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到这边吃着刀削面,李忠信却是想到了粮食的问题上。无论想做什么,粮食都是关键。

    想要开饭店,或者是想要搞快餐,必须得有粮食才能够去做。不光是开饭店,就是他的忠信食杂超市当中,过几年也逐渐应该开始从小百货等物品进行转型,也应该经营一些日常人们吃的大米白面之类的了。

    “要说这个面吗当然是用粮票换了。现在改革开放了,河北那边就是小麦的主产区之一,我们在京城这边卖的面,都是用粮票在河北那边议价买过来的,都是上好的白面。”面馆老板也是看出来了,李忠信他们这群人,李忠信应该是说了最算的人,既然客人问起来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理由不回答,这是公开的秘密,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李忠信的年纪小,但是,在他的面前,总能够让他感觉到一种小大人的感觉,他说的那些话,句句都能够问到点子上,毕竟他觉得,大部分东北人是不知道山西刀削面当中的一些门道的。

    李忠信坐在简易帐篷最阴凉的地方,他看着面馆老板的背影,一边喝着汽水,一边琢磨起来刚才面馆老板说的事情。

    现在改革开放了,已经不完全是公有制的国营饭店的天下了,这个做山西刀削面面摊的老板,今后就是这个时代下最先致富的一代人。

    如果不出意料,这个面摊的老板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够在京城这边买下来一套比较大的门面房。

    在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只要是像这两个人一样到京城这边做小生意的人,今后都是这个最为成功的牛人。

    这个时代,只要是敢于走在前面,敢于顺应潮流的人,都会成为今后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拿地要趁早
    “好饱啊!真没有想到,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也能够吃到这样美味的面条,这次算是吃饱了。”王波摸了摸吃得鼓起来的肚子,打了一个饱嗝,笑呵呵地说了起来。

    之前王波对于李忠信非得要在这边吃饭有着很大的抵触,毕竟在东京那边吃喝玩乐的,让他的嘴巴刁了很多,可是,吃完这地道的山西刀削面,王波的思想立刻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美食这个东西,并不分国家,更没有大餐就一定好吃的说法,老一辈的国人传下来几千年的美食,绝对是岛国那边人学不到的。中国的美食博大精深,根本就不是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够比拟的。

    岛国那边都是一些生鱼之类的东西,对于王波这样喜欢大鱼大肉,喜欢大碗喝酒的东北大汉来讲,根本提不起兴致来,他有一种感觉,那些东西绝对没有一碗热腾腾的刀削面来的爽快。

    除了这个时候吃这样的面有些热之外,再就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

    吃着热腾腾的山西老味道刀削面。喝着冰凉的北冰洋汽水,别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我就说这个地方的刀削面的味道不错吧!你看,领导们都很喜欢吃。”董天昊看到王波摸着肚子说吃饱的那种姿态,他十分得意地向王鹏说了起来。

    对于王鹏之前踢他一脚的事情,董天昊一直耿耿于怀,他是从竹板屯那边走出来的,对于吃食上面并没有太多的挑剔。

    在京城这段时间里,虽然是做着收废品的活计,但是,他觉得十分充实,在吃喝上也相当不错。

    王鹏对于赵越和他的要求很严格,一般情况下都是在房子里面自己做饭,也就是前一段时间他们三个人一齐出去办事,中午回来的时候在这边吃了一碗面。

    不过呢!这家面馆的味道的确很好,董天昊吃过一次以后,一直就念念不忘,这次李忠信提出来要在周围吃饭,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地方。

    在董天昊的心中,吃这个面馆里的面,感觉很正宗很好吃就已经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了。

    在竹板屯那边活了二十二年,也就是去年家里面的父母到忠信公司上班以后,家里面才能够保证每日三餐能够吃上饱饭。

    其余时间,能够吃上饱饭,能够一周吃上一顿细粮,那已经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王鹏恨铁不成钢地瞪了一眼董天昊,却没有再说什么,毕竟他也是看出来了,这次到这边吃顿面的效果很好,至少领导们都吃得挺开心,看起来也十分满意。

