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前三皇子自是不错的,不然先帝也不会无视其他皇子将他当做太子的不二人选,当初追随他的人有很多,正如你所知道的,荀晋就是其中之一。”
这样说的话,那前三皇子至少是德才兼备吧?不然荀晋作为一个穿越人士,怎么会甘心辅佐于他?谢如沫暗忖。
“那后来奠国公怎么会改弦易辙啊?”
“后来发生了一些事,前三皇子负责的一些事总是出差错,他疑心病渐重,因此收拾掉了拥护他的一批人,其中不泛死忠。渐渐的,人心离散,不少人都转投到了当今的帐下。”说起这个,谢老爷子心中也是遗憾,前三皇子真是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怎么会这样?”谢如沫不解,“总有原因的吧?”又不是伤仲永,前三皇子之前能被先皇肯定,那指定不是容不得人的性子,且他与拥护者是有信任基础在的,怎么可能无端就收拾人。
“好像是前三皇子府中的机密待办事项总是泄露——”这是谢老爷子知道的最深层次的消息了。
谢如沫听着,怎么那么怪异,他应该是一直没找到那个泄秘的人吧?才会这样不断地怀疑人,最终将一手好牌打烂。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六章百思不解
就在这时,谢理神情凝重地走了进来,打断了谢如沫继续深思的冲动。
“谢达,你们先下去!”谢理一进来就下达了这个命令。
谢达意识到这是有大事要发生了,忙让人麻溜地将残羹剩菜撤了下去。所有的人都退了出来,最后由他带上门。
谢如沫没动,谢老爷子也没让她下去。
在谢老爷子看来,自家孙女是个很有分寸的孩子,他相信她即使她知道了很多事,但在外一定会谨言慎行的。
谢如沫发现,谢老爷子对她真的是充分信任,完全不拿她当孩子看待。就拿前面她问的这些事来说,其实已经算是很隐秘的事了。此等皇族秘辛,大人很少会和孩子们说的吧,就怕他们不知轻重泄露出去,徒给家族惹祸。
但谢老爷子不是,但凡她有疑惑,他都不吝于给她解答。比如腊八那天,她问起皇帝以前的行事,他也没有犹豫和为难就给她说了。
这样开明的长辈,即使她原来的世界都很少有。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从来不将自已的观点强加于她,他希望她有自已的思想。由此可见,谢家嫡系在培养人才方面确实很有一套,特别是之前调教谢通,给了她深刻的印象。这培养人才的手段是正奇相用,以正合,以奇胜,不拘泥于一格。
谢如沫不知,有时他的毫不隐瞒,也是无奈之举,谢老爷子总觉得自已时日无多,能让她多知道一点就是一点,现在闯了祸,还有他兜底以及教导。要是他不在了,有些秘辛她后来才知道,走错一步,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说到底,他在控制她遇到困难的难度系数,只为护着她这根幼苗,想把她将要经历的风雨提前经历一遍。日后他不在了,她便不容易被风雨所击倒。他就如同每一位望子成龙的家长,恨不得将所有她要经历的风雨都捏破揉碎了让它们如同和风细雨让她去经历至去成长,却又不会伤害到她。
门一关,谢理就忍不住了,“主子,傅梓琳说了,咱们谢家的困境,与皇族有关!”
谢老爷子手一紧,“你是否明确地问她,她之前传话说的‘能解谢家之困境’是否指的是子嗣稀少夭折太多吗?”
“没明确问她,但十之八九她指的就是这事儿!”
“你从头说来。”
谢如沫听得一知半解,但她不着急追问。
“......傅梓琳的原话是,咱们谢家这情况和皇族有关。”
“此事不能轻易下论断,她的消息来源是什么,上次也是,她竟然比咱们还要先知道如沫的身世。但因为她是葛七斤夫妇的女儿,和葛如玺又是经常接触,比咱们提前知道如沫的身世倒也说得过去。可她今天这话,涉及皇族秘辛,她如何得知就令人费解了。总之,傅梓琳那边还要派人多加留意。咱们暗处的人也要加紧调查。”这消息要是假的,那么傅梓琳很可能是敌对势力派来的,借此挑拨谢家与皇室的关系。如果是真的——他不敢往下想了,谢家子嗣稀少夭折多,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即使难面对,也得面对,他一定要查出来,若傅梓琳说的是真的,那么皇族究竟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让谢家嫡系人员不断送命的!
