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等她连续三天被书这一项占满了一整天的时间,并折腾得死去活来后,决定和王叟谈一谈。
“......所以王先生,晚辈觉得这书嘛,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一时,你每天课后布置的书写任务太多了,
倒不如每天适时适量,然后通过坚持,长时间地累积,慢慢地由量变到质变......”
在王叟的似笑非笑中,谢如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她越说越觉得她说得有道理。
王叟轻叹,“我还想看看你能忍到什么时候呢,三天,还不算无可救药。”
嗯?原来王叟是故意的?
王叟解释他这样做的原因,“你性格中有很多逆来顺受的地方,其实就是忍,这样的性格特点固然会让你更包容。俗话说刚过易折,但太过于忍,会磨去一个人的锐气,凡事有个度,适度才是好。三天,你现在现在这个度刚刚好。”
原来,不仅是她自我审视时看到了自已的缺点,这样的缺点也落入了别人眼中。
“谢先生教我!”她这毛病一直存在,应该说是很多女性身上的通病,可能这个时代的女性还要明显一些,若非她自省过,还尚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有些无伤大雅的地方可以忍可以让,但一旦触及自已的原则或者会打乱自已做事的节奏,千万要考虑清楚。”
谢如沫点头,深以为然。
冬至,自古以来对人们来说都是大日子。有些地方甚至有冬大年的说法。
对于某些人来说,今年的冬至与往年又有所不同。有人暗自期待,有人摩拳擦掌,以致冬至前夕给人一种风雨前的平静的感觉。
“明天,我要跟你一块进庄子。”王夫人对王直说道。
王直眉头微拧,“你去做什么?”在家等消息好了。
“王聿是我儿子,你说我去做什么?”况且治病的场所还是王家的温泉庄子,她是王家的当家主母,有什么不能去的?
王聿已于日前住进了自家的温泉庄子。
“带上她一道吧,即使圣上知道,也会体谅她一片慈母之心,不会怪罪的。”王老太爷一锤定音。
冯府
“明日就是冬至日了,鬼医吕怎么还没到?”到了冬至就意味着明天就是葛如沫替王聿医治的日子了。饶是一向淡定的冯鹤昌都忍不住问了。
“周师兄来信说他在冬至前必到的。”冯潜也是忐忑。
“老太爷、老爷,外面有个自称姓吕的先生——”
“爹,是他来了。”冯潜霍地站了起来,门房小厮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他打断了。
冯鹤昌捋了捋胡子,“应该是他。”
“说曹操曹操到。你周师兄说得没错,他果然在冬至前赶到了,有他相助,咱也不必朝谢家一女娃弯腰屈膝!”说着,冯鹤昌一掌拍在桌面上,还咳了两声,显然是激动的。
“快,快请进来,不,我亲自去请!”说着冯潜亲自去了大门,将人给迎了进来。
冯鹤昌也没拦着。
没一会,冯潜便引着一中年男子进来厅里。
鬼医吕头裹方巾,大冬天的摇了把扇子,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
一番寒暄之后,冯潜直入主题,“吕神医,想必我周师兄和你说过,劳烦你千里奔波是想请你帮我爹看看他究竟有没有病的?”
“莫急,有没有病,老朽一摸脉便知。”鬼医吕捋着胡须道。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鬼医吕眉头舒展,“冯国老身体健朗龙精虎锐,谁说他有病的?简直是无稽之谈!”
“不是啊,那天谢如沫说了我爹有病之后还说了他不久之后就会感觉不适,没多久,我爹确实身体不适了。”
鬼医吕不悦地站起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贵府不相信老朽,那就另请高明吧!”
冯潜没意识到他能说出这样的话,其实潜意识里已经有些相信谢如沫的诊断了。
“潜儿,赶紧向吕先生道歉!”
冯潜也意识到自已嘴快了,忙一葺到底,“抱歉,吕先生,在下并非不相信阁下,而是那姓谢的女娃确实有点邪乎劲!”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二章治王聿病(1)
冯潜让人安排鬼医吕在客院住下,然后难掩忧心,“爹,这鬼医吕是不是水平不太够啊?那天连白大国手摸你的脉时对谢如沫的诊断沉吟了许多,都不敢妄下断言,他——”他这样,冯潜感觉连谢如沫都不如啊。
冯鹤昌沉默片刻,“事已至此,静观其变吧。”
“爹,明天你——”去还是不去?冯潜有些艰难地问出这话。按他的意思,不去比较好,进可攻退可守,真有万一,也不至于当场丢那么大的脸面!
