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之雪白血红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美丽的蛇
在除了炮兵,其余火力以及部队技战术,甚至人数与当面日伪军相比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之下,杨震并不想打一场攻坚战。因为这样的战斗就算是打胜了,成功的击溃眼前这路日伪军,对于自己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因为这样的战斗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杨震现在根本就无力承受的。虽说对自己这近三个月的整训,有一定的信心,但杨震的心中仍然七上八下的,有些不太安稳。
好在这三个月的整训没有白费,整整近两个小时之内,在零下四十多度严寒的情况之下,通过这三个月在秘营打熬下的良好纪律性,以及身体素质,潜伏部队纹丝未动,没有发出一点动静。
看着手表上的时间一点点的向预定时间接近,心中有股子度日如年感觉的杨震,几乎提到了嗓子眼的心也慢慢开始的落下。前面潜伏部队并没有让他失望,两个小时之内,就在日伪军的眼皮子底下,没有让近在咫尺的日伪军感觉到任何的异常。
当预定的攻击发起时间,清晨六点这一刻终于来临的时候,当一直跟在杨震身后的小虎子从一直举着望远镜观察的杨震口中听到“开始”,这重重的两个字之后,手中早已经举起多是的信号枪将两发红色的信号弹打上了刚刚开始放亮的天空。这是炮击开始的信号。
就埋伏在杨震身后大约三百米不到的预设炮兵阵地上的邱金堂,见到升上天空的两发红色信号弹之后,没有任何犹豫的下达了开炮的命令。伴随着邱金堂的声音落下,他身后早已经做好准备的炮兵连活动一下几乎被冻僵的手脚都来不及,便快速的将手中的炮弹填进了炮膛。
伴随炮兵阵地上着一声声迫击炮发射时候特有的炮弹出膛时嗖嗖的声音传出,一发发由日本制造的90毫米迫击炮弹狠狠砸向了他们原来的主人。
由于炮兵阵地距离设定目标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一千米,手中又有杨震亲自标出的极为准确的射击标定,第一批出膛的迫击炮弹几乎都没有用任何修正,便准确的落在日伪军的宿营地之中,将刚刚起床的日伪军炸了一个人仰马翻。
与刚刚起床便遭到炮火覆盖,因全无防备,而死伤惨重的部下不同。炮击发起时还在沉睡之中,直到炮弹炸响,才被从床上炸起来,并幸运的逃过了第一轮炮火打击的北野少佐在听到落在自己头顶上的密集迫击炮弹雨之后,第一个反应不是是不是有反满抗日分子偷袭自己,而是是不是那支友邻部队吃错了药,将自己当成了那些要被剿灭的土匪。
在北野少佐的印象之中,还没有那支抗联部队有这么强大的火力。尽管在出发之前,他便已经接到第四师团部转下来自己预定剿灭的目标因为在苇河县城袭击过一列关东军运送军火的军列,车上运载的部分火炮很有可能落入该部手中,要求各进山清剿部队多多注意的敌情通告。
但对于这份敌情通告,北野少佐并未放在心上。因为在对中国所有武装力量都蔑视到极点的他看来,操作火炮,哪怕是迫击炮也是一项高难的工作。那些装备很差的支那人,即便缴获了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也是不会使用的。
即便偶尔会使用一些,但也不会有这么多。打在自己脑袋上的这些迫击炮即便按照日军的编制,也足足有一个中队的建制。那些没有兵工厂,所有补给都依靠与满洲国军或是皇军作战补充的土匪武装,上哪去弄那么多的火炮还有炮弹?
尽管在下江地区的清剿之中,为数不少的清剿部队都或多或少的挨过抗联的迫击炮弹。但那些号称一个师,甚至一个军的武装有一门迫击炮就已经很不错了。那里还会有像今儿这么多?
