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但谢长风不知,人都有劣根性,强迫着强压着他们来听,效果指定不如现在好。
“......咱们礞石医学院虽不像国子监岳麓书院等干的是教书育人的行当,但好歹你们纵然称不上国之栋梁,却也称得上是青年才俊,以后更会成为家中的顶梁之柱。你们父母将你们送来礞石医学院就是出于对我们谢家的信任,我们实不该因自家一时的困局困境而忽视礞石医学院内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所以,今年,我们会在多个方面做出改变,比如学生们从礞石医学院学成之后的出路,比如会丰富现在的课程内容,还会增加两门和医学相关的技艺——”
当谢瑜舟说到这些干货时,学生们一个个都竖起耳朵来听。看来,他们礞石医学院是真的打算大刀阔斧做出改变啊。
“当然,最显而易见并已经有了成果的,是我们利用过年这一段时间,将咱们医学院改造了一翻。其余的地方等十六你们归来之后,用你们的足迹来慢慢发现这些变化吧。”
说到这,谢瑜舟就显得很高兴,“现在,我们说说这座溯源楼。建这座溯源楼的初衷是觉得我们学医的,心中应该有一些信仰,以及有所畏惧。”这新的一学年,我们还会出来一门与之配套的课程,“身怀利器,当慎而重之。”
“......礞石医学院的由来,想必大家都很清楚。这些石像,除了我们谢家的祖先还有一些在杏林界中功劳赫赫的先辈。我们所学的课程里,很多的医学知识都是由这些前辈摸索整理总结而来,甚至里面有很多是他们的经历。对咱们礞石医学院的发展有过贡献的功臣不应被遗忘,应被铭记。”
“这座溯源楼就是一所馆藏,现在只有十来具石像供我们膜拜瞻仰,他们能进入此地的缘由想必你们也清楚了。他们,是我们礞石医学院发展的种子与土壤。但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杰出的杏林先驱者进驻。或许,下一位能进入此处的人,就出自于你们中间。”谢瑜舟说这话时,眼睛从底下的学生一一扫过。
所有人都觉得谢瑜舟是在看他,都产生了一种被重视的感觉。
“我现在以礞石医学院的山长的身份,告诉你们,只要你们这些出自礞石医学院的学生,在杏林上作出突出的功绩,那么他的事迹会被载入礞石医学院的校史院史,更有甚者,他的石像也会有资格有机会出现在溯源楼受后世万名学生的瞻仰与敬慕。只要礞石医学院一日不倒!尔等,尚不努力乎?!”
谢瑜舟此番话一出,许多学生心头一片火热,都觉得这是一个伟大的举措。
“这座溯源楼建得好!”
“是啊。”
都是热血少年郎,若说没有一点志向,那是不可能的。因无缘于科举,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名留史册,基本上是无缘了。
但礞石医学院给他们开了另一道门,学好医术,能进青囊医院,能让家中妻儿老小过上好日子,学到极致做到极致,就能载入院史,自已的石像就能进入溯源楼!这和名留青史也差不离了。
虽然事实是,最终能做到将石像抬入这溯源楼的人万中无一,但他们都觉得有难度是应该的,至少艰难归艰难,但求名之路没被封死不是吗?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七十八章礞石校训
谢瑜舟的讲话完了一会,就有小厮来报,“山长,长林小公子快到了,让人去大门迎一迎。”
“可算到了,走,一起去迎一迎!”谢瑜舟面露欣喜,正好此间事了,接着将长林带来的那两颗泰山巨石种下,他就能松一口气了。
不少人面面相觑,谢长林小公子的到来有什么值得欣喜的吗?但山长都说去迎一迎了,那就跟去看看吧,如果有什么玄机,见面了就应该能揭晓谜底了吧?
反正今天礞石医学院给他们的惊喜太多了,再多一点,好像也并不那么意外就是了。
谢瑜舟刚步出礞石医学院的大门,就见谢长林领着两辆敝开的马车到了。
他忙快步上前,“慢点慢点慢点——”
他爹紧张的样子让谢长林失笑,“爹,你太紧张了,比起大哥刚才运来的先辈们的石像,我带来的两家伙可结实多了。”
众学生伸长了脖子眼睛直往马车上瞅,哟,又是大家伙,其中一个是真大啊,估摸着有一丈长了吧?
