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代嫁
作者:朱砂
穿越、冲喜、姊妹易嫁、契约夫妻,这些许碧在小说上都看过,全是写滥了的情节,可某一天她自己把这些事儿都摊上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为什么,她那位本该是躺在床上快死了的夫君,现在精神百倍在这里扮强盗打劫?
跟着夫君,苦练演技,执子之手,位居一品……
一品代嫁 第1节
《一品代嫁》
作者:朱砂
文案:
穿越、冲喜、姊妹易嫁、契约夫妻,这些许碧在小说上都看过,全是写滥了的情节,可某一天她自己把这些事儿都摊上的时候,才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不过为什么,她那位本该是躺在床上快死了的夫君,现在精神百倍在这里扮强盗打劫?
跟着夫君,苦练演技,执子之手,位居一品……
内容标签: 恋爱合约 穿越时空 小门小户 经商
主角:许碧,沈云殊 ┃ 配角: ┃ 其它:穿越,宅斗
作品简评:
女记者许碧一朝穿越,却被推上了姊妹易嫁的花轿。庶出,代嫁,冲喜,这不都是小说上写烂了的情节吗,怎么一古脑儿全被她撞上了!不过,谁能告诉她,为什么那位传说中只能躺在床上等死的未婚夫婿,居然在精神百倍地假装山匪拦路抢劫?而她不但是嫁了个戏精,还要跟着戏精一起演戏吗?果然啊,生活就是一场戏,我陪夫君飚演技……
本文以轻松的语言描写曲折情节,既有朝堂争斗,又有战场拒敌,当然,还有后宅的家长里短,儿女情浓。尤其男女主一本正经地联手演戏,更是令人于捧腹之余又觉温馨甜蜜,回味悠长。
第1章 待嫁
虽说出了正月,京城的夜风仍带着寒气。
许翰林府的西小院“翠庐”里,值夜的小丫鬟知雨在梦里打了个机灵惊醒过来,仿佛听见里屋有动静,立刻就坐了起来。
西小院里住的是许二姑娘,平素是个省事的,夜里并不要茶要水,值夜的丫鬟尽可安睡。可今日情形不同,知雨隐约听见些动静便坐不住,悄悄起身,摸到卧房门口,往门缝里看了看。
许家姑娘们房中,夜里都留一盏灯火,免得起夜不便。知雨扒着门缝往里一看,就见昏暗的烛光下,正有个白色人影坐在妆台前头。
知雨骇了一跳,险些叫出声来,再仔细看去才发现,那人影正是二姑娘许碧,穿着一身中衣,盯着镜子发呆。
知雨两手在自己胸口上拍了拍,才算把这颗心重放回腔子里去,转念一想却又担忧起来——莫不是姑娘还想着寻短见?
许家二姑娘此时却并未曾想着寻什么短见,她是在照镜子看自己的脸呢。
铜镜照人实在是不怎么清楚,恐怕还不如水盆里照出来的。再加上这样昏暗的烛光,根本连眉眼都看不清楚。不过对许碧来说,这已经够了。
镜子里那个模糊的人影,披散着长长的黑发,身形单薄。便是镜面再怎么模糊,也能看出来这的的确确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古代少女,而不是那个剪着利落短发,能扛着摄像机和背包随时健步如飞的三十四岁女记者了。
真的穿越了?即使神经坚韧如许碧,也不由得要反复问自己这个问题。她下意识地举起手摸摸脖子,那里还有一条已经肿起的瘀痕,火辣辣地疼,让她连水都喝不下——这是许二姑娘企图悬梁自尽留下的伤。当然,从许碧穿越而来可以看出,许二姑娘的企图已经成功了,只不过这个翰林府里的人不知道而已。
“姑娘——”门外传来小心翼翼的呼唤,吓了许碧一跳。这些丫鬟们穿的都是软底鞋,个个走起来跟猫一样。