听到这里,谢如沫大致听明白了一些,关键之处是弄明白了,那就是傅梓琳不知打哪得到了消息,和谢家做了交易,这消息是说谢家子嗣稀少一事,与皇族有关!
这则消息如果是假的,不泛谢家的敌对势力在挑拨谢家和皇族关系的可能性。
如果是真的呢?谢如沫自问。
关键是皇族为何要这么做?杀人不过头点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如果要灭亡谢家,皇族多的是办法!他们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弄清楚了这点,谢家才能针对性做出相应的措施。
况且谢家人丁凋零,也不是从这一两代才开始的,其中不泛战争的原因。北周建国也就四十载,不过一代人的时间,将谢家历代人之殇推给他,有些牵强了。
还有,皇族,更重要的是皇帝,他想要什么。而为什么是谢家,谢家有什么是别家替代不了的特殊性,往这方面考虑,或许他们能得到答案。
朝医家下手,这是历代皇帝都没有做过的事,是为了平衡吗?为了搞平衡,放这么大的精力在医道世家头上,不可思议!
而且从她回归谢家这段时间来看,皇帝是比较偏向于谢家的,从这点看,他是不想谢家嫡系就此灭亡的,那为何傅梓琳会说谢家子嗣凋零和皇族有关呢?
对傅梓琳的话,她内心是偏向于相信的,谢家和她是有合作基础的,现在她又是王猛的干女儿,可以说他们是绑在一条绳子上的蚱蜢。而且她要的,谢家也能给。在谢家的敌对势力中,如谢家这般实在的信守约定的真不多。她为什么要弃谢家而选别家呢?
“祖父,恕孙女冒犯,诸位长辈的死因,咱们谢家应该做有相关的记录,我想逐一查看。还有,包括历代家主的生活日常记录。”总要查一查的,或许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也未可知。
谢老爷子强抑着心中的悲痛,定了定心神,道,“你有这份心,我不拦你。但不管你查出什么,都要和我报备一声,不准私下行动,知道吗?”谢老爷子就怕她真查出什么,然后一个冲动做了错事。
“嗯,您放心,我会按照你说的做的。”
也是从这天起,谢如沫更忙了。东郊那两百亩地,需要建一所大型医院,她去看了现场,已经拉线做好隔断然后开始修围墙了。她得出个设计图,怎么规划得她来才行。之前以为一百亩地会有富余,但考虑到以现在的技术只能建一层的房子,不像现代,高楼大夏,将空间利用得彻底。
还有谢氏的药厂需要扩建,扩大规模,之前谢家研制的中成药比较少,主要以医馆为主,药材也是近半都专供医馆那边使用,剩下的大半卖出,只余下极小的一部分供药厂制成中成药。
在谢氏的产业版图中,药厂只占了极小的一块,药厂的作用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谢如沫很清楚药厂的重要性,想起前世遍地的药店,药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药厂的扩张势在必行,中药敷贴得投入生产,还有九味羌活丸。因为从腊八之后,每天都有人来问中药敷贴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家族的庶务该如何打理,谢理王叟等人都在手把手地教她。每天还有不同的课程要学习。还有谢家之外的一些人际关系要处理。
这些一件件一桩桩的事,让谢如沫忙得脚不沾地,但再忙,她也要抽出时间去参加信阳长公主府的乔迁之喜。
谢如沫在忙在进步,别人也没闲着。
就在傅梓琳成为王猛的女儿后,葛如玺被房宗誉收为记名弟子一事传了开来。两则消息一出,不亚于平地一声惊雷。
众人就纳闷了,这葛家两姐妹究竟是何德何能,竟然先后攀上了谢家和房家。
自从葛七斤夫妇二人的阴谋被识破,姐妹二人被赶出傅家,本以为已经低入尘埃的人,却眼又飞上了枝头,这起起落落的,让人看不懂,
果然,老人说得对,姑娘,特别是有姿色的姑娘,真不能小看。比起男人们一步一个脚印,全凭实力改变命运,女子可走的捷径很多。指不定你一直看不起的姑娘,哪天就飞上枝头了。
就比如这葛家两姐妹,比起傅梓琳,最不可思议的就是葛如玺的上位。这葛如玺有医术吗?没听说过,只听说过她好像之前在乡下时跟随一个本地大夫学了两年。然后她和人谢少主当初拜的是同一个师傅,但人谢少主在汝阴时就扬名了,她一直默默无闻,可想而知,医术水平定然不高。这样的人竟然还能拜房大国手为师,虽然记名弟子比不上正式弟子,但好歹也有师徒名份。
什么时候房大国手的记名弟子怎么变得那么不值钱了?听到这样的议论,房家的人真是有苦说不出。
所提条件被应允后,葛如玺带着她买下的小丫环晃悠到了傅梓琳的住处。
玉翠打开院门一见是她就想关门,却被葛如玺暴力推开,反手给了她一耳光。
傅梓琳出来看见,俏脸一黑,“如果你是来我这耀武扬威的话,就立即给我滚!”
