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你是觉得,那个小伙子有过人的医术?”
张青苦笑着说道:“虽然很不可思议,但是你要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天才的。我在那餐厅里,查看了一下他的养生茶成分,里面都是草药。看似平平无奇,但是组合起来,我猜测到的疗效,就是增强疫力。不可思议吧?我也是略懂医术的,但是却不敢说,弄出一个药方,可以适用大部分人,他就做到了。”
事实上,杜清和要不是有神通,有灵气做底气,他也不敢这么做的。
一人一方,这是中药的髓所在。
至于经典药方,那确实是适用大部分人,可也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万一有人天天来喝这养生茶呢?所以说,杜清和也是有倚仗才敢这么做的。
“我是觉得今天的胸口没那么闷了。”
张青的妻子叫做陈淑芬,“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安慰。”
陈淑芬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也看过外国的医学报告,知道中医治病很多时候是出于“心理安慰”的。这种“心理安慰”很神奇,很多疾病通过这“心理安慰”,就不药而愈了。至于中药什么的,都是催化剂罢了。
“淑芬,我觉得可以试一试。这样,我们在潘州多逗留几天,看看他肯不肯给你医治。”
张青把杨国伟给杜清和盖道观的事情一说,陈淑芬也有点惊讶。
“看不出,那个小伙子真的是有本事之人?”
“是啊,若非在某些方面有大能,岂会被杨国伟看得上?我听说,杨国伟的孙子曾经得过重疾,寻遍名医救治不了。后来突然痊愈了,说不定就是这个姓杜的小伙子治好的。”张青的能量极大,一下就让人查出了不少事情。





养生小餐厅 第696章 毫无办法
只是张青查到的事实,有点偏差罢了。杜清和并不是以医术治好杨国伟孙子的,但也大差不离了。怎么说都好,杜清和被披上了高人的衣服,让人有点崇敬了。事实上,中国人太喜欢排资论辈了,若是杜清和七老八十了,一副鹤发童颜的模样,那卖相起来了,比任何说明都管用。
可偏偏杜清和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就让人产生了一股不信任的感受。
就好像你去医院看病,若医生是个老医生,你会心理上受到安慰:这个医生会靠谱点。
要是遇到年轻医生,很多患者是打心里就怀疑他的专业水准的。没办法,即便年轻医生在这专业方面,比老医生还要专业,可病人不相信啊!不说中医,从西医的角度出发,除了临床经验不够丰富之外,其实年轻医生和老医生的专业水准是差不多的。
说个笑话好了,同为西医,都是检查、拍片子、开西药……这些步骤都一样,谁的医术高明点?还真的看不出来。真正医术高明的,恐怕就是要动刀了。不过,那涉及到了另外一个层次,暂且不讨论。
总而言之,即便是张青也怀疑杜清和的“水准”,更别说陈淑芬了。
夫妻俩商量了一会,就相拥而眠了。
这也是张青的习惯,不会超过晚上十点睡觉,你天大的事,留待第二天再解决。张青也不是没有替代办法的,他雇用了职业经理,就是为了应付这些事的。做老板就有这个好处了,能把风险转嫁给下属的时候,就肯定会转嫁的。
而打工者也是没办法的,你要养家糊口,就必须接受剥削。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第二天,张青找找起床了,也是他的习惯,打了一套养生的拳法之后,张青才洗漱,然后找到了郭老他们,再次前往自然养生餐厅吃早餐。但很明显的,张青心不在焉,左顾右盼。
张青的女儿有点小情绪:“来粤省,早上不喝茶,到这里吃这些寡淡的粥干嘛?”
虽然,这些粥还不错,可女人嘛,总是会情绪波动的。
倒是郭老的儿子很懂哄媳妇,连忙说道:“都是我的错,是我觉得昨天中午的饭菜不错,又听我爸说这里的早餐也还行,才决定来这里的。”没想到,他的儿子很配合,在郭老妻子的喂粥下很配合,甚至笑出了声。
看到了这一幕,张青的女儿态度也软化了下来。
张青却没理会这个小插曲,问道:“亲家,怎么不见这老板?”
