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政局的突然巨变,让李纲大吃一惊。特别是将唐恪晋升为少宰,更让李纲不可思议。李纲领兵离开京城时曾特意对宋钦宗说过,唐恪是小人,不可重用。当时宋钦宗满口答应,可现在为什么又变卦了呢李纲很不理解,很失望,心情忽然消沉起来。

    徐处仁在担任太宰之前,曾在北京大名府担任留守,社会声望较高。太学生与京城百姓都认为他比较老成,性格刚廉,又富有政治经验,若让他出任宰相辅佐年轻皇上,肯定能有所作为。臣僚们对他也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等他担任太宰进入决策中心之后,他并没贡献出什么嘉谋良策,人们对他很失望。

    徐处仁从三月初担任太宰,到八月初正好五个月。这五个月,正是宋朝多事之时,也是宋朝扭转危局的关键时期。各地符檄如雪片般飞来,急需朝廷做出英明决断。可是,诸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等问题,弄得徐处仁有些晕。他虽然有从政经验,但他缺乏处理国家危难所需要的政治远见与睿智。对一系列问题的处置,要么不及时,要么出现重大失误。比如,为防金人秋天再次入侵,种师道建议集中诸道兵力屯驻在河阳一带,守住黄河防线。但徐处仁不予采纳,他认为金人既然已撤,岂能复来不宜先自扰以示弱。其政治眼光之短浅,政治洞察力之暗弱,由此可见一斑。

    徐处仁出任宰相,是吴敏向宋钦宗推荐的。吴敏觉得自己年轻,资历较浅,担心不能控制朝廷局面,于是广招贤能,大造声势。徐处仁初到朝廷时,与吴敏、李纲政见比较一致,合作还算顺利,但后来他和吴敏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吴敏年轻气盛,风流倜傥,喜欢揽权,但处理政事经验很不足,当办事人员将各种军政文牒呈报给他请他做出批示时,他竟茫茫然不知如何裁处,只是说“依旧例可也。”

    徐处仁与吴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糟糕,每次开会议事,二人都互相诋訾,互相拆台。吴敏曾向吏部推荐了几名官员,其中有自己的亲戚。徐处仁审查名单时,毫不客气地将吴敏亲戚的名字一笔勾掉。

    这天,散朝后,吴敏气冲冲地来到东府即都堂,找徐处仁商量名单之事。吴敏刚坐下,二人交谈了没几句,就激烈争论起来。当时,徐处仁正拿着毛笔起草文件。一怒之下,他将毛笔猛地朝吴敏扔了过去,正中吴敏面额,唇鼻皆黑。

    这件事很快传遍朝廷内外,影响很坏。

    唐恪、耿南仲、聂山早就想将徐处仁和吴敏赶下台,由他们取而代之。这时候,他们抓住这件事不放,趁机指使御史中丞李回上奏弹劾徐处仁与吴敏。李回上奏道

    “太宰徐处仁,当初因蔡京推荐而得到重用。自金人退师,陛下以其有治理地方的才能,提拔为太宰。然而,其器局凡陋,不识大体,智识滞暗,不通时变,完全不能领导百官。少宰吴敏,其实是蔡京死党。其在相位,悉效蔡京,意在专权固宠。徐处仁与吴敏不和,致使天下之事日渐坏缺。现今,金人猖獗,重兵压境,河东之役师老粮匮,天下之忧日甚一日。徐处仁与吴敏,误国负恩,罪在不赦。伏望陛下亟罢二奸,别图任用。”




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国决定二次攻宋
    其实,徐处仁与吴敏主政这几个月,的确是北宋亡国前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朝廷本应抓住时机,从总体上进行战略部署,积极做好应对金人再次南下入侵的各项准备,并做好各种预案,包括皇上适时撤出京城的预案。

    然而,徐处仁与吴敏对边防之急,重视不够,措置无方,白白浪费了大好时机。吴敏更是“怡然视之如平时”,竟上奏建议读书人都要增加一门《春秋》课程,又说王安石《三经新义》都是邪说,等等,皆非当时之先务。作为宰相,徐处仁与吴敏的确都不称职。

    当时,京城流传一句话,叫做“十不管”“不管太原却管太学,不管防秋却管春秋,不管礮石却管安石,不管肃王却管舒王,不管燕山却管聂山,不管东京却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却管举人免解,不管河东却管陈东,不管二太子却管立太子。”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十不管”,是对徐处仁与吴敏不能审时度势的强烈讥讽,可谓一语中的,切中时弊。

