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那就是说,潘州还是要发展工业了?”
郭老叹了口气,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潘州的有关部门也好,领导者也罢,也是想发展工业的。只是现在做实业门槛这么高,而且正府益也不大,他们又要追求政绩,卖地保政绩,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了。
老者叹息道:“股神巴菲特有句话,我觉得挺好:退潮了,才知道谁在果泳。潘州再这样下去,我看那,是陷入了发展两难境地了。”确实,有学之士都看出了潘州的困境,想发展工业,失去了先手优势;想发展旅游业,但是又做不出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想发展农业吧,倒是优势挺大。可惜一个农业大市,连一个知名的农业品牌都没有,这是发展的态度吗?
不过是得过且过,准备年复一年重复劳动罢了,根本没想着怎么往前发展。
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很残酷的。
好比一些资源型城市,在挖空了资源之后,就陷入了发展停滞,人口逆向流出,最后城市萧条,发展倒退。潘州呢,虽然目前看似在发展,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潘州再不思进取,那么距离这一步似乎也不远了。
好比东北,老工业基地,走到现在这一步,其中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体质病,什么都想着体质内的事情,想着吃大锅饭。潘州其实也差不多是这样,失去了创新的动力,那么自然就好不到哪里去的。郭老扁着嘴,不想承认。但是他又不能否认,老者说的话是正确的,是有明确指导性批评的。
这时候,一个年约五十的妇女说道:“好了,一人少说一句。你们又决定不了国家大事,说这么些也没用。你啊,要是觉得潘州不好,你就投资它啊,把它变好不就行了?”
老者摇了摇头:“我是商人,投资是很谨慎的。没有利益的事,我是绝不会投资。要是因为人情,投资了一个让自己后悔的项目,那么很可能拖垮一个企业。铆足全力,尚且不能让企业传承好几代人,这要是战略失误,企业的寿命,岂不是更短了?”
这话有点利己主义,但是你仔细听,是一点错都没有的。
一座城市,当没有政策红利,人口红利,甚至没有了公平营商环境,这种城市,值得投资吗?这不是一个投资,一个亏本吗!
商人是逐利的,没有人愿意亏本。
高铁很快,两个半小时,就从花都到了潘州。
“咦,潘州下了本钱了啊,这高铁站修得……还算可以。”
老者觉得这高铁站也还算磅礴大气,到底是觉得潘州还是愿意做点事情的。但是,听说潘州在搞什么创文创卫,老者嘴角就露出了不屑的笑意。在老者看来,创文创卫,都是领导为了政绩而拍脑袋想出的馊主意,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先把营商环境给整顿好,不要求你给红利,你起码要公平吧?
工厂多了,税高了,市民入鼓了,还不懂文明,讲卫生?两千多年前的管仲都说过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你一个市民月入只在两千多的时候,你是根本没空去管什么文明,什么卫生的。因为,每个人都要为生计奔波!
但是,当你月入超过了五千,勉强有闲钱了,你就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生活环境变得好一点。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明白的道理,现在的领导反而不明白,实在是太古怪了。当然了,创文创卫是看得见的政绩,相比较来说,引进投资太难了,可能也是一个方面吧?
养生小餐厅 第682章 赶上的事
创文创卫唯一的好处,就是城市确实变漂亮了些。
但是,这是强制性的,得不得民兴是另说。
不过已经既成事实了,不接受也只能接受了。老者对此的评价是:“表面功夫做得还算好,现在去哪?”
“要不先去兜兜风?”