“二姐,我当然不是来耀武扬威的了,只是你这小丫头不像话了,见了我竟然还想关门,如此目无主子,我替你教训一二,省得她伺候你也怠慢得很!”
“我的人自有我调教,烦你别越俎代庖!”
“行了,这事过了吧,一个丫环不值当咱们姐妹为她如此争吵,多大脸!”
葛如玺作为妹妹还一副大姐的口吻,傅梓琳气得握紧了拳头。
“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话你就说,说完就赶紧给我走!”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七章摩拳擦掌
“二姐,你忘了娘离京前让咱们互相扶持了吗?且我自认没得罪过你,为何咱们两姐妹不能抱成团?”
傅梓琳呵呵,之前送走葛七斤和周氏时她就表达得很清楚了,没事她们俩就不要来往了。葛如玺是忘记了吗?
“你的能耐不小,用不着我照顾。你和我也不是一路人,抱团的事休提。”和她抱团?找死吗?那她之前还费那么大的劲想让谢家庇佑,岂不是白费劲了?
傅梓琳不上钩,葛如玺没好气,“看来二姐你是一心想撇开妹妹啊,你真以为选择了当王家的干女儿,就能保你一世无忧?”
“以后的路怎么走,走成什么样,那是我的事,不劳你费心。你既然提到这事,我也托大说你一句,我不知道你怎么做到让房家答应收你为房大国手的记名弟子的。”
葛如玺默默地听着,怎么做到的?拿东西换的呗,反正那东西是谢如沫的,换就换了,她也不心疼!
“但他们能答应你这个条件,必是房大国手首肯的。只是你太不聪明了,用手上的筹码去换一个记名弟子的资格。你大可以像我这般,或者换一段姻缘,都比这个要好。”
葛家这两姐妹,你无法理解我的选择,我看不上你的选择。
“你懂什么?”葛如玺冷哼。经过这么多事,她发现了,谢如沫不正是凭借着她那手医术才一路顺风顺水的吗?她为什么不可以依靠着房家,学一手高深的医术?有她这么一个现成的成功例子在,她认什么干娘,要什么姻缘。这些都不适合她,她不像傅梓琳,她进京时间短,很多东西都没学,融入不进去的。
葛如玺的心思并不难懂,但傅梓琳并不看好她这个选择,谢家嫡系在医学上的天赋她是没领教过,不,或许她见识过谢如沫的医学造诣,却不肯服输。谢如沫的天赋绝不仅仅是个例,可惜谢家的嫡系都死了,只剩下谢老爷子和谢如沫,即使是这样,他们想在医术上超越谢家,也是困难重重。
这么多年来,房家心心念念就是想取而代之,但从来没成功过,谢家凭的是什么?凭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是扎扎实实,一骑绝尘让人望尘莫及的医术。
葛如玺的选择没有错,但对手是谢家,就注定她一定会输。她本身就与谢如沫有龌龊,而房家又一向与谢家不对付,她现在站到房家那边,只会在与谢家的仇怨漩涡里越陷越深,最终被吞噬掉。
再说,即使他们暂时斗赢了谢家又如何,谢家后面站的是沈东篱。等沈东篱发迹,一定会替谢家收拾他们的。
至此,葛家这两姐妹站在了各自对立的立场阵营里。
永兴坊位于清明门和宣平门之间,在国医府一条街外,谢理的家人就住在这个坊间。不会离国医府太远,但又保持着相对的自由。
其实不止谢理一家住在这,王叟王家也住在永兴坊,而且离谢理家还不是很远。
谢理的儿子谢朝将他爹送出门后,就在院子里摆弄眼前的玩意了,已经一个早上过去了,才初见雏形。他刚站起来活动活动腰身,院子门就被人用力推开。他转头一看,原来是自家婆娘,又将视线收了回来,问了一句,“你咋啦,谁又惹你生气了?”这话明显问得很随意,因为他眼神还粘在眼前的蒸馏装备上下不来。
这下可好,他这话算是开了闸,惹来他媳妇好一通抱怨,“还不是那王家的小贱蹄子,又在老娘跟前炫耀新买的金镯。”
谢朝暗忖,你俩半斤八俩,要不是上回你非要去人家跟前炫耀得了半区锦锻,人家这回能戴个金手镯来气你?
