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此官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谢大国手不敬圣上、刚愎自用、追名逐利。
可他哪知道谢老爷子压根就不想要武成帝的御笔题字,这医学院的名字和校训如果让武成帝来写的话,他去求一求,武成帝是不会拒绝,但他会呕死,恐怕还会令医学院内溯源楼里的祖先们羞愤欲再死一死。
武成帝心中略有异样,诚然,他不是一个吝啬墨宝之人,谢羌恒一力包揽了这些,是不稀罕他的字吗?
“皇上,臣参谢羌恒一个逾越之罪,此三为句,乃向天下人邀买人心,与示恩无异。”有大臣说得更直白了。
这话就重了。
此时睿王宇文珩也在,礞石医学院所发生的一切他均已得知,谢如沫展露的才能让宇文珩越看越欣喜,越发觉得她可堪配为妃。他已完全将国医府当成了自己未来的岳家来看了,钱袋子,名利子,啥都齐呼了,自然不允许它被人暗下黑手。趁人不备,他朝某个大臣使了个眼色。
“皇上素来知道谢大国手是一个极不愿意给人添麻烦的人。而且他老人家一向醉心医学,恐怕他自己都没料到无意中写出的‘三为句’竟会在读书人中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吧。”王直帮忙打了个圆场。
武成帝想想,王直的话不无道理,谢羌恒一直就是这样的性子。况且这‘三为句’也是号召学生向上向善,让学生增强责任感,真没他说得邀买人心那么严重。于是他笑笑,想起朝中让人烦心的几件大事,终不愿在此等小事之上多费心神。
房府
老家主的私人药房里,老家主失手打坏了一只药盅,下人将碎片清扫干净,然后小心地退了下去。
门一关上,房宗誉便忍不住口出恶言,“话说得挺大,也不怕闪了舌头!”他眼中难掩妒意。
房淮术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此刻看他父亲气得不轻的模样,他可不好在言语上再添油加醋地撩拨,而是说起了别的,“父亲,理他们做什么。皇上已经肯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只要我们拿出成果,谢家又如何,还不是会被我们踩在脚下!”
房宗誉深吸了口气,“你说得对,谢家再怎么蹦跶,也不过是秋后的蚱蜢。”他敲了敲桌子,整个人已经恢复了冷静,“谢如沫出京去了汝阴,你让人密切留意一下那边的动静。”
房淮术有些为难,他们房家的实力本来就比谢家差,比如开辟药材种植园一事,他们几乎都是跟在谢家屁股后面捡漏的。因为谢家每每开辟新的‘战场’,都是谢家核心层拟定了详细的计划后,接着派遣人员前往目的地,迅速地搭建构架,实施各项措施。
房家却是不敢这么做的,因为房家根基浅,在各地不如谢家吃得开是一点,再者就是他们房家若要在一个新的地方,谢家没涉足之地,开辟药材种植园之类的话,是既要人又要钱还要有大量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房家试过,但弄起来磕磕绊绊的,最后当然没弄起来。弄了这么一次,他们才发现,这样搞的话,投入太大了。还不如搭乘谢家的顺风车,既能节省成本,又安全,还稳赚不赔。
当然,谢家并不是每一次开辟新‘战场’都能经略成功,也有赔的。但他们就是敢做,而且赔了之后并不是说就撒手不管了。如果是这样做项目的心态,那么是多少肉都不够割的。这里丢一块,那里丢一块,再大的家财都不够赔。失败后,他们会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然后努力寻找新的路子,并积极地作出改变和调整。
这样积极的做事,总能让他们扭亏为盈。谢家的核心决策层里,有种百折不挠的坚毅。他一向最佩服这一点,他们似乎很少为失败所困扰。
房淮术不知道,其实这和谢家家训有关。在谢家历代家主里,都差不多有这样坚毅的性子。只要病人还有一口气在,那他们就尽量去救,这个方子不行,那就调整,调整不行,那就换!真的抢救不了了,才放弃,但他们还会将经验总结出来,以便下次做得更好。
这些念头纷杂,但总的来说不过是眨眨眼的事。话说回来,对于他爹要求密切留意谢如沫的动静,他是真的为难。现在谢家刚刚经略汝阴,他们一惯是跟在他们后头的,哪有什么现在的势力在汝阴啊。
“儿子尽量。”
而且正如白桦忧虑白鹿书院今年的招生一样,房淮术也忧心,三大国手下各有一个医学院,本来房家就处于垫底的存在,之前谢家嫡系接连出事,谢家无暇他顾,才让他们房家在白谢家两的夹缝中得以生存。
如今这招数一使出来,真让人叫苦不已。怪只怪房家根基太浅,才经营了不过三代人。
一听这句,房宗誉就想发火,但一想到房家历来跟在谢家屁股后面跑的习惯,也知道自己方才的要求有些强人所难了。
“尽量去做吧,总不能她出了京后对人家的举动两眼一抹黑。”接着,他实在不想继续这个心寒的话题了,便转了个话题,”“基地里的‘小老鼠’们还够用吗?”
