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后者的可能性不高,因为皇上之前是很满意三皇子妃的,自打三皇子妃涎下麟儿后,身体渐渐转差了,但皇上还是不时地派人来替她诊治调理身体。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皇上也不会用那等魑魅魍魉的手段,后者可以排除。
如果是前者,皇上不肯让谢如沫来给三皇子妃医治,是不想三皇子妃好,想让她维持着缠绵病榻的样吗?
原因呢,是不满意三皇子妃了么?可三皇子妃和赵家近来都很安分,并未惹皇帝不快啊。
不,他想岔了,一个缠绵病榻的三皇子妃不是皇上乐见的,除非他对三皇子一点期盼都没有!但显然不是,据他的分析,皇上属意三皇子继位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那么,排除了这种种可能后,就只剩下一个可能!尽管让人难以置信,皇帝在等着三皇子妃让位,而让位的对象就是谢!如!沫!如何让位,贤良淑德的三皇子妃如何让位?皇家不能无情,赵家不能抹黑,最终三皇子妃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唯有一死,才能解这千千结。
理清这些,颜科倒吸了口冷气,为这皇家的无情。
一切都说得通了,皇上会问起三皇子妃的身体状况,却又拒绝了谢如沫给三皇子妃看病,皇上对三皇子保媒一事不置可否!
而且皇上的拒绝,也是在保护谢如沫!试想,如果谢如沫真是继三皇子妃,那么在正妃逝世前,给她看过病的继三皇子妃会叫人怎么看?
“颜先生,如何,我父皇的态度何解?”
颜科看着三皇子,神情凝重,此事他不该说,毕竟皇上那样隐秘的心思,他猜测出来并不是什么好事。
而三皇子知情,也不是好事,如果真应了他的猜测,三皇子就乖乖等着,皇上自然会替他安排好一切。
而他说出来,也并非好事,或许三皇子此刻会感谢他的聪敏玲珑,但日后想起来肯定会心生防备。
“对谢家,皇上今天没同意您的提议,可能有自已的考量,您也不必再提及此事。而且老夫觉得,在谢如沫亲事这一点上,皇上会倾向考虑主子您的利益,且以静制动吧。”
宇文珩并不知道在那么短短的时间内颜科竟然考虑到了那么多问题,而他给出的结论与他不谋而合,他便放下了心中的疑惑。
“此事最好不要让三皇子妃知道。”颜科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了这么一句。
三皇子妃蕙心兰质心思细腻,告诉她难免会让她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反而不美。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章请求留京
正阳宫外
“皇上,信阳长公主求见。”魏尽忠来禀报。
武成帝有些意外,他这堂妹,自打出嫁后,就没单独求见过他,仅有的三两次进京都是随大流见的。
“她身体大好了?”
“看着无碍了。”魏尽忠想到刚才他看到的信阳公主,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站着的时候公主威仪尽显,该是无碍了。
“对了,舞阳长公主也递了帖子求见。”
她?武成帝拧眉,“不见。”她一来给他带来的都是麻烦事,有些甚至会让他感觉到为难,他现在心情不爽,暂时不想理会她!
魏尽忠明白了,出去传唤信阳长公主。
舞阳长公主递了帖子后被人引进了正阳宫外的偏殿,她一进来,就看到了等候在此的信阳长公主。
“二皇姐,好巧,你也来见皇帝哥哥呀?”
“舞阳?”信阳长公主回过身,凝神着她的样貌许久又在记忆中对照了年龄,才试探唤出这名。
“是我,二皇姐叫我舞阳倒显生疏了,还是叫我九皇妹吧?”
信阳长公主不置可否,没答应也没否定。
“先前听说二皇姐病重,一直想到府上探望,只是二皇姐寄居栾大人府上,加上身体有漾,不便打扰。这才没有登门,还望二皇姐莫怪。”舞阳长公主的姿态放得很低,要是有外人在一定会大跌眼镜的。不过这也正常,皇宫里最讲嫡庶,信阳长公主乃元皇后的嫡长女,先皇还在时,就被赐予信阳的封号并有封地封荫。而舞阳呢,她母妃在世是就是六嫔之一,与武成帝生母玉嫔交情尚可,不时接济一下幼年的武成帝。她的封号是武成帝登基后恩封的,算是对当年照拂之情的报答,仅有封号没有封地,毕竟武成帝实在算不上一个出手大方的皇帝。
二人虽同为有封号的长公主,但尊贵程度是不一样的。
近来皇帝的冷落,让舞阳长公主很不好受。
信阳长公主这么些年甚少回京,她现在不知皇帝对信阳长公主的态度如何,待不待见,不敢轻举妄动得罪于她,才有现在这番作小伏低。
信阳长公主罢罢手,“你也说了这是不便,没什么可怪罪的。”
“二皇姐此次归来什么时候回封地?妹妹我也好送一送。”舞阳长公主试探地问。
“暂时不回去。”信阳长公主看了她一眼,答得有些心不在焉。
舞阳长公主眉毛一跳,“二皇姐可是打算定居京城?”
