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李忠信转念一想,这个也真就得这样,等他离开哈市回江城,他们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联系上他了。

    在这个事情上,封半山也是没有办法不理会他们,毕竟唐国忠和忠信公司还有一定的关系,虽然大部分都是唐国忠到忠信公司那边去蹭吃蹭喝,但是,他也是给忠信公司做过了一些向好方面的宣传,封半山是不能把唐国忠往外面撵的。

    “信哥儿,我是老唐,这不听说您考完试了吗?就冒昧地过来拜访您一下。

    我来介绍一下,这个是咱们江城市委办公室主任王先河,是专程到这边来拜访您的。”唐国忠看到李忠信以后,满面堆笑地起身迎了过去,并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唐国忠认识李忠信,算是江城那些没有调走的领导中对李忠信比较熟悉的人之一,他心中可是无比的清楚,李忠信是一个多么强势的年轻人,就是王波,都没有李忠信强势。

    这次到哈市这边来呢!也是上面的领导着急了,之前的人谈崩了,不和他们那边谈了,摆出来了一副爱咋咋地的样子,江城市里面也是没有办法拿忠信公司怎么怎么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研究,最终决定让王先河到李忠信这边走一遭,和李忠信这边面谈。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约了李忠信两次,直接都被李忠信以要考试了,没有时间见面给拒绝了。

    所以,李忠信这边一考完,唐国忠便领着王先河登门了。

    “唐部长,您说笑了,啥拜访不拜访的,有时间到我这边来,我欢迎之至啊!”李忠信对站起身体的唐国忠点头颔首地打了招呼,也是一团和气地和唐国忠说了起来。

    伸手不打笑脸人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唐国忠这个人是挺实在的一个人,算是和忠信公司走得比较近的,李忠信自然对他要客气一些,至于那边的什么市委办公室主任,李忠信从进屋一直到走到沙发把手中的东西放下来,他都没有看一眼,仿佛他没有看到这样的一个人一般。

    王先河看到李忠信从外面走进屋子,唐国忠给李忠信介绍了他的情况,他端坐在沙发上,露出了一副领导的架子,等着李忠信向他问好。

    可是,下一刻看到李忠信连看都没有看他一眼就从他身边走了过去,他的脸瞬间就黑如锅底。

    王先河是什么人?他是江城市委的办公室主任,可以这样来说,市里面除了市长级别的领导之外最牛逼的人物了,可是,到了这边,却受到了这样的一种礼遇,王先河鼻子差点气歪了,就差转身就走或者是指着李忠信的鼻子大骂一通了。

    不过呢!王先河瞬间就把心中的那种怒火埋藏到了心底,露出来一副毫不在意的表情。




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谈毛线啊!
    李忠信放下手中的东西坐下以后,他先是对站在不远处的李姨招了招手,看到李姨过来,他笑容满面地说道:“李姨,给我这边倒点水,然后给客人把水添上。”

    李忠信摆出的姿态很高,架子也很大,丝毫没有因为唐国忠是江城的宣传部长,王先河是江城的市委办公室主任而有任何不妥的表情,有着一种风淡云轻的样子。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这种事情是江城市里面想要求着他办事,并不是忠信公司要让市里面做什么事情,他能够见王先河他们,已经是挺给市里面领导的面子了。

    唐国忠看了看那边脸色十分不自然的王先河,又看了看那边端坐着喝水的李忠信,他再次笑眯眯地对李忠信说道:“信哥儿,我身边这位是江城市委办公室的王先河主任,这次是受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到这边和您谈一下关于江城市破产企业员工安置问题等事宜的。”

    唐国忠再次对李忠信做了介绍,并把这次到这边的来意说了出来,唐国忠对于李忠信对那个王先河不感冒的事情,他虽然没有办法说什么,但是,他必须要站出来打圆场。

    王先河主要是负责市委的重要会议的会务保障,市委的重大工作项目的调研和跟踪,市委常委会议等重要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贯彻上级相关指示精神,协调其他部门,推动市委工作任务措施部署落到实处的人。

    用一句粗俗一些的话来讲,市委办公室主任,那是市委领导的心腹人员,是一般领导干部都招惹不起的。

    哪怕唐国忠是市里面的宣传部长,也是没有王先河厉害的,要不然的话,这次市委那边也不会派出王先河以后,再把他派到这边当助手。

    “王主任你好,我是李忠信,市里面拿出什么样子的一种解决方案了?有没有关于这个方面的书面文字或者是有什么说法呢?”李忠信对唐国忠先是露了一个你懂的微笑,然后转头问向了王先河。

    市委办公室主任的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以说是很牛皮的一个官职,但是,对于李忠信来讲,省级乃至中央的领导和**oos他都见到了无数,一个办公室主任,真就没有什么让他重视的。

    如果说之前江城市委的领导给忠信公司一些说法,来谈关于安置下岗职工以及接收破产企业的事情,李忠信也不会如此这般,可是,连个说法都没有,准备拿忠信公司当傻子来看,李忠信觉得,他能够答应见江城市委的人就已经是很不错了。