之所以这位北野少佐认为落在自己头上的迫击炮弹是误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知道从老额穆镇出发进剿的南路日军已经抵达琵琶顶子一线。距离自己所在的位置直线距离不过几十里。而按照预定计划,这支部队最终是要在阿尔占西沟处与自己靠拢的。
在这位不相信自己的对手会有这么多的炮兵,这么多的迫击炮的北野少佐看来,这些落在自己脑袋顶上的迫击炮弹,很可能是那支友军在向自己方向靠拢的时候,将自己当成了那些即将被自己清剿的反满抗日武装。
但当理所当然的认为落在自己头上的迫击炮弹是那支友军误击的北野少佐,命令部下将一面用来识别身份的大大的膏药旗挂起来后,落在自己脑袋顶上的炮弹密度非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强了不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错的很离谱。





重生之雪白血红 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8)
尽管杨震第一波炮火给了淬不及防的日军以重大的杀伤。但这些日军毕竟都是久经训练的老兵,其反应速度还是一流的。与还在蒙头转向的伪满军相比,在经历过初期的慌乱之后,包括北野高津在内的所有日军已经快速的稳定下来。
当炮火开始延伸,杨震佯攻的冲锋号声响起的时候,日伪军阵地上冒出了密集的火舌。在杨震第一次偷袭时幸存下来的那门九二式步兵炮,也沿着打过来炮弹的弹道开始还击。只是还没有来得及打出几发炮弹就连同炮兵一起,被连锅端了。
尽管北野高津在一开始便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将对手砸在自己脑袋上的迫击炮弹当成了向自己靠拢的友军误伤。但毕竟是经过日军陆军士官学校近似于残酷的训练培养出来的正规军官。除了实战经验略少之外,军事素质倒也相当的过硬。
其阵地虽然龟缩在一起,与日军传统的作战风格极度不符。但其环形防御工事的构筑、火力配置、兵力的使用、包括各种应急措施,还是弄的有模有样,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似的。
尽管因为天寒地冻,挖不动土石方。但并不妨碍其用山区漫山遍野的树木构筑成各种简易,但还算的上中规中矩的防御工事。其在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击中情醒过来之后,无论是反应还是指挥,都还算得上可圈可点的。
只是对抗联,甚至整个中国军队轻视惯了的他在听到杨震发起佯攻的冲锋号声至少在五百米之外的时候,刚刚还在炮击中大惊失色的脸上又露出了一丝轻蔑的笑容。
“土匪就是土匪,在积雪没腰的情况之下,攻击的发居然选在了五百米之外。在行动不便,自身移动缓慢,且射界又相对开阔的情况之下,攻击发起距离选择的那么远,那不是上赶着给自己当靶子吗?”
“这样的一支部队,给他再多的炮兵又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威胁。如果说那些土匪排出的密集的,几乎是一窝风的,不成形的攻击队形,也叫散兵线的话。”
看着望远镜中对手艰难移动到距离自己直线距离已经四百米左右的散兵线,北野高津轻蔑的向部队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对于手中的三八式步枪远超过支那军队那种老式步枪的有效射程,北野高津心中很是自豪。
在他看来,以自己的装备,以及部队的素质,就算在刚刚的突然炮击之中损失惨重,丧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但依靠自己手头剩余兵力,将这些该死的反满抗日分子消灭在自己面前还是不成问题的。
只是对手后续的动作,并没有能让北野高津脸上的笑容持续下去。当日伪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响起,全部的火力点暴露出来之后,对手刚刚还在积雪中缓慢移的攻击部队的攻势突然中断。所有人全部卧倒在厚厚的积雪之中,停止了攻击。
而就在北野少佐因为对手拙劣不堪,甚至胆小如鼠的表现,自信心更加充足时候,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他再也笑不出来不说,几乎就差没有哭出来了。
