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杜清和叹了口气,加快了速度赶回了潘州市区。

    也许是感受到了重力不一样,这几条鱼都平静下来了。动物都是有本能的,大概是预知到了危险来临,都在往桶底钻。可惜塑料桶就那么大,钻也钻不到哪里去。

    回到了潘州,杜清和把野生鱼一放,找到了朱玉斌。

    “朱师傅,你看看这几条鱼,质量怎么样”

    刚刚一下地,这几条鱼好像回过魂来了,在桶里面不停地拍打着水花。杜清和把这几条鱼放在一旁的水箱里养着,一进入水箱里,这几条鱼还是在猛力地游泳,时不时用头部去撞玻璃,看起来野性十足的样子。

    下午是朱玉斌主厨的,一看到这几条鱼,朱玉斌也吃惊了:“水库鱼吗”

    确实,高(gao)州玉湖的水库鱼,已经是潘州的淡水野生鱼的代名词了。这几条鱼,看起来已经超过了十几斤,平均没条都有三斤左右,算是大鱼了。要是真的野生,已经长了好几个年头,价钱可不低了。

    “算是水库鱼吧,水质比水库的还好,我老家的一口小湖泊里的。花了我两百块钱买的,你看看,怎么样”杜清和笑道。

    朱玉斌皱了皱眉,仔细探查了一番,才惊讶地说道:“是上等的野生鱼啊,老板,你的意思是”

    “挂个小黑板出去,标明一斤鱼五十块钱,卖完即止。”

    杜清和也不算黑心了,这野生鱼和养殖的完全是两个概念,更别说是顶级的野生鱼。瞧这生猛的样子,要是在野外垂钓,哪怕是三斤的大鱼,你不花个几十斤的力气根本拉不起来。也只有野生的大鱼,才有这等生猛的力气。朱玉斌也是知道价格的,甚至觉得这价格太厚道了。

    “老板,便宜了点吧这野生鱼,一般都是有钱人吃的,不在乎这个价。我之前在酒楼做的时候,一条野生的石斑鱼,也就是老鼠斑而已,不到六斤,每斤都要一百五十块钱了……”朱玉斌说道,“哪怕海鱼贵一点,但是这鱼品质不输海鱼,卖个八十到一百块完全是可以的啊”

    杜清和笑道:“赚钱也赚太狠了,先把品牌弄起来。要是品牌弄起来了,还怕没顾客吗反正这野生鱼养着,一时半会也死不了,慢慢卖也行。潘州没多少有钱人,慢慢来吧。”




第五百五十三章:经商环境太差
    朱玉斌点了点头,知道是这个道理。于是,杜清和让一个写字还算漂亮,懂点艺术字体的服务员出去写小黑板了。

    吩咐完这些之后,杜清和又说道:“这样,我拿一条草鱼做一道菜,今天我女朋友要过来吃饭。”杜清和记得的,今天杨琇莹要带着老太太过来吃顿晚饭,他自然要亲自下厨了。顺带着,跟朱玉斌学点东西。

    杜清和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厨艺已经顶级了,要是论基本功什么的,他还差得远了。

    朱玉斌笑道:“老板,又手痒了吗,想要亲自下厨”

    “给你打打下手也行的。”杜清和笑着对温垣说道,“温垣,不好意思啊,抢了你的活。”

    温垣连忙说道:“不不不,老板肯下厨,我就跟着学点。”

    朱玉斌也苦笑道:“老板,你这是在考我而已。也行,我就拿看家本领出来吧!”说实在的,朱玉斌的看家本领就是基本功,他的基本功极其扎实,再配上恰到好处的火候,寻常的菜肴也能做得很不错。这就是大巧若拙了,一般厨师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朱玉斌的厨艺没有那么花里胡哨,就是简单实用。杜清和却能看得出来,做得到这地步,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专注做菜才能做到的。你叫一个学徒,要做到基本功出彩,基本不太可能。因为学徒怎么样,都会做得匠气太重,太过于一板一眼,没有丝毫灵性。朱玉斌就不一样了,看似严谨的基本功背后,却是轻松写意。