郭老看了看时间,“还没有到午饭时间。”
“市区也没什么好逛的。”老者来过潘州好几次了,没办法,探亲家嘛。再说了,其实中国的城市大多差不多现在,都是高楼大厦的,哪里有什么好看。至于旅游景点,开玩笑,前几次来,已经看遍了,也就是普通的山水。还好,海滩弄得还算不错,有个什么浪漫海岸的,沙子挺白,有点外国的沙滩。其余的景色,也就一般般了,这也是老者看不上潘州旅游的原因。
说是有山有水,还有海的,实际上所有都有,那就成了四不像。倒不如专一项,可惜这旅游资源跟矿产资源一样,不是凭空就能生出来的。所以啊,有什么菜就做什么饭,也是没办法的事。
唯一能做的,就是别强行做什么旅游城市。
可惜,有些领导啊,就是喜欢弄些“看得见”的政绩。当然了,蚊子再小也是肉,搞旅游城市也不是什么坏事。只是如此不思进取的城市,让老者有点看不起罢了。
“那你说,想去哪?”郭老也有点无奈了,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还是直接去你那家餐厅坐坐吧,就算没有包厢,坐大厅也行的。”
老者真的对杜清和有点好奇了,一个小年轻,开的养生餐厅,到底怎么个养生法?更何况,杜清和还有着治病救人的神奇过往,这更是让老者惊讶的。要知道,老者其实也是半个医生,除了没有行医资格证之外,甚至好多老中医都比不上他。
“既然这样,那就过去吧。”
郭老的儿子也不敢违逆这老丈人的话,他虽然是一个干部,但说实在的,在老者面前也发挥不出什么官威。反而是老者那种镇定自若的气度,让人不得不折服。
“我先打个滴滴。”
儿媳妇说话了,她也到过潘州几次,知道潘州的士等同于无,最多的是搭客的摩托老。可是一大家子的,怎么可能坐摩托呢?再说了,潘州的摩托佬可是很厉害的,横冲直撞,不戴头盔,怎么危险怎么来。秉着安全的意识,也不能这么做。
好在,这里是高铁站,叫个滴滴很快。
于是,不到二十分钟,就来到了“自然养生餐厅”。
让老者万万没想到的是,“自然养生餐厅”居然爆棚了,甚至在店外排队等候的人,都排起了长龙。
“这是怎么回事?”
老者傻眼了,他觉得这事情不同寻常。活了大半辈子,老者也见多识广,知道一件事就是:好吃的东西未必有好的装修,但是,大家一涌而来的,绝对是一家好吃的店。因为,消者是会用脚投票的。不怕你卖得贵,就怕你的菜不好吃。
“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给小杜打个电话。”
郭老掏出手机,拨打了过去。
可惜的是,现在杜清和已经忙到没时间接电话了,只能按下提。
“怎么了,郭老?”
“你这餐厅怎么满人了啊?”郭老有点傻眼。
杜清和也无奈,他不就是在餐厅里当了一天厨师嘛,怎么这顾客像不要钱一样涌了过来?这盛况,他也是惊呆了。可是再怎么艰难,也要做下去啊。半路撂担子,这就有点对不起消者了。
“……我就昨天在这里炒了一天菜,没想到就变现在这样了。这样,郭老,我不知道你们中午就过来了,等会等人少点,我再给你做饭?”杜清和也无奈了,怎么事情都赶巧了啊?
郭老询问地看向了老者,没想到老者坚持道:“等等就等等呗,这有啥。反正是出来玩的,在哪不是玩?”
“就怕啊,这菜达不到预期,我们就白跑一趟了。”
这是老者的老伴说的,她不太喜欢人多的地方。
“这样吧,你们去隔壁的咖啡屋坐一会,我呢,就在这等着。”郭老的儿子笑道,“还有,我儿子也该喂吃饭了。”
郭老的孙子今年才两岁多,还没到上幼儿园的年龄。要不然,也不需要郭老这老两口跑到金陵去给他们带孙子了。不过啊,这也是好事,现在孙子跟爷爷、奶奶更加亲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老者平时忙,再加上生活在金陵郊外的别墅区,这隔得远,来往也不多,自然也生疏些。小孩子嘛,就是这样,谁跟他玩得多了,他就跟谁亲近。
杜清和在厨房也纳闷,怎么郭老提前过来了呢,不是说晚宴吗?
“算了,晚宴和午宴都是一样的,做吧。”
杜清和嘱咐道:“那个谁,菜洗好没?”
“洗好了!”
杜清和接过还水淋淋的蔬菜,丢到锅里炖煮了起来,“去把黄姐叫来。”
黄娟很快进来了。
“老板,你找我?”
“这样,郭老提前过来了。他原本订的是晚上的包厢,你看看现在包厢还要吃多久?如果有一个,就尽量先安排他们吃饭。”杜清和也是无奈,潘州人这么闲的吗,虽然说今天是休息日,不是工作日,可还没有到十一点呢,餐厅就这么多人了。
黄娟出去准备了,事实上这些顾客也是沉浸在美食当中,当然了,还要一些人是专门冲着有机蔬菜来的。这三百多斤的有机蔬菜,现在已经剩不到五十斤了。这消耗量太恐怖了点,让杜清和都无奈了。
也是怪那则“谣言”,吃了有机蔬菜,癌症都治好了,怎么可能有人不趋之若鹜?求生的心理,谁都有,这不能怪他们。只是……这真的没那么神奇好不好?要是杜清和能治愈癌症,他早就发达了!想想看,就算不钱,那一波一波的功德,何止这么点?