“爹,你放心,我们一直都有储备‘小老鼠’。”
“那边的供应一定不能断,而且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我可不想有朝一日泄露了,房家的名声被抹黑。”房宗誉再三强调,“一旦泄露,一定要掐断线索,明白吗,房家不能被连累!”
“爹,你就放心吧,这些‘小老鼠’都是注定要消失的,而且我们是通过中间人来做这事的,即使有万一也牵连不到我们。”
“那就好,基地那边抓紧一点,尽快出结果!”不然他们房家就要被谢家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八十二章双方汇合
国医府
大房负责的礞石医学院今年刚开年就取了个开门红的成绩,谢洪涛很高兴,特意跑到正房见了谢老爷子。
年前学生闹事那会,自家老四事后和他提了一嘴说想辞去山长的职务一事,他当时不甚同意,但也知道四子在教学管事一事上才干平庸,不堪重任。这些年呢,亏得礞石医学院底子深厚才没因为他的放任自流而迅速衰落。
若搁以前,他任山长之职,礞医学院医的成绩平平过也就算了。但倒女如沫归来之后,看他们祖孙俩的劲头,明显是想大干一番的,这样的话,老四占着礞石医学院的山长之位又不作为,就不大合适了。
后来知道侄女如沫给出了一些主意,他就对四子说先将她交待下来的事情完成了再看。现在依他看啊,老四经了大改造一事,让他尝到了甜头,算是勾起了他对管理礞石医学院的兴趣和雄心。如今整个人荣光焕发,神采奕奕的,他相信他能干好山长这职务。
“......听说十二那天场面可大了。可惜如沫侄女去了汝阴,她出了那么多主意改造礞石医学院,应该到场检验成果,共襄盛举,荣耀加身的。”
谢老爷子说道,“不急,这样的盛事谢家以后少不了的。这些荣誉归瑜舟也好,他在礞石医学院这十来年没少费心,辛苦他了。”虽然他这些年的不作为让谢老爷子挺嫌弃的,但嫡系这些年对礞石医学院也不上心是不争的事实,这样的情况如何去要求别人呢。
谢洪涛满面红光,这是对四儿的肯定了。他嘴上不承认,但内心对于嫡系的肯定还是很看重的。
“这次礞石医学院大改造,瑜舟父子几人也就跑跑腿,功劳的大头还是该侄女的。”谢洪涛最后别别扭扭地说道,谢老爷子对他儿孙的肯定,让他高兴之余又不忍昧下属于谢如沫的那份功劳。
这性子也足够让谢老爷子无语的了,
你很不必纠缠于一时的公平与否,也不必感到亏欠,别忘了咱们都姓谢,
你也不必在瑜舟跟前狠提这些事,如沫让他去做,就是想将他的信心给建立起来,你一再提起岂不是否定和打击他?而且这些赞誉也是他应得的,主意再好,执行跟不上也是白搭。
闻言,谢洪涛真是欢喜和羞愧参半,欢喜的是正房的态度,羞愧的是之前的作为。
一艘从南返北的船上,有人温了一壶黄酒对月小酌。
江上的星辰如银河倒挂,星光闪烁。那人看着天边那颗越来越亮的星,摇头晃脑地长叹了一句,“乱世出英杰,破军星聚势,三为句搅动天下大势啊——啊——啊——”
谢如沫不知道,她弄出来的‘三为句’引得天下读书人尽折腰,也让天下许许多多的人通过礞石医学院知道了谢家知道了国医府。
不可否认,天下之大,真有那种能做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一般公心在怀可昭日月之人才。
许多有识之士因为这‘三为句’或明或暗投奔谢家。有时候人就是这么可爱的生物,比起别人,他们更相信和认可喊出这一口号制定这一校训的谢家会是‘三为句’的先驱执行者,也更愿意追随。
可以说,谢家此番竟然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或明或暗地网罗了不少人才,这真是谢如沫始料不及的。
此种情况,又以谢瑜舟的感受最为深刻,自打那天之后,他是每每出行在外,就会被人拦下,或者自荐,或者荐人,让他烦恼极了。
