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美人迟慕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草木葱
一轮弦月挂在黑幕中,站在船头的甲板上,妙如仰望着夜空。每次只有看见那轮明月时,她才感到自己好像并未走远。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可能与那个时空,唯一相通且熟悉的,就只剩这轮明月了吧!
她突然有些了悟,为啥古人总喜欢对着月亮抒发情怀了!
妙如是十天前,登上这艘官船,从淮安码头出发的。这本是淮安一家官眷,送女上京待嫁的队伍,整艘船被他们包了下来。后来经过长房的三伯父出面交涉,才定下来,顺便搭上妙如她们几人。一听妙如是杨阁老的外孙女,钟翰林的长女,要进京与亲人团聚。对方二话没说,就捎带上她们。
走到哪里,特权阶级的招牌都是最好使的,妙如腹诽,想不到她有天,也要跟着沾光,被人用杨氏娘家的名头,行了方便。
就在此时,船行至一个大码头,靠港补给。船上的艄公传来,要停在这聊城码头,歇到明日天亮。此时岸边的梆子响了两声,妙如在船舱里怎么也睡不着,就走了出来。
聊城是运河的主要码头之一,在港口停靠的官船、商船有不少。远处星星点点的渔火,在雾茫茫的岸边闪烁跳跃着。
正欣赏着岸边的夜景,妙如听见旁边一艘船上,传来了惊慌的叫喊声:“不好了,表少爷落水了!”
妙如循声望去,旁边那艘也是官船。桅杆上挂着的灯笼,大剌剌写着个“罗”字,还有灯笼写的是“镇国”二字。
只听见船上的人,全聚到船头那边去了。不少仆役和水手,已经扑通扑通纷纷跳下了水。
待他们七手八脚捞个身体出来时,船舱里面出来一帮人,急匆匆喊着些什么
没过多久,震天的哭声就传了过来。
难道就没救了吗
妙如心中一颤,没想到鲜活的一个生命,几分钟工夫不到,就消失在自己面前。心下有些不安,忍不住叫上秦妈妈,要过去看上一看。
对方拉住她劝道,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晚上出这事,说不定是妖物在作怪,不太吉利。
妙如正色回道:“不能这么说,好歹是条人命!妙儿是佛祖座下的弟子,岂能见死不救让我良心何安!”
秦妈妈知道说不过她,就扶了她上了两船间的踏板。
爬过去后,还没来得及理顺气息,妙如就朝那边大声喊道:“大家让一让,或许小女有办法,救一救这位小公子!”
听到这声音,众人才转过头来,见是个黄毛小丫头。都不相信她,又转回身去,不再理采她。
“我家姑娘六岁起,就跟着灵慈寺的慧明大师学医,若还想救回那位小公子,就请让一让,让我家姑娘查看一二。”秦妈妈在一旁大声地帮着腔。
有人这才让开出一条缝隙来。
也不管别的什么,妙如挤身就进去了。
只见她先是用手摸了摸小公子的心脏部位,又给他把了把脉,翻了翻眼皮。
妙如发现他还有救!
转身对旁边围着的人群,扫了一圈,然后对其中一位神情急切的少年说道:“这位大哥哥,能否帮个手,我怕力气不够!”
那少年当即应允。
在妙如的指导下,少年先把落水者口腔和鼻部的泥沙清理干净,然后对着他的鼻嘴,进行人工呼吸。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只见那落水的小公子,唔地一声转醒过来,吐出腹中的积水。
四周围观的人群这才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那动手救人的少年,拉着刚救回来的小公子,过来向妙如施礼,答谢她的援手。
妙如正要回礼,这时,烟罗从那边船上寻了过来。待看到妙如正被人群围着,上来就埋怨起来:“你们原来在这里我的大姑娘,这黑灯瞎火的,怎么跑出来了要出了什么事,老爷还不知怎么罚我们呢!”
“咦!”那少年惊异出声,朝妙如脸上望了望,又朝烟罗这边瞧了瞧。好像是要确认什么似的!试探地问了一句:“小妹妹,在前年佛诞日那天,可曾住过灵慈寺慧觉大师的隔壁厢房”
妙如见他一副“他乡遇故知”的欣喜表情,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脑中出现了个模糊的影子,不禁叫出声来:“你是五谷杂粮大哥哥”
话音刚落,旁边就有人笑出声来:“凌霄,你啥时候有个这么可爱的外号了”
那少年哭笑不得,对妙如哄道:“小妹妹,叫罗哥哥,以后不能随便给人取外号哦!”说完,还用手摸了摸妙如头顶的两条小发辫。
妙如扭过头,闪开了去。嘀咕道:“这人怎么学得跟师傅一样,动不动就喜欢摸人头顶!”
