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而有些还在谋划的人,也不着急了,其中就有明白人,他们光看着医馆周围那几亩长得郁郁葱葱的 中药就知道医馆必定是要招人的,顶多再拖两三个月,秋收的时候指定忙不过来。
两三个月的时间,他们还是能等得起的,况且又不是白等,家里的活一样在干。再说了不等又能怎 么样,镇上的工作需要四处走动托关系,又不是有现成的候着人去做。搞不好东弄西弄下来,钱花了人 情搭上了还不一定能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那岂不是得不偿失,还不如老实等等呢。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六章耳根子软
这些人家中就有葛祥华一家,他和里正和葛祥荣是同一房的堂兄弟,他们这一房人在村里来说日子过得还不错,使使劲还是能替孩子在镇上谋份差事的。
就连之前日子过得最孬的葛祥贵家原先日子也是不差的,田地更是不少,不然也不敢供葛鸿熙去读 书。只是后来因为葛祥荣的病和葛鸿熙读书需要填补,葛祥荣一家子攒的家底才被掏空了。可这些日子 葛祥贵的身体慢慢好了,不再是个无底洞,加上葛祥贵家的两婆媳在医馆做事,日子也渐渐过起来了。
这一家子在吃饭时,葛松忍不住说道,“爹娘,你们今天听说青囊医馆发了丰厚的节礼这事了吗? ”
“村子里都传遍了,怎么没听说。”葛祥华虽然没笑,但眼中闪着莫名的亮光。
和葛祥华的反应不同的是他家婆娘刘翠花,“真搞不懂你为啥看好一个女娃子!”
葛祥华扒了口饭,“你不懂就对了,你要懂就不会嫁到这里来了。”
葛松无语,这是埋汰谁呢,不过说实话,他外公家条件着实不错,她嫁到镇上才算正常。
“好你个葛祥华,你的意思不就是我脑子不好才嫁给你呗!”
得,又开始了,葛松想劝,却被他媳妇扯了扯袖子。好吧,他还是学哥哥嫂嫂们埋头吃饭得了。
没人吭声,刘翠花骂了几句觉得没趣就停下了,可没一会,又忍不住说道,“老头子,这医馆是好 ,可是它不招人咱也没办法不是?”
“今儿回去送节礼,孩他大舅还问咱什么时候把松子送去百味斋呢?他说原有他的面子情,那店小二 的位子一直给松儿留着。如今情况有变,有别人看上了,这些日子百味斋的生意又好,东家也有意要招 新人,怕是留不长了,他让咱们快点下决定呢,还想让松儿去百味斋的话就趁这两天赶紧把人送他那去 ,不然他就不管啦。”
刘翠花盘算着,怎么着也得劝老头子将人送去百味斋才好。
听他大舅说,在百味斋,客人给店小二打赏的钱都不用上缴,得多得少都是落入自己口袋,每个月 六百文的工钱是有点少了,但加上赏钱怎么着一个月也能有个一两银子,加上百味斋是酒楼,时常有用 剩下的饭菜,都是赏给百味斋的伙计,这样又能省下一笔开销。
葛祥华沉默了良久,才说,“再等等。”
“还等,等啥啊。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啦。咱们眼巴巴地等,医馆什么时候招人不知道,招人的 时候阿松能不能够得上也不知道。要是得了医馆的准话,俺二话不说,多久都等。可现在为了一个虚无 飘渺的机会,把百味斋这个够得着的活计给推了,怎么着都不划算!”
葛祥华还是不吭声,刘翠花知道他这是不肯,忍不住摔了碗回屋去了。
次日,被老娘和媳妇念叨了一晚上的葛松摸到葛根的地里,正巧,葛彥明也在。
葛松挑了一处草势浓密的田埂,一屁股坐下,整个人愁得不行。
“阿明,你家地里的活干完啦?”不然咋那么勤快来帮根子除草。
葛彥明瞥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继续给怀膝除草,随口说道,“地里的活什么时候干得完,除了草得 浇水,浇了水得施肥,天天都能找着活干。”
“也是。”
“所以说,不差这点功夫。再说了,我是来找根子唠嗑的,手上干活嘴上唠嗑,碍不着什么。”
葛松听了没什么反应,想起昨晚的事,又愁上了。
葛彥明扫了他一眼,撇了撇嘴,这人听不出来,没劲。
葛根乐呵呵地听着,他知道阿明一得空就经常来帮他伺弄那几亩药材,是想多学点关于药材的知识 。伺弄药材这方面的东西都是小五教他的,他也不藏私,阿明想知道的都教给他。
葛松发了一会呆,回过神来问道,“根子,你家和小五亲近,小五那边有没有透露招工意思?”