所以说,有机蔬菜能治愈癌症,那都是赶上的事,不是每个人都行的。
养生小餐厅 第683章 被人为难了
最后,还是黄娟有经验,出来宣布道:“各位,不好意思了,今日份的有机蔬菜,已经卖光了。你们可以去鸿运酒楼,可以去明湖超市,可以去……这些酒店商场看看,或许还有。”
听了这些话,店里的人瞬间少了一大半。
没办法,他们病人,或者是病人家属,时间是很宝贵的。
店里空了之后,包厢也空了一个出来。到底大家不是来为了吃午饭,而是为了占座来的。要是不知道,这都好像是大学里面期末考试前的图书馆,一座难求。这景象杜清和见过,却没有亲身体验过。因为杜清和的大学成绩,不靠前也不会不及格,每次都是中等偏上。还有几门,是低空掠过的。
没办法,大学生嘛,都这样,分不在高,能过就行。再加上杜清和读大学的时候,考试变得严格了,老师给的范围宽了,重点也不划了。最关键的是,抓作弊严格了,考不过还要补考,补考交钱不说,补考不过都还要交钱重修,这才是最坑爹的。
不过幸好的是,只要平时听课,考前突击复习一下,大多数人还是没问题的。
可郭老的儿子,却懵圈了,难道这家店发生了什么吗,怎么一下全跑了?!他疑惑地找到黄娟,问道:“这怎么回事?”
黄娟也是无奈,说道:“他们吗?都是病人家属……”把事情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好像听天书一样,郭老的儿子傻眼了。
“这事是真的?”
黄娟摇了摇头:“假的,也就碰巧罢了。但我们辟谣了也没用,大家一样是疯抢。唉,你是不知道,我们老板人好,看不得有些黄牛就此赚钱,又不想给那些病人家属最大的期盼,天天都说这菜只是有机蔬菜,不是治病的仙丹灵药,可还是有人愿意相信,谁能有办法?”
郭老的儿子也是觉得好笑,但又觉得可怜。
如果不是走到绝路,谁会尽全力找什么“有机蔬菜”,相信这等话呢?
“那现在有包厢了吗?”
“你是……郭老的什么人吗?我们老板说了,这包厢留给郭老。”
郭老的儿子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包厢。电话通知了之后,一行人也转换阵地过来了。坐在包厢里,郭老的儿子说起了这事,老者傻眼了:“还有治愈癌症的案例?”
这一下,郭老都不相信:“我觉得不是,可能就是一个误诊,根本没患病,所以才这样的。”
恶性肿瘤,那是细胞变异,恶性繁殖,跟正常细胞抢夺营养,挤压正常器官,最后让病人在疼痛和无助中死去的疾病,哪里是这么好治愈的?可以说,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细胞突变,只是很多时候不会突变成恶性肿瘤罢了。每个人身上,都有患上恶性肿瘤的可能,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则是恶性肿瘤的催化剂。
在座的,都是有识之士,自然也是不相信这些话的。
“爸,我觉得也是这样的。”儿媳妇说了。
“不过嘛,小杜这家伙,做菜,养生也是有两手的。这样,我把他叫过来,大家认识认识。”
郭老出了包厢,找到了黄娟。刚说两句,杜清和就出来了。
“郭老,不好意思啊,刚刚实在太忙了。”
郭老拉起他就走:“来来来,给你介绍介绍一些人。”再次进了包厢后,郭老说道:“我老伴你是见过的了,这是我的两个亲家,这是我儿子,这是我的儿媳妇,我孙子。”
杜清和笑嘻嘻地说道:“大家好,想吃点什么啊?”
老者仔细打量着杜清和,细心的他发现了杜清和的头发,居然是扎起来的,心念一动:“什么菜都能做吗?”
