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造化大宋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捂脸大笑
其实炼酸、碱是“水火派”先研究出来的,他们最喜欢鼓捣这些玩意,光是酸碱衍化就弄了十七八种,据说还要向那群研究格物的取经,试试电法。这在甄琼眼里,是有些不务正业,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不论是酸还是碱,金、石入内都能产生变化,生出迥然相异的新物。而分析其中原理,找出本源,才是“金石派”的目标所在。也正因此,炼丹之初先炼酸、碱,便成了金石派的惯例。
不过话出了口,甄琼才想起来,这里的丹道不兴,连派别都还没划定呢,赶忙又解释道:“就似这绿矾中干馏出的硫酸,用以消融铜矿,再放入铁片,便会有铜附着在铁上,炼出纯铜。这等变化,又岂是炉里能瞧出的。”
这,这不是胆水炼铜吗?赤燎子也算见闻广博,自然知道有些地方能产“胆水”,水色青绿,放置铁块进去,就能浸出铜来。而丹房之中,“点铁成铜”也有成方,但是炼师们皆讳莫如深,自认是点金之法,非亲信子弟绝不外传。谁能想到,在这小儿口中,竟能把其中衍化说得如此清楚明白!
迟疑片刻,赤燎子终于道:“你观察这些,有何用处?”
“自然是辨自然,明大道啊!”说到自己的宏愿,甄琼顿时振作起来,“世间金石无数,却只能辨出区区数种,谁知道还有多少种未曾探明,大道本源又是什么?吾等惟愿能找出新金,辨其效用,借此寻找造化根本!”
说出这话时,甄琼的双眼都是发亮的,一派赤忱,赤燎子却不知当如何应对。对于金丹术而言,最关紧的目的不是“长生”吗?“假求外物以固自身”,所以他们才“吞金”,以求能够借金之固;炼化“铅汞”,使其变化九转,成就大药。而所有一切,为的都是轻身成仙,长生久视。
可是越是学丹道,就越知其毒。金有毒、汞有毒、铅有毒,硫磺、云母、石胆……举凡炼丹的药料,皆是大毒之物,炼化之后,更是五毒俱全!有唐一朝,不止多少炼师服丹而亡,连天子公卿也因金丹大药暴毙,死状惨不忍睹。
正因此,到了本朝,金丹术才会衰落,连炼师自己都不敢服食的丹药,还如何能求长生呢?
赤燎子解不出这迷局,只能转而炼药,以求能炼出些可以治病强身的灵药。只是这依旧无法让他的道心清明。直到今日,他听到了一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道”。
不为长生,只为明理。用他手中丹炉,炉中药料。
这“道”,似乎比自己的“道”,更明晰质朴。赤燎子愣了半晌,突然道:“这是你师门传下的?”
相州有这样的金丹门庭吗?为何他从不知晓?
甄琼愣了愣,这似乎不好往便宜师父身上推啊?干咳一声,他道:“是我幼年时看的一本丹书所言。”
“书在哪里?”赤燎子立刻来了j-i,ng神,追问道。
“呃……有次上茅房,不小心掉坑里了。”甄琼嘿嘿傻笑,装出副无辜模样。
赤燎子:“……”
我信你才有鬼!心头怒骂,但是最终,赤燎子也没多说什么。个人有个人的境遇,他遇到此子,也算是机缘了,何必再问恁多?
