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可想而知,摊上了平民二字,这茶餐厅也不是多么高级的存在。
这么说吧,早些年在香江的普通底层,就是靠着茶餐厅才生存得下去的。因为茶餐厅品种多样、菜量丰富而价格实惠,最受平民欢迎。这样的餐厅,怎么可能高大上呢?所以,一般都是简陋的木桌木椅,以结实耐用为导向的。
杜清和瘫坐在沙发上,他是真的累坏了。
“不行,以后要多锻炼身体才行。有神通也不代表身体好。就忙这么两天,差点没累垮掉。”
其实杜清和更多是骄傲,换了另一个厨师,哪怕是顶级大厨,能有他这么厉害吗,一个人撑起几百人的饭菜,而且是不一样的饭菜。要是被同行知道了,首先第一反应就是——这小子发疯了!
干厨师是纯粹的体力劳动,体力不过关的,根本别想做厨师。
嗯,西餐厨师可以考虑考虑。
但是中餐厨师,没有体力根本做不来。别的不说,想要学会抛锅,每天在锅里装沙子抛个几百次,坚持一个月才算入门好吗!
这一步做下来,手臂都粗了一圈了。
更别说,还有几斤重的大菜刀,十几斤甚至几十斤重的砧板。哪一个,是没有体力做得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厨师都有职业病,除了烫伤、吸油烟之外,还有一些腰椎扭伤之类的。没办法,都是为了生活。这时候,有一个不体谅厨师辛苦的老人走了过来。
“杜师傅,认识一下,我是张青。”
老者很自信,他的名号在全国都是叫得出来的。别的一说张青,不管是《水浒传》里面的菜园子,还是金陵张青,都是大名鼎鼎。
杜清和却懒得纠结他是谁:“我们暂时打烊了,你不回去吗?”
张青深深吸了口气,艰难地说道:“其实我来,主要是想求证一件事的。”
“求证什么事?”杜清和奇怪了,他也没啥让人好奇的啊?事实上不怪杜清和,人累到一定的程度,脑子是会跟不上的。平时的话,杜清和早就起最大的防范心理了。他身上的秘密太多了,随便拿出一个来,都足以震惊这个社会。
而被人探知的结果无非有两个,一是被敬为座上宾,二是被当成小白鼠研究。
不管是哪个,都不是杜清和所愿。
只是现在杜清和真的累坏了,松垮垮地瘫坐在沙发上,等着张青的下文。
养生小餐厅 第689章 道友嘛,就是要拿出来卖的
“天师道,你身上为什么有天师教的传承?!”
这是张青最为困惑的地方,也是张青最为高明的地方,因为他确定了杜清和的秘密,想用这个秘密,换取杜清和出手一次的机会。这是生意人的想法,大家合作共赢,哪怕是用了点手段。可这对大家都好,何乐不为?
杜清和一听,脑子总算回来了。看了好久张青,无所谓地说道:“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你瞒不住我的。我,张青,曾经是天师教的道士。而且,我是六十五代弟子里,修为最厉害的一人。”张青淡淡地说道,“你留着道士髻,身怀异术,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看走眼的。更别说,你身上有我天师教的传承,比我这个曾经的天师教道士还多,你叫我怎能不过来求证?”
杜清和乐了:“求证后呢?你是怕清理门户?”
张青摇了摇头,笑道:“我虽然离开了天师教,也曾经和天师教产生过矛盾,但那也只是道不同而已,没到叛教那么严重。再说了,现在还有清理门户这一出吗?杀人,是要偿命的!”
这倒是实话,就好像前些年相声圈里面的事,某非主流相声大腕的徒弟叛出师门,作为最恪守传统的相声行业,这位非主流相声大腕也就是暗自神伤罢了。至于什么清理门户,想都没想过,顶多在某些场合下,师徒打擂而已。
所以说,清理门户什么的,只存在小说里面,真实情况不会如此的。
除非是……犯了国法,那就对不起了,有人代替清理门户了。
“你既然不是天师教的道士了,你求证这个干嘛?自己找不自在啊?”杜清和看似无所谓的瘫坐着,事实上内心还是紧张的。天师教的功德,确实是杜清和拿到了,而且也让杜清和的实力上涨了一大截。虽然明知道,任凭谁都拿不走了,可杜清和还是觉得有点心虚。
因为他付出的,和得到的不对等啊!
