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对于李忠信刚下飞机便直接跑到京城郊区看什么废品收购站,他十分不满,就差把不高兴在脸上写出来了。
在东京那边起了个早,虽然在飞机上吃了飞机餐,但是,现在眼见着都中午了,就是返回黑省驻京办那边,也已经错过了饭点。
放着忠信旗舰店那边的地址不去查看,跑到京城郊区这边看那几个收破烂的小子,简直让他无语。
你说一个收破烂的工作,还能够让你这样的一个家伙满意,还弄出来一个要奖励他们这些人,这也是太扯了一些吧!
王波从李忠信开始布置让闫立国他们搞什么家电回收,古董字画回收和收废品,他就一直想不明白。
他总觉得,这个大外甥做的事情天马行空,根本就无迹可寻,更让他感觉到看不懂。
虽然王波因为不喜欢和日本人打交道,没有参与李忠信在东京那边和三菱矿业的谈判,却也是听李忠信说了,李忠信在东京那边前段时间没少赚钱,和三菱矿业公司那边签署了一个大型水泥厂的投资建设项目,光是前期投入的资金,李忠信就投入了将近一百亿日元。
王波对于日元和人民币的换算只有大致的一个了解,却也是找知道,李忠信在这个水泥厂生产线的项目上,前期就投资了近一亿元人民币。
王波现在总觉得,他和这个妖孽一样的大外甥在一起时间久了,对于钱的问题已经很麻木了,再也不是当初在竹板屯那边靠着一亩三分地在地里刨食的农民了。
八二年在江城那边开始打鱼的时候,王波看到一张大团结就兴奋得要命,那个时候,王波想到最多的就是,他每天能够收入一张大团结,能够有好吃好喝的,已经是神仙般的日子了。
伴随着李忠信打鱼事业的起步,李忠信开始折腾忠信食杂连锁超市了,他的收入开始多了起来,每个月他能够收入三十张大团结。
那个时候,就连他姐夫和大姐两个人上班多年,工资都比不上他,他从一个二流子来了一个华丽的转变,成为很多人崇拜的偶像。
看着别人羡慕的眼光,王波觉得,有好烟抽,有好酒喝,过上几年再娶个漂亮媳妇,他这辈子能够一直这样的生活下去,已经很值得了。
随着忠信食杂超市火爆江城以后,王波所能够支配的钱已经更多了,他觉得他的这个大外甥太能折腾,折腾完了超市,又搞什么蔬菜基地,又弄了一个什么漫画工作室。
他觉得未来更加美好了,把心中所想的档次提高了两个台阶。
可是,就在他以为李忠信折腾得足够多的时候,李忠信突然之间就弄出来了一个山野菜的加工厂。
原本王波并不看好山野菜加工厂,毕竟山野菜那种东西,在江城那边,喂**都不喜欢吃。
可是,李忠信却把这些山野菜简单地包装了一下,直接出口到日本那边去了。
看到山野菜厂每天能够赚到一万元钱人民币,心中觉得那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感觉到心中有些肝颤。
在江城那边,八二年的时候,王波觉得他已经很风光了,江城一些厂子的厂长什么的,见面都能够说得上话,都是忠信公司的兄弟单位。
可是,还没有过多久,他居然一跃而上,居然看到了黑省这边的高官。
要知道,王波在江城那么多年,村支书董国忠是董志国的堂哥,他能够经常见到,其他的别说是高官了,就是区长和市长他都没有见到过。
可以这样说,经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蜕变,更见识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
第二百四十章 地皮
李忠信的声音虽然不大,但是,王波却听得清清楚楚,想到之前在竹板屯居住时候那如同狗窝一般的环境,他不禁老脸猛地一红,对于王鹏他们三个人的居住环境,顿时没有了那种抵触情绪。
王波并不是一个忘本的人,听到李忠信的话以后,他立刻就听明白了李忠信话里话外的意思。
最近一段时间,他和李忠信在京城和东京那边住的环境有了巨大的变化,住的都是那种最为高档的宾馆,现在他看到这样的一种环境,自然而然地有了一丝厌恶的感觉。
可是,就在一年前的时候,他居住的环境和现在王鹏他们三个人居住的环境相比,甚至还不如他们三个人居住的环境呢!
