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雪白血红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美丽的蛇
“我们现在也许有实力打垮日军一个大队,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实力去面对日军一个有大量伪满军配合作战的整编联队的合围。所以鬼子拖得起,我们拖不起。”
“经验是死的,人是活的。鬼子不进山,为什么我们不能主动出山去寻战?这些年抗联各部各次战斗多是在山地进行,极少进行平原战斗。我们的几次出击也多是以山地为依靠。这就给鬼子造成了我们只能以山地为屏障作战的印象。”
“如果我们现在出动出击驻扎在较为平坦地区的日伪军,这首先就出敌意料,可以圆满的达到战役的突然性。这是我决定在日伪军迟迟不进山的情况之下,主动出击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人数虽然不多,在不将伪满军计入的情况之下,仅与山外的日军大致相等。但我们现在的火力配置却好于日军。我们虽然只携带了三门山炮,但我们的迫击炮数量却很足,炮弹也相对充足。各种轻重机枪配置齐全。完全可以依仗火力优势欺负他。”
“我前次去侦察,大致了解了一下这路日军的火力配置。其大队炮小队携带的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在上次我们夜袭的时候炸毁了一门。而其配属的迫击炮中队因为某些原因还落在后边。在炮兵火力我们可以说占据绝对的优势。”
“山中积雪过厚,的确限制了日伪军的行动,但也限制了我们的火力优势。炮弹打在深及没腰的积雪之中,会大大的降低炮弹的杀伤性。而小鬼子的营地,被其清扫的干干净净,正是有利于我们发挥火力优势的地方。这炮弹打在厚厚的雪堆中,可远没有打在结实的冻土上杀伤力大。”
“在敌意料之外的情况之下可以达到战役的突然性目的,更可以发挥我们的火力优势,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死心眼的等着日伪军进山而不能主动的出山打他一家伙?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短处看,更要看到自己的长处。我们更不能只盯着敌人的长处看,也要看到敌人的短处。”
杨震的话音落下,在场的各级指挥员表情各异。有的陷入沉思,有的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中。更多的则是将耳朵高高的竖起,想要听听杨震的下一步想法。
听罢杨震的思路,与沉默不语,或是陷入思考之中,或是犹豫不定的总指挥与李延平、王光宇等人不同,郭炳勋却是眼睛一亮的道:“集中火力优势,出敌预料之外?好,只要计划的在详细一下,这一仗大有可为。”
沉思了片刻的王光宇也点头道:“鬼子一向认为我们离了山林就不会打仗,这次我们偏要给他们一个意外。出其不意,在加上火力上的绝对优势,这一仗取胜的希望很大。”
见郭炳勋与王光宇都对杨震的思路表态支持,李延平也就选择了尊重杨震的意见。李延平道:“团长,既然老郭与光宇都赞同你这个意见,你是军事主官,那就请你下决心吧。”
李延平话音落下,杨震又看了看一边沉默不语的总指挥。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见到杨震把垂询目光投向自己,总指挥笑了笑道:“这次会议,我只带了耳朵,可没有带嘴。你是这支部队的主官,对战场、敌情的掌握远胜于我。怎么打你下决心,越级指挥可不是我的风格。”
见到几个人都同意自己的意见,总指挥虽没有明说,但也表示了支持,杨震便不再犹豫的道:“我决心以手头全部兵力于今晚秘密运动到日伪军的侧翼。同时将全部炮火集中使用。”
“在运动到位之后,以三个步兵连的兵力反穿大衣,以大衣的白色里子作为伪装色,由我亲自指挥,利用夜色掩护,尽可能的靠近敌军宿营地,最好潜伏在距离敌人宿营地一百到八十米的地方。”
“鬼子只将其宿营地一百五十米范围内的积雪打扫干净。若是我们发起的攻击距离过远,厚重的积雪不利于我们发起攻击。一旦我们因为积雪过厚,行动迟缓,攻击部队会暴露在旷野之下,受到敌军火力大量杀伤。”
说罢,杨震将负责炮兵指挥的邱金堂与马其昌二人道:“你们两个分工一下。金堂,所有的迫击炮归你指挥,主要打击敌集结点。其昌,我将带来的三门山炮全部归你指挥。部队发起攻击之后,你用山炮直瞄射击,将鬼子所有暴露出的火力点给我敲掉。记住,鬼子的轻重机枪不开火,你的山炮也绝对不允许开火。”