此时在一旁落水的小公子,见他们你来我往地逗趣,不甘被冷落在一边。上前就朝妙如揖了揖手,问道:“你是哪家的妹妹,要上哪里去回到京城后,我好让家里人上门致谢!”
妙如摆了摆手,忙谢绝道:“不用了,师叔教我医术,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小公子你是佛祖保佑,命不该绝,不关我的事!”
小公子却不依:“想我谢玉廷,从来没有过欠人家恩情不还的习惯。你叫什么名字”
旁边那个叫凌霄的五谷杂粮兄,一把拉过他,打圆场道:“她的法号叫净昙,是慧觉大师的关门弟子。哪有第一次见,就大大咧咧问人家姑娘闺名的!先回去了,明天派人送礼到她船上,再打听打听。还是让她早些回去休息吧!你这身衣服也该早点换下来了,小心着凉!”说着,就把他拉了回去。
回到自己船舱内,妙如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第二天,船重新起锚,踏上了北上的航程。
包这艘船的傅家三奶奶,今早起来就听说妙如,昨晚到隔壁船上救了个落水的小公子,一时大奇,要过来看看!
一大清早,就带着丫鬟婆子们前来探望她。
“钟大姑娘身上可还大好昨晚下水没着凉吧!回来后可找人要了姜汤去寒”一见到妙如,三奶奶的话,就像连珠炮似的,关切地问候了妙如。
正在旁边斟茶的织云,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出声来。
妙如嗔怪地望了她一眼,忙恭敬向她行礼道:“谢谢傅家婶婶关心,妙儿无碍!昨个儿小女并没下水。只是教了那人几招急救的方法而已。”
原来是这回事!
见自己误会了,傅三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随后好奇地问她:“你还懂得救人的方法可是学过医术”
“跟着云隐山上的慧明大师学过一点皮毛。救个急养个生还可以,看病就不行了!大病重症见都没怎么见过!”妙如谦虚地据实以答。
“还小嘛!像你这般大的小丫头,别人都还在母亲怀里撒娇呢!哪有像你这样,单独一人上路,出远门的”傅三奶奶的眼中,充满慈爱的光芒。
“那还不是得多亏了,傅家老爷和奶奶们,对小女的多加照顾,不然妙儿以稚龄之身,是怎么也不敢单独上路的!”由衷的感激之情,从她眼睛里流露出来。
“瞧这张小嘴,多会说话啊!”傅三奶奶见她乖巧,对着旁边跟来仆妇赞叹道。
又跟小姑娘聊了几句,见她伶牙利齿可爱的样子,傅三奶奶越看越喜欢,遂邀她跟自己到前面,看侄女的嫁妆去。
早前听杨氏和崔妈妈在船上聊起过,江南傅家的大房奶奶,嫁进来时带的嫁妆中,有座玲珑绣庄,以苏绣凤穿牡丹闻名于天下。想来她家姑娘出嫁,该会少不了绣作精品。为着那点子的好奇,妙如跟着她去了。
带着秦妈妈和织云,随着傅三奶奶,到了东边放嫁妆的二层船舱上。
她们跟在后面,还没进舱门,听得屋里传来个少女的声音:“三婶,一大清早您让侄女好等,巧慧她们到处找不到您,正着急着呢!”
傅三奶奶打着哈哈道:“今早一起床,就听贾峰家的说起,跟咱们一船上京的钟家大姑娘,昨儿晚上救起个落水的。这不,三婶就跑去看望她。见着她安然无恙,多聊了几句!小丫头一副知理懂事的样子,看着心里喜欢,也把她带过来了。一同来欣赏你的嫁妆。”
说完忙转身,把妙如推上前来,介绍道:“这是咱傅家长房的嫡小 姐,可叫她红绡姐姐。这位是改元那年,首位探花钟翰林的大小 姐妙姐儿!”
