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王聿现在表现在外的病症,比如头昏头重,眩晕健忘,耳鸣耳聋,包括了一些其他阳经的病症,这就不仅仅是肾阳虚衰的原因了。我刚才也说了,他这病主要病机在督脉,督脉乃阳脉之海,先天不足外加肾阳虚衰只是它在外的一个表现。”葛如沫下了个结论,“所以他这病光是固本培元,温补肾阳,效果不大。”
谢如沫这番话之前就对王聿说过,此时再说出来,相当于完全否定了房宗誉之前给王聿治病的效果。
登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震惊于她的胆大狂言,不由得在心中猜测,谢家和房家的斗争要进入白热化阶段了吗?
谢如沫眨了眨眼,她不知道为何她这番话后会造成现在的场面,她回想了一下,似乎没有说错什么啊。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五章治王聿病(4)
谢如沫压根不知道她这番话对房家造成的暴击,因为她压根不知道房大国手给王聿治过病,谢家的人也没人告诉过她这件事,一来是她回谢家时日太短,二来是她实在太忙,实在是没空八卦。
房宗誉脸色很不好看,心中冷笑,他倒要看看这谢家少主将他贬低成这样,自已有没有本事治得了王聿的病!
谢老爷子眼露笑意,他真觉得谢如沫合该就是谢家的血脉,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敌人仍能精准打击。
“谢少主,请你细说。在下感觉你说的阳脉之海和肾经,不,补肾强督和固本培元温补肾阳似乎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人问出了他们在场中很多人的疑惑,他们中有些人能感觉到二者有联系,但却不知怎么说,搜肠刮肚也不知道如何表达。而有些人压根就没那么敏锐。
这人好敏锐,谢如沫连看了那人几眼。
那人也没觉得尴尬,坦荡地任由她打量。
而谢老爷子和谢理都觉着这人有点面善,谢维倒是认出了这人就是他们谢氏医馆里的大夫啊,他忙将这事告诉家主。
主仆二人不由得对视一眼,这人能混迹在那六十个大夫之中,本事不小。要知道这六十个名额,房宗誉为了防止泄秘,打谢家一个措手不及,大多都给了白家和房家名下医馆的大夫和一些游移于三大姓氏外的大夫。
“这位兄台——”
“在下姓谢,名莪术。”
姓谢?难道是谢氏医馆的人?谢如沫心中一动,然后点头致意,接着往下说。
谢如沫还在猜测,但谢老爷子和谢理已基本能确认谢莪术的身份了,是谢家医馆的人,并且还是从礞石医学院毕业出来的孤儿,这一批他们赐了姓氏并给他们取了中药的名字。
出于对谢莪术的保护,谢如沫没在他身上耽搁太多功夫,“督脉和脑髓、肾确实关系密切。这就涉及到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的关系,督脉属于奇经八脉,不但与十二经脉交叉相接,加强十二经脉间的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在循行分布上的不足。”
“这样说吧,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关系犹如沟渠与湖泽之所在,当十二经脉气血满溢时,就会流入奇经八脉,蓄以备用:当十二经脉气血不足时,奇经中所涵蓄的气血则溢出给予补充,以保持十二经脉气血的相对恒定状态。”谢如沫打了个比喻。
“督脉与手足六阳经交会于大椎穴而有“阳脉之海”之称,肾络属足太阳膀胱经,算是树杆与分枝的关系。这么说吧,督脉病,各个阳脉都会有相应的症状,但其中一条阳脉病,也仅仅是将其能影响的范围辐射到了而已。”
“所以,单纯的温补肾阳因本培元收效甚微?”白若仙恍然。这话本就是由他引出的,现在由他来收尾,正好。
“对,他这督脉亏空日久,已经影响到其他阳脉了。光填补一条分流沟渠,不足以让主河道与其他分流沟渠阳气干涸缺失的状态恢复。”
谢如沫这个比喻打得太好了,形象明朗,这么一解释,他们都明白了为何她对房大国手先前的方案给出那样的评语。
“那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补肾强督?”白若仙很好奇。
“先用刺血疗法,再用督灸,针灸,最后辅以温泉药浴、中药敷贴等。”这些治疗的程序是她和谢老爷子一起讨论后决定的,她早已烂熟于心,其中有一些增补和删减。
别人如何想不得而知,但王家人一听这样的治疗方法就觉得高大上,心莫名就定了。
“你刚才选穴放血就是用的刺血疗法?”