“这倒没有。”葛根实话实说。
葛松眉头紧锁,“根子,彥明,昨晚我爹和娘为我工作那事又闹起来了,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啊?”
他爹倒是坚持等医馆招人,可他娘和媳妇都希望他去镇上去百味斋,他真拿不准主意了。
他娘说了,去百味斋好,去了就能干活,干了活就有工钱,且他大舅还能就近看顾下他,这是再好 不过的事了。
他媳妇也说,如果到时候医馆真的招工,工钱什么的比百味斋好的话,他可以再去试试嘛,医馆那 边越聘上了,镇上的活再辞了就是。有他大舅从中说项,应该费不了什么。
他觉得娘和媳妇的话挺有道理的。
他家的那点事,他们俩是知道的。葛根和葛彥明对视一眼,“你爹娘都是怎么说的?”
接着,葛松便叭拉叭拉地将肚子里的话都倒了出来。
葛根听完,抱歉地说道,“阿松,你知道我的,就会种地,怕是给不了你什么主意了。”
葛松希冀地瞧向葛彥明,“阿明,你向来就有主意,你觉得我是继续听我爹的话还是依我娘说的去 百味斋?”
葛彥明自然看到了他的神色,可这种事旁人怎么好说,他垂下眼眸,只说道,“阿松,两者的利弊 祥华叔和婶都和你掰碎了细说过,就不必我再缀述一遍了。这事事关重大,我觉得还是得你自己拿主意 。”
这事葛松还没清楚地明白他自己在潜意识里已经有了答案,葛彥明看得很明白。
就他所知,关于葛松工作的事他娘和他爹一直是僵持的,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而葛松也一直挺坚决地听他爹的话,现在却犹豫了,等得时间久了固然是原因之一,再者就是他大 舅那边催也是一个因素,最后大概就是枕头风了。
他媳妇新娶进门不到两月,正是情热的时候,怕是不愿意让他媳妇失望的。
松子媳妇他唤松堂嫂,人是见过,但葛彥明不喜欢她的眼神,似乎什么人她看在眼里都在心中踅摸 出一个价来一样。
葛彥明对听信了枕头风的葛松很是看不上,其实这些归根结底,还是葛松自身不够坚定,耳根子软 ,听哪边都觉得有道理。若他堂嫂是个好的,本身见识也够,夫妻有商有量倒也不错。
在他看来,葛松是个糊涂的,自己枕边人几斤几两重都掂量不清楚,还敢让她拿主意。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七章不速之客
“松子,要是不急的话,还是等等吧,我觉得进医馆挺好的。”见他纠结着拿不定主意,葛根最后 还是开口劝了劝。
葛松追问,“怎么,根子,是不是你娘或者你媳妇得了什么消息了?”
“不不,不是,我是真觉得医馆不错,有机会的话在那干活很好。”
葛松泄气,“这我知道,可不是这么久都没个准信吗?”
“松子,当你是兄弟,我也说句心底话,我觉得还是听你爹的吧。毕竟你娘和媳妇都是妇人,头发 长见识短,工作上的大事不能全听她们的。”葛彥明难得违背原则多嘴说了两句过线的话。
这事他本不欲多说的,在娶妻工作等大事上,他不想给人多出什么主意,是好是赖都是人过出来的 ,他不想到头来落下埋怨。
葛松立马反弹,“彥明,这话就不对了啊,小五也是女子,还不是一个人把医馆开起来了。我娘和 媳妇只是出出主意,咋就不行了?”
