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他想通了这个事情以后,他立刻找人把一直在忙乎粉条子加工厂事情的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又叫了过来。

    “忠叔,国富叔,我准备在竹板屯或者福隆村这边弄盖几个暖棚,就是那种冬天在大棚里面烧火取暖的那种,这样的话,我们冬天到过年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些青菜吃了,你们看看,谁给我弄这个地方”

    李忠信没有任何铺垫,只是按照一种十分平常的情况来叙述他心中想要做的事情。

    原本李忠信想要搞那种后世的太阳能的暖棚,一想到这个时候根本就做不出来那些东西,也没有那种太阳能的材料来做,只能弄土暖棚了。

    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互相看了看对方,董国忠直接开口说道:“忠信啊!这个东西赚钱不要是赚钱的话,我们多弄一些,你看怎么样。到现在为止,你小子研究出来的东西都是赚钱的好东西,要是行的话,我准备多弄一些看看,你看行不行”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那表情变化,听到董国忠提出来的问题,他不由得笑道:“忠叔,这个东西赚不赚钱我真的不清楚,我弄这个东西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冬天给咱们大家伙每个人都弄点新鲜的蔬菜吃。刨除盖暖棚的钱,再加上冬天烧煤和人工等各个因素,能不能赚到钱这个事情,我心中也没有谱,我盖这个东西,真的就不是为了赚钱搞的。”

    看到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一副怀疑他说法的态势,李忠信把双手一摊,颇为无奈地继续说道:“随便你们两个人,不过呢!我事先说好了,盖暖棚的这个事情,我只建两个属于忠信公司的,你们两个人想搞的话,自己去筹钱搞,搞得赔钱了,到时候可别找到我头上。要我说,你们两个人应该先看看,万一我说的那个暖棚不行呢真要是弄得好了的话,明年你们两个村子大可以合作起来一起搞吗”

    李忠信对于建设后世的那种土暖棚并没有十分的把握,毕竟后世冬天的暖棚都是有专业制作暖棚的专业队伍来进行制作的,更何况后世有着现在没有的上面日丰管了,具体怎么操作这样的一种大棚,李忠信还需要好好想一想。

    他是抱着行不行也要弄一下看看的原则来考虑这个事情的,不成的话,先放几年,等过上几年,技术和各个方面都成熟了,到时候可以继续再搞这个。

    董国忠看着李忠信那没有什么表情变化的扑克脸,心中还是没有获得到他自己想要的答案。

    董国忠对于李忠信建暖棚的想法很上心,真要是按照李忠信所说,在村子里面盖上一些暖棚,到了冬天,那暖棚里面的菜可就都能够变成钱了。

    东北的冬天,几乎都是白菜土豆子,偶尔冬天有青菜一般也都是辽省那边的蔬菜基地弄过来的,那边的暖棚要比黑省这边强上很多,最主要的就是温度问题。

    东北这边是全国最冷的地方,黑省首当其冲,而江城市更是黑省最北边的城市,冬天时候的气温随随便便都能够达到零下三十度以上,这种寒冷的天气,让人们想要弄暖棚的心思少了很多。

    计划经济下,自家的屋子有柴火烧,到了冬天能够有少量的煤就已经是一件很不错事情了。

    要是弄一个暖棚,弄不到煤,那到时候暖棚可就全部废掉了。

    不光是煤的原因,还有经验等很多原因。

    如果是成型的东西,大家都能够弄的话,他们还可以研究这搞一搞,可是,整个江城在这个时候都除了农研所那边有几个暖棚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地方有建暖棚的了。

    如果这个东西真的赚钱,那其他的农民或者说其他的乡村不早就动手做这个事情了。

    董国忠之前有些活心,但是,在李忠信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以后,他又开始踌躇起来。

