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闻言,沈东篱吃了一惊,征南军的作战计划他略知一二,正如他先前考虑的,大军并没打算将战役 拖至冬天。可如今大帅却让他私下准备将士们过冬要用的药草,这其中的信息量有点大。他不着痕迹地 将大帐扫了一遍,发现帐内就他们三人,大帅是将他当成了心腹了啊。
宇文大将军从军近二十年,常年驻守国界边关,为大周国四处征战,实乃他心中敬仰的大英雄。加上 此次任务干系着万千战士的性命,他义不容辞!
于是他强忍心中的激动朝宇文白及郑重地行了个军礼,“大将军,您交给末将的任务,末将誓死完成 !”
宇文白及将他扶了起来,拍拍他的肩头,“吾与军中二十万将士在此等候佳音。”
沈东篱领了命令,便立即回营帐略作收拾,准备出发。
沈笠忙前忙后地收拾着。
此时星少司摇晃着羽扇慢悠悠地走了进来。
沈笠看他一幅羽扇纶巾的样子,不耐地翻了个白眼,“神棍,你有什么事就赶紧说,我们这边还有 急事呢。”
星少司自顾自地摇着扇子,“急什么,你们不就是往北走一趟吗?又没过大河,花不了多少时间。 ”
沈笠都不想理会他了,马歇人不歇地走,他们都得花上小半个月,军情紧急,可耽误不得。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真是粗鲁。”星少司将扇子一收,“但本军师大人大量,不怀你计较。我进来呢只为叮嘱你们两 句,你们此行别贪图省事走水路,汝阴之西有贵人。”说完,他便摇晃着扇子走开了。
沈笠虽早已习惯他的神神叨叨,可还是觉得麻烦。若按他所说不走水路,那便弃了由鄱阳进入汝阴 这条路,走别的路肯定会多花时间的。而营里现在最缺的就是药,救命药晚一点点都有可能有将士因此 而失去战斗力。一想到星少司给他们出了个两难的题,让主子伤神,沈笠就气,忍不住气鼓鼓地瞪着他 远去的背影。再看一眼明显陷入沉思的主子,沈笠磨了磨牙,然后转身继续收拾行李去了。
日子如水一般过着。
这日,到了先前葛如沫与梁道斌约定的,前往回春堂技术支援的日子。许是摸清了葛如沫每逢一旬必到的规律,每逢她坐 镇的日子,回春堂总是人满为患。今天亦不例外。
“这是暖宫药,药方你拿去抓九副药,每天一副,三碗水煎成一碗,药渣别倒。煎过药的药渣拿来 烫脚。先吃完再来复诊看看。”葛如沫交待完就端起杯子喝了两口水等着下一位患者坐下。
“谢谢葛大夫,谢谢。”拿到药方的妇人一个劲地道谢。
葛如沫微微颔首,然后伸手把脉继续给人看诊。
看着这熙熙攘攘源源不断的病人,王一清是喜忧参半。喜欢的是在这样的日子,病人多,意味着病 人买葛小五的账,也意味着医馆进账多,最重要的名声比以前响亮了;忧的是葛小五不是回春堂的大夫 ,她所开的青囊医馆也是忙得很,不知道何时这技术支援就没了。
还未等他暗自感叹完,一道声音打断他的悲春伤秋。
“黄老板,你们回春堂有没有安宫牛黄丸卖?”