上面盖着红布,并打了结,风都吹不开,看不清具体的模样。
随着匠人忙碌,两粒蒙着红绸的大石头被合力搬下,再被一一种下。种的地方就是大门左边那一畦没有整平的地儿上。
学生们交了束脩,又参观了新建的溯源楼,现在都徘徊在医学院大门处。
等到两颗泰山石被种好,红绸尚未揭开,谢长风甚至放了一挂千响的鞭炮。
等最后一炮响完,学生们知道谜底要揭开了,全部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颗泰山石。
“爹,这红绸由你来揭开!”谢长风扬声说道。此时此地,谢家没有别的长辈在场,谢瑜舟身为山长又是此时此处最为年长的谢家长辈,由他来揭开这红布,当仁不让。
谢瑜舟胡乱地点着头,鞭炮味太重,尚未散去,他一张嘴就被呛,压根说不了话。
谢瑜舟走近了体积较小的那颗泰山石。这颗泰山石靠近大门,体积略小个头却略高,谢瑜舟扯着红布的一端,深吸一口气,用力一扯。
随着红绸一落,泰山石上书礞石医学院五个大字进入人们的视线。这几字笔走龙蛇,铁画银勾,磅礴锐金之气扑面而来。
哦,重新弄了个泰山石书写礞石医学院的名字啊。这倒没什么稀奇的,因礞石医学院的大门重修了,原先的挂匾没有了,弄个石碑书上名字太正常了。
人们的视线落在第二颗巨石上,如果说第一颗泰山石铭刻了礞石医学院的名字,那么第二颗这么大的石头,会写着什么呢?
另一块稍矮却足有一丈长的巨石上,随着红绸揭开,只写了三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嗬!一看到这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谢家真是好大的口气。
别人看到这三句话怎么想的,他们不得而知,但就他们而言,只感觉一股豪气从胸中直冲百会穴,个瞬间,浑身从上而下被激得失血麻木。
撇开字好不好另谈,光是这三为句的含义,真的叫人毫气冲天。看过这石碑上的三为句的学生,都浑浑沌沌,如同失了心一样。
江尚寒的手颤抖着抚上那块巨石,眼中情真意切。江尚寒便是当初谢如沫来处理试题泄露学生闹事时将一众学生骂得狗血淋头后,第一个向她鞠躬的少年郎。
抚过那刀刻一般的字,他轻吐出一口浊气,谢家,礞石医学院,好,真是好!
他们刚才在溯源楼里激荡的情绪刚平复不久,又被这‘三为句’给搅了个天翻地覆。是男儿,就不缺敢以天下为已任的壮志。但从来没人敢将之喧之于口,谢家敢,谢家真是敢啊!
这‘三为句’对育孤堂的儿郎们的影响也是直震人心的。
他们打小都没有父母,都吃过饥饿交迫衣不蔽体之苦,后进了谢家育孤堂,略大后,表现佳的人会获得进入礞石医学院的机会。表现不佳或者智力欠缺等等的,会被谢家安排去做一些简单的工作。
他们中有些人还念着寻找亲人,有些则想着报答谢家。谢家是一定要报答的,为谢家而生为谢家而死,似乎也没什么不可以。但除此之外,他们偶尔的时候还是会觉得空虚与迷茫,找不到自已存在的价值。
可这‘三为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知道了这三句话,犹如给他们的人生指了路一般。原来,人生可以不贫瘠。他们的理想可以竖立得大一些,和那些立场泽披一地沐狞一方的朝廷大员一样,为生民立命!