这话信阳长公主没回她。
“信阳长公主,皇上有请!”
“那就走吧。”信阳长公主理了理裙摆,率先往大门走去。
“等等,魏公公,本宫方才也递了帖子的。”舞阳长公主叫住魏尽忠。
魏尽忠脸微微往后转,“皇上只请了信阳长公主。”然后就示意信阳长公主进去。
舞阳长公主磨了磨牙,这死太监!看来皇帝还是不肯见她!
信阳长公主行了参拜大礼,被允许免礼平身后,这是兄妹两人十几年后第一次见面。
“朕以为这一辈子你都不打算单独见朕了。”
信阳长公主苦笑,“四皇兄 ,逝者已矣,以前是我太固执了,走不出来。”
“你来见朕是想说你现在已经走出来了?”
“是的,此番我能转危为安还是多亏了皇兄。我也老了,有些固执坚持了几十年,也该放下了。其实这些年五皇兄待我也不错,纵观现在还在的长公主及公主,有封地的也不过十之一二。况且为人父母的,总该为子女打算打算,不是吗?”
对她的话,武成帝默默听着,没表态。
信阳长公主似乎也不介意他是不是在听,望着窗外的梅树怔怔地说道,“我生于长安,长于长安,也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死于长安。即使信阳是我的封的,我也希望能落叶归根,四皇兄,可否?”最后一句时,她将脸转了过来,目露哀求,她说出了此次进宫的目的,她想留在京城。
她是来服软的,武成帝看明白了,这么多年了,他这倔强的皇妹明明白白地向他服软,终于低下她高傲的头颅,真是难得啊。
武成帝笑,“固所愿也,不敢请耳。人家都说天家无情,但朕觉得,如果没有利益冲突,咱们兄妹也可以像民间的兄妹一样充满温情的。信阳,你觉得呢?”
“皇上所言甚是。”
“你想留京城,得有个落脚之处,对于住处,你是个什么想法?”
信阳长公主心说,是的,她总不能一直寄居在孩子大伯家,“请皇上恩典。”
武成帝想了想,将一座前朝郡王的王府赐给了她,亲王王府?不用想了,怎么着一座亲王王府也不可能赐给一位长公主。
其实信阳长公主更想要回她三皇兄之前居住的皇子府,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说出来也仅是徒惹皇上不快罢了。
“谢皇上恩典,那座王府皇妹知道,保养得很不错,略加打扫便能住进去了,多亏了皇上体恤。”
信阳长公主的识趣让武成帝很满意,信阳长公主此次进宫的目的都达到了,双方皆大欢喜。
腊八,各大世家均依照惯例施粥于民,要说这天风头最盛的,莫过于谢家粥棚了。一向低调行善的谢家,凭借着义诊施药施粥三项联合施行,以及谢如沫将冯鹤昌气吐血反而治好了他的病一事,在民间的名声威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腊八过后,国医府闭门谢客。
无数想登门的人不得其门而入,只好将目光转至谢家旁枝。
陈氏刚送走一位上门来拍马屁套近乎的亲戚。这人夫家是经营药材的,今儿特意来和陈氏走动走动,套套交情,就指望来年谢家从指缝里随便漏一点就能吃撑他们的了。
陈风将人送走后,想起刚才亲戚嘴巴里赞美不绝的谢如沫,忍不住嘀咕了一声,“小小年纪就知道出风头!”