杜清和想了想,说道:“我没炒过的菜也能做,但是不保证做得很好。”
“那么我点两道菜,你要是能做到,我就服了。”老者笑道,“你们潘州的菜,我不会点,让老郭同志点。我呢,喜欢吃淮扬菜,你就给我来一个文思豆腐,来一个拆烩鲢鱼头就好。”
郭老一听,吓住了:“老张,你是疯了吗,这可是淮扬菜中的名菜,小杜是粤菜厨师,怎么会做?”
杜清和也是愣住了,这位可真是会吃啊!
要知道,这“文思豆腐”,可谓是号称中国菜里,最考验刀功,最考验火候的汤菜。作为淮扬菜制作细的代表菜,文思豆腐要把豆腐切成丝,把香菇切成丝,把冬笋切成丝,把鸡脯肉切成丝,把熟火腿切成丝,把生菜切成丝……然后放入顶级汤水中烹煮。煮出来的文思豆腐,轻轻一抖,就好像水墨画一样,像浓墨淡一般蕴荡出去,那种意境,已经超脱一个菜的范畴了。
更绝的是,文思豆腐不止是好看,更重要的是好吃!
顶级的汤,加上顶级的食材,让人叹为观止。可惜,很多人都做不出这种味道来。因为,想要做到最高境界,非得有一二十年专门制作文思豆腐的经验不可。
“拆烩鲢鱼头”也是一般无二,浓郁鸡汤做底,再加上鲢鱼头,各种配菜,辅料,无骨无刺,口味鲜美。
看似简单,可问题是很多厨师都做不出最经典的“鲜”味来。
这道菜,真正的髓在于闷炖。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真正好吃的拆烩鲢鱼头,必须要螃蟹油,看不到螃蟹,但是螃蟹油下去了,吃起来比海参还要好吃。但问题是,杜清和这里没有螃蟹啊?要弄这么大的阵吗?
看着笑嘻嘻的老者,杜清和似乎明白了,这是在考验他啊!
“行,我试试吧。”
杜清和觉得,他要把淮扬菜创新一番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材料有所欠缺的,只能创新菜肴。不是杜清和不知道这两道菜怎么做,可问题是真的没那材料,也做不出来啊?就拿火腿来说,人家要用顶级的金华火腿,杜清和一时半会也找不到的!再说了,顶级的金华火腿,是那么好找的吗!还有那螃蟹油,要不是真正做拆烩鲢鱼头的,哪里会有螃蟹油这东西,强人所难啊这是。不过没关系,不正宗才是对的,入乡随俗,菜肴也一样!
养生小餐厅 第684章 神了
“亲家,你这是在为难他啊!”
郭老傻眼了,他没想到老者会这么直截了当的,报出两个淮扬名菜来。要知道,即便是淮扬菜的顶级大厨,都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把这两道菜做得好。最关键的是,食材也不会准备啊!
杜清和笑道:“没事,我的那个小湖泊,刚刚好抓了一条五斤重的鲢鱼。虽然不算大,鱼头也勉强够用了。”
老者说道:“人家厨师都没反对,你急什么?大家想吃什么,点就好了!”
郭老担忧地看向杜清和,欲言又止。
很快,他们定下了菜单。
不外乎什么“松鹤延年”、“福禄寿”、“寿比南山”之类的菜肴。其实,这也是杜清和推荐他们点的,“寿比南山”,是南瓜炖淮山,“松鹤延年”是青菜炒杏鲍菇。“福禄寿”呢,要是在北方,肯定是四喜丸子了,寓意也更多——福禄寿喜。但是在粤省的话,就要按照谐音来了。按照杜清和的理解,其实就是鱼丸、腌芥菜(福)和五花肉。因为鱼丸是要滚的,粤省人说“碌”,和禄同音。福菜就不说了,其实就是腌芥菜。寿呢,有点难理解,好像所有的寿宴,都可以上五花肉。其实这里有个隐藏的寓意,就是老年人的胃口一般不太好,要是能吃得下一块五花肉,特别是扣肉那种,那说明这老人还是很有食欲的,证明身体机能还健康。
当然了,最主要是原因,是因为五花肉好做。
要是大摆寿宴,这起码得好几桌,厨师得忙成什么样。如此一来,扣肉就有用武之地了。早早就准备好的扣肉,到上桌前蒸熟就行。
又再点了一个“隔水蒸鸡”,点了一个茄子煲,点了一个茶叶虾,这些人才算觉得有点多了。
“就这样吧!”