长叹一声,赤燎子终是道:“也罢。你便寻自己的道吧,有此道心,也未尝不好。”
这是准备放他一马了?甄琼谨慎的问了句:“那我能去库房取药料吗?带来的都快用完了……”
“无妨,持这个令牌,不论什么……咳,只要不是太贵重的药,都能取来。”赤燎子掏出一块令牌,递了过去。
他本想说不论什么药料都能取,但是想想这小子的脾性,还是别说这么满了吧。能用丹炉蒸鱼的主儿,说不定要怎么暴殄天物呢。
甄琼双眼大亮,立刻接了牌子,揣进怀里,看老道的眼神也亲热起来。想了想,他叮嘱了一句:“那升炼水银的法子,虽然出汞极多,但是汞雾有大毒,炼汞的时候一定要找个偏僻地方,还要防着吸入了汞气。清理时硫磺附上一两个时辰,方能除净。”
这算是投桃报李吗?赤燎子笑了:“这等小术,老道我还是知晓些的。不如再聊聊这矾j-i,ng好了……”

一匹骏马停在了韩府大门前,就见个头戴漆纱幞头,身穿暗云绣纹紫窄衫的青年自马上跳了下来。候在门边的韩忠连忙迎了上去:“阿郎可算回来了!”
韩邈点头示意,边朝里走,边问道:“祖母身体可安?又服丹了吗?”
“没有没有。那贼道人下狱后,老夫人就不再服丹了,每日还要炼一套引导术,气色大好。”韩忠面上带笑,飞快答道。
之前他已命仆从把那野道人被抓的消息告知了小主人,还着重说了甄道长当日所为。如今再问起,他依旧是与有荣焉。能遇仙长,也少不了他的举荐之功嘛。
韩邈闻言,肩膀略略一松,走的却更快了,不多时就到了后堂。一见到堂上的老夫人,他立刻跪倒行礼:“孙儿不孝,未能侍候太婆膝前。”
看到乖孙,老太太泪都快下来了,赶紧起身去扶:“回来便好!快让老身瞧瞧,可瘦了?”
韩邈立刻起身,稳稳搀住了祖母。韩老夫人细细看去,只觉人黑了几分,瘦削了少许,然而面有风霜,一双黑眸依旧温润有神,看来让人心神具宁,哪有外出数月的模样?
心中又是怜惜,又是安稳,老夫人轻轻拍了拍孙儿的手臂:“回来便好……”
怕老人情绪过于激动,韩邈把人搀回到座上,这才笑道:“此次西行,倒是得了不少好物。都跟在车队里呢,等明日到了,也让阿婆瞧个新鲜。”
接着话头,他说起了沿途的景色。韩邈本就口才卓绝,又专拣些奇闻异事来讲,只几句就让老夫人听的入迷了,只以为这一路是玩闹着过去的,哪还有半点旅途之苦?
见祖母放下心来,韩邈又笑称想念家中菜肴,惹得老夫人赶忙让仆妇们备宴。一顿饭吃下来,祖孙两人其乐融融,哪还有分别之苦?
陪着祖母消了食,还看了套那传说中的“引导术”,待老夫人歇下后,韩邈才恭恭敬敬退出了屋门。
只一转身,他面上的笑便淡了下来,低声对跟在身边的韩忠道:“肖念已经投了大宗。”
这话一出,韩忠面色骤变:“怎会……”
怕打搅祖母休息,他只挥了挥手,大步向书房走去,韩忠只得闭嘴,紧紧跟上。
等到了书房,掩上房门,韩忠终于憋不住了,急急问道:“难道肖念那杀才真要背主?!”
第11章
“茶行是大宗的产业,父亲故去,西韩再无根基,难免有人生出心思,谋个更好的出身。”坐在位上,韩邈全然没了刚才的温润模样,面色也沉了下来。
不能怪韩邈动怒,肖念是他父亲一手提拔起来的茶行掌柜,如今父亲亡故,这小人就另谋“出路”,实在让人不齿。
听到这话,韩忠心头更急:“茶行乃是老主人一手打造,大宗也未免欺人太甚!肖念这一走,不知多少事要落在他们眼里,这是想断咱家的根底吗?”
