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胡乱指挥的话,厂子也是不能衰败得那么快,原材料越进越贵,质量还越来越不好。
卖出去的货物呢!基本上都是赊欠,食品四厂外面单单是欠厂子能够有帐的钱,一年就已经达到了近百万。
之前欠的钱不还,后面继续赊欠,正常情况下,欠了十几万元钱,厂子就不应该再给发货了,但是,厂子却依然不停地给发货,因为厂子里面的领导获得了一些收益。
可是,进原材料需要的是真金白银,你不拿钱进材料,人家不卖给你,于是,企业就开始贷款。
因为企业的效益一直很好,银行也喜欢给他们贷款,可是,贷款的钱贷给了企业,企业每天生产出货量也相当大,就是不见钱,到了年底,银行的贷款甚至都没有办法去还。
之前的那些个领导拍拍屁股,不是掉到上级的领导部门了,就是自己下去做生意了,那些账目就成了呆账坏账,也就是一两年的功夫,一个诺大的厂子,不得不宣布破产。
李忠信觉得,市委市政府不知道去追讨损失,不知道从那些人身上先入手整治一番,反倒是把那些个人当成了功臣。
这个不说,他们搞出来事情了,厂子破产了,最后背锅的人竟然找到了忠信公司。
还恬不知耻地问忠信公司有什么想法,可以和市委或者是市里面的领导谈,摆出来了一副我们是市委是帮助你来解决问题的态度。
李忠信要是不生气,那真就是怪了。
王先河的脸色瞬间变了三遍,他对于李忠信的态度已经是达到了一种极度不满的情形。
但是,王先河硬是压下来了心中的怒火,脸上堆出了一种笑容说道:“李董,我是代表江城市委过来和您谈事情的,在这个事情上,我希望我们能够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探讨,而不是直接把我拒之门外。
您刚才也说了,安置一些下岗职工呢!是做企业人应有的一种责任和担当,不是没有安置的可能,只不过是需要一些条件。
在这个事情上,我们市委领导由于新近调过来的原因,对于下面的一些情况还不是很了解,所以呢!我希望听一听忠信公司这边有什么想法,到时候我们可以进行磋商,而不是这样把我们拒之门外。
这件事情办好了,对于江城市的那些破产企业的员工呢!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安排,不会让他们没有生活的来源和出路。
我们市委这边也是经过了一些方面的调研,江城其他几家食品厂的效益在这个时候都不好,他们大多数都进入了一种经营困难的局面,无法接收这些员工。
这个时候,忠信公司应该是缺少这样的员工,可以这样说,这个是对社会的责任,也是对忠信公司员工的一种补充。
当然了,之前市委那边派过去的人没有把这个事情说明白,引起了一些误会,所以呢!我带着诚意过来,就是希望忠信公司能够提出来什么要求,到时候那些因为破产的企业职工就会获得新的生活来源。”王先河口灿烂花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江城市委领导派王先河到李忠信这边来,也是因为王先河的口才很好,应变的能力很强,哪怕是没有谈成功,至少也不会谈崩了。
王先河觉得,他们市委已经很有诚意了,忠信公司需要江城市做什么,或者是有什么想法,说出来以后,再进行谈判,一点点的,就把这个事情搞定了。
“我没有看到任何的诚意,只是看到了我在这里和你们浪费时间。
也许你说的事情是对的,但是,我这边不接受,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你在这里扯嘴皮子。
请你回去转告市委市政府方面,就说忠信公司对于市委安置的事情没有转寰的余地,这件事情今后不用再找忠信公司这边了。”李忠信露出了一种不耐烦的表情,对王先河傲然地说了起来。
在这个事情,哪怕是王先河说得天花乱坠,也是体现出来了一种情况,那就是江城市委那边压根就没有拿出来任何的诚意,他这边没有和王先河谈下去的价值了。
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撕破脸皮?
这是要撕破脸皮吗?!!!
王先河眉毛扭成了麻花状,对于李忠信态度,他已经是无法忍受下去,有了一种想要爆发的冲动。
他自问刚才他说的那些话四平八稳,没有任何的问题,也是带着很大的诚意说出来的,但是,这个李忠信怎么就有如此的底气,居然对他说出来那样的一番话。
什么叫我这边不接受,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你在这里扯嘴皮子?
我代表的是市委,是江城的市委,难道这个小子不清楚这代表的是什么意义吗?
这是拿市委不当回事,还是拿他不当回事呢!
在江城市,王先河也算是排在前面的常委,绝对可以说是实权派的人物,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受到尊敬的那种。
就是那些个江城的超级大厂矿的厂长,见到他都客气得要命,怎么在这样一个年轻人这里吃瘪了呢?
王先河紧锁着眉头没有说话,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唐国忠。
王先河来哈市这边见李忠信之前,也是和唐国忠进行了沟通,按照唐国忠的说法,李忠信应该是一个挺好说话的人,怎么到他这里就变样了呢?