冯鹤昌深吸一口气,“去,明天我亲自去看看!”
经过鬼医吕,冯鹤昌是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情况要么很坏,糟糕到出乎他们的意料,到了他们最不愿意面对的地步:要么就很好。但两种结果,前面那种可能性比较大,后面的可能性比较小,六四开吧。
皇上一定会去观礼的,冯鹤昌突然间有了这样的明悟。
他需要亲自到场,视谢如沫给王聿治病的结果而动。
可惜事与愿违,当他次日起床时,竟发现自已感染了风寒,还是很严重的风寒,鬼医吕建议他卧床休息,不要再出去受寒加重病情了。
冬至,王家位于京城往东三十里地的骄衡山庄。
骄衡山庄所处的这一片不少人家在此修了温泉庄子,鉴于谢如沫欲在冬至这日于骄衡山庄给王聿治病一事,有心人都提早得了消息,在附近有庄子的都提前来此住上一晚,等待次日来临。
更有人三五成群裹着大棉衣提前一天便抵达了这里,他们围着火堆缩头缩脑地蹲在墙根屋檐下,火堆里不时扔进去几只红薯,围着火堆侃着大山吃着热呼呼的红薯,时间倒也不难熬,更别提还不时有人加入,没见火堆都已升起第四垛了?
有好心的富户鉴于大家都有同一个目的,开放了一进房屋给他们,才让这些人不至于挨饿受冻。
谢如沫事后才知道这么多好事者前来围观(尽管他们也进不去,就想就近感受一下),也颇为无语,最终只能感叹古代的娱乐真是太少了。
到了正日子,骄衡山庄是一波又一波的客人抵达。
谢羌恒来了,今天是他孙女的考核,他必须来捧场,毫无意外。
王家来了,及其亲族母家,毕竟事关王聿,他们来很正常。
而白大国手来,就有点吓着人了,一个女娃子考行医资格证而已,用得着这么兴师动众?太给谢家面子了。
其实白若仙来,并不是全看谢家的面子,谢家和葛如沫本人,一半一半吧。
毕竟白家又不比谢家弱,两家可以说是齐头并进,
谢家子孙虽然在医术上天资过人,但这不都没了吗?
又不是谢羌恒本人上场,他其实可以不用亲自到场,派个得意弟子来捧场,再来个白家嫡系,比如白沉香,就差不多了。
但他总有个直觉,他如果来一定不虚此行的直觉。到了他们这样已是知天命的年纪,有些相信直觉了,所以他来了。
傅家来了,傅老夫人和傅香儒谢婉都来了。
冯家来了,冯潜带着鬼医吕到了温泉庄子。
梁家来人了,梁道斌作为与谢家搭线的桥梁,必不可少。
俞家也来了,俞培盛带着俞徵声来了。
英国公府也来人了,是英国公少夫人。
沈东篱代表着沈国公来了。
卫家来了,卫老夫人带着卫盈盈和卫琳琅二女前来。
还有一些谢羌恒的朝中故旧......
三大国手来了俩,所有人都在猜测房大国手会不会来。
房家当然也会来,要知道当初提出这样的考核的人是房宗誉,他不亲自来监督怎能放心?
最出人意料的是,房家还带来了一位出乎意料的人——葛如玺!
“皇上驾到!”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都跪倒高呼万岁。
等皇上走过,坐上主位之后,才出声让他们平身。
所有人平身后才发现,皇上后面还跟着三位皇子和两位公主!
连皇上都捧场了,谢如沫真是好大的脸!卫盈盈难掩嫉妒。
虽然此疫你注定要辜负众人的期待,但有那么多重量级人物来看你如何跌落神坛的,你也值了,卫盈盈暗忖。
与此同时,两辆马车从南边的官道直接驶入京城,马车速度已经很快了,但马车里还传出一个年轻女声让加快速度,并且要往皇宫直走。
“可以开始了吧?”皇上身边的魏尽忠问。
谢如沫点头,示意她准备好了。
王聿被人到中间,深吸一口气,轻扯腰带,随着腰带的滑落,他露出劲瘦的上身,下身穿着一条睡裤,少年郎的身体,即使坐着也颇有看头。
沈东篱眉头微微一皱,看向谢如沫,同时王聿也看向她,只见她目光清朗,没有异色。沈东篱暗暗点头。
“慢着!”
