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零六章招揽鬼医
“我们谢家正在着手建设一所大型的综合型医院,如果吕先生不介意,也暂时没有想去的地方,等医院落成之后,可否来医院助我?”
谢如沫能看出来,鬼医吕对她很有兴趣,不,是对她的医术很有兴趣。而她医院要建,人才紧缺,他都自投罗网了,她焉能不接住?
通过今天的义诊,她看得出来,他医术不差。刘备尚能三顾茅芦,她为何不能主动邀请与招揽?难道就因为她是女子,为了姑娘家的矜持,要反过来等着人家开口么?那她干脆也不要开医院了。
“何为医院?”
鬼医吕果然很感兴趣。
“医院,其实也相当于大型的医馆。不过不管是占地还是其地面建筑,都会比医馆大得多。而且里面还会分区域,分别建有门诊、住院部、医院食堂、药房、煎药处、职工宿舍等等。门诊呢,用来处理一些病情简单的病人,而住院部则是针对疑难杂症病情严重复杂的病人,这些病人需要随时观察病情发展转归,或者不适合移动等特点。剩下的比如食堂煎药处等等,你光听名字都能理解了吧?”
这在他们听来,是一套很新颖的说辞。可在她嘴里,却像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一样。许多人,有点新东西,就忍不住炫耀。
而她呢,眉目平和,丝毫没有炫耀之意。心性成熟稳重得让人怀疑她真的只有十五岁吗?不,过了年就十六了,但还是很年轻啊,那张稚嫩的脸就是想往成熟点说都无法取信于人。
如果谢如沫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讶异,起点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这有什么可自得的呀。她有幸比别人多知道一些,不代表她就能借此凌驾于众人之上。
“你和我说这些,不怕到了最后我不应你的招揽,反而转头将这些新颖的信息创意倒卖给他人?比如我觉得房家就很感兴趣。”
谢如沫挑眉,“我能说我不怕吗?创意归创意,他们拿去用了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但我敢说,整个大周,最能将它们发挥到极致的人,是我!”说这话时,她整个人流露出来的自信真的是炫目极了。
谢如沫不知道她此刻神采飞扬的一面落入了某人的眼里。
在送了武成帝回宫后,王聿不知怎地又折了回来。先前占着地方看冯鹤昌笑话的人散完后,他很容易就找到一间离谢家粥棚最近的酒楼雅间,他所在的雅间窗户斜对着谢家粥棚。若是谢家的人说话的音量大一点,他侧耳倾听都能听得到他们说话的内容。
他此刻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小脸上飞舞的神采,心绪却飘远了。
俗话说,救命之恩,无以为报,只有以身相许。以前他对这话是嗤之以鼻的,救命之恩固然厚重,但也不值当一个人用一生去赔。如果要和自已不愿意的人共度一生,那样的日子会很压抑吧,又何来快乐可言?行尸走肉般的活着,倒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别人救呢。
但自从十四那一年他得了那怪病,访遍了多少名医都没有办法,经历过漫长的绝望后,谢如沫的施救,赋予了他新生,就如同快旱死的庄稼遇到甘霖,他迫切地想要回报她,以身相许算什么?
如果没有谢如沫的出现,那么他最有可能的结局就是谋划着让王家安然度过皇位接替后,顺便培养个侄子,最终会选择到一个适合修养的地方幽居吧。
在王聿心思浮动的时候,谢如沫和鬼医吕的谈话还在继续。
“医院呢,会分科室,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希望将对应的人才放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既能帮助更多的病人,同一症候的病人多了,也方便他们钻研更精深的医术。就比如,我观你开的方子,似乎在疑难杂症方面更为得心应手。到时医院会有这么个科室,你就到那坐诊。”
鬼医吕想了想,她这样分法挺好的,于患者于大夫都很有利,“不过在医院建成之前,我能不能一直跟着你?”他这话算是同意了谢如沫的提议,会提这么个提议也是他想多学一些东西。
“可以。”她现在每次出行最少都要带好几个人,已经不像在汝阴的时候,仅带阿南或者葛彦明了,加上一个鬼医吕并不扎眼。
谢如沫这番话并不避人,在场收拾的几乎都是谢家人,医馆大夫,那也是谢家一系的,他们此刻在默默地喝着茶水休息着,少主要建医院了?听着不错,规模也大,那么大的医院一定需要很多大夫吧?不知道少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会不会从谢氏医馆里抽调过去?他们有没有机会呢?
