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医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草席
反正这些东西都在肚子里憋了三年才拿出来,现在别人看不看重又有何妨
所以只是告诉这些人自己是从一本书上读到的制作之法后,李元嘉就笑着摆手道:“好了,你们准备的斗鸡呢开始吧!”
“对对,开始开始!”
“快,快让他们把我的红将军请出来!”
“红将军不过是旋风的手下败将而已,还是看我的铃铛吧!”
……
一旦说起斗鸡,刚才对马蹄铁好像不怎么在意的几个人立刻便兴奋了起来,而且一时间似乎也忘记了今天有一个亲王在场似的,气氛很快就变得热闹了起来。
不过其他人都想着赶紧开始斗鸡,但是陈志却依然惦记着刚才看到的马蹄铁,在李元嘉身边问道:“大王,不知可否让下官再去看看那些马蹄铁”
“嗯陈参军对那东西感兴趣”
“……是,大王,我觉得这东西如果能长时间的保护马蹄的话,肯定有大用!我们陈家的马匹数量不少,每年都有好马因为马蹄开裂或脱落而废掉……”
“呵呵,原来如此。”
听陈志这么一说,李元嘉顿时大气的一挥手道:“既然这样的话,回头我让铁匠去你们府上一趟,把打造者马蹄铁的方法告知一下,你们自行打造就好了!”
“啊这……下官多谢大王!”
&nbs
第三十四章 两条路
“没问题,当然没问题!”
对于李元嘉的这点要求,陆明自然是满口子答应了下来:“大王放心,别的东西我不敢说,但是一年一千斤铁料,我保证及时给您送到府上!”
“哦那更多一些呢比如说一年两千斤”
“这……”
楞了一下之后,陆明的一张脸顿时有些发苦。
想要和俆王搭上关系,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在了解过了李元嘉要那些铁料的用途之后,陆明家里自然是不在意这些东西到底是给谁用——毕竟人家俆王是按市价给钱,而且从无拖欠。
但是一千斤没问题,两千斤的话,可就不是陆明敢一口答应的了。
陆家不像陈家那样自己有炼铁,而是有一些门路可以搞到,只不过数量也不可能太多。一千斤的话没问题,但是两千斤就有些太多了。
看到陆明脸上为难,李元嘉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之色,不过也就是一闪即没,哈哈一笑道:“哈哈,开个玩笑而已!加上陈参军那边就有两千斤……足够我一年用度了。”
听了李元嘉的话,两人明显都是暗暗松了口气。
其实就算他们能搞到更多的铁料,也不是很愿意卖给李元嘉,因为那毕竟是铁,而李元嘉毕竟是俆王,当今皇帝的兄弟!谁都没有忘记武德九年在玄武门发生的那件事情,更不会忘记如今的皇帝是多么的强势!
就是这两千斤铁料,如果不是有人授意他们的话,至少陈志是万万不敢想的,更别说主动给李元嘉介绍陆明这个朋友了……
聊完了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千斤铁料之后,李元嘉便对接下来的斗鸡再无了半分兴趣。
哪怕就是玩斗鸡本身,这帮人比起长安的贵族们来说也差的远了。
要说会玩,还是要数哪些几百年传承的大家族,哪怕一个简简单单的斗鸡都能给你玩出花来。就好比上场前的准备,陆明他们也就懂个冠上绑带子,翅膀上撒芥末粉之类的,哪有人家长安的贵族们讲究那上场之前用小锉刀给斗鸡们磨指甲,给它们闻特制的香料什么的,每家几乎都有自己的不传之秘!
花样之多,让李元嘉这个未来人都忍不住叹为观止!
所以勉强又看了一场“土包子”们的表现之后,李元嘉便以还有要事为由,谢绝了陈志他们陪同一起回城的好意,独自带着王府的卫队回去了。
这就是亲王这个身份的好处,没必要在乎别人的感受。
而等他一离开庄子,其他的几个人立刻就把陆明给围了起来——别看一个个的好像都专注于斗鸡场,其实发生了什么一个个心里门清!