    如果说在内政问题上,徐处仁与吴敏缺乏审时度势的政治洞察力,那么在外交问题上,他们二人简直就是有些弱智。他们竟鼓动和支持宋钦宗,通过金使萧仲恭来策反耶律余睹。外事无小事,应当慎而又慎,可他们竟将外交大事视同儿戏。

    七月二十八日,萧仲恭回到燕京,第一时间便将宋钦宗写给耶律余睹的蜡丸密信上交给了宗望。宗望很震惊,当即派快马将蜡丸送到西京交给宗翰,因为耶律余睹在宗翰手下担任西路军监军。

    宗翰看后又派人速去上京,将蜡丸密信呈交给金太宗。同时呈上的,还有另一封密信,是宋钦宗写给西辽耶律大石的,内容是联合举兵共同灭金。这封密信也是出自吴敏的主意。当时,折可求奏报说,西辽在西夏之北,欲联结我大宋,报仇于金。吴敏以为这是一个绝好机会,于是劝宋钦宗给西辽写信,让折可求想办法转送给耶律大石。不幸的是,这封密信在传送途中被宗翰属下截获。

    八月初,金太宗在上京看了宋钦宗这两封密信后,勃然大怒,于是召集会议讨论怎样惩罚宋朝。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再次出兵南下讨伐宋朝。八月七日,金太宗诏令左副元帅宗翰、右副元帅宗望,兵分两路,攻伐宋国。

    金太宗的诏令很快便传到了范王二人手中,自从第一次攻宋结束后,范王二人便被调回了上京金太宗身边负责发往金国各地诏书的检查事宜,此时发往东西两路元帅府的诏书就在范王二人手中。

    范王二人看着手中的诏书颇感震惊,但很快默默记下了诏书的内容,当晚便通过上京府水仙居将消息传了出去。

    梁兴接到消息已经是两天后了,看完密信后的梁兴瘫坐在椅子上道“完了,大宋完了!”

    过了一会儿,梁兴愤怒的踢倒了旁边的椅子道“什么狗屁皇上,愚蠢的朝廷,这点计谋就把你们骗到了,国家就是败在你们这帮蠢才身上。”

    又过了一会儿,看梁兴气消了牛三才小心翼翼道“郎君,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梁兴气呼呼的说道“把密信给大人发出去,然后让副统领晚上来一趟。”

    牛三抱拳道“是,郎君。”

    到了晚上,赵云见到梁兴就皱眉问道“梁兄,某听牛三说出大事了,出什么大事了”

    梁兴把密信递给赵云道“咱们那个无能的朝廷又干蠢事了,你自己看看吧,这下大宋算是危险了。”

    赵云看完后皱眉道“这朝廷大臣都是干什么吃的,居然这么轻易的就被骗了,他们难道忘了上次被打就是因为辽国旧臣鼓动的嘛,怎么这次还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如此轻易的就中了辽人的陷阱。”

    梁兴摆摆手道“算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赵兄还是赶快通知你的人准备一下吧,这又要出征了。”

    赵云说道“彭轩还在围困太原就没回来,杨云倒是回来了。”

    梁兴问道“对了,上次出征我们的人可有损失”

    赵云摇摇头道“这倒没有,他俩都把我们的人集中到自己身边当亲兵了,打仗的时候都没往上去。”

    梁兴点头道“这就好。”

    赵云辞别道“没别的事,那某先回去了。”

    几日后,梁红玉收到了梁兴的密信,翻译完密信后,梁红玉叫来了曹龙道“曹龙,你把这封我抄录的密信发给官人,然后去把刘帅叫来。”

    曹龙抱拳道“是,夫人。”

    不一会儿,刘法就到了城守府,梁红玉把密信交给刘法道“刘帅,这是金国传来的最新消息。”

    刘法看过密信后叹气道“夫人,某知道了,那某就先回了。”

    刘法回了崇武院,进了参谋室,马扩看到刘法试探的问道“刘帅,刚才夫人找你何事”

    刘法盯着沙盘道“朝廷又一次干了愚蠢的事,金国决定再次攻宋了,这一次朝廷是真的危险了。”

    马扩皱眉道“朝廷干了什么事这才半年金国就要第二次打大宋了!”