“妙如见过傅家姐姐!”妙如忙上前行礼。
傅红绡望了过来,是位七八岁上下的小姑娘,举止落落大方,眉眼间透着少见的狡黠灵动,真真是个清莹钟秀的女孩儿。
忙敛身回礼道:“叫我绡姐姐吧!你今年多大了”
“妙儿今年八岁!”她答道,望进眼帘的,是个娇小玲珑的妙龄少女,浅浅的笑容绽放在脸上,肌肤白皙滑嫩,吹弹可破,羡煞旁人。一看就是个温婉可人的江南女子,让人望之可亲,妙如心中对她顿生好感。
两人厮见后,傅大小 姐就拉着妙如的手,跟她讲解自己嫁衣上绣的那些花样讲究。
妙如听得一头雾水,像她女红还没启蒙的,只能纯欣赏花样了,专用术语一个都听不懂。
只见那栩栩如生的龙凤呈祥,鸳鸯戏水图案,好像能从面料上飞出来似的。
再看她重点介绍的那件吉服,百花争春的图案,绣工精致大方,色彩鲜艳却并不繁乱,纹络清晰细致,线条流畅。一股春光明媚的气息扑面而来。
手艺让妙如叹为观止:想不到手工绣出来图案,竟然比画笔绘出来的,都还逼真!艺术还真是相通的,这作品要是拿到现代去,怕是要收藏到博物馆里,供人观赏了。
高手果然在民间!
妙如心生羡慕,对这新朋友不由地敬佩起来。
第三十二章 笑容
回到船舱内,秦妈妈跑来告诉妙如:今早天还没亮,她还没起床时,昨夜被救起的小公子,带了礼物来答谢过。看到她还在睡着,把礼物留下后,聊了几句才离开的。
“他问了咱们的来历了”
“问了,还告诉了他的身份。”
“哦,他是哪家的”
“昨天那艘是镇国公府的船,听他自我介绍,是镇国公夫人谢氏的娘家侄子,工部侍郎谢大人的嫡长子。还说等回京后,再上门来致谢!”
点了点头表示已经知道了,妙如就丢开了此事。
有天下午,傅家大小 姐请妙如,到她那边聊聊。妙如带着烟罗就过去了。
不知从哪儿得知,她跟在钟二奶奶谢氏身边,学过丹青。非要缠着妙如献艺,画幅作品,好让她拿来做花样子。
妙如想了想,也好!等画出来后,也学着描一幅。回京后也要开始学针线了,到时当练练手的东西也好,就同意了。
想到此画是要来作绣品花样子的,逼真是首要前提了。
她深吸一口气,提起笔,专心致致地画起奔马来。
没错!就是效法前世悲鸿大师那幅著名的奔马。
徐大师是第一位把西方素描及油画艺术手法,与中国画成功结合起来的开山鼻祖。
之前妙如下定决心学画时,就想起过他来了。跟徐大师一样,她也是兼习过西洋油画、素描和中国画的技法。
回忆起前世老师介绍过的徐氏画法,练熟毛笔后,妙如私底下没少习过他的奔马。加之在谢氏身边又练了一年的笔法,对中国画用笔技巧,生出许多感悟和新的理解,使得她的画功,有了一日千里的进步。
当停下笔时,一匹奔腾中的骏马跃然纸上。
盯着那画纸,傅红绡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看到她这副神情,妙如以为她画得不好,够不上作样本的水准,忙要收起来藏好。
只见傅红绡一把抓住她的胳膊,阻止了动作,语无伦次道:“不要动,我想想,不要动,我想想,怎么才能不差分毫地再现你这马的神韵。”
听到此言,她刚提起心,总算是放回原处。
比起徐大师的原作,自己这幅算虽是差远了。但贵在此种画法新颖,古人没见过,比之中国画传统的技法,多了几分逼真和层次感。难怪她是此等反应!
随后,傅红绡难捺激动地,与她交流起画法和绣法的技巧来。
得知她还没学过刺绣,还向她推荐了玲珑绣庄出来的绣娘。说有些被大户人家请回家供奉起来,专教跟她般大小的女童学刺绣;有些被聘到京城绣坊里当起了招牌。自己可以介绍几个好的,让她来挑。
妙如听了也很高兴,忙表示,回去后跟爹爹和母亲提一提。
两人就此分了手。
妙如怎么也没料到,她留下的奔马图,会在日后给她生活,带来那般大的变数和影响。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到了八月初二,她们的船终于在通州码头靠了岸。
与傅红绡约定今后要常通信后,两人又互留了住址。
妙如跟傅家众人依依惜别上了岸。
钟家人等刚踏上码头地面,就见杨氏身边的崔妈妈迎了上来。
妙如受宠若惊,不知家中发生了何事!