    想做,还有些不敢做。这个选择实在是让他感觉到有些困难。

    李忠信的话有些模棱两可,真要是这个东西不行,到时候他弄了好几个废物大棚,到时候该遭人诟病了。

    遭人诟病这个事情,董国忠真就不怎么担心,最为重要的是,竹板屯也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从忠信公司那边收获了一些钱,要是把钱赔在大棚里面,他觉得对不起父老乡亲。

    就在董国忠还有一些犹豫的时候,梁国富开口了。

    梁国富翻了一眼董国忠,他慢条斯理地说道:“忠信啊!你准备弄几个暖棚啊你要是弄两个的话,我们福隆村跟着你一起先搞一个这样的暖棚。材料和建设方面,你看怎么弄好,你处理,我们福隆村出钱,算做集体的暖棚。其他的种地方面,我们福隆村的人负责管理,都是农村人,种地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第七十一章 熊孩子
    真是日了狗了,红领巾又不见了。

    挎着三舅王波新给买的浅绿色军挎,李忠信口中不由自主地骂了出来。

    李忠信心中清楚,他红领巾不见了,无外乎两种可能,一是放学的时候他把红领巾落在书桌里面了,他收拾书包的时候没有注意,或者是红领巾掉书桌下面去了。

    二就是他的书包太小,他没有注意,走路的时候,红领巾从书包里面蹿出去了。

    无论是那种可能,他都需要去再购买一条红领巾了。

    李忠信这次心中更是发了狠,这次到文久商店那边,他一定要一次买十条红领巾,学校里面放五条,家里面放五条,省得老因为红领巾的这个事情头疼。

    李忠信十分明白,他一天想的事情太多,要安排的事情也是太多,这种微小的细节,他真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虑。别人喝豆浆吃一碗扔一碗,他没那么败家,无非就是红领巾多买几条。

    到了文久商店以后,在售货员怪异的眼神中,李忠信掏出一张大团结,购买了十条红领巾。

    把十条崭新的红领巾放入了新军挎,他高兴地走出了文久商店。

    顺着文久商店旁边的一条窄巷,李忠信向家的方向走了起来。

    就在经过一个不大的小巷的时候,李忠信眼角的余光,居然看到了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熊孩子,在勒索一个小孩子的钱,他目光刷地一下就转了过去。

    “记得,明天早上给我带两个银灯(当时对于弹溜溜当中的一种刷了白色物质的溜溜的一种叫法,一个银灯大概两分钱一个),要不然的话,明天晚上放学的时候我还收拾你。”郭逢春对着范德伟啪啪地又打了两个嘴巴,凶恶地再次说道:“崽子,你听明白没有”

    李忠信并不认识郭逢春,但是,他却认识他家附近的邻居范德伟,范德伟比他小两岁,家里面的父母是出摊搞理发的,家境很不错,只是孩子为人老实了一些。

    李忠信听到后面的话以后也是听明白了,那个比范德伟高大一些的孩子准备勒索范德伟弹溜溜玩的溜溜,范德伟不想给,被打了。

    看到那个不要脸的孩子还要欺负范德伟,李忠信三步并两步地便走了过去,他大声地说道:“你干什么呢欺负小孩子做什么”

    这个时候,邻里之间像亲戚一样,人们很单纯,人与人之间很简单,一大群的孩子在胡同里乱跑玩耍,在路上看到有人需要帮助都会一拥而上去帮忙。

    看到有人欺负邻居,李忠信直接过去准备制止这种坏行为。

    “崽子,给我死一边去,要不然我见你一次打你一次。”郭逢春见到李忠信不知死活地往跟前凑,恶狠狠地对李忠信凶了起来。

    对于李忠信这个孩子,郭逢春有过那么一些耳闻,他知道这个孩子的母亲是第二十六小学校的老师,虽然管不到他们第二小学那边,可是,真要是把李忠信打了的话,他母亲要是找到他们学校,他也会遭很大的罪,甚至会被家里面狠狠地收拾一次。