    刘法说道“官家跟朝廷大臣愚蠢,居然想通过金国派去的使者策反前辽皇族反金,当然使者也是前辽旧臣,结果使者拿到书信后反手就把信件上交了,金国的反应就可想而知了。”

    闻言,整个参谋室的学员开始议论纷纷,褚周说道“刘帅,那这次的情况可比上次的还危险,从得到的消息看太原至今还未被解围,太原自去年十二月份被围到现在已经八个多月了,城内粮草估计早就没了,学生看太原怕是坚持不了多久了,而且朝廷的几次解围行动均以失败告终,不但损失了大将还损失了不少北方可战之兵,这对防御金军二次攻宋都是不利的因素。”

    郑仲接着说道“而且上次之所以最后把金兵逼退了主要是太原阻挡住了西路金军,致使东路金军孤军深入,这次一旦太原被攻破,两路金军极有可能会在东京城下汇合,这一次东京城能不能保住可就难说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文水兵败(上)
    刘法问道“如果是你们遇到这种情况,你们该如何解决”

    秦鸿武答道“禀刘帅,若学生是官家,在打不过金军而又无法解围太原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东京,西撤京兆府,京兆府不仅有潼关天险可守,周边还有能战的西军可用,在京兆府稳住战局之后,将来便可反攻中原,若京兆府守不住则可退向川蜀之地,以川蜀的地形抵挡金军肯定没问题。”

    欧阳睿接着说道“除了西撤京兆府,还可以南下荆襄或者江淮,总之以目前的情况看都城东京肯定是不能待了。”

    刘法继续问道“那么东京当真就守不了了嘛”

    翟亮摇摇头道“禀刘帅,主要是宋军现在士气低落,对金军有些惧怕,而且当今官家也是个没有主见的人,总是摇摆不定,从上次金军撤兵就看出来了,本来是歼灭东路金军的好机会,结果由于官家的摇摆不定最后放跑了东路金军,如果上次能打掉东路金军,那也不会有现在的事情了,起码不至于这么快。”

    就在刘法跟诸位学员讨论金军二次攻宋的时候,远在北方的李纲则对救援太原心灰意冷了,他消极地滞留在怀州,按兵不动,每天与幕僚邹柄、张牧高谈阔论。诸将若要向他汇报事情,需先请示邹柄和张牧,将士们对他颇有怨言。

    刘鞈获悉解潜被金军击溃,急忙令部将张俊和苗傅领兵,前往信德府支援解潜,自己则星夜赶回京城面见圣上。

    宋钦宗对刘鞈擅离前线很生气,先是给他一个连降八级的处分,接着就地免职。

    目前,按计划从平定军和威胜军出发救援太原的两路宋军都被金军击溃,只有驻守于汾州的宋军还比较完整。

    八月五日,河东察访使张灏,在汾州召集诸将开会。会后,张灏派遣统制官张思政、折可求、冀景向郭栅镇进兵。当时,张思政所部正规军加民兵尚有十七万之众,对外号称百万,这支队伍尚未参战。

    金军将领对汾州方向的宋军并不畏惧,他们满怀必胜信心,他们认为“刘韐、解潜已经溃败,张思政不足虑也。”

    为积极迎战汾州宋军,切实掌握战争主动权,娄室悄悄把东线和南线的作战主力全都抽调了过来。他判断,东线和南线被击溃的宋军,短时间内不太可能重新组织进攻。他用妇女和老弱士兵把守营寨,造成营寨并非虚空的假象,以防宋军从平定军和威胜军方向赶来增援。

    张思政等领兵离开汾州,进驻郭栅镇,组织士兵深挖沟堑,高筑堡垒。他们以为金军不可能很快前来迎战,他们对金军骑兵的作战特点还缺乏了解。

    八月七日,在宋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金军骑兵突然出现在郭栅镇,并马上展开进攻。这时,有人发现,冀景军寨中忽然张开一顶青色伞盖,金军看到后便不再向其进攻,只向张思政等人的军寨发动猛攻。

    宋军拼命反击,箭矢垒石一齐射击,纷纷如骤雨。然而,金军毫不退缩,冒死急攻,战马直冲军寨而去。宋军见实在抵挡不住,纷纷逃出军寨。来不及逃出,死于寨中的将兵不知其数。最终,金军攻破郭栅镇,张思政与冀景等奔回汾州。

    让张灏等人感到有些蹊跷和不解的是,在所有参战将领中,只有冀景人马没有任何损失,全军奔回汾州。

    张灏等宋军将领并不知道,也就是这天,即八月七日,金太宗已诏令宗翰与宗望,再次出兵攻伐宋国。这天晚上,在美丽的东京夜空上忽然出现一道彗星,长数丈,头在东北,尾把指向西南,掠过帝座星,横扫文昌星。

