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手调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清浅
但是,心里却暗道,这些图样,不过是照着后世的图样画出来罢了,根本不费力气,只是,现在需要操心的是,怎么才能弄出符合她要求的瓷器,就她了解,骨瓷什么的,这个时代可没有啊。
“这些瓷器,我可以多余烧制,卖给其他的人吗”掌柜的却没想这么多,直接开口问:“如果您允许我将瓷器卖给其他的人,这些瓷器我白送给您。”
瑾娘却摇头说道:“掌柜的,我今日可不光是这一笔生意与您谈。还另外有一笔大生意呢。”
掌柜的一愣,问道:“还有什么生意”
直觉的,掌柜觉得,瑾娘肯定能给他带来惊喜。
果然,瑾娘开口之后,掌柜的脸上的笑容都快兜不住了。
“您说的这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如果您觉得这样瓷器有市场的话,我给您方子,算是入股,以后,得三成利润,您觉得如何”
三成利润换一个方子掌柜的觉得,此事确实很可行。
“那我们签个契约”掌柜的也是十分爽利的人,当下就直接要求签订契约了。
瑾娘笑着请陶老伯写了契约书,两个人都画押签字。
只是陶老伯却十分惊讶的看着瑾娘,怎么这丫头又要涉猎瓷器了还真是个能折腾的。
这孩子,要是个男娃,那该多好,只怕将来前途无限呢。
第256章 送人
在双方都确定了契约没有问题之后,瑾娘拿出了一张方子。
这方子是之前准备定制餐具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的,这会儿直接拿出来就行。
看着方子,掌柜疑惑的问:“这方子真的能烧制出好瓷器比白瓷还好”
他的瓷器铺子可连上好的白瓷都烧制不出来呢,要是真的能弄出比白瓷还要好的瓷器,那就发了啊。
瑾娘点头:“您请放心吧,用这个是方子烧制出来的瓷器绝对比白瓷的质量要好,轻,透,而且色泽更加润白,现在您看不到成品,要是看到了,绝对会惊讶。”
笑话,这可是后世都非常受欢迎的骨瓷的方子,要是烧制出来的瓷器还不如这个时代的瓷器,那就太可笑了。
之所以记得这个方子,就是因为在后世的时候,尽量觉得骨瓷是真的美,才留心的,甚至一度还想过拜师学艺去学一学这门手艺,不过最后还是没能成行。
现在,将这房子交出去,如果掌柜的能抓住机遇,将来总是能大赚特赚。
至于三成的利润,瑾娘并不怕掌柜的不给她,毕竟,在河州,她杨瑾娘的地位可以说是牢不可破的,便是最有名望的几户人家,也不敢轻易对她动手。
有这层保护伞在,还怕什么
何况,瓷器铺子发展的时候,她的万盛和也在发展,到时候,最多就是势均力敌的局面,不怕被人欺负了去。
虽然还是略微带一点怀疑,但是掌柜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
终究来说,这件事情对他并没有太大的损失,契约书上写的很清楚,要是这个方子没有用,他就不愿给瑾娘三成的利润。
“行那我回家让人烧纸试一试,不过我估计这种新技术要掌握也不是一时半刻的,大概要一个多月时间才能见成品吧。”掌柜的估算出来一个大概的时间。
与瑾娘对瓷器这个行业相比一片茫然来说,掌柜的还是很了解情况的,毕竟,这也算是家传的手艺了。
瑾娘笑着说道:“我这边也不着急的,我估计,新的万盛和开张大概也到六七月份了,您这边有足够的时间研究这个方子。”
掌柜的一听觉得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等到万盛和开张的时候拼折,瑾娘的手艺绝对能够一炮而红,那时候不怕那些漂亮的瓷器不进入大户人家的眼睛。
这样倒是比自己推销瓷器要好的多,而且,价格上肯定也是有优势的。
得了这样的好处,掌柜的坐不住了,急急忙忙就要告辞离开,回家试验新方子去。
瑾娘送走了掌柜,这才对家里其他的人说:“这时间还早,咱们现在也有车了,索性,我就赶着车回去,也省时间。”
最主要的是,牛在村子里的用处也更多一些。
“行,瑾娘,你早些去吧,要是有啥事儿,村子里有人进城的时候,你捎个信来给我们。”杨大娘絮絮叨叨的叮咛着。