一张小脸从门缝里探了一下,许碧记得这个是她的贴身丫鬟,叫做知雨——许府姑娘们身边都有两个贴身丫鬟,只不过嫡出的两位姑娘身边的人都是陈氏千挑万选的,到她这儿就是随手一指。一个知晴好歹年纪还够得上是“大”丫鬟,这个知雨才十二岁,拿的还是小丫鬟的月例,不过在她这里滥竽充数,占个名额罢了。
许碧向知雨招了招手。虽然来了才一天多,但她早看出来了,大约是原身太过宽容,知晴懒怠,倒是这个知雨勤快,这会儿过来,只怕是听见动静,怕她还要上吊吧。
虽然不知道是怎么穿越过来的,但也许是占了名字完全相同的便宜,许碧拿到了许二姑娘的全部记忆。当然,她毕竟不是许二姑娘本尊,无法真正地做到感同身受,但即使如此,也颇有些感触。
许二姑娘自尽,是因为她不想出嫁。啊,确切一点说,是因为她不想替她姐姐出嫁。或者说得再确切一点,是因为她不想代替她的姐姐,嫁给一个据说很可能马上就要死了的男人,去给人冲喜。
姊妹易嫁,冲喜,啊对了,还要加上庶出和穿越,许碧很怀疑这是不是某部小说,因为这些情节实在都太熟悉了啊,她报社那些年轻小姑娘们拿来打发时间的小说上,都是这么写的。
“姑娘——”知雨担忧地走进来,“您怎么起来了?可是要喝水?还是——哪里不舒服?”尽管烛光昏暗,她也能看清楚许碧脖子上那条痕迹,像一条紫黑色的蛇,狰狞地盘踞在苍白细瘦的脖颈上,触目惊心。
许碧想了想:“我想喝点粥。”
短短五个字说得十分艰难,喉咙像个破风箱似的,发出点声音就火辣辣地疼。可想而知,这要是吞咽东西就更疼了,但她肚子实在饿,既然不打算像许二姑娘本尊一般求死,许碧就得吃了。
“哎,哎,好!”知雨顿时激动起来,“姑娘饿了?晚上送来的莲子羹还没动呢,奴婢去给姑娘热一热。”想吃东西就好啊!姑娘自尽前一日就水米不肯沾牙,被救下来也一直呆呆的,可把她吓坏了。这会儿忽然说想吃东西,只怕是有些转过来了。
许家的饭食都是大厨房做了,由各房丫鬟去自取。横竖许家人口少,宅子也不大,并没有那许多地方给各院设什么小厨房,不过自备一个风炉,热粥熬药的也就够用了。
自从许碧昨夜上吊被救下来,大厨房那边送来的就都是汤羹,晚上送的是红枣莲子羹,许碧没喝,就搁在了耳房里。知雨三步两步跑回去,一进门便见大丫鬟知晴披着被子坐在罗汉床上,正抱着那盅莲子羹在喝呢。
“知晴姐姐!”知雨急步过去,便见那一盅莲子羹都见底了,气得直跺脚,“你怎么把姑娘的羹喝了!”这羹里用的是上好的胭脂细米,加了红枣莲子枸杞,哪是她们做丫头的能喝得着的?
知晴白了她一眼:“姑娘又不喝,难道放着浪费了不成?”各房还不都这样,主子们吃用不完的份例,都赏给了亲近的丫鬟。看嫡出的大姑娘三姑娘那里,贴身大丫鬟吃的用的是什么样,偏她倒楣,因是外头买进来的,就被指到这位庶出的二姑娘院里来当差。
别看二姑娘自己住一个院子,说出去好像比大姑娘三姑娘合住一处院子还宽敞似的,其实人家那“云居”顶得上这个所谓的“翠庐”三倍大,里头更种了好些花木,一年到头都有花可赏,哪像“翠庐”,就那么几竿破竹子,整天唰唰地响,尤其是冬天夜里,和着风声听起来怎么都是一股子破败劲儿。
知晴这股子不平由来已久。她自知是外头买来的没根基,早早就在许府下人里认了个“干娘”,时常听干娘讲些事情,便知道她们这些丫鬟的“前程”都指望着自己伺候的姑娘呢。在府里自不必说,将来若是姑娘嫁得好,她们陪嫁过去也能跟着享福,若是嫁得不好,那可就完了。
许翰林是个五品官儿,听着似乎品级不低,翰林又清贵,其实在京城里头一品二品满地走,四品五品贱如狗,根本算不得什么。许碧又是庶出,将来能嫁个门户相当的人家已然是造化,难得这次要结亲的竟然是什么二品的大将军的少爷,这可不是天上掉了馅饼下来?