就好比你去银行柜员机取一百块钱,结果柜员机吐出十万块钱出来,你拿了之后,你会不会心虚?不仅心虚,还要自己自首才行,不然就等同不当得利了,是要获刑的!
张青也笑了:“这么说,你承认了?”
杜清和没说话,只是笑了笑,看着张青。
这是一个赌谁先眨眼的游戏,但是张青输了。因为他赌不起,张青嘟囔道:“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么老江湖的吗,诈都诈不出来了?”
杜清和乐了,说道:“其实你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能成了。”
张青叹了口气,说道:“算了,你小子的跟猴一样。我直说了吧,我认定你是道友了,就想知道,你对草药有多少认识?”
杜清和笑而不语。
开玩笑,这么轻易就被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牌,那杜清和以后还怎么混?
张青愣了一下,没想到杜清和连这个都不肯回答,下意识看了看周围,也没什么人啊,他们之间的对话也是很小声的。“你是怕我泄密?放心,我这人守口如瓶,我用人品保证!”
“你的人品不值钱。”
杜清和轻飘飘的一句话,差点没让张青暴走。在金陵几乎可以打横走的张青,被人说“人品不值钱”,这真的是一种羞辱了。但是,张青的涵养很到位,很快就释怀了。他记起来了,这不是金陵,是潘州。
“小伙子,真敢说话。要是在金陵,我非得叫你见识见识我的人品。”张青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杜清和却彻底放心了,这个张青肯定是有事相求的。仔细回忆了一下之前包厢的情况,杜清和用自己自学的“医术”分析了一下,然后才说道:“你人品要是好,就去买票,说不定就中大奖了。”
张青哭笑不得,他身家不知道多少个福一等奖了,还用去买票?
事实上,这也是贫富差距的体现。
有钱人是根本不会去买票的,这是给穷人一个希望的东西。而对于有钱人来说,回报率太低了,基本等于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的那种。
“小孩子说的话。”张青叹了口气,“我知道了,我那亲家的病,是你给看好的。所以,我想确认一下,你的水平到哪种地步了。我也略懂草药,但是不敢乱开方。”这是实话,没有老中医带着,学个五六年的,根本不敢谈出师。
中药方剂的髓,在于药量多少。
多了,那是虎狼药,没几个人扛得住。少了,即便对症也治不了病。还是那句话,离开剂量谈药效,都是耍流氓。
事实上,中草药里面蕴含的东西太多了。要是真的开发出来,说不定真的能为人类的医疗事业添砖加瓦。但是,这非常非常难,别看青蒿素的论文只是轻飘飘一张纸,但是,人家的实验不知道做了多少。单单是一种青蒿素的提炼都这么麻烦了,何况还有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草药?
张青是懂行的,杜清和也知道瞒不住:“你是想给你老婆治病?”
“你看出来了?”张青眼睛都瞪大了,有点不敢相信。
“猜的。”
杜清和没心没肺地说道,“你这么着紧,不是你女儿就是你老婆了。因为女婿的话,郭老会比你更加着急。你的外孙,要是有病你也不敢带着他到处跑不是?我再观察,你的女儿没病没痛的样子,利用排除法,剩下的就是你老婆了。”
张青仔细一想,似乎真的是这样:“我还以为你真的那么神呢!”
杜清和也乐得他误会,道友嘛,就是要拿出来卖的。毕竟死道友不死贫道,哪怕是一个道观的,也未必能交心。更别说,这个张青还是天师教的“叛徒”,杜清和更要留多几个心眼了。
“我是瞎猫撞上死耗子的,你就别打我主意了。门口在那,请回吧。”
杜清和悠悠下了逐客令,他对张青防范心很重。
张青这下明白过来了,人家是有真本事的,立即说道:“你要是给我妻子看好了,我给再多钱都愿意。这样,我开个价,你看行不行?那个,五百万?”