相比谢家的一片峥嵘之势,房家就显得颓丧多了。
“去,去请葛如玺。无论她提什么条件,都答应她!唯一的条件就是务必要拿到她手上的全部资料,全部!听到了吗?”回到房家,房宗誉第一时间就吩咐了这事。
冯潜立即吩咐心腹去办这事。
父子二人对坐着相顾无言。
谢家得了谢如沫,简直如虎添翼,再也不复之前默默等死死气沉沉的模样了,早知道在盈盈怀疑谢如沫身份的第一时间,他们就拿出雷霆手段,将她弄死在京城之外。
谁也没想到谢如沫一个小女娃本事那么大,不仅让谢家起死回生复焕生机,自身的医术也那么高超,将房家一干人彻底辗压。
若说他们房家没重视卫盈盈递来的消息,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当时房家已经够重视了,那种强度的手段对付一般人已经是万无一失了,哪里知道由于皇上的插手,让原本十拿九稳之事出了波澜。
而当时为了避嫌,更是为了避免谢如沫没了之后谢家的疯狂报复。房家和汝阴那边并不是时刻保持着联系的,所以并不知道谢如沫在公堂上有如此精彩的表现。如果他们知道这一段,便知道她的医术有多好了,这足以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而不是在她走脱了他们设的局后还觉得,谢如沫就一介女流之身,即使归京,面对他们的布局夹击,也只能无助地哭泣。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零七章吃相难看
当时谢如沫走脱后没引起他们的重视,这才是房家失策的地方。现在不仅煮熟的鸭子飞了,还给房家造成莫大的困扰。
这一刻,房家悔得肠子都青了。
房安哲也来到了大厅,“对了,祖父,我们接到消息,谢家预备在南郊那边建一个大型医馆。”
房宗誉捂着心口,一阵难受。不用说,这又是谢家因为谢如沫下的决策。
“祖父——”
“还有什么,一并说了吧。”看房安哲一脸欲言又止的模样就知道还有事没说。
“谢通去了汝阴,听说要在那里再建一个中药园产地。”
原先谢家就有十二个大型的中药园产地,现在再增一个,就变成十三个了。他们房家虽号称拥有八个中药种植产地,可无论是规模和药材种植的种类上都远远比不上谢家。
“不能再等了,我们要加快那个项目的进度,我们只有在荀晋笔记上所说的西医手术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反过来一举压制谢家!”
“所以葛如玺手上的东西至关重要,咱们一定要拿到,知道吗?”
交待完,他就让人扶他回去休息了。今天他真是心力交瘁。
房家潜心求发展,而冯鹤昌回去之后,吩咐冯潜闭门谢客,冯家开始完全沉静下来了。
入夜了,吩咐人将谢氏医馆的大夫全都安全送回家后,谢羌恒谢如沫祖孙二人,才登上马车回家。
天色很暗,马车慢慢地走着,
“今天发生在谢家粥棚的事,都听说了没?”
“你说是那个樊大娘得了皇上的恩典每月都有粮油可领直到她去世,并且去世也是由皇上出丧葬费的事吗?”
“是啊,多好的事啊,东西多少是其次,最重要的这是皇上的恩典啊。”
“可惜我去的谢家永和坊那边的粥棚,要是去永兴坊就好了。”
“听说皇上还亲自和谢大国手道谢了,说谢谢谢家义诊施药,咱听着这些话心里暖啊,皇上心里还是记挂我们这些百姓的。”
“拜托,人家谢家年年都有义诊的好么?”有人小声嘀咕。
谢府的马车缓缓而过,这些人的话一字不落地进入谢如沫祖孙二人的耳朵里。
“怎么,心里不舒服?”
马车里只有他们祖孙二人,谢如沫放松很多,不必再操心表情管理。
“不舒服有一点。”谢如沫没瞒着,很爽快地承认了。
她的想法有一点点大逆不道,谢羌恒却没说她,他知道她在外会注意的,也就是在他跟前了,才这般无所顾忌。
“祖父,皇上一直都是这样吗?”