“娘,我说过的,堂妹是嫡枝血脉,很优秀的。”谢长风从外面回来了一会了,听了那么一耳朵,忍不住替谢如沫辩解。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一章发展汝阴
经过了这么多的事,谢如沫的优秀,即使是陈氏也不能昧着良心否定。
“她是很优秀。”陈氏嘀咕,“但我儿也不差。”
“不,娘,从客观来说,我是没有堂妹优秀的。”
陈氏着急地打断他,“我儿不必妄自菲薄。”
“不,娘,你听我说。我知道在您眼里我是最好最优秀的,但那得看和谁比。比起一般的同龄人,儿子自然不算差,但和堂妹相比,真的拍马不及。不止我,连白沉香在堂妹面前也要暗淡失色的。”
听到白沉香也是如此,陈氏闭嘴了。白沉香,那是和谢家的杏林明珠谢蕴昭齐名的人物,连他的光芒都要被谢如沫压制,那她真不能昧着良心说自已的儿子比谢如沫优秀。
其实认祖归宗后,她婆婆龚氏找她谈了一次,将事情掰碎了和她说,她也没那么执着于让谢长风过继到正房嫡枝一事了。但看着正房风风光光的,她颇为眼热。她也不想想,这些风光都是谢如沫带来的,如果换成谢长风,情况会一样吗?
说到这了,谢长风决定全部敞开来说,省得他娘还抱有幻想,“娘,我知道因为过寄不成一事,你心里一直过不去这个坎。可事实上,即使我成功过继到正房,我也挑不起这副担子。”
谢长风由衷地说,若说他没对过继到正房有憧憬,那是假话,可谢家这副担子并不是谁都能挑得起的,他试过,不行。
“况且,你忍心看着儿子我挑那么重的担子吗?”
陈氏张嘴,这担子哪有多重,不是还有谢理王叟等人帮忙吗?
“其实我们往好处想,现在不是挺好的吗?嫡枝的担子由堂妹挑着,儿子也能从容地做着自已喜欢做的事。何况,儿子舍不得您,过继了,就不能叫您娘了。”
陈氏被谢长风说得心都软了,她伸手给他整整头发,却被他躲过去了。
“为娘知道你的意思,娘冷眼看着,你堂妹对你也就平平,你却一个劲的替她说好话,娘为你不值。”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受到一点点不公平他们心里都难受。
“话不是这样说的,堂妹刚回谢家,又挑起谢家的担子,所有事情千头万绪的,忙不过来顾及不了太多很正常。娘,咱们都是一家人, 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日后您在外人面前多多维护堂妹,可好?”
“你这张嘴,真真是,为娘说不过你,为了我儿能大树底下好乘凉,为娘就免为其难在外看顾她两分吧。”
谢通在前往清河镇之前,去拜访林守宬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谢通在见了林守宬详谈之后,林守宬将刘岁山派出去,陪同他前往清河镇,配合他购地或者租地的事宜,以后捞政绩的时候也有个说辞。
谢通几乎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
一来刘岁山是林守宬一个派系的,是个官方背景。再者说,刘岁山也去过上藜村几回了,和村民们也混了个脸熟,村民们对他的话还是比较信服的。
二来,谢通想起上次来汝阴接葛如玺一事,由于陪着葛如玺搅风搅雨,他并不很受村民们待见。
如今他身份转换了,确实也需要一个村民们信得过的人帮他背书。虽说日久见人心,时间久了,他们自然就相信他是帮他家小小姐做事的了。但他想尽快将计划铺陈开来,这就不得不借助外力了。
谢通一到清河镇,就去约了上藜村及周边几个村子的里正谈话,将谢家打算在清河镇一带建设药材产地的消息说了。
这附近的地,愿意卖的,谢家以比市场高出两层的价格都吃下了,不愿意卖的,按照租赁的价格签给谢家。谢家每年付租金,但得签约,这合约一签就是十年,不过租金倒是一年一年来付。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地都种上药材,会留出留足一部分出来种粮食,但他们种药材的地希望是能连成一片的,不要东一块西一块的,这就需要里正来配合的地方了。而且谢家只抓大方面,比如这一片地租金多少,他们就给,私下里如何分的,每户该得多少,是否按田地的优劣来算钱,这些谢家是不管的。也算是给了这些里正一些权力吧,方便他们帮忙动员村中百姓的积极性。
谢家收购和租赁田地的组合拳一出,还真的甚少有人家能抵挡得住。
这些年土地的收成也就一般,也幸亏这些年风调雨顺,没啥大灾难,小灾难倒是有,熬一熬就过去了。没有大灾难就意味着用不着卖儿卖女,但大家日子就过得平平,饿不死但也富不了。逢年过节割上一两斤肉,倒也有滋有味。
谢通猛不丁地在清河镇上藜村一带投下这么个大炸弹,村民们都晕呼呼的找不着北了。
“里正,真是小葛大夫的家人来收田吗?”