虽然琐碎,但听在瑾娘的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她忽然就想起来,她的那亲爹娘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听说是被抓到衙门里了,要关半个月的时间,算算时间也快到了。
这边二人才说话,又有人来了。
瑾娘笑道:“今日怎么总是来人,莫不是我选的这日子不好,竟是没办法出门不成”
她一边说话,一边去开门,待门打开之后,却是陌生人,并不认识。
问过之后,才知道,是小佟打发手底下的人来了。
瑾娘不禁觉得心里暖暖的,这小佟还真是个好的,之前她只当他是随口一说,谁知道,还真就送了这么个人来。
“我叫李文海,掌柜的,头儿说了,以后就让我留在您这里。”来人是个二十多岁的朴实汉子。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瑾娘说道:“这是头儿让给您送过来的。”
瑾娘接过,打开看过之后才知道,小佟不光打发了这一个人来,而且还带了十几个人。
信上说的清清楚楚,那十几个人是专门买给瑾娘的,连卖身契都一并装在信封里。
并且还一再的解释,那些人尚且没有经过调教,如果放心交给李文海调教也使得,如果不放心,瑾娘自己调教也行。
又将十来个人的情况都说了一遍,瑾娘知道,那其中有两个女子是会拳脚功夫的,还有两个男人,也是会功夫的。
用小佟的话说,这几个人看家护院很好,除了这四个适合看家护院的,还有三个是懂得农事的,两个是在铺子里做过的,剩下三个,居然是会做饭的。
一共十二个人,有男有女,涉及到了各个行业。
“难为你们头儿想的周到。”瑾娘感慨的说道。
这样齐全的搭配,便是她自己也未必能考虑的这样周到呢,可是小佟竟然想周全了。
也不知道,他是从什么地方搜罗来的这些人,都凑在一处了。
相比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等闲肯定做不到。
瑾娘不由想着,这是小佟费心思张罗的,还是小六也有出力
不得不说,瑾娘真相了,这些人,虽然是小佟出面弄过来的,但说到底,也是因为小六的面子,就小佟,肯定没办法做的如此尽善尽美。
她的运气果然是不错的,不过是萍水相逢的人,到了最后竟然也能这样的帮着她,难怪那系统总是吐槽。
“门外还有一车的东西,头儿说是主子让给您送过来的。”李文海憨厚的说道。
主子,肯定就是小六了,瑾娘这会儿真是忍不住想问问,这小六到底是什么身份,但还是忍住了。
有些事,不知道的时候是最好的。
不过,小六给她送的东西可真是不少了,光是过年前就送了那么多,吃的穿的用的,到现在还有不少,现在又送了这些过来,这份情意真是还不清楚了。
算了,债多不压人,虱子多了不咬人,反正都已经欠了这么多了,也不差这一星半点儿的。
瑾娘很快想通并且释然,从她决定两个人一起做生意的时候开始,就注定了是要绑在一处的。
第257章 班底
“我们一起去外面把车赶到院子里,顺便让那些人也都进来。”既然人送给她了,那就要见一见才行。
看起来,今日这村子里是回不去了,这些人也要安排一下才行。
不得不说,这是雪中送炭一样啊,她才担心人不够用,可巧,这边就送了人过来,不过,这些人听起来不错,但能不能用却还是要看过之后才知道。
李文海点头应了,快步走出门去。
来之前,他就听头儿说过了,这边的院子很小,只怕是没地方住,头儿还说,实在不行,让他找个院子租下来。
今日看着,果然是如此啊,这院子这么小的,怎么能住得下这么多的人。
瑾娘对杨大娘说道:“大娘,我看,今日是回不去了,干脆,等明日一早我再出发吧。”
杨大娘也笑了:“你这一天,才打算出门就是事情,我看,不如那些山地别管了。”
在杨大娘看来,那些地虽然能赚钱,但要是家里的人都不在的话,估计也赚不到多少钱,还不如不要费那个心思。
二人才说了这一句,就见几个人推着一车东西从大门里走了进来。
瑾娘看着装的满满当当的车,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才是送礼啊,比起她们准备的那些要送给村子里人的礼物,真是云泥之别,看着这些东西,她竟然生出了一点羞愧。
“这位就是东家娘子。”李文海给几个人介绍。
瑾娘上下打量了这些人一眼之后,并没有说话。