葛松有些反应过度了。
这么比吗?葛彥明撇嘴,面上却做投降状,“行行,当我没说。”
葛彥明暗自对自己说,不管他们怎么样,他是一定要等到医馆招工的。自己略识几个字,身上一把 子的力气,又不是那等偷懒耍滑头的人,脑子也不差,真招工了聘上的机会很大,才不要去镇上找什么 店小二看堂的活呢。
想起今天还追着他打一点都不支持他的老爹,葛彥明心中暗自可惜,他怎么就没有祥华叔这样明白 事的老爹呢,不过儿子不顶事,有他挡在前面也没用。
“其实我娘和媳妇说得也挺有道理的,你们说是吧?”葛松说着又将他娘亲夸赞去百味斋当小二很 有前途的话拿出来说了一遍。
葛彥明听着,心中却不以为然,都只看到狼吃肉,咋没看到狼挨打呢。
做小二的人得机灵有眼色,运气好的时候赏钱是有,但运气不好的时候酒楼里的小二常常是客人的 出气桶。葛松这人,不是他小瞧他,怕不是做小二的料。
而在医馆里做活就不一样了,到那的人都是去看病的,轻易不会得罪大夫,所以不会作践那的伙计 。这江湖地位高下立见,傻了才不懂选。
两个好友不答话,葛松有点落寞。
葛根是真不会分析这些利弊,他现在满心的期盼就是种好地,顺便帮葛如沫打理好那几亩药材,所 以他不多嘴。
葛彥明完全是不想说,在他看来,葛松其实已经有了主意了,只是他心中惧怕过不了他爹那关,不 愿干净利索地下决定,拖着罢了。
“在看什么?”葛彥明发现葛根盯着村子入口的地方好一会了,忍不住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
“那马车,好像是松子舅舅家的?”
闻言,松子一愣,连忙扭头看过去,“哪呢,我看看。”
没多久就见他急忙起身,“根子,阿明,家里来客,我先回去了。”说着一边拍着衣衫上的泥土草 屑一边跑走了,根本不管两人的回答。
“根子,看着吧,要不了多久,松子就要到镇上上工了。”葛彥明意味深长地说道。
“什么?”
葛彥明扭头发现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给牛膝植株根部除草,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
葛彥明颇为无语地望天,算了,自己和他说这些做什么,他不懂也不想弄懂。在他眼里很多人和事 怕都不及他眼里的一株药材的长势好坏重要。
果然,当天葛松随着他大舅去了镇上,中元节后第二天,葛松就到百味斋上工去了。当晚,祥华叔 来找他爹喝闷酒。
后面是葛彥明将喝醉的葛祥华送回家的,是婶子迎出来接的人。回去的路上,他心里明白,祥华叔 这是被他媳妇给坑了。
等几日后青囊医馆传出招工消息的时候,祥华叔又来找他爹喝了一顿闷酒,后面醉眼蒙胧地嗟叹这 是命啊。也是那时候葛彥明他爹才知道葛祥华竟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因为家里的娘们跟他不在同一阵 线上,儿子耳子软,害他一番打算付诸流水。不过这是后话了。
不速之客
日子如水一般过着,上藜村的平静很快被一行不速之客打破。
傅远志一行人刚抵达汝阴,才下船,就有一在码头等候多时的中年人迎了上来,拱手说道,“在下许寒嵩,大公子远道而来,周车劳顿,想必也累了,吾于前面已备好马车,落脚处也收拾妥当了,请大公子移步。”
“你便是上颖县的许寒嵩?”
“正是在下。”
傅远志略带傲气地说道,“我大伯说,让你协助我办好这回的差事,可明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有派系争斗。医道亦有学派,许寒嵩正是谢大国手门下一派的。
医道有学派,虽因战火医学典籍被毁几尽,道尽失传,未像后世一般形成相对完整的自我体系。
如今的医道学派只见苗头,未成气候,盖因有威望的学术领头人或宗师太少,亦未有相对完善的传世之作。但说它初见端倪,只因几位国手以及民间有名望的大医如神医李圣手,都有一大批跟随的弟子 ,他们本身也是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医学人才。这些都是火种,是医学流派发展的希望。
可以说,许寒嵩就是傅氏医学一脉的追随者,准确的说是谢氏医学派系的追随者才对。傅家的许多传承都来自谢家,而且因为谢家本家嫡系年轻的小辈都死绝,仅剩的谢老如同一只孤伶伶的将帅,很多事都撒手不管,傅家和谢家旁枝接手管理了谢家一脉大半的关系。
“家主的信在下已收到,自当全力协助大公子在此间的一应事宜。”
许寒嵩心中忐忑,不如面上的平静,主要是完全不知道要做什么,傅香薷在信中也没交待清楚。
“许大夫放心吧,这回要办的事是府中私事,家主让大公子来,算是加一道保险。着你从帝协助也 是看在你地头蛇的身份能为咱们提供一些便利,方便行事。”傅成出来笑眯眯地打圆场,他们傅家的公 子小姐个个都是心高傲的主,总在无意中得罪人,害得他总是帮忙描补,心累。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八章拜访里正
“原来如此,傅管家不必忧心,许某自当尽心尽力。”许寒嵩忙表忠心。
傅成点了点头,“不知这里到清河镇还要多远?”