唐国忠对于李忠信之前说的话呢!虽然也是觉得李忠信说的有些过了,不过呢!唐国忠却是能够理解李忠信的心情。
市委怎么了?市委换领导了以后,就开始搞一些没用的事情了,忠信公司是一家什么样子的公司,唐国忠就不相信市委那边的领导不清楚,无非就是江城市委换了新领导,李忠信和王波都没有第一时间过去拜访,有一些人蠢蠢欲动,想要给忠信公司增加一些事情罢了。
唐国忠正琢磨呢!就看到王先河的目光望向了他,虽然王先河没有说话,但是,唐国忠却是看明白了,王先河让他开口说话,至少要让他把这个场圆起来。
唐国忠心中清楚,王先河是正主,他只是一个陪客,不过呢!在这样的一个事情上,他们办不好,到时候遭罪的还得是他。
所以,唐国忠微微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说道:“信哥儿,您看,您是江城人,是江城市的一份子,一直以来,忠信公司做的事情大多都是为江城人民谋福利,要是没有忠信公司,江城现在也不可能有如此的发展。
有一些事情呢!可能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误会,这次我陪王主任过来这边,的确是有诚意的,您看,是不是咱们再说一说这个事情呢?”
唐国忠说的这个话很有水平,首先,先是飘扬了一阵李忠信,说出来李忠信最值得骄傲的事情,的确如此,没有忠信公司,江城在这个时候是发展不到现在的一种情况的。
另外呢!唐国忠也是把话挑明了,他是陪王主任过来这边的,是有诚意的,我这样说了,您自己决定怎么个情况,我就是一陪客的,要是能够继续谈下去呢!算是卖给我一个薄面。
要是不想继续谈下去呢!就当他没有说。
很多时候,语言是一种艺术,怎么能够把语言表达清晰了,怎么能够把事情说透了,还不招人反感,那就是一种很高的水平了。
唐国忠呢!把伸手不打笑面人的精神发扬得非常好,让李忠信也是顿时少了很多脾气。
李忠信看了看王先河有些铁青色的猪腰子脸,又看了看满脸诚恳笑容的唐国忠,他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如果这次过来这边主事的人是唐国忠,这个面子他绝对会给,至少老唐这个宣传部长有水平,懂得进退,能够看出来脸色。
而这个叫什么王先河的,从李忠信进入房间以后摆出来的那个死德性,他怎么看都看不顺眼,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李忠信真的不喜欢和王先河谈什么事情。
“信哥儿,您看,要不然咱们再谈谈,王主任那边虽然没有什么文字的材料,但是准备得也很充分,我们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的。”唐国忠看到李忠信沉吟不语,他立刻再次见缝插针地说了起来。
唐国忠能够感觉到,李忠信对他而言,还是有那么一些善意的,他呢!把话再次说到这样的一种情况,下面王先河要是搞不明白,那么,这个事情谈不谈真就没有什么意义。
王先河看到唐国忠开口打了圆场,而李忠信也没有了那种直接撵人的举动,他门牙微微咬了一下舌头,让自己清醒起来,把那些个怒火和怨气暂时都抛在一边。
王先河顺了顺气,把自己的姿态再次放低了一些说道:“李董,我们市委那边有了初步的一个想法,忠信公司接收这些破产企业的下岗员工呢!只接收企业当中年富力强的员工,那些退休的工人全部由市里面统一来进行安排退休工资。
超过五十岁以上的员工,我们会按照他们的工龄给他们进行买断,积极地给他们安排一些出路,当然了,忠信公司如果能够接收最好。
破产企业的债务问题呢!都由市政府出面来解决,附属的学校和招待所都移交给我们市里面。
要知道,江城市里面也是有很多的难处,我们……”
李忠信不怒反笑,对于王先河也好,对于市委那些人做出来的那种决定也罢,他真的无语了,这尼玛智商都跑那里去了?
想让马儿跑,还不想给马儿吃草,说了那么多东西,一点重点的都没有,除了那句附属的学校和和招待所都归政府来负责之外,哪里有一点实际意义上的东西。
江城的企业破产了,市里面积极安排,积极做出来了很多方案,就做成了这样的一种方案,你们怎么不去问问江城其他的企业,看看其他的企业能不能同意你们提出来的这个想法呢?
别说忠信公司是私人公司,就是国营公司都做不到直接接收那么多的工人,凭什么江城市里面就觉得忠信公司能够免费接收这些工人呢?
难道真的以为我的忠信公司,是随便拿过去就能拿捏的?!!!