郭老叹了口气:“人家都是老板了,还做大做强了,自然就不会天天掌勺了。你见过行政主厨掌勺的吗?没怎么见过吧,一样的道理。昨天是人家给我面子,才亲自下厨的。”郭老显然是误会了,但所说的也是事实。杜清和确实对郭老的态度不一样,怎么说都是一个忘年交,隆重招待是应该的。
只是张青就郁闷了,他拿身份镇不住杜清和,拿同道的身份触动不了杜清和,现在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那你知道,这里的老板有甚么麻烦吗,我尝试着帮他解决一二。”这是张青最后的撒手锏了。
郭老想了想,说道:“之前他遇到过,现在没有了。”
“怎么会没有了?做生意岂能没有困难,没有麻烦的?”张青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做生意,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有的人好打交道,有的人就不好打交道,甚至有些人根本打不了交道。这社会上,什么人没有啊,也就是说做生意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遇到的人多了,遇到奇葩也会多,困难和麻烦肯定也不少。
“之前小杜的店哪里有这么大,也就十来平米,几张桌椅而已。后来那个房东说,不租了,所以才搬来到这里的。还有市督局的人过来检查,愣是睁眼瞎说卫生不过关,要关停整顿,后来也给他找来律师解决了。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困难和麻烦,是自己解决不了的。”
张青懂了,这是因为杜清和的庙太小,所以遇到的困难和麻烦不够多。确实是这样的,因为小企业的麻烦不会太多,因为没人在意它的生存与否。毕竟这市面上的餐厅、茶楼、饭馆多了去,开一家、倒一家的,那算什么事?不外乎是经营不善,导致亏损而已。
而大企业就不一样了,应对的麻烦就太多了。
特别是当地没有政策保驾护航的时候,这样的麻烦事更多。且不说本地媒体过来打秋风,就连有关部门都会过来打秋风。
当然,这些年实业不好做,有关部门打秋风也少了。反倒是媒体到有关部门去打秋风更多,因为媒体对经济热度是最敏感的,要是没有广告,他们恐怕就要饿肚子了。
这些还是小麻烦,还有各种经营上的麻烦,比如用地规划、消防检查、安全检查……甚至是资金链等等问题,那才是大问题。
很多中小企业要是没有银行的贷款,根本就活不下去。
这年头创业有危险,随便创业就赚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更多的人,是创业不成功,企业破产,个人背上一堆债务的。这年头,起码有三分之一的“老赖”,是因为创业失败而登上失信人员名单的。
这些“老赖”,也是无奈之举,因为中国没有个人破产制度,欠下的债只能慢慢还了。
正是因为这样,不知道多少人打消了创业的念头。就好比操持一家小饭馆,累死累活,全家上阵,一个月才赚那么几万块钱。而且,这是全年无休的状态下赚到的钱。再一换算,全家这么些人干活,摊分下来也就一个人赚了五六千块,跟上班一样,甚至还不如上班。上班人家还有假期休假,这开饭馆哪里有休假一说?
所以说,现在创业什么的最难了,能坚持下去的老板都不容易。
也就像张青这样的大老板,恰好经历了快速崛起的风潮,把企业做大做强了,才有现在的地位。
但这和个人的眼光、大势的发展分不开的。
可以说,要是没有这个基础,张青也不可能做到现在的规模。在金陵市,张青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大富豪!




养生小餐厅 第697章 仙丹灵药?
“那他人现在在哪?”
张青还是不死心,他也是有这方面的天赋。
因为没有坚持的创业者,已经倒在了成功的前夕。张青等一干创业者挺了过来,所以才有今天。虽然听起来像是一碗浓浓的鸡汤,可事实就是如此。你坚持未必会成功,但不坚持肯定不会成功。幸好,张青在成功了之后,也没抛弃这个“美德”。
“听说他开了一个生态农业园,就离市区不远。”
郭老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还有谁投资农业啊,也就是他了,把有机蔬菜做得风生水起的。啧啧,十几块钱,甚至几十块钱一斤的蔬菜,比猪肉都贵了。”
这是有感而发,郭老的退休金不多,吃猪肉还吃得起,就是买有机蔬菜觉得太贵了。郭老的儿子也是人民公仆,入中等偏上,但也有自己的烦忧。要不是张青给女儿解决了房子车子的问题,说不定他现在还要还贷款!但是呢,在长三角当人民公仆,吃几十块钱一斤的有机蔬菜,似乎也还可以,隔天吃就行了。
至于张青,几十块钱对他来说没有意义。他更加好奇:“这么贵的蔬菜,卖得出去?”