远在南方的谢如沫是无法得知她四堂叔那甜蜜的烦恼了。他们一行人此刻被阎焰领着进了猴沟山。深山路小,他们早已弃了马车,一些必须品都由部分护卫挑着背着。
“阎公子,还有多久到啊?”谢明问。
他们已经在这深山老林中走了半日了,他一个大男人尚且两股打颤,少主一个姑娘家怕是更受不了吧。而且他眼底有一丝异样,他是去过军营的,以前护送药材的时候去过,他们将军是被打发到多远的山旯旮啊。
阎焰抬眼远眺,估摸着去路,嘴上应道,“快了快了。”其实不止谢明担心谢如沫受不了,阎焰一样担心,并且暗中想好了对策。但一路走来,他发现谢如沫比一般姑娘抗打耐摔多了。
听着他们的一问一答,谢如沫没说话,也不想开口,太累了,有那力气开口倒不如省省多走两步。
丁香见机,给她倒了一杯水。
谢如沫接过,咕噜噜地喝地喝完。
猴沟山的临时驻地
军帐外,巡逻队刚过,帐外的士兵目光炯炯地盯着前方。
“......,据可靠消息,赵老夫人听到老道士‘府中近期将有贵人陨落’那话后当即去见了睿王妃。回来的时候更是一脸轻快,想来咱们的目的是达成了。”讨论完军事,星少司说起了他们在京中的安排。
很简单的一件事,为了取信于赵娴,同时也为了不暴露,弄得弯弯绕绕的,也是累,但星少司也知道,这些又是必须的。
“为此,我们用了放在赵府的两个暗子。”为了穿针引线,也不容易。
沈东篱手背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这两人缓缓安排出赵府吧。”
只是做了一点点小事,“也不一定就暴露了。”怎么就安排出府了呢?星少司忙说。
“培养两个人不容易,不能折在里面。”
就是不容易才不能就这么简单就废了啊。
“你也知道为了放两枚暗子在赵府不容易啊,他们的价值还没完全发挥出来,只稍稍动了动,就将他们拔出来,也太过小心了。”
“不要心存侥幸,他们的任务已完成,保住性命要紧。价值用尽,就不容易全身而退了。他们出来也有别的用处,目光不要只局限于一处。”沈东篱坚持自已的决定,“别低估了对手的脑子,或许在事情刚发生时,各种冲击让他们考虑得不够周详,但等他们回过神来,将计就计,到时麻烦的是我们。”
“好吧。”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八十三章好久不见
就在星少司无奈妥协之时,有人来报,“将军,阎小将军他们回来了。”
沈东篱站了起来,“到哪了?”他算了算时间,确实是这两天就该到了。
“刚进入猴沟山——”这两天他们巡逻队被交待了,阎小将军最近会回来,让他们一见到人就先将消息往上禀报。
属下话刚说完,他跟前就没人了。跑得这样快?属下一愣一愣的。
星少司拍拍他的肩膀,“习惯就好。”
谢如沫一行在林子里喝口水略作休整。
“谁?”阎焰低喝,身体转了一圈,目光警觉地盯着那些可藏人的地方。
谢明等人也迅速护在谢如沫跟前。这荒郊野岭还是大冬天,不会有山贼横行吧?进山之前他就有这担忧,偏偏阎焰告诉自已不要过于杞人忧天,大冬天的山贼也要猫冬好不好。还说即使有,也被他表弟领着人为了给士兵们增加实战经验练手扫荡光了。
谢明一边在心中暗骂阎焰这个不靠谱的,一边防卫着。
“是我。”
虚惊一场,见是沈东篱带人来迎他们,谢家这边的人便松开了戒备。
“你——们来了。”沈东篱本想对谢如沫说你来了,后来看到其他人,硬生生地加了个们字。
别人听不出来,阎焰听起来了,内心又鄙视了他表弟一番。
谢如沫也在心中偷偷松了口气,以前看电视看小说,不愿意情节太平淡,恨不得处处有惊险才好,轮到自已时,就只愿意什么事都顺顺利利的了。
“沈将军,别来无恙。”
在她说出这句话前,他已经将她迅速地打量了一遍,见她安然无恙全须全尾地站在他跟前,他心头提着的一根神经总算放松了下来。
“咱们先别着急叙旧,大家都累了,先回营地吧。”阎焰提议,这话由他来说也恰当。
沈东篱来迎他们时带了些手下,那些人将谢家护卫的行李接过去了一部分。