    李忠信把碗里的最后一片牛肉吃下去以后,又咕嘟咕嘟地把汤全部喝了下去,那种夏日里出汗出透的爽劲,让他感觉这顿饭吃的非常值。

    他从兜里掏出一块白色的手帕,十分自然地抹了抹嘴巴上的油渍,又把手帕打了一个对折,慢条斯理地放入兜里以后,慢慢开口说道:“天昊推荐的这个地方很不错吗看样子以后要是到你们这边来,我只能是到这边来吃面了。很好,很好。”

    李忠信说完以后,看到董天昊的表情很是高兴,他继续正色说道:“这次公司会给你们奖励,但是,具体的奖励,等我会去研究研究再考虑给你们三个人什么,总之,这件事情我记下了。还有,天昊,你说你亲属家的六叔在这边是村上的会计,说应该还有一块土地要进行售卖,那我现在交给你一个任务,在这两天把那块土地的使用权和具体的情况给我打听好了,如果有可能的话,那块地



第二百四十五章太便宜了
    李忠信心中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他能够改变家庭生活,改变老家江城,能够让很多人提前过上富裕的生活,但是,大的方向和大的趋势是他无法掌控的。

    作为一个重生人士,他做的事情一定要迎合这个时代,而不是快速地改变这个时代,真要是他做出来改变大趋势的事情,历史轨迹会出现什么样子的问题,他真就不太清楚。

    他这一只小小的蝴蝶,小小地扇动扇动翅膀就好,千万不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今后京城的土地寸土寸金,那是他根本无力扭转的事情,现在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拿到手一些京城的土地,绝对没有任何坏处。

    如果在这边真的搞到一块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土地,李忠信决定要在这边盖一个仓库,不,应该叫做货物配送中心。

    忠信食杂连锁的洪斌在汉正街那边搞了一个大型的仓库,现在所有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的货物,基本上都是从那边发往江城,只有少数的厂家是直接把货发往江城。

    今后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如果在黑省全省搞连锁超市,在京城这边搞连锁超市,那么,必须要在京城这边建设一个大型的中转站,这个位置李忠信就觉得很不错,他认为,十分有必要在这个地方搞一个大型的周转的仓库。

    而这个地方紧挨着南苑机场,虽然南苑机场在这个时候一直作为军用机场,但是,过不了几年,南苑机场就会成为国内有名的民用飞机场,那么,他在这边建设大型的仓库就更有必要了,要是有什么货物需要空运的话,到时候就会方便许多。

    忠信公司不是普通的公司,今后的业务不但会在全国铺开,更会面向全世界,他在这个时候在南苑村这边购买下来两块土地,今后都能够用得上。

    这次他和王波回到黑省驻京办以后,他要把闫立国和陈冲他们几个人再次叫到一起,给他们开上一个小会,如果有可能,他们要在京城这边四处收集卖房子和卖地的信息,只要有合适的四合院或者是大面积的土地,那么就要让他们和王德庆这边说,忠信公司这边出钱把那些四合院和土地买下来。

    之前他的钱都在岛国那边,全部购买了股票,而且他有着更深层次的做法,不想把钱转回到国内这边。

    现在忠信公司和三井雅子成立了忠信三井公司,并和三菱矿业总公司签署了一个超过亿元人民币的水泥厂的投资。

    有了这样的一个大型投资作为后盾,他在国内想要搞一些钱那绝对没有太大的问题。

    先不说安尔舒卫生巾和龙江牌电风扇现在都是现金奶牛,现在全国火爆销售,就是那山野菜加工厂和他的山货买卖,就已经足够他在京城这边购买几套不错的房子和一些地皮了。

    只要这些工厂和买卖不出问题,那么,他这几年在国内的发展不需要靠他在岛国那边的钱,也已经足够了。

    岛国那边的钱,他有着他的打算,如果不出现太大意外的话,要比在国内赚钱赚得多,赚日本人和外国人的钱,没有心理负担不说,把赚到的这些钱拿回到国内支持国家的建设,要远比在国内赚自家人的钱好上百倍。