“诚之,你们刚才和大王都聊了什么”
“为什么大王偏偏要找你在一旁低语,却对其他人不冷不热”
……
还有那明眼人直接找上了陈志,很是愤愤不平的问道:“陈志,你是提前和陆诚之提点了什么吧不然大王怎的直接找上了他,却不理会我们”
这大好的机会,竟然只是让徐王知道了自己的名字……
不,仔细想想的话,说不定出了这个庄子,人家就马上把其他人的名字全给忘掉了。这让几个一心想要认识一下李元嘉,成为徐王好友的他们怎么能接受
“所以说,今天那几个人可是相当的不高兴。”
回到家里之后,倍感疲惫的陈志苦笑着向父亲说道:“倒是陆明今天相当的开心,连连向他们几个赔罪,中午喝了不少酒……不过说实话,父亲,我也觉得徐王似乎有些……”
“呵呵,太过于功利了”
放下手中的茶杯,陈琳淡淡一笑问道。
“咳咳……”
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陈志并没有接话,显然是默认了父亲陈琳的说法。
看着儿子这个表情,陈琳忍不住摇了摇头叹道:“你啊,凡事就不能多动动脑筋想一想么想想徐王不过十五六岁,正是广交朋友、喜欢热闹的年纪,为
第三十五章 第三条路
差不多一年以前,长安。
“大王,来,坐下。”
在属于李元嘉自己的小书房,舅舅宇文士及面色严肃的说道:“最多再有半年,你就必然要出阁,而且很可能会离长安很远,可想好了将来怎么过吗”
“元嘉不知,还请舅舅赐教!”
摇了摇头,李元嘉的表情也变得认真了起来。
第一次听到出阁这两个字的时候,李元嘉还以为是被人羞辱了,毕竟他的印象中好像女子出嫁才会被叫做出阁。幸好他很快就搞明白了,原来亲王十五岁的时候也要“出阁”,也就是离开京城长安,前往地方上就任。
所以此时听了宇文士及的问题,李元嘉自然是非常重视。
因为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未来唐玄宗,也就是他大侄子的孙子当皇帝的时候,所有的亲王们都要被圈养起来。这年头的亲王还有亲王国,还要去地方任职,如果有心的话权力还挺大——未来他那个便宜二哥的儿子李佑之所以敢谋反,就是手里面握的权力很大,要不然敢造他老爹的反
但是李佑是李世民的亲儿子,李元嘉不过是他的弟弟而已。
杀兄弑第唐太宗,谁不怕
所以深知自己只是个政治小白的李元嘉,对于宇文士及的话自然是重视非常。而看到他正襟危坐,一副侧耳倾听的样子,宇文士及也是欣慰的点了点头,低语道:“元嘉,此时屋里只有你我舅甥二人,咱们敞开了说吧:在你的面前,未来摆着两条路!”
“两条路哪两条路”
目光一凝,李元嘉同样低声问道。
深吸了一口气,宇文士及的声音变得更低了:“其实很简单,一条是做个低调无名,无所事事的亲王,让自己显得与世无争也好,不求上进也好,总之就是让人一提起你就要皱着眉头想半天的那种;而另一条是选择去做一个混蛋——不管你怎么做,总之就是要把自己染上一身的恶名,让人一提起你来就愤恨不已的混蛋!”
“……”
听了舅舅的话之后,李元嘉顿时无语了。
前面那条路听起来好像还挺正常的,毕竟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声望的时代,默默无闻是打消李世民顾忌的最好方法。只不过后面那一段算怎么回事儿如果自己要是不愿意选择第一条路的话,难道还必须当一个混蛋,将来在封地欺男霸女,臭名远扬才成
不过……
”为什么转念一想,这日子好像也还成呢“
就在这时候李元嘉脑海中突然冒出了一个经典的形象,一个大少爷拎着一个鸟笼,带着几个恶仆在逛街,时不时的在某个水果摊前停下来,然后随便拿起来一个就啃,旁边自由恶仆上去给那摊主一脚,叫嚣什么”吃你东西是给你面子,别自己不要啊“之类的话。然后走上几步,再路遇一个貌美如花的小娘子,于是在恶仆们的保护下大少爷淫笑着冲了过去……
啧啧,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
看着外甥冷冷发呆的样子,宇文士及心中忍不住有些失望。
虽然明知道自己这个外甥这一辈子都没有希望了,但是作为舅舅,宇文士及还是希望李元嘉能优秀一些。但是现在看他那一脸茫然的样子,宇文士及在失望之余,也只能用“这样也好,这样也好”之类的话,来安慰自己一下了。
“元嘉……”
“舅舅,至于这样做吗”
就在宇文士及张口语言,想要给外甥解释一下的时候,李元嘉突然开口道:“就算是亲王之藩的话,像我这种最多也就是一州之地吧而且还有皇帝亲自选的长史、司马
第三十六章 冬闲
贞观七年正月七日,薛延陀遣使来朝。然后李世民命人制成《破阵乐舞图》,改名为《七德舞》,同时在长安大宴宾客,三品以上官员及在京州牧,还有很多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共同欣赏了《七德》和《九功》之舞。
经历了六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无论李世民还是满朝文武此时都信心满满,所以除了欣赏歌舞之外,李世民在23日赐酒给长安百姓,痛饮三日。
不过对于这些,李元嘉自然是漠不关心。
在潞州这一片小天地里,立春后还没几天,二月底却来了一次倒春寒,两场大雪让刚刚暖起来的气温骤然下降,不知道多少百姓只能是苦苦的挨着,盼望着这种糟糕的日子早点过去。
至于说高贵的俆王,自然是缩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逍遥自在。
无论李元嘉出现在哪间屋子,至少三个炉子就会被提前点着,然后由专人伺候着不让熄灭。而除了可能是全大唐唯一的棉被之外,各种各样由太上皇、皇帝和皇太妃赐下的动物毛皮等,更不会让李元嘉感到一丝的寒意。
“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儿啊!”