听到杨震的命令,马其昌沉思了一下道:“团长,你的命令我坚决执行。但我想我们是不是在炮火使用上,给鬼子来一点小花招?您看鬼子都是老兵,沉着性极佳,战术素养也绝对够。”
“我们的部队在没有发起攻击之前,其轻重机枪不会轻易开火。而等我们发起攻击之后,我的山炮在开火,被自己的攻击部队阻挡了射界不说,还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误伤。”
“您看这样好不好,邱连长的迫击炮实施火力打击由一遍改为两遍。在炮火延伸射击之后,潜伏部队不动,由后续部队发起详攻。等将鬼子诱惑进阵地,其轻重火力开火之后,我的山炮再加上邱连长的迫击炮在点射与火力覆盖相结合,最大的杀伤日伪军。”
“在完成为攻击部队提供火力掩护的任务之后,我们同样分工一把。我的山炮数量少,但杀伤力大,集中全部火力打击日军。而邱连长的迫击炮数量多,最好则一分为二。以大部炮火打击伪满军,一部与我的山炮相互配合打击日军。”
“这些伪满军不是鬼子一手训练出来的,号称满洲国军之花的靖安军,就是一些普通的伪满军。战斗力与战斗意志,与日军相差太多。只要我们先用炮火打垮他们,只剩下日军,这场战斗便多了几分的把握。”
说到这里,马其昌又犹豫了一会才抬起头看着几位军政主官道:“团长、政委、参谋长,我这个想法虽然可以降低部队的伤亡,但对炮弹的消耗量却很大。可能我有些突兀了,最好作为一个参考意见。”
“为什么只作为参考意见?你的想法很不错嘛,我看完全可以直接作为火力准备的直接方案。我就是喜欢你这种爱动脑子打仗的人。炮弹消耗多一些有什么的?只要人在,我们就能在鬼子那里再抢吗?这样,我将所有携带的山炮炮弹都归你调配,打多少,怎么打?由你全权负责。”对于马其昌的这个想法,杨震不禁大声的叫好。
见杨震对自己的想法赞赏有佳,马其昌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不说,心中还为杨震的器重多少有些感激。
看着马其昌微微松了一口气的表情,旁边的邱金堂笑道:“我早就和你说了,你心中有什么好的想法就管提出来。咱们团长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你的建议提的好,团长只会高兴,那里还会生气?这下你放心了吧。”
打趣了一阵子听罢他这些话后有些面红耳赤的马其昌后,邱金堂抬起头对杨震与李延平道:“团长、政委,在老黑顶子秘营的时候,我就有一个想法一直想要和你们说一下,只是老马拦着不让说。今儿既然老马提出这么一个不错的建议,我也就趁这个机会和您二位首长说一下。”
“我在川军中是迫击炮兵这不错,可咱就是一个普通的炮兵,没有什么文化,打仗全靠经验。就是现在这点文化,还是到咱们部队学的。若是指挥一门迫击炮,这还是能够胜任的。但指挥一个炮兵连就有些吃力了,不怕二位首长笑话,我到现在还搞不清楚这个炮兵的密位度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老马是原来东北军讲武堂炮兵科毕业的,有文化有水平,指挥炮兵的能力远在我之上。我琢磨只要团长您在,咱们的炮兵就不会一直就这么点,终归有发展壮大的那一天的。而我的能力有限,会影响到部队发展的。我想这个连长还是让老马来干,我给他当副手。”
对于邱金堂让贤的想法,杨震与李延平满意的相视一笑后,李延平道:“邱连长,你有这个想法我们很欣慰。这说明你没有把官位看的比部队发展还重要。但你这个不思进取的态度,我们可要批评你了。”
“原来不会,这不是主因,因为不能代表以后也不会。既然搞不懂,马连长就在你身边,吃住都和你在一起,为什么不和他好好学?你总不能当一辈子的迫击炮手吧?就是你干,团长还不干那。”
“我们各级指挥员,尤其专业技术指挥员奇缺,你要撂挑子,这能行?更何况我们部队今后要发展壮大,炮兵也同样要发展,你这个老炮兵不去承担重任,你难道让团长亲自去指挥炮兵。马连长是人才,但单凭他一个人是支撑不起一支炮兵的。众人拾柴才能火焰高。”
相比李延平的批评和风细雨,杨震语气却稍显严厉:“政委说的没有错,不会为什么不去学?马连长不单单是你的副连长,还是我预定的炮兵参谋。你将这个精通炮兵战术人留下,团部怎么办?你这里缺人,组织战役的团部更缺这种精通炮兵的人。”
“我为什么让他兼任炮兵教导队队长,在步兵人手还不充足的情况之下,想尽一切办法抽调了几十名文化稍高的战士组建成教导队,就是希望能培养出一支合格的炮兵,不会再出现缴获了火炮却没有人会使用的情况。”
“现在有马连长一起参军的那几十名东北军老炮兵出身的人,还可以应付局面。将来等我们的炮兵扩充了,你总不能老依赖那几十名弟兄和你一起撑大局吧。你以为他们都是属螃蟹的,都长了八只手?”