养生小餐厅 第690章 过于玄幻
张青倒不是小气,而是他知道,顶级的医生做冠心病的手术,不管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还是冠脉搭桥术,都差不多是这个价的几十分之一罢了。也就是说,几十万的事情而已。
但是,这两个手术,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做的,因为要动手术,已经是很严重了。张青就希望,看能不能用中药调整一下。别人不知道中药的力量,张青是知道的。
可惜,杜清和不会轻易出手的,因为他都不知道张青是何许人也。特别是这等有钱人,说不定这钱来得也不干净。再说了,杜清和现在也不缺钱。
“我都说治不了。”杜清和叹了口气,“万一治死人了,你会善罢甘休吗?”
张青一愣,然后很快反应过来了,这是杜清和不愿意沾惹因果。
“道友,别说笑了。你能瞒得住别人,瞒不住我的。你身上具有龙虎山之大功德,肯定是有大能耐。我虽然离教多年,却也知道,这非得是大能才能做得到。”张青非常笃定,“还有,你这里是布下了阵法吧?我就说,进来之后,气场都不一样了。设计太过巧夺天工了,利用人间之气,化为自身道场,虽是剑走偏锋,但也不失道家风范。……”
絮絮叨叨的,张青评头论足了很多,但是杜清和都不承认。
“这姓张的,是来砸场子的吧?”
其实杜清和也知道,他的布置很难瞒得住同行,也就是并不算少的“道友”们。
但是,只要杜清和拒不承认,这些道友也就没办法了。总不能说,在大庭广众之下,来一场法术比拼吧?大家都是有眼力架的,能布下这样的阵法,没有一个弱者。赢了还好说,毕竟杜清和是“后生晚辈”,要是输了,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连个“后生晚辈”都打不过!
而且道家的法术过于“玄幻”,不能被太多人知晓的。毕竟建国后不许成了,连道术都是被官方“隐匿”的状态,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看到杜清和如此“死皮赖脸”的,张青也是服了。
但凡是要脸面之人,被揭穿到这等地步,不管是恼羞成怒,还是大方承认,张青都有后手。可偏偏的,杜清和不为所动,张青就好像出力打在一大团棉花上,错力的感觉让他一阵郁闷。
“……道友,你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张青最终还是用上了同情牌。
可惜,杜清和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笑道:“我看你们都挺健康的啊,而且你也是天师教出来的,保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就算是带病,也一样能生活得很好。”这是实话,因为从医疗革新以来,或者说以科学为导向的西医自诞生以后,真正治愈的疾病其实很少。而西医喜欢说的,叫做临床治愈,也就是说达到了正常人最低的生存体质罢了。
临床治愈的本质,是控制病情而已。
换句话说,现代医学的目标,很大一部分是控制而非治愈。只要控制住病情,带病生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比如什么艾滋病,什么恶性肿瘤,很多人都可以带病生存的。
这也是很多人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但事实上,中医的理论也是调理人体,达到一个平衡状态而已。人体只要平衡了,那么即便带病生存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就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了,只不过中医看起来有点“不靠谱”,搭搭脉,就开方子,远不如西医用仪器诊断,有明明白白的结果出来。
但你得知道,很多人的心理素质是不行的。但凡是被查出大病来,自己先把自己吓个半死,然后用悲观的情绪去治疗,病情很快就恶化了。
坊间戏言,西医让你明明白白的死,而中医让你稀里糊涂的活着,恐怕也是这么个意思。
古时候的中医,很有这方面的医德。
比如说一个中医出诊,给一个老人看病,搭了脉之后,笑嘻嘻地说:老寿星,身体没什么大事的,多吃多睡就是了。老人听信了,就开心了。哪怕是回光返照,也是让老人快快乐乐的。但是这个中医一扭头,就拉着本家人,说了实话:老人就在这三五天了,尽早准备后事。
这时候,往往会有奇迹,老人硬是拖了小半年,才在睡梦中逝世。而家人因为早有准备,所以也不会有仓促的感觉。
现在的大医院,医生也很懂这个了,一般情况下,大病的病情是不会直接对病人讲的,只会跟家属讲。但是,中国还是太欠缺心理医生了。就好比说的,很多病人不是被病魔打倒的,而是被自己吓死的。若是心态乐观,积极治疗,带病生存个几年,甚至长期生存,那都不会是绝无仅有的医学奇迹。
当然了,等疾病找上门来,不如自己先预防了。
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饮食,稳定的锻炼时间,能防止大部分疾病的侵袭。
“道友,你难道真的见死不救?”张青有点悲情了。
“你说的,我要是能救,早就救了。我只是一个厨师,不是医生呐。”杜清和也是无奈,这人太能缠了,跟牛皮糖一样。
张青却看出了他的敷衍:“我看呐,道友是心有顾虑?”