对于西韩,茶行确实是关键所在。这事说起来就复杂了,在大宋,茶本就是不逊米、盐的大宗买卖,自立国后就一直是官营。茶农生产出茶叶,只能上交官府,由官差押运到十三个“榷货物”,随后茶商到官府指定的地点缴纳钱帛,领取凭证,再到榷货物或是官茶场取茶。
只是如此一来,商人往返就要花费大量钱财,非巨商不能经营茶叶买卖。后来就应运而生了“入中”之法。每当边关战事紧急时,朝廷就号召大小商人运送粮草、物资到边境,充实军备,再以优厚的价格发给他们“交引”,可回到京师换钱,或者换茶、盐、香料等。如此一来,就连百姓也可运粮换“交引”,再卖掉手头的“交引”,换来钱帛。而其中以茶利最高,故而茶引也深受大小商贾喜爱。
这骤然增多的“交引”,又引发了炒作。在京师都有“交引铺”、“兑便铺”,有些商家甚至都不经营茶业了,只做兑券的买卖,虚估价格,从散客手中低进高出,很是能赚一笔。只是好景不长,边关战事频发,西北粮价奇高,朝廷下发的交引过多,根本没有那么多钱、茶可兑。如此一来,便引得“交引”价格狂跌,商贾朝廷都大受损失。
于是,便生出了茶法改制。先皇仁宗推行新政,弄出了个“贴s,he法”。官府不再控制茶园,而是让商人自行和茶农交易,只从商人处收取“贴纳”作为利息。如此一来,交引“虚估”的弊端迎刃而解。这对于普通商贩而言,当然是好事。但是受损的全是当初的豪商污吏,“贴s,he法”颁布后,十数年间数次废立,茶市彻底糜烂。
无奈,仁宗下诏罢免了榷茶,取消官禁,彻底施行通商法,允许茶商和茶农自行交易。此时经过多年折腾,不少人都处于观望状态,谁知朝廷法度会不会再变。偏偏西韩的当家韩玉抓住了机会,前往福建控制了数家茶园,替那些被茶课租钱逼的险些自杀的茶农们预付了本钱,彻底把其产出掌握在手中。
因为韩玉手腕高超,又十分看重茶叶质量。数年经营下来,韩氏的茶行也就越发坐大,非但囊括了相州大半市场,还能远销京城,成为韩氏大宗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正因此,韩玉执掌韩氏商行,得到了族老乃至韩相公的一致首肯。
而西韩,也自茶业中获利匪浅。除了公中的茶园外,还自己掏钱,开辟了两座越州茶园,如今方才步入正规。若是茶行被大宗剥离,少不得这两个茶园也要受到影响。
现在韩玉一死,商行无主,各房的心思立刻又浮了起来。这次肖念投靠过去,怕也是有人想借茶行的声势,入主商行,彻底控制大权!
“如今觊觎商行的人恐怕不少,想来也是,在那些族老眼里,疏宗怎比得上嫡枝?这次接手茶行的是三房,恐怕也是族老的吩咐。”韩邈倒是看得明白,若无人授意,肖念会倒向大宗吗?西韩毕竟只是旁枝,连家产都没有并入大宗,有人惦记,绝不奇怪。
“这,这不是卸磨杀驴吗?那商行怎么办?阿郎真的不争了?”韩忠只恨的牙痒。老主人尸骨都还未寒呢,这些人就要抛下他们,未免做得太过!如今家里尚无人取得功名,小郎君不知还要学多少年才能考中,若真被大宗排挤在外,生意恐怕都难做了。
“争?争来做什么?”韩邈唇角一挑,目中却无半分笑意,“几十年c,ao劳,还不如个雇来的管事。”
韩忠心头一凛:“老奴知阿郎气恼,但是如今韩相公尚且在朝,若是没了韩氏商行的位置,怕是连家里的商号也会被打压,切不能意气用事……”
韩邈微微颔首:“你的意思我明白,但是父亲那一套,已经不合时宜了。与其和人争抢,不如另辟蹊径,做出些成就。等赚了钱,自然会有人把金山银海拿来,让我帮他们生财。”
这话语调平平,但是其中蕴藏的气势,却不是寻常商人能有的。韩忠只觉鼻头一酸,险些落下泪来。小主人天资聪慧,当年也是考过了解试的,但是未曾继续进学,而是转头从商。此事乃是老主人心头憾事,然而论起天赋,韩忠倒觉得小主人更适合商海搏杀,而非坐在书斋里,当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这家业,也算后继有人了。
压住心头激动,韩忠低声道:“可要尽快让那边动手?”