“我告诉你邱金堂,我再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我不管你学的怎么样,我都要将马连长调回团部给我担任炮兵参谋,协助我和参谋长指挥作战。记住最后两个月的时间,过时不候。”
“到时候你不仅要能指挥炮兵,还要能教授新兵和干部。你要是再说什么不会指挥炮兵,你就去炊事班给我被大锅去。别说副连长,我让你连普通炮兵都当不上。”
看到邱金堂被杨震训的面红耳赤,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总是温文尔雅的团长发火的马其昌连忙为自己这个交情日深,自参加抗联以来,由隔阂渐渐转成了像老大哥一样照顾自己的兄弟解释道:“团长,政委您们别发火,邱连长真的很用心学了,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而且邱连长文化水平虽有些低,但实战经验丰富。”
“不说别的,单单迫击炮在缺乏瞄准镜的前提之下,盲射这种高难度技巧,我的那些在炮兵中打滚了多年的老弟兄没有一个人能比的上。我相信,在有一段时间,邱连长的能力一定远超过我。只是还需要时间。炮兵毕竟不是步兵,他需要学的太多了。别人两年,甚至三年学会的东西,让邱连长在短短两个月内学会,也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听到马其昌为邱金堂求情,杨震也就止住了继续教训邱金堂的念头,转向马其昌道:“马副连长,这段时间你忙一些。除了兼任炮兵副连长与教导队队长之外,还要兼任一下我的炮兵参谋。没有办法,我现在手头人才太缺了。等你的人才培养出来后,也许会好一些。”
定下了火力支援的计划后,大体作战计划也就敲定了。但有一点,就是杨震要亲自指挥潜伏部队的想法,却是遭到了几个人的强烈反对。最后王光宇道:“团长,你是部队的最高军事首长,要负责整个战斗的指挥。潜伏部队那里,还是我去。”
对于王光宇主动请缨,杨震略微琢磨了一下,便点了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定了。你指挥潜伏部队,我和参谋长来控制全局。”
说罢,杨震看了一眼面前各连连长、指导员后,语气坚决的道:“今晚六时出发,向拐老婆沟口前的日军宿营地全速前进。同时各部队在行军之时要清扫好一切痕迹。避免被敌发现。明早六时,准时发起攻击。”





重生之雪白血红 第一百零六章 南下(7)
让杨震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这股子日伪军为何接二连三的总是在山外打转转,看着近在咫尺的山区,就是不进去的原因很简单。杨震那惊艳的一枪,被震到的不仅仅是董平,还有这支日伪军的最高指挥官,那个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平时牛逼闪电,关键时刻阳痿了的北野高津少佐。
当杨震击毙了山田开口的那一发三八式子弹的弹壳在被北野高津犹豫了好半天才派出的搜索人员,从他开枪的位置捡回后拿到他的面前时,这位在地上趴了足足大半个小时的少佐差点没有吓堆了。
他是有点手高眼低,但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傻子。夜间,二百米外精确射击,一枪击毙目标这种枪法意味着什么,北野高津自然知道的很清楚。
山中的这支反满抗日分子既然装备的都是缴获全套日式装备,那么应该没有狙击步枪这种高档装备。因为就北野高津所知,在士兵普遍枪法都不错,甚至够得上神枪手标准可以占据步枪手编制百分之三四十的日军部队中,只有极少数的正规野战师团中才有少量的专门狙击手。
而且这些狙击手使用的也大多数都是普通的三八式步枪,像欧美国家那种专用的狙击步枪根本就还没有装备。即便是专门为支那战场研制的97式狙击步枪,虽然早在三七年便已经完成了设计,但也没有开始量产,只是少量的生产配发给支那战场。
在步枪上装备瞄准镜,对日军来说太奢华了。而且以三八式步枪稳定的弹道,三八式友坂步枪弹优良的弹道性能,在装备专用瞄准镜也有些浪费之嫌疑。所以对于对手手中是否有专门的狙击步枪,北野高津根本就不信。
既然不是专用的狙击步枪,那么这个射手的枪法?想起这一点,北野高津便是一阵阵的胆寒。要知道,就算是有专用狙击步枪,那么在没有任何照明的夜间二百米之外如此精确射击,也不是一般狙击手能够做到的。北野少佐可以肯定,在那一声枪响的时候,自己周围没有发现任何的可疑光线。