    宋钦宗得知后心里很不安。因为在古人看来,彗星的出现往往预示着战争与瘟疫等灾难即将降临。宋钦宗深自内惧,令宰臣立即起草诏书,他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并下令放宫女、减常膳、求直言。

    然而,也有些大臣不以为然,他们安慰宋钦宗道“此乃夷狄将衰,非中国忧也。”

    提举醴泉观谭世绩听到这种说法后,急忙入宫向宋钦宗面奏“彗星垂象可畏,当修德以应天,不宜被阿谀之说所迷惑。”

    八月八日,宋钦宗在诏书中说道自嗣位以来,自己日夜小心谨慎,平常在便殿内办公,很少御临正殿;个人所需力求从简,日常膳食由百品减去七十;共放出宫女六千余人,远离歌舞;备置台谏,广通言路,对于官民上书,亲自阅览到二更,希望能因以自警。然而,观测天象者奏报,彗星出现于东北方,与之前记载相比,实为大异。自己畏天之威,不敢安居,因而下诏防求民间疾苦,除苛解娆,希望以此感召和气,感通吉兆。

    的确,宋钦宗自继位以来,时时感到不堪其负。他太年轻,人生阅历太浅。在东宫为太子时,他除了读书,其余时间便是喜欢默默观看嬉戏于黑漆器皿里的游鱼,其他事情一概不予关怀,人们对其心理莫能窥测。可以想见,一个这样性格的年轻人,突然间被推上皇帝大位,每天要处理纷纭复杂变幻莫测的军国重事,他怎能不手足无措何况他仓促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帝国。

    同样是在八月八日,张灏令人在汾州各重要路口张贴公告,以宣抚司名义招集溃散到四处的兵将,公告中说道近日郭栅之战,将兵非不用命,盖因敌锋甚盛,遂至败事。上自统制,下至兵卒,并皆免罪。如有战殁将校及重伤之人,仰一一保明,当议重行赏典。如敢不来,本司定行军法。

    兵将们看到公告后陆续回到汾州,队伍重新集结了起来。

    张灏又召集诸将开会,讨论分析郭栅之战失利的原因。诸将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冀景。有人揭发说,冀景胆小怕死,不用命作战。有人控诉说,金人刚展开进攻,冀景便在寨中张开一顶青色伞盖,给金人提供信号,金人于是停止攻他。这说明冀景心怀异意,很可能是金人奸细。还有人谴责说,冀景品行恶劣,见危不救,率先领兵反奔汾州,导致全军溃退。

    诸将发言之后,冀景等人被当场逮捕,关入监狱。后经进一步核查,诸将所说情况属实。张灏于是下令,将冀景等五十二人公开处死。

    行刑前,张思正特意来到刑场,指着冀景向众人介绍道“这就是那个不坚守石岭关、弃关而逃的人,今斩之。”



第三百八十三章 文水兵败(下)(五更抗击疫情求票求收藏求推荐)
    经过短暂休整,宋军逐渐恢复常态,张灏遂下令继续向太原进军。

    八月十四日,张思正领兵离开汾州,打算从文水县方向进兵,解围太原。行军途中,张思正接到一个情报,说八月十五日夜,金人将在文水县城里举行设帷帐饮酒赏月活动。张思正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于是决定偷袭文水县城。

    八月十五晚上,月满中天,银光似水,宋军悄悄靠近文水县城,城内守军毫无察觉。张思正一声令下,宋军向县城发动猛攻。统制官李安与其子李忠信奋勇当先,最先登上城墙。宋军士气大振,踊跃杀敌,共杀死杀伤俘获敌人约二三千人,斩首数百,其余来不及取其首级。还差一点将守城将领李嗣本擒获。李嗣本原来是义胜军将领,后投降金人,金人命他统领原义胜军守卫文水县城。城中百姓见官军进城,欢呼鼓舞,箪食壶浆,热烈欢迎。

    张灏在汾州闻讯大喜,连夜派人驰马向朝廷报捷。赴京报捷的人手举黄色旗帜,骑着快马,一边高声喊叫着“汾州报捷”,一边驰奔。沿路州县,欢声震地。人们奔走相告“我师胜矣!”有人当即摆酒相庆说“皇帝圣慈,吾其见太平乎!”有人甚至因激动而泪流满面。

    张灏派人通知张思正,说要亲自前去军中慰问。张思正派人回答道“军中无此礼。”当时,张思正并没入城,他也不打算派兵留守文水县城,他想等天亮后继续向太原进兵。
1...128129130131132...1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