    虽然郭逢春胆子挺大,但是,像李忠信这样有钱有人的孩子,他真的从来不去招惹,他想要勒索东西,都找像范德伟这样老实巴交的孩子,这种孩子不但不会反抗,甚至还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告诉家长,勒索来东西最好,哪怕是勒索不来东西,也不会出现什么事情。

    “哟,你这么牛逼啊!还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吓唬小孩子呢就冲你只



第七十二章 教训
    郭逢春捂着下面一瘸一蹦地领着他的两个同学,满头冷汗地跑到了胡同口位置,看到李忠信是笑非笑地站在那里不跑了,他立刻缓了下来。

    他一边抬起胳膊擦了擦额头上因为疼痛出现的汗水,一边恶狠狠地说道:“草尼玛的崽子,你倒是跑啊!咋不跑了呢今天我要不把你打出屎来,我就他妈的不姓郭。”

    李忠信看着郭逢春那种痛苦的表情,很是捉黠地问道:“原来你今天姓郭啊明天你姓什么能告诉我一下吗省得以后我见到你,不知道你姓什么。”

    范德伟在李忠信身边噗嗤一下就乐出声来,他真没有想到,李忠信居然敢这样调侃那边的郭逢春。

    郭逢春在他所在的二小五年级里面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他叫郭逢春,李忠信居然问起来明天他姓什么,也就是说,李忠信想要给他改姓了。

    郭逢春先是楞了一下,过了足有半分钟他才反应过来李忠信说的是什么意思,他气急败坏地对身边的大清和二强两个同学说道:“你们两个跟我一起上,把那个小崽子先干倒了,到时候我在好好收拾他。”

    “打人了,有人想打人了。”李忠信看到郭逢春他们三个人向他这边冲过来,立刻大声地喊叫着,一边向王德军那里靠拢,并小声地说道:“小舅,那边有几个孩子想要打我。”

    玩得正高兴的王德军一看是李忠信,他立刻把手里的溜溜丢到了一边,对身边的两个半大小子说道:“马勒戈壁的,居然有不开眼的欺负我大外甥,跟我上,咱们揍人去。”

    王德军身边的两个人都是他的同学,而且都在李忠信家的附近住,李忠信也认识他们两个,其中的一个小名叫做大庆,另外一个叫做**,都是爱打架的孩子,看到是他们两个人,李忠信顿时就乐了。

    这个叫啥郭逢春的小子也够倒霉的了,想要打他的时候居然碰到了王德军他们几个人,这货出门绝逼没有看黄历,喝凉水都塞牙。

    就在王德军他们三个人往郭逢春那边去的时候,李忠信母亲的几个学生也看到了李忠信,听见是李忠信喊要被人打,他们也立刻冲了过来。

    好家伙,郭逢春他们三个小子被打得那个惨啊!李忠信过去的时候,他甚至看不清楚哪个是郭逢春,哪个是郭逢春的两个同学。

    三个人身上被踹了无数脚不说,在地上滚来滚去的,就好像是三个泥猴。

    李忠信定睛看了半天,才依稀辨别出来郭逢春的模样,他撇了撇嘴巴,过去抬起郭逢春的下巴说道:“刚才你不是挺猛的吗这会咋就怂了?你不喜欢欺负小孩子,想劫小孩子钱,勒索小孩子东西吗我看你下次还敢不敢再劫钱。”

    “就这个逼样的还劫道呢我说老师家的孩子咋和人打架了呢!”

    “这次打得好,打了也白打,哪怕是这熊孩子到学校告状都没有用。真尼玛爽啊!”