他们也可以效仿谢家,给予生民更多的帮助。
无数学生吐出了胸中的一口热气,缓缓压下心口的激荡,
努力学习,学有所成,为谢家效劳,尽一已之力,将这一份善意传递下去。
谢瑜舟就站在书写着礞石医学院名字的泰山石下,看着学生们的反应,他浑身也是干劲十足,这是他管理礞石医学院十来年了都没有感受过的,原来管好几百名学生,办好医学院,这么有成就感。
要是谢如沫知道他的想法,一定会说,这才哪到哪啊。她后世那些动辄上万几万名学生的学校才叫大,那成就感才叫杠杠的。
他此时压根没管学生们的心绪有没有恢复,径直提醒了一句,“对了,你们交完束脩别忘了拿着条子去领今年的新书啊。”
学生们胡乱地点着头。
“还有,从今年开始,礞石医学院会新增两个科,这两个科比较适合姑娘家学,所以今年礞石医学院开始招收适龄女学生。”
所有学生都木愣愣地看着谢瑜舟,好久好久,他们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
今天这彩蛋一颗接一颗的,他们都麻木了。
赶紧家去,将这一消息告诉家人,这‘三为句’、溯源楼、医学院的新变化,都跑不了,大可以之后再细细思索。
无数的学生领了新书后匆匆往家里赶。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七十九章为天下知
这三为句由礞石医学院的学生传开,引得无数青年才俊前来参观,其中不管国子监与岳麓书院等在大周中数一数二的大书院的读书人。
看到这一现象,礞石医学院的学生们在为发下如此宏愿的礞石医学院骄傲的同时,深感自已肩上责任重大,也为自已能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感荣幸。
任何人任何物件,都不可能惹得人人喜爱。礞石医学院门前立的这两颗泰山石也是如此,这不,一位京中的纨绔子弟是丝毫没有什么震动与感受的,他注意到了那颗大泰山石的异常之处,忍不住吐槽,“这谁提的字啊,字是不错。但一块巨石上,尾巴那里还有四分之一的位置,这估算的水平也太次了吧?”
旁边的人闻言瞥了他一眼,草包,这三为句的含义不琢磨不参悟,只关心这些细枝末节,简直污辱了此地灵人杰之处。
嘲笑的人哪里知道,这块石头上写的是四为句,还有一句,为万世开太平,太过逾越了。没被写上去,但谢老爷子却给它留了位置。谢如沫当初看到时,便知他心意,他是想着有一天,能将最后这句话写上去的吧?
其实这三为句谢如沫写出来的时候,还特意查过这大周有没有出现过四为句,她觉得按照荀晋的为人,四为句这么震动人心的话,早就应该把这几句话给用了才是。但一查,四为句没有出现过,荀晋确实没有用到这几句话。这让谢如沫百思不及其解,她哪知道荀晋经历了多么波澜诡谲的人生,在他办教育前,压根没机会喧之于口,可惜他至死都没机会主持教育这一块。
这些少年郎最初是冲着‘三为句’而来,但来了后,发现真的不虚此行。在此,他们不仅见到了‘三为句’的最初版本,还因礞石医学院的开放,得以入院参观了这所国内数一数二的医学院。
但给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医学院改造了的部分。大门、大门左边的两颗泰山石、还有溯源楼。
现在的礞石医学院,门面做得真是气派。大门宽度三丈有余,建的时候以大理石为主,设计简单持重,配以祥云雕花,古朴庄重之气扑面而来。
最惹眼的就是大门的左边立了两块大石头,古以左为尊,光看这大石立的方位便知其不简单。它们的一端被深深种入地下,露出地面的部分有种坚如磐石不可撼动之感。
源源楼也是不错,很有新意与价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此等注定席卷天下的圣人言,此时被此三为句夹裹的何止是学生少年郎?
竹舍之外,一曲琴音抚过,三五好友对坐品茗。
“可惜,这三为句,用作国子监公学的校训该多好啊,浪费了,谢家真是太浪费了!”说出这话的乃国子监祭酒蔡国友,不难听得其语气中的深深扼腕。
“国友兄,谢家这三为句说到底是有些逾越的,你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是他们一介小老百姓能说的话吗?”粟浩成身为御史,说这话的时候,眼睛还骨碌碌地转,一看就是意有所指。
啪!蔡国友一言打散他的念头“你给我消停点。谢家圣眷正渥,你这一参别参不到谢家,反倒将自已头上的顶戴花翎给弄丢了。”为那三为句参谢家一本?他可丢不起这脸!
况且这三为句都刻在礞石医学院的院门边了,用都用了,他再弄到国子监来,他们整个国子监公学都丢不起这个脸。
不过粟浩成的话也不算错,这三为句的念力太重了,礞石医学院未必承受得起、担当得起!他不由得看向居正位的陆公。
陆渊未语,似乎他们的争吵并不能影响他分毫。不过这也是事实,对于他们的言语,他只分了些许精神来听,更多的心神是放在自已的思绪上。身为文学大儒,总觉得这三为句有未尽之意,似乎到了第三句便戛然而止,有种不尽其味之感。提纲挈领、起承转合......应该还差一句立意高轩的汇总,会是什么呢?