二品的大将军!知晴可是听干娘说了,带兵打仗可是有油水的事,那沈家做了十几年的将军,家里必定是金银满箱。等她陪着姑娘嫁过去,就等着吃香喝辣吧。
谁想知晴还没高兴多久呢,二姑娘上吊了!她这个贴身大丫鬟因为“服侍不周”,挨了十记板子,若不是因为这里还需要人伺候,只怕罚得更重。
旧怨加新伤,知晴这会是一肚皮的火,对知雨自是没好气,一边说着,一边还紧着舀了两勺,把盅子底下剩的一颗莲子都塞进了嘴里。
知雨气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姑娘,姑娘说想吃粥!”
“啊?”知晴险些被莲子噎住,“姑娘怎么又想起要吃粥了?”
知雨怒道:“姐姐这是什么话!姑娘两天水米没打牙了,只喝那么几碗药自然会饿,怎么不该要吃?夫人可是说了,叫我们好生伺候着,姐姐这样,是打算再挨几记手板子不成?就怕把姑娘饿坏了,咱们挨的就不是手板子了!”
知晴这下才有点傻了眼。许碧性情懦弱,平日里从不管束下人,她这般用许碧的份例也是经常的事。只这回许碧上了吊,许夫人都亲自延医请药的,还叫她们好生伺候。这若是许碧上吊没死,却因为不吃饭饿出了毛病,那她这个贴身大丫鬟的确是跑不了的责罚。
平素里懒散惯了,这次又挨了手板子,知晴满腹怨气之余,思想尚未转变过来,还想打着受伤的旗号偷懒。这会儿被知雨点破了利害,才有些明白过来——今时不同往日,二姑娘是要出嫁的!
“这——”知晴看着手里的空盅子,“你去大厨房,就说姑娘要喝粥,让他们不拘什么再熬些来。”知晴一边说,一边站起来:“等等,我去拿钱匣子。”
叫大厨房做份例外的饭菜不是不行,只是要自己出钱。翠庐这点儿月例,从来是不敢点菜的。不过这会儿情况特殊,又只是要碗粥而已,想必给十个八个大钱也就够了。
知雨气得抿紧了嘴唇。明明大厨房特地加意熬了这莲子羹来,却被知晴偷喝了,如今又要姑娘额外拿出钱来去要粥。且不说姑娘没什么钱,单说这会儿去要的粥,定然不是这些精料细做的——许夫人陈氏掌家严谨,似胭脂米、枸杞莲子这些东西都是有数的,这会儿过去,能有碗白米粥就不错了!
可这会儿再埋怨也无用,知雨气呼呼地接了钱,正要往外走,便见院门被推开,一个瘦瘦的身影抱着点什么东西走了进来:“路姨娘?”
路姨娘三十多岁,长相平平,只是眉眼间的柔顺教人看着舒服,见两个丫鬟都在院里,脸上就有些着急起来:“你们怎么都在这里,姑娘那儿谁伺候?”
知晴暗地里翻了个白眼。路姨娘又不是二姑娘的生母,再说她自己也没生出个一儿半女来,就是个不受宠的老姨娘,总跑翠庐来指手画脚的做什么?就说这次吧,若不是她跑来跟二姑娘说什么冲喜,二姑娘怎么就会上了吊?