敌人遭遇到自己的火力阻击,刚刚已经向后延伸,并逐级沉寂的炮火又一次打响。当对手已经延伸的炮火又一次转回自己头上之时,北野便已经感觉到上当。
这阵子对手的迫击炮打的竟然如此的准确,就像长了眼睛一般。几乎每一发炮弹落在除了少数用木材修建的机枪掩体之外,几乎全部都暴露在光秃的旷野上的日军阵地中时,都要带走一个或是数个日军士兵的生命。
尤其当落到自己阵地上的迫击炮弹中还夹杂着满洲境内所有的反满抗日武装从未有过的山炮弹时,他明白不是对手表现能力低劣,而是有意的给自己下了一圈套。
迫击炮弹的杀伤力虽然还是有限的,相对于野山炮来说,对无防护目标杀伤效果好,更适用于对遮蔽物后的目标和反斜面上的目标射击。对于自己用原木修建,并用整根木头加了盖子的那些机枪火力点的威胁并不算大。但自己那些用木头修建的简易机枪工事,在直瞄射击的山炮面前,就与纸糊的差不太多。
看着被对手打过来的这些射速极快的一发发山炮弹炸上天的在刚刚射击中几乎全部暴露的机枪阵地,一挺挺轻重机枪连同射手被还原成零件。北野高津犹如被拔掉了牙齿的老虎一般,傻了眼。
第二次炮声响起没有多久,北野高津便已经知道自己的那些轻重机枪几乎全都完了。在失去了几乎所有的轻重机枪之后,在迫击炮中队还没有运动上来之前,自己除了三八步枪以及少量幸存下来的掷弹筒之外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火力支撑。
还没有从北野高津从失去所有机枪的痛苦之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形势的变化,又给了他重重的一击。
当一群几乎是从他眼皮子底下冒出来的对手,在同样突然出现的几十挺轻重机枪火力暴风骤雨般的密集掩护之下,以最快的速度接近,并将同时将大量的手榴弹投进他的防御工事的时候,他几乎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八嘎,这些支那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不成?他们什么时候跑到自己眼皮子底下,自己怎么一点没有发现。”
就在北野高津与他被对手投掷进来的大量手榴弹弄的手忙脚乱部下一样,还没有从急剧变化的形势中清醒过来的时候,对手已经凭借着狡猾的战术,大部分人冲进了自己的阵地。
还没有等被眼前甚至有些让人感觉到眼花缭乱的打击,弄的伤亡惨重,士气已经开始低落的日伪军稳定住,背后又突然响起的密集枪声,彻底打乱了这些日军的阵脚,让本来尚属顽强的抵抗开始出现瓦解的现象。
看到受到前后夹击的日军的抵抗已经出现动摇,杨震没有丝毫犹豫的对着已经运动到距离日军阵地不足二百米的主力下达了总攻击令。这次杨震将打击的重点放在了日军阵地侧翼,在刚刚的炮击之中已经陷入混乱的伪满军身上。只要打掉伪满军的抵抗,不仅仅使得日军的侧翼暴露在自己面前,更是砍掉了他的一支胳膊。
二百米的距离对于训练有素的部队来说,转眼便至。沿着这些伪满军之前清理出的通道,攻击部队没有费多少力气,便冲到了伪满军草草构筑,便是连简易工事都没有的阵地前。
作战意志本就远不如日军坚定,还远未从炮击之中清醒过来的伪满军,在发现对手集中全部火力将打击的重点由日军头上转向了自己之后,并未能坚持太多的时间。在带队营长中炮身亡之后,只是略作抵抗便崩溃。
没有预料到战斗并不算低的伪满军垮的如此之快,攻击部队多少有些措手不及。好在杨震的反应并不慢,在打垮了伪满军之后,除了留下一个排看守俘虏,杨震立即掉头与王光宇合兵一块,全力向日军发起猛攻。
尽管北野少佐试图稳定住已经被冲的七零八落的阵地,但他的部下却表现的相当不给力。还没有从去而复发的炮火打击中恢复过来,又被对手接二连三投进阵地的手榴弹炸的晕头转向的,本就战斗意志无法与其他日军部队相比的日军第八联队第二大队的士兵,见到对手有合围自己的趋势之后,彻底丧失了抵抗下去的决心。
军心一旦出现溃散,一个便能卷走十个,十个便能卷走一百个。当不知道是谁第一个丢下手中的步枪,调头开始逃跑之后,整个日军阵地上犹如得了瘟疫一般,全线崩溃。
部下率先崩溃,让本来还试图顽抗的北野高津也彻底的丧失了抵抗下去的决心。突围,立即突围,离这里越远越好,是北野少佐脑袋中唯一能想到的。
至于回去怎么向上司交待,这一战之后,自己很有可能成为在满洲第一支被那些反满抗日分子击溃的日军正规步兵大队,那是回去的事情。
回去怎么交待的结果北野高津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要是再不走,依眼下腹背受敌的境地,就真的走不了了。自己若是死在这北满的荒山之中,老爷子苦心经营大半辈子攒下那的亿万家产又上哪找继承人去?