如果谢如沫在此,一定会深感惊讶与钦佩,此三为句已经足够让人惊艳了,陆渊陆大人竟然还能留意并有感于被他们隐藏起来的一句,不得不说不愧是文坛大师。
“你们眼光看长远一些,为几句话就失了分寸,未免让人贻笑大方。”陆渊淡然说道。
蔡国友和粟浩成对视一眼,这能一样吗?相比于利,他们这些为官者更在乎的是名。
先前谢家的动静也挺大的,先是在东郊建设大型医院,接着改革谢家药厂,乃至新年伊始他们谢家一系的薪资福利改革,甚至后面又是让附属家臣入股汝阴的药材种植园项目,侧目是有,但不足以让他们重视。
但这回不一样,说句很功利的话,谁得了这三句,运作得好,升棺发财唾手可得,不想要这些,再不济也能捞一个‘名’!所以蔡国友才会说谢家暴殄天物。
看吧,陆公让他们不生事,那他们就等着看好了,他有预感,指定有人憋不住要使坏!
天下人都被礞石医学院的校训三为句吸引住了目光,但有人却注意到了礞石医学院大改之后别的地方。
白桦作为同行的白鹿医学院的山长,注意力更多的是集中在溯源楼和他们新出的书本——医德修心学,以及新举措——招收女学生这些举措上。
因为他知道,礞石医学院的门面(含大门和校训之类的)做得太好了,特别是校训三为句的加成,让礞石医学院的山门迄今已成为一个无法超越的存在了。如果在门面上下功夫,未免示人以弱并有东施效颦之嫌。
他用了一些手段,弄来了礞石医学院补充发下给学生们的新书,当看到某些内容时,把他给气坏了。而且还越看越气,最后实在忍不住了,直接找到白檀香跟前告状。
白檀香想到谢家近来这一出接一出的动作,也有点头疼。索性带着白桦去见一下自家祖父。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八十章无耻谢家
其实不消他们说,谢家近来动作很大,影响也很大,白若仙怎可能没注意?
他将手中的鱼食投喂给湖中的鱼儿,脑中想的却是,看来,谢家是下了死力来整顿礞石医学院了。
谢家近来的几项措施下来,利有了。现在谢家、礞石医学院还开启了‘名’这一条路,这下礞石医学院内的学生们应该都被刺激到了吧?
这一招真是高啊,一来抬高了谢家的形象,二人增加了谢家对礞石医学院的影响力和掌控力......白若仙一眼看出了谢家这一招使出来后,获得的几方面的好处。
但,过犹不及。他以为礞石医学院大门处巨石上的‘三为句’就是个败笔!是谢家用力过猛的表现。
他哪里知道谢如沫这是故意为之呢。
武成帝的目的他们已悉数猜测到,在没达到目的前,或者在没有确定谢家是真的给不了他想要的东西之前,武成帝对谢家都会持容忍的态度。
所以不管他们谢家在这段时间闹腾与不闹腾,到了某个时间点,结果都一样。留给谢家的时间不多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趁机扩大影响增强实力?这便是她在礞石医学院一事上如此用力表现的原因。
“东主啊,这谢家太无耻了。您看看他们新出的这本书,除了谢家那些祖宗,这谢家将民间的优秀大夫也当成是他们礞石医学院培养出来的骄傲了。”
白桦是白鹿医学院的山长,近年来,不管是从生源还是从培养出来的医学生而言,有直追礞石医学院甚至超过之势,他心中不无自得。本来嘛,大家各自经营,互不干扰,和平相处多好啊,大家都没那么多花花肠子。现在礞石医学院回过神来发招了,有些招楼在他看来贱贱的,实在是让人生气。
说完后,还忍不住跺了跺脚,“真是气煞人也!”
白若仙慢斯条理地问他,“大周有哪条律法规定,礞石医学院的教材里不能用民间的优秀大夫作例子?”