谢羌恒不置可否。
“皇上啊,年轻时性子急躁,有点急功近利,年纪渐长登基后稳重很多,人家不是说老小孩老小孩吗?他现在临老了,有些孩子性,也正常吧?”谢老爷子慢悠悠地说道。
谢如沫若有所思,她祖父这话说得很委婉,以她的理解就是,未登期前皇上行事目的性强,很是急功近利,登基后稳重了些,自制力也比早年要强一些,能掩饰自已的目的了,懂得迂回了,吃相没那么难看,现在年老了,自制力比不上年轻的时候,本性又渐渐暴露了。
如果沈东篱也在此的话,他听了谢老爷子的话也会点头赞同的。从岑国师这两年来日渐受重用这一点来看,便可看出端倪。要知道,皇帝年轻时对这些化外方术非常推崇信任,不然不会对无邺大师那番话耿耿于怀多年。
后来受荀晋影响,渐不信,但岑霍在备受冷落的这些年也过得安稳逍遥,也可琢磨出武成帝的态度,他一直没变,只不过是懂得压制和掩饰了而已。
马车前面,谢理就坐在赶车的车夫旁边,听着马车里老少家主在谈论皇上,额头上出了细汗,他能说真不愧是谢家的血脉么,胆子是同样的大。
幸亏现在夜也深了,路上没什么人,加上马车前后的都是谢家的人,都警戒着,不然被第三只耳听去了,那可就麻烦了。
“他要有麻烦了。”
谢羌恒投来感兴趣的眼神。
谢如沫笑而不语。
今天的事看着像是他大获全胜,实则不然。一个秀才之死,却让他的母亲养老有了保障。
这让奋战在东北和西南的将士们怎么想?他们保家卫国,为了大周抛头颅洒热血,多少性命丢在了战场之上,家中的老人妻儿尚且得不到这样一份保障。了不起得一份抚恤金,多少战士死了也就死了,默默无闻的,尸骨无存,令亲人痛彻心扉。
而攀秀才呢?何德何能,撇开他与冯府的恩怨,他是自已跳江自杀的,于国何功,于民何利?凭啥就能得到皇上的恩典?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舆论没人引导恐怕知情的士兵们心里都还会嘀咕,若是有人引导,啧啧,士兵难管了,军队上层要头疼了。
这点不仅是她祖父没想到,恐怕连皇帝自已也没料到吧。他们想不到,并不是他们笨,而是思维被局限了。一直以来,军队的将士都是这样的待遇,从没听说过有不满的。
其实若他不开这个头,或者他应了冯鹤昌的提议,将锅甩回给冯府,这事倒也就结了。他依然能得到樊大娘和周围百姓的爱戴,毕竟他给他的子民做主了嘛。至于攀大娘的不愿意?重要吗?劝劝就好了。
可他偏偏啊,想着利益最大化吧。太贪心了。
不过谢如沫才不想提醒武成帝呢,提高战士们的福利,那不是应该的吗?
这恐怕也是沈东篱喜闻乐见的吧?
想起沈东篱,不免想起她祖父和她说起过沈国公府的一些情况,现在沈国公府当家做主的女主人是继夫人郭盈,郭盈与沈国公乃表兄妹,青梅竹马般长大,后嫁与沈国公为侧室,最终扶正。
原本夫人阎盈出自武勋世家阎家,阎盈是正室。但郭盈生的沈南山竟比沈东篱还大,这其中定然有不可言说之处。
阎盈在沈东篱五岁那年病逝,满一年后,沈国公将郭盈扶正。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零八章异地同心
又两年,阎盈的大嫂也是当时的阎国公世子夫人带着人亲自上门讨要阎盈的嫁妆。
据谢家收集到的隐秘消息,在沈东篱满十五后,他娘的那些嫁妆陆续交回了他手里。
王计然告诉过她,京里有两三家如珍宝阁一般的门店是沈东篱的。王计然做为总管谢家财政收支的计吏,每开一家店,每每布局,都得对心仪之处的周边环境了然于心,他给的数据有谢家暗部势力提供,不会错。
珍宝阁的饰品价格不便宜,观那客人络绎不绝的样子,谢如沫便知沈东篱不缺银子。但她见沈东篱也不下十次了,他穿的衣裳都是好料子,但也没看出有那种日进斗金的样子。
不过她倒听那星少司偶然提过一嘴,说沈东篱手下的将士对他可是忠心耿耿的。如此一来,他手上银钱的去处便有了解释。如果真如她预料的一般,武成帝被逼着提高军队将士们的待遇,沈东篱的压力会不会小一点呢?