所有人都看向叫停的房宗誉。
“还有人没到齐。”
房宗誉解释,他转向武成帝,“皇上,还记得臣之前有个请求吗?”
武成帝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魏尽忠。
魏尽忠舞了几下佛尘,在他的示意下,接替了庄子防卫的宫中侍卫对等候在庄子外的人验明身份,然后放行,陆续有人进庄子。
“怎地这么多人?”
看着一位位拿着名贴,和门房印证后就能进来庄子的大夫模样的人,大家都一脸懵逼相。
房宗誉这才拱手向众人解释,“王聿的病众所周知的难治,老夫和另外两位国手都束手无策。如今江山代有才人出,竟有后生晚辈有把握治得了这病——这人便是国医府谢家新任少主谢如沫!”
这话太不要脸了,之前在金銮殿上不是他拿话逼着谢如沫上套,以此作为人家行医资格证考核的题目么?
“老夫觉得这是一大盛事,遂禀明了圣上后,邀请了六十位在京城有名望的大夫来此共襄盛举!时间太仓促了,不然举国上下的洲郡各邀请一些大夫就更好了。”房宗誉话中不无遗憾。
站在谢如沫阵营的人全都都对房家的人怒目而视,觉得房宗誉此举真是为老不尊度量不大!同时也有对谢如沫的担忧,房宗誉的话看似是将谢如沫高高捧起,实则是不安好心。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三章治王聿病(2)
相比于其他人的气愤,谢羌恒谢如沫倒没有多大的感觉。
祖孙二人的想法很简单,这一战需要谢如沫展现实力,房宗誉此举好意也好歹意也罢,实则没什么妨碍。
这是她一个人的战役,是惊艳亮相,还是败走京城,都要看她接下来的表现。
所以十个人旁观和一百个人旁观,其实没差。
但是在白若仙等人看来,对于心性不稳的人来说,还是有差别和影响的。更何况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不看重虚名的,如果她为虚名所累,那必然会受房宗誉此举的影响。如此为难一小辈,实在有失国手风范。
但看看完全不受此影响的谢如沫,显然房宗誉的小心思没有得逞。
谢羌恒看透一点不奇怪,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而谢如沫也是不慌不忙,完全不受其影响,这就难得了,难道她也看透了这点?他的视线不由得落在和自家孙子一样气愤的孙子辈的几个后生身上,难道真有人生而聪慧吗?
就在他们用眼神厮杀的一会儿功夫,这些大夫们陆陆续续入座了。
“开始吧!”魏尽忠扫扫佛尘,示意。
谢如沫点头,在她的示意下,仆人捧上来一个小箱子。
“慢着,这是什么?”房宗誉鼻子很灵,他似乎闻到了药香味。
此时谢如沫不得不站出来给个解释,“禀皇上,这是民女调配的药膏,这药膏无法当场配制,需要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来让药效融合,进而达到一种新的药效。”
“皇上,当初臣说过,她要获得行医资格证,就得治好王聿的病,并用从辩症选药材到制药,全由她一个人来,不许假他人之手的。”
王聿看了他一眼,垂眸,眼中有暗光划过。为了对付谢家,房家连他王家也不放在眼里了,想要坏他的事甚至牺牲掉他?很好。房家最好祈祷这次治病不成功,否则——
不远处站着的沈东篱感觉到一抹危险,凭直觉将目光锁定在王聿身上。
王直出列,“皇上,臣以为一切该以治病为重,而非纠结于一些细枝末节。这药要是真有效,亦是大周百姓之福,又何必执着于是谁调配的呢?左不过都是谢家的秘方!”肉都烂在谢家的锅里,分那么清楚做什么?
现在最担心不给用这药的人是王家,他们现在只追求最好的治疗效果,至于这药是谁调配的,是否是谢如沫亲自调配的,重要吗?
房家还欲再说,武成旁抬起右手示意他们安静,同时看向房宗誉的目光不耐。
武成帝有些不耐烦房家了,事太多!