看着一边照看着炉子,一边歪着脑袋正在打瞌睡的小丫头春烟,李元嘉用力扭了扭因为久坐写字而有些发酸的脖子,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要是重生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在这贞观七年的二月,该有多惨
千万不要太高估所谓的贞观之治,就算再辉煌,那也是公元六百多年的中国古代,哪怕是民间的所谓“殷实之家”,他们的生活水平也绝对比不上后世的普通百姓,甚至还差得很远——至少挨冻受饿这种事儿,未来可是相当少见了。
也就是那些权贵们日子好过一些,毕竟集中的资源实在是太多了。
“更关键的是,太他么的无聊了啊!”
起来活动了片刻之后,李元嘉看了看自己刚刚“翻译”了半本的《几何基础》,仰天一声长叹!
瞧瞧这日子把他逼得,都开始写几何的教材了!
要知道对一个高中毕业十多年,关于几何的知识只能靠拼命回忆才能断断续续写出来一些的人来说,这个过程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接连写了十几天,李元嘉挤出来的也不过七十多页纸而已。平均一天四页,而且越到后面速度越慢,李元嘉觉得自己这辈子恐怕都别想写完这本书……
“大……大王!”
或许是孙鹏的这声长叹惊醒了春烟,正在当值的小丫头慌忙的站了起来。
伺候大王的时候差点儿睡着,这可是严重的错误!
所幸李元嘉根本就不在乎,点了点头轻描淡写的说道:“我肚子有些饿了,去玉娘那里看看午饭准备好了没有!”
“是,大王!”
心中暗暗的松了口气,春烟连忙走出了李元嘉的书房。而她刚刚打开房门,就看到了匆匆忙忙而来的管家韩山,连忙侧身站在一旁行礼。
“嗯干嘛去”
“大王想要用膳,我去找玉娘。”
“唔,去吧。”
挥了挥手,打发了春烟离去之后,韩山这才掸了掸身上根本不存在的灰尘,走进了书房的大门。
正打算坐下来再写一会儿的李元嘉看见韩山,立刻挺直了身子,开口问道:“庄子里面的情况如何可有人受冻挨饿”
“回大王的话,没有。”
施礼过后,韩山恭敬的回答道:“我让人去了三个庄子仔仔细细检查过了,因为这几日大雪,有两家的房子有损,还有几人受了风寒。不过受损的房屋我已经着人帮忙修补,得了风寒的也给了汤药……”
他说的三个庄子,正是属于俆王的。
除了职田和亲王的永
第三十七章 太厉害了
贞观七年的三月,天气终于开始转暖了。
因为下雪而耽搁了农时,所以不光是农户们急急忙忙的开始了春耕,潞州上下的官员们也是心急火燎,几乎派出了所有能派出的人手四处催促,生怕耽搁了今年的收成。
作为潞州的刺史,李元嘉自然也没有理由在家宅着了。
所以……
“看我干嘛别傻愣着啊!”
一瞧陈木傻呆呆的站在那里,仰着脸看自己的样子,李元嘉这气就不打一处来,皱眉道:“找个会用犁的人过来,然后找头牛来试一试啊!”
“啊是,大王,小的马上就去!”
陈木一个激灵,行了个礼之后拔腿就跑!
不过他刚跑出去了几步远,就被韩山给急声叫住了:“哎,你给我站住!你去哪儿这庄子里的人你都认识吗你,就往那边跑真是个蠢汉!”
骂完了陈木,韩山往身边那人使了个眼色:“六子,赶紧去庄上找个好庄稼把式过来……记住,就叫一个老实点儿的,别惊动其他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