王一清汗颜,“这个,没有。”
谁不知道整个清河,不,整个汝阴郡乃至全国,只有上藜村的青囊医馆有卖!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他来问,真是白问了。其实眼前的人也不是头一个来询问的 ,自打那安宫牛黄丸横空出世以来, 每天都有人前来问询,但总是失望而归。
“那么,藿香正气液呢?有没有?”那人再问。
“也没有。”王一清更尴尬了。
“这个也没有,那个也没有,这回春堂还说是清河镇上最好的医馆外加药房呢 ,太名不副实了。 还不如人家一乡间医馆!”来人嘀咕着离开了回春堂。
王一清也委屈啊,这两种药又不是大众药,刚出世没多久,产量本来就低,他们这里还偶尔有点货 呢,离开清河镇,外人更买不到了。
“小五,让你见笑了。”
王一清对着一旁已经忙完告一段落的葛如沫说道。
葛如沫摇摇头。
王一清让人上了两杯清茶,然后邀请葛如沫进入与大厅相连的半封闭的花厅。
“小五诊病,真是一如往常一般干净利落啊。若是这世上能多几位如你一般的大夫,那便是百姓之 福了。”王一清赞美道,此话是恭维,亦是他真实的想法。
“王掌柜谬赞,我亦无他,唯手熟尔。”
王一清笑着摇摇头,太多人比她‘手熟’了,比如那些成名几十年的大医,可没哪个像她切症这么 快速又准确的。
“小五,你们青囊医馆的这两种中成药卖得真是红火,你看咱们合作那么久了,能不能给我们回春 堂供点货啊?价钱好商量。”
他的建议让葛如沫陷入了沉思,在此静默的时刻,王一清屏息以待。
葛如沫从沉思中回神,朝王一清歉然说道,“王掌柜,抱歉,安宫牛黄丸由于原材料的限制,我们 的产量实在不多。青囊医馆也是每日限量售卖的,实在无力再供货给回春堂。”
闻言王一清难掩失望,他也知道葛如沫说的是实话。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章达成合作
“不过——”葛如沫话峰一转,“藿香正气液倒是可以匀点给你们。”
“那真是太好了!”王一清很高兴,并没有退而求其次的憋屈。
对别人来说,这是没鱼虾也好的安慰,但就王一清而言,他更看重藿香正气液。而他的少东家梁道 斌,更为看重的是安宫牛黄丸。
不过他也能理解,毕竟藿香正气液乃广谱药,安宫牛黄丸才是治疗重症之药。安宫牛黄丸横空出世 ,一出现就治愈了一个瘫痪在床的老妇,这消息不知道震撼了多少人。后来随着此药的不断卖出,药效 也陆续得到反馈和验证。这药对于中风偏 瘫之病人有奇效,当然,病得越久之人用之,药效越不明显 。但,即使这样,安宫牛黄丸也被奉为神药。
这样神奇的药,他自然也命人购进了一些,并送了五粒入京,附上在上藜村发生之事。
他上头的人果然对这药很感兴趣,从京里传来的书信上说,连白若仙白大国手都称这药是好药。赞 它乃以芳香化秽浊而利诸窍、咸寒保肾水而安心体,苦寒通火脏而泻心用之方也。
若是葛如沫得阅此信,必定佩服无比。白老前辈虽未分析出【安宫】其中的成分,但此话道尽了安 宫牛黄丸用药之精髓,不愧为杏林国手。
王一清觉得遗憾的是,关于此药的配方,葛如沫的保密功夫做得实在是好,除了知道其中牛黄为主 料之一,其余一概不知。
他相信,从安宫牛黄丸的横空出世到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定有不少人在暗地里研究它的配 方。不,其实不止安宫牛黄丸,连藿香正气液的配方就他所知也有不少人在研究,因为这个配方青囊医 馆一开始就给病人开方使用了,保密功夫做得实在不够好,不像安宫牛黄丸,一点都没透露出来。
若是葛如沫知道他内心的想法,定会告诉他,这样的情况是她有意为之。安宫牛黄丸是她独力配制 的,所以配方保密得很完整。而医馆里的大夫们尽管对配方好奇得挠心挠肺,也不曾逾越半步来刺探【 安宫】的配方组成。
在药剂剂型而言,安宫牛黄丸是蜜丸是丸剂,藿香正气液属于口服液。相对而言,藿香正气液需要 用到好几种方法来提取药物的有效成份,工艺繁复。而安宫牛黄丸仅需要将十一味药丸经一些炮制手段 后研成细粉,按比例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即可,每丸重约一钱。所以【安宫】贵 在配方及材料,藿香正气液不仅配方值钱,工艺也贵重。
藿香正气液的配方及制作方法也很令人觊觎,作为广谱药,那销量真是令人吃惊。这妥妥的都是银子啊。据他秘密得知,就有不少人弄到了藿香正气液的配方。
只是藿香正气液的配方是弄到手了,但近十种药,该怎么处理,这是一个大难题,总不能一全部放 入锅里一煮了事吧?这样煮出来的药汗和青囊医馆瓶装的藿香正气液在味道上有很大的不同。