沈东篱出现了,这领路的人就换了,沈东篱顺势站在谢如沫旁边,领着她往前面走。
“还未向你道喜。”
“喜从何来?”谢如沫疑惑地侧头看向他。
她眼中的疑惑,他正好看懂,于是轻声解释,“听说安宫牛黄丸被封为国药,而你则被皇上御封为济善乡君。”
“瞧我,原来是这个啊。”谢如沫失笑,“谢谢。”
很奇怪的,沈东篱竟然能感觉到她对武成帝封赏的不以为意。
而阎焰呢,只觉得谢如沫太平静了,不管是谁得了那么大的封赏,在人前难免都会有些自得的吧,但她是真的没有。
“楼月国国君还好吧?”她此次专为此事而来,自然得关心一下目前病人的情况。如果已经驾崩的话,她这趟就白跑了。
“放心,他暂时还死不了。”
看到沈东篱四处张望,以防隔墙有耳的谨慎样子,谢如沫反思了一下,貌似自已太过随意了?
阎焰说驻地不远果然是没多远,跟着他七拐八弯走了约两刻多钟就到了。
谢如沫不知道沈东篱为防植物划伤她,带他们走的路是很好走的路了,要是走小路,会更快一些到。
这地方一看就是临时驻地,简陋得一副随时拔营而走的样子。
“你们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了,我让人领你们过去吧。”沈东篱一招手,就有两名士兵上来,领着他们去临时住处。
洗漱罢,谢如沫带着个丫环就来主帐找沈东篱,她深知楼月国国君的病,如果真如她所猜测的一般是疟疾的话,那就是撑不了多久的。
她会那么快来见他,沈东篱并不意外。
此时帐内只有他们四人,她和沈东篱,星少司,阎焰,其余心腹都退到帐外去了。
对于阎焰的在场,沈东篱没反对,谢如沫也没说什么,因为如果能谈成协议签下来,之后的矿石交接,沈东篱肯定是委托心腹的,这事不可能一对一,而且他们之间的交易,阎焰知道的不少,再避开他没那个必要。
谢如沫没怎么注意这些细节,整个心神都放在即将要说的事情上,她琢磨好说辞之后就对沈东篱说道,“在去见楼月国国王之前,咱们谈谈。”
“好。”沈东篱看着她,眸光柔得可以滴出水来,“你想谈什么都可以。”
可谢如沫低着头,兀自想着自已的说辞,“如果你们决定开采白石山,那么出来的矿石,我要三成。”
“好,我答应你。”
这么爽快?不讨价还价一下吗?谢如沫抬头疑惑看向他。而且他也不疑惑他们谢家一个医药世家,要这些矿石的用处吗?
沈东篱眼中的宠溺一闪而逝,你想要的东西,我从来都不会拒绝。只要你要,只要我有。这些话尚不能说出口,怕将人吓着,沈东篱不无遗憾地想道。
阎焰在一旁,听了沈东篱的话,先是嘴角抽搐,接着便是觉得辣眼睛。费了那么老大的劲,算计这算计那的,扒拉来一点利益,谢如沫一说要,他二话不说就说给。阎焰颇有一种自家养了个败家爷们的觉悟,他真想仰天长叹啊。
“那咱们订个契约吧?”谢如沫试探地道。
“好。”
三成,除去开采的成本,她至少拿走了小一半的利润,而且这还是在开采难度系数一般的情况下,如果难度系数再大一点,这三成所占的利润比例就会上浮。这样的条件他还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她无意中的抬眸,瞥见了他眼中的笑意与宠溺,不知怎的,叫人好害羞啊,不敢再直视那双如星辰的眸子。迟钝如她,也能感受到来自沈东篱的善意与讨好。
“楼月国国王的病怎么样了?这么多天了,一定很严重了吧?”谢如沫有些慌地问了一个问题,
“别担心,还死不了。楼月国这个国家有些特别,盛传巫蛊之术。他们用了秘术,所以他的性命暂时无忧。”
谢如沫一愣,还有这种操作?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如果再找不到治疗的办法,也是撑不了多久的。等秘术的时效性一过,也是呜呼一命的结果。”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八十四章京中各阶层
三为句这种高大上的东西,除了读书人当官者会关心之外,普通老百姓更关心的是礞石医学院招生女学生一事。