“正是。他这病耽搁时间太久了。在补肾强督之前需要刺血疗法,用以调阴阳、通关节、开闭塞、祛淤阻。督脉病,相当于阳脉之海淤堵了,得清了淤泥。如果一开始没用刺血疗法,而是直接用药物补肾强督,是无法发挥十足的药效的。他之前温补肾阳固本培元收效甚微,和这个也有关系。还有就是,他用药后没注意好好休养,劳神伤精,本来那些补肾强督之药就是浮于表面的,他这么一折腾就更留不住药效了。”
有道理,众人恍然。
说话间,刺血疗法已经完成,从谢如沫选取的穴道中放出的血是红中偏黑的,并且很是粘腻,一看不不像健康的血。的确像是谢如沫所说的淤泥一般。
这血一放,还没进行第二步治疗,王聿便已感觉到身体轻快了一些。
看她收针,众人猜测她下一步是不是到了她方才所说的督灸?何为督灸,真是让人期待啊。
“等等,谢少主你刚才说最后要辅以温泉药浴,你确定是温泉药浴?”
一个大夫,要弄药浴不难,但温泉药浴就很考验一个人的医术了。盖因药物进入热水药性变化不大,但进入温泉,药性就很不可控,具体原因他也不知。
但敢用温泉药浴的人需要对药物药性非常了解才行,能做到这点的人,可以说是达到了用药如神的地步,谢如沫这般小小年纪,可能吗?
其实是他们对温泉水里所含成分不了解,天然温泉水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比如铁、硫、锰、钙等。有些会和一些药材产生反应,改变药性。知道这些,就能加以利用了。
“是的,我确定。”谢如沫不明白他们为何会一再确认这点,但还是将她自已的思路分享出来,“王大公子这病的治疗时间应为暑夏三伏天最佳。但我们不可能等那么久。”王聿等不起,皇上不想等,房家也不想等吧。其实要搁现代也并非不能创造条件,南半球是冬天,那北半球就是夏天,一张飞机票就能解决的事。
“那么只能反其道而行,在冬至这天配合温泉药浴以期达到在三伏天的效果。”
收完针,谢如沫给王聿盖上一条毯子,避免他受寒。
谢如沫禀报武成帝,“皇上,还有各位,接下来就是督灸了,我需要失陪一下去准备一些要用到的药材。”
“准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谢如沫提着那只小箱子进入了先前为治病所准备的药房。
进去后,门就关了。整间屋子,除了药材就只有谢如沫一人,她先察看了药材,确认了房家没在药材上动手脚后,从一百多种药材中挑了几样,分别扔进暖香炉中,没一会,暖香浮动,接着整间屋子似乎因了这香变得暖和起来。
谢如沫这才开始着手调配药浴所需要的药包。
“什么香?”
有鼻子灵的,在屋内刚升起香味时就闻到了。
“似乎是白芷的香味?”
“不止,我似乎还闻到了香橼的味道。”
“应该是混合香,味道还怪好闻的。”
不少人看着紧闭的药房门若有所思,想不到谢家少主还有一手调香的本事。
#####晚上还有一张。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六章治王聿病(5)
没一会谢如沫提着一个小篮子出来了。上面放着的应该都是即将用到的药材,都是一份份的不咋能看清,特别还有罐装的药,大部分大夫也不好意思探究太多,只打量了几眼便移开了视线。而非杏林中人的就比较直了,反正又不会引起误会。他们就看了,也不一定看得懂。
谢如沫拿出一个药盅,药盅里的药半满多一点,和他们之前用的黑乎乎的药膏药粉都不同,这药是白色的,那样子怎么和他们平时吃的蒜泥差不多?而且一些离得近的,分明还闻到蒜的那股子呛味。
“这不会是蒜吧?”有人小声问。
“怎么可能?你不懂就不要乱说。”他旁边的同伴才不相信谢少主手中药盅里的是蒜呢,王大公子的病那么难治,用的药一定是极其珍贵且少见的,哪可能是大头蒜啊!
谢维恰恰就站在他们旁边,闻言,心中不住地狂喊,那就是蒜啊,大头蒜啊!他亲自去买的,少主说能治病的!你们这些弱鸡,难怪一把年纪了还治不好王大公子的病,需要少主出马!少主之所以能成为少主,就是敢想人之不敢想,敢做常人之不敢做的事!