    “三舅,交钱付账,然后咱们坐车回黑省驻京办。”李忠信看了看桌上空空如也的几个空碗,他开口对王波说了起来。

    他觉得,这次下飞机就到这边来了,该问的事情,该交代的事情也交代了,是时候回驻京办那边了。

    至于董天昊所说的那块地,真要是能够买下来,他在不在这边也没有任何的帮助。

    “交钱付账!”王波向李忠



第二百四十六章盘算
    去南苑村的时候,因为王德庆对那边的路不熟,车开的并不是很快,返回的时候,车子开到黑省驻京办,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毕竟在这个年代,不存在堵车的状况。

    返回的路上,李忠信一直满心欢喜,他真就没有想到,他在去东京之前突发奇想,安排闫立国、陈冲、王鹏他们三组人做回收的事情,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给予了他一个很大的惊喜。

    陈冲那边的进展虽然并不快,但是,陈冲、李承铉和潘磊他们三个人搞到了一个老房子,更开始按照他的布置,和那个什么清朝镶红旗总兵家的儿子钮钴禄氏郎庭,学习起古董的知识,单凭这些,李忠信就已经很是欣慰了。

    这三波人当中,李忠信虽然觉得闫立国的效率稍微慢了一些,但是,闫立国在路上和他汇报工作的时候和李忠信说了,他们两个人虽然在家用电器维修和回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他们两个人却是按照李忠信的说法,搭上了电子科技的大学两个老师的线。

    他们即将要买下来的房子,是其中那个叫做秦继忠老师的房子,只不过这个老师现在没有搬完家,等搬家完成之后,他们就能够在电子科技大学那边拥有一个修理部了。

    这两个老师人都很好,听说他们都是大学生,而且都懂得家电修理,给他们讲了不少新的知识,并承诺他们两个人,只要是他们能够把这个家电维修的修理部搞起来,到时候他们会派出一些学生和他们进行一些小合作。

    这个合作,相当于让那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秦继忠老师看得很透彻,这个时候让他的学生到闫立国他们这边,在家电修理部帮助闫立国他们两个人修理家电,既能够学习到一些家用电器修理的知识,还能够让他们赚一些钱来补贴生活。

    虽然这个时候改革开放了,但是,他们学校当中还有很多比较优秀的学生吃不饱饭,让他们用知识换取一些钱财,让他们能够吃饱穿好,这是秦继忠老师最希望看到的。

    闫立国和肖涵宇两个人都是学电子毕业的大学生,能够在京城这边做家电修理回收,那么,他们两个人的水平应该不错,更能够给这样贫困的优良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秦继忠对闫立国和肖涵宇两个人也很看重,对他们更是做出了一个承诺,只要他们两个人有继续深造的想法,他还会抽出一定的时间给他们两个人上上课,讲一些关于电子方面的知识。

    说一千道一万,李忠信给他们两个人布置任务的时候说过,他们的主要任务,那就是要多结识一些电子科技大学这边的学生,现在他们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搭到电子科技大学老师的线,远比多认识一些学生要强很多。

    按照闫立国的想法,有了下蛋的鸡,还用愁鸡蛋吗

    唯一让李忠信有些惦记的就是赵媛媛那个女孩,虽然在他的可以培养下,赵媛媛办事的能力很不错,但是,赵媛媛的岁数在那里摆着呢!这次到京城这边来做宣传,是赵媛媛第一次出远门,之前免费发放工作做得那么好,很是出乎李忠信的预料。