此事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其热度敢与今年的惠民政策不相上下。毕竟这惠民政策是针对春耕的多,并不是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田地的。但却是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姑娘的。
就如现在的城东头一户老鞋匠家,和千千万万的京城百姓一样,正在讨论着礞石医学院招收女学生一事。
“姑娘家从事医疗行当,妥当吗?”樊鞋匠迟疑地问出这话。
“姑娘家从事医疗行当有啥不妥的,人谢少主还是一介姑娘家,不照样给人看病?想求她看病的人能从城东排到城西,你咋不说不妥当。”他的继室林氏给他呛了回来,主要是这事已经说两天了,樊鞋匠还是迟疑拿不出一个准许来,就别怪她没给好脸色看。
“这姑娘和姑娘能一样吗。”樊鞋匠悻悻地道。
“反正我不管,闺女我是一定要送去礞石医学院学技艺的,就学那个推拿,对!就这个。”比起侍候病人的护理,林氏就觉得推拿不错。
樊鞋匠没说话,自从自家婆娘得知礞石医学院新开了两门学科,并且这两门学科还招女学生后,就一门心思想将女儿送去。
可是在礞石医学院学三年,虽然谢家减免了好些费用,但三年下来,也得不老少银子。而且如果女儿真去学了的话,手上每日贴补家用的针线活计肯定得放下,这又是一笔损失。这笔钱都能给女儿准备一份厚厚的嫁妆了。
要是后妻知道他这想法,肯定要挠他,说他钻钱眼里去了。
但这妻子是他后头娶的,前面妻子生的都是小子,他俩只得了一个女儿,他要是不允的话,怕是会伤了妻女的心啊。难办,太难办了。这谢家没事给医学院招什么女学生嘛。
“姐夫,您是在发愁束修的事么?”小涩李匆匆赶来,就看到二人之间的争执。
看着小涩李,攀鞋匠气哼哼的,就是他把礞石医学院要招女学生的事颠颠儿来告诉自已家,不然他也遇不上这么头疼的事。
“他舅来了你哼啥?孩他舅,你别理他,整个掉钱眼里去了,反正我是砸锅卖铁都要送兰儿去学这推拿的,以前没机会不说,现在有机会了也不懂抓住,真受不了他那死脑筋。”
樊鞋匠瞅了她一眼,这婆娘见风使舵的本事就是快,小涩李又不是她正经的娘家兄弟,是他前头死去那位的弟弟,她叫得那么亲热干啥。
小涩李苦笑,他这是为谁张罗为谁忙啊。不过他倒没忘了自已此次前来的目的。
“姐夫你别愁了,我这次来呢,其实是刚得了个好消息,就是关于这女学生束修的。”
“是啥好消息?”几乎小涩李一露出话头,林氏就追问了。
“是这样的,据来自谢家内部的可靠消息,新招的女学生学费减半,但这些女学生三年学成之后须在谢家医院或者医馆里替谢家工作三年,期间欠谢家的束修会在每月薪资里扣除一小部分用以偿还。”
谢家不差这点银子。为什么是减半而非全免呢,这就涉及到资本沉没了,如果全免的话,有些人家让她们半道回家嫁人可怎么办?那谢家岂非得不偿失?
樊老鞋匠一听,喜出望外,给谢家工作三年?听着还有银子可拿,只不过拿得少一些罢了。这哪是什么强人所难的要求啊。一学成出来就有工作,这么好的美事上哪找去。
林氏也很高兴,忙问,“他舅,这消息可是真的?可我昨儿特意进城了,没听说呀。”
“你知道什么,小李子和谢府管事交情好着呢,想必是他透露的。”
小涩李淡笑不语,也没否认。他之前利用了紫衣独头蒜搭上了谢淮这条线,几乎是一得到消息,他就上门了。倒不是对便宜外甥女多上心,而是这便宜外甥女是他姐夫继室的心头宝。他姐夫这继室吧,除了喜欢挑剔人,别的都还凑和。他寻思着帮着把便宜外甥女安排好了,他姐夫这继室能念着点情份,别撺使着他姐夫找他几个外甥的麻烦,安安生生地把日子过好就成。
1...139140141142143...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