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从八三年开始,春节晚会就会越来越精彩,他要是横插那么一脚进去,春节晚会就失去了那种时代感和浓郁的年味,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观众也是一件相当不错的选择,作为一个重生者,尽量不要去改动历史,一旦晚会变了味道,到时候他就是罪人了。
东北农村也好,城市也罢,都有一个十二点吃饺子放炮接财神的习俗,饺子要端到桌子上,等到春节晚会十二点钟声敲响之际准时吃,这个叫做接神饺子,鞭炮也要十二点的时候准时点,这个叫做接神炮。
在九、十点钟的时候,村子里面零零星星地出现了放炮的声音,等到了十二点左右的时候,村子里面的鞭炮声音此起彼伏,仿佛整个村子都陷入了鞭炮的海洋。
过了十二点,就是初一,也就是正新年了。
孩子们给老人磕头拜年,年少的给年长的拜年,然后会收到压腰钱(压岁红包)。
李忠信的姥姥和姥爷破天荒地给了一个五块钱的压岁钱,除了王波之外,剩下的三个舅舅都给包了两块钱的压岁钱,其中有王波回家以后孝敬了姥姥姥爷几十张大团结的功劳,也有李忠信第一次从江城到兴林村这边过年的缘故。
要不是这样,给上五角、一块钱的就已经是农村压岁钱很高的了。
饶是这样,这些孩子的压岁钱也都到手里面捂热乎不了多少时间,就会被父母找各式各样的借口把压岁钱骗回去。
李忠信问过王长明,知道往年王长明的压岁钱最大的收到的是一块钱的,这还是因为他是家里面的长子长孙的缘故,其他的孩子每个人最多就是五角钱的压岁钱。
大年初一一大早,李忠信和姥姥家里面的人都很早就起来了,初一大舅他们这些年轻人,要到村子里面的各个亲属家走亲戚拜年。
到李忠信姥姥家里面拜年的人也很多,七大姑八大姨的,这个姨姥,那个小姥什么的,李忠信根本就认不全,也不想记下来,至于那少得可怜一毛两毛的压岁钱,他更是看不上眼。
李忠信对于这边的拜年很不喜欢,便直接跑到西屋那边,看姥爷和几个人打小牌。
在东北地区农村冬闲时都喜欢的一种稍厚的纸片制成的纸牌,也是印有二丙,三丙,二条,三条等跟麻将玩法类似的纸牌,它就叫“纸牌”,跟麻将类似,一百零八张,即可娱乐也可小赌,玩这种纸牌也称作“瞧牌”或称作“看小牌”。
这种小牌的牌身比扑克窄上三分之一,但是很长,里面还有春、夏、秋、冬、老千、白花、红花什么的,这些都对应着水浒的一百零八将,也有其他地方的人管这种小牌叫做水浒牌或者是麻将纸牌。
对于这种小牌的玩法,李忠信并不熟悉,跟后世玩的麻将有着很大的区别。
本身他就是小孩子,无非就是跟在姥爷身后看热闹。
临近中午十分,出去拜年的人陆续回来以后,李忠信便放弃了看姥爷打小牌,让王波领着他和弟弟妹妹们放炮。
就在王波放第三个二踢脚的时候,邻居家在省城的赵三娃拎着两盒麦乳精和四合礼登门拜年了。
说起邻居赵家的这个三娃,那可是全村当中最出息的一个。
他叫赵福天,是全兴林村唯一一个大学生,在省城那边哈市第一锅炉厂当班组长。
小时候,赵福天和王波关系最好,甚至被李忠信的姥姥收为了干儿子,可是,当王波到江城那边,他到哈市那边上大学以后,两个人就失去了联系,这个时候,冷不丁见到回家过年的王波,赵福天立刻高兴地抱着王波在地上转了两圈。
赵福天是姥姥家左边的那户人家,因为主要的劳力赵福顺结婚分家出去了,而赵福天到省城那边上了大学,家里面有很多事情都是王志和王喜两个人帮忙,所以,赵福天初一上午走完亲戚,第一时间就到姥姥家这边来拜年了。
&nbs
第一百零八章 挖人
看着赵福天惊诧的模样,王波脸上逐渐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他人畜无害地说道:“那你就告诉告诉我,那省城锅炉厂是什么单位,一个月你能赚多少钱呗!”
赵福天并没有看到王波脸上那种玩味的笑容,他仰起头很是自豪地说道:“我们厂子,和你这样说吧!那可国家重点大型骨干企业,是前苏联援建我国重点工程,是中央管理的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省城那边是数一数二的大型企业……”
王波郁闷地白了赵福天一眼,很是不屑地说道:“别说那么长那么多的东西,我听不懂,你直接就说是国企就完了呗!这个不说了,你就说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吧!”