    “乱说什么呢!咱们可都是五讲四美的好少年,咱们没见到过这个孩子。”

    王雅清的学生在这个时候七嘴八舌地在一边说了起来,领头的那个大男生见到,李忠信还有着比他们还高年级的中学生为李忠信撑腰,一边说没有见到过郭逢春,一边领着几个同学走开了。

    王雅清班级的这个孩子叫李安,学生成绩好不说,脑子还特别好使,他比另外的几个同学明白,哪怕李忠信再有理,他们几个也是打了郭逢春,真要是郭逢春的家长找到学校去,他们的老师一准会收拾他们几个一顿。

    王德军听到李忠信说郭逢



第七十三章 吹风机的联想
    秋日。

    天气渐凉。

    天空蓝得透明。

    天空中飘着的几朵白云,俯瞰着树上的黄叶。

    在微风吹拂下,黄叶慢慢地飘下来,像一群小鸟在风中飞舞。

    李忠信跟着父亲的身后,脸上多出了一丝淡淡的幽怨之色。

    他最近时间也是看出来了,跟父亲只要在一起做事情,每次都少不了一番唠叨,仿佛他现在就是一个败家子,一个坏孩子一般,现在他都四年级了,剪个头父亲还不放心,非得要领着他一起剪头。

    这一路上,反反复复告诉李忠信了好几遍,到理发店里面的时候不要乱动,更不要大声喧哗,看到里面有小孩子的话,也不要和小孩子在理发店里面打闹。

    前几天他找王德军打了郭逢春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就被父亲听说了,最近一段时间,父亲生怕他到处惹是生非,只要是一有空闲时间,就跟着李忠信。

    这可把李忠信弄得不知道怎么才好,他心中郁闷地想到,我是那样的人吗

    那时候理发店和其他的营业场所不一样,理发店门口都有着发廊专用的红白条纹,里面加上点蓝色的彩柱。

    只要是有这样的彩柱,那就说明了这是一家发廊,至于说这种条纹彩柱的来历,说法很多,李忠信也是没有搞清楚发廊的门口为什么需要摆这样的一种东西。

    剃头刮脸的理发店几乎都是国营的,李忠信家这边一共有两家理发店,父亲常领李忠信去的是西门里理发店。

    一进入西门里理发店,就看到四把六七十年代生产出来的铸铁理发椅子。

    铸铁椅子前面有一个架子,架子上面放着老式的剃头刀和老式的那种手动的推子。

    每一个铸铁的理发椅子对着一块巨大的镜子,理发的人能够坐在上面看到自己被理发时候的情形。

    大镜子的边上还放着一面小镜子,这个小镜子的作用就是,当理发完成以后,把小镜子放到理发椅子的后面,人能够从大小镜子当中看到理发以后的全部情形。

    李忠信和父亲进入以后,父亲自然被热情的王大爷招呼到了最里面的位置。

    王大爷一边甩着肩膀上刚摘下来的毛巾拍打着理发椅子上残留的头发,一边热情地攀谈起来。

    “尚勇,这今天领孩子到这边来理发来了,孩子现在也挺大的了,以后让他自己到我这边来理发就可以,一会儿给你剃完头,咱们两个……”

    王大爷是是这家国营理发店的负责人,在西门里这一片十分有名气,可以说是远近闻名的大师傅。

    对李忠信的父亲热情,是因为李忠信的父亲是家倶一厂的木工师傅,他这边做的一些木工的东西,都是李忠信父亲给弄的,一来二去,两个人的关系很是不错。

    不过可惜的是,王大爷好喝那么两口小酒,而李忠信的父亲却十分不喜欢喝酒应酬,两个人虽然关系不错,却也没有在一起喝过酒。

    李忠信的父亲坐到了老式理发椅子开始剃头的同时,李忠信也被店里的唯一一名美女理发师姜师傅拉到了另外一边的铸铁座椅上。

    李忠信口中的美女理发师姜师傅名字叫做姜盼盼,是王大爷的关门女弟子。

    平日里姜盼盼就喜欢给年轻的女性研究流行的头发,对于给男人剃头很是不敢兴趣,也就是在王大爷的强力逼迫下,她才会剃小孩子最常见的学生头。

    姜盼盼很是不情愿地一边给李忠信围上红色的绸子料的剃头布,一边嘟嘟着脸问道:“小家伙,我来给你理发,你要
1...2021222324...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