这一年来,他们私下也做了不少准备,防着大宗背后下黑手。前往边榷,只在让人放松警惕的手段之一。如今肖念背主,茶行眼看就要不保了,想来那计策,真到了必须要实行的时候了!
“不忙。”韩邈笑了笑,突然道,“之前说的那位甄道长,可还在长春观?”
怎么突然问起了甄道长?韩忠一怔,却也答得飞快:“自然是在的,听说已经进了丹房。”
“也当去拜见一番。”韩邈面上的笑容再次温文尔雅起来。
救助祖母的恩情自然要报,人也是要见的。只是他这番动作,会让不少人掉以轻心,以为他根本没有察觉茶行的异动,甚至生出西韩可欺的念头吧?
不勾的他们亮一亮牌面,怎好痛下杀手?

甄琼这几天过的十分郁闷。倒不是说少了他的药料,或是没法炼丹了,只是天天有个老道缠着自己问来问去,烦的不行不说,还要规规矩矩,不能再偷吃偷喝,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再说了,只接触了几天,甄琼就已经发现赤燎子该算是个“草本派”,钻研的还是炼制救人的灵药,对他这个“金石派”的不少想法,往往会嗤之以鼻。然而身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憋得甄琼简直都要生出病了。
该用啥法子,把这老道支走呢?还没等甄琼想出个所以然,他那师叔突然派人传讯,说是韩家如今的主事人,那位韩老夫人的孙儿上山了,想要再次拜谢他这个恩人。
这人很厉害吗,还要师叔派人来通知?甄琼有些疑惑,但是想了想,韩家可是相当财大气粗的,既然是谢恩,说不好还能带些好吃好喝的,兴许还会有钱财?一想到这里,他立刻就欢天喜地的跑去见人了。
此刻,郭福正在会客房中,满面笑容道:“那甄琼也是我师兄的爱徒,来到长春观,自当由我照拂,哪当得韩官人之谢。”
实在不怪他阿谀,这韩邈一登门就先布施了钱帛米粮,说是感谢郭福这位师叔关照他家恩人。养个小道童,可万万花不了这么多,郭福自然春风面貌,连连客套,对于那糟心的师侄,也没那么厌恶了。
说起这事,就让郭福一肚子火。正当他打算放弃这不成器的小子,想把他从丹房捞出来的时候,赤燎子不知又吃错了什么药,开始时不时到甄琼那小屋转上一遭。然而炼丹也不教,好话也不说,反倒吹胡子瞪眼跟有仇一样,说不准是看重甄琼的才能,还是被那条蒸鱼惹怒了,想要找碴。结果他不敢擅动,住持张云竟然也安分了下来,更是让郭福心惊。生怕对方是在找他的破绽,准备一击致命。
就这么让人胃痛了好些天,韩邈这大财主的出现,终于让郭福松了口气。不管怎么说,那小子也是韩家这支偏房的恩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然而刚说完这话,甄琼就被弟子引了进来。一见他的模样,郭福简直七窍都要生烟了。这小子出门都不拾掇拾掇吗?一身皱巴巴的粗布袍子,脸上还沾了烟灰,要是不知道,怕还以为是从柴房里拉出来,有这样的“照拂”吗?
死死绷住了脸上笑容,郭福温声道:“琼儿这是刚从丹房出来吗?怎么脸都不洗?”