    “李董您好,我是王先河,这次市委让我到这边来呢!主要就是来处理关于这个江城破产企业员工的事情的。

    具体的事情呢!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落实到文件和一些文字上。

    忠信公司这边有什么要求的话,我们可以谈一谈,等确定下来了一些事情,然后我们再形成文件,您看怎么样。”王先河不卑不亢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脸上那种不悦之色在这个时候已经是被他压在了心底。

    王先河是河北人,因为工作出色,渐渐显露出过人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魅力,深得新调任的江城市高官刘天成的赏识。

    这次刘天成派王先河到哈市这边找李忠信来谈事情,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地对王先河说,这次的事情一定要办好,千万不能谈崩了,如果办不好的话,他们在江城市的工作展开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王先河才没有对李忠信发飙。

    按照王先河的想法,这个李忠信就是一个学生,哪里能够是什么忠信公司的董事长,那都是传言的一些事情,忠信公司能够做主的,应该是那个叫王波的总经理。

    不过呢!上面的领导说了,这个事情要找李忠信来谈,那他就过来谈一谈,他真就没有想到,李忠信这个孩子竟然给他脸色,甚至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甚至王先河心中有了这样的一种想法,等我在江城那边站稳脚跟,看我到时候怎么收拾忠信公司这个不开眼的公司。

    之前到忠信公司找洪斌谈判的那个人,是王先河他们一系的人,他至始至终都再说,忠信公司的领导压根就不把他们这些刚到江城的人放在心上。

    之前江城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能够安置到忠信公司那么多的员工,他们到了这边,哪怕是忠信公司不给太多的面子,安置下去个几十人或者是几百人的面子也应该给他们,可是,忠信公司那边却直接把他们的说法给否了,甚至连商量的机会都不给。

    刘天成一系的人在这个事情上对忠信公司都很不满,他们觉得,市委领导安排下去的事情,不能够好好的执行,那么,就要等着挨收拾吧!他们总会能够找到收拾忠信公司的办法。

    那些人只要是安排下去了,那么,剩下的那些东西,他们就能够从中获得很大的利润,他们千里为官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财和权利,要不然的话,他们到东北江城这样的一个地方来做什么。

    李忠信脸色一黑,对于王先河说的这个话,他十分不满意,什么叫做忠信公司有什么要求可以拿出来谈,这个事情是这样的一回事情吗?

    我之前让洪斌和你们市委那边说得已经是很清楚了,市委能够拿出来什么样子的诚意,能够让忠信公司有想法安置那些人,是市委那边人开出来条件,如果我这边同意的话,那就执行,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就不用再谈了,忠信公司是没有任何义务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的,怎么到现在为止,江城市新来的领导都没有理解上去呢?

    啥叫我们忠信公司有什么要求,可以和市委谈?

    李忠信郁闷地想到,江城市委那边主次能不能分清楚了,派个市委办公室主任过来,就这么谈,谈个毛线啊?



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震得不行
    李忠信不怒反笑地看了看王先河那种胜券在握的表情,他真的想过去给他来上那么两拳,妹的,难道我说的不够清楚,还是你们的脑子都进水了?

    过来这边来求忠信公司帮助你们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你们市委领导一拍屁股想起来什么就能够让我们做什么的。

    李忠信微微思考了一下以后,他淡淡地说道:“我之前让洪斌副总经理把忠信公司的意思,跟你们转达的很清楚了。

    安置一些下岗职工呢!是我们做企业人应有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不是没有安置的可能,但是,我们是私营企业,我们也要生存。

    那些原本就是江城市市委和市政府解决的事情推给我们私营企业,这个是国家不允许的,所以呢!市委市政府那边不能拿出来足够的诚意,这种事情就不要谈了。

    这次你们来没有把市委和市政府的条件带来,我们之间又有什么好谈的呢?不是我们忠信公司提出来什么要求,是你们能够拿出来最大的诚意是什么,如果连这样的一个事情都搞不清楚,我想我们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

    李忠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在这个静谧的时候却显得十分有穿透力,把王先河和唐国忠都震得不行。

    李忠信这个时候也是有些腻歪了,他觉得,江城市那边新换的领导在意识上就不正确。

    而且,李忠信对于东北地区在这个时候下岗破产,有着他自己独特的理解,新中国建国时,工人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中坚力量,社会地位最高,待遇福利最优厚,北方地区相对工业基础较好,其中东北最为突出,张氏父子和之后日本人的经营,建国后照搬苏联模式的发展,让东北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作为共和国长子,东北为全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相当长的时间里,东北这边城市人口的福利,是靠着行政手段和工农业剪刀差实现的。

    经历了毛时代的工人阶级普遍思想淳朴,服从安排,企业呢!一般都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螺丝钉式职业结构,从小到老的医疗教育福利,等等,为企业的破产埋下了伏笔。