要是葛如沫知道他心里的想法,定会告诉他,这些人弄到的只是藿香正气散的部分配方,并非中成药藿 香正气液的配方。
两者有差异,前面的是十一味药,后面的却是十味药,其中一个用苍术,一个用白术。
白术、苍术均能健脾、燥湿,治疗脾失健运、湿浊中阻之证。但白术功偏补气健脾,宜于脾虚湿阻 者;苍术苦温燥湿力强,宜于寒湿阻滞中焦而脾虚不明显者。
用藿香正气散的配方来制藿香正气液,能制出藿香正气液的味道来,那就真的有鬼了。但不可否认 ,两者都是好药。
再者那繁复的工艺,没个人指导,光凭想象可弄不出来。味道药效自然差异甚大。
所以葛如沫隐隐得知有人在仿制藿香正气液,也不以为然。山寨从来都是中国的特产,不会因时代 变迁而有所改变,让他们折腾去吧。
“那么藿香正气液我希望你们青囊制药每个月能供给回春堂十万瓶。”王一清毫不客气地张口,一 要就是十万瓶。
青囊制药正是赵郡贤负责的那间制药厂的名字。
十万瓶?葛如沫失笑,他们青囊制药厂现在增加了人手,一个月的产量也就十万瓶左右,他一开口 就要那么多,也忒大手笔了。况且,她真正能支配的并没有这么多。想到这,她不由得敛住了眉间的笑意。
“只能供给一万瓶。”葛如沫一下子就给他砍掉了三分之二。谈买卖就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五万瓶,少了不够卖。”王一清稍微退让了一些。
“两万,再多我们自己都要断货啦。”
“三万,不能再少了。”
葛如沫想了想,这个数目尚可接受,“行,那就三万吧!”她最终拍板定下了具体的供给数目。
王一清也明白,这估计是他能拿到最多的量了。
谈妥了这事,王一清在安宫牛黄丸一事上尚未死心。这不,又将话题绕到这上头来了,“小五,这 藿香正气液和安宫牛黄丸都是好药啊。好药就不该被埋没,得加大产量,让更多的病人都能用上这药才 行。”
“我也想,可是这味药的药材难寻啊。”葛如沫也有自己的难处。
“人多力量大,再怎么难找的药,多个帮手总比自个找来得容易。”王一清话里话外似有暗示。
葛如沫隐约明白他的意思,其实她也在考虑,在她所知道的所有图形关系中,以三角形为最稳。如 今她与赵郡贤在青囊制药中占据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在看着还好,但其实这双方的关系是有些不牢固的。她也打算趁扩大青囊制药之际,再增设一位股东入驻,形成稳固三边关系。
在她认识的人中,有实力合作的,梁道斌还是比较可信的。但有一点不好的是,梁家也在经营回春堂。同行相忌,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如果打算合作,这段关系必须慎重对待,不然一个弄不好,很有 可能反目成仇。
而合作的首要条件便是所有药品的署名必须由青囊医馆来,这一点她坚持。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层皮。非她贪名图利,她也是不得已。
等做大做强后,这些署名了青囊医馆的药品就会成为她的一屋护身符。不是她岂人忧天,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她孤身一人立于世,葛家又是那个样子,随着医馆的壮大,她就犹如一个三岁童儿抱着金砖 行走于闹市,不多想一想怎么行呢?
“王掌柜,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这件事你也做不了主吧?不如这样,你先写信问清楚,咱们另约 时间再详谈吧?”葛如沫建议。
“你说得对,就依你所言。”王一清也明白这事急不来。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一章妊娠病热
辞了王一清,葛如沫让阿南将车赶往药厂那边。
其实不用她吩咐,阿南都知道了,这是她的习惯了,每回到镇上,只要有时间,她总会到药厂那边转转。
赵郡贤亲自将人迎了进来,去往主院的岔道上,葛如沫驻足凝神看向那边,“那边在做什么?人声鼎沸的样子?”
赵郡贤掩嘴打了个哈欠,“你不是说咱们的药瓶要做防伪措施么?我将平安玻璃厂给揣了。”
葛如沫转过头看他,眼中难掩讶异。
赵郡贤瞟了她一眼,怪她大惊小怪,“这有什么?那姓曾的太不地道了,给咱们做的第二批药瓶涨价不说,还把咱们定制的瓶子烧出来卖给旁人!你说得对,药瓶咱们一定得做好防伪措施。所以,我干脆就将他家的大师傅二师傅给挖了。”最后他还咕哝了一句,“再说,这平安玻璃厂也是那姓曾的用不正当的手段谋来的。谋人者人恒谋之,端看谁手段高了,这有啥不对?”