北野高津少佐固执的认为,山田开口的死应该是一个意外。这一枪瞄准的绝对应该是自己,而不是那个山田开口大尉。
因为自己是这支队伍中唯一穿着日军只有将佐以上的军官才能穿着的高级军官呢大衣的人,自然是狙击手狙杀的第一目标。而自己之所以能逃过一劫,是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好。被山田开口挡住了大部分的身体。
至于那个倒霉的山田开口,只不过一时幸运,替自己做了替死鬼而已。否者以他仅仅一个大尉的身份,是没有资格轮到这么样的一位神枪手招呼他的。
一想到进山之后,这位无所不在的神枪手的威胁,北野高津脖子就一阵阵的冒凉风。因为作为整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自己无疑会是这个神枪手第一狙杀的目标。
不行,自己是堂堂大阪第二大银行财团的二公子,有着在此次对华战争中因为政府以及抓紧时间生产的各兵工厂巨额贷款而赚的杯满盆溢的巨额财产等着自己去继承,自己可不能不明不白的死在这北满的荒山野岭之中。
想通了的北野高津第一时间便脱下自己的那件制作精良的将佐大衣,而让卫兵给自己找了一件普通士官穿的显得有些笨重的棉大衣换上。然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部队全部收缩在一起,警戒线甚至只放出了五十米。用自己所有的部下给自己弄了一面大大的肉盾。
除了接连敦促落在后边的迫击炮中队加速赶上来,将所有部队全部收拢在自己身边之外,为了保护自己的绝对安全,这位北野少佐还将大部分的轻重机枪组成了数个值班火力小组。只要一有风吹草动,便一顿猛烈开火。至于能打到什么,那不是他该关心的问题了。
若不是因为害怕上级处分,实在不敢将手中那把佐官指挥刀丢下,恐怕这位被杨震那一枪差点没有吓的尿裤子的北野高津会将身上所有代表自己是军官的标志通用摘下去。
而且要不是因为太沉重,自己被酒色掏空的身子拿不动,被弄得有些草木皆兵的北野少佐就差没有将做饭用的大锅顶到脑袋上,以护卫自己的安全了。不管如何,北野高津是打定了主意,在可以提供充足火力掩护的迫击炮中队抵达之前,是绝对不会进山的。
北野高津不急着进山,他的那些心思和他差不多的部下自然更不会着急。主子都不急,那些协同作战,被充作苦力的伪满军自然也不会着急。不进山,正好歇歇这些天背着这些沉重的给养和弹药,又被逼着清扫出上千米积雪而累坏了身体。
杨震那里知道北野高津是被自己那一枪吓唬到了,生怕自己寻找机会给侥幸逃过一劫的他也有模有样的再来上一枪,而迟迟不敢进山。但龟缩成了一团的鬼子正好适合发挥自己费了好大劲才从秘营带出的那些火炮的火力优势这一点,杨震还是早就看了出来。
在抵达了拐老婆沟口外日军驻地附近后,杨震看了看表,距离天亮正好还有三个小时的时间。
在仔细打量了一下龟缩成一团,阵地中的轻重机枪不时进行一番火力盲射,试图打草惊蛇将那些可能隐藏在自己周围的抗日分子赶走的日军阵地之后,杨震挥了挥手,带队执行敌前潜伏任务的王光宇会意的带着三个反穿棉大衣的连,向着日军宿营地小心翼翼的匍匐前进。
看着潜伏部队一个个的走进黎明前浓重夜色中的背影,相对于只关心二百米外山边上的那些灌木丛中是否会埋伏了对自己致命的杀手,而将火力侦察的重点放在了距离自己主阵地视距二百米左右,反而对眼皮子底下明显很掉以轻心的日军阵地上的值班火力,杨震更担心的是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之中,至少要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坚持两个小时以上的潜伏部队能否按照自己的要求坚持下来。
这北满的山中虽说气温极低,但在白天,只要不刮风,温度也就是在三十八九度,到四十度之间,人只要不长时间停留在一个状态,只要不时的起来活动活动,还是不算太冷的。
但夜间,尤其是被民间称之为鬼呲牙天气,一天之内最冷的凌晨,部队能否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一动不动的坚持两个小时,杨震却是没有多少的信心。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就算穿的再多,北风一吹也是遍体生寒。两个小时的潜伏下来,部队能不能不被冻僵,杨震真的不知道。