赵福天不悦地白了王波一眼,他对于王波打断他说话十分不满,这货这是什么态度,明明是他问的锅炉厂是什么单位,我给他解释了,居然这样一种表情,还弄出来一个就是国企。唉!没文化,太可怕。
还问他一个月赚多少钱!省城那边不比江城和兴林这边的乡下,他每个月加上班组长的补贴,加上技术职称,他一个月能够赚到六十多元钱,哪怕是在省城那边都属于高工资。
赵福天并不张扬,生怕刺激到王波,他很是压低声音地说道:“我的工资吗差不多算得上是单位最高的,一个月大概能赚到将近六十块钱。”
“六十块钱!!”王波惊疑不定地看了看赵福天,他有些怀疑赵福天说了假话。
赵福天之前可是和他说了,他是省城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在省城国营的厂子里面十分受到器重,工资是他们厂子当中很高的,咋还能六十块钱呢!
就在王波怀疑赵福天把工资说低了的时候,赵福天笑呵呵地说道:“咋,一看你的那个表情,就知道把你吓到了,你要是跟我去省城那边,也就几年功夫,我就能让你达到四十多块钱。怎么样,跟哥哥我走吧!过几年的以后,甚至还能够福利分房呢!”
尼玛!王波的口中差点爆出粗口。
赵福天是十里八乡里面唯一一个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整个兴林镇的人都知道,兴林村里面出了一个了不起的大学生,这工资也实在是赚得太少了些吧!
王波一直觉得,李忠信给他每个月开几百块钱的工资并不多,因为他是李忠信手下第一个元老,每天都累成狗。
忠信动漫工作室那边的李永国和那几个画漫画,工资待遇方面,在这个时候甚至都高过了他。
就是他手下骑行卖鱼队最普通的人,每个月都能够赚到上百块,哪怕是打鱼和卖鱼的那些人,不算奖金和七七八八的零碎收入,也能够超过每个月六十块钱。
这赵福天堂堂一个省城毕业的大学生,一个月的收入都没有达到六十块钱,这也是太差劲了吧!
王波惊疑不定地继续问道:“不是吧!你那么好的学历,还当上了班组长,一个月开不到六十块钱!!”
一直跟在王波边上的李忠信十分不满地掐了一下王波,很是无语地说道:“三舅,你咋能那么问呢这个年月,一个月能够开到将近六十块钱的人,已经混得很牛逼了。现在你知道差距了吧!”
王波不满地拍掉李忠信的手,对李忠信说道:“你小子,一边玩去,没看到我和你福天舅说话吗”
王波对于外甥啥都乱掺和很不满意,他和三娃说话呢!他在一边乱插嘴做什么,现在是在兴林村,这个时候他可不归李忠信管理。
最为重要的是,赵三娃现在他还没有挖到忠信公司,真要是赵三娃不去他们公司,今后会笑话他被孩子说教的事情。
&
第一百零九章 大秧歌
第一百一十章回转
大年初三一早,李忠信、王波和亲人依依惜别,踏上了回江城的客车。
对于在姥姥家过的这个年,李忠信还是相当满意的,不光是感受到了八十年代农村过年时候浓浓的年味,更是让他感觉到了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次富锦之行,差不多算是雇佣到了两个可心的人,一个是封半山那个侦察连的班长,另一个就是王波的发小赵福天。
虽然现在他们两个人都说和家里面的人再好好商量商量,但是,李忠信相信,他给出了那么动人心的条件,只要他们两个人不傻,那么就会加入忠信公司的。
王波从富锦带了两个大包的东西,是黏豆包和从封半山那里购买一些野味,这些东西都是带回江城给大伙分的福利。
看着只带回了一颗极品狼牙李忠信,王波羡慕嫉妒恨啊!羡慕是李忠信弄了一个好东西,他毛都没有捞到。恨的是,活都是他干了,这小子啥事情不干,有啥事情还都把他当做挡箭牌,几乎所有人都说他的这个大外甥好,他是败家子,而实际上最大的败家子是李忠信。
回到江城以后,经过了一番走马灯似的走亲戚拜年,李忠信终于摆脱了老子李尚勇的魔爪,有了一点空闲时间。
他给远在广州那边的四太姥爷家里打了一个电话拜年,并知晓了母亲和太姥爷太姥的行程安排。
得知母亲和太姥太姥爷他们几个人一切安好以后,李忠信便悠闲地到了忠信食杂连锁超市旗舰店这边。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江城的八三年算是出名了,几乎江城大人和孩子都知道江城有这样一家有良心的食杂连锁超市。
他们心中都知道,这个食杂连锁超市里面卖的东西,比国营商场里面卖的那些货物又好又便宜不说,还能够随时到店里面进行退换货业务。
每逢年节的时候,他们让利搞的那些活动更是让他们直接受益。
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东北大部分地区在过年的时候都吃不到什么青菜,可是,忠信食杂连锁却在过年期间推出了新上市的新鲜青菜,让他们这些在冬天吃够了白菜土豆的人,多出了许多选择。
最为重要的是,这家食杂连锁超市真的讲良心,国营副食商场里面的新鲜蔬菜的价格,竟然是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的三倍以上,到了年三十的那天,居然还在涨价。
而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却坚持不涨价,让青菜以最为平价的钱数给予老百姓优惠。
无数江城的老百姓,因为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过年期间吃到了新鲜的蔬菜,让他们欣喜若狂,更让他们从心底里感谢忠信食杂连锁超市。
青菜平价销售是一方面,其他的紧缺物品在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当中售卖,和平时的价格一样,甚至因为过年期间有活动,比平时购买还要划算一些。
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之外,因为一系列的过年活动,还给这些到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买东西的人,带来了很多欢乐。