葛如沫估计,这平安玻璃厂的曾老板要哭了,这上哪惹来的煞神。不过这样也好,能让他们的药品更有保障一些。
在藿香正气液的防伪上,不仅瓶身会被刻上标记,最重要的是整瓶药会像葡萄酒一样用上软木塞工艺。一旦开封,便无法还原。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假冒伪劣。在工业低下的古代,这已经是防伪的极致了。
其实橡木制成软木塞另有一套成熟的工艺,她不会,只能利用橡木特有的弹性和伸缩性,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好瓶口的密封工作。
幸亏他们发现了橡木,而软木塞取自于橡木,并且橡木资源还很丰富,不然不知道多少人会骂她暴殄天物。
想想,葡萄酒多少钱一瓶,藿香正气液又是多少,竟然给藿香正气液用上软木塞!不过或许在现代,藿香正气液比不上葡萄酒的价值,但在这里,藿香正气液却是珍贵的。
“你来得太早了,要是晚两天来,大概就能看到新瓶装的藿香正气液了。”赵郡贤语气中难掩遗憾。
葛如沫翻翻白眼,当她稀罕。
这日到了葛如沫在回春堂坐诊的日子。
回春堂病人仍旧进进出出,但抓药的药童知道瞧着如往常一般生意兴隆,其实比往日要忙碌多了。 趁着空闲他往葛如沫那瞄了一眼,暗忖掌柜的不知道怎么请来的这个女大夫,真是请对了,医术是真的 好,听说人在乡下还有自己的医馆呢。
他称药时时常有病人或病人家属唠叨说吃了她开的药病人病情好多了。那些她初初经手的病人以为 她是回春堂新请的大夫,后来发现不是,又从掌柜口中得知她是东家专门请来指导馆里头大夫的医术的 ,后来不少人向他打听她一般什么时候坐诊呢。
就在他出神想事儿的空档,小二迎进一对神色踌躇的夫妇,那妇人腹若捧西瓜,神色惶然,由书生 打扮的男子扶着进来。
男子问,“孔大夫不在吗?”
未待小二回答,便有旁边热心的病人抢答,“孔大夫不在,去后院用饭了。这位兄弟,你媳妇肚子 那么大,这是快生了吧?可是身子不舒服?来来来,这位是小葛大夫,在回春堂坐诊有日子了,医术不 比孔大夫差。我多年的沉疴多亏了她,现在好得差不多了,再吃一副药巩固效果就好了。你们找她看吧 ,保证药到病除。”
病人的夸赞让葛如沫哭笑不得,她什么时候成了包治百病的了?
旁边一位大娘搭话,“是啊,我孙子的病也是多亏了她。小兄弟,我瞧你媳妇那个样子难受哟,不 然我让你们先看吧。”
“不不,我们还是等等孔大夫吧,不急于一时。”男子惶惶然的,显然拿不定主意。
“嗨,你还不相信呢,要不是现在快到中午了,病人少了很多还轮不上你们呢。”
罢了,反正没几个病人了,让他们等着吧。
小二好心地给他们拿了张椅子。
葛如沫瞧了那对夫妇一眼,特别是在那妇人脸上多看了两眼,然后吩咐小二,“二子,现在没什么 病人,你去后院请一下孔大夫吧。”
小二应了声,然后快步往后院去了。
书生男子感激地朝葛如沫笑笑。
被前去请人的孔胜此刻内心是崩溃的,虽然他想跟着葛如沫多学一点好精进医术,可频繁的打击让 上了年纪的他小心脏有点承受不住啊。一早上他已经被打击得体无完肤了,好不容易借用饭的机会躲开 一会好好疗伤,怎么一顿饭还没吃完就有人来请呢。
孔胜一到大堂瞧了那妇人一会,便知道这病很难搞。要是葛如沫不在,他会免力一试,但此刻,秉 承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他就不丢这个丑了。
他倒光棍,直接对那男子说道,“这位是小葛大夫,医术尚在我之上。我不擅长妇人病,让她帮你 们看吧,她要是看不好的病,找我也没用。”
正巧葛如沫刚看完所有病人,那男子冲她尴尬地笑笑,“小生方才有眼不识金镶玉,多有冒犯万请 海涵。”
“无事。”葛如沫说道,“把你媳妇扶过来坐前面吧。”
男子扶着妇人艰难地坐下,葛如沫给她把了会脉,眼睛仔细观察她的肤色,侧重于她的头顶,“将 你的头巾取下来吧。”
妇人紧张地摸了摸包裹着头发的布巾,紧张地问,“一定要取吗?”