发了半天牢骚,得不到一句安慰,谢朝媳妇顿时扭转炮口,“你说你成天研究这破玩意能有啥出息?!”
说着谢朝媳妇就要用手去推,却被谢朝一把抓住往后扯,“说话就说话,别动手动脚的,你知道这玩意我折腾了多久才组装完的吗?”
谢朝很严肃,谢朝媳妇有些怕了,但一想到这些年的不得劲,她忍不住撒泼,“我不管,你去和爹说,咱们走走关系,调到医馆那边去。不行就到那啥新医院去也行,那是少主主张的头一把火,咱们过去肯定能得到重用!”
“我就呆在药厂这边,哪都不去!”
“你个死脑筋,主家压根就不重视药厂这边,也不是重视咱们爹和咱们家。要是真的重视,藿香正气液的制备工艺图已经献上去了,怎么不给你一份看一看?你哪用得着像今天慢慢摸索着这玩意啊!”即使是国医府的大总管又怎么样!同要是为谢家效力,他们家的日子过得比王家差多了!
谢朝不吭声,也懒得和她解释,真是头发长风识短。
他爹和他说,让他安心在药厂呆着,谢家迟早都会重视这一块的。即使他爹不说,他也是这么打算的,他是真心喜欢制药这份活计。而且有些事他也想得明白。
试想,举国上下多少人,医馆才多少家?要满足人们病痛后对药物的需求,中成药必不可少,由此可见药厂的重要性。
之前主家不是不重视药厂,而是少主归家前,老家主对谢家所有的产业几乎是撒手不管的。现在不同了,少主归来,谢家上下都生机一片。
至于他媳妇说的没给他看图纸一事,这才哪到哪,图纸觐了上去,怎么着也得皇上那么先开了工,他们谢家才好接着动手。
图纸迟早都能见着的,只不过他得了藿香正气液的制备思路,心氧难耐,想自已动手试一试罢了。
想做事就不能急,他们家现在也不缺什么,用不着比这比那,火急火燎的。他一向是个主意大的人,不然当初就不会不顾家人不赞同娶了她。同理,一直呆在药厂是他的决定,他就不会轻易改变!
他媳妇见他不为所动,放了狠话,这事要不办好,她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不回来了。
谢朝随她去,毛病,惯得她,不用他家出马,过两天,岳家那边自然会有人将她娘俩送回来。
当初娶这婆娘,固然有他看上她姿色姣好的原因,但她娘家的人头脑清醒不糊涂,也是他爹最终能同意的原因之一。他爹知他自个儿主意大,家里不赞同也拿他没办法,但他这样的性子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不会被媳妇牵着走。而他爹呢,发现他岳父那边的人还行,这才同意了。反正即使他婆娘糊涂,没人跟着她闹,久而久之也就消停了。
后面的事果然如谢朝所料,她才回去两天,第三天他岳家就将人送回来了,还替她小小地陪了个不是。他们家自然是热情招待了亲家那边的人,让岳家人满意地打道回府,临走前,他岳母还劝她闺女别太作了。
此事后,他媳妇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他家也迎来了药厂要扩建的好消息,并且主家那边有令,药厂这边由他来挑大梁。可谓双喜临门,打此后,谢朝媳妇再也不对谢朝的工作指指点点了。
谢如沫不知道这些家臣家庭中发生的小风波,此刻正忙着前往信阳长公主府暖房。
昨天轮到礼乐课,她得知苏雅先生也受到了邀请,当时忍不住八卦了一下,方知苏雅先生当年和信阳长公主竟是闺中密友。后来她邀请苏雅先生一道坐车出发,被婉拒了。
不过考虑到她身体不是很好,谢如沫特意让人将一辆不起眼却内有乾坤的马车收拾了布置了番,供苏雅使用。
今天宴请宾客,信阳长公主府特意开了中门,下了马车,门房看了帖子,便有公主府的人将他们的马车牵去安置,还有人领着他们从中门入,往二门走去。栾徵音和她兄长早早就等候在此,女客由栾徵音招待,男客则由她兄长代劳。
谢如沫远远走来,栾徵音上前相迎,见她裙摆微动,莲步轻移的模样,忍不住绕着她走了一圈,赞道,“苏雅这礼乐大家,果然名不虚传。上次见你时,于礼仪这块还略有粗疏。这次见你,礼仪上大有长进。”
谢如沫颇不好意思,“苏雅先生于礼乐方面很是娴熟,只是我悟性太差,学这些学了好久才学好。”这话她是真心恭维,礼乐这些仿佛刻在了苏雅的骨子里一般,一举一动,如行云流水般赏心悦目,全无被礼乐束缚的刻板。
栾徵音摇头, “那是你没将心思放在这上头。”谢如沫自然是聪明的,如果不聪明,能将医道学得那么好吗?