问候完父母亲,又问到妹妹妤如和婵如,想从她话中旁敲侧击,摸出一些线索来。
“二姑娘天天盼着大姑娘回来呢!太太被缠得都没办法了,只得派老奴在这时刻盯着。”崔妈妈脸上满是笑容,一副宠溺小孩的宽容爽朗的模样。不像是藏着戾气,心有怨怼的神色,让她的话有了几分可信度。
妙如心中稍作安定,随之登上回府的马车。
第一次来到这后世饱受污染,每天都会大塞车的千年古都。想看看,几百年之前的风貌。
于是她偷偷撩起窗帘,往外头瞧去。
马车由左安门进城,正驶在宣武门的大街上。
那里是一派市井繁华的景象,操着纯正京片子的小商贩,不时地在街边叫卖。远远地望去,天桥那边还有杂耍艺人在表演,锵锵的锣鼓中夹杂一片叫好声。
她们的车马偶尔停下来时,底下还传来流浪儿乞讨的声音。
望着街边那些为生计奔波的斗升小民们,熙熙攘攘地川流不息。妙如感到分外亲切真实,像进入到另个新世界。想着他们每人背后的喜怒哀乐,和奋斗时的辛酸故事。突然觉得,市井里的这种平实安稳生活,她更喜欢。
“噫,那不是你那亲戚家的马车吗上回去他府上时,还用这车送过咱俩的。”从街边西头一间书坊门前,传来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闻声,妙如望了过去,只见挂了个“天墨坊”牌子的书铺外头,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朝着这边张望。
其中一位穿着身月白长衫,手里捧着书卷的男子,正朝她微笑着。
一头乌黑的发丝用白玉簪子绾起,肤色和发饰的纯白,更显得满头青丝像是墨染出来般。眼里闪动着微微的光芒,神态却是温润恬适,在傍晚夕阳的照耀下,那笑容仿佛有股魔力……
一瞬间好似被他笑容闪了眼,妙如的脸刷地一下,就红到了耳根。赶紧低下头,化解这份羞涩和窘迫。
突然,她觉得那人有些眼熟,忙又抬起头来,回了对方一个甜美的笑容,算是打了声招呼!怕是遇上熟人,免得自己失了礼数。
坐在后头车里的崔妈妈,见她撩开了窗帘,失了女儿家的规矩,下了车就赶了过来。
见妙如朝那边张望,她忙上前询问:“可是有什么东西要买”
妙如吓得赶紧回过神来,掩饰道:“没有!就是头次上京,有些好奇!想看看街边的景致!”
见状她就劝上了:“大姑娘刚回来,不要着急!日后有的是机会,让太太带出来上香、走亲访友的,日子还长着呢!赶紧坐回去,在外面不能失了女儿家的矜持。”
乘此当口,妙如坐回马车里,心还在扑腾扑腾地跳!
幸亏她没望过去,刚才那副形状,若被她发现了,回去说给杨氏听,没准又会在背后编派她什么不是呢!上次都能无中生有,散播流言抵毁她不悌了。
那少年到底是谁呢她认识吗
不过对方好像认出了她。没道理啊!一直呆在淮安大宅子里,她没见过什么外男啊!
……
“原来是表少爷啊……是啊,我家的大姑娘刚从淮安老家赶回来……您有日子没上钟府来玩了吧!二姑娘昨个儿还念叨着您呢!”崔妈妈的声音传了进来。
是旭表哥!她说怎么这般眼熟呢!
糟糕,还是被她发现了!得赶紧想个折备着,免得回到家中,杨氏问起来时,自己乱了分寸!
只听得外面对话还在继续。
“最近功课忙……有日子没去跟姨夫……请安了……长辈们还好吧”他声音断断续续地飘了进来。
“都还好!太太也念叨着您和表小 姐呢!总说要请您再去玩!”她热情替杨氏发出邀请。
“回去……和映儿说说,她也喜欢……妤表妹……玩呢!”他当即应允了。
“那我们先走了,不聊误表少爷找书了。太太跟老爷还等着大姑娘返家呢!”说着,就与他告了辞,上了后面那辆马车,重新出发了。
回到钟宅,父母姐妹又是一番久别后的问候。
把妙如那帮人的行李、住处安排妥当后,崔妈妈告辞离开,回了杨氏的正院。
“怎么样还顺利吧!”杨氏懒洋洋地随口问道。
“还算顺利!幸亏一切都平安,不然……”她有些说不下去。自从那次在山上被姑爷抓了包,心里就一直耿耿于怀,觉得是她带累了主子。
杨氏不耍烦她又来自责,转移话题道:“船是何时到的路上可遇到过什么事没有!”