不管是收购和租赁都是将田收归谢家所有,所以老百姓们都称呼谢家这一行为做‘收田’。
“这事应该假不了。”
说话的是上饶村的里正徐继发,他在京城有一两个远亲,小葛大夫才是真正的傅家千金一事在京城闹得很大,他也收到了只字片语的。听说小葛大夫还让谢通给葛祥荣带了一封信。况且林大人派了刘师爷跟着过来,谢通的身份应该假不了。
村民面面相觑,这都什么事啊,还记得当初葛如玺拿三个条件引诱葛氏族人帮忙逼迫小葛大夫嫁人时,谢通在一旁可不太友善,转眼就成了替小葛大夫来老家这边办事的了。莫怪他们半信半疑,实在是这转变也太大了。
确定了消息的真实性,有性急的忍不住道,“那咱们岂不是和地主一样,每年都能收租子?”
有人开了话题,自然有人顺着他的思维走,“可我们将田地租给了谢家,我们干什么,总不能游手好闲吧?”
“你傻啊,谢家收那么多的地,总不会自已从京城拉人来耕种吧,最终还得在本地雇人。”有看得明白的老人如此说道。
闻言,村民们都瞪大了眼,“那岂不是相当于赚两份钱?”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一十二章进展顺利
“可,这样也不成啊。如果地全租给了谢家,咱们就没地种粮食了,手里没粮实在是让人心慌,有钱也不行。”
“放心,谢家并非要收走所有的田,会留下足够产粮食的田亩给大家种的。不过谢家有个条件,他们想把药材种成片,而不是东一块西一块的,所以需要咱们村子里内部的人商量协调好之后,咱们村给出田地,他们拿来银钱,坐下来商谈!”
听完解释,村民们交头接耳,或者回家开个家庭会议什么的,但是很难有人能抵挡这套组合拳。
在葛氏族人们疑惑犹豫的时候,上饶村的里正徐继发最先配合着谢通,已经做好了全村人的思想工作,率先签署完了相关的协议。
村民们行动力高,现在的人大多朴素,谢家出的价他们也满意,内部的置换很快就完成了,除了水田以外,几乎上饶村的土地都租给了谢家。
不是没人看到谢家的财大气粗的出价后贪心想拿多点的,但不多,这一两个钉子户,也被他们的亲戚说得抬不起头来,矛盾自已就解决了。
因为人谢家说了,在清河镇上藜村周围建设中药种植园,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项目,如果有人不配合,常给他捣乱,那么他宁愿换一个地方来做!反正汝阴适合种植中药的地方多了去了,若非他家小小姐挂念这里,他们也落不着这个实惠。他们要将实惠往外推,那就请便。
几个村子洽谈下来难度不大,只是需要点时间让舆论发酵,他们这一项目符合多数村民的利益,最终都会水到渠成。棘手的反倒是那些大小地主们。
哪个朝代都缺不了地主,咳,除了谢如沫来的那个朝代,国家是最大的地主。话说回来,这些地主是需要谢通亲自去谈的。可是强龙难压地头蛇,谢家的招牌是响,但谢通的份量在这些地主土皇帝眼里还是不够,谈判并不顺利。这些事在谢通出发前谢如沫等人早就预料到了,也只是吩咐他尽力而为。一旬下来,谢通也只说服了几位小地主。更多的目光却是投到了山上,当然他们不是要开发整座山体,而是根据一些药材的习性,将之种植在山脚等地带,种植的海拔最高不过半山腰。不过这些是后话了。
这段时间里,最为纠结的就是上藜村葛祥荣了。
“这书信是东家的手笔无疑,祥荣叔,咱们要抓紧了。”阿南说道。
葛彦明接着说道,“听说上饶村已经在量地了,量好后就签契约,咱们不能再拖下去了。东家虽不是我们葛家的血脉,但确实是从我们葛家走出去的,而且她让谢通来办这个中药种植园,也是想让族人以及村民们日子过得更好一些,没道理上饶村都响应了,咱们还在这拖拖拉拉的。”
“对,葛里正,你是村长也是族长,今儿个要是还有人不愿意,直接将他们划拉出去得了。”
说话之人是上藜村另外两个大姓的族长之一陈养由,他向来不服气葛祥荣,他们陈氏一族和葛氏一族也是互相撇着苗头的。
葛如沫的真实身份传回上藜村时,陈养由想发笑,还以为葛氏一族出了个葛如沫要抖起来了,没想到人压根就不是葛氏的种!