想到这里,北野高津二话没说,连一句转进的命令都没有对已经于对手搅在一起的自己已经为数不多还在坚持的部下下,绕过死死卡在自己身后的对手阻击阵地,追着已经跑出去很远的部下,向着唯一没有响枪的东边山地,转身便开溜。至于那边是不是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他也顾不上了。
别看这位北野少佐逃跑起步之时在整个出现溃逃的第二大队之中,并不是抢在前面,但这他逃跑的速度却绝对是一流的。没有跑出多远,便从末尾赶到了最前边,远远的将比他跑的早的部下丢在了后边。
北野高津与自己的战友这一开溜,让还在顽抗的日军也彻底的失去了抵抗下去的决心,也纷纷依靠多年训练出来的娴熟战术,奋力摆脱死死缠着自己的对手,拔腿便跟在北野的身后向东开溜。便是卡在自己后路上对手的那两挺重机枪打过来的密集弹雨都顾及不上了。
没有想到这股日军这么不禁打,还没有使出全力,其抵抗便崩溃了王光宇,到很是有股子一拳头砸在棉花套子上的感觉。而被日军这一手弄的手忙脚乱的部队更是只截住了日军的一小股尾巴。其余还能走的日军只要没有倒在刘长顺那两挺机枪密集的火力下,几乎都跑了出去。
日军抵抗如此快速的崩溃,不仅仅下面的部队没有想到,便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的杨震也没有想到。杨震的战术安排是前后夹击,因手头兵力有限,所以杨震将日军可能选择的突围路线设置在了南边日军来的方向,以及西边与南路日军可能靠拢方向。
至于东边的深山老林,他也想到了。但手头上兵力在面对人数与自己相等的日伪军时,刨除担任潜伏任务的三个连与卡住日军后路的一个连之外,剩余的兵力还要对伪满军实施打击的情况之下,实在有些不敷使用。所以杨震只能在东边布置少量的兵力,作为疑兵。
当然兵力不足只是部分原因,更多的是杨震有些不太相信到日军会向东边突围。那边是深山老林,即便是距离日伪军最近的驻地也要穿越百八十里原始森林。那边既没有他们的接应部队,更没有补给点。向那里突围,对于日军来说,无异于选择了一条最不适合的路线。
杨震自己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总是强调打破常规,但却没有想到总是爱反其道行之的不单单是他,北野高津和他的部下,也有模有样的给他复制了一遍。挣开了攻击部队的纠缠,选择了一个杨震认为最不可能成为其突围方向的方向,在丢下一地尸体与不能行动的重伤员之后,跑了一个干净。
只不过在杨震前后夹击,与密集的炮火打击之下,一个大队的日军能跑出去的不足十之四五。大部分人不是被炮火击毙,就是倒在攻击部队满天飞雨般的手榴弹打击之下,以及刘长顺的机枪之下。
这场战斗从发起攻击,到枪声落下,只短短的持续了一个小时都不到的时间便结束了。快的让所有的参战官兵都不敢相信自己面对的是向来以顽强凶悍著称的日军,而且这些日军还是一个正规的整编步兵大队。
别说部队官兵,就是连指挥一线战斗的王光宇,在后边观战的总指挥、李延平等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兵力相等,甚至还有些占优的情况之下,整整一个日军大队的抵抗持续如此短暂的时间便就这样溃散了。尤其是在战果统计出来之后,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即便是日本开拓团的那些武装农民,在面对抗联的时候,在兵力相等的情况之下,也很难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之内将其击溃。更别提己方的伤亡还这么小。




重生之雪白血红 第一百零八章 处 置
“团长,我们此次战斗共打垮日军一个大队以及配合其作战的伪满军一部。共击毙日军三百一十八人,伪满军一百三十人。俘虏日军十六人,其中伤员八名。除了日军之外,我们还抓获伪满军四百余人。”
“共缴获三八式步枪五百六十支,辽十三式步枪一百二十支。各种手枪六十余支。日军轻重机枪因为成为我军炮火的主要打击目标,所以缴获的数量并不是很多。只缴获轻机枪六挺,重机枪一挺。掷弹筒十六个,榴弹一百三十发。各种弹药因日军并未长时间顽抗,所有缴获的数量比较多,有将近二十万发。手榴弹两千余枚。”
“另外还缴获十五瓦电台、五瓦电台各两部。电话六部,电话线一部。以及粮食、被服各一部。而且缴获的粮食之中,大米、白面等细粮占据了绝大多数。”
“此次战斗,我军共计消耗迫击炮弹一百四十余发,七十五毫米山炮弹五十余发。我们此战几乎打光了出发时携带的迫击炮弹,而本身就不足的山炮弹也消耗几近七成。若不想法子补充,我军将失去主要炮兵火力。”
“其余各种步机枪弹药消耗大约六万余发,其中主要是七七口径的九二式重机枪弹消耗数量比较多。再有就是手榴弹消耗的也比较大,打掉了我们出发之前携带的数量的一半。”
“我军共计阵亡五十六名,轻伤八十余名。之所以没有出现重伤员,是因为重伤员因天气过于寒冷,就算我们抢救及时,也在短时间之内全部牺牲。另外除了战斗受伤之外,潜伏部队还发生各种冻伤大约有六十余名。不过都不是很重,大多数冻伤都是出现在手脚部位。”