甄琼这才后知后觉的用袖子抹了把脸,不抹还好,一抹脸更黑了。郭福的脸也变黑了不少,赶忙吩咐人去取条巾子来给他擦脸,方才尴尬无比的介绍道:“这位是韩官人,乃是韩老夫人之孙。此次前来,正是为了见你。”
这就是来送钱的吗?甄琼立刻睁大了双眼,期待无比的看了过去。只见面前青年不过二十几许,一身群青直裰,头戴远山巾,脚踏登云履,腰间只挂了块玉,别无装饰,简直称得上朴实无华。偏偏不知为什么,在他身上有些古怪的气势,看起来就……很有钱!
被这十分趁钱的模样震慑,甄琼乖乖行礼道:“小道甄琼,见过韩官人。”
这名字让韩邈唇边露出了些笑容,目光在那十分破旧的道袍上掠过,便还礼道:“不敢当,在下姓韩名邈,家祖母乃是甄道长所救。这次登门,特来拜谢道长的大恩。”
嘿呀!谢恩好啊。他最爱这个了!
甄琼刚想说什么,就见韩邈又冲郭福行了个礼:“不知监院可否行个方便,容在下与甄道长单独说上几句?”
作者有话要说: 韩邈:真穷?啧,看起来没取错名。
甄道长:qaq
第12章
这话让郭福一怔,什么事儿需要单独谈?然而对方话已出口,又给了那么多功德钱,他也不好死皮赖脸留下旁听,立刻笑着道:“无妨,韩官人请便。”
说完,他又瞪了甄琼一眼,谆谆叮嘱道:“师侄切莫怠慢了贵客。”
这小子简直是个惹事j-i,ng,可不能在外人面前捅出漏子!
这眼神里的告诫意味,甄琼压根就没看懂,只呵呵一笑:“师叔放心!”
对待财主,他才不会怠慢呢!
韩邈不动声色的把两人的神态看在眼里,待送走了郭福,便请甄琼入座。甄琼也不客气,坐在位上,顺手捡起巾子在脸上搓了搓。再放下时,巾子乌漆墨黑,那张小脸倒是白净了起来,愈发清秀可爱。
目光在那白皙俊秀,十分符合时人审美的脸庞上绕了圈,韩邈笑道:“前些日出门在外,听闻家祖母被个野道人所骗,要服金丹,着实让我担忧不已。亏得道长援手,收拾了贼子,还传了练气的引导术。这等大恩,韩家上下不敢忘。”
他说的太郑重了,倒让甄琼有些不好意思:“举手之劳嘛,况且老夫人还送我了丹炉呢。”
不提也罢,听他说起丹炉,韩邈的眉峰反而紧了一紧。看来那丹炉,确实给面前人惹出了不少麻烦。长春观可是金丹门庭,对于丹术必然上心,一个拜山门的小道,竟然带着丹炉前来,会让观中人如何作想?怕是丹炉难保,还要被师长欺压。
就像他现在这副模样,身上的道袍破旧,手上也有参差伤痕,还有满脸的烟灰。估计是被让人当做了烧火童子,随意使唤。就连他那师叔,对他都隐隐有些嫌弃,更别说旁人了。
虽然此次上山,是为了让大宗放松警惕。但是这位甄道长,也是韩家实打实的恩人,怎能让旁人欺凌?
韩邈敛去了心中所想,温和笑道:“不知道长在山上住的可好?”





造化大宋 造化大宋 第3节
就算要援手,也得对方点头才行。还要打听清楚道观里的情况,才能对症下药。强出头只会给人惹来更多麻烦,韩邈岂会如此莽撞?
甄琼眨了眨眼:“呃,挺好的?”
虽然赤燎子那老道烦人的紧,又没有r_ou_吃,还陷入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困境。但是其余还不差啊,药料给的大方,也没有限制使用丹房的时间,师叔和师兄还十分照顾,比当初在便宜师父那边好太多了。
韩邈:“……”
对方的眼神太过澄澈,一时竟让韩邈不知该怎么接下去。被这么对待,还觉得挺好?到底是被欺压惯了,还是不在乎外物,心思至纯?
