪神。
“这童渊可是号称枪神的那个人”赵普不由问道。
崔超常年在边郡经营崔氏的产业,童渊他没听过,但枪神在民间广为流传,他倒是有所耳闻,想来此人的绰号远比本名要响亮的多。
“这我也不是很清楚,想来云台应该知道。”
这时屋外有人
第十四章 大军集结
赵普从崔超那里回来后,再也没有去催促过联系卢植的事。他觉得自己也许是真的操之过急了。
为了平复自己略有些焦虑的心情,他特地让崔钧帮他购置了古琴和琵琶,以声乐自娱。
在另一个时空,赵普是最知名的历史考古学者之一。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有特别的天赋,仅仅是爱好而已。
音乐尤其是古乐才是他的天赋所在,他甚至一度想要辞职做一名推广古乐谱的音乐人。
众多知名的古乐谱如霓裳羽衣曲、十面埋伏、将军令等,他随身带得那本尚在修订中的《古乐谱均》均有收录,而且均是他经过润色改编过的。
后汉时的读书人,因为前朝独尊儒术,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和数,基本是必修课。只不过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
所以,基本上这时的士人都略通音乐。
因此,赵普让帮忙购置乐器,崔钧并不觉得意外,这是古人陶冶情操的必需品。
他把琴和琵琶带来之后,简单闲聊了几句后,就出了崔氏为赵普准备的小院。他近来忙得不可开交,购置铁器,采办粮食布匹等很多事都得他去办。
可赵普院中的琵琶声一响,崔钧给勾回去了。
赵普许久未曾弹弄琵琶,小试身手来了一曲琵琶语。
音乐的发展,不敢说越往后越动听,但无疑越往后就越繁复,越完善。
崔钧自然不曾听过这首后世名曲琵琶语,被其韵律打动,惊为天人,定要拜赵普为先生学习乐谱。
赵普在另一个时空教书育人,自然不讨厌学生。可后世的声乐和此时差异巨大,教习方法自然也大大不同,他根本无从入手。
只是这崔钧态度坚决,他实在拗不过,只好答应他,不过得等到平定了黄巾之乱,那时再开始授课。
这点尽管崔钧一再央求,赵普也不肯退让。他玩琵琶古琴,本来是为了这段时间自娱自乐,教学生不是给自己找烦心事吗!
五月份的下半月,赵普基本都在尝试以乐静心。偶尔会去军营一趟,他纵然不擅军事,但觉得在乱世这方面还是要学一学的。
六月伴随着雷阵雨轰鸣而来,赵普坐在屋檐下拨弄古琴,然而琴声俱被雷雨声淹没,这让他颇为心烦。
恰巧这时崔钧打着雨伞匆匆而来,他以为崔钧是来学琴的,意兴阑珊道:“这大雨天你觉得还适合探讨声乐吗”
崔钧道:“先生误会了,是阿叔让我来的,巨鹿郡那边情况有变,阿叔传唤先生前去商议大事。”
赵普闻言拿起墙角的油纸伞,就冲着崔超那边去了。他等这一刻可太久了。
两院相隔不过数百步,雨势也远没有雷声轰鸣的那么大,但因为赵普跑的匆忙,半边身子都湿了。
崔超房中此刻已经坐满了人,除了高览、李博之外,还有其他的军事长官。
毕竟此刻安平县加上崔氏的义从,这里得有近一万五千人的部队,这么庞大的基数是需要临时设立一些校尉来操练和统领的。
汉时的军制不如后世军师旅团这样简单分明,京师兵和地方兵完全是不同的编制。
这里简单说一下地方兵。汉军在地方均是有太守领兵,太守下一般设有郡尉,协助太守管理军队。
而一郡兵力通常只有万人左右,像河内、汝南这样人口极多地域广阔的大郡除外。
这万人军队通常分为若干部,部有校尉辖制,校尉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此刻这支由崔超率领的安平军,几乎就是一郡之兵。但崔超只是挂名的涿县县尉,跟郡守这样两千石的官职差的有点远,因此他不敢贸然设置郡尉这样军官。
只是把部众分为五部,设置了六名校尉,五名校尉辖制五部兵卒,他们五人则听从高览调遣,高览
第十五章 断其后路
校尉们的建议不可谓不合理,但显然缺乏更深层次的考量。
决定平叛胜利与否的是朝廷派遣的三路大军,而这三路大军中重中之重又是卢植部这四万人马。