知晓内情的郭老,嘿嘿笑道:“不够卖!还卖不出去,你看到没,现在来吃饭的人多不多?”
“咦,什么时候聚集这么多人了?”稍稍打开门的张青吓了一跳,“这是怎么回事?”
“这还是餐厅规定了,十点半之前不卖午饭,只卖早餐,不然的话,有机蔬菜在六七点就卖光了。”郭老叹息的说道。
张青一愣:“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有个癌症病人,吃了有机蔬菜之后,奇迹的好了。”郭老苦笑道,“虽然其他都没好,但有这么一个例子,也难怪这么疯狂了。你别看外面的人这样,其实很多是外地过来的。当然了,他们更喜欢去商场抢购,因为那是没有处理过的有机蔬菜,可以保存就一点。还有潘州的一些茶楼,现在都人满为患了。”
“只有一个人有效果?”张青问道。
而张青的女儿脱口而出道:“不可能!癌症是基于细胞变异,哪里能彻底治好?”
郭老无奈地说道:“事实就是这样,而吃了有机蔬菜的病人,也有不少被控制住了病情。不然你以为,大家抢的是什么?再说了,几十块钱的有机蔬菜,甚至被黄牛炒到几百块钱的蔬菜,还是比治疗的药品便宜多了。”
张青的女儿张大了嘴巴,说不出话了。
而张青呢,却有点意动了:“那是杜……老板的杰作?”
“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也不知道是心理因素还是怎么的,反正效果真的不错。而很多人来吃有机蔬菜,就是为了预防的。”郭老深知人性,知道肯定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因为大家都怕,那就预防啊。病人吃了都有效果,非病人呢?肯定也有效果。毕竟只是蔬菜嘛,吃哪种蔬菜不是吃?
于是,经过消息流传,到潘州吃有机蔬菜,已经成了趋势。
唯一后悔的,恐怕就是“河”餐厅的老板了,明明有机会代理生态农业园的有机蔬菜的,却硬生生被自己拒绝了。
哪怕是考虑到成本因素,这都是一个不可原谅的事情。但是,“河”餐厅的老板又不能骂王锦辉,毕竟人家是米其林二星餐厅的主厨,要是骂走了人家,这米其林二星餐厅,恐怕很快连推荐都上不去了。张青却听得一愣一愣的,陈淑芬的眼神都热了起来。
连癌症都能治,这是一个隐藏的神医啊!
“那今天我们就去生态农业园看看……不,先在这里点一份有机蔬菜尝尝。”张青当机立断地说道。
郭老咳嗽了两声,说道:“咳咳,其实昨天我们已经吃过了,是小杜说的。那一碟有机蔬菜,是特意给我们准备的。要不然,昨天的饭菜也不会那么贵。”昨天的饭菜贵吗?对于张青来说,一点都不贵。但是对于郭老来说,就比较昂贵了,差不多用掉了半个月的退休工资,要知道,他的退休工资是六千多的!这还是在潘州而已,要是同样的级别在大城市,起码高出两千块钱来。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非得削尖脑袋考公务猿了,实在是太稳定了。稳定得让人不想出去的状态。想想看,在潘州一个公务猿杂七杂八的加起来,每个月入过万是有的。即便退休了,也有四五千的工资,
去哪找这么好的工作?
你说做老板,那是有风险的。这社会上,大多数人是平庸的,所以追求安稳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一些鸡汤,劝年轻人别追求安慰。呵呵,耽误了人家前途,你赔得起吗!只有经历过社会毒打摧残的人,才会知道安稳的可贵。
不过嘛,现在的公务猿可不像以前那样清闲了,干的活也多。可人家到底是工资高啊!而且,为人民服务,这是多崇高的职业,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些鸡汤把做公务猿和安稳画上等号的。这么说吧,如果给一百个年轻人选择,有九十九个会选择去当公务猿。这也是为什么考公的道路那么艰难,实在是竞争对手太多太强大了。
对于张青来说,一顿饭不过万是没感觉的。虽然他吃的饭也不会经常过万,因为张青是绝对不会碰酒的,以他的地位,也没人敢强迫他喝酒。对于道家养生的人来说,色是刮骨的钢刀,而酒是穿肠的毒药。所以,张青是绝对惜命的人。
好不容易点了一个有机蔬菜,大家都带着“朝圣”的态度,吃了起来。
“味道还行。”
因为是白灼的,加了酱油,张青吃了一筷子,觉得跟昨天的似乎有不小的差距,但也在平均水准之上。知道厨师不一样,也不好强求。但没想到,一碟青菜,三下五除二的,就已经光盘了。私下,张青还问了郭老:“亲家,你说淑芬的病减轻了,和这有机蔬菜关系大不大?”