郭老也不好太为难杜清和,这几道菜,都不算好做。特别是老者点的那两道菜,简直是强人所难。
一共八道菜,每一道都需要倾注一些心思。
杜清和倒是不觉得这是一个难题,反而是一个挑战。
如果不是老者,杜清和永远不会想着去做什么“文思豆腐”和“拆烩鲢鱼头”的。毕竟这是粤省,以粤菜为主。而这两道是淮扬菜,还是以刀功、火候著称的淮扬菜。
“诶,老张,你真的不地道啊,人家粤菜厨师,你出淮扬菜的题,这不是摆明让人家难堪吗!”
包厢里,郭老为杜清和鸣不平了,再怎么说,人家也是他妻子的“救命恩人”啊!
老者微微一笑:“你不是说他的厨艺惊人吗,我就试探一下罢了。其实你是不懂行,这好厨师啊,不会在意是什么菜系的名菜,都能做得出来的。但是,做得出来,哪怕是复制出来,我都不觉得这是一个好厨师。”
“为啥?”
这一下,轮到郭老的儿子惊讶了,“这能复制出来,不是很厉害吗?”
“名菜之所以是名菜,就是在于它的名气。名气有了,做法也是早就流传出去了。看看视频,照猫画虎的,弄出一个名菜也不算什么难事。最关键的是,他的刀功,还有火候的控制,这才是判断一个厨师的好坏。对了,这两道都是汤菜,更要着重去看汤底。”
老者似乎是一个老饕,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事实上,人家也是一个老饕。按照他的身家,什么好菜没吃过?现在,老者追求的已经不是好吃了,而是想吃到好吃以外的东西,比如颠覆经典,却一样好吃的东西。
当然了,你不能用什么虫子、用什么野生动物来凑数。新奇是新奇了,但说句实话,野生动物并不一定比圈养的家禽家畜好吃。毕竟家禽家畜是人类驯养了几千上万年的物种,经过不断的优化,筛选,这些家禽家畜比之原先的物种,好吃了不知道多少倍。
很多喜欢吃野生动物的人,其实也知道野生动物并不好吃,肉柴,也就炖汤味道很浓罢了。当然了,也有例外的,比如野生鱼,野生老鳖之类的,那是真的好东西。但是,很多人说野生动物可以治这个病,治那个病,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或许有效,但起码你要吃几万只才能有用。
离开剂量谈药效,都是耍流氓。
有智商的人,都不会这么做的。就是一些暴发户,被诓骗吃了这些野生动物,甚至有些人把自己吃进了大牢。这不是新闻了,毕竟很多国家级保护动物,真的能让人锒铛下狱的。
说到吃的,中国人都挺兴奋。
比如郭老,他也算是吃过不少好东西:“等一下啊,小杜会让你改观的。”
老者不置可否:“那我就等着看了。”
几个人其乐融融的说着话,甚至频频嘱咐老太太。
老太太也是高兴啊,正说着呢,包厢被敲了两下门,然后服务员开始上菜了。
“这么快?!”
老者也吓了一跳,这速度确实有点快了,要知道,他刚刚打听过了,厨房里就杜清和一个厨师。一个厨师弄八个菜,就用了不到二十分钟上菜了,这……速度简直了啊!
再一看,居然是最难做的“文思豆腐”!
服务员说了声请慢用,就离开包厢了,还带上了门。
郭老也大吃一惊,他也是知道“文思豆腐”的,这起码要做半个小时的菜肴,怎么可能这么快?“难道小杜知道你要点这个菜?”
老者立马摇头:“怎么可能,除非他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过也有一个解释,就是这个汤底是他早就熬好的了。文思豆腐只要有好汤底,好刀功,确实能在二十分钟内做出来。来来来,亲家母,我给你盛汤。我跟你说啊,这文思豆腐要趁热吃才好。咦,这刀功……神了!”
老者也不得不承认,杜清和的刀功实在惊人!切开的豆腐,比牛毛还细,在清汤里面一泡,用勺子一荡,就好像水墨画上的淡墨一样,渗透了开去。大家都叹为观止,也是纷纷说道:“就这刀功,也说明他实力了。味道……大家尝尝?”
“等会,我拍个照片先!”老者的女儿是个爱美之人,拿出了最新的苹果手机,开启了拍照模式,一阵狂拍。甚至还开了录像模式,说是拍个抖音,还让老者配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