要说冲喜这事儿,知晴也听说了一点,毕竟沈大将军家里来商议迎亲的下人还住在外院呢。不过她干娘早都跟她说了,沈少爷只是打仗的时候受了伤,是沈夫人觉得家里这阵子仿佛有些流年不利,才想着赶紧把这亲事办了,迎个媳妇进门冲冲喜。这冲喜冲的是运道,并不是沈少爷的伤。偏这路姨娘说的好像沈少爷就要死了,姑娘进门就守寡似的,硬是把个姑娘吓得上了吊。
知雨却高兴地道:“姨娘,姑娘说饿了,想吃粥!”
“姑娘想吃东西了?”路姨娘顿时露出了喜色,把怀里的纸包递给知雨,“这是藕粉,快去烧水给姑娘冲上。姑娘这会儿喉咙不适,喝这个正好。”
这包藕粉倒是雪中送炭,知雨也不去大厨房了,忙扇起小风炉烧滚了水,厚厚地冲了一碗藕粉,端进屋里去。
许碧不是很喜欢藕粉这种滑腻腻的东西,但她也不挑食。当记者的,出去采访还不是随便买点什么糊弄肚子,更不用说她还跟着援赞医疗队去非洲呆过一年,那时候要是有碗藕粉——咝,喉咙真痛啊……
“慢些咽,慢些咽。”路姨娘紧张地注视着许碧,脸上的表情仿佛她自己喉咙里也梗着根烧红的铁条似的,“想吃东西了就好。好生吃饭,好生吃药,很快就好了。”
许碧冲她笑了笑。在二姑娘本尊的记忆里,路姨娘是对她最好的人了。她生母是产后血崩身亡,许夫人自己有儿有女的,自不会把个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抱到身边养,也就是按例指了奶娘丫鬟什么的伺候着。路姨娘自己没孩子,便时常过来,不说像亲妈一样,说是个姨妈那足够了。
许碧这一笑,路姨娘眼圈倒红了:“都怪姨娘,姨娘不该就这么跑来跟你说那些事,险些倒害了你性命……”
许碧有点无奈地放下碗,拍了拍路姨娘的肩膀。
路姨娘的确是一心为了许二姑娘的,听说是要让她去冲喜,跑去许夫人那里跪求了半日。无奈许夫人铁了心不松口,路姨娘也没了法子,怕二姑娘不知就里便吃亏,只好先来告诉许二姑娘。
原是想着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谁知道许二姑娘平素那么懦弱的人,这次倒有了雷霆手段,直接就上了吊,倒把路姨娘悔得无可如何。听说许二姑娘刚被救下来没了气的那段时间,路姨娘跑去自己供的佛像面前许愿,说是此后就吃长素,再不沾半点荤腥,这才把许二姑娘求了回来。
只不过,回来的已经不是许二姑娘了。
路姨娘泪如雨下,充分让许碧领略了“女人是水做的”的真理:“可你也不能就这么狠心扔下姨娘就去了——不管怎样,还有老爷呢。这婚姻大事,既然当初是定了大姑娘,哪能这样轻易就变卦的。夫人不肯,可老爷跟沈家老爷这许多年的交情,定然是不会让夫人胡来的。”
老爷?许翰林?
许碧回忆了一下这翰林府的男主人,不由得在心里摇了摇头。据说二姑娘的生母杨姨娘当初是挺得宠的,但许翰林是那种很典型的古代男人,不会搞什么宠妾灭妻的那一套。更何况,就看这位二姑娘的生活环境,就知道纵然杨姨娘得过宠,这份儿宠爱也并没有爱屋及乌到她身上来。否则,陈氏怎么敢就这么明晃晃地搞姊妹易嫁呢?
而且,许碧又不是对古代一无所知,这年头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尤其是她这样的庶女,亲事全都捏在嫡母手里,倘若这次她拒了冲喜,让许大姑娘嫁了过去,万一许大姑娘守了寡,那陈氏迁怒起来,又会给她找门什么样的亲事呢?