郭老乐了:“你还真的当这有机蔬菜是仙丹灵药了啊?这么说吧,就算是有效果,更多是心理因素而已。”




养生小餐厅 第698章 套路多
张青半信半疑,但看着陈淑芬开心的模样,也稍稍松了口气。
“要是此行能解决这病,就不枉此行了。”
张青虽然知道这很难,这么说吧,自从现代医学认识心脏病以来,几十年间就没有大的突破。要不是前面还有癌症、艾滋病等等疾病撑着,心脏病就是最大的死亡疾病!这些年来,科研机构、制药公司投入了海量的资金,高达几百亿美刀都有,可惜对于心脏病的药物,还是没有任何可喜的突破。这也是张青对现代医学的放弃,转而看看中医有没有效果了。
因为张青自己也算是半个中医,知道有些老中医确实厉害,能把人体调理成大致平衡的状态。在中医看来,只要身体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大问题了。这就相当于把人当做一个整体,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然了,这只是针对调理而言的,要真的是骨折什么的,还是要看外科。
要不中医怎么会被古人归为“玄学”呢?
实在是因为理论让人摸不着头脑,难以实质化的理解。
但是,如果你接纳了中医的理论,很多疑难杂症反而比西医管用得多。只是张青摸不准,杜清和到底是什么水准而已。
在张青的脑袋里,一种中医是不如他的,一种是和他差不多的,一种是比他厉害的。不是张青自大,自古以来十道九医,张青欠缺的只是临床经验而已,真论中医的理论水平,他一点都不输。
一行人开着两辆车,到了四水镇。
“普宁村,是这里了吧?”
这时候已经过了普宁村最火爆的抢菜期,陷入了短暂的沉寂中。
所以张青的最大感受就是:“很普通的一个村子啊?”确实,中国的农村和城市差不多,都是大同小异的。区别就是,中国的城市不分南北,都大同小异,而中国的农村,南北还是有差异的,还不小。只是在长江以南的话,农村却没多少太大的区别。
郭老是知道内情的,笑道:“到下午五六点菜的时候你来看看,保证你不会说出这话来。这里,不知道要涌入多少人。你看看这地上的车辙,啧啧,这都多少车经过啊!”
张青沉默了一下,他也知道的,这有机蔬菜的名头打出去了,不管有病没病的人都疯狂了。这年头谈癌色变,每个人都是怕死的,所以抢购也在情理之中。只是几样蔬菜,能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像灵丹妙药一样吗?
张青是绝对不会相信的,要是真的如此,那么很多保健品都可以关门大吉了。因为某些保健品吹嘘得比这厉害多了,什么灵芝粉,什么天山雪莲,什么冬虫夏草……其实从中药的角度讲,即便这东西真的有效果,可剂量呢?你得吃多少,才能达到宣传的神奇效果?!
保守估计,这什么冬虫夏草,你得吃一吨!天天当饭吃都吃不了!
更别说,一些保健品根本就是用一些无用物质提纯的,吃不死人也治不了病。唯一的好处,恐怕就是给一些偏听偏信的老人心理安慰罢了。比如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上当的老年痴呆症神药“九期一”,主要成分就是从海藻里提取的糖类物质。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保健品,其实就是一些维生素,没有多少治病的效果。
用脑子想想就知道了,要是真的有效果,岂会仅仅是保健药?