他以为之前朕依着他一些事,就以为可以在朕面前为所欲为了?
其实武成帝也不想想他的意愿和房家的是南辕北辙的。他只是想借房家之手来增加谢如沫治病的难度,但心里还是愿意谢如沫能治好王聿的病的,而房家最不愿意看到的便是谢如沫最终治好王聿的病然后顺利上位了。
但房宗誉误以为他是支持房家打压谢家了?那就大错特错了。
“房卿家不必多虑,这药膏确实是由她一手调配的,这点朕可以做证。当初为了预防今天这样的质疑,谢爱卿曾禀报过需要提前调配膏药一事,并请求朕派人监视谢如沫制药的药房以示其真实性。”
皇上这么说,房宗誉不怨,但他气谢家这么搞,岂不是显得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当初皇上应谢家的要求让房家准备一百多种药材,房宗誉当然能猜出谢羌恒的想法。
这一百多种药,能用上的估计不超一半,但是没关系。
每一种药材的量他准备的多寡都不一样,是用来麻痹谢家的,准确地来说是用来麻痹谢如沫的。如果治疗王聿的病需要用到某些秘制药方的话,只要他们用了某一种药材,最后清点的时候,用了多少,通过原先他们瞒下的记录,都能知道。
算盘落空并且被摆了一道,房宗誉说不出的难受。
皇上的话不轻不重给了房家一盆冷水,让大家都觉得解气。
谢如沫垂眸,若有所思,皇上在今天前后两次,房谢两家各站了一次,但两家谁也不会怨恨他,而是将气全都冲着对方了,这就是帝王心术么?果然厉害。
随着魏尽忠的第三次喊开始。
谢如沫将心神收回。
事不过三,皇上已经不耐,没人再敢开口阻拦。
王聿看向谢如沫,她只余一脸严肃。
谢如沫吩咐阿三将他抱到特制的按摩床上,“放心吧,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走路了。”谢如沫以为他是担心,按着以往的行医习惯例行安抚病人。
今天为了行动方便,谢如沫今天穿的是一套香蜜色窄袖孺裙,梳着如云高髻,头顶斜插着一支红梅金丝镂空珠花。足下穿一双双色缎孔雀线珠芙蓉软底鞋。
真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得体的衣着打扮,将她原先被粗布麻衣所夺去的姿色还原了回来,容貌与气质提升了不止三个档次。
傅香儒和谢婉长得都不差,有他们的遗传,葛如沫的基因哪里会差了。
傅梓琳长得还可以,不丑,但绝对没有葛如沫那张脸精致。如果说给女子的容貌打分,十分是满分的话,傅梓琳顶多是在七八分之间,而她自己则在八分以上,八有余九分不足,而葛如沫呢,即使她以挑剔的目光来说,也有八分以上。可问题是葛如沫还未完全长开,等长开了,能飙到九分去。
她比葛如沫年长一岁多,后续可期待的空间却比她小。
卫盈盈的心忍不住酸了一下,和其他人一样,不由得埋怨葛七斤夫妇做事不给力,当初怎么就没直接弄死葛如沫呢?直接弄死了就了事了嘛,傅梓琳仍旧稳坐傅家千金的娇椅。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他们自己倒霉就好了,现在还给他们带来了麻烦,真是该死。
她觉得还是当初好,傅梓琳当着她的傅家千金,谢大国手的外孙女,但绝对不会给她造成太大的威胁。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四章治王聿病(3)
“谢少主,能给咱们说说按你的理解,王大公子这病是怎么回事吗?”
房宗誉放进来的六十位大夫中,有人站起来大着胆子问。
其他的大夫也附和,“是啊是啊,给我们讲讲吧。”
这些人还真不是找碴儿的,他们是真心想知道王聿那病是怎么回事,为何这么多的国手大医都拿它没辙!