“大家应该看出来了,我手中端着的是大蒜。你们没猜错,这半钵蒜蓉确实是用来治病的。”谢如沫并不卖弄关子,直接揭开谜底。
不少人张大了嘴,蒜蓉能治病?不,蒜泥确实能治一些小病小症,但王大公子的病是小病小症吗?
谢如沫说,“其实这督灸又称长蛇灸,蒜泥铺灸。”长蛇灸乃民间叫法,因其在施灸时必须沿脊柱铺敷药物,形如长蛇,故而得名。
说话间,她掀开原先盖在王聿身上的毯子,“盖因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体表出曲骨穴,向下过会阴部,向后行于腰背正中至尾骶部的长强穴,沿人体后背上行,经项后部至风府穴,进入脑内,沿头部正中线,上行至巅顶百会穴,经前额下行鼻柱至鼻尖的素髎穴,过人中,至上齿正中的龈交穴。”她一边解说督脉的循行部位,一边用她之前配好的药水给他的背脊消毒。
她这么一说,并且用王大公子的身体做示范,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督脉的循行路径。
“督灸取穴多用大椎至腰俞间督脉段,或灸全段或分段。”谢如沫示意她一会施灸的范围。
“施灸范围那么大?”连白若仙都觉得棘手,他看了谢羌恒和房宗誉一眼,他们所有人包括他们三个老家伙在内,从来没有在人体上如此大范围的施灸。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治疗,不仅需要对人体构造包括人体各经络循行部位深浅交措等情况了然于心,还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需要大夫有很好的预见性。否则稍有不慎,很容易就功亏一溃。
白若仙深吸口气,但是如果她真的能独立完成这次治疗,那么他得重新评估她的医术了。
谢如沫嗯了一声,莫怪他们吃惊,即使在她原来的世界,督灸仍然是灸疗中施灸范围最大,一次灸疗时间最长的灸法。长蛇灸的难度自不必细说,但本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特别管用,除此之外还可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效果都十分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效果很明显。
准备施灸了。
王聿一直是俯卧的,此时谢如沫让人将他的胸腹部垫高,然后将蒜泥沿脊柱正中,自大椎穴到腰俞穴铺敷一层,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用中艾炷在大椎穴及腰俞穴点火施灸,不计壮数。
“一会你感觉到口鼻中有蒜味,你就告诉我。”谢如沫叮咛王聿。
王聿答应了。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看着。
好一会,直到王聿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谢如沫停灸。然后从篮子里取了另一盒秘制的药粉,撒在脊柱正中线的蒜泥上。
“这药粉和蒜泥一刻钟后再除去!”
这段时间,谢如沫取出之前在国医府调配好的药酒,其中的药材有伸筋草、透骨草、细辛、没药等等,取出小半碗,然后浸泡纱布。将浸泡了药酒的药纱布置于脊柱骶髂关节各处,用艾绒隔药纱布灸,再选取相关穴位用金毫针临证施以补泄手法。
梁道斌在汝阴时就知道谢如沫的针法很过得去,但在场有很多人不知道啊。此时她露这么一手,那富含节奏与美感的施灸手法将很多人都震住了。如果说用药看症什么她是仗着继承的典籍多照本宣科的话,那么这一手针法呢?那些都是虚的话,那人家这一手针灸手法那可是实打实的。
他们在场的许多人,说到用针,好一部分都还有点怂呢。至少不像谢如沫,拿起针来就用,该进多少出多少,何时轻何时重,似乎闭着眼睛都毫无妨碍的样子,真是厉害。
对,是真的很厉害,连房宗誉的儿子房淮术都自认做不到和她一般行云流水地施针,这般的针法也就他爹能与之一较高下了,房淮术这般想着视线一落在自家老爹僵硬的脸上时忙打住,不敢再深想了。
她施针的手法,其实在场的人很多想问题想问,但都知道事情轻重。而且针法是很多医道世家的不外传之秘。人家又不是你的师傅,凭啥给你授道解惑啊?在此能一睹芳容已是幸事,岂敢要求更多?