许碧在心里叹口气,低头看了一下自己的手。其实她完全不用半夜了还爬起来照镜子,只消看看自己这两只小手,这副小身板儿,就知道什么叫不能自主了。一个十四岁的女孩子,打出生到现在几乎都是在后院里过的,让她如何与嫡母对抗?要想抗拒冲喜的命运,大概也只剩下自尽了。
当然,许碧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人死过一回,才会更知道生的可贵。难得她比别人多了一次活下去的机会,那是绝不会自己找死的。冲喜是吗?就算是做寡妇,也未必就不能活了。而且她那位“未婚夫”不是还没死呢吗?就算真想上吊,等他死了再吊,还能得个贞烈的评价呢。
路姨娘却是还抱着一丝希望:“老爷刚才已经回来了,这会儿正跟夫人在屋里说话,姨娘已经叫人去打听了……”说不定,老爷能说服夫人呢。
许碧再次叹了口气,又把碗端起来,她还是先把藕粉趁热喝了吧。反正成不成的,明天自然就知道了。
第2章 议定
许府正院,守夜的小丫鬟站在门外,被风吹得遍体生寒,不得不轻轻跺着脚,心里暗暗埋怨里头的大丫鬟。不过是老爷和夫人说话,怎么就把她撵了出来,也不知说什么,竟然听不得。
隔着一道门,许夫人的两个贴身丫鬟流苏和宝盖都在,彼此都有些忧虑之色,一边守着灯光纳鞋底,一边听着内室里的声音。
“我才出门几日,你竟然就做下这许多事!如此自作主张,你可还把我放在眼里?”翰林许良圃在室内来回踱步,压低了声音,却仍旧怒气冲冲。
他今年四十二岁,看起来却只似三十许人,面如冠玉眉目俊朗,乃是翰林院中有名的美男子,倒把他的夫人陈氏比了下去。
陈氏比许良圃小上几岁,妆扮起来倒也端庄雍容,但此刻未施脂粉,两眼还泛着红,不免就显得平平。她正坐在床边,用一块帕子掩了脸,低泣道:“我也是为了瑶儿。那沈家大郎伤重不治,沈家想着冲喜才要成亲的,难道老爷舍得把瑶儿往那火坑里推?”
这话说得许良圃火气不由得平了几分,皱眉道:“你是从哪里听说沈家大郎伤重不治的?朝廷那边尚且没有这个说法,你怎么就信了……”
陈氏拭着眼泪道:“我叫人去问过沈家来的人,那人遮遮掩掩,可到底是被我问了出来。沈家大郎自受伤之后一直昏迷未醒,只因住在军营之中,沈老爷着人封锁消息,才不曾传出来……若不然,怎么前些年还说要等回了京再操办亲事,这回却又急急地着人来商议,要把人娶过去?”
许良圃听了,也不由得犹豫起来:“那不是因着沈将军被调去了江浙,只怕几年之内回不来,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
陈氏闻言,声音顿时就提高了一点:“听老爷的意思,竟是真要把瑶儿嫁过去了?”
流苏和宝盖在外屋听见这一声,不禁都有些担忧起来。宝盖低声道:“夫人怎的还是这样倔强……”话犹未了,就被流苏嘘了一声,连忙闭了嘴。
虽说相貌平平,陈氏在许家却素来是当家作主的。许良圃父亲早亡,家境贫寒,只靠寡母针线养家,连书都念不起。只是他敏而好学,做杂工之余时常跑到当地书塾外头去,隔着墙听先生讲学。时日一久,恰被陈家老爷发现了。
陈家是当地有名的富户,陈老爷本人更是有举人的功名,只是未能再上一步,引为终身憾事。偏生了一个儿子又不爱读书,对着书本就像似屁股上生疮,扭来扭去地坐不住。
陈老爷颇是恨儿子不成器,待发现了许良圃这个墙外听课的穷小子,不由得更是感叹同人不同命,竟是起了爱才之心,拿出银钱资助许良圃读书。
若说许良圃也的确在读书上颇有天赋,没几年就考中了秀才。陈老爷自觉慧眼识珠,大喜之下,便将女儿许了给他。