    杜清和收获很多,包括朱玉斌对厨艺的领悟,他好像吸收到了很多有益的技巧。

    厨艺一道,其实没有尽头的。世间那么多食材,你怎么知道随便几种食材,就不能碰撞出更加美妙的火花各种处理的小手段,都是在日常下厨的时候灵光一闪迸发出来。

    然而,让杜清和意想不到的是,很快就有人来订购野生鱼了。

    一瞧,就是个会吃的大老板,大腹便便的样子。

    服务员带着他进来,在水产养殖箱前面选择野生鱼。

    “就这么点啊”

    这个大老板有点惊讶,他还以为有多少。

    杜清和开声说道:“野生鱼嘛,难抓,而且数量也少。物以稀为贵,不然也不敢卖五十块钱一斤了。”

    这个大老板乐了:“我什么野生鱼没吃过啊,太湖的白鱼,我就吃过十几次了。那个白鱼,才是真正的野生鱼,你这个,最多是水库鱼吧高(gao)州的水库鱼我也吃过,鲜嫩是鲜嫩了,但还是差点意思。不过在潘州这里,水库鱼也勉强算是野生鱼了。”

    杜清和也不辩驳,而是笑道:“事实胜于雄辩,好不好吃,吃了才知道。”

    这个大老板倒是不意外,说道:“是杜主厨下厨吗”

    杜清和一愣:“我”

    “是啊,我就是听说了你的大名,才想着从雷州过来尝试一下的。”这个大老板倒是实诚。

    杜清和想了想,说道:“也行,不过你做好心理准备,可能预期太高,你会失望的。”

    这个大老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其实我也是来宴请领导的,不敢去太高级的餐厅,你这里刚刚好。”这个他居然也不避讳,杜清和倒是奇怪了。

    见杜清和一脸惊讶的样子,这个大老板说道:“我叫曹荣生,是恒宝酒业的董事长。这次来潘州,就是想谈谈在潘州开设酒厂的项目的。找领导,主要就是想要政策,要地。”

    杜清和乐了,然后又觉得要提醒他一句:“我觉得你还是做好心理准备比较好,潘州的经商环境……可能比雷州差远了。”这是实话,因为前几年潘州的官场大地震,把不少大贪官都揪了出来,潘州的经济才算好了一点。但也是杯水车薪,因为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最恶心的就是潘州的小官了。那些小官,仗着有些权力,就胡作非为。

    很多商人来到潘州投资之后,不到两年,纷纷撤资,都不想再投资下去了。

    这么说好了,潘州除了石油工业之外,其他行业根本没什么大的发展前景。为什么就是因为各种鸡毛的事情太多太多,多到连老板都觉得神烦的地步,可想而知潘州的经商环境有多差了。这么说吧,潘州的经商环境,是被全国通报批评的。杜清和记得,在上一年有一个本地的大老板,联合了几个老板在潘州搞了一场明星的演唱会。

    结果,这个演唱会爆出了太多太多黑幕。

    本来能赚钱的事,愣是被潘州一些小官弄得亏了几百万。

    你说这个老板怎么能不气急败坏当即在本地的媒体上开喷了,说什么公安部门先是要了六万,当地区派出所又要了六万,然后片区派出所要了两万,交警要了一万。这些钱给了就给了,还不给任何发票收据,还要求现金交易,你瞧瞧,这里面有多少黑幕

    给钱也就算了,你得办事啊

    结果派出的警察,除了交警之外,基本是不干事的。无奈何之下,只能另外聘请安保公司,又花多了八万。

    这也就算了,最关键是那些守着检票口的警察,愣是把自家的亲戚放进场内了。送给警察那些票,他们不仅没去看,甚至给自家人卖黄牛,一千多块钱的票,给他们几百块钱卖出去了。换做是谁,看得都会眼珠子瞪出血来。

    好了,这一年都到11月份了,整个潘州地区,没有任何一场大型演唱会,哪怕是正府主导,也没有任何一个商人想来做一场演唱会。

    等到正府反应过来,想要安抚这些商人的时候,这些商人已经纷纷撤资了。

    撤资的后果是什么呢

    潘州的物价一路上涨,比省城花都的还贵。

    所以,杜清和想告诫这个曹荣生,投资潘州是不明智的事情。不过杜清和也知道交浅言深会出事,所以点到即止。

    曹荣生闻言点了点头,笑道:“没事,反正我只是来要政策,要地而已,给我就干,不给的话,我就去阳(yang)江了。”