“明说吧,治不如防,我成立这个餐厅的理念就是,养生。”杜清和顾左右而言其他,“人嘛,总有那么一天的。但是呢,你活个二三十岁,和活八九十岁,差别大了去了。所以说,功夫在平时……”
事实上,张青也很同意杜清和说的话,但是这时候听了,却郁闷得不行:“道友,这就过分了吧,不带这么拉扯话题的,我说的是治病救人!”
杜清和知道,靠忽悠是忽悠不走这个老江湖的。但是,杜清和也乐得跟他扯嘴皮子:“治病救人,我觉得你应该找医生。但如果是愈后康复,可以来我这里,吃点养生食品,说不定能恢复得更好。”
张青快崩溃了,就好像你用了大招,人家来来去去就是这么一招“黑虎掏心”,你还奈何不了人家,这感觉别提多郁闷了。
养生小餐厅 第691章 白云观
“道友,你也太不给面子了吧?大家都是道教中人,互帮互助很应该啊?”
杜清和像看傻逼一样看着他:“对不起,我不是道教中人,我也不是道士,我更家没有度牒。再说了,你的面子很有用吗?”
“……”
被噎得说不出话的张青,突然很颓唐,落寞地坐了下来。
杜清和也知道,可能张青的“影帝”时刻要来了,活到这份上的老江湖,那演技是杠杠的。就在这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打破了张青的“影帝”时刻。
一个戴着牛仔帽的中年男子推开门,进了餐厅。
餐厅服务员迎上去:“先生,不好意思,我们这里已经暂时打烊了。”
中年男子说道:“我是来找你们老板的。”
杜清和一愣,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尽碰到同行了?
而张青也是一愣,因为这人他认识!
“全真龙门派的云从道人?”
张青张口就来,云从道人也是一惊,他没想到在这里能遇到熟人,而且是万万没想到的熟人。
“张青道友?!”
云从道人是真的吃惊了,他从京都千里迢迢赶来,其实是来求证一件事的,没想到居然碰到了熟人。事实上,现在道教的派系很多,整体分的话,其实不以门派分,而以学理来分。也就是说,道教有分歧,现在的主意还有传承的五大类别是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和占验派。
很明显,杜清和就是“积善派”的传人,只是他这一支可能千百年前就无人知晓了。
经典派则以考证典籍为修养,以明理寻真为目的。当然典籍浩瀚,寻常人一生也看不完道藏。好比在金庸老爷子的《射雕英雄传》里就曾经写过,宋徽宗派黄裳修道藏,这是真事。至于黄裳会不会武功,修没修成《九阴真经》,那就是金庸老爷子的杜撰了。历史上的黄裳,是北宋的词人,一个文学家,也确实在宋徽宗的任命下,修撰过道藏,也就是《万寿道藏》。而宋徽宗还修了一部《政和道藏》,就不说了。反正在金人南掳的时候,这两部道藏已经被焚毁一尽。
符箓派和丹鼎派其实没啥好说的,就是一个用符箓,一个用丹药。顺带说一句,全真教就是丹鼎派的。
至于占验派也很好理解,就是传习占验术数为主,包括奇门遁甲、六壬课、太乙神数、六爻易占、文王课、推命术、相术、堪舆、图谶、望云、省气等,用以预言社会人事的的吉凶祸福。嗯,大家很熟悉的风水大师李淳风、袁天罡就是占验派的道士。毕竟,风水也叫堪舆嘛。可以说,影响世俗最大的,就是占验派了。
看古代电视剧都能看到,经常有道士扛着“相术命理”的旗子走街过巷,就是占验派的。
虽然不乏骗子,但真的有高人在世间行走。就连《清明上河图》里面,也有多处描绘,足见占验派的灵验之处。
杜清和的积善派,反而最不起眼。因为凡是道教皆讲究积善,乍看起来积善派好像没啥特点。事实上,积善派多是专门以积善为目的,讲究苦己利人,造福众生。杜清和的觉悟不太够,也就能做到造福众生而已,苦己利人还是难度太大了点。
《太上感应篇》有云:“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这句话,可以看作是积善派的教旨了。
这五个主要派别,汇合在一起,就能说是道教了。互相之间,尊称道友也是可以的。
杜清和也没想到,居然白云观的人也找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天子脚下的白云观,可谓是得天独厚,即便是天师教,也要眼红的存在啊!全真龙门派有个百代谱,这个云从道人,很明显就是“云”字辈的。
“今天我是走衰运吗?”