而被谢如沫记挂着的沈东篱,手上的匕首一个倒刺,将最后一个人放倒之后,整个人累瘫在地。
现场一片狼藉,横尸遍野,大片的血染红了雪地,力竭后的粗重呼吸声在这片寂静的雪地上清晰可闻。
缓过劲来后,沈东篱一脚踢在来人的屁股上,“你能了啊,带着这么点人就敢来埋伏袭击人家的押粮队,要不是我半道接到消息赶了过来,你们就成了人家嘴里的肉了。”
“哎哟,表弟,轻点,你踢到我伤口了。”阎焰装可怜。
“别跟我套近乎!”沈东篱一个鲤鱼打挺一跃而起,那利落的身手看得阎焰眼热,但他们刚才都力竭了,尚在恢复中,没他那变态的恢复能力。
两队头头在过招,底下还活着的士兵们都不敢吭声,默默地躺尸,默默地相互包扎。
“我这不是得知他们只是一小队先锋吗?人数仅在五十以内,配上陷阱埋伏,还是有拼一拼的实力的。”
“你将你们这一小队人马斥候都当成了以一敌三的好手?”
沈东篱冷笑,将方才扔到一边的包袱捡了起来,从中挑了一些治伤的药撒给那些属下。
里面两瓶量最小,也最为特别的,他想了想,将其中一瓶扔给阎焰,“自已包扎一下!”
沈东篱的目光一落在这包裹着药瓶子的包袱上,目光就忍不住柔和下来。
那天拿包袱的时候,还记得那晚她匆匆出来,似乎是刚沐浴过,发端有些湿,脸蛋红扑扑的。她以为光线昏暗他就瞧不清楚,孰不知他是出了名的视力好,在军中夜行军和夜袭的时候多半是由他来指挥以及带队的。
所以当时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落入他眼中。
正因为他的失神,当时他接过包袱的时候,差点将一包袱的药都给摔了,吓得她扑过来欲拉住,以她当时的冲力,如果没有人接住,那很有可能会受伤。就那么一瞬间他已经分析判断完形势,而他的反应又是何等灵敏,最终这一包袱的药没事,但两人偏偏滚作一团,那是和珍宝阁揽腰而抱不一样的感觉。
不,不能再想了,这个画面这一路来他都已经回味了无数次了。
所以从那会他就知道谢如末给他准备的药还蛮多的。
“表弟,这药用着不错啊。”
沈东篱心说,这是她亲手做的药呢,当然不错了。
药一撒在伤口上,阎焰立即感觉到不同,他闻了一闻,药香令他陶醉不已。他在战场上征战多年,受伤是家常便饭,用过的伤药多如过江之鲫,好的差的,闻一闻就晓得了。
说完,他一把将沈东篱的包袱抢了过来,将剩下的几瓶药全倒自已腰上的挎包上,包袱皮随手一扔,
沈东篱斜睨他,抢东西手脚倒是快!
“这药我拿了啊,反正你应该有渠道能再拿到药的。”
说话间,阎焰还不断瞄着沈东篱手上仅剩一瓶的药,很想将之也收入囊中,但沈东篱白了他一眼,直接将那瓶药塞进怀里。
阎焰讪讪。
“包袱皮给我!”
阎焰见他一把将那包袱皮塞进怀里,很是纳闷,包袱里的药怎地没见他那么重视,一块包袱皮,看着也不像是什么珍贵料子,犯得着这么宝贝吗?
看一旁看着的星少司默默发笑,阎世子是不知道这包袱的来历。包袱里的药都散给属下了,他家将军就剩下那张包袱皮这点念想了,能不宝贝吗?
武成帝回宫,宇文珩亦步亦趋地跟着,二皇子宇文瑞不傻,自然不会先行离去,留下宇文珩独自献殷勤。
“二皇兄,可是有事?”这么没眼色,宇文珩忍不住出声提醒。
“无甚要紧事,就是想在父皇跟前尽尽孝。”就不让你跟父皇单独相处,咋滴啦!
“弟弟有事想单独请教父皇,二皇兄能否行个方便,改日再到父皇跟前尽孝?”
“你说的是什么话,尽孝还能改日吗?况且咱们都是一家子,你有啥话不能当着我的面说的。要是不能,你不会改天再找机会说吗?再说,我给父皇尽孝你还要拦着,是何居心?”