陈氏嫁过来那年,许良圃还未中举人呢,家中仍旧清贫。陈氏进门,带了大笔的嫁妆,许老太太立时便不必再辛苦劳作了。且陈氏相貌虽不出众,人却精明,口甜舌滑,不几日便哄得许老太太欢喜,将这后宅之事全交予了儿媳。
开始那几年,陈氏行事还十分谨慎。她进门两年才只生了一个女儿,不待许老太太开口,出了月子便亲自买了个人来,给许良圃搁在房里,好开枝散叶。
一品代嫁 第2节
不过,也不知是许良圃的子女缘未到,还是这姨娘没福气,最后也不过生出一个女儿来,倒是陈氏把身子又养了两年,生下了许家独子许瑾。
许瑾落地那年,许老太太身子已经不成了,强撑着见了孙子,这才含笑而逝,临终还将儿媳夸赞一番,自言到地下去也好见丈夫了。陈氏为婆母办丧守孝,极是体面,许家本地,那左邻右舍,谁不夸说陈氏贤惠?自此,这许家,便是陈氏当家作主了,便是后来许良圃做到如今这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房中又收了人,陈氏的地位也不曾有半分动摇。
如今,许家有三女一子,除了二姑娘许碧之外,皆是陈氏所生。陈氏当家作主惯了,慢慢也有些恣意,此次办的这桩事儿不免就有些强硬,令两个心腹丫鬟都担忧起来。
果然,陈氏那边提高了声音,许良圃也有些恼了:“便是不嫁,也不能就报了待选!你可知道,这是欺君之罪!若是沈家那边闹起来,被宫里知道只怕我的性命都要丢了,到时一家问罪,或流放或发卖,你便欢喜了?”
流苏与宝盖对看一眼,都不由得露出了愁容。说起来这件事,的确是陈氏办差了。不愿许瑶嫁去冲喜也就罢了,却不该为着堵死这条路,就给许瑶报了待选。
这两个丫鬟是陈氏陪房之女,皆为心腹,于许家诸事都知晓。许沈两家的这门亲事,乃是当初许良圃初中进士,外放西北某县县令时,与驻兵此地的沈文口头约许,并未写定婚书的。
那会儿沈文尚只是个百户,虽是武将,却也爱读几卷书,与许良圃颇谈得来。后北狄来袭,许良圃固守县城十日,险些城破,亏得沈文率兵来救。如此,二人交情又进一步。
那一役虽是险极,但最终歼北狄人数百,俘虏又数百,便是近千之数,乃是大胜了。先帝大喜,论功行赏,许沈二人皆有升迁。庆功宴上,许良圃听说沈文长子沈云殊年已六岁,自家又有女儿,便索性定下了儿女之约,自此结为姻亲。
提到欺君,陈氏声音便又低了下去,却并不肯罢休:“老爷那时——也未曾说定便是瑶儿……”
许良圃怒道:“那时家中只有瑶儿,不是说她还是说谁?何况沈家大郎是嫡长子,我自然也要以嫡女相配。”
当时许良圃外放西北,家中老母体弱,妻子要上奉婆母下抚幼女,不能随行。本来所纳的妾室杨氏该随行侍候,可杨氏进门后颇为得宠,陈氏怕她去了西北当真先生下长子,便也寻了个借口将她留在家中。
谁知许良圃才一动身,杨氏便查出了身孕,陈氏心中忌惮,便将这消息先瞒了下来。后来杨氏生下一女,陈氏这才松了口气,只那会儿西北已经打了起来,来往消息不便,是以许良圃与沈文约为儿女亲家之时,还不知自己已经有了两个女儿。
此事,陈氏早就在心里盘算过了,立时便道:“那会儿碧姐儿已经出世,她生下来就没娘,我自是将她记在名下,如此也是嫡出,跟我亲生的没甚两样。”
许良圃冷笑道:“碧姐儿从出生就记在你名下?我怎的不知?”
这自然是假话。陈氏的脸也不由得红了一红,强辩道:“碧姐儿打小也是跟着瑶儿珠儿一起读书学针线,姊妹三个都是一样的……”公中的例自然是一样的,至于陈氏贴补自己女儿的那一份,许碧自然就捞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