见了谢如沫,栾徵音很高兴,给她和自家二哥略作了介绍,“如沫,这是我二哥栾晟,二哥,这是谢国医府的少主谢如沫。”
“谢少主?常听三妹提起你,说起来家母的病还多亏了你。”栾晟自以为不着痕迹地将她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
谢如沫忍着不快微微颔首,“栾二哥。”多的话没说。
“走,我领你去大厅。”栾徵音牵着她的手就往旁边走去。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八章一起发展
谢如沫示意谢芳华和谢芳霏跟上,她俩是二房和三房的嫡女,二房三房的长辈无法前来,她带她们来见见世面。
栾徵音先领着她们拜见了信阳长公主。这是她和信阳长公主第二次见面,第一次时她是昏迷的,谢如沫来给她把了脉,确定安宫牛黄丸她能用。
比起舞阳长公主的跋扈,信阳长公主显然更严肃。对着谢如沫,她尽量露出慈祥的笑容。
今日是信阳长公主府的大喜日子,栾徵音做为迎宾之一,后面还有客人陆续到来,无法一直陪着她一个客人。
对此谢如沫倒也很能体谅,到了大厅就催着她回转了。
而信阳长公主只会比栾徵音更忙,谢如沫拜见过后就识趣地往一旁去了。
宴请的宾客很多,谢如沫放眼看去,她认识的,够格来的人都来了。这次喜宴很大,似乎在强势宣告信阳长公主她的回归。
谢如沫将整个大厅扫了一遍,没发现苏雅,想到她眼睛不便,有点担心。
王聿、白沉香、梁道斌等人已经先到了,几乎谢如沫一现身,他们就注意到了,一看她脱身,忙让人将她们请到他们的小圈子里来。
大家都是同龄人,一番介绍后,很快便其乐融融。
“谢少主,听说你们谢家在汝阴的动静很大哦。听说你们在那准备建第十三个中药产业园?”问话的是白沉香的堂哥白檀香,据他的观察,谢如沫此人性情豁达,不像是小气别扭之人,他问出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但显然,众人却没他那么自信,他的问题问出来后,他们纷纷看向谢如沫。
“是的。”谢如沫爽快地承认了,谢通来信说,谢家买地赁地一事已经进入了尾声。现在开始翻地了,为来年药材的种植做准备工作。而且有一点让她很满意,谢通将买到的20顷地通过置换加补偿的方式全聚到了一起,意思就是他们谢家在汝阴有了两千亩左右属于自已的土地,而且还在慢慢增加中。短短的时间内有这成绩,谢通的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有人大着胆子问,“谢少主,能说说汝阴适合种植哪些药材?”
“很多啊,茯苓、白芍、桑皮等等都可以种植。”谢如沫所说的都是道地药材,既然在汝阴种药材,当然得种道地药材了,这样种植起来也能事半功倍。当然,还有一些不挑地域的药材也是可以种植的。
“谢少主,看到你们谢家在汝阴下那么大的手笔,我们白家能否紧跟着你们的脚步,也弄个中药材产业基地怎么样?谢家吃肉,咱们喝汤行不行?”白檀香问。
白沉香默默翻了个白眼,他这堂哥钻钱眼去了,这种时候就该抓着谢如沫讨论医学上的问题,谈什么汝阴的发展啊。
白檀香直接拍了这傻弟弟后脑勺一下,这货除了医术上的事啥都不关心。白家自已种植的药材近年来有捉襟见肘的趋势,一直想开辟新的种植园,派出去很多人寻找适合的地方,但他们的反馈都不能令人满意。他忧心着急恨不能自已亲自去走一走,但实在是分/身泛术。这时候竟传来了谢家欲在汝阴筹建第十三个中药产业园的消息,他当下就决定来会一会这谢家少主了。不然信阳长公主府的乔迁宴他是不会来的,忙都忙死了,哪有空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