第五百五十四章:黄鳝啫啫煲
    杜清和想说,在粤西这一带,也就雷州好一点,最起码贪官也不是很多。

    要是看新闻的都知道,因为打嘿除恶,潘州的派出所也好,公安局也好,上到局长副局长,下到辅警,居然都有人落马被双规的。可想而知,先前的潘州,甚至现下的潘州,是多么的**。也可想而知,为什么潘州的经济底子还不错,为什么一直都得不到好的发展了。

    根本没办法啊,你的企业发展得再好,也禁不住有关部门三天两头来你这里打秋风,要好处吧

    最可恨的是,还有一堆人憋着搞死同行,诬告污蔑的。好像只要你和某个相关部门关系好,认识一些小领导,就能随意打压同行,打压竞争对手。三天两头的,谁受得了看看杜清和就知道了,就开一个小餐厅,被人来查多少次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返乡创业的潘州人,在一两年之后都纷纷离开了。除了不赚钱之外,这个就是一大主因。杜清和敢说,在深市,在花都,就绝对没有这个毛病。

    好在,最近潘州也出台了试行办法,为了防止诬告陷害。毕竟这也是国家点了名的,巡视组下来真实看到的问题。

    潘州官场荼毒太多,要彻底拔出还需要不少时日。反正在最近,来潘州投资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外乡人。

    可惜,曹荣生不知道这个,杜清和提醒也提醒了,至于怎么选都是他的事了。

    “杜主厨,看来你不仅是会做菜啊,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啊!”

    曹荣生有点惊讶,要知道在中国就是因政策而行产业的,有政策什么都好办。没政策,你花再多心思,都不够人家随便搞两下,就能骗得大笔银行贷款,各种税收优惠了。有时候,政策扶持是好的,但有时候政策扶持反而会损失公平公正。在中国做生意,不懂政策,绝对寸步难行。

    杜清和摇了摇头,苦笑着,他也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当然了,杜清和绝对不屈服,谁搞他,他就弄谁。别的不敢说,潘州这官场上的大小官员,多多少少都有黑点!

    “曹先生,你还是选鱼吧。”

    杜清和已经把草鱼留出来了,这条草鱼其实块头不太大,也就三斤上下,刚刚好够两人吃的。

    “我全要了!”

    曹荣生大手一挥,显得很豪气。

    可惜,杜清和摇了摇头:“每位顾客只能选一条。曹先生,你也得给别人留一条吧”

    曹荣生看着杜清和,似乎有点想不到。要是在别的餐厅,知道他全包了,二话不说就开始做菜了,也就这杜清和,敢这么拂他的面子。按照曹荣生往日的脾气,不说立马发作,也要追问个子丑寅卯的。

    但今天不知道怎么的,曹荣生居然让步了:“这样……那我来个黄鳝好了。其余的菜,你看着上,一共八个人吃饭。”

    现在的黄鳝,其实已经算是过了最肥美的季节。不过,这一条野生黄鳝,却是半米长的,起码有个两斤重。按照生长年头来说,起码是三年以上的老黄鳝了,最是滋补。黄鳝的肉质嫩滑,特别是野生的黄鳝,肉质就好像入嘴即化一样,极为难得。最关键的是,黄鳝能补中益血,治虚损。换句话说,男人吃黄鳝就对了。

    杜清和也不说穿,点了点头,跟朱玉斌忙活了起来。

    这一道黄鳝,杜清和打算弄一个黄鳝啫啫煲。

    黄鳝啫啫煲是一道典型的粤菜,因食材放于瓦煲中,经过极高温的烧焗后,瓦煲中的汤汁不断快速蒸发而发出“嗞嗞”声,“嗞嗞”粤语发音为“啫啫”而得名。啫啫煲的制作大同小异,只要用新鲜的材料,掌握好火候和水分的控制,新手都能得很美味。但是,越是简单的菜肴,就越是考验功力。黄鳝啫啫煲里,最关键的就是火候。火候小了,黄鳝不熟,要知道黄鳝的血是有毒的,只有加热后血才不毒。火候大了,黄鳝肉嫩,立马就焦了,绝对是失分的。

    所以,做这道菜就跟煲仔饭一样,要计算好上菜的距离和时间,这是一道很考验火候的菜,一般的人绝对做不到这种妙到巅毫的地步。

    然而杜清和却可以,反正有神通就是为所欲为啊!