战果统计的很快,没有用多长时间,一份详细的战报便报到了郭炳勋手中。看着统计上来的敌我伤亡数字与缴获的物品的清单,郭炳勋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过犹豫了一下,郭炳勋还是如实的将战报念了出来。
听罢,郭炳勋念完战报,总指挥与李延平等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乎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别说一次抓了这么多的日军俘虏,就是一次缴获这么多的弹药,在抗联中都极少有过。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日军与其他大多数东方军队类似。除了更加凶狠之外,其决死之决心,更是数一数二。大多数时间,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极少有投降的。
九一八事变至今已经数年,整个东北抗联三路军,就算当年全盛的时候,抓到的日军俘虏恐怕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那里想到这一战便抓了十六个,几乎可以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了。
而更让几个人吃惊的不单单是这些。刚刚接到阻击南路日军向此处靠拢的部队,以及对西路日军进行骚扰的李明瑞汇报。在得知东南路日军遇到攻击之后,其他两路日军非但没有按照其惯例进行救援,反倒是快速的回缩。尤其兵力最少的南路日军,不进反退,更是急速的向西撤退,试图与西路的日军靠拢。
南路日军这么一跑,弄的杨震先打其兵力最雄厚的东南路日军,如果作战顺利,在转向南路一口吃掉其南路日军的计划完全落空。
对于郭炳勋对于各种炮弹消耗过大,会引起后续战斗力下滑的担忧,杨震看了看手表上的时间之后,指着南边远处传来枪声的地方笑道:“无妨,这路鬼子还有一个迫击炮中队落在后边。我已经让董平他们会迎接一下。按照他们出发的时间来看,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得手。若是他们那边进行的顺利,我们所消耗的炮弹应该会全部补足。”
“一会你派出一个连向那边接应一下。我们这一战不是缴获了好几架马拉爬犁吗?都带上。这冰天雪地的,他们人数少,若是缴获的太多,携带很吃力的。”
说道这里,杨震转过头对李延平道:“政委,一会撤回临时休整地之后,你一定要组织政工人员对战士加强教育。此战打的太过轻松,并不是我们整体实力超过日军,而是遇到了第四师团这个特例。我担心很有可能会影响部队对日军的印象。”
“此战,我们要不是达到了火力的突然性,战斗发起的突然性。又将全部的炮火进行集中使用,先给敌人以重创之后,又率先打垮了伪满军。单单凭借我们与日军的真实实力对比,这一战,我们能与这股日军打一个平手,就算我们幸运了。”
“刚刚你也看到了,鬼子在我炮火突然打击之下,其反应速度是我们远远无法相比的。只经过短暂的慌乱便迅速稳定了局势。其表现出来的基本单兵战斗素养,是我军无法比拟的。无论是战术运用还是反击速度,都远远的超过了我们。”
“除了兵力总数之外,此战我们几乎占尽了所有的优势。几乎打光了所有携行的炮弹,但我们仍旧出现了过百的伤亡,几乎达到了参战部队的十分之一。所以此战我们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我们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
“我们部队中的老骨干大部分都是在关内与日军正规野战师团血战过的,让他们讲一讲对日军正规师团的作战经历。给那些新战士提一个醒,绝对不能引起他们的骄横情绪。一定让他们明白,这是特例。”|
“这次是我们的幸运,遇到了软面团子,下回就没有这个幸运了。这种日军部队绝对是特例中的特例。对于鬼子的战斗力,我们这些做指挥员的一定心中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能因为一场战斗的结果,而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哪怕是影响到部队的士气,有些该说的话也一定要事先说清楚。尤其是对各级干部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骄兵必败这个道理一定要讲清楚。我们没有那个实力,更没有那个资本骄傲。所以话一定要讲清楚,哪怕影响部队的士气也在所不惜。”
对于杨震的话,李延平心有同感的点点头道:“你的这些担忧我明白。说实在的,我在东北打游击也打了这么多年,日伪军也遇到了不少,但这样的日军还是头一次见到。”
1...6667686970...10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