“你的发斑变黑了吧?”
“你知道?”
“我确认一下而已。”
妇人取下头巾后,葛如沫给左手套上手套,然后掀开她的头发看了看,“是不是感觉心中烦躁焦虑 ?然后小便如血,胎动不安?”
“是,是的。”妇人结巴着说道。
夫妇二人这才算是明白刚才那些人所言不虚,这小姑娘的医术是真高明啊。
“小,小葛大夫,我娘子她是怎么了?肚子里的孩子没事吧?”男子问。
“无事,只是妊娠病热,熏灼其胎。”
什么意思?男人听着这专业术语,一脸蒙圈。
“简单地说,就是怀孕期间,母体热邪热毒凝聚胞宫,熏灼到胎儿了。不过问题不大,只需将母体 里的热邪热毒去除便好了。”
听起来好严重啊,“那可怎么办?”
孔胜一听是这病,不由说道,“这病得根据母体的强弱,酌情用药,不宜概行峻攻猛伐,导致—— ”不良后果。
葛如沫猛然抬头,狠瞪了他一眼,“孔大夫这笔坏了,帮我另外拿一支吧,我写药方。”
孔胜话没说完,便被这一眼打断了,此刻恨不能打自己一巴掌!让你卖弄!这孕妇状况不好,他实 不该多言让她更加不安。
趁着葛如沫开方子,孔胜安慰道,“小兄弟,你放心吧,既然小葛大夫说问题不大,那就是没问题 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元佳节
葛如沫给他开了青黛豆豉汤,“这药方你拿去,照着抓,早晚一副,连吃三天。情况会有改善的,期 间不要吃大补大热之物。还有,我给她扎几针,让她舒坦一点。”
葛如沫让那孕妇坐好,将银针烧灼过消毒后,看准了穴位就迅速扎了下去。这次手法以泄手为主, 所以动作很快。
方才那两位很热心的病人刚抓好药,全程观看了他们诊病的过程,忍不住安慰那男子,“小兄弟, 你听小葛大夫的,她说无事便会无事,且放宽心。”
“小葛大夫,你这方子中的青黛是何物?这三个药柜的药我都扫了三遍了,确实没有这药啊。”药 童苦着脸说。
没有青黛?葛如沫没有抬头,而是专心行针,“等一下,我一会过去看看。”
“小相公,别担心,针炙小葛大夫熟着呢,不会扎错的。”
书生没有心情应酬他们,只得胡乱点头,眼睛紧紧盯着两人看,就怕妻子有什么不妥。
“每回看小葛大夫行针,我都觉得好看极了。”
那书生也承认,确实挺赏心悦目的,前提是施针的对象不是他妻子,他都紧张极了,只希望这位小 大夫没有扎疼妻子了。
等她收了针,葛如沫径直走到药柜前,眼睛上下快速地扫视着。从左到右看了一遍,不死心,又从 右到左看了一遍。
“是真的没有,难怪我听着这药名那么陌生。”孔胜如是说,在葛如沫寻找的时候,另外几人也忍 不住帮忙找了起来,最终都是一样没找着。
“没有就没有吧,我把方子改一改。”
“改方子会不会效果没那么好?”那男子有些忐忑,纵然他不懂医也明白大夫第一次开出的方子是 最对症的。
这是当然的,不过葛如沫没有这么说,而是换了另外一种说法来安他们的心,“不会的,方才我是 出于习惯给病人开些便宜实用的药,既然没有青黛,就用上贵重的药材吧。”
果然,那男子忙说,“贵点没关系,只要对症就好。”
后面孔胜忍不住问,“小葛大夫,这青黛是药吗?我咋没听过?”
“大概是我用药太偏了,回春堂里没有吧。”
“过两日就是中元节了,不知道咱们医馆放不放假。”罗氏有些心不在焉。
“应该会放吧?”根嫂子不怎么肯定地说道。
临近节日,大家的心思都有点发散。
葛如沫刚出诊回来,马车刚停好在医馆门口,回春堂的小二二子就跳下车,“葛大夫我先去茅房,车上的东西重 你先别动,一会我回来帮你弄啊。”说完也没等她回话就风也似地跑了。
葛如沫无奈地笑笑,进了门,阿南殷勤地给她舀水洗手,嘴巴没闲着,“东家,你可算回来了。”
1...3233343536...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