他在这个时候,又有什么资格去嫌弃这屋子的环境呢!
大外甥虽然没用明着说什么,就是一句简单的调侃,却让王波一下子领悟到了一些之前他没有想到过的事情。
如果没有李忠信去年领着他进行打鱼,没有李忠信一路的指引,他现在别说是出入有保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了。
现在生活好了,他不能忘记他的出身,他不应该去贬低或者去瞧不起任何人。
他的大外甥现在是腰缠万贯,不,应该说是富可敌国。可是,他进入这样的一种环境,并没有任何的不适,更好像回到了家中一般自然,他现在要学习大外甥这种随遇而安的随和性格。
李忠信看到王波的表情以后,嘴角微微地翘了起来,心中更是想到,他的这个三舅什么事情都好,就是需要人随时在身边敲打敲打,要不然的话,他都能够上天。
看到王鹏招呼赵越烧水,张罗要给他沏茶,他微笑着坐到了门右侧用几块木板搭成的简易床上说道:“你们三个人别忙乎那种东西了,过来坐坐,我们聊一会儿以后去吃饭,你们跟我说说,是谁挑选的这个地方,是谁和南苑村的人谈下来房子和地皮的事情的啊”
听到李忠信不让他们三个人烧水,王鹏和赵越他们三个人立刻停下了手中忙的事情,有些谨小慎微地站到了李忠信的面前。
还没有等他们开口说话,李忠信就笑呵呵地说道:“咱们一起聊聊天,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都坐下说,你们在我面前这样站着,我感觉很不舒服。”
对于三个人的表现,李忠信十分满意,他们几个不光能够出色地完成他布置下来的任务,更是给他带来了一个大惊喜。
到这边来之前,他也是听王德庆给他讲了,这三个人当中,王鹏负责联系外部收废品的一切事宜,出去到京城的大街小巷找那些推着废品回收小推车的人,出去联系从京城到江城那边的汽车等事情。
而赵越和董天昊两个人则负责清点记账工作,负责他们三个人在京城这边的吃喝以及回收物品的放置等工作。
总之呢!三个人的分工很是明确,更有着互相监督的作用。三个人到南苑村这边以后,账目上十分清楚明了,而且生活上也十分节俭,并没有因为他们在京城这边手中有钱而胡乱花钱,每一笔账目都记得清清楚楚,包括他们三个人在一起吃饭时候花了多少粮票,他们三个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王鹏和赵越董天昊三个人神情颇为不自然地坐到李忠信对面以后,看了看那边也随意找地方坐下来的王波和王德庆,王鹏慢慢开
第二百四十一章 面馆
李忠信刚想说好,他的耳朵中突然听到了一声胃鸣,他顿时就呆愣了一下。想到他们从下飞机到现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也已经过了中午的饭点,也是时候吃些东西了。
至于让董天昊去问土地问题的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件着急的事情,如果南苑村那边有地卖,也是跑不了的,也不差那一时半会儿的时间。
想到这里,李忠信开口说道:“董天昊,那个不急,咱们先找个地方解决中午吃饭的问题,大家这个点也都饿了,咱们一齐出去祭五脏庙。”
“老,信哥,要不您在这里吃一口?我让赵越给你做饭,赵越做饭还是挺好吃的。”王鹏一听李忠信的这个话,再加上听到王波的胃鸣的声音,他立刻就明白,李忠信和王波这是下飞机直接到涂抹这边来,应该是饿了。
这边是属于京城郊区地带,周边没有啥吃的,要很远的地方才有国营饭店,出去吃饭,真就不如在他这边让赵越做一些吃食了。
“不了,我们这么多人呢!在你们这边吃饭的话,也坐不下,咱们一齐出去吃,就附近吧!简单吃一口午饭。”李忠信直接就否定了王鹏的建议,他们这些人都在王鹏这边吃饭,光是做饭得做到什么时候去啊!