李文海见瑾娘不说话,只能硬着头皮将十几个人都给瑾娘介绍了一遍。
瑾娘用心记着,她记性本来就不错,只一遍就记住了这些人的特点,遂开口:“你们三个是会些厨艺的是吧”
那三个人点头称是,其中又有一个人开口说道:“只是,没有正经学过,就是会简单的菜式。”
瑾娘却是不挑剔的,简单的菜式对于他们万盛和来说,也够用了。
现在的万盛和也不是大酒楼,不过是个小铺子罢了,最寻常的菜式就能应付。
这也是瑾娘最近才想到的,万盛和只有包子饺子面条这些主食,到底显得寡淡,如果能增加几个菜色就好了。
只是,李大田却不会,要给李大田教,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学会的,所以只能先搁下。
这几个人回头还是试试,要是口味可以的话,也是得用的。
“大田哥,这三个人你先带着,等回头我去厨房里看看他们的手艺,再确定安排些什么活计。”
厨房里增加三个人,怎么也是够用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瑾娘又问那两个女子:“你们会拳脚功夫与他相比如何”
这个他指的是李文海。
李文海没说话,那两个女子中个头较高的一个说道:“回东家的话,我们姐妹两个加起来的功夫与李大哥差不多。”
瑾娘又朝着李文海看过去,李文海点头。
只是,此时的李文海却在想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眼前这位东家,可不知道他的功夫深浅呢,怎么会想着用他做标准衡量其他的人
“那你们二位呢”瑾娘将目光看向另外两个会拳脚功夫的男人。
这两个人年纪不过十六七岁的样子,看起来很年轻,瑾娘怀疑,这二人的功夫应该确实不怎么样。
谁知道,那二人却表示,他们的功夫比两个女子还要好一点。
瑾娘揣测,李文海能小佟安排过来,功夫必定是不差的,这四个人加上李文海,以后,铺子的安全是有足够的保障了。
这样就不用每次有了什么事情,都要让衙门里的人出面了,若是遇到那来闹事的,完全可以让这几个人出面打出门去。
“以后你先跟着我,你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你们两个就住在这边的厢房里。”瑾娘率先对两名女子说道。
她虽然会点儿花拳绣腿,可是与这个时代的功夫相比,那就是个菜啊,身边还是带着一个比较好。
而且,她要是自己去村子里,还带着几个男人,到时候,不知有多少闲言碎语呢。
身边多个女子就不一样了。
两名女子对视一眼,说道:“我们姐妹也没有个正经名字,如今跟着东家,还请东家赐名。”
瑾娘对这一套还真是有些不习惯,赐名什么的,感觉怎么就这么奇怪呢
“你们本来姓什么”
二人却摇头:“我们姐妹本无姓名无家人。”
瑾娘唏嘘,这还真是够可怜的,别人再怎么的,还能知道自己的姓氏,这姐妹两个,却连姓氏都不知道。
再看着两个人的容貌也不是十分相像,瑾娘又想着,这二人只怕未必就真的是姐妹,而是一起长大罢了。
“百家姓里有孔曹严华,金魏陶姜的句子,以后,你叫严华,你就叫陶姜。”
这二人忙就对瑾娘道谢,这名字好不好的,她们不懂,但是光是听那一句,就觉得很美,这名字应该也是好的。
安顿好了这两个,瑾娘又安排两个会功夫的小伙子,问起姓名的时候,才知道,这二人也是没有名字的。
这时候,瑾娘也是知道了,并不是这些人没有名字,而是之前在老主人家里用的名字,在新主人的家里却是不能用的,因此才有没名字的说法。
严华和陶姜两个人用了百家姓的字,索性,这两个人也用了百家姓,圆脸的一个就叫了冯陈,面颊消瘦的一个叫褚卫。
“冯陈以后跟着我去村子里,到时候村子那边也离不开人,褚卫留在万盛和,无事的时候,可以帮着端汤送水做个小厮,万一有人闹事,直接打出去或者丢到衙门口去就行,你们可能做到”
这两个人忙就连连点头,这点事情还是很容易做的。
接下来就是会农事的三个,这三个人的年龄就大一点了,都是三十多岁四十岁的样子,瑾娘简单的问了几个问题,觉得果然是有些经验的,遂打定主意送他们去村子里帮着照顾那些田地。
虽然可以用村子里的人,但却不能没有自己的人看着,要不然,谁知道到了最后,自己一番忙碌是为了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