杜清和忍不住内心吐槽,简直了啊,凭什么他们都知道自己的所在?还让不让人愉快的生活了?哪怕知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可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你们认识?”
杜清和笑了,“那太好了,你们聊,我去休息一下啊。”
“等等,杜先生。”云从道人苦笑道,“我是专门找你的。”
杜清和内心也是一阵一阵的不爽:“找我干嘛?我这也没有什么布施……对了,张老板,这可是大老板,要布施找他去?”
张青咳嗽了两声,这还是修道之人吗,怎么这一手祸水东流用得那么好?他是有点钱没错,可道友之间的布施算什么回事?“咳咳,人家白云观那是在天子脚下,是排得上名号的大观,不缺钱。”
杜清和秒懂,这就好比在京都的大学,和其他地方的大学是两码事。哪怕是沪市的大学,也根本比不上京都的大学。为啥?很简单,因为京都,就是整个中国输血的地方,要不怎么说是中国的心脏呢?从科研经就看出来了,菁华京大两所高校,一年的科研经能去到几十个亿,其他的院校能分到几千万都不错了,这就算差别所在。要是一些三本院校,科研经能有个几百万的拨款,已经是当地善心大发,和校长不顾脸面的“讨”回来的。
这里面的差距,可以说是鸿沟一样巨大。
沪市的大学,也有财政支撑,所以科研经在全国都排得上号。这也是为什么京都的大学,沪市的大学宁可顶着骂名,也要多招本地学生了。没办法啊,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拿了当地那么多财政补助了,还不给点回馈吗?!
道观其实也一样的,天子脚下的,自然会多些财政拨款。
而名山大川,名寺古观的,也会多些拨款。至于一些派不上名号的小道观,对不起了,看看当地有没有扶持吧?没有?自力更生。
很残酷,很现实,偏生道士做生意不如和尚,布施的人也少,很多小道观的道士,都不得不兼职做买***如卖一些“开光”的“法器”,卖一些道教的小玩意,纯粹是糊口了。至于拨款,能有就袋袋平安,没有嘛,也习惯了。
云从道人苦笑道:“杜先生说笑了,我是绿桂园主席杨国伟派来的,跟你确认一下,这道观建在哪?”
养生小餐厅 第692章 无法抵赖
杜清和是想了好久,才想起来这回事。
原来上一次杨国伟确实承诺过,要给杜清和盖一个道观。而杜清和也知道,这可能是杨国伟一厢情愿罢了,他也没同意,没想到杨国伟还真的放在心上了。别的不说,现在的土地政策,要拿地给私人盖一个道观有多难呢?
差不多是异想天开的程度,没有哪一个部门敢松口拍胸脯一定办成的。甚至是,根本不会有人去触碰这一道红线。
但是,开发商自然有开发商的门道,不外乎就是利益交换了。
根据云从道人的说法,杜清和算是明白了杨国伟的做法,就是在潘州建造一个小区的名由,跟当地协商,让他们同意修筑一间道观。
这种利益互换的事,在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但是在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就好比当地要求开发商在建小区的时候,同时需配套幼儿园或者小学一样,都是带着条件的。或许杨国伟答应建造一所小学后,才换回的一间道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