再说了,废品站在环境上,细菌的含量应该相当高,他现在才十一岁,要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吃饭得病了,那真就是得不偿失了。
别看李忠信对于在这样一种地方聊天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可要是涉及到吃饭的问题上,李忠信真就不想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吃饭。
“附近!附近!!”王鹏右手摸了摸脑门,嘴中还念叨着附近两个字,却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王鹏他们三个人在南苑村这边一直都是自己做饭,出去吃东西的时候很少,毕竟到哪里吃饭都需要全国粮票或者是京城粮票。
而郊区这边本身人流就小,也没有什么人选择在这样的地方开饭店,国营的大饭店业不在这样的地方弄。
他们三个人虽然在王德庆那边领出来了很多全国粮票,每个月的工资也有几十元钱,但是,他们却没有出去大吃二喝的想法。
本身他们是做收购废品生意的人,不说穿戴的问题,真要是出去大吃二喝,让其他的人怎么看他们。
“真就别说,我知道一个地方,味道还不错,要不我们去村口临近大道的那家面馆吃面”董天昊看到王鹏结结巴巴地没说出来什么,他直接开口回答了李忠信的问题。
“吃面,很不错啊!上车饺子下车面,挺符合我们现在的这个状况的,再说了,现在眼看就过中午了,能够填饱肚子就成,咱们走,一起去吃面。”李忠信听董天昊说村口临近大道的地方有一家面馆,他立刻就选定了那里。
就在李忠信刚要起身的时候,他看到王鹏恨恨地瞪了董天昊一眼,并开口有些急切地说道:“信哥儿,您可千万别听天昊的,那个面馆味道虽然还可以,但是,真不适合您去吃,要不然我们几个人请您到京城市里面吃饭吧!”
李忠信的眉头一蹙,对于王鹏说的这番话很是不理解,刚要开口问话,就看到王鹏不着痕迹地在董天昊的小腿上踢了一下并小声对董天昊说道:“天昊,你小子净出馊主意,咱们的领导到咱们这边来视察工作了,还能让领导们到那样一种地方吃饭你这个家伙,一点诚心都没有。”
李忠信十分粗暴地打断了王鹏的话,他有些不耐烦地说道:“王鹏,你这么说话我可不爱听了,我记得你也是竹板屯的人。咱们这些人到哪里吃饭不都一样,我看吃面就挺不错,而且应该离这里不远,咱们就去那边吃面,其他的话就不要再说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刀削面
操着山西口音的中年老板正忙活着,他突然见到李忠信他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到了面馆这边,他立刻放下手边的活计,小跑带颠地从简易帐篷里面迎了出来,一边走,一边热情地问道:“您们都是一起的吧!帐篷里坐,里面有一些阴凉。想要吃什么面,刀削面、拉面还是担担面我们这边的面味道好,正宗山西削面。”
正宗的山西刀削面!!