第一千七百九十章王先河的算盘
李忠信和王先河的谈判,最终还是以谈判破裂而告终,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王先河是一肚子的委屈,甚至有着一种想要暴打李忠信的冲动。
王先河心中不断地琢磨着,他这次回到江城以后要怎么和刘天成来汇报这个事情,他觉得,他好话说了一大箩筐,把市委的想法已经是说得明明白白了,绝对是李忠信这个小年轻的不识抬举,坐在政府的七号小轿车当中,他一脸阴沉。
唐国忠对于这次的任务失败并没有什么压力,反倒是觉得李忠信在这个事情上做得很不错,至少很给他的面子。
至于他身边坐着的王先河摆出来的那一副死了爹的模样,他是怎么看怎么来气。
忠信公司是一家什么样子的公司,这些新近调转过来的人还是不够了解,要是有着足够的了解,也不至于出现这样的一种状态。
江城市里面的一些大事小情,很多都是忠信公司帮助解决的,只要是关系到老百姓生存或者是生活的事情,忠信公司一直都办得漂漂亮亮的,到了他们这里出现了这样的一种状态,不自己找自己毛病,这样下去,早晚会和忠信公司走到对立面上去。
忠信公司绝不是他们这些人想随便拿捏,就能够随便拿捏的。
江城这些年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最大的功劳就在忠信公司,从江城到哈市修建的高速公路,一直到江城到附近乡镇的省级公里,基本上都是忠信公司建设起来的,更别说那个隐隐超越江城的江城新区了。
“老唐,我就想不明白了,这个年轻人怎么就敢如此和政府作对,难道他就不知道害怕吗?难道他真的以为,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能够安稳下去?”王先河微阖的眼睛慢慢张开,颇为抑郁地问起了身边的唐国忠。
王先河对于这个事情依旧是想不通,只要是企业,只要是在市委领导下的企业,就没有和领导对着干的,这样对于企业来讲,绝对没有任何的好处,可是,这个忠信公司的李忠信就感如此对待他呢?
要不是王先河总觉得他的岁数比李忠信大,要不是王先河总觉得他是当领导的,不能乱发脾气被人诟病,王先河在走的时候,就对李忠信指着鼻子训斥,拍着桌子骂娘了。
“王主任,人家忠信公司为什么要怕呢?人家公司堂堂正正,所有的税都缴纳,该做的公益人家公司都做,所有的事情都办得滴水不漏,政府能把人家怎么样?”唐国忠微微沉吟了一下,慢慢开口说道。
对于王先河问出来的这个问题,唐国忠十分鄙视,人家正正经经的做生意,为什么要怕政府呢?
在没有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时候,经济活动的决策权集中于政府,****是层级制的上下级隶属关系。
国家是企业唯一的产权主体,企业是行政机构的附属物,企业负责人是国家干部,由上级人事部门委任,所有的事情,企业都得听上级领导部门的。
那个时候,轻工业有轻工局,重工业有重工业局领导,商业的百货商店都由商业局来领导。
政府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向企业无偿提供资金,收取几乎全部剩余利润,企业为职工提供医疗、住房等社会福利,成为小社会。
所有的企业都是政府来掌控的,企业的领导是不敢得罪领导的,得罪领导的下场呢!会有很多种,种种都会相当惨烈。
所以,那个时候的很多官员觉得,国营企业的领导都得听他们的安排,如果惹领导不高兴了,到时候我就给你穿小鞋。
改革开放走到现在的这个时候,一些官员能够转变想法,但是,更多的官员却是改变不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
像忠信公司这样的企业,已经不是当地政府能够随便拿捏的了,一旦政府做出什么过激的行为,人家拍拍屁股走人,到任何省份或者是任何城市,都是会受到最热烈的欢迎的。
忠信公司一年给江城缴纳多少钱的税,难道领导们不看吗?
“老唐,按照你的说法,忠信公司就没有偷税漏税过?这个公司就没有需要政府部门帮忙的时候?”王先河耐着性子问起了唐国忠。
王先河和刘天成到江城这边满打满算,也就是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对于江城的很多事情并不是特别了解,不过呢!他们却一直觉得,他们已经把江城这边的事情摸排得差不多了。
对于江城有着忠信公司这样一家超大型的私营企业,他们也是做了一定的调查,但是,调查的只能说是不够全面罢了。
让刘天成和王先河他们这些人最为生气的是,他们到江城这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忠信公司的领导就好像没有看到他们到了江城这边一样,既没有主动上门拜访,没有给他们拿好处,这是典型的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
所以,在国家允许破产,而江城有两家工厂需要破产的时候,有人提出来要把这个担子丢给忠信公司。
之前忠信公司有过接收下岗职工的先例,是上任书记在江城时候做的,那么,他们让这个忠信公司来做这个事情,也是理所应当或者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忠信公司不按照他们的摆弄来做,到时候他们对忠信公司进行一系列的打压,这个其他人也是说不出来什么。
刘天成和王先河他们这些人一直觉得,江城大部分官员都是地头蛇,他们大蛇也要打七寸,忠信公司这个私营企业,应该就是他们的突破口,只是他怎么也想不到,忠信公司的李忠信会如此硬气,更是丝毫没有把他放在心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