宇文珩真觉得日了狗了,这老二的嘴巴啥时候变得这么能说?谁说他傻的,坑起兄弟来可一点都不傻。
武成帝脑门儿疼,被两个儿子闹的。
“别吵,有什么事老三你就说。”都说到这份上了,他不能将要尽孝的老二赶走。再说,老三将老二赶走,无非是怕他坏事,而他正是要锻炼这些儿子的时候,增加一点难度而已,他们应该尽量克服困难。
宇文珩最后看了他二哥宇文瑞一眼,暗暗磨牙,“父皇,儿臣有一事相询。”
武成帝示意他往下说。
“赵高那小子的亲事至今没着落,舅舅和我说,谢如沫不错,赵家和谢家也算门当户对,赵高是嫡次子,谢如沫和他倒也般配。”赵高是宇文珩的表弟。
宇文瑞在一旁瞪大了眼,还能这样?经过今日之事,谁不知道谢家的重要性,但他们不知父皇心中是怎么想的,也不敢轻举妄动,他倒好,想捷足先登啊!
“你想替赵高保媒?”武成帝眯眼。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零九章帝王心术
宇文珩忙道,“赵氏身体近来尚可,她也很关心赵高的亲事——”言下之意就是若赵高和谢如沫能顺利结亲,于赵氏的身体好转有好处。
宇文珩将话题给转了,“父皇,谢如沫的医术不错,我寻思着要不要请她去给赵氏瞧一瞧?”毕竟谢如沫以后可能是赵家妇,提前让赵氏掌掌眼也不错。
却不想武成帝否了这个提议,“纵观她替人治病的脉案,她似乎并不擅长妇人病,朕会另派擅长此道的御医去一趟王府。”
即使这样,请她来瞧一瞧也不打紧吧?宇文珩猜不透武成帝的心思。
“无事你俩就暂且退下吧,朕累了。”
父皇没表态,保媒一事,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武成帝整个人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任由手边的茶水放凉,也不叫人来续。近来,不仅分封诸皇子之事要提上日程,最重要的是,立太子一事也迫在眉睫。想到几个成年儿子的状况,他是真有点心焦了。怪他年轻的时候一心扑在政事上,一心想干出个大周盛世来,忽略了皇子们的教育,现在亦不会为选太子一事感到头疼。
大皇子宇文寿野心倒有,可太耽于享乐。二皇子宇文瑞,心思纯粹,过于简单,倒像个无心皇位的。三皇子,谋略有,见识也不差,只是总觉得还差那么一点。不过相比之下,还是他比较能胜任太子一位。
如果有了决定,那么有些事情就得安排起来了,再看看,再等等。
宇文珩总觉得他父皇在谢如沫的婚姻一事上态度有异,心思难解,但又琢磨不出来。回府后,他总觉得搞清楚这事很重要,于是召来三皇子府的首席智囊颜科。吩咐完这事,他正打算让人去叫上楼燕南,但想了想又作罢。
外事不决问颜科,内事不明问赵氏,这是他历来的做法。纵然他有意培养楼燕南,那也是想让他走官场的,而非仅仅做个幕僚出谋划策。
“主子,您找我?”
三皇子身后杵着一位叫小德子的小太监,此时还能留在屋里侍候的,都是宇文珩的心腹,小德子就是。彦科进来的第一句话,让小德子忍不住扫了他一眼。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颜先生就改唤三皇子为主子了。这事他琢磨了好久才明白过来,主子在二十多之前,或许听到三皇子这一称呼会愉悦。可主子都三十了,还是皇子,怎么听都觉得是个讽刺。颜先生呢,真是深谙人心,连主子的这点隐秘心理都抓住了,难怪主子与他说话总是和颜悦色的。
如果颜科知道小德子的想法,一定会笑而不语的,不过依他看,这个称呼应该快要改了。
“嗯,颜先生坐。”
他入座后,宇文珩便将他感到困惑的地方提了出来。
随着他的叙述,颜科的脸色是越来越凝重,忍不住出言提了个要求,“主子,你将你和皇上对话这一段从头往下说,不要有遗漏。”
见他这么郑重,宇文珩也忍不住神色凝重,他仔细地回忆他与他父皇的对话细节。
“主子你欲替赵高保媒,皇上对此不置可否,反而问起了三皇子妃的身体状况,你提议让谢如沫给她诊治一番,皇上拒绝了这个提议反而说会让御医来替三皇子妃看病——”颜科口中喃喃,顺着推觉得总差那么一点,但逆着推,
要知道谢如沫的医术是很好的,皇上拒绝,那就是怕她治好了三皇子妃的病或者怕她发现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