可一些老年人缺少关心,买保健品的比亲儿子亲闺女都要嘘寒问暖,结果一不留神,棺材本都被骗走了。
再加上很多保健品套路真的很多,小恩小惠的送一些油米鸡蛋,拿。老年人就排着队去“听课”了。这就好像电信诈骗一样,大海捞针,只要有一个上当的,就足够回本。两个上当的,就大大有赚。保健品销售也是这样的,能骗到一两个,就足够他们开销了。
可以说,你买保健品,就是交了智商税。
中医药要是这么神奇,早就被外国研究机构翻来覆去研究了。
至于青蒿素的诞生,其实也不过是在千百种草药里面,机缘巧合选中了其中一种草药,然后做出的效果罢了。科研,就好像在漫无目的地碰运气,世界上很多草药都是有效果的,只是看你能不能提纯出最有效的成分罢了。如果不是这样,中国的草药早就被研究透了。
所以说,中医的伟大就在这,谁能想得到普通的几样草药结合,居然能治病?
只是用什么草药,这就很讲究了。
张青跟着郭老,一路走进普宁村。转过一个弯之后,眼前豁然开朗。
“咦,这里……感觉很不一样啊?”
“似乎空气都清新不少?”
“可能这里远离大路吧,没有那么大的扬尘。”
……
大家都开始议论,可眼睛却被那一抹姹紫嫣红吸引住了。
没办法,人就是喜好鲜艳的颜色。所以,爱美本就是人的天性。
“那是在种花吗?”
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种花益确实不错,但是对比起他的有机蔬菜,这是在浪土地了吧?”张青有点可惜,虽然种植的益在他看来不值一提,可看到浪资源,还是有点痛心疾首的。要不怎么说张青天生就是一个商人呢,把得失利益看得太清楚了。
郭老点了点头:“听说他包了一千亩田。不过,一千亩好像也没多大。”
确实没有多大,一千亩听起来很多,但真正要弄一个生态农业园,一千亩只能说是刚刚够。真正的大农场,哪一个不是论公顷计算的?
张青有点可惜,要是这有机蔬菜都种上的话,说不定会遍及更多人。这样一来,有机蔬菜真正功效就清楚了。
“几位,需要进园观看吗?不门票的,但是要注意,不能采摘里面任何植物。”
一个生态农业园的员工走了过来,对他们说了这句话。
“小杜搞这个还是很成功的,他人呢,在这吗?”
郭老随口问道。
“小杜?”生态农业园的员工一愣,“你是说我们老板吧,他今天没来。”




养生小餐厅 第699章 都是阵法?!
听到正主没来,张青的第一反应就是立马走人,得浪时间。
但是郭老却说道:“我听说你们这里有什么特色农家菜,是吧?”
生态农业园的员工笑道:“阿伯,你的消息可真灵通,是这样没错。但是,我们也拿不到有机蔬菜了,只是我们自己种的一些蔬菜,你确定要在这里吃饭吗?”这眼瞅着到饭点了,郭老他们不在这里吃,在哪里吃呢?
郭老也不在意,问张青道:“怎么,想吃一下潘州的农家菜吗?”
张青想了想,觉得不能拂了他的好意:“行吧,你决定。”但私底下,张青却掏出了手机,打给了云从道人。大家都是同道中人,互相交换手机号是很正常的事。
“喂,张道友,你怎么给贫道电话了?”云从道人很吃惊,要知道,张青可是大老板啊!就算修道之人不以金钱地位看待一个人,可张青怎么说,都只能算是半个修道之人。修道之人互相交流是应该的,可跟半个修道之人交流,云从道人心里有压力。
这大抵上是因为张青培养出了气势,云从道人在白云观见多了权贵,下意识的把自己的地位往后缩了缩。要知道,钱是英雄胆,衣是圣人毛。不管什么社会,有钱,你就有一定的话语权。而你再温文尔雅,哪怕你是圣人,你穿得更乞丐一样,也是没人听你的。
张青不觉得奇怪:“你知道杜道友在哪里吗?”
云从道人尬笑连连:“张道友,瞧你这话说得,贫道是出家人,来潘州是有任务在身的,哪里能跟着杜道友?”
“那打扰了。”张青挂断了电话,云从道人却摸不着头脑。
所以,张青就是为了找个人?
打电话的功夫,郭老已经到村委会安排妥当了饭菜。
“诶,老头子,我觉得这里的空气很不错啊,我胸口都不太闷了。”
1...193194195196197...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