如果刨除可以站在上帝视角下的赵普,所有人对这场决战都是信心不足的。
一是人数相差悬殊,四万对近二十万。在冷兵器时代,抛开绝对人数优势谈战斗力显然并不现实。
二来黄巾军并非是强弩之末。虽然他们长社战败,波才被杀,但余众很快就推举了渠帅彭脱为首,继续在东郡和汝南一带与汉军作战。由于他们的牵制,皇甫嵩和曹操并不能与卢植汇合,共讨张角。
而冀州的黄巾军主力,除了在卢植手上有些无关大局的败仗。一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几乎侵占了整个冀州。可谓气势汹汹。
所以,从更长远来说,帮助卢植击败黄巾军主力,才是最重要的事,否则,一旦卢植战败,以安平军的兵力以及战斗力,即便拿下了高邑和广宗。等张角回过头来,照样会吞掉他们,而且包括博陵和安平都难逃一劫。
李博显然是能够看透这些利害的有识之士。
他这时越众而出,拱手道:“此举不可行,凡事须讲轻重缓急。就平叛来说,卢将军为主,我们为辅。一旦主将战败,我们的胜利那时候就显得微不足道。
纵然如果卢将军果真大破张角,我们断去了他们后路,这样更有利于卢将军扩大战果。可卢将军假若失败呢卢将军若败,试问我们能抵挡张角的大军吗
因此子陵认为尽管与卢将军合兵一处更费周折更冒风险,但却是更稳妥的做法。”
这与崔超的想法不谋而合,崔超几乎要下决定了,只是他最倚重的谋士还没有讲话。
“安定为何低头不语”他不由看向赵普。
赵普尚在酝酿语言,李博所言句句在理,且直接点出了问题的关键,卢植能否获胜。
他当然是知道的,卢植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数战击溃张角,迫使张角龟缩在广宗,最终病死在那里。
可这话说出来是没有人信的。
“崔公容我再思考一会。”赵普拱手道。
现在的局面是他之前不曾料到的,他以为只要联系到卢植,就可以配合卢植击溃黄巾军主力,这样躺着都能到功劳。
但是这时候的通讯完全阻断了他的计划,斥候根本无法穿过黄巾军腹地。等一切明了,已经是卢植与张角决战的前夕了。
大军开奔巨鹿郡纵然赶上这场大决战,也只能吃个残羹剩饭,运气不好,战役都结束了。
显然,在知道卢植必胜的前提下,突袭广宗断去张角兵败后的退路是上上之选。
这样有显而易见的几个好处,第一,使张角腹背受敌,尽可能快的结束黄巾之乱。
历史上张角在被卢植击败后,枯守广宗达三月之久。在此之后,卢植被左丰陷害,被灵帝革职查办投进了大狱,判处减死罪一等(类似现在的无期徒刑)。
接替卢植的董卓被张角击败,导致黄巾之乱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生生又被拖了数月。
第二,自然是可避免卢植的这场无妄之灾。有卢植这样的天下名士主持黄巾之乱后的安抚工作,更有利于天下安定。
第三,可减少董卓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这个乱世枭雄虽然不是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本原因,但却是导火索,而且是焚毁洛阳城的元凶。此刻离董卓乱政只有七年时间了,不能放过任何针对他的机会。
可眼下的难度在于如何让崔超这些人相信,卢植能赢。
思索良久之后,赵普并未酝酿到更令人信服的言语,只好硬着头皮道:“崔公,我以为卢将军此战必胜,我们当进军广宗断去张角退路。”
“此话怎讲”崔超和李博对赵普断
第十六章 巨鹿之战
巨鹿郡辖制包括巨鹿城、广宗县、广平县、任县等十多个地区,地处冀州腹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末发生在此地的巨鹿之战,可谓是一战定乾坤。项羽破釜沉舟击溃秦军主力,基本上决定是了大秦的覆灭已是定局。
而在此时,后汉光和七年6月中旬,一场决定大汉王朝命脉能否延续的大决战又一次在巨鹿展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