尽管在出发之前,杨震想办法将部队中储存的所有生姜全部切成片,分给了担任潜伏部队人手一片,以便在身体过冷的时候,啃上一小口以便驱寒。
但毕竟部队已经在秘营中整训了近三个月的时间,没有获得过外界的补给,之前在苇河县城弄到的生姜数量有限,每一个人都只能发一点。让部队仅仅依靠这么一点生姜,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坚持两个多小时,这在杨震看来可以说有些残酷。
但之所以选择在六时发起攻击,杨震也是无奈之举。北满冬季的山区,清晨六点天刚刚开始放亮,能见度虽然还有些不足,但总归比夜间一片漆黑还是要好的多。
自己没有照明弹,这个时代又没有什么红外、星光等各种夜视仪。若是打着手电,举着火把去与日军在夜间缠战,以日军老兵的枪法,那是嫌自己死的慢。
更何况在只有在胳膊上缠绕白毛巾这种单一而又简单的识别方式的情况之下,按照在双方军装几乎一模一样的情况,夜间混战极易引起大规模的误伤。
所以杨震犹豫良久还是将战斗发起时间设定在清晨六点。这个时间天刚蒙蒙亮,能见度应该是够了。这个时候发起攻击,可能出现误伤的几率要比夜战小得多。
看着除了日军宿营地中燃起的篝火外,到处漆黑一片的旷野,杨震心中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将刘长顺喊了过来。担心归担心,但计划还需要继续执行下去。既然已经开始行动了,那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
待刘长顺接到命令赶过来后,杨震指着日军宿营地道:“你带着你的连带上两挺重机枪马上出发迂回到日军宿营地后侧。距离鬼子宿营地大约百余米之处,那里有一处灌木丛,待抵达之后,你就在那里隐蔽待机。”
“待王副参谋长发起攻击二十分钟之后,你从日军侧后方向发起攻击。记住,发起攻击之后,你要想一把尖刀一样照着日军阵地的核心给我**进去。”
“我给你一支信号枪,待你攻占鬼子的核心阵地后,打三发红色信号弹,我这边就全线出击。而你要想一支钉子一样,牢牢的给我钉在鬼子的核心阵地上。”
交待完命令,杨震神色凝重的看着刘长顺道:“你发起攻击的时候,不会有任何的火力掩护。主力所有的炮火都要打击鬼子一线防御,掩护王副参谋长。”
“也就是说,你要近可能的接近敌人。只要敌人没有发现你们,没有先开枪,你们也不要开枪。但一旦开枪,就不要有任何的顾忌。若是王副参谋长的攻势被阻,你在鬼子身后的动作将会是给日伪军最致命的一刀。我的意思你明白没有?”
“明白,我马上执行。请团长放心,我一定会尽可能的接近敌人之后,在发起攻击。只要攻占鬼子的核心阵地,像钉子一样牢牢的钉在鬼子核心阵地上。”杨震交待的话,刘长顺几乎是一字不差的重复了一遍。
重复完命令,刘长顺向杨震敬个礼之后便集合部队出发了。看着刘长顺在夜色之中显得有些朦胧的背影,杨震沉默了一下,便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起潜伏部队向日伪军宿营地接近的情况来。
尽管在浓浓的夜色之中,在没有任何照明手段,也不可能采取任何照明方式的情况之下,就算杨震选择的观察点就在当初他狙杀山田开口大尉的位于日军宿营地不过二百米的灌木丛之中,但他也并不能看清楚潜伏部队的动向。
不过虽然无法看清部队的动向,但日伪军宿营地内担任警戒的轻重机枪打出子弹的弹着点,却可以清楚的告诉他潜伏部队的行动有没有暴露。
从接近日伪军宿营地开始,到发起攻击前的这段时间,几乎成了杨震自返回这个时代开始最难熬的几个小时。
就算在潜伏部队出发半个小时之后,接到前面派回的通信员关于潜伏部队已经成功的接近到距离日军宿营地不到一百米的最佳潜伏位置的报告,让杨震一直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些。但接下来部队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在冰天雪地的情况之下,能不能坚持两个小时,却依旧是杨震最担心的事情。
1...6566676869...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