卡了下壳,韩邈笑了笑:“鄙人家中经营茶叶,倒是会些点茶手段,道长可否赏光喝上一杯?”
啊?怎么还要喝茶?甄琼咂了咂嘴,发现确实有点渴,就顺势点了点头。
见对方没有拒绝,韩邈便捡起了桌上茶具,开始调茶。西韩从事茶业多年,韩邈的点茶手法也是练出来的,可称上佳。
先将净纸包裹的茶饼捶碎,拣出茶块,投入茶碾。碾茶须得快、稳,方能不损茶色,韩邈手腕轻摇,碾子飞转,不多时就磨出了茶粉,再以茶罗细细筛之,选出可供冲泡的茶末。
兴许是知道他的喜好,监院备下的也是建茶,品质算不得多高,但是长春观提供的山泉,却是一绝,能使茶色更鲜。
把茶末分入两杯之中,一旁茶炉上的铜壶也发出了轻微水滚声。韩邈也不假旁人之手,自行提起了壶,先在杯中倒了些,把茶粉调成了黏稠茶膏。待水沸稍止,他立刻一手持壶,一手持勺,注水入杯。水落盏中,茶勺击拂,但见两盏之中,同时白气蒸腾,汤花如云。六分水满,黑盏r-u白,端是汤香色艳,任谁都要赞一声妙。
韩邈的神色却未曾有任何变化,淡然自若的把其中一盏送在了甄琼面前:“道长请用。”
刚刚见面难免拘谨,有些话也不好出口。不如借饮茶的功夫,再细细问来。
对面的甄琼简直目瞪口呆了。他是从小喝惯了散茶的,哪见过这等繁复的冲泡手段?一个身材高挑,仪态洒脱的俊朗青年,如此行云流水的冲调香茗,可称得上赏心悦目。不过甄琼品味实在堪忧,没觉出风姿,倒是觉得……呃,贵气逼人?
看了眼递在面前,满是青白泡沫的茶盏。他小心举起来,把沫子吹开,呷了一口,眉头立刻皱成一团。
好苦!
不过人家都辛辛苦苦沏出来了,不喝似乎也不大好。甄琼咬了咬牙,放下茶盏,从怀里取了个小瓷瓶,拔了塞子就往里倒。加点糖应该能入口了吧?
只看甄琼吹沫的动作,韩邈就知他没喝过好茶,既不会鉴,也不会品,怕是牛嚼牡丹。而长春观的客舍都能摆出这样的茶具茶叶,他却从未学过点茶的技艺,可见其在观中的地位。
然而思绪刚到一半,就见那小道士从怀里摸出了个瓷瓶,往茶汤里倒了些东西。见此情形,韩邈忍不住皱了皱眉。
刚放了糖,就发现了对面投来的目光。甄琼抬头,只见对方眉峰微皱,看着自己手里的瓷瓶。犹豫了一下,甄琼问道:“你也来点?”
韩邈立刻舒展开眉头,微笑拒绝:“我喝茶时,不爱放盐。”
建茶可是贡茶,就算观里的茶品低了些,也不合放盐,当品其“真香”。韩邈也是做惯了茶叶买卖,一时没忍住,倒有些失礼了。
“啊?”甄琼也有些发怔,“这不是盐,是糖啊。”
什么?!就连韩邈这般城府,心底也是腾起了惊涛骇浪。那瓷瓶中装得是糖?谁见过洁白如雪,细如珠粉的糖?!
念头一起,他唇边突然浮起笑容:“没想到竟然是糖,可否分我一些?”
说着,他已向着甄琼伸出了手。那只手瘦而修长,指甲圆润,掌心还有些微红润。长长大袖半垂,透着股洒脱大方的味道,却绝不唐突,让人无法拒绝。
甄琼看了看那只手,又看了看自己的瓷瓶,最终咬牙凑了过去,往对方手心里倒了一撮。这可是他从原来的道观里带来的,没剩多少了。
1...34567...2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