谢如沫谢家嫡系的身份在杏林界乃金字招牌,很被认可。他们觉得她既然敢接手王聿这病人,那必定是有五成以上的把握的。
“俗话说学无先后,达者为师。谢少主年纪虽小,但我相信能研制出藿香正气液和安宫牛黄丸的人,在医术方面定然也有过人之处。学术旨在交流,无交流无以进步。这位小兄弟的提问很有意义,皇上,准了吧?”白若仙这话真的很公允。
但谢如沫还是感觉到惭愧,因为这两种药的发明者不是她,她只是杏林界的搬运工。
“那谢如沫,你就给说说。”武成帝准了。
“遵旨!但光讲解思路太费时间了,也耽误病人治疗,我一边治一边说吧。”
“准了。”
谢如沫沿督脉取穴,大椎、命门、腰阳关、肾俞、腰眼等病变脊柱节段相对应的华佗夹脊穴都在选取之列。选完之后,她开始放血。
“王大公子这病其实是督脉病。”谢如沫第一句便点出这点。
在场的人中有人知道何为督脉,有人不知,但却没人出声打扰她的思路。
“督脉病其实有很多,比如中风,劲椎病,又比如产后督任虚寒等妇科疾病,都与督脉有关。其中,劲椎病有督脉病项背痛的特点,中风有督脉十三针特色治法,针灸治疗效果显著。其实还有一个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此病案在项背部头部都有症状,发病部位与督脉循行一致,治法多样。这些病症很多都与督脉有关,但最典型的便是他的病——强直性脊柱炎。”
谢如沫说这些,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目一新的知识,而且挺晦涩难懂的。比如督脉病项背痛有什么样的特点,督脉十三针特色治法又是什么?何为强直性脊柱炎?这些生涩的名词是他们闻所未闻的,于是一个个都精神抖擞聚精汇神地听着。
其中,一些医术高深之辈能听明白一些的听得入了迷,比如白若仙、白沉香、鬼医吕等人,特别是鬼医吕将几人的心声呢喃了出来,“这些听着倒像是另一个体系一般。”
如沫给出的病症定义偏现代化,但也实物化,更便于理解。
其实督脉病,在素问骨空论和难经二十九难均有记述,可惜这些医学著作的缺失,使得大周的医学难以为继。
不过如沫这点倒想差了,或许对许许多多底层的大夫来说,素问和难经是什么,他们闻所未闻。但在场的,都是有家学传承的,或多或少都收藏有一些残本拓本,比如白家房家梁家等。
“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王聿的病,竟是强直性脊柱炎么?这病症名取得好哇。
谢如沫一边说一边给王聿取穴放血,两不耽误,这些众人都看在眼里。不少人生出了高山仰止的感觉,真的,从她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些生僻又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她似乎已经烂熟于心并且信手拈来。
“强直性脊柱炎,此病症特点,腰脊疼痛,腰椎曲度欠自然,双侧骶髋关节压痛,叩击痛。”谢如沫一边说,一边在他腰背的部位做演示,“他两胯活动受限,严重者脊柱弯曲变形,甚至强直僵硬,阴雨天或劳累加重。此乃痹症,病因病机,在于肾虚督空,寒湿外袭,温热浸淫,瘀血阻络。而王聿先天禀赋不足,五迟,他小时三岁半才会走路印证此点。”
谢如沫说王聿五迟这一点得到了王家人的承认。
“总的来说,督脉阳虚是本病的内因,寒邪入侵是其外因,内外合邪,阳气不化,寒邪内盛,影响筋骨营养,而致脊柱伛偻,乃至行走不能。”
谢如沫一口气说了那么多。
这番话,类似的意思王聿在从汝阴回京城的船上已经听过一遍,回来后他凭着强大的记忆将当时她所说的话全都记下来,这段时间没少琢磨。但再次听到,理解起来还是感到吃力。
“你是说他肾精亏虚,骨脉失养。阳气不得开阖,寒气从之。对吗?”白若仙直接问她重点,得到她的肯定后,不由得道,“那岂不是要固本培元温补肾阳?”说话时,白若仙不由得看向房宗誉,谢如沫说了那么多,难道最终给出的治法竟和老房的一样么?
一听白若仙这话,房宗誉冷笑,难道王聿没告诉她,这样的治法他用过吗?
不仅是白若仙,其他对房大国手治疗王聿病情有所耳闻的人都是这样的疑惑。
谢如沫摇头,“不止如此,王聿需要补肾强督,补肾强督之法和单纯的固本培元温补肾阳是不一样的。”
“请说。”鬼医吕急于知道,竟顾不得之前低调的打算,出声催促。
众杏林中人发现他很面生,对他的身份也只是疑惑了一下,很快便被谢如沫接下来的话吸引住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