李忠信一直认为,口碑效应应该是一家企业生存的关键,如果一家企业的口碑不好,那这个企业的牌子就算是倒了,人们绝对不会为企业的错误买单。
如果一家企业的口碑好了,人们需要什么物品的时候,自然就会想到口碑的好的企业,忠信食杂连锁现在做的就是口碑效应。
他的食杂连锁超市又不是不赚钱,只不过良心价格销售让他的利润少了一些,而这些减少的利润,根本就不被李忠信看在眼中。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江城这边现在开了十几家的连锁店,周边地区无数的老百姓都在打听着,盼望着忠信食杂连锁超市能够开到他们所在的地方。
老百姓都觉得,有这样的一家食杂连锁超市实在是太方便了,而且购买到的物品货真价实。
只是李忠信心中一直有一个想法,这个时候交通不方便,很多货物运输起来十分不便。
如果在这个时候在各个乡镇开连锁超市,在经营上会很累人,他一直有一种想法,他想要把洪斌从江城这边的超市抽出来,来进行业务的扩大化。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忠信食杂连锁超市每天的营业额,都超过了万元大关,净利润更是超过了每天一千五百元。”
李忠信坐在洪斌的办公室当中,听着洪斌讲八三年春节前后的经营情况,他的脸上洋溢出来一种幸福。
李忠信心中马上算计出来,净利润每天一千五百元钱,过年的七天就是一万零五百块,很可以啊!八三年和八二年的消费水平差不多,还没有到全民涨工资的时候,这个时候能够买出那么多钱,能够获得那么高的利润,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那些动辄百人以上的国营大商场,一天的纯利润也不见得能够超过忠信食杂连锁。
不过呢!李忠信想到净利润和总卖钱额有些对不上,毕竟他在制定价格的时候说过,忠信食杂连锁在江城这边售货,利润定在平均利润百分之十左右,绝对不要超过百分十五,那净利润就有些超高了。钱多了是不咬手,但是,定下来的事情必须要一直执行下去,绝对不能因为追求利益扩大化而涨价。
想到这里,李忠信微一沉吟,他笑着说道:“洪斌大哥,这净利润好像有点高了吧!”
洪斌嘴角一翘,很是自得地说
第一百一十一章要疯的节奏
李忠信在连锁超市成立不久,他就已经有把超市开遍全省的一种想法。
他更是认为,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将来是要开遍全国的,是和后世的那些连锁的大型超市一样,要让全国的人民都能够享受到这样的一种待遇。
省城和中国大城市的人多,消费的水平和观念也是超前,忠信食杂连锁超市要是能够在省城先建立一家超大型的旗舰店,那么,今后在黑省全省铺开旗舰店的日子就不远了。
只要能够把几家大型的旗舰店开起来,其余那些小型的连锁超市就可以招商来做,八三年以后,物资的供应会远远超过前几年,货物方面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只要开起来,那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什么到省城那边建立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的旗舰店”洪斌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十分惊愕的表情。
洪斌心中一直都清楚李忠信的想法很宏大,可是,他却没有想到,李忠信居然会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提出来要到省城那边开一个大型的旗舰店。
省城那边和江城不同,在江城这边,他要资源有资源,要人脉有人脉,而到了省城那边,一切都需要重新开始,省城那边的人,能不能认同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也是一个大问题。
这些事情就已经很让他很头疼,让他更头疼的是,现在忠信食杂连锁刚刚走上正轨,刚刚有几万元钱的流动资金,如果现在这个时候把这些钱全部投资到省城那边去,很容易就会引起资金断裂,这个可是很严重的一件事情。
洪斌脸色变了几遍,脑海当中转了无数圈以后,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他语重心长地正色说道:“忠信啊!我觉得现在到省城那边做大型的旗舰店的时机还不成熟,我认为,想要去做这个大型的旗舰店,至少要等到今年年末以后,也就是八四年以后,我们再进军省城那边也不迟,一旦我们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到时候那就得不偿失了。”
洪斌对于李忠信要到省城开大型旗舰店的事情并不完全反对,因为他明白,这个是一种扩张的最好选择,可是,想要在省城开旗舰店,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把脚步放大。
“洪斌大哥考虑的的确是很周全,你说的这些我也都懂,可是,你听我刚才说的话的时候你没有听仔细,我是说让你先到那边去筹建一家大型的商场。”李忠信望了望有些不解的洪斌,笑着说道:“洪斌大哥,你不就是担心公司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吗这个倒不是一个什么太大的问题,因为我让你过去那边,选址得选一阵子吧!选址以后,旗舰店的装修得一定的时间吧!总不能到那边说租下来一个房子就立刻开业不是。还有,现在我们连锁超市的经营情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后每个月的纯利润都将不会低于一万元,我感觉,都不用忠信公司继续往里面投资,就已经够在省城那边建立一家大型的连锁超市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