    曹荣生在一旁看着杜清和把黄鳝捞起来,结果这条黄鳝好像知道死期将近,拼命挣扎,可惜都逃不掉。曹荣生是吃过见过的,知道这绝对是野生鱼了,也就放心了。回到厨房的杜清和,把黄鳝拍晕砍段,然后过一遍热水,去除黄鳝身上的膜。等过了热水之后,还需要腌制一下黄鳝,其实也不算麻烦,十五分钟的事,主要是用蒸鱼豉油、花生油和生粉腌制一下,让黄鳝更加入味而已。

    然后砂锅里放入姜片、葱条、蒜、胡椒、洋葱等配料,猛火加热瓦煲。

    其实啫啫煲的精华所在,就是要把砂锅当成炒锅来用,锅里放入葱、蒜等配料,用花生油炒香,再加入黄鳝爆炒。很多人都想不到,啫啫煲是这么做的,事实上这就是啫啫煲的最经典做法,原汁原味。等炒到了六成熟左右,盖上煲盖,在盖着锅盖的砂煲上淋少许绍兴黄酒,一下就爆燃开了,其实也是在去除腥味。

    等黄酒烧完,火焰熄灭了,中间也就几分钟,就可以起锅了。

    这样的啫啫煲,做的时候厨房里满满都是香气,惹得温垣在一旁都看呆了:“师父,老板这啫啫煲,怎么和你做得不一样啊,我记得你在盖上锅盖前,还会加入一点白酒的……”

    朱玉斌叹了口气,这徒弟不聪明,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窍啊!

    “傻徒弟,你想想,这年头哪个公务员敢附喝酒的宴席别说喝酒了,菜里有酒都不行。万一他们出去开车什么的,叫查到了,不仅会遭受处分,甚至还来找你晦气,为了去腥,值得吗再说了,这是真正的野生黄鳝,腥味不重,过水已经清开了不少,腌制又去掉了一部分,最后黄酒淋锅,可以说腥味很淡了,何必再加入白酒呢徒弟,你记住了,做菜一定要懂人情世故,不然的话,你的厨艺再好,也是曲高和寡。我们做菜,不是给自己吃的,而是给顾客吃的,懂吗”

    (s:想看经典的黄鳝啫啫煲,去重温一下舌尖上的中国2第二集就行了。)



第五百五十五章:运气好
    杜清和点了点头,看来朱玉斌是个好师父,对徒弟的教导也是很用心的。

    没错,他确实是这个心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没必要为了去腥而下白酒坑人。

    很多人吃完饭被查车,明明没有没有喝酒,一吹之下却发现喝了酒了。这就是酒店的厨师坑人了,菜里放了料酒、白酒还不跟客人说,这出事了算谁的这种事绝对不算少见,也证明了一件事,细节才能决定成败!

    而且公务员来餐厅吃饭,规格也不能超了。

    杜清和打算只做五菜一汤,够吃就行,没必要浪费。要是给有心人发现了,这几个公务员也是周身麻烦的。

    剩下的四个菜,也很简单。白灼菜心,已经是“自然养生餐厅”的招牌菜了,必须要上的。剩下的,一道隔水蒸鸡,一道野山菌焖肉,一道鱼香茄子煲,最后再一个田七鸡汤,花费不算大,量也够,也就行了。

    温垣在一旁看着,又低声问道:“八个人,就吃五个菜,能行吗”

    朱玉斌叹了口气:“人家是公务员啊,不能吃太多,太好。对了,我们餐厅也没多少太好的东西给他们吃,要什么龙虾鲍鱼鱼翅是不可能的了,给他们吃这个很好了。”
1...111112113114115...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