等可以去除蒜泥药粉的时候,谢如沫刚好收针,这大冷的天,她额头上出了一片细汗。丁香忙上前帮她擦拭。
接着谢如沫以温开水渗湿棉皮纸周围,轻拭去蒜泥及上面的中药粉。因蒜泥和火热的刺激,王聿身上出现了水泡。幸而她经验丰富,灸后皮肤出现了深色潮红,水泡不多。谢如沫用针给他将水泡挑破,再涂以滑石粉,外敷消毒纱布。
“将他抬回去吧,注意保护和适当休息。”谢如沫顺手将篮子拿过来,交待王家一些事儿。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七章治王聿病(6)
“这篮子里有一瓶龙胆紫药水,中药敷贴,还有七包中药包。隔日便可涂以龙胆紫药水,每日一次,直至结痂脱落愈合。中药包是给他在泡温泉时用的,起到巩固的作用。三天后他伤口应该愈合得很好了,到时再泡温泉。还有就是,忌生生冷辛辣,肥甘厚味,鸡鹅鱼腥,忌冷水洗浴,避冷风,忌房事。”
这医嘱真是生猛!几乎在场的人都感到尴尬,他们还是不能适应一个姑娘做为大夫,对于一些避忌之事脱口而出。
有人掰着指头数:刺血疗法,督灸,针灸,最后辅以温泉药浴、中药敷贴,真是一道程序都没落下。
白若仙拿起一片中药敷贴,放在鼻子下一闻,“谢家女娃,你这套治疗方法应该不仅仅只是补肾强督吧?应该还佐以活血脉壮筋骨之药。”
谢如沫不得不佩服这些医者的锐利,当然还有扎实的医学功底,白老爷子一定是对药十分精通的,不然不可能光靠闻一闻就能大致猜出这中药敷贴的作用。
“白大国手的鼻子就是灵,光闻一闻就能猜出这中药敷贴的作用。”
“谢少主给咱们开启了一种新型的治病方法,这督灸不仅仅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管用吧?”
“嗯,督灸还可以治疗慢性肝炎及顽固性哮喘等病。”
国际上表明,长蛇灸也就是督灸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体表现为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和抵制体液免疫的功能。
其实就是强身健体的作用,但体质过于虚弱者、老人、小儿及孕妇等慎用此法。
在她原来的世界,中医在国内被玩坏了,太多人利用中医来坑蒙拐骗了。中医在她原来的世界是属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国内人不承认中医,国人喜欢吊吊瓶。但国外的许多国家对中医是很欢迎的,甚至国外大学还专门开设了中医课程,特别是有祖传医术或者秘方的中医人,美丽坚的绿卡优先对这些人开放。
她曾看过一个报道,就有这样一位祖传中医家庭,父子俩在国内因为考不到营业执照,竟然得不到正规渠道的承认,后来拿了绿卡去了美丽坚,在那里很受欢迎,并且赚的钱还不少,一个月折合软妹币三四十万吧。只不过去了那边有个硬性规定,每个星期都有美丽坚卫生部的人去他们店里检查,一呆就是半天的那种。
那位老爷子说他们是想来学东西。
“皇上,这敷贴不错——”
“白老爷子,容我打断一下!”房淮术出声,嘴角挂着一抹虚假的笑意。
白若仙自然知道接下来他要说什么,但他看了一眼房宗誉,见他都不阻止,便知他对此是默许的,甚至有可能就是他授意的。
他摇摇头,房宗誉这人一辈子都那么争强好胜。孰不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争那第一的名头有何用?况且谢家七八代人行医,底蕴确实非一般人能比,不好好专研医术,成天想着和人家比高低,本末倒置了啊。
房淮术看向谢如沫,“你让我们看了你这么一场表演,效果呢?”虚张声势,弄得倒挺像那么回事。
房宗誉从刚才谢如沫让王家人将王聿抬走这一点,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套疗法的效果可能没他们想象中那么神奇!顿时精神一震,然后给房淮术使了个眼色。
房淮术意会,这么有了这一幕。
“先前考核时就说过,要治好王聿的病,不然不算考核通过,而现在,王大公子尚不能——”
‘正常走动’四个字尚未出口,就听到有人惊叫:“快看,王大公子能走了!”