见提起这个,她来了兴致:“日头快偏西时才到的,老奴也不知道具体时刻,可能是申酉之间吧!”
想起先前碰到的汪峭旭,又接着道:“路上那小东西不安份,要撩开帘子往窗外望,老奴下车去喝止她时,碰到了表少爷。”
“哦!她是在望旭儿吗”
“不太清楚,该没认出表少爷吧!之前仅见过两次面,都两年没碰到过了。没准刚好凑巧,旭少爷认出了府里的马车,想过来打声招呼,正好跟她碰上了。”
“那小东西精着呢,别让他们再接触了。你看她把祖宅的信少爷兄妹俩,哄得多好。后来又借机搭上了钟谢氏。”杨氏喃喃自语:“她终究是个祸害,不能掉以轻心……”
突然又想起了什么,杨氏对她乳母道:“奶娘,你说,我要不要请姐姐,抢先介绍个女红师傅进来,让那女人没机会提前进钟家的门!”
“小 姐怎么突然提起此事”有些摸不着头脑,崔妈妈闷声问道。
“还不是那妙姐儿,若是以师傅的身份,先进门教她们。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那女人以后就有理由,跟妙姐儿搅在一起了。她利用小的来争宠,妙姐儿利用她,向相公吹枕头风。两人联手起来,以后还哪有我们母女站的地方!那小东西一向惯会收买人心的。”
“当时姑爷是怎么说的您跟老奴再学学!”惊闻此事,崔妈妈也紧张起来,一扫残留在脸上的愧疚表情。
“他先是说,要接妙姐儿回京,后又提到请婆母生前好友的女儿,进家里来教女红,最后又拿子嗣和梳篦的事说道,要纳妾!在爹爹的劝说下,后来答应再宽限一年。”每次想起此事,杨氏心头像插了把刀。不过,要商量对策,她还是忍痛又重复了一遍。
“现在最好别轻举妄动,您提出来,姑爷肯定会怀疑小 姐的动机。前些日子努力不是白费了吗最好是让妙姐儿,自己提出来。这样一来,不仅达到了咱们目的,还把您给摘了出来。万一哪天那女人真进了门,有这事梗在那里,咱们再拿话挑挑,没准她会对妙姐儿起了心结:阻了她大半年时间,能不恨吗”
“小 姐,您想想看,若那女人跟二姑娘她们三个,先有了师徒名份。以后即便是当了小妾,三位姑娘也得敬着她!您岂不是要吃个暗亏!”她分析得头头是道。
杨氏听了,点了点头,补充道:“奶娘你说的有理,她一个从外头聘来的妾,卖 身契又不在我手中。还跟过世的婆母有些渊源,若再生个儿子,说不定以后就抖起来。我就更压制不住了!再让她讨了几个小的欢心去,这二房还真做实了!这样坚决不行!”
第三十三章 初见
安置好姑娘上床歇着后,秦妈妈就被老爷叫进了东南角的书房春晖斋。
详细询问了,她们在钟家祖宅里的生活,和来京路上的情况。
长叹了声,钟澄对她说道:“你是母亲生前留下来的老人,她老人家生前最担心的,就是怕妙儿长不大,愧对早逝的倩娘。如今我整天在翰林院里忙着,后院的事又都是太太在一手打理。另外两个女儿,就都交给你们婆媳俩了,费心多看顾些。”
“过些日子,母亲生前至交白姨,会带着妹妹们进京,她家的璇玑绣坊自从被人盘走后,几姐妹就失去了生计和依靠。邀她们进京,想帮着重新把绣坊开起来。白家送个妹妹进府,来教妙儿几个学些女红。再请位夫子来坐馆。妙儿已经八岁了,再不学就来不及了。”
“白姨当年的璇玑绣坊,在我们母子落魄时,没少伸出过援手。你让妙儿带头,领着妹妹们好好学。切不可让师傅难为。”他交待道。
听他说起钟母的旧事,秦妈妈脸上有些神伤,之前她也听说过当年的情形。
“老爷请放心,奴婢明白,会督促姑娘们在女红上用功的。只是您不在家,太太那里……”
“这你放心,都安排好了!她现在不敢对妙儿怎么样的。”知道她未出口的意思,钟澄安抚道。
第二天,妙如起床梳洗完毕,到杨氏跟前去请安。
亲热地拉着她,杨氏问了半天她跟钟谢氏,一起生活的情况。
还解释了当初把她留下,是基于她身体的考虑。
1...56789...1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