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难道说,是什么皇室专供的珍贵饮品

    想到这种可能性,陈琳的喉头下意识的涌动了一下。当然,他马上就反应过来,连忙小心的看了李元嘉一眼,发现徐王还在愣愣的发呆,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这不雅的举动,这才放下心来。

    只不过……

    “古怪!古怪!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虽然想要把心中的好奇心给压下去,但是这股子淡淡的香味却是这般的古怪,就跟拿着一根最柔软的羽毛轻轻挠着陈琳一样,让他怎么都无法集中起精神,眼神总是忍不住的往李元嘉手中的杯子飘过去。

    不知道怎么的,陈琳对这股香气特别的敏感。

    所以强忍了片刻之后,陈琳稍稍犹豫了一下,双眼一眯干脆开口直接问道:“大王,不知道您杯中是何物如此之香”

    “香”

    被陈琳的声音把自己从沉思中惊醒过来,李元嘉闻言一怔,随即笑了:“陈別驾说这个吗呵呵,只是一杯淡茶而已。”

    “茶这是茶的味道”

    听了徐




第六十章 下水道系统
    “民夫大王想要征召多少民夫大约多长时间”

    听了李元嘉的话之后,陈琳先是心头一惊,随即又是一苦。

    大唐实行的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制,太上皇在位的时候就规定凡是年满二十岁的男丁都会被授予一百亩土地。其中二十亩是永业田,可以世世代代传下去,还有八十亩则是口分田,人死以后是要归还给朝廷的。

    拿了朝廷的田,自然就要给朝廷交税。

    按照大唐的律例,不论贫富都要定额缴纳一定的粮食和绢布等物,同时还要每年为政府服务二十天——听起来好像很公平的样子,朝廷给你田地,你来缴纳租金,并且提供一定时间的无偿服务,算是等价交换。

    事实上,在这个地广人稀的时代,这确实算得上良法了。

    而陈琳之所以心头一苦,就是听见了李元嘉要征召民夫的那句话。因为身为潞州刺史,同时还是这地界最尊贵的亲王,李元嘉想要用民夫去做什么陈琳肯定是拦不住的,但是潞州就这么多人,每年征召民夫去做什么也早有了安排,万一要是徐王需要的人数众多,而且时间又久的话……

    仿佛没有看到陈琳的难色,李元嘉淡淡的说道:“具体要用多少人,用多长时间,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所以先问问陈別驾,这潞州城附近一次性可以征召多少人”

    “这……”

    犹豫了一下,陈琳恭敬的回答道:“如果只是潞州城附近的话,一次大约可以征召千人左右!如果范围放宽一些,脚程在一日左右的话,两千人应该也没有问题!”

    “呵,这么多啊!”

    听了陈琳的话之后,李元嘉顿时被吓了一跳!

    潞州城这么大点的一个小地方,在李元嘉眼里最多也就是个镇子的水平,平时他连出去逛个街都没什么兴趣,没想到竟然能一下子征召上签名民夫这么一想的话,这地方还是挺有料的嘛!

    “……”

    看着李元嘉一脸惊讶的样子,陈琳嘴角抽了抽,略有些尴尬。

    大王,您好歹也是潞州刺史好不好

    自己的封地啊,竟然连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都搞不清楚,陈琳一时间也不知道到底是埋怨人家不关心政事,还是自己这个别驾和其他官员太无能,没有能辅佐好刺史了……

    不过郁闷归郁闷,有些事情陈琳还是要搞清楚的,所以犹豫了一下之后小心的问道:“大王,不知道您征召民夫是想要做多大的工程我好给您盘算一下,看看需要多少人,干多长时间能做好。”

    把这番话说完之后,陈琳这心里可是相当的忐忑。

    征召民夫,除了给自己大修亭台楼阁之外,李元嘉这样的一个亲王还能有什么事儿毕竟这是皇帝亲王们的通病,历朝历代莫不如此,哪怕前隋以文为谥号的杨坚和当今圣人也不例外,所以想想李元嘉这样一个少年,似乎想要在潞州衙署里面大兴土木似乎也不是什么让人惊讶的事情。

    只不过……

    问出了刚才的问题之后,陈琳就已经忍不住开始琢磨如何劝阻大王,至少也要让他把工程的规模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这大唐的天下,毕竟刚刚安稳了才几年

    就是今年还有好几个地方反叛,加上刚刚又有三十个州闹水灾,朝廷在很多地方还是捉襟见肘呢。潞州不是什么大州,财力物力都相当的有限,如果太大的工程恐怕真的是难以承受。

    “唔……多大的工程”

    对于陈琳的这个问题,李元嘉一时间也有些茫然。

    今天他就是听到了山东河南三十个州大水的消息,所以突然间心血来潮,想要搞一项“民生”工程。但是具体这项工程要怎么做,做多大的规模,需要多少人手,干多长时间……曾经的外科医生,



第六十一章 担忧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既然在潞州这里待过,李元嘉就想给这个城市留下一笔只有自己能给的财富。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他的念想也很简单,既然自己现在是潞州刺史,而且未来也不知道是否会因为亲王们的轮转离开这里,哪怕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以及未来的长命百岁,给潞州城挖一套地下下水道系统,改善一下卫生环境什么的,绝对也是包赚不赔的买卖!