    这次他回来之后,听王德庆说赵媛媛去了天津那边,他心中总有一些担心。

    不过呢!想到王德庆安排了几个小男子汉过去那边协助赵媛媛她们,他心中的那种担忧立刻消散了不少。

    这次他的整体出行相对来讲,还是相当圆满的,在京城这边把安尔舒卫生巾和龙江牌电风扇的牌子打了出去,这个时候,几乎全国人民都已经知道了这个牌子。

    通过做广告的事情,他还结识了央视广告部门的领导,这些对于忠信公司今后的发展都有着不少的帮助。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不清楚广告的价值,李忠信却是明白,真正想要创立起来一个大的品牌,真正要把口碑竖立进人们的心中,广告是必须要做的,今后有时间,和央视广告部门这边的领导还要搞好关系。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在北京开了八家小分店,旗舰店也在王德庆的筹备当中,可以说是在京城这边事事都很顺利。

    在岛国那边,他更是收获满满,不仅按照后世的发展规律购买到了一大批



第二百四十七章工作安排
    李忠信告诉王波联络驻京办领导吃饭的同时,他吩咐王德庆给陈冲他们三个年轻人打电话,让他们抽时间和朗庭到这边来一趟,他要和他们谈一谈近期他们需要做的工作。

    李忠信觉得。陈冲那边最近的步子迈得太小了。稳一稳,能够获得真的古董是一件好事情,但是,现在这个时候古董和字画的价格十分低廉,哪怕是有一些赝品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学习是要学习的,但是,收古董和字画的这个事情不能耽搁。

    既然现在陈冲他们跟着朗庭学习古董字画的知识,那个朗庭也算是他们三个人的老师了,他也想见一下那个朗庭,如果和朗庭谈的好,朗庭能够加入陈冲他们的队伍当中,至于朗庭的那个房子,李忠信决定要退给朗庭。

    这个时候朗庭能购卖房子,说明这个朗庭现在遇到了难事,他这边帮助一把就帮助一把了,只要朗庭今后能够帮助自己好好折腾古董字画这些东西,那么一处房子真就算不了什么,最多也就是几千块钱的事情。

    不要朗庭的房子,大不了在其他的地方在购买两处,一切都出来了。

    另外,他听王德庆说起来,陈冲、李承铉和潘磊他们三个人在这段时间里也收上来了一些古董字画,这次让他们三个人到他这边的时候,他会让他们三个人把这些古董字画拿过来,他要看一看,他们三个人在这个时间是否收集到了好东西。

    那个朗庭在这次召见陈冲他们的时候,应该能够跟着三个人到他这边来,让朗庭把这些东西给他做一个点评。

    这样的话,也能够看看朗庭的水平,顺便了解一下这些古董的真伪,如果有好的古董的话,他这次回江城的时候就直接带回江城那边,找到合适的房子,把这些东西保存起来,这样的话,就能够让古董在这个时期少流失很多。

    李忠信心中记得有这样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还没有从那种去四旧之类的事情当中完全恢复过来,对于古董的一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太多的重视,很多商店里面直接就能够买到明清之前的古董。

    如果朗庭真的是懂这个方面的人,是个藏主的话,李忠信真就不介意把收购古董的事情交给朗庭来做,让陈冲他们三个人当朗庭的副手。

    李忠信并不懂古董,也没有那种附庸风雅弄一大堆古董在后世做一个大收藏家的想法,他只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想法,他不想让这个时候的古董大量流失到国外,到时候还得中国人花大价钱从外国人的手中购买回来。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古董和字画亦是如此,古董和字画永远朝着价高的方向奔涌。

    在八几年我们国力低弱或文物不受重视的时候,古董和字画,无论精品还是普品,一个劲的往外流。

    等国家发展起来以后,全民重视古董和字画之类的藏品,古董之类的东西市场化,很多国人指望它一夜暴富,于是乎,古董和字画在中国一个劲的拉台、暴涨,全世界的东西都往这个缸里回流。

    一旦他在八十年代收购的古董够多,到时候开一个私人的博物馆,让后人能够正视中国的历史,让后人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强大,更能够减少国家大量的资金外流。
1...6566676869...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