“这里是颖水码头,离清河镇倒是不远,大公子一行的目的地可是清河镇?”
“嗯,是那边的一个村子,叫上藜村的。”
上藜村,这个村名好耳熟,只是一下子没想起来是哪里,许寒嵩皱眉想了半晌。
见他这样,傅成问,“怎么,许大夫听说过这个村子吗?”
突然,许寒嵩灵光一闪,终于想起来在哪听过这个名字了。这不是葛如沫所在的村子的名字嘛。
“听说过,这还得从前几个月安宁侯府卫夫人回乡祭祖偶染风寒之事说起。当时卫夫人病得很重,汝阴县内许多有名的大夫都束手无策,后来是一位姓葛的小姑娘治好了卫夫人的病,那位小姑娘正是住在清河镇的上藜村。”
卫夫人,姓葛的小姑娘,傅成心中一动,看向随行的另一位管事谢通,只见他也看了过来。这一举动让双方都洞悉了对方的想法,再看傅远志还一副不耐烦的样子,不由地相互骂了句老狐狸。
“许大夫,打住,咱们先上车,就不歇了,直接赶往上藜村吧。”
傅远志没说话,但率先登车了,显然对傅成的安排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穷乡僻壤的地方有什么好歇的,他此刻只想赶紧将事办妥当了好早日回京。
车上,傅成和许寒嵩套着近乎,又把话题绕到先前给卫夫人治病那事儿上头去了。许寒嵩活到了这把岁数也不是傻的,闻弦知雅意,他估算着傅大少爷要办的事多半与葛如沫有点关系。于是便将与之有关的事都详细说了一遍。青囊医馆开馆后一直以来动静都挺大的,许寒嵩知道的也不少。
事关唯一的嫡女,傅香薷派遣来处理此事的人自然不会是草包,傅成谢通二人精明干练,一动一静,相辅相成。考虑到嫡女在乡间长大,礼仪形态都有所欠缺,临行前又添了一位教养嬷嬷。大侄子傅远志虽本事不大,但胜在还能听得进话。由傅谢二人辅助,傅远志将人从汝阴带回,在傅香薷看来,问题不大。
傅谢二人投身在谢家傅家,两家都以医道为生,耳儒目染之下,两人在医术上也是略懂皮毛。
“依你看,她是哪个派系的?”傅成问。
“这个,怒在下眼拙,还真看不出来。”许寒嵩摇头,“自打她治好了卫夫人的病后不久就开了个医馆,说实话,我也一直留意她的动静。”其实葛如沫的动作很大,即使不特意留意,也忽视不了。
“这一番观察下来,她会的东西挺杂的,似乎什么都会一些,但因她崛起时间太短,有多精深暂时看不出来是哪个派系的,但目前露出来的手段都叫人挺吃惊的。”说到后来,许寒嵩的用的是惊叹的语气。
“就我看来,她在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这三个方面造诣都很深。”
许寒嵩的话让傅成一愣,接着不悦地说道,“听你这样一说,这个小姑娘竟是个全才?”倒不是他容不下全才出现,只是他觉得许寒嵩的话太夸张了些。
傅远志憋了许寒嵩一眼,嘲讽技能全开,“这话过了啊,这话你搁这小地方说说也就罢了,在京城可千万别说,我怕丢人。真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全才?即使是白若仙的嫡孙,在医学上天赋惊人的白沉香都不敢这么号称全才。
“是啊许大夫,大少爷这话虽不好听,但话粗理不粗,是不是太抬举她了。”傅成也觉得他这话有点夸张了,自古以来,寒门难出贵子,况且她还如此年轻。
“是是,或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吧?”
面上,许寒嵩自嘲地笑笑,内心却很不以为然。许寒嵩活了一把年纪了,年轻的时候全国各地各自跑,医术因师承浅薄的原因不精,但见识可不浅。其实要不是亲自经历过,且后面医馆里的所有事也是真实发生的做不了假的,他也没法相信一个小姑娘有这么厉害的医术。
后面他们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聊起了别的。
傅远志一行人在清河镇用过饭后才晃悠着到了上藜村,许寒嵩提议,备份薄礼先去找里正。
在村口正巧碰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随行的仆人中有名叫洛花生的小厮最是机灵,他忙上前叫住那孩子,话里的意思是请他带他们到里正家。那孩子瞧了他们几眼,答应了。
于是一行人往村里走去,谢通细心,他的目光不经意落在前面带路的那孩子的脖子处。那里落了一 些疤,在发际交界处更密集,有两处特别严重的还有些红肿,这是疖肿?