    问题是,下水道该怎么设计怎么施工

    陈琳带着一肚子的疑惑走了,而留下来的李元嘉则是带着更多的问题,找来了管家韩山:“老韩,跟你请教个事儿……”

    “不敢,大王您有事儿尽管问,但是请教两字我可万万不敢当!”

    “行了,行了!”

    看着韩山一脸惶恐的样子,李元嘉心里着实腻歪的很,摆了摆手道:“说正事儿!我看咱们府上用来排水的那一条条的水沟都很新,应该是为了迎接我来新挖的吧这都是谁设计……咳咳,谁主持建造的”

    作为徐王居住的府邸,潞州衙署当然是城里最讲究的建筑,排水沟也不例外。

    虽然平时不会在意,但是刚刚入住的那几天,李元嘉可是仔仔细细的打量过衙署的每一个角落,自然也没有放过这些明沟。而且入住了一年多,潞州城也下过几次暴雨,每次衙署里都没有出现雨水积聚,或者排放困难的现象,说明这些水沟设计的相当合理,也让李元嘉对当初的设计师产生了兴趣。

    “这……”

    听了李元嘉的问题之后,韩山顿时一脸的懵。

    谁主持建造的

    这个问题问得着实触及了韩山的盲点,让他完全没有任何的头绪!

    不过作为一名优秀的管家,韩山立刻便想到了一个回答,马上恭敬的说道:“回大王,我立刻就让他们去问,最多半天的时间就能知道了。”

    徐王想要知道点潞州城里的事儿,还不容易

    不过韩山刚想说自己现在就去,李元嘉却摇了摇头道:“不,不用着急。”

    说完也不等韩山回话,他自己就在屋子里转开了。

    这个时代的排水系统李元嘉也是见识过的,先不用说潞州城里的这些,大唐最先进、最豪华的长安城排水系统,他也早就看过很多次了。长安南北十一条,东西十四条大街,全城分为一百一十坊,排水系统遍及整个城市的每个角落,建筑周围常见的就是砖铺散水、渗水井和排水管道。

    当然了,大部分街道的排水都是靠两侧的水沟,无论土筑还是砖砌都是明沟。

    路面都是中间高,两边低,城门下面还有排水涵洞,可以说展现了这个时代很高的建筑水准……

    然并卵,知道这些并不能让李元嘉懂得如何设计、建造一条下水道。

    比如说如何设计下水道的走向,利用城市的地势还是借助工程的力量再比如说下水道的建造是用土还是用砖,抑或是用石头所以归根结底,还是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力量——就像牛大牛二,还有陈木那些人,可以将李元嘉的想法用这个时代的技术变为现实的专业人士。另外他自己也需要考虑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民夫如何征召,建造下水道的成本如何解决等等。

    而且……

    李元嘉想起自己不愿意在潞州城内闲逛的一个重要原因,眉头一挑,停下脚步说道:“这样吧老韩,除了当初主持建造这些水沟的人之外,再去给我查一些东西……”

    ……

    “父亲,您回来了!”

    陈琳刚刚回到家里,大儿子陈志就立刻前来请安



第六十二章 商量
    接下来的十天,一切都风平浪静。

    一直忙着潞州各项政务的陈琳有些担心那天徐王的突发奇想,但是他足足等了十天,却一直都没有等来大王的命令——这种等待的感觉,真心比直接知道答案还要让人难受!

    不过作为官场老油子,陈琳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徐王已经放弃了那个想法。

    陈琳每次去见李元嘉的时候都聊不了多大一会儿,但是次数多了之后,陈琳自问对这位徐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很清楚的知道,这位十六岁的少年绝对不像其他人看到的那样“不求上进”!

    远离政事和官场,不过是那个少年的一种生存手段而已。

    甚至李元嘉一心扑在美食、桌椅和曲辕犁等器物上面,似乎也是在向别人表明一种态度,更进一步的让自己更加安全而已。

    然而在一切表象之下,陈琳还看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决定了某件事情,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劝说而改变主意的固执;再比如一旦认准了某件事情之后,徐王就会坚定不移的做下去,绝对不会中止或者回头的坚韧!