房宗誉迅速地看过去,而房淮术则是僵硬地转过头。
只见王聿已从治疗床上下了地,然后独自在空地上来回走动,动作不快,可见其身体仍虚,但确实不摔不会目晕目眩,更没有叠影重重。
“谢少主这医术真是厉害!”说这话的人是房家发邀请函请来的六十个大夫之一,不管是面部表情还是语气,对谢如沫都是由衷地佩服。
“是啊,咱们这次真是不虚此行!”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以前想不通的地方,如今颇有些茅塞顿开的趋势。
听了他们的对话,沈东篱梁道斌等人都想笑。房家这次真是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了。请来六十个大夫的目的是让他们见证谢如沫的失败,却不料让他们见证了她的成功以及那手出神入化的医术!
过了今日,属于谢家嫡系的传奇又多了一个!
谢婉扭着手帕,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她日前刚指责她‘至今未给国医府挣得寸光,净给国医府惹事,让国医府给她擦屁股’。转眼,她就为谢家带来了极致荣光。
谢如沫今天的表现,真是无差别打脸,很多人的脸被打得啪啪作响。
傅香儒看了一眼自家妻子,很想问她脸疼不疼。
“不可能!王聿他早就能走路了,是谢大国手治好的,对,就是这样!”房淮术完全接受不了谢如沫真的治好了王聿这一事实。
“谢大国手为了让自己的孙女上位,也是煞费了苦心,不仅让出自己的功劳,还让王聿配合弄虚作假。”葛如玺迫不急待地帮腔,她越说越觉得自已所言很有道理。谢如沫今年才几岁,就能治好三大国手都束手无策的病症?怎么可能!
“说够了没?”王聿看向两人,冷冷地问。
“住口!”房宗誉也开口了。
话都说完了,房宗誉才喊住口两个字,有意思吗?
“房太医,事实胜于雄辩,你以及你爹房大国手都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你第一反应是质疑而不是反省,难怪这么些年来医术没有寸进!”
王聿没有直呼其名,反而叫了房淮术在太医署的职称,唤他的职称比直呼其名还让房淮术受不了。这职称一直是房淮术的心病,想他一把年纪了,还只是太医,傅香儒和他同岁,却已经进阶御医好些年了。对比之下,越发显得他技艺不精。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百八十八章站队谢家
“你你,竖子尔敢!”
房宗誉没发声,谁会理会一个弱者的嘶吼呢。
而房宗誉也被王聿的话气得不轻,但他没失去理智。他要是出声,岂不是坐实了王聿的话?只要他还立着,房家就倒不了,所以他沉默他不急。
对于王聿的所作所为,有些人看得明白,这是站队了啊。有些人却看不透,他们不明白为何王聿甘为先锋得罪房家,你看,人谢家都还没说话呢。
王聿的作为,人王家的大家长就在旁边,却没说话没反驳。王直面无表情看不出在想什么,王家老太爷淡笑不语。
意思很明显,王聿站的队,他们王家认,就这么简单。
王聿在外行事,他的面子他说话的份量,就在于他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他王家认不认兜不兜底!
王聿本人呢,从他能站起来的那一刻起,在王家的份量又更重了几分。
王家站队是必然的,谢如沫治好了王聿的病,却遭房家质疑,这便是王家站队的契机。难道人家不站医术更胜一筹的谢家反站房家,没那个道理嘛。
沈东篱摸了摸左手的板指,王家人还是一如既往的聪明。到了该站队的时候就站队,不要想着两边都讨好不得罪,做骑墙派。骑墙派实力不够的话,通常都会被两边的势力率先收拾,不管是想渔翁得利还是想待价而沽,没好下场。
各人心思浮动间,王聿径直朝武成帝走去,然后一跪,“皇上,学生好了!”
“好好!”武成帝也是激动,“明年开春又是大比之年,朕特许你参加今年的春闱!好好读书,朕期待金殿传胪上有你一席!”
“学生自当努力,不负皇上期许!”
站在武成帝身后的宇文寿脸色古怪,看着王聿的眼神就像痛失珍宝,煞是好看。
其实他内心的小人在捶胸顿足,就在谢羌恒将葛如沫认回去那天,英国公建议他交好王聿。他嫌弃王聿一双腿走不了路,而英国公觉得这并没有什么要紧,关键是王聿的脑子好用,可他没将英国公的话当一回事。
这下他亲眼见王聿站了起来,能如常人一般行走了,直言后悔。现在去交好他,还来得及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