他都能想到谢如沫必然是一去不返了,毕竟她小时候过的是什么日子,大家都看在眼里。即使村民们后来对她释放了善意,那也是她开了医馆之后的事了。在他看来,上藜村实在没什么值得她留恋的。
谢通的到来以及来意,真是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这是谢如沫的善心,且不仅仅是给葛家的,上藜村人人有份!他们不领情,他领!
谢家不止一个中药种植园区,离汝阴最新最近的一个园区,他有幸去过,那的百姓日子过得可好了。自打谢家的中国种植园区三四年前落户那里后,迄今几乎是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日子比十几里外出了两位进士的海棠村还带劲。
要他说,这些人拖拖拉拉考虑这考虑那的,就是内心戏多!
人家谢如沫能派谢通带来这么个项目,就是对前尘往事既往不咎的意思。再者,人家姓谢,不姓葛,和你们姓葛的没半个铜板关系,你们在这纠结来纠结去,不搞笑吗?真感激人家,就赶紧将事给办好咯。
“上饶村那边昨天已经拿到了租地的银子,今天就召集人在整地了。咱们不加快速度,耽误了谢家来年的种植计划,你们好意思我姓陈的都不好意思。”
“陈族长说得对,春发,你们家有什么意见吗?”
葛春发是葛茂生的大儿子,也难怪葛祥荣会拿他开刀。葛春发讪讪,他媳妇扯了扯他的袖子,扬声说道,“族长,我们家没意见,该如何就如何。”她公爹至今还瘫在炕上呢,真按她公爹的意思走,他们一家子就等着被孤立吧。葛春发的媳妇看得很明白,谢家收地这事是大势所趋,谁拦着都不行。
“还有谁家有意见的就赶紧提,过时不候!”葛祥荣扬声说道。
三房的葛满金眼咕噜噜地转,他有意见,他想单干,想拉着三房的人一起,最好连五房七房也一道。奈何,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并不跟他走。三房五房七房的人都不傻,跟着族长,什么都有保障,跟着他单干,风险还得自已担,傻子都知道选哪一条。
“都没意见是吧?那好,现在就来商量如何置换田地的事。经过初步商议,村里打算将泥猴子屋那一片地租给谢家。”
......
“葛八叔,七斤兄弟家有两亩地在泥猴子屋那片——”
葛祥荣话还没说完,就被葛八打断,“我能做主,都听族长的安排。”
他的表态让在场的不少人都松了口气。
事情顺利推进,葛祥荣很高兴,尚未等他发表感言,一道声音就打断了他,而说出的话更像一盆冷水,朝众人兜头而下,淋了个透心凉。
“我不同意,我家的地,就是死也不租给谢家!”
谁啊,说话这么硬气。众人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葛七斤一家子狼狈地出现在跟前。
哟,这一家子不是去京城享福了吗?怎么回来了,还这么一副逃荒的模样?
他们意味不明的目光让人很难堪的,葛七斤周氏二人脸皮厚,还能若无其事,但葛如翡几个女儿就忍不住低下了头。
他们路着镖局走,一路上小心谨慎的,有惊无险地过来了。等快踏入汝阴地界时,扬威镖局因为押镖走的方向不一样,和他们分开了。分开后的第三天,他们就遇到了劫匪。
万幸,那些山贼劫匪截道的只要财,没有人受伤,他们几个闺女也保住了清白。但他们身上所有的金银以及身上但凡值钱的东西都被搜括走了。
被截道之后,周氏哭得呼天抢地,葛七斤埋怨周氏没将金银银票等物藏匿好,葛如玉葛如翠等都在担忧将来的生活。只有葛如翡心中有丝明悟,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当初是怎么去的京城,也就怎么回来的,别人的东西真不是那么好拿的。
剩下的两三百公里,特别是在葛七斤腿脚不便的情况下,他们真的走得很艰辛。
1...118119120121122...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