    那个所谓的下水道,潞州肯定是要建了。

    所以哪怕对李元嘉的贸然决定有些担心,生怕他口中的所谓下水道工程量太大,最后劳民伤财,但是从潞州衙署回来之后,陈琳还是嘱咐下属们开始准备了——一旦大王令下,潞州城附近能够征召多少民夫,需要准备多少钱粮,还需要多少材料、工具,陈琳都必须给李元嘉一个完美的答案……

    ……

    相对于忙碌中的陈琳,李元嘉的这十天过的同样不轻松。

    “所有的下水道,都必须是暗沟!”

    在当初给潞州衙署设计排水沟的黄中亮又一次苦着脸的时候,李元嘉依然是淡淡的说道:“这一点我不会允许有任何人更改……而且别忘了我其他的要求,你们一样也要全部做到,绝对不可怠慢!”

    “是,大王!”

    听到李元嘉最后语气变得严厉起来,黄中亮心中一惊,连忙惶恐的低头应了声是。

    “咕咚!”

    咽了一口口水的同时,他恨不得现在就给自己一个耳光!

    这,这可是徐王!

    当今皇帝的亲兄弟,根红苗正的亲王,潞州城的主宰,自己刚才到底是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敢去让徐王降低要求

    而看到黄中亮惶恐的样子,李元嘉则是心中略爽。

    当然他爽的可不是这个黄中亮如此畏惧自己,而是一言既出,莫敢不从的痛快。尤其是在建造下水道这件事情上,李元嘉只管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让黄中亮带着一帮砖瓦工匠、石匠等自行摸索,谁都不敢偷懒,更不敢敷衍了事。

    经过几年的“磨练”,李元嘉终于掌握了和他们打交道的窍门。

    绝对不能用含糊其辞的说法,因为这帮人真的是很能“糊弄”,或者说他们总是会用想当然的标准去衡量你的要求。而作为一个亲王,李元嘉最好的做法就是直接用势压人——我是亲王,我是刺史,所以老子说了算!

    而这年头敢跟亲王耍横的,反正李元嘉还没见过,就是敢对扛的都少得要命。

    不过李元嘉也不愿意让黄中亮一味的害怕,所以稍待片刻之后又温声道:“如果你觉得难度很大,就不要总是一个人闭门造车,可以和其他人一起商量看看嘛!我给你找来了三个石匠,两个砖瓦匠,一个铁匠,甚至还有一个木匠……难道就是让他们看着你发愁的”

    “这……”

    听了李元嘉的话之后,黄中亮的眼皮子跳了好几下,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和他们商量

    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



第六十三章 观风俗使
    不知不觉间,贞观七年就过去了。

    这个年末的冬天,李世民的心情并不是特别的美丽。因为贞观七年九月的一场大水,让整整三十个州受灾,偏偏就在这种时候,下面竟然还传来了又官员赈灾不力,甚至贪墨粮款的消息!

    这让自己上位七年,也不过才修葺了一下九成宫的李世民如何能忍

    于是在元月二十九日的朝上,李世民任命萧瑀、李靖、杨恭仁、王珪、李大亮等十三人使于四方,观省风俗,称为观风俗使……也就是所谓的黜陟使。巡省天下,延问疾苦,观风俗之得失,察政刑之苛弊,就是观风俗使们的重要职责。

    “所以朕设立观风俗使之心思,两位爱卿可知晓”

    一边在小花园中漫步而行,李世民一边向着身边的两人淡声问道。

    根本就不看身边的李靖一眼,萧瑀立刻便躬下身去,朗声道:“臣明白,自当为陛下分忧!”

    “哈哈,萧爱卿快快请起!”

    看到国之重臣如此郑重其事,李世民连忙两手虚扶,让他赶紧起身。

    虽然三年前第三次罢免了萧瑀的御史大夫之职,只给了一个太子少傅的职务,让他不再参议朝政,但是从心里面来说,李世民对这位前隋时便和李家交好的表姑父还是相当的敬重。而且萧瑀如今已经年近六十,比皇帝大了二十多岁,平时李世民与他打交道都要客气有加,自然不会让他长时间的行礼。

    起身之后,萧瑀也是一脸的凝重。

    他个性正直,为人刚正不阿,光明磊落,同时严厉清正,素来不肯容人之短,自然对观风俗使一职相当的看重,同时心里也是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大唐多揪出几个贪腐或者无能之辈……

    不过相对于萧瑀而言,李世民更加看重的却是他身边的李靖。
1...1516171819...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