李忠信听到眼前的中年老板说他这边是正宗的山西面,他眼睛一亮,心中立刻就有了计较。
要说山西面,最为正宗的就是山西刀削面,而且这个老板口音是山西那边的,开口的第一句话是刀削面,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味道最为正宗的就应该是山西刀削面了。
李忠信重生之后,对于美食甚是喜爱,但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除了国营饭店之外,个人做食品行业的人少得可怜,就是那小小的粮票,就制约了人们做饭店做美食的脚步。
和后世有着极大不同的是,这个时候,无论到什么地方吃饭,都需要粮票,没有粮票,在外地都吃不到饭。
粮食全靠供应,哪怕是有一些议价的粮油,也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能够搞得到的。
不过呢!李忠信心中有数,应该是今年开始,粮食会出现一种大幅度的逆转。八二年的时候,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施,正式执行起来的时间正好是八三年,也就是说,从八三年开始,中国人就将告别那种粮食不够吃的情形。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到粮食大量下来的时候,能够在外面,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吃到一碗比较正宗的山西刀削面,还是相当不错的。
李忠信扫了一眼身后的人,开口问道:“我来一个小碗的山西刀削面,你们都吃什么面,自己说,然后好让老板给我们做面。”
王波若有所思地看了李忠信一眼,开口直接说道:“你吃山西刀削面的话,那我也吃山西刀削面,我要大碗的。”
王波觉得,既然李忠信点了山西刀削面,那么他跟着李忠信点一样的面,绝对不会有错误,他的这个大外甥,在吃的方面,那绝对是行家,只要是这个小吃货想要吃的东西,一准美味合他的胃口。
王波在黑省那边吃过挂面,打卤面,在京城还吃过京城最为有名气的京城炸酱面,就是东京那边的合人民币十元钱一碗的骨汤拉面他都吃过,他真就没有吃过这种路边卖的什么山西刀削面。
李忠信点刀削面,那么,他就来一个大碗的刀削面,绝对不会有错误,而且在这个时间点,他也是真的感觉有些饿了。
他点完面以后,没等他身后的人说要吃什么面呢!他继续说道:“老板,面现在就做,他们的面我做主了,都是大碗刀削面,越快越好,你们这边还有什么好吃的东西,尽管都上来,少不了你的钱和粮票。”
“客人您好,我们这边卖刀削面是不分大碗小碗的,七分钱一两面,外加一两全国粮票或者是京城粮票。一般情况下,饭量小一些的三两面就够了,饭量多一些的,五两足够吃。您最好问一下都吃多少面,千万不能浪费粮食。”卖刀削面的老板听王波开口大碗的刀削面,他立刻就给王波和李忠信解释起来。
虽然这边是京城的郊区,但是,面摊挨着大道,很多过往的人路过的时候,都会选择到这样的一种地方吃上一碗面条。
京城这边的国营饭店很多,但是,价格方面,京城的饭店
第二百四十三章突然间的想法
八三年的这个时候,京城这边北冰洋汽水是最为有名的,其他城市的汽水之类的,也大多是仿制北冰洋汽水而生产的,李忠信感觉到,这个汽水的味道真的很好喝。
之前李忠信住在黑省驻京办那边的时候,他偶尔也会上街买一些东西,三分的红果冰棍,五分的奶油、巧克力、小豆,八分的雪糕(和普通冰棍一样大),一毛二的雪糕(扁的那种)。
汽水就是北冰洋的,一毛五一瓶,他没有想到,在京城市里卖一毛五的汽水,在这样的地方也卖一毛五。
不过李忠信细一想也对,在市里面的商店里面卖一毛五,在这边要是卖到两毛钱,那也得有人买算啊!现在这个时候可不比后世,别说是几分钱了,就是几块钱,人们都不当一回事情。
“肥汤做浇头,每人一个卤蛋之外,再加一份牛肉。还有,你们山西那边的老陈醋给我们弄一些来。”说完这些以后,李忠信随口问起来:“你们在这边弄这样的一个摊位,面什么的从什么地方来啊!现在购买精粮的白面,应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吧!”
对于个人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搞面馆,李忠信总有一种不现实的感觉,现在是八三年,白面这类的东西都是到粮店去按照粮食本来购买,他们在什么地方搞到的这些白面呢!
李忠信一直就有一种想法,等全国的粮食开始不受到限制了,他在全国各地都开一家和肯德基一类的快餐,让中国的美食占据中国市场最前沿,如果有可能的话,让忠信快餐这样一个今后响彻全世界的牌子开到世界各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