    由于普遍受教育程度低问题,领导选拔最硬性的标准是学历,其次是会折腾,能投机钻营的人。

    在东北很多地区,国企、地方企业这一时期普遍情况是政企不分,党政不分,企业各级领导不知道是管理者还是官员,官本位情况下,人身依附和一言堂成了普遍现象。

    能干活的,老老实实的干活的人,或者是有能力的人不能受到重用,反倒是一些成天混日子的人受到重视。

    用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说工厂当中的一个车间,干活的人都是可丁可卯的,混日子的人呢!都被安排到了什么调转,管里仓库等地方。

    而这些地方呢!和领导接触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都有一定的小权利,他们利用手中的便利条件赚了不少黑心钱,然后用这些钱贿赂领导,请领导吃饭,慢慢地和领导打成一片,慢慢地,因为他们这样的人会钻营,逐渐走上了越来越高的职位。

    他们看到了这样的一种好处,于是便都开始变本加厉,后面的人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也开始如此这般。

    在一个厂子当厂长或者是当到了一定的官职,只要是花上一部分钱,就能够随时调换到其他的厂子去当厂长或者是当上管理人员,他们不怕厂子经营不好,就怕厂子经营得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企业都有着这样的一个状态。

    企业的厂长,想要上进,给上面的领导行贿,然后的,轻工局了,或者是什么局了,需要领导干部,直接就从这个厂子掉走人了,甚至他们从厂子离开之后,厂子里面的很多事情他们都说了算,因为后提升起来的厂长,大多数都是他们自己派系的人,或者说是他们一手提拔起来的庸才。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国企和地方企业低效率的问题凸显了出来,市场竞争中,原有的一些固有弊病例如人浮于事、浪费严重、效率低下导致大量企业资不抵债,面临倒闭。

    大大小小政企不分的实权干部,变卖了地皮、设备、原材料、厂房,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地方资产,摇身一变成了成功人士。

    这次李忠信也看了洪斌拿给他的关于那两个企业的资料,看完之后,李忠信就更是生气了。

    这两个企业在八十年代初期,那是江城数一数二的好厂子,别的不说,就是他们企业的盈利状况,企业的资产,就已经是达到了相当不错的水平,那个时候,很多江城的人都以进入这样的企业为荣。

    其中一家叫做江城食品四厂的企业,这个企业在江城很有名气,主要是生产汽水,面包,香肠等制品、

    怎么说呢!李忠信他们小时候吃的面包,喝的汽水,基本上都是那个企业生产出来的,这个牌子别说是在江城一个城市,就是在周边城市和乡村都十分有名。

    虽然说到了九十年代,竞争方面有了那么一点点的激烈,但是,这样的一个厂子,单单吃老本也不应该在这样的一个时候破产。

    李忠信记得后世的时候,从这个食品厂出来的很多老员工都说,当时这个食品厂的效益相当好,都是被他们厂子当中的那些个领导给祸害的。

    食品厂的面包和香肠的生产线原本是好好的,但是,厂子里面就因为一次停电,就说那生产线出问题了,没有维修的价值了,以卖废铁的价格卖出去了。

    等食品厂破产一年多的时候,他们有人竟然发现,原来他们厂长的小舅子开了一家食品厂,食品厂里面的机器正是他们那个废铁价格卖出的生产线。

    其他的那些个生产设备,也都在那些个私营企业当中能够找得到,但是,厂子已经都黄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直接拒绝
    李忠信对于那个食品四厂破产的事情有着那么一些印象,是因为后世时候他家的一个邻居是食品四厂的,他经常叨咕这个事情。

    他家的邻居是食品四厂的出纳员,可以说是十分清楚这个厂子究竟是怎么被搞没的。

    其中有这样几件事情,一个是这个食品四厂里面的领导内外勾结,把厂子的资产都进行了变卖,只要是厂子里面的好东西,都以处理废品的形式卖给了熟悉的亲友或者是其他生意上的伙伴。

    哪怕是工厂最赚钱最核心的东西,他们都舍得,因为他们知道,那些东西是国家的,不属于他们,但是,他们要是把那个东西卖出去了,那钱就是他们的了,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糊弄底下的员工,把那些好东西都卖了出去。

    另外一个就是拿厂子的里面的物质送礼,走人情。

    送礼走人情的这个事情呢!不是不可以的,在东北也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个食品四厂送礼送的就有些多了,给关系单位一送就是几千元钱的货物,是那种成本钱都不要,还要再搭上运费和装卸费用的那种。

    工人发放福利的钱没有,工人没有什么福利,福利都给了其他的单位。

    而因为这样的送礼行为呢!厂子里面的头头脑脑家里的孩子的工作,那些个企业都给安排解决了。

    说白了,就是一种变相的交换,纺织厂的厂长家的孩子在这个食品厂当销售的副经理,那么,食品厂厂长家里的孩子呢!就会在纺织厂那边当副经理,都是利益的交换,反正都是厂长和厂子的领导说了算,工人们根本就不明白其中是怎么操作的。

    食品四厂原来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进行了大换血,都是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人,直接在领导的安排下,直接进入了厂子,开始了胡乱指挥的情况。
1...437438439440441...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