白桦一时语塞,貌似还真没有。
留着二人苦着脸作思索状,白若仙煞有介事地翻开白桦带来的医德修心学一书,看得津津有味,末了,还点头说这书编得真心不错。
白桦那个愁哇,忍不住扯了一根头,“今年的生源怕是被谢家拔去头筹了。”
白檀香苦笑,今年看来情况确实如此。
“生源有得是,不要老盯着人家碗里的东西。”白若仙倒是看得开,起起伏伏他这一生经历得太多了。
“难道说,只有谢家要死不活的,咱们白鹿医学院才有一争之力?”
“当然不是。”
白桦最终得了一个指示,先专心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现在既然礞石医学院大改,那么他们白鹿医学院也应取长补短,作出一些相应的改变,比如丰富课程内容等等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方面。具体的,让他等候通知。
白桦走后,白檀香忍不住说,“.....难道谢家这是准备全面开花的节奏?啥都想面面俱到,恐怕这步子太大了吧,不怕扯着蛋吗?”
“你先别管人家会不会扯着蛋,你就看,谢家的这一系列决策举措是否有明显错漏之处?会否造成执行困难?”
白若仙是个善于思考的人,不然白家也不能只经过三四代人的努力,在这一代就与历经八代经营的谢家持平,在杏林的位置相当,即使有差,也只差了半个身位。
白檀香认真思索了一番,“不会。可祖父,谢家一这系列的举措涌现了无数新的东西,不觉怪异吗?这些变化是谢如沫回归谢家后才出现的,难道她真的如此聪慧吗?”
一个人怎么能如此全才呢?她在医术上遥遥领先于同龄人就算了,在经营上还有如此出众的天赋,实在让人嫉妒不起来。
心中会产生嫉妒,那是因为自已离被嫉妒的人不远,还在同一阶层。因为水平相差太远了,嫉妒不起来,就只剩下敬仰与佩服了。
白檀香不由得感叹一句,“真是乱拳打死老师傅。”这谢家一套接一套的,真的让人眼花缭乱。
白若仙并不这么认为,“非乱拳也,她行事很有章法的。”
“可是她的章法让人看不懂啊。”白檀香挫败。
“她深知人心,行事紧扣人性。你细细观察便知,她行事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白老爷子说对了,她就是秉承着双赢的理念来做这些决定的,她愿意并不吝于共享利益。
白檀香张大了嘴,“她真的只有十六岁吗?真的是从乡下长大的吗?”都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为何她如此优秀?
如果在乡下长大是这个样子的话,他也——不,他是来不及了,但他可以将他未来的儿子扔到乡下去,他不贪心,他儿子只要学到谢如沫的一半就足够了。
替他儿子默哀。
想起之前他认为谢如沫过而不及的作法,不忍孙子受打击,给了他一句肯定,“你很好,谢如沫有她的优点,但你也有你的好处,且放长远来看吧,很不必争一朝夕。”
到了他们现在的规模,稳扎稳打,比快干猛上要好。谢家发力太快了,有时快得都让他有种心惊肉跳之感。
白檀香眨了眨眼,他祖父这是担忧他想不开吗?
突然,白若仙转了话题,“之前你说想和谢家联姻的事进展如何了?”
嗯?祖父主动关心起他与谢家旁系这门亲事,是不是说谢家近来的表现又让他更看重了呢?白檀香一边想一边说道,“我娘已经和谢二姑娘的长辈接触过了,对方说要考虑考虑,但我娘说不出意外的话,应该能成。”
白若仙点了点头,没再多说。有时态度表达了即可,多说反而让人多想。
皇宫,英武殿
‘三为句’树大招风,蔡国友蔡祭酒的预料成真。
有大臣在英武殿伴驾之时,玩笑地和武成帝说道,“听说如今谢大国手的字大有长进,今年礞石医学院大改造,门前那两粒大石头上医学院院名的题字以及校训的题字,都是由他写的,端得是笔走游龙,大气磅礴。”这是捧杀啊捧杀。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八十一章搅动局势
有人开了头,自然就有人接话,和国医府交好的便略加称赞,有道是爱他就别提他,真心为国医府好的人这样的态度是正常的。
和国医府不好的,言语间难免夹带一些私货了,“谢大国手的字纵然不错,焉能比得上圣上的金笔题字?......换一换,这价值和意义就能提升好几个档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