这玩意会蔓延生长,幸亏已经萎下去了,不然人老受罪了。这玩意难消得很,这孩子身上的疖肿能治到这份上,看来这清河镇良医不少。
那孩子将人带到后就跑了,任他们在身后叫唤也没要他们的谢礼。
他们此时刚好遇上窜门儿回来的葛祥荣,知道他们是来找他的,许寒嵩拱了拱手,“葛里正,鄙人姓许名寒嵩,家住沈丘县。在青囊医馆开馆时与你有过一面之缘,不知你是否还记得?”
“哦哦,有点印象。”葛祥荣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将这一波不速之客迎进屋里。分宾主做下,里正娘子给他们上了粗茶,许寒嵩给双方略做介绍。
“冒昧来访,这是一点薄礼,还请葛里正收下。”许寒嵩将那礼递给里正娘子。
“这个——”里正娘子不由得看向葛祥荣。
葛祥荣的视线在那礼上略扫了两眼,确实不算贵重,这才朝里正娘子点了点头,示意她收下。
傅成主动接过话头,“刚才那个孩子是村里的吧?是个好孩子,帮忙带我们找到这里,却啥也没收人就跑走了。咱这里有份小礼是给他的,烦请里正转交了。”
“那孩子我瞧背影像是村头李家那孩子。这点小忙本是举手之劳,不该受什么礼的,但那孩子家里 就剩下他一个了,不容易,我就不替他推辞了。”
傅成听了,忙道这是那孩子应得的,又命人将礼再加厚点。
拒绝了他们将礼加厚两成的好意,葛祥荣代李东仁收下那礼。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一百一十九章细问往事
“说起来,我和里正兄弟算是一见如故,不知兄弟是哪年生人?”傅成套着近乎,葛祥荣看着就比 他年长,但农民兄弟通常都显老相,傅成没有直接喊人老哥,就怕闹了笑话让人心生反感。
葛祥荣笑笑,没将他那一见如故的话太当一回事,“我是甲子年四月生人。”
傅成一拍大腿,“巧了,老弟我是乙丑八月生人,比你小一岁,看来这声老哥没叫错。”
谢通撇嘴,傅成这交际手腕也是了得,这才多久,就和人称哥道弟了。
“那我就托大叫你一声老弟啦。”葛祥荣乐呵呵,整个人显得挺乐意。
傅成笑,“里正老哥啊,我走南闯北那么多年,瞧着上藜村倒是与别的村子不同,很是热闹,人们的 精神头很好,老哥治理有方。”
“傅老弟有所不知,本来咱们上藜村也和别的村子差不多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子如今这么热 闹是在葛小五开医馆之后的事了,常有许多外乡人慕名而来看病。这人一多,吃喝拉撒总是事儿,村民 们时常有点进项,日子有盼头,精神头自然就上来了。”
这种属于小民众的小幸福,傅远志这个公子哥儿理解不了,但傅成谢通等做为管事经常在外面跑倒 能体会,加上傅谢两家都是从医的,悲苦的事见多了,上藜村这样安居乐业的事听着也觉得高兴。
“大少爷,葛小五就是那葛如沫。”许寒嵩提醒。
许寒嵩低声耳语,他见傅远志刚才有些百无聊赖的样子,便提醒他多了解一些也是好的。
原来是她!出发前他大伯提到过的叮嘱要务必带京的那位,傅远志想起来了。傅远志瞥了许寒嵩一 眼,这也是他方才极度赞美的说是全才那位。
“改天,我亲自去会一会她。”傅远志暗暗决定。
“原来如此,如此一来,你们上藜村真是个风水宝地,人杰地灵。”谢通赞美地说道,接着又道, “入村时我还注意到有些田地种上了天南星、半夏、牛膝等药材,长势瞧着还不错,村里有专门种草药 的农人啊?”
他的话让葛祥荣眼睛一亮,嘴上却谦虚,“哪有什么专门伺候草药的农人,都是村